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索文档
A股市场大势研判: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指全天弱势
东莞证券· 2025-07-30 23:30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31日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指全天弱势,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技术面走势仍处强势格局,但高位出现一定分化,需注意高位震荡反复,近期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及美国关税政策变动情况,板块上建议关注机械设备、大消费、TMT和大金融等 [1][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615.72,涨0.17%;深证成指收盘点位11203.03,跌0.77%;沪深300收盘点位4151.24,跌0.02%;创业板收盘点位2367.68,跌1.62%;科创50收盘点位1058.57,跌1.11%;北证50收盘点位1439.64,跌1.75% [2] 板块排名 申万行业表现 - 前五板块及涨幅为钢铁2.05%、石油石化1.84%、传媒0.99%、食品饮料0.86%、社会服务0.65% [3] - 后五板块及跌幅为电力设备-2.22%、计算机-1.59%、汽车-1.27%、国防军工-1.06%、通信-0.95% [3] 概念板块表现 - 前五板块及涨幅为可燃冰3.07%、青蒿素2.33%、乳业1.84%、玉米1.38%、社区团购1.27% [3] - 后五板块及跌幅为电子身份证-2.82%、数字货币-2.81%、移动支付-2.56%、民爆概念-2.27%、跨境支付(CIPS)-2.02% [3] 后市展望 市场情况 - 周三早盘市场震荡分化,沪指盘中再创年内新高,热点杂乱,传媒、石油化工板块表现好,三胎概念股反弹,稳定币、军工、CRO等板块调整;午后大盘波动加剧,沪指一度跳水回吐涨幅,个股跌多涨少,超3500只个股下跌 [4] 国内外形势 - 海外方面,美联储周三结束政策会议,市场预计按兵不动,本周五美国将公布6月非农报告,预计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国内方面,上半年GDP同比5.3%,表现韧性强,下半年增量政策可期 [6] 政策支撑 - 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5][6] 资金及技术面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4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411亿;大盘来到3600点上方,技术面走势强势,但高位有分化,创业板回调显示抛压加大 [6] 关注重点 - 近期重点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变动情况,板块上建议关注机械设备、大消费、TMT和大金融等 [6]
巩固回升向好势头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搜狐财经· 2025-07-30 23:30
本报特约评论员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单边主义明显抬头,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严重损害国际经 贸秩序、冲击全球经济发展……越是挑战来袭,越是检验一国经济的成色,越是考验应对变局的能力。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加紧实施 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 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超66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主要指标好于 预期,"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事实表明,尽管外部环 境更趋复杂严峻,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 累,完全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 时钟滴答作响,离"十四五"规划收官越来越近。综观上半年这份来之不易、含金量高的发展成绩单,我 们看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底气与韧性,读出了中国经济的确定性与稳定性,也增强了决战 ...
香港发布营商环境报告: 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优势正形成
搜狐财经· 2025-07-30 23:19
香港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核心竞争力稳固且新优势正在形成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 香港积极创新寻求突破 [1] - 香港经济呈现稳步向好态势 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达3 1% 第二季度预计保持增长势头 [1]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重建安全稳定环境 保障市民权利自由 同时使香港成为全球投资安全港 [1] 香港经济发展策略 - 特区政府以底线思维管理各类风险 全力提速推动经济稳中求进 [1] -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保持高度国际化 强化区域和环球协作 [1] - 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角色 商界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1]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21:08
●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会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 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 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 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 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 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 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
7月30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0 13:59
今日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 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 通报有关情况,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 "十四五"时期,我国成为世界上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救灾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震,多国发布海啸预警。 内容速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 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会议。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 ...
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
银河证券· 2025-07-30 13:04
战略思维 - 7月政治局会议体现“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战略思维,10月将召开四中全会并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稿[2] 经济形势与底线思维 -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达5.3%,经济基本面韧性足,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将带来挑战,稳就业为首的“四稳”目标是现阶段国内经济“底线”[2] 政策加力 - 下半年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概率低,专项债发行将提速[2] 货币政策 - 预计下半年有1 - 2次降息,调降政策利率20 - 30BP、引导LPR下行,50BP降准有望落地,结构性货币工具或有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出等路径[3] 产能治理 -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整治不公平竞争,对重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专项处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3] 消费与民生 - 促消费提质扩围,服务消费成新增长点,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9%,占比达45%,保障改善民生是提振消费基础[3] 新质生产力 -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有望获支持[3] 风险防范 - 地产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4] “十五五”规划 - “十五五”时期具特殊历史地位,规划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指导意义[2][4]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政策落实不及预期,海外加息及经济衰退,地缘政治扩大,贸易形势超预期变化等风险[4]
香港发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优势正在形成
央视新闻· 2025-07-30 12:33
香港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的优势正在形成 [1] - 香港经济稳步向好 第一季度增长3.1% 第二季度预计保持增长势头 [1]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重建安全稳定环境 成为全球投资安全港 [1] - 全球资金重新配置 香港能协助各国分散风险 吸引资金、企业、人才 [1] - 特区政府采取政策措施 创造更好投资和营商环境 [1] 经济表现与数据 - 2024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达9960间 同比增长约10% [1] - 截至去年年底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约35.1万亿港元 [1] - 截至今年3月底 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资金净流入4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85% [1] 政府战略与未来发展 - 特区政府以底线思维管理风险 提速推动经济稳中求进 [2] -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保持高度国际化 强化区域和环球协作 [2] - 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角色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报告主题为"一国两制独特优势" 阐明香港未来发展前景更广阔 [2]
香港发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优势正形成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04
香港经济表现 - 第一季度经济增长3.1% 第二季度预计保持增长势头 [1] - 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达9960间 按年增加约10% [1] - 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按年录得超过44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增长285% [1] 香港金融业数据 -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约35.1万亿港元 [1]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重建安全稳定环境 成为全球投资安全港 [1] 香港发展战略 - 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角色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全球资金重新配置过程中 香港能协助各国分散风险并吸引资金企业人才 [1] - 特区政府主动识变应变求变 采取政策措施支援企业应对挑战 [1] 香港营商环境定位 - 报告以"一国两制 独特优势"为主题 阐明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各项优势 [2] - 香港核心竞争力稳固 新的优势正在形成 [1] - 香港保持高度国际化 强化区域和环球协作 [2]
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十五五”航向
华福证券· 2025-07-30 12:02
报告核心观点 本次会议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构建"短期稳增长、中期调结构、长期谋突破"的三维政策体系,短期政策"稳货币+宽财政+强改革"组合明确,中期深化供给侧改革,长期"十五五"规划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突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2][18] 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7] 主要政策解读 财政货币协同发力,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 宏观政策要求"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货币"适度宽松"且保持"流动性充裕",财政"更加积极",二者协同避免单一政策副作用,形成稳增长合力,服务于提振内需和稳定实体经济 [2][10] 治理"反内卷"+产能优化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1] "十五五"前瞻,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战略主动 明确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十五五"是关键时期,会议既促进"十四五"收官,又为"十五五"规划编制锚定方向和夯实政策根基 [15] 后续建议关注 出口导向型行业 美国对华关税下调利好出口占比高的企业,如家电、消费电子、纺织龙头,订单及利润率修复预期增强 [3][21] 政策精准滴灌与全球科技共振下的高成长赛道 国产算力(GPU/服务器/光模块)、工业母机、国防军工等 [3][21] "十五五"规划主题性机会 关注与"十五五"规划相关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3][2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国家能源局· 2025-07-30 08:42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 -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2]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4]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4] - 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3] 内需与投资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3]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3] 对外开放与外贸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4]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4] 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4]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4] - 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