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沙晚报· 2025-08-09 07:53
卫星发射与行业意义 -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4组卫星 其中包括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首颗企业冠名卫星"中联重科号" [2] - 该卫星象征公司以科技赋能产业 推动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 全球化转型升级 凸显行业引领决心 [3] - 卫星发射开辟工程机械行业全新想象空间 使服务能精准触达极地 荒漠 高原 海上等全球任何角落 [3] 公司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依托8大国家级科研平台 累计申请专利17800余件 主导制修订570余项行业标准 [4] - 创造多项全球技术标杆:超3000吨级履带起重机 101米碳纤维泵车 超万吨米级塔机 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 82米高空作业平台等 [4] - 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 建成23个智能工厂 10多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 30多个业务航空港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长沙商业卫星产业协同 - 长沙天仪研究院为中国首家运营SAR遥感卫星的商业公司 已完成37颗卫星体系化部署 [5] - 长沙航升卫星具备独立整星研制能力 累计发射卫星12颗 [5] - 本地卫星企业表达与中联重科开展业务合作的意向 凸显产业链协同潜力 [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三十余年发展紧密契合国家战略 参与南极科考站 雅下水电等超级工程及"一带一路"建设 [3] - 未来将持续探索卫星通信 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 构建行业新生态 [4] - 通过"大国重器"定位持续强化中国制造全球影响力 [3][4]
通宇通讯接受机构调研:在卫星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4:42
公司概况 - 通宇通讯是国内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深耕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矩阵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等,为移动通信运营商、设备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线、射频器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1] - 公司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 卫星通信业务 - 公司的卫星通信产品已全面覆盖"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构建起了完备的产品体系,涵盖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以及卫星通信终端应用等三大类产品 [1] - 卫星通信载荷产品主要为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支持Ka、Ku频段,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 [1] - 终端主要为卫星动中通天线,如列车车载卫星天线、船载卫星天线、MACROWIFI及卫星便捷站等 [1] - 2024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 [2] - 地面站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2] - 今年新中标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2] - 今年4月成功进入垣信应用终端设备采购项目供应商体系 [2] - 通过投资蓝箭鸿擎的布局,已在国家前三大卫星星座发射计划中均有涉足 [2] - 预计未来3年将在卫星通信领域保持竞争优势,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 [2] AI大模型领域 - 近期成功落地"通宇天线AI大模型试点项目",这是专为天线研发场景打造的垂直领域大模型 [2] - 该项目聚焦研发环节,通过将公司多年积累的天线设计经验与AI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设计知识的智能化提炼与迭代升级 [2] - 目前试点项目已进入部署阶段,预计正式应用后可有效降低研发人力成本以及缩短整体设计周期 [2] 光通信领域 - 参股公司四川光为在高速光模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批800G OSFP 2×DR4光模块已成功实现小批量交付 [3] - 该产品采用行业领先的硅光技术和低功耗设计,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等特点 [3] - 主要应用于800G以太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AI)及云计算网络等前沿领域 [3] - 此次交付标志着参股公司四川光为在高速光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能力迈上新台阶 [3] - 未来将持续优化800G系列产品,并推进更多型号的研发量产 [3]
2025年全球高频射频连接器市场现状分析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54.6亿美元【组图】
前瞻网· 2025-08-06 09:10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高频射频连接器用于连接射频电路和设备 传输高频率信号如微波和无线电信号 通常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作为可分离元件 按频率范围进行分类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高频射频连接器市场规模达54.6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增长由无线技术扩散 5G网络扩展及航空航天和国防电子领域进步推动 [3] 产品结构 - 0-6GHz细分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占全球高频射频连接器市场份额近50% [5] 区域结构 - 北美地区为全球最大需求区域 占据市场份额33% 欧洲地区其次 占比27% [7] 行业发展趋势 - 高频高速化持续突破:5G/6G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毫米波雷达发展推动频率和传输速率要求提升 5G毫米波频段要求连接器支持24GHz以上频率 实现低插入损耗(<0.5dB)和高功率容量(>500W) 6G将向太赫兹频段(0.1-3THz)迈进 [11] - 小型化与集成化并行发展:电子产品向小型化/轻薄化演进推动连接器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 集成化设计满足系统多功能和高可靠性需求 [11]
新款 Apple Watch 正式进入 5G+卫星网络时代,但国行用户依旧用不上
36氪· 2025-08-05 08:12
产品发布计划 - 苹果计划于2025年9月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Apple Watch Ultra 3及Series 11 [1] - Ultra 3定位最高端智能手表 Series 11沿用Series 10的42mm/46mm双尺寸设计 [1][18] 通信技术升级 - Ultra 3首次采用联发科低功耗5G芯片 支持5G RedCap标准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与稳定性 [3][4] - 搭载Globalstar卫星通信功能 支持无移动信号环境下发送紧急SOS信号与定位信息 [4] - 卫星通信功能因天线与功耗要求可能为Ultra 3独占 Series 11未确认支持 [20] 处理器与AI能力 - 跳过S10芯片直接搭载S11芯片 集成新一代AI协处理架构支持设备端运行复杂AI模型 [6][7] - 通过WatchOS 26实现运动状态实时分析 睡眠障碍风险识别及健康风险预判 [7][9] - 推出"Project Mulberry健康服务"整合体征数据提供个性化运动饮食睡眠建议 [11] 显示与续航性能 - 采用LTPO 3面板 峰值亮度超Ultra 2的3000尼特 斜视角亮度提升40% [12] - 支持高刷新率常亮显示 低功耗结构使续航接近2.5天真实使用水平 [12] 健康监测功能 - 引入基于液体填充传感系统的高血压风险识别 通过长期监测异常波动发出就医提醒 [14][16] -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采用光学吸收光谱法+激光技术 目前原型设备体积过大且精度未达医疗级 [16] - 血压预警功能可能部分下放至Series 11 但尚未获供应链确认 [20] 专利纠纷影响 - 与Masimo公司血氧检测专利纠纷持续 两项争议专利有效期至2028年8月 [16][17] - 需通过技术调整 支付专利许可费或达成和解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17] 战略定位转型 - 苹果将Apple Watch由智能穿戴配件升级为专业级独立设备 冲击Garmin等专业户外运动手表市场 [20] - 通过底层硬件创新结合AI健康服务构建预防型医疗生态 [20]
通信行业周报:北美资本开支预期强劲,AI在业务间协同加速-20250805
国元证券· 2025-08-05 03:22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获"推荐"评级,基于AI、5.5G及卫星通信推动的高景气度延续 [2]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 - **指数表现**:本周(2025.7.28-2025.8.3)申万通信指数上涨2.54%,跑赢上证综指(-0.94%)、深证成指(-1.58%)及创业板指(-0.74%) [2][11] - **细分板块**: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涨幅最高(+6.65%),通信应用增值服务跌幅最大(-3.97%) [13][14] - **个股表现**:长飞光纤(+25.85%)、天孚通信(+25.17%)、德科立(+19.46%)领涨 [2][15] AI与算力产业链 - **Meta资本开支上调**:全年资本支出下限从640亿美元上调至660亿美元,总支出预计1140-1180亿美元,AI工具已赋能广告业务收入增长 [3][22] - **微软AI需求强劲**:管理层对AI业务回报率及增长信心充足,硬件供需仍紧张 [3] - **模型性能提升**:AI业务协同效应增强,带动硬件端海内外需求共振 [3] 卫星通信进展 - **GW星座加速组网**:72小时内完成05、06组星发射,累计发射6组卫星,规划总数12992颗(GW-A59子星座6080颗,GW-A2子星座6912颗) [17][18][19] - **技术应用**:Ka频段载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目标实现手机直连卫星通信 [17][18] 光模块市场预测 - **AI驱动增长**:2023-2025年AI相关光模块销售强劲,预计2025-2026年市场年增长率30-35%,CPO技术或成Scale-up网络首选 [23][27] - **厂商动态**:北美头部云公司资本开支上调(谷歌850亿美元、微软超300亿美元/季度、Meta 660-720亿美元) [28] 公司公告摘要 - **仕佳光子**:2025年中报营收9.93亿元(同比+121.12%),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712%) [30] - **复旦微电**:中报预降,净利润1.8-2.1亿元(同比-48.29%至-39.67%),主因存货减值及政府补助减少 [30] - **移为通信**:中报营收3.60亿元(同比-24.62%),净利润3102万元(同比-68.57%) [30]
项目落地长期停滞 旋极信息终止投资天地一体基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4:43
基金设立背景 - 2023年旋极信息参投天地一体数字应用产业发展基金 初始规模不高于6.05亿元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7000万元占比11.57% [1][2] - 基金由旋极信息与建投股权基管公司、天津中投、桐曦资产共同设立 重点投资卫星通信、物联网、新基建等领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项目 [1][2] - 建投股权基管公司为普通合伙人出资500万元占比0.83% 其管理团队历史累计管理4支基金 已退出项目投资回报率达30% [2] 基金运营情况 - 基金设立后运营管理、投资决策无实质性进展 项目落地工作长期停滞 各合伙人均未实际出资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旋极信息尚未支付7000万元投资款 基金因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决定解散注销 [1][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旋极信息是专业从事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高科技公司 主要提供国防军工嵌入式系统测试产品及技术服务 [1] - 公司曾表示参投基金旨在布局航空航天领域 通过与卫星通信优质标的建立联系增强综合竞争力 [3] 影响评估 - 基金解散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3]
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举行
央视新闻· 2025-08-02 07:24
赛事概况 - 第三届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1日在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启动,赛程为期三天 [1] - 该赛事是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唯一的通信领域赛事 [1] - 总决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0余名青少年参赛 [1] 比赛内容 - 比赛项目覆盖通信原理与应用、通信网络与安全、无线电、卫星通信、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3] - 赛事期间同步举办高峰论坛、专家讲座、成果展示等科技教育活动 [3] - 两院院士、科技界专家、高校及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科教融合的新理念与实践 [3] 赛事影响力 - 大赛自2023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全国超过45万名选手参赛 [3] - 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3]
通信ETF(515880)上一交易日资金净流入2.1亿,行业多重驱动因素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1:44
通信ETF资金流向与行业动态 - 通信ETF(515880)上一交易日资金净流入2.1亿 [1] - 通信ETF跟踪通信设备指数(931160),成分股涵盖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领域,具有高研发投入特征 [1] 通信行业驱动因素 - 海外算力产业链进展提速,光模块市场因算力基础设施投入维持高景气度 [1] - AI应用需求强劲拉动IT数据通信与通信网络增长,未来数年将持续推动行业业务扩展 [1] - 商业航天产业链完善,卫星互联网发射服务多元化发展,下半年发射进度或进一步提速 [1] 投资工具与指数关联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基金(007818、007817) [1] - 通信设备指数(931160)反映通信设备领域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14.1% CAGR增长!全球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市场2031年规模预测949万美元
QYResearch· 2025-08-01 02:39
数字相控阵波束成形IC技术概述 - 数字相控阵波束成形IC通过操纵天线元件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实现电子波束转向,无需机械运动 [1] - 集成收发器通道、数字移相器、放大器等模块,支持5G/6G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应用 [1] -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高精度波束转向、自适应干扰抑制及多波束同步操作 [1]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9.49百万美元,2025-2031年CAGR为14.1% [2] - 2024年前三大厂商(Analog Devices/Otava/pSemi)合计市占率达86.6% [3] - 场外服务细分产品2024年占比74.98%,卫星通信应用占比48.4% [9][12] 产品类型与技术特性 - 8通道IC针对5G小蜂窝/汽车雷达,具备6位相位控制和低功耗特性 [7] - 16通道IC支持5G大规模MIMO和卫星终端,集成ADC/DAC实现多目标跟踪 [7] - 64/128通道IC专用于军用AESA雷达和LEO星座,具备超精细波束转向能力 [7] 核心驱动因素 - 5G/6G基础设施扩展推动需求,毫米波频段依赖相控阵技术克服信号衰减 [14] - LEO卫星星座(如Starlink)爆发式增长催生高效相控阵天线需求 [15] - 半导体工艺进步(CMOS/SiGe/GaN)提升集成度并降低成本 [17] 行业技术挑战 - 高频设计面临信号衰减/串扰问题,大规模阵列需复杂DSP实时校准 [18] - 专用工艺(GaN-on-SiC)和定制化需求推高制造成本 [19] - 关键材料(GaN衬底)供应链受地缘政治影响显著 [20] 未来发展趋势 - AI/ML技术提升波束成形精度,实现自适应环境响应 [23] - 材料创新(GaN/SiGe)与先进封装技术推动性能升级 [22] - 国防预算增加直接刺激高性能IC需求,中美欧为重点区域 [23]
移为通信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减68.57%,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7-31 2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24.62%,归母净利润3102万元,同比下降68.5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23.42%,归母净利润2123.37万元,同比下降66.43% [1] - 毛利率41.01%,同比下降3.74%,净利率8.62%,同比下降58.3% [1] - 三费占比14.84%,同比增加63.99%,其中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计5341.16万元 [1] - 每股收益0.07元,同比下降68.5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5元,同比下降47.94% [1] - 货币资金6.36亿元,同比增加54.12%,应收账款1.79亿元,同比下降21.09% [1] 财务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24.62%主要由于贸易摩擦、新品迭代、客户需求波动 [3] - 财务费用增加36.35%由于美元记账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变化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47.81%由于营收下降和支付货款、人员费用增长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126.97%由于闲置资金购买理财和投资事项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63.7%由于现金分红增加 [3] 业务评价与战略 - 公司ROIC为8.18%,净利率16.4%,历史中位数ROIC为17% [4]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4] - 海外产能下半年全面释放,缓解关税压力,新国标实施推动两轮车IOT产品交付 [5] - 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布谷元创",布局I潮玩赛道 [5] - 双模车载终端进入生产测试阶段,高精度惯性导航导入测试,E-Call终端通过西班牙认证 [5] 市场布局与技术 - 聚焦欧洲、南美、大洋洲、非洲、中东及印度等"一带一路"区域 [5] - 深耕视觉算法研发,布局ADAS、DMS和BSD系统 [6] - 拓展AI潮玩赛道,开发基于智能体的数字人技术 [6] - 技术矩阵覆盖卫星通信、AI算法、LoRa/LoRaWAN通信技术、惯性导航等 [6] - 与易诚高科合作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包括自动驾驶、智能感知等领域 [6] 研发与订单 - 研发投入增加,布局视频车联网、双模车载终端、卫星通信动物可穿戴产品等 [6] - 北美订单受关税波动影响,客户观望暂停交货,6月后逐步恢复 [7] - 成立布谷元创探索AI算法在潮玩领域的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