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经济

搜索文档
2025上海潮生活节启幕 虹口潮玩盛宴亮点纷呈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04
活动概述 -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虹口系列活动暨第六届上海潮生活节在滨港商业中心启动,主题为"潮生活·大玩家",整合虹口区商圈、文旅、体育等资源,联动知名品牌与商贸企业,活动将持续至10月[1] - 活动旨在培育商业新业态和创新消费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展现虹口潮生活的多样性[1] 票根经济升级 - 虹口区推出"票根经济4.0",发布"崇邦×大麦麦座全国首个商场娱乐购票大会员系统",实现文娱消费场景重塑和线上线下流量互导[3] - 滨港商业中心构建"泛娱乐文化矩阵",包括沉浸式剧场、VR科技馆等,娱乐业态占比高达30%,形成全业态数字化消费闭环[3] - 未来将有更多娱乐业态商户加入该系统,进一步扩大商业闭环[3] 主题市集与打卡活动 - "潮集集之潮生活·大玩家"主题市集分为三大板块,集结50+潮流摊位、30+快闪演艺、8大拍照点位、6大趣味游戏和100+互动项目,涵盖宠物、运动等多主题特别活动[4] - 发布首本"上海潮生活节打卡护照",以文化、体育、娱乐、餐饮、IP消费为五大切入点,设计多条潮玩路线,市民可免费领取并完成任务兑换奖励[4] - 打卡护照通过跨商圈、跨景区、跨地标的消费链路,有效提升复游率和消费频次[4]
“小票根”撬动“大消费”,顺义区用“票根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
贝壳财经· 2025-07-18 09:31
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 - 第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于7月11日至20日举行 活动包含冰爽啤酒、露天音乐、热辣撸串、星空露营等夏日狂欢项目 [1] 票根经济试点 - 顺义区以啤酒节为契机试点推出"票根经济"优惠活动 联动周边200多家商户 覆盖餐饮、住宿、体育、景点、影院、零售等品类 优惠力度最大可达5折 [2] - 活动开幕5天带动新增消费人数3.5万人次 拉动消费186.5万元 [3][15] - 政府计划继续优化服务 扩大票根联动范围 提升文商旅体农融合消费体验 [4][16] 商户参与情况 - 北京华联BHGMall顺义金街店50余个品牌参与活动 六福珠宝黄金每克立减60元 带动门店营业额同比增长60% [7] - 3A冰上空间儿童滑冰体验课从210元降至105元 成人课程从100元降至50元 已吸引部分消费者转化为长期会员 [8] - 荣祥广场烈马墨西哥餐厅提供九五折及酒水买一赠一优惠 吸引本地居民和外国友人消费 [10] 活动运营特点 - 采用宣传海报、小程序、短视频、电梯广告等多渠道推广 实现"一票在手 全域畅享" [5] - 优惠形式多样 包括周大生黄金每克立减100元、沪上阿姨10元券包、鲜芋仙9折、茶话弄8折等 [7] - 部分商户优惠活动有效期延长至8月底或9月1日 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8][15] 消费者反馈 - 消费者认可"距离近""使用方便""体验好"等特点 票根可重复使用 实现跨店优惠 [11] - 活动减少比价与排队时间 提供"省钱+省时间+情绪价值"三重收益 [12] - 宣传物料显著展示 部分消费者因海报扫码了解商户信息后进店消费 [11][14]
上海票根经济不断“进化”高阶版本
搜狐财经· 2025-07-18 06:27
滨港商业中心娱乐业态升级 - 滨港商业中心20余家娱乐业态商户全面开业 推出全新一代"娱乐+"城市综合体 定位为"城市新玩场" [1][3] - 全国首个商场娱乐购票大会员系统即将上线 消费者可一站式购买各类门票并享受全业态消费积分抵票价最高20%的长期福利 [1] - 票根经济在上海"进化"出更高阶版本 通过数字票根串联文娱体验和商业消费 形成"全场景、全时段"商业闭环 [1] 沉浸式娱乐场景创新 - 侦兆剧场推出全景沉浸式探案喜剧体验 还原北京胡同场景 观众可近距离参与演员互动 [2] - SpicyComedy滨港新剧场容量达400人 较原剧场翻倍 7月中上旬6场演出全部爆满 [2][4] - "星临天下"多功能演艺空间横跨两层 拥有800个固定座席 可弹性容纳500-1000人 举办过胡彦斌生日会等明星活动 [4] - 秦潮觉醒旗舰店设630㎡ XR体验区 暑期日均接待量持续攀升 年轻用户组团体验形成"沉浸式社交" [5] 数字化会员系统整合 - 娱乐购票大会员系统首次打通商场积分与票务系统 实现全业态消费积分直接抵扣演出票价 形成数字化消费闭环 [6][7] - 系统覆盖崇邦集团长三角地区9家商业综合体约280万会员 有望实现跨区域消费资源联动 [8] - 大麦麦座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实现会员积分无感转化和优惠自动推送 提升用户体验 [7] 业态协同与流量转化 - 滨港商业中心构建"泛娱乐文化矩阵" 娱乐业态占比高达30% 贯穿整座商场 [6] - 商场通过"滨港暑期娱乐一票通"串联多业态 提供低于五折优惠价和餐饮赠券 解决家庭客群需求 [4][5] - 剧场主理人表示商场多元业态为剧场带来自然流量 吸引原本非剧迷的消费者 [8][9]
赛事点燃夏日激情 文旅融合焕发城市活力
央广网· 2025-07-18 01:00
赛事经济带动消费增长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七轮焦点战将带动如皋市消费,赛前预热活动包括射门球赛、趣味问答,并向球迷发放优惠券和抽奖奖品[1] - "苏超"联赛票根经济火爆,"二场消费"升温,商超、住宿、餐饮企业推出凭票根享优惠活动[1] - 提供视频观赛场地的"苏超第二现场"餐饮门店和商业综合体销售额显著增长[1] - 某综合体作为观赛点客流和销售额同步增长20%[2] 文旅消费热度提升 - 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第二轮部分场次门票售罄,正值暑期旅游高峰[2] - 南昌市体育局配套推出文旅产品、节目展演和烟火气集市为球迷服务[2] - 赣州餐饮业从烧烤摊到餐厅酒楼均受益于"赣超"人气带来的消费增量[3] - 赣州某酒店球赛房提前几天预订满,入住率较以往明显提升[4]
【商洛】排球之城 热力四射
陕西日报· 2025-07-17 23:42
赛事概况 - 2025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商洛站)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沙滩排球项目资格赛在商洛市商州区举办,共80余支队伍参与128场对决 [1] - 比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湖北一队夺得男子组冠军,新疆一队夺得女子组冠军 [2] - 赛事主场地设在秦岭博物馆广场,副场地设在商州群众运动公园 [2] 群众参与 - 商洛市群众对排球运动热情高涨,从观赛到参与打球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商洛市举办气排球超级联赛,常规赛阶段有80支队伍1200余人参赛,全市现有气排球队伍400余支 [5] - 群众赛事分为季前赛、常规赛、季后赛和总决赛4个阶段,从4月持续至10月 [5] 赛事经济效应 - 赛事期间推出非遗展演、特色美食体验、精品旅游线路等"体育+"系列活动 [3] - 商州区推出文旅体惠民优惠券,游客凭赛事票根可享受专属福利 [4] - 部分商家推出"消费送门票"活动,如消费满199元送白天场次门票,满499元送晚场门票,已送出100多张门票 [4] 赛事影响力 - 赛事吸引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和游客,提升了商州作为文旅目的地的形象 [4] - 通过"赛事引流、旅游承接、消费转化、品牌塑造"的闭环模式,推动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4] - 气排球运动在商洛有广泛群众基础,每天早晚在公园广场参与运动的人络绎不绝 [5]
社零总额连续下降,北京消费乏力了? 专家: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综合性指标 更全面反映消费市场变化
北京商报· 2025-07-17 13:21
北京消费市场结构变化 - 上半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9%,其中服务性消费增长4.7%,社零总额下降3.8%至6734.2亿元 [1][5] - 社零总额统计方式以商品消费为主,需完善为包含服务消费的更全面指标体系 [1] - 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2.6%和4.3% [5] 商品零售细分表现 - 商品零售6061.6亿元(下降3.8%),餐饮收入672.6亿元(下降3.6%) [5] - 基本生活类和时尚类商品销售较好:粮油食品类(+13.9%)、金银珠宝类(+36.1%)、体育娱乐用品类(+9.3%)、化妆品类(+7.6%) [5] - 家电和文化办公用品受"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分别增长4.6%和3.1% [5] - 汽车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大幅下降20.0%和24.0%,对社零总额形成显著拖累 [5] 服务消费与新兴业态 - 服务性消费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领域带动下强劲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占比达58.9% [7] - "票根经济"延伸多轮消费,如五月天演唱会带动西单更新场商户联动促销 [7] - "它经济"爆发:上半年国内宠物消费773.75亿元(+8.84%),其中服务消费192亿元,北京宠物家庭持续增加 [8] 时尚消费趋势 - 中国消费者对小众品牌接受度达79%,美妆、服饰、家居领域渗透率攀升 [8] - 北京市发布《行动方案》,提出构建首发时尚矩阵,集聚国际品牌并培育本土品牌,支持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 [9] 消费转型与政策方向 - 服务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增速显著快于传统商品消费,文商旅融合成为重要路径 [13] - 北京推动服务消费从被动供给转向主动创造,通过文化IP、特色旅游线路等提升体验价值 [13] - 消费统计体系需加快完善,建立覆盖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分类指标以反映市场变化 [13][14]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央视网· 2025-07-16 04:06
文旅市场暑期热度 - 暑期文旅市场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出现创新多元的消费新场景 包括跟着书本 电影 球赛旅行等模式 [1] - 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单场上座最高突破6万人 "苏超"赛事热度持续不减 [1] 赛事IP带动消费 - 足球场化身城市"会客厅" 江苏通过促消费举措吸引游客 如中华恐龙园提供仿真恐龙拉拉队 7月客流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80% [3] - 中华恐龙园景区酒店暑期入住率满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 推出"苏超"周边产品 恐龙妹妹系列预售三天销量突破1万件 [3] - 夜经济被赛事激活 商业街区打造"美食+购物+足球"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赛事IP转化为夜间消费"超级接口" [5] - "苏超"赛季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江苏省平均每个城市增收两千多万元 [6] 影视IP联动文旅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159亿元人民币 带动衍生品开发销售 实现几百亿元正版销售额 [8] - 多地推出票根经济 《哪吒2》电影票根可解锁景区 餐饮 演出等场景优惠联动 [8] 非遗文化赋能旅游 - 申遗成功后首个"非遗春节"期间 江西景德镇 安徽铜陵 四川自贡等地旅游订单量明显增长 [10] - 各地推出沉浸式非遗旅游项目 如舞龙舞狮 非遗鱼灯巡游 刻纸 漆扇制作等 [12] - 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约40% 端午假期非遗集市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00%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40% [12]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传统文化成为文旅融合重要资源 通过创新业态串联实现流量转化 如"全域主场"理念推动消费增量和发展动能 [14]
“人气流量”激活“消费增量” 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
央视网· 2025-07-15 17:25
文旅消费新场景 - 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苏超"赛事单场上座最高突破6万人 [1] - 中华恐龙园景区7月客流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80% 酒店入住率基本满房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 [3] - 恐龙妹妹系列产品预售三天销量突破1万件 [3] - 常州某烧烤店人流量达之前两倍 手工串售罄时间从凌晨1-2点提前至晚上11点 [7] - "苏超"赛季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江苏省平均每个城市增收两千多万元 [7] 文体旅融合创新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159亿元 衍生品销售额达几百亿元 [9] - 票根经济实现景区、餐饮、演出等场景优惠联动 [9] - 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约40% 春节超4.9亿人次参与非遗活动 [11][13] - 端午假期非遗集市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倍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40% [13] 入境旅游新趋势 - 北京秀水街2024年上半年入境游客数量翻番 销售额提升80%以上 [16] - 深圳华强北外国游客购物量同比增长50% 6月日均访客从7000增至8000人次 [18] - 北京导游接团数量达去年均值2倍 钟楼鼓楼等文化景点纳入新产品 [20] - 非遗工坊、民俗演艺等沉浸式项目预订量同比飙升300% 川剧变脸和京剧演艺海外预订量增长近10倍 [22] - 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290余万人次(占总量近30%)同比增长36.5% 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 [23]
文旅业态深度融合 “人气流量”激活“消费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25
文旅市场消费新场景 -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高涨 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出现创新多元的消费新场景如跟着书本、电影、球赛旅行[1] - 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最多容纳41000人 7月20日常州队主场迎战徐州队 "苏超"赛事单场上座超6万人[3] - 足球场化身城市"会客厅" 江苏各城市通过促消费举措吸引观赛游客 中华恐龙园7月客流量和营收同比增长约80%[5] - 夜间经济被赛事激活 商业街区打造"足球+美食+购物"多元消费场景 将赛事IP转化为夜间消费"超级接口"[7] 体育赛事带动综合经济效益 - "苏超"赛事串联江苏13个城市文旅资源 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 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平均每个城市增收两千多万元[9] - 专家指出一张球票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消费 通过赛事加文化、旅游、美食等方式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11] 影视IP赋能文旅产业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159亿元 带动衍生品开发实现几百亿元正版销售额 多地推出票根经济实现景区、餐饮、演出等场景优惠联动[13] - 分析师指出电影拍摄空间可改造成研学文旅产品 延长电影影响力生命周期同时增加线下文旅市场空间[15] 非遗文化推动旅游增长 - 申遗成功后首个"非遗春节"期间 江西景德镇、安徽铜陵、四川自贡等地旅游订单量明显增长[17] - 各地推出非遗沉浸式旅游项目 游客可观看舞龙舞狮、非遗鱼灯巡游等表演并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19] - 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约40% 端午假期非遗集市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00%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40%[21]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体育赛事、影视IP和非遗文化展示文旅融合市场巨大潜能 通过创新业态串联实现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和发展动能[23]
成都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
新华财经· 2025-07-13 13:41
文旅行业数据表现 - 成都市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 其中入境游客98.4万人次 同比增长51.5% [1] - 举办营业性演出1.4万余场 带动"演艺票根"综合消费31.5亿元 [1] 城市文旅品牌建设 - 围绕"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 加强古蜀文明 天府文化价值挖掘与焕新发展 [1] - 推动三国文化 诗歌文化 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 [1] - 具体举措包括金沙遗址综合提升 邛窑 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 [1] - 推进青城山-都江堰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 大熊猫基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 [1] 全域旅游发展布局 - 分类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文化旅游核心区 [2] - 强化都江堰市 大邑县支撑功能 打造龙门山 龙泉山 川西平原三大旅游带 [2] - 深化与重庆 德阳 眉山等城市协同发展 形成板块联动格局 [2] 文旅产业融合创新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发展红色旅游 低空旅游 婚恋旅游等新业态 [2] - 依托演展赛剧资源 打造"票根经济"新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