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规

搜索文档
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担保进展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18:27
担保业务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为促进重卡销售开展回购担保业务 担保对象为通过融资机构审核的经销商及终端客户 该业务已获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 [2] - 2022年10月起上汽红岩停止新增融资担保业务 2023年4月后未新增回购担保责任业务 担保余额从2022年末8 19亿元降至2025年7月末4 78万元 降幅达99 99% [3] - 2025年7月新增融资机构扣收业务保证金6 33万元 累计扣款达3 097 92万元 均为终端融资担保业务扣款 [4] - 截至2025年7月末 上汽红岩垫付及被扣款余额合计2 58亿元 其中经销商融资垫付1 07亿元 终端融资垫付1 51亿元 已转入应收款项并采取法律手段追收 [5] 诉讼仲裁进展 - 2025年7月公司及上汽红岩涉及15项新增诉讼仲裁 涉案本金6 063万元 占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1 72% 其中13项为被告案件 标的额5 837万元 [7] - 重大诉讼包括:浙江灏同科技运输合同纠纷一审判决需支付1 567万元 招商银行重庆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二审维持原判 中车时代电动买卖合同纠纷被判支付1 421万元及利息 [8][9] - 湖南中车商用车动力科技买卖合同纠纷被判支付1 332万元 陕西法士特齿轮买卖合同纠纷被判支付2 824万元 江苏恒力制动器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因重整程序中止审理 [11][12][13] 子公司重整进展 - 重庆五中院2025年7月18日裁定受理上汽红岩重整 指定泰和泰律所与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担任管理人 管理人已开展财产接管等工作 [17][18] - 重整成功将有利于化解上汽红岩债务 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目前重整计划尚未确定 存在表决未通过或执行失败风险 [19][20] 监管处罚事项 - 上海证监局认定公司2019-2023年收入确认不合规 导致重组报告书及年报数据不准确 同时未披露与重卡汇的关联交易 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23][24] - 时任总经理楼建平、财务负责人顾耀辉、董秘汪宏彬被出具警示函 公司承诺将加强合规整改 [24][25][26]
动力新科因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件等违规行为被证监会责令改正
搜狐财经· 2025-08-05 11:18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 公司子公司上汽红岩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部分商品控制权尚未转移时即确认销售收入 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规定 [1] - 上汽红岩未合理估计隐含退货权 导致2019年至2023年期间因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被高估 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三十二条规定 [1] - 上述收入错报导致公司2021年重组报告书及2021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中上汽红岩收入相关数据不准确 [1] 关联交易披露问题 - 上汽红岩实际控制经销商重庆重卡汇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决策 重卡汇系公司关联自然人控制的关联法人 [1] - 公司未及时披露与重卡汇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 未在2021年至2023年年报中进行披露 [1] - 2021年与重卡汇的关联交易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0.2.5规定 [1] 监管处罚措施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2] - 公司需在收到监管措施后三十日内完成改正并提交书面报告 [2] - 监管机构同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3]
动力新科:上海证监局对动力新科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智通财经· 2025-08-05 08:45
监管处罚 - 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和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决定 [1] - 监管指出公司2021年重组报告书及2021-2023年年报存在收入错报问题 [1] - 公司未按规定审议并披露与重卡汇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 [1]
动力新科:收到上海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40
监管措施 - 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被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1] - 监管要求公司在三十日内予以改正并提交书面报告 [1] 收入错报问题 - 2019年至2023年期间子公司上汽红岩在部分商品控制权尚未转移的情况下确认销售收入 [1] - 该行为导致公司收入相关数据不准确 [1] 关联交易披露问题 - 公司未及时披露与重卡汇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1] - 2021年与重卡汇的关联交易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1]
连亏股清越科技信披违规等收警示函 2022上市超募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06:49
监管处罚 - 公司及高管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因募集资金使用违规 财务核算不规范 关联交易未披露等问题 [1] - 募集资金违规转至一般结算账户购买银行理财 [2] - 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财务核算不规范 按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虚增1366.76万元 直至2024年7月才进行差错更正 [2] - 未披露与实控人近亲属控制的枣庄宏远363万元工程款关联交易 [2] 公司财务 - 公司2023年 2024年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 -6949.49万元 -1598.84万元 连续亏损 [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244亿元 净额7.3495亿元 比原计划多3.3495亿元 [4] - 发行费用8944.53万元 其中广发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6265.44万元 [4] 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28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9000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0% 发行价9.16元/股 [3] - 募集资金拟用于硅基OLED显示器生产线技改 超低功耗显示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 [4]
ST信通及董事长袁义祥等因未及时披露对外投资进展被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8-05 01:22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于2025年8月4日收到黑龙江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因未及时披露投资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交易进展 该投资计划金额不超过2.5亿元[3] - 公司在2023年8月5日披露投资公告后 直至2024年4月30日才公告已支付2000万元诚意金但交易未达成[3] - 公司及董事长袁义祥、时任总裁曹星、财务总监张秀琴、董事会秘书陶恒亮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3] - 公司表示将积极整改并加强内控管理 称此次监管措施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18日 注册资本6.31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袁义祥 注册地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高科技开发区[4] - 主营业务为信息通信技术运营管理领域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研发 面向电信运营商及行业客户提供运营支撑系统和管理信息化支撑系统解决方案[4] - 当前员工人数532人 实际控制人为王文锋 董事长袁义祥兼任董事会秘书陶恒亮[4] - 公司参股20家企业 包括北京亿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亿阳信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子公司[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1亿元、1.95亿元和3.20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3.46%、-25.29%和64.03%[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10.51亿元和-9670.78万元 同比变化幅度为-74.49%、-200.31%和90.80%[4]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69%、66.54%和55.03%[4] 风险状况 - 公司自身存在天眼风险2295条 周边风险1690条 历史风险307条 预警提醒风险283条[5]
未及时披露对外投资交易相关进展 ST信通收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1:15
监管处罚 - 公司收到黑龙江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1] - 公司于2023年8月5日披露拟向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不超过2.5亿元 持有不超过7.69%股权 并支付2000万元诚意金 [1] - 公司未及时披露投资进展 迟至2024年4月30日才公告已于2023年9月28日支付2000万元诚意金但交易未达成 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及第二十五条规定 [1] 责任认定 - 董事长袁义祥、时任总裁曹星、财务总监张秀琴、董事会秘书陶恒亮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2] - 黑龙江证监局对上述人员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需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并可于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诉讼 [2] 市场影响与公司回应 - 公告披露前一日(8月4日)公司股价涨停 当日涨幅4.98% 收报6.74元/股 [3] - 公司表示高度重视监管决定 将组织核查并积极整改 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及信息披露管理 [3] - 公司称本次监管措施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承诺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倍轻松再爆实控人马学军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42
核心观点 - 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员工借款和提前支付供应商采购款等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涉及金额总计超过1200万元 且存在多次类似违规行为 [1][3][6] - 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乏力 连续三年亏损 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 长期维持在50%以上 [7][9][11] 资金占用情况 - 2021年10月至2022年度期间 实际控制人通过员工借款方式占用资金408.23万元 其中115万元和293.23万元 本金已在当期期末前归还 2.7万元利息于2025年7月24日偿清 [1] - 2021年12月和2022年4月 通过提前支付供应商轻松联益采购款方式占用800万元 包括300万元和500万元 该笔资金于2022年年底前退回 22.98万元利息于2025年7月24日付清 [3][4] - 2023年至2024年期间 通过向供应商提前支付采购款方式占用资金约3500万元 通过员工借款方式占用1300万元 另有监事借款85万元 [6][7] - 2024年9月11日至12月12日期间 向受实际控制人重大影响的企业深圳市星佳顺贸易有限公司累计转款5400万元 形成关联资金往来 [6]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5亿元 12.75亿元和10.8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 -5024万元和1019万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 -0.55亿元和-0.03亿元 [7] - 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82亿元 6.8亿元和5.44亿元 对应销售费用率高达53.84% 53.35%和50.16% [9] - 主营业务为便携式按摩仪 产品单价在几百至一两千元之间 具有礼品属性和冲动消费特征 [11] - 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在机场高铁站及中高端商场设立专柜 需自行承担门店租金导购人员薪资等固定成本 [11] 行业特征 - 便携按摩器属于非刚需消费小型保健设备 行业依赖营销投入建立品牌认知和刺激消费 [11] - 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 需承担全部销售环节成本 导致销售费用率被动升高 [11] - 公司处于以高投入换取市场份额的扩张期 高销售费用率短期内将持续 [11]
黑芝麻拟换老板,有人发帖“神预言”,公司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9:33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筹划转让所持公司约20%股份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目前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推进交易 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社交平台曾于7月3日出现"黑芝麻将在8月12号启动重组"传言 公司证券部表示于上周五收盘后才接到相关信息 对传言不清楚 [1] 股价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4.94% 8月1日收盘报6.54元/股 日内涨幅达4.81% [2] 信息披露问题 - 广西证监局于2024年6月16日出具警示函 指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对外担保问题 [4] - 2024年年报显示控股股东及相关方占用公司资金且未及时披露 构成重大信披瑕疵 [4] - 2020年9月以所持广西广投国医投资有限公司36.41%股权为限 为南宁市儿童医院借款提供6553万元担保 直至2024年10月30日才披露该事项 [4] 财务业绩 - 2020-2024年营收仅在2021年微增 其余年度大幅下滑 归母净利润波动剧烈 2021-2022年合计巨亏超2亿元 2023-2024年有所回升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42亿元同比下降3.74% 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同比下降29.61% [6] 业务转型 - 公司为食品研发生产企业 产品包括黑芝麻糊、黑芝麻丸、黑芝麻饼等系列 拥有国内唯一获得保健食品标志的南方牌黑芝麻糊 [4] - 2015年斥资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 两年后因业务不符剥离 2017年斥资7亿元收购电商平台礼多多 2020年礼多多业绩变脸 2024年主动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 [6] - 2023年宣布斥资35亿元跨界储能电池领域 计划建设年产8.9GWh储能电池基地 2024年因市场环境变化暂停项目建设 [6]
潞安环能信披违规董秘收警示函 广发证券精准预测高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08:29
公司监管合规事件 - 公司因2024年度与关联方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及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超出年度预计金额 收到山西证监局警示函 [1] - 公司未及时对超出预计金额的关联交易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及第四十一条规定 [1] - 公司董事会秘书马泽锋被认定为对上述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山西证监局对公司及马泽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分析师观点与股价表现 - 广发证券研究员沈涛 安鹏 宋炜于2024年2月20日发布研报 给予公司24年8倍PE估值 对应合理价值27.27元/股 维持"买入"评级 [2] - 公司股价于2024年3月7日盘中创历史高点28.58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