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因致美国青少年自杀遭起诉 紧急升级ChatGPT安全机制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1:48
智通财经APP获悉,因被指导致16岁少年自杀,OpenAI 面临诉讼,其安全防护机制备受质疑。目前, OpenAI正计划对这款热门聊天机器人进行改进。此前,一名美国青少年于今年春季自杀,其家长起诉 称该青少年曾将ChatGPT当作"指导者"。 目前已出现至少一个名为"人类热线计划"(Human Line Project)的支持组织,旨在帮助那些称因使用聊天 机器人而产生妄想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人群。 OpenAI在周二的博客中提到,对于表达自杀想法的用户,ChatGPT会建议其寻求专业帮助。该公司还已 开始为美国和欧洲的用户提供本地援助渠道,并将在ChatGPT内部设置可直接点击的紧急服务入口。此 外,OpenAI表示正研究如何在用户陷入危机早期提供帮助,例如可能搭建一个持证专业人士网络,让 用户能通过聊天机器人与这些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时间和细致的工作,以确保万无一失。"该公司在博客中称。 此外,OpenAI计划推出家长管控功能:家长可设定孩子使用ChatGPT的方式,并查看其使用详情。 这篇博客发布当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6岁高中生亚当·雷恩(Adam Raine)的父母对OpenAI及 ...
斯坦福大学研究:AI 正让美国职场新人更难找到开发、客服等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8-27 01:46
研究显示,就业下降最明显的岗位是那些 AI 最有可能替代人类工作的岗位,而非辅助人类完成工作的岗位。 IT之家从研究中获悉,研究呈现了 AI 对劳动力的复杂影响。尽管 AI 发展常伴随岗位消失的担忧,但数据支持依旧有限。例如,年轻毕业生的失业率早在 2009 年就开始下降,远早于当前的 AI 浪潮。而翻译等看似易受 AI 影响的岗位,近年来反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经验和技能,而非岗位类型。在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业中,经验丰富的员工不容易被替代,就业机会保持稳 定或略有增长。这也印证了软件开发者此前的说法:写连接 API 的代码等重复性工作更容易被自动化。 研究还显示,AI 虽然减少了岗位,但至少目前没有降低薪资水平。 研究呈现了 AI 对劳动力的复杂影响。尽管 AI 发展常伴随岗位消失的担忧,但数据支持有限。例如,年轻毕业生的失业率早在 2009 年就开始下降,远早于 当前的 AI 浪潮。而翻译等看似易受 AI 影响的岗位,近年来反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该研究由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斯坦福数字经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是近年来关注 AI 对就业影响的一系列研究之一 ...
杨红霞:跑通大模型“最后一公里”,让AI不再只是“富人的玩具”
搜狐财经· 2025-08-26 19:05
中美AI投资差距 - 2025年美国四大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达2.5万亿人民币,中国七家头部企业合计仅6300亿人民币,差距近5倍[7][8] - 美国企业估值优势显著,英伟达市值达5万亿美元,资金实力直接影响投入能力[8][9][10] GPT-5技术特性 - GPT-5核心突破聚焦多模态能力,但实际未完全解决多模态数据对齐难题[3][4] - 模型在专业回答能力提升的同时,情感交互和想象力表现弱于GPT-4o,体现多任务学习的性能平衡挑战[3][5] 中国AI发展路径 - 中国选择产业化深度应用路线,在医疗等高精尖领域布局具有场景优势[11][12][16] - DeepSeek、千问、豆包等模型在10到100阶段表现突出,注重算力效率优化[12][13] - 国内推理芯片技术成熟,训练芯片领域预计3-5年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 医疗AI应用突破 - 癌症治疗领域数据量达拍字节级别(1拍字节=1024TB),远超通用模型训练数据规模[18] - 采用本地化部署方案解决数据隐私和成本问题,实现数据不出域的低比特预训练[19][20] - 与肿瘤医院合作开发端到端癌症诊断模型,将靶区勾画时间从30-50分钟缩短至10-20分钟[22][23] 技术发展三阶段 - 0到1阶段以深度学习架构突破为标志,1到10阶段由ChatGPT推动技术普及[12] - 10到100阶段聚焦垂直领域深度优化,中国企业在产业化落地方面具备独特优势[11][12]
人工智能下一站:新消费硬件
腾讯研究院· 2025-08-26 09:35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AI消费硬件产业正沿着AI原生设备探索、渐进强化现有设备、模型赋能第三方硬件三条核心发展路线演进,并形成与之适配的差异化商业模式[2][4][8] - AI硬件交互范式正向"无感化"方向转变,AI眼镜成为关键载体,长期可能取代手机成为主流交互终端[21][22][26]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一硬件创新转向模型能力、硬件形态与应用生态的三维融合,软件生态成为决胜关键[27][28] AI消费硬件发展路线 - **路线1:AI原生设备探索派**:以Rabbit R1、Humane AI Pin为代表,完全重构交互范式,采用"意图即操作"理念,弱化App和菜单,依赖大模型驱动语义理解[4][5] 但面临极高不确定性,例如AI Pin已于2025年2月28日停止所有在线功能,Rabbit R1存在低活跃用户率、性能稳定性问题[5] - **路线2:渐进强化派**:以苹果、Meta为代表,在现有终端(手机/眼镜/耳机)系统集成AI能力,例如Apple Intelligence通过本地大模型(M系列芯片支持)实现端侧AI处理[6] 2024年9月美国调研显示Apple Intelligence推动消费者支付意愿提升11%,成为54%潜在换机用户核心决策因素[12] - **路线3:模型赋能派**:以OpenAI、谷歌为代表,通过API/SDK将模型能力注入第三方硬件,例如GPT-4o嵌入Ray-Ban智能眼镜提供实时对话能力[7] 该路径面临模型推理成本高、终端适配技术门槛、平台控制权缺失等挑战,例如谷歌需向三星支付高额授权费并让渡部分订阅收益以换取Gemini AI在Galaxy S25预装[15] AI消费商业模式分析 - **AI原生探索派商业模式**:依靠硬件溢价(如Rabbit R1售价199美元)和订阅服务收费,但陷入硬件价值证明困局[10] 例如日本GROOVE X的LOVOT陪伴机器人售价3935美元配合67美元月费,但全球发售5年销量仅1.4万台,年均出货不足3000台[11] - **渐进强化派商业模式**:以硬件销售为主,通过订阅服务(如健康分析报告、专业翻译)创造持续性收入[12] 例如Oura Ring转向"基础数据免费+深度健康服务订阅"模式后,订阅转化率增长18%[13] - **模型赋能派商业模式**:通过API调用量收费(如Token消耗量或请求次数),并提供企业级订阅和私有部署服务[15] 该模式面临终端厂商自研模型趋势冲击,例如vivo通过自研蓝心大模型减少第三方API依赖[15] 技术实现与产业生态 - **端云结合成为主流技术路径**:端侧处理高频低延迟任务(如相册整理、实时翻译),云端处理复杂计算任务(如长文案创作)[20] 终端设备常用模型参数量多低于70亿(7B),以30亿(3B)和40亿(4B)规模最为普遍,部分采用MoE架构平衡性能与功耗[20] - **产业链上下游加速整合**:模型厂商与芯片巨头深度合作,例如Meta与高通合作优化Llama 3在骁龙芯片的移动端运行效率[18][19] 阿里巴巴推动通义千问大模型与硬件厂商适配构建完整生态系统[19] - **AI眼镜成为关键硬件形态**:2025年多家巨头进入市场,包括Meta Oakley Meta(399-499美元)、小米AI Glasses(1999元)、谷歌Android XR眼镜(未公布价格)、阿里Quark AI Glasses(预计中端价位)[24] 未来发展趋势 - **交互范式向无感化演进**:语音和视觉交互逐步取代触控,语言用户界面(LUI)可能取代图形用户界面(GUI)[26] OpenAI正与前苹果设计师合作开发无屏幕、以对话式AI为核心交互的新型硬件[25] - **AI从功能补充升级为应用入口**:三星Galaxy S25搭载的AI Agent Bixby支持跨越30多个本地应用和10多个第三方应用的一体化操作[27] Google实现Gemini与Search、YouTube、Gmail等产品数据打通,可直接访问用户历史数据并写入应用[28] - **生态协同成为竞争核心**:Meta眼镜成功关键因素是无缝接入Instagram、Facebook社交矩阵,提供即拍即传的闭环体验[28]
张静:筑牢人工智能发展安全防线
经济日报· 2025-08-26 00:07
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政策框架 -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和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 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引发价值导向偏差和滥用等挑战 需要构建多维协同的风险防范体系 [1] 技术发展价值导向 - 坚持科技为民和技术向善理念 确保技术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 - 统筹发展与安全关系 既要释放技术创新活力又要将安全理念内嵌于技术全生命周期 [2] 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 对重要数据实行境内存储加安全评估管理 构建跨模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 [3] - 建立数据使用标准规范 加强数据清洗筛选预处理 并建立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 [3] - 要求数据提供者确保数据来源合法性和内容准确性 减少深度伪造技术负面影响 [3] 监管制度完善 - 将现有政策上升为更高法律效力文件 加快制定人工智能专门性法律 明确各主体权责边界 [4] - 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减少监管盲区 [4] 社会参与机制 -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知识 培养青少年对技术的理性认知能力 [5] - 在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系统讲授法律法规和风险案例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6] - 通过多渠道开展公众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鼓励社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全民参与氛围 [6]
筑牢人工智能发展安全防线
经济日报· 2025-08-25 22:03
核心观点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全球现象级话题 在重塑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格局的同时 可能引发价值导向偏差和技术滥用等挑战 构建安全可靠的风险防范体系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 [1] 价值导向 - 坚持科技为民和技术向善理念 使技术更好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确保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2] - 统筹发展与安全关系 既要克服过度担忧心理激发技术赋能潜力 也要摒弃技术至上思维 将安全理念深度内嵌于全生命周期 [2] 数据治理 - 针对重点行业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 参照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我国数据安全法 按境内存储加安全评估方式管理 [3] - 构建跨模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路数据存证 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和数据可用不可见 [3] - 建立数据使用标准与规范 加强数据清洗与筛选预处理 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 定期审查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情况 [3] 监管体系 - 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上升为更高法律效力文件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专门性法律制定 明确各主体权利和义务 [4] - 整合部门监管资源与力量 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建立高效协同工作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4] - 建立跨地区跨平台协同监管机制 减少监管盲区 确保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受到严格有效监管 [4] 社会参与 - 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科普课程和实践活动普及人工智能基本原理 技术应用及潜在风险知识 [5] - 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开设专门人工智能课程 系统讲授法律法规和风险案例等内容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6] - 借助短视频平台和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 开展人工智能素养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全社会认知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6]
涂鸦智能上涨3.2%,报2.58美元/股,总市值15.7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13:48
股价表现 - 8月25日开盘上涨3.2%至2.58美元/股 成交额20.87万美元 总市值15.73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7468.7万美元 同比增长21.12%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01.7万美元 同比增长410.95% [1] 公司业务 - 全球领先云平台服务提供商 构建智慧解决方案开发者生态 [2] - 开创专有云开发者平台 具备云计算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 [2] - 提供PaaS、SaaS和智慧解决方案完整产品及服务 [2] - 开发者社区涵盖品牌、原始设备制造商、AIAgents、系统集成商和独立软件供应商 [2] 信息披露 - 8月26日(美东时间)盘后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全国首个主流文化语料库上线,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8-25 08:39
合作签约与项目背景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与人民网正式签约共建主流文化语料库 项目推进会于8月25日在济南举行 [1] - 高质量语料库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支撑资源 对行业大模型训练和应用至关重要 [1]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文化领域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包括2024-2026年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和2025年文化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 [1] - 山东省2025年6月政策明确支持文化大模型开源利用 要求建设文化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和语料库 [1] 语料库资源与特点 - 语料库整合人民网 大众报业集团等党媒权威资源 以及省内文化单位高校优质私域文化资源 [1] - 通过数据采集 清洗 预标注 标注 增强 审校等环节 采用AI加人工方式打磨形成 [1] - 语料库具有标准统一 结构完整 权威准确 开放共享特色 解决AI大模型敏感领域语料欠缺等问题 [1] - 作为全国首个主流文化语料库 一期聚焦山东优秀文化 已上线问答语料5万对和基础语料2000万篇 [2] - 正在打造孔子学术研究 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 计划分期分批建设覆盖广泛的内容 [2] 技术平台与数据服务 - 集团自主研发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 提供一站式全链路服务包括采集清洗标注增强审核等 [4] - 平台支持问答 图片 视频 音频 文件 图谱等多类型数据标注 标注后语料可一键发布到大模型 [4] - 标注平台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助力文化单位高校企业打造高质量数据集 [4] - 集团将推出山东文化数据交易平台 提供文化数据集交易服务 推动数据要素流通与资产变现 [4]
上海新增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7:37
行业动态 - 上海市新增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 [1] - 上海市累计已完成8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1]
上海市新增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6:13
人民财讯8月25日电,据"网信上海"公众号消息,截至8月25日,上海市新增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已完成8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 案。 | 序号 | 模型名称 | 备案单位 | 备案号 | 景 | | --- | --- | --- | --- | --- | | 1 | 数翰智慧水务 | 上海数生翰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 | Shanghai-ShuHanZhiHuiShuiWu-202503260043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