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munotherapy
icon
搜索文档
2025 ASCO Oral Presentation: Innovent Biologics Announces Updated Date of IBI363 (First-in-class PD-1/IL-2α-bias Bispecific Antibody Fusion Protein) from Phase 1 Clinical Studies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rnewswire· 2025-06-02 00:00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IBI363(PD-1/IL-2α偏向性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单药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数据 显示显著生存获益和肿瘤应答 [1][2] - IBI363通过独特机制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 在免疫治疗不敏感的结直肠癌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 [1][8] - 单药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6.1个月 显著优于标准治疗的6.4-9.3个月历史数据 [6] - 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达15.1% 无肝转移亚组ORR提升至31.3% [9][7] 临床数据表现 单药治疗 - 6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0.1-3mg/kg剂量治疗 中位随访20.1个月 mOS达16.1个月(95%CI 10.1-18.8) [6] - 肝转移亚组mOS 14.4个月 vs 无肝转移亚组17.0个月 [5][6] - 1mg/kg Q2W剂量组确认ORR为13.6% [6] - 86.8%患者为微卫星稳定(MSS)/错配修复完整(pMMR) 61.8%存在肝转移 [6] 联合治疗 - 73例患者接受0.6-3mg/kg IBI363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确认ORR 15.1% DCR 61.6% [9][7] - 无肝转移亚组ORR达31.3% DCR 81.3% mPFS 7.4个月 [9] - 3mg/kg Q3W剂量组ORR提升至19.4% DCR 71.0% mPFS 5.6个月 [7] 作用机制 - 双功能设计同时阻断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 选择性扩增PD-1+IL-2Rα+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 [11] - 基线肿瘤组织中PD1+CD25+CD8+细胞浸润与临床疗效正相关 验证"冷转热"机制 [8] - IL-2臂保持对IL-2Rα亲和力 降低IL-2Rβ/γ结合以减少毒性 [11] 研发进展 - 正在中美澳开展多项临床研究 涵盖免疫耐药、冷肿瘤和一线治疗等适应症 [2][12] - 2025年启动首个关键试验 针对未接受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转移性黏膜或肢端黑色素瘤 [12] - 已获FDA两项快速通道资格(FTD)和中国NMPA两项突破性疗法认定(BTD) 分别针对鳞状NSCLC和黑色素瘤 [1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1年 已商业化15款产品 3个新药申请在审 4个III期或关键临床阶段资产 [14] - 与礼来、赛诺菲等30余家全球医疗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4] - 专注肿瘤、心血管代谢、自身免疫和眼科疾病领域创新药物开发 [14]
ASCO 2025 Oral Presentation: Innovent Biologics Announces Updated Data of IBI363 (First-in-class PD-1/IL-2α -bias Bispecific Antibody Fusion Protein) from Phase 1 and 2 Clinical Studies on Immunotherapy-treated Advanced Malignant Melanoma
Prnewswire· 2025-06-01 01:39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IBI363在治疗免疫冷肿瘤(免疫治疗预处理的肢端和黏膜亚型黑色素瘤)的1/2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疗效数据,并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 [1] - IBI363作为全球首个PD-1/IL-2α偏向性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通过双重机制激活T细胞功能,显著改善传统免疫治疗耐药患者的临床结局 [10][13] - 关键数据显示:在31例接受1mg/kg Q2W剂量治疗的患者中,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达23.3%,疾病控制率(DCR)7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5.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14.8个月,12个月OS率61.5% [5][6][7] - 公司已启动IBI363治疗晚期肢端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关键注册性2期研究,计划入组180例患者,直接对比pembrolizumab的疗效 [8][9] 临床数据表现 疗效数据 - 在30例可评估患者中,黏膜亚型cORR达25%,肢端亚型20%;黏膜亚型DCR达85%,显著高于肢端亚型的60% [7] - 获得确认响应的7例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14个月,42.9%患者持续响应 [7] - 黏膜亚型患者mOS达19.3个月,显著优于历史数据(传统免疫治疗mPFS仅约3个月) [7][10] - 安全性方面,≥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29%,仅3.2%患者因TRAEs停药,主要不良事件为关节痛、皮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30%) [7] 研究进展 - 关键注册性2期研究采用随机、开放标签设计,主要终点为IRC评估的PFS,首例患者已于2025年3月给药 [8][9] - 正在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探索IBI363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其他肿瘤适应症的潜力 [2][14] - 已获得FDA两项快速通道资格(晚期鳞状NSCLC和黑色素瘤)及NMPA两项突破性疗法认定(晚期黑色素瘤和鳞状NSCLC) [15] 疾病背景与产品机制 黑色素瘤现状 - 中国黑色素瘤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非皮肤型(肢端和黏膜)占比显著高于欧美人群 [11] - 晚期黏膜黑色素瘤传统免疫治疗响应率<15%,mPFS仅约3个月,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10][12] - 2024年9月pembrolizumab虽获批一线治疗,但临床获益仍有限 [11] 产品技术特点 - IBI363通过同时阻断PD-1/PD-L1通路和选择性激活IL-2信号通路,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 [13] - IL-2臂经工程化改造保留对IL-2Rα亲和力,降低对IL-2Rβ/γ结合以减少毒性 [13] - 在PD-1耐药和转移模型中均显示出突出的抗肿瘤效果 [1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1年,已商业化15款产品,3项新药申请在审,4项资产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阶段 [16] - 与礼来、赛诺菲等30多家全球医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6] - 专注于肿瘤、心血管代谢、自身免疫和眼科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16]
Libtayo® (cemiplimab) Phase 3 Data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Post-Surgical High-Risk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 Have Potential to Be Practice-Changing
Globenewswire· 2025-05-31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Regeneron公司公布PD - 1抑制剂Libtayo治疗高危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3期C - POST试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其在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等方面效果显著,有望成为辅助治疗新标准,已向美欧提交监管申请 [1][4][7] 试验结果 疗效结果 - Libtayo使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68%(HR:0.32;95% CI:0.20 - 0.51;p<0.0001),中位无病生存期(DFS)未达到(安慰剂组为49个月);两年时,Libtayo组DFS为87%,安慰剂组为64% [1][5] - Libtayo使局部区域复发风险降低80%(HR:0.20;95% CI:0.09 - 0.40),远处复发风险降低65%(HR:0.35;95% CI:0.17 - 0.72) [1][5] - 最新总生存期(OS)数据显示Libtayo有潜在获益(HR:0.78;95% CI:0.39 - 1.56) [3] - 探索性分析显示,无论PD - L1表达水平如何,Libtayo的DFS率相似;PD - L1 ≥1%的肿瘤中,Libtayo使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72%(HR:0.28;95% CI:0.15 - 0.52;n = 309);PD - L1 <1%的肿瘤中,降低68%(HR:0.32;95% CI:0.12 - 0.86;n = 85) [4] 安全性结果 - 任何级别不良事件(AE)发生率:Libtayo组91%,安慰剂组89%;≥3级AE发生率:Libtayo组24%,安慰剂组14% [6] - Libtayo组至少10%患者发生的常见AE为疲劳、瘙痒、皮疹等;唯一≥3级且发生率超2%的AE为高血压 [6] - 因AE停药率:Libtayo组10%,安慰剂组2%;两组各有两名患者因AE死亡 [6] 试验介绍 - C - POST是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多中心、全球3期试验,研究Libtayo与安慰剂作为辅助治疗用于有CSCC复发高危特征且已完成手术和术后放疗患者 [9] - 试验招募415名患者,随机分配接受Libtayo(n = 209)或安慰剂(n = 206)治疗长达48周;前12周每三周静脉注射Libtayo 350 mg或安慰剂,后36周每六周静脉注射Libtayo 700 mg或安慰剂 [10] 公司癌症研究情况 - 公司致力于将创新发现转化为抗癌药物,在超30种实体瘤和血液癌症领域探索潜在疗法,临床开发的肿瘤资产近一半是公司管线,包括检查点抑制剂等 [11][12] - 公司与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癌症治疗目标 [13] Libtayo介绍 - Libtayo是靶向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受体PD - 1的全人单克隆抗体,用公司专有VelocImmune技术发明,已在超30个国家获批用于多种癌症治疗 [14] - 在美国,获批适应症通用名为cemiplimab - rwlc;其他地区为cemiplimab [15] - Libtayo临床项目聚焦难治癌症,正作为单药及与其他疗法联合用于其他实体瘤和血液癌症研究,这些用途处于研究阶段 [16][17] 美国FDA批准适应症 - 用于治疗已扩散或无法通过手术或放疗治愈的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 [21] - 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局部晚期)或已扩散(转移性)且接受过刺猬通路抑制剂(HHI)治疗或无法接受HHI治疗的基底细胞癌(BCC)患者 [21] - 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可与含铂化疗联合或单药用于特定情况 [21] 公司技术平台 - 公司VelocImmune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小鼠平台产生优化全人抗体,公司用该技术创造大量FDA批准或授权的全人单克隆抗体 [27] 公司概况 - Regeneron是领先生物技术公司,由医生科学家创立和领导,将科学转化为药物,有众多获批治疗方法和候选产品,药物和管线针对多种疾病 [31] - 公司用专有技术推动科学发现和药物开发,利用遗传学中心数据和基因医学平台确定创新靶点和治疗方法 [32]
Adlai Nortye Ltd. Announces Topline Results of Phase III Buran Trial Evaluating Buparlisib in Combination with Paclitaxel for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HNSCC
MarketScreener· 2025-05-30 14:38
核心观点 - Adlai Nortye Ltd 宣布其PI3K抑制剂buparlisib (AN2025)联合紫杉醇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III期BURAN试验未达到改善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中期提交下一代三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AN8025的IND申请 该药物基于PD-1免疫疗法 由已获批的PD-L1抗体与功能优化的CD86和LAG3变体融合而成[2][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pan-RAS(ON)抑制剂AN9025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对多种RAS突变肿瘤的有效抑制 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3][4] - 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N4005在剂量递增阶段的初步结果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对抗PD-(L)1疗法敏感的肿瘤类型中观察到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4][5] 临床试验结果 - buparlisib联合紫杉醇治疗HNSCC的III期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 安全性特征与之前研究一致 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1] - AN4005在SITC 2024上公布的剂量递增阶段数据显示 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某些对抗PD-(L)1疗法敏感的肿瘤类型中显示出初步疗效[5] 研发管线进展 - AN8025是下一代PD-1基础的三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 临床前研究显示能增强抗原呈递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诱导强大的PD-L1依赖性T细胞激活 计划2025年中期提交IND[2][3] - AN9025是口服小分子pan-RAS(ON)抑制剂 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对胰腺癌、肺癌和结直肠腺癌等RAS突变癌症具有强效持久的抑制作用 计划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3][4] - AN4005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发挥抗肿瘤活性[4]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中期提交AN8025的IND申请[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AN9025的IND申请[4] - 详细临床试验结果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2]
Corvus Pharmaceuticals to Present at the 2025 Jefferies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Globenewswire· 2025-05-28 2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Corvus Pharmaceuticals领导团队将在2025年Jefferies全球医疗保健会议上与投资者进行一对一会议并介绍公司概况 [1]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5年Jefferies全球医疗保健会议 [1] - 会议地点在纽约 [1] - 公司介绍时间为6月5日周四上午9:20 - 9:50(美国东部时间) [1] - 介绍将进行网络直播,直播可在活动期间及结束后90天内通过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板块观看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ITK抑制作为治疗多种癌症和免疫疾病的免疫疗法 [3] - 公司主要候选产品是soquelitinib,一种研究性口服小分子药物,可选择性抑制ITK [3] - 其他临床阶段候选产品正针对多种癌症适应症进行开发 [3] 联系方式 - 投资者联系人为首席财务官Leiv Lea,电话+1 - 650 - 900 - 4522,邮箱llea@corvuspharma.com [4] - 媒体联系人为Sheryl Seapy,来自Real Chemistry,电话+1 - 949 - 903 - 4750,邮箱sseapy@realchemistry.com [4]
Y-mAbs Therapeutics Inc (YMAB)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5-28 13: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Y-mAbs Therapeutics Inc(YMAB),一家成立十年的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创新癌症疗法,已将抗体疗法Danielza推向儿科肿瘤市场 [4][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愿景与战略 - **愿景**:利用新型免疫疗法和放射性药物平台,开发下一代疗法,从癌症开始改变广泛疾病的患者护理 [4] - **战略**:设立两个业务部门,最大化Danielza在神经母细胞瘤及其他领域的潜力,加速新型自组装和拆卸预靶向放射免疫疗法(SADAPRIT)技术平台和项目的战略推进 [5] - **战略推动者**:预靶向解决脱靶毒性问题;构建包含新型放射免疫疗法和诊断工具的治疗诊断平台;利用平台的多同位素模块化特性;投资战略研发和临床推进;增强医生参与患者治疗 [6][7] 放射制药业务进展 - **过去一年半进展**:加强对放射制药的承诺,引入专业人才,完成GD2 SADA 1期A部分试验,确定战略增长和临床推进路径 [11][12] - **GD2 SADA 1期A部分试验结果** - **安全性**:GD2 SADA蛋白和LUDOTA在所有六个剂量组中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无剂量限制性毒性或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多数不良事件与治疗无关 [24][25][26] - **药代动力学(PK)**:GD2 SADA蛋白PK具有剂量依赖性、可预测性,不同剂量的PK表现与预期一致,SADA谷值与给药剂量相关;Luedota PK与GD2 SADA蛋白浓度和清除间隔有关 [30][32][33] - **剂量测定**:扩展评估发现更多患者和肿瘤有摄取,部分患者和肿瘤的治疗指数有所改善,表明GD2 SADA在异质性患者群体中具有结合能力 [37][38][39] 优化研究与未来计划 - **优化研究**:进行两项临床前优化研究,新分子在肿瘤摄取方面有显著改善,关键变化包括新的专有半抗原和新配方,预计增加共轭分子在肿瘤上的停留时间 [43][44] - **未来计划** - **桥梁研究**: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开始,评估Proteus在不同质量剂量、GD2 SADA浓度和清除间隔下的情况,预计2026年下半年获得结果 [45][46] - **1期B部分试验**:计划于2027年初启动,增加Luedota给药剂量 [46] - **GD2 PET诊断**:预计今年提交IND申请,有助于扩大naxitamab适应症,推动SADA开发 [51] - **转移性结直肠癌项目**:已开展临床前研究,计划2027年上半年提交IND申请,下半年给首位患者给药 [50] 问答环节核心观点 - **患者群体与疗效**:扩展评估可识别更多GD2阳性患者,核医学能检测到CT未发现的受体表达;诊断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患者,提高疗效 [57][58][60] - **肿瘤摄取差异**:部分肿瘤摄取低可能与CT预选标准有关,扩展评估可发现更多有摄取的肿瘤;新的半抗原和配方预计可提高治疗指数 [66][67][68] - **GD2诊断**:传统IHC检测GD2困难,核医学成像剂(PET)是患者选择的最佳选择 [76][77] - **PK数据获取**:计划在2026年底前获取桥梁研究的PK数据,PK有助于确定给药间隔和治疗指数 [81][82] - **CD38项目**:继续进行CD38研究,Proteus可提高亲和力,目前1201试验为安全性研究,无需更改 [92] - **Alpha疗法与前列腺癌**:计划使用SADA平台进行Alpha疗法;平台对PSMA有适用性,初步数据有前景 [96][99] - **肿瘤摄取影响因素**:肿瘤摄取受肿瘤表达、诊断过程、放射性半抗原等因素影响,诊断产品和综合利用数据很重要 [122][123][124] - **最佳同位素递送时间**:由PK驱动,肿瘤负担对SADA谷值无直接影响 [130][131][132] - **诊断市场机会**:放射制药诊断市场潜力大,GD2诊断产品针对多个研究人群,临床使用包括纳入标准、治疗反应和持续监测三个阶段 [138][139][142] - **执行速度**:通过并行队列、集中成像、实时剂量测定等方式,预计可加速试验执行,如桥接研究预计6个月完成 [1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GD2 SADA试验设计细节**:试验涵盖多种适应症,包括肉瘤、黑色素瘤、小细胞肺癌和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复发性或难治性转移性实体瘤、标准ECOG评分、肝肾功能和血液学功能正常等;试验分为成像和治疗阶段,患者需进行CT解剖成像、血液检测和核成像等 [17][18][19] - **新分子优化细节**:新分子的关键变化包括新的专有半抗原Proteus和新配方,Proteus是通用放射性半抗原,支持更简化的开发过程,可扩展到多种同位素 [44][45] - **CD38项目现状**:首位患者于今年上半年入组,目前处于安全性研究阶段,后续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Proteus [91][92]
Vaccinex to Report Promising New Clinical Results of Neoadjuvant Treatment with Pepinemab to Enhance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t ASCO Annual Meeting
Globenewswire· 2025-05-27 12:45
核心观点 - 新辅助治疗药物pepinemab能够诱导丰富且成熟的淋巴结构,这与病理反应的改善相关[1] - 公司将在2025年ASCO年会上展示pepinemab在头颈癌新辅助治疗中增强免疫检查点疗法效果的新数据[2] - 该药物通过阻断SEMA4D信号通路,促进免疫细胞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增强成熟T细胞反应[4] - 在头颈癌治疗中,pepinemab有望将"冷"肿瘤转化为"热"免疫中心,提高免疫治疗效果[6] 药物机制 - pepinemab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SEMA4D发挥作用[7] - SEMA4D与plexin-B1受体结合会触发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崩溃,导致树突状细胞功能丧失[7] - 该药物通过阻断SEMA4D对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信号,促进T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协同作用[4] - 这种机制能够促进三级淋巴结构(TLS)的形成和成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4] 临床数据 - 新数据显示pepinemab联合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治疗未增加毒性,但增强了TLS成熟度[6] - TLS成熟度与病理反应改善相关[1][6] - 在黑色素瘤患者中,pepinemab治疗促进了免疫细胞在TLS中的相互作用[4] - 该药物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7] 适应症开发 - 公司正在开展多项pepinemab的临床研究[9] - 包括与KEYTRUDA联用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癌的1b/2期研究(KEYNOTE-B84)[9] - 与BAVENCIO联用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1b/2期研究[9] - 在阿尔茨海默病(SIGNAL-AD研究)和亨廷顿病中也显示出潜在疗效[9] 公司背景 - 公司专注于通过抑制SEMA4D来治疗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8] - 拥有pepinemab的全球商业和开发权利[10] - 与默克公司合作开展KEYNOTE-B84研究[10] - 在多种实体瘤(包括乳腺癌和黑色素瘤)中开展研究者发起的研究[9]
Immutep's Efti with Radiotherapy & KEYTRUDA® (pembrolizumab) Meets Primary Endpoint in Phase II for Soft Tissue Sarcoma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27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Immutep公司宣布EFTISARC - NEO II期试验达到主要终点,efti与放疗加KEYTRUDA®的新辅助治疗组合在可切除软组织肉瘤中显著提高肿瘤透明化/纤维化率,后续将在医学会议公布详细结果 [1][7] 试验结果 - EFTISARC - NEO II期试验中,新辅助治疗组合的肿瘤透明化/纤维化率显著超过预设中位数35%,历史放疗数据为15% [1] - 2024年11月初步分析显示,21例可切除STS患者的组合疗法肿瘤透明化/纤维化率中位数达50% [3] - 肿瘤透明化/纤维化与STS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改善相关 [2] 研究人员观点 - 化疗-free的efti组合远超试验主要终点目标,efti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引发免疫反应,转化肿瘤微环境,产生抗癌疗效 [3] 行业情况 - STS是罕见病,医疗需求未满足,预后差,2025年美国预计新增病例约13,520例,死亡约5,420例 [4] eftilagimod alfa药物信息 - efti是Immutep公司的可溶性LAG - 3蛋白和MHC II类激动剂,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刺激先天和适应性免疫治疗癌症 [5] - efti正在评估用于多种实体瘤,安全性好,可与多种疗法联用,获FDA一线HNSCC和NSCLC快速通道认定 [6] 公司信息 - Immutep是晚期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疗法,是LAG - 3疗法先驱,产品组合利用LAG - 3调节免疫反应 [7]
BriaCell Abstracts Showcase Positive Survival and Clinical Benefit Data at ASCO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23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将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展示Bria - IMT™和Bria - OTS™疗法的积极生存和临床获益数据,数据显示Bria - IMT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上有潜力,其疗效表现优于部分FDA批准疗法,有望成为低毒治疗选择 [1][2]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5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时间为5月30日 - 6月3日,地点在芝加哥麦考密克广场 [1] 研究数据 - Bria - IMT总体队列中,患者年龄中位数61岁,接受过的前期治疗中位数为6次,中位总生存期(OS)9.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3.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10%,临床获益率(CBR)55% [5] - Bria - IMT 3期方案队列中,患者年龄中位数62岁,前期治疗中位数6次,中位OS 13.43个月,PFS 3.6个月,ORR 14%,CBR 61% [5] - ASCENT研究中,SG组患者年龄中位数54岁,前期治疗中位数4次,中位OS 11.8个月,PFS 4.8个月,ORR 31%,CBR 40%;TPC组年龄中位数53岁,前期治疗中位数4次,中位OS 6.9个月,PFS 1.7个月,ORR 4%,CBR 8% [7] - TROPiCS - 02研究中,SG组患者年龄中位数57岁,前期治疗中位数3次,中位OS 14.4个月,PFS 5.5个月,ORR 21%,CBR 34%;TPC组年龄中位数55岁,前期治疗中位数3次,中位OS 11.2个月,PFS 4个月,ORR 14%,CBR 22% [7] 研究结论 - 2期生存和临床获益数据达到或超过FDA批准疗法在可比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结果,且无治疗相关停药情况 [6] - Bria - IMT 3期配方患者的PFS和OS显著优于未进入3期的替代配方患者,3期配方队列的OS与ASCENT和TROPiCS - 02研究相当,超过其TPC组 [8] - 2期研究CBR达61%,超过ASCENT和TROPiCS - 02研究,ORR 14%,匹配或超过两项研究的TPC组 [9] 研究意义 - 结果强化了Bria - IMT满足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迫切未满足需求的潜力,3期配方良好的疗效支持其在正在进行的3期试验中继续评估 [2][10] 海报及摘要信息 - 《Update on phase III pivotal trial of Bria - IMT + CPI vs physician's choice in advanc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RIA - ABC)》,6月2日9:00 AM - 12:00 PM CDT展示,摘要编号TPS1138,海报板编号108a [3] - 《Bria - IMT + checkpoint inhibitor: Phase I/II survival results compared to benchmark trials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6月2日9:00 AM - 12:00 PM CDT展示,摘要编号1096,海报板编号75 [4] - 《Trial in progress: A study of Bria - OTS™ cellular immunotherapy in metastatic recurrent breast cancer》,6月2日9:00 AM - 12:00 PM CDT展示,摘要编号TPS1136,海报板编号107a [11] - 《Impact of HLA Matching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a Phase 2 Trial of Bria - IMT Plus Anti PD1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为仅发布摘要 [12] 其他信息 - 公司是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开发新型免疫疗法以改变癌症治疗,更多信息见https://briacell.com/ [13] - 会议结束后,演示文稿副本将发布在https://briacell.com/scientific - publications/ [12] - 公司联系人为总裁兼CEO William V. Williams,电话1 - 888 - 485 - 6340,邮箱info@briacell.com;投资者关系联系邮箱为investors@briacell.com [17]
Oncolytics Biotech® to Present New Clinical Trial Data at ASCO Showing Pelareorep's Unique Immune Activation Capabilities
Prnewswire· 2025-05-23 11:00
核心观点 - Pelareorep通过启动促炎性肿瘤微环境(TME)并诱导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来攻击肿瘤[1] - 新分析证实pelareorep可激活TME使循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攻击肿瘤[1] -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预先存在的TIL克隆可能与肿瘤缩小呈正相关[1] - Pelareorep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显示出刺激多臂免疫系统的机制[1] 临床试验数据 - GOBLET研究1/2期数据显示pelareorep联合治疗方案在转移性PDAC患者中达到62%总体缓解率[4] - 疾病控制率达85%[4] - 12个月生存率为45%[4] - 研究在德国17个中心进行由AIO-Studien-gGmbH管理[3] 作用机制 - Pelareorep启动抗呼肠孤病毒T细胞扩增随后上调介导TIL克隆扩增的趋化因子[2] - 使TME免疫活化并主动招募癌症特异性T细胞[2] - 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2][8] - 治疗前血液中TIL克隆存在及治疗后扩增与良好临床反应相关[4] 临床试验设计 - GOBLET研究包含5个治疗组评估pelareorep联合不同方案[5][12] - 1线晚期/转移性胰腺癌联合atezolizumab、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5] - 1线MSI-high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atezolizumab[5] - 3线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atezolizumab和TAS-102[12] - 2线晚期不可切除肛门癌联合atezolizumab[12] - 新诊断转移性PDAC联合改良FOLFIRINOX±atezolizumab[12] - 主要终点为16周时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