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

搜索文档
27%!今年上半年,南沙住宿餐饮业增速领跑广州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4:15
南沙区住宿餐饮业高速增长 - 1-6月南沙全区住宿餐饮业同比增长27%,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居全市各区榜首 [2] - 消费市场活力主要来自首店经济、假日IP与夜经济的协同发展 [2] 首店经济重塑消费生态 - 南沙今年引入45个商业新品牌,通过"首店+"模式重构餐饮消费版图 [5] - 聚星花园试营业,面积超1万平方米,容纳1000多人同时用餐,整合西餐、日料、咖啡等多元业态 [3] - 政策支持首店经济,知名品牌落户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并对投资额按比例补贴 [5] - 首店成为文化IP孵化器,推动本土品牌(如锦粤臻品)与国际品牌融合疍家文化、邮轮经济等元素 [5] 假日经济爆发式增长 - "五一"黄金周六大核心商圈客流总量突破14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5%,酒店入住率达85%(同比提升30%) [6] - 特色IP活动如"榴莲嘉年华""咖啡文化周"带动消费,其中咖啡文化周联动40余个潮流品牌与音乐露营节 [8] - "微度假"概念落地,政企共建"咖啡+城市""文化+青年"等新消费场景 [8] 夜经济成为湾区样本 - 南沙星河COCO Park集装箱市集、创享湾夜市等形成250个常态化夜间摊位,打造"月光经济" [9] - 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吸引71万人次,配套消费券推动"夜宴南沙"场景 [9] - 斯诺克公开赛开幕式首夜带动环宇城客流激增62%,验证"赛事+消费"模式有效性 [9] 消费动能驱动区域升级 - 首店、假日、夜经济三力交汇,推动南沙向"滨海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区"转型 [8][11] - 消费业态升级加速大湾区"国际消费中心"雏形形成,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5][11]
江浦街道:奋楫扬帆 涌动经济发展新浪潮
南京日报· 2025-07-25 00:13
经济发展与项目落地 - 江浦街道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积极融入全区"一体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产业强区"大局,优质项目纷纷落地,各类业态欣欣向荣 [1] - 五星级酒店紫强通温德姆酒店项目全面开工,未来将与辖区内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构建更完善的商业生态 [1][4] -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浦口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1][4] 首店经济与消费活力 - 江北虹悦城通过三年持续焕新,引进逾百家区域首店,精准锁定18—40岁年轻客群,打造"零售+体验+社交"复合业态 [2] - 一栗nutco·美味生活家首月实现营收200多万元,COMMUNE幻师、阿生鱼捞、来虎肉食者三大餐饮IP相继开业 [2] - 龙湖雨山天街举办非洲动物大迁徙南京首展,打造江北首个宠物户外乐园,成为江浦养宠人的"快乐老家" [2] 文旅与演出经济 - 响堂村山谷歌会带动老山直接旅游人数增加50%,周末区域消费预计超5000万元,宿里民宿一房难求,南法餐厅排起长队 [6] - 华光社区兴隆组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特色田园建设示范项目,街道将"不老村—响堂—兴隆"项目串点成线,2024年全街旅游总消费突破56亿元 [6] 招商引资与产业集聚 - 上半年周大福品牌代理商南京总部项目、国任保险浦口分公司等项目"纷至沓来",招商团队将持续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7] - 街道紧密对接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文旅健康等主导产业链,重点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央企技改,促成中铁十四局投资亿元盾构技术升级 [6] - 推出具有江浦特色的智慧社区、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应用场景,吸引相关项目落地 [6] 企业服务与全链条体系 - 街道以"企业实际需求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导向"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紫强通温德姆酒店项目开工前协助解决施工车辆通行及后期运营交通需求 [4] - 每年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阶段,街道带队3—5名专家为企业提供上门指导,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4] - 街道聚焦解决企业诉求、加强服务保障、搭建资源平台,对全区企业开展"全覆盖"服务,助力辖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5]
暑假广州商圈热点频出,“夜经济”“次元经济”“首店经济”成引流密码
广州日报· 2025-07-24 16:05
暑假经济与夜经济 - 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以"粤夜粤美"为主题,从7月延续至9月,围绕夜间经济等消费热点开展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 [1] - 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七楼的"摘星奇缘"江景平台成为城中时尚潮人聚集地,通过电音派对和江景体验打造摩登生活剪影 [1] - 广东夜间经济形成"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岭南特色模式,构建"夜市+夜游+夜演"为核心的多业态交融模式 [1] 次元经济与首发经济 - 星寰场内135米长、纵越四层双面丝带LED通过动态光影打破次元壁垒,将知名乙游男主角秦彻的虚拟世界浪漫具象呈现,吸引粉丝打卡并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 [3] - 上海知名潮牌集合店Sans Ngu将华南首店落子星寰,带来标志性"大牌创意重构"系列,并设置雪糕车增添夏日互动感 [3] - "星奇计划"联手本土买手店Side在星寰打造潮流集合休闲空间,首度拓展户外区域,融入社区电台与轻餐饮,营造先锋社交氛围 [3] 商圈设计与消费体验 - 广州商圈独特的建筑设计将室内外空间与人文、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构建出充满灵动活力的立体街区 [5] - 消费者可在百年繁华的沿江路、五仙门发电厂旧址、海珠广场等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场景中体验城市更新的共融与活力 [5] - 商圈提供咖啡休憩、江景平台俯瞰、浪漫用餐、手工雪糕溜达等多样化消费体验,回归沉浸式"行街"的轻松体验 [5]
杭州商业10年:购物中心数量飙升113个,诞生全国客流TOP1
36氪· 2025-07-24 02:48
城市发展与商业格局重塑 - 杭州通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累计吸引全球媒体曝光超百亿次,推动城市国际知名度跃升[1] - 2015-2024年杭州GDP从1万亿元增长至21860亿元,十年增长117.4%[2] - 地铁运营里程从80多公里增至500多公里,形成多中心商圈格局[2] - 后亚运时代场馆转型为"赛演经济+城市生活"综合体,未来科技城建设高铁新城[1] 商业地产规模扩张 - 购物中心存量从2015年338.18万方增至2024年1345.15万方,增长近3倍[2] - 购物中心数量从36家扩张至149家[2] - 2017年商业地产新增供应达173.59万平方米峰值,同比激增44%[4] - 2024年人均购物中心面积1.08㎡/人,全国排名第5[4] 本土商业巨头表现 - 杭州大厦2021年销售破百亿,成为浙江首家百亿级商场[7] - in银泰商业全国在管项目32个,年客流超3亿人次,销售额350亿元[8] - 杭州湖滨银泰in77 2023年客流8500万人次,销售额破百亿[10] - 银泰百货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创"INTIME365会员"和喵街APP[12] 外来商业势力布局 - 龙湖在杭州已布局14个天街项目,另有5座在筹备[19][20] - 华润万象生活形成完整产品矩阵,杭州万象城2024年销售额破百亿[21] - 印力西溪印象城入选首批公募REITs,2024年销售额37.59亿元[23] - 港资企业恒隆、新鸿基、新世界等豪掷数百亿布局高端商业[28][30][31] 特色商业与创新模式 - 非标商业如杭州天目里、玉鸟集成网红打卡地[32] - 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8737亿元,全国第一[32] - 银泰百货通过直播吸引90%新客,遥望科技打造遥望X27主题公园[32][33] - 商业与直播经济深度融合,探索"线上直播+线下商场"新模式[33]
226家首店抢滩南京!JLC、德基“争霸”,玄武花园城紧追
36氪· 2025-07-24 02:21
首店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南京引入各类首店226家,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创历史新高 [1] - 首店层级分布:城市首店128家(占比56.6%),江苏首店71家,区域首店8家,全国首店19家 [1] - 二季度新增首店达181家,4月与6月单月首店数量均突破60家 [4] 业态结构与品牌特征 - 餐饮首店占比50%,零售首店占比41%,构成"双轮驱动"格局 [5] - 饮品和烘焙甜品为餐饮主力赛道,分别有23家和15家新品牌入驻 [8] - 零售业态中服装类占51%,女装23家、服饰集合店12家、运动装7家 [9] - 非标首店加速涌现,上半年新开35家主题店/概念店/旗舰店 [24] 标杆项目表现 - JLC金陵中環/德基广场/玄武招商花园城三大项目合计新开首店114家,占全市总量50%以上 [14] - 德基广场录得42家首店品牌,含9家全国首店和4家区域首店 [19] - JLC金陵中環超40%为江苏或南京首度亮相的标杆品牌 [16] - 玄武花园城引入240家品牌,包括GUCCI区域首店等城市级重磅首店 [22] 品牌来源与创新趋势 - 本土品牌首店186家占比83%,国际品牌40家来自韩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 [24] - 非标首店成为新引擎,如MINISO SPACE全球首店、Olé Food Hall南京首店等 [25] - 品牌策略从"流量首发"转向"经营首发",注重场景表达与运营服务 [1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兑现支持资金超千万元 [3] - 成熟存量商业项目吸引147家首店入驻,占比65% [12] - 首店经济推动南京商业生态升级,形成差异化与国际化的消费体验 [3][25]
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济宁高新区促消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7-21 09:09
消费促进措施 - 济宁高新区组织120余家汽车、家电、餐饮、传统零售企业参与"惠购高新"消费券活动,发放消费券220万元,拉动消费1.6亿元 [1] - 举办3场大型车展活动,投放乘用车消费券160万元,带动汽车销售10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20% [1] - 1-5月份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7% [1] 以旧换新政策 - 汽车以旧换新争取国家报废补贴和省置换补贴1.08亿元,惠及7500余人次 [2] - 家电以旧换新发放国家补贴资金919万元,拉动销售额4918万元,带动家电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超30% [2] - 手机数码以旧换新落实国家购新补贴301万元,拉动消费2360万元 [2] 消费场景拓展 - 依托万象汇、爱琴海等商业体吸引知名品牌首店入驻,提升商圈活力 [2] - 引导企业拓展线上购物、直播电商等渠道,完善线上购物小程序 [2] - 举办"龙虾啤酒节"等活动打造夜间经济,有效带动夏日消费 [2] 下半年计划 - 计划策划组织2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结合季节特点推出更多消费新场景 [3] -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放惠民消费券,带动汽车、家电、家居等领域消费升级 [3] - 继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支持资金 [3] 商圈经济规划 - 提升步行街、特色商业街、智慧商圈建设运营水平 [4] - 打造集休闲、文化、科技互动于一体的消费长廊 [4] - 推出夜游、夜秀等体验项目,打造一站式消费目的地 [4]
流量翻倍!这些“土掉渣”的专业市场爆改后又活了
36氪· 2025-07-21 02:30
专业市场听起来很"小众",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逛过。不管是服装批发、家居零售、电子数码、眼镜批发还是小商品市场,甚至菜市场,都可以被称作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普遍而悠久的商业形态,专业市场垂直于某一商品门类,没有模糊的消费场景,只有精准的供需对接,显得更加粗犷和直接。 这片由无数摊位、档口与物流车流编织的商业丛林,曾是中国经济最具草根生命力的毛细血管。 某种程度上,专业市场和产业博物馆颇为相似,人们踏入其中,既能看到当下的交易盛况,也能窥见一个行业的发展轨迹,触摸到产业变迁的脉搏。 实体商业更关心此时、此地、此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由中心向外扩张,以及消费世代的变迁和电商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市场难免给人以低端商贸、三现 (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的市井烙印,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有些传统类专业市场的位置并不差,甚至还占据着市中心的宝地,可由于占地面积大、牵涉商户众多、产权复杂等问题,导致市场的改造和搬迁等 都十分困难,物流引起的交通混乱、界面过于陈旧繁杂等也较为影响城市形象。 不少面临发展瓶颈、陷入流量下滑与亏损关停状态的专业市场,也不得不思考新的谋生出路。 近年来,专业市场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层面精 ...
上半年客流量突破800万,东郊记忆展演、文化、跨界共生激活消费|四川经济热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12
四川省上半年经济表现 - 四川省GDP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3%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1] 东郊记忆园区业绩表现 - 2024年游客接待量超1700万人次,人均消费额较改造前增长217%,营收较改制前增长370% [1] - 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超800万,春节档、五一假期单日客流多次突破10万人次,五一假期5天累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单日峰值达14.2万人次 [1] - 沉浸式汉文化餐秀"蜀宴赋"累计接待29万人次,上座率达90%,计划2025年9月在上海开设新店 [8] 首店经济与新消费场景 - 东郊记忆园区引入音乐艺术、时尚展演类等业态商企超300家 [3] - 截至2025年5月,成都累计落户首店超4000家,2025年前6月落户首店395家,东郊记忆为首店重要承载地 [3] - 意大利潮牌Brandy Melville西南首店开业当日客流超4万人,首日销售额破200万元,日均客流量达5000人次 [5] - 3号仓汇聚全国首家PawgyPets、西南首家Bad blood等首店品牌,涵盖生活、手作、美学、潮牌等多元业态 [8] 公共文化与节庆IP - 东郊记忆将"节日经济"与公共艺术结合,打造"三个月一大变,一月一小变"的场景迭代策略 [9] - 2025年春节《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秀》吸引客流量超60万人次,消费营收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超10% [9] - 公共音乐计划"处处是舞台"已举办106场音乐演出,参演团体包括圆周率室内乐团等 [11] 非标商业空间发展 - 东郊记忆3号仓等"非标商业空间"创新引入室内网球、台球等泛运动娱乐空间,占新入驻休闲娱乐类空间的45% [13] - 园区发展为"逛、玩、尝、购"融合的全天候消费目的地,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13]
近四年社零总额平均增速达4.5%!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周年成绩亮眼
广州日报· 2025-07-19 04:38
国际影响力与城市品牌 - 广州GaWC世界城市排名从第34位跃升至第22位,国际友好城市达109座,驻穗总领事馆68家,友好港60个 [2] - 第137届广交会吸引28.89万名境外采购商,较2019年增长47.8%,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重点场馆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吸引超2300万人次参会,体育消费总规模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 [2] - 2024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01.1万人次,文旅消费35.7亿美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200%和230% [3] 消费市场表现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万亿元,近四年平均增速4.5%,服务业占比73.66% [4] - 消费品进口额934.8亿元,较2021年增长10.8%,离境退税商店从76家增至600余家,2024年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金额同比翻倍 [4] - 数字消费领域直播企业注册量4.3万户,限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零售额3070亿元,占社零总额27.8% [4] 商业生态与消费场景 - 2021年以来新增60个商业载体,商业面积扩容363.08万平方米,2024年集中式商业面积达1643.57万平方米 [6] - 近四年引进近1500家城市级以上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超5000场,太古汇高端品牌快闪活动单日销量3万+,曝光量500万+ [7] - 广州拥有35家中华老字号、47家广东老字号,陶陶居"数字早茶"吸引20万年轻人打卡,NFT点心盲盒销售额800万元 [7] 交通与基础设施 - 2024年白云机场货运量237.37万吨,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覆盖全球54国251个通航点,2025年将进入"三楼五跑道"时代 [8] - 2024年铁路到发旅客2.6亿人次,日均接发列车1378趟,较2021年增长52%和22%,地铁日均客运量890万人次 [8] - 南沙邮轮母港累计运营27艘次邮轮,服务出入境旅客10.75万人次 [9] 制度创新与服务开放 - 130项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实施率达99.2%,13项举措入选全国试点案例 [11] - 外卡受理商户超1.5万户,覆盖率超99.9%,超240万外籍人员使用跨境支付服务 [10] - 举办"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等活动,推动"一程多站式"消费体验 [11]
释放暑期消费潜力,缤纷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好来、好玩、好购
搜狐财经· 2025-07-18 01:21
前滩太古里"奇趣好生活"主题活动 - 前滩太古里推出"Let's PLAY well奇趣好生活"夏日主题活动季,携手迪士尼等国际IP打造多元沉浸式体验,活动持续至8月31日 [2] - 迪士尼中国合作项目包括主题泳池、宠物乐园、音乐舞台及夏夜经典电影放送,覆盖下午和晚间特定时段 [2] - 限时快闪矩阵引入CARLYN云朵包快闪店和Vivienne Westwood Café,吸引时尚爱好者打卡消费 [7] - Vivienne Westwood珠宝展首次登陆亚洲,7月29日起集中呈现近四十年珍藏秀场珠宝 [8] 花木时光里艺术展览 - 法国艺术家让·朱利安中国首展"朱朱之城"落地花木时光里,包含10米高全球首展雕塑"THE DUEL"和日本轰动作品"The Tank" [11][13][15] - 展览采用沉浸式场景设计,艺术家现场创作全部视觉元素,结合微缩模型与巨兽雕塑等多元形式 [17] - 项目依托周边上海博物馆东馆等文化地标客流,形成工作日商务客群与周末亲子客群的全时段消费场景 [19][21] 中华艺术宫德化瓷展 - 保值5.6亿元的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世博和鼎》回归浦东,作为"万象本色"展览核心展品 [22][24] - 展览呈现200余件作品,包括0.2毫米瓷衣技艺的《神话》和首创珠宝彩绘白瓷《极彩·如愿佛》 [26][27] - 展览系统梳理德化瓷从传统"单一白"到创新彩绘、镶嵌工艺的发展脉络 [27] 上海文旅消费季整体布局 -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联动18场城市定制活动,带动全市超300场文旅商体展活动 [10] - 前滩太古里通过IP联动和快闪矩阵精准覆盖多客群,花木时光里以"首店+首展"模式激活区域消费活力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