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搜索文档
躲在工位里的脆皮年轻人,捧出新蓝海
36氪· 2025-05-12 10:46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从2018年小众赛道发展为2024年蓝海市场,品牌数量从4家增至多家主流品牌入局[2] - 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暴增350%至2023年4.5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4] - 所属植物类饮料品类2024Q3增速37.64%,远超即饮茶类4.1%增速,居细分饮品增速榜首[4] 品牌布局 - 元气森林等饮料厂商与新茶饮品牌(沪上阿姨/茶百道/奈雪)以"温和滋补"概念推出产品[4] - 盒马联合同仁堂/李良济等中医药品牌,依托自有供应链和药食同源理论抢占生态位[4] - 盒马养生水定价4.9-5.9元区间,主打亲民策略,苹果黄芪水/陈皮四神水上市两月销量翻倍并进入销量TOP3[7] 产品特性 - 65.5%消费者因选材/工艺/功效购买,该因素影响力超过无糖/清洁标签等传统概念[10] - 产品差异化体现在"正向增益"功效,与传统健康饮料形成对比[11] - 盒马按节气调整产品策略:夏季强调清润,冬季侧重滋补厚重感[7] 消费驱动 - 无糖饮料2016-2022年市场规模从31.2亿增至199.6亿,82.1%消费者为22-40岁人群[8] - 中高收入群体(月薪5001-10000元)为核心受众,健康需求从"低糖"升级为"功能性"[8] - 药食同源行业2023年规模达3763亿元,95%上班族通过零食解压,47%希望食物补能[5] 竞争格局 - 中式养生水有望取代即饮茶/无糖饮料成为便利店健康饮料主导品类[12] - 盒马通过药食同源产品体系(黄精冻干/燕窝粥等)积累经验后自然延伸至饮品线[5][7]
好想你(002582) - 002582好想你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09:22
战略规划 - 秉持“聚焦主业、深耕产业链”战略,关注健康消费强关联延伸领域,遵循“技术关联、资源互补、价值共生”原则进行战略部署 [2][3] - 围绕“四个坚持不动摇”,实施“两个健康双增长”等十大经营发展战略,以“红枣专家好想你”为定位,聚焦礼品、细分产品和场景 [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渠道方面,专卖、电商、商超等渠道协同发展,展现品牌形象 [4] - 产品方面,持续创新,借助数据化手段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创利产品收入贡献;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创量产品利润贡献 [4][5] 行业前景 - 随着国民健康消费意识升级和政策对食养文化支持深化,健康食品赛道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公司将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核心巩固先发优势 [5] 合作与投资 - 与万辰集团保持开放共赢合作,已有产品进入其渠道系统,持续探索合作模式 [6] - 关注食品行业投资并购机会,重点关注与公司战略吻合、能相互赋能的企业 [8] - 2023 年 12 月完成对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截至目前合计持有 6.2881%股权 [12] 技术与研发 - 关注人工智能在食品研发、供应链优化及消费洞察中的应用潜力,优先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运营场景落地试点 AI 项目 [6][7] - 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围绕食品加工技术升级等领域展开深度探索;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工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11 件,获得授权专利 9 件,发表学术论文 3 篇,获相关科技奖项 [10]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2024 年以“黄、红文化”为依托进行品牌宣传,多个营销案例取得良好效果,视频号活动量达 86 万次,未来持续关注品牌建设 [7] 海外扩张 - 现阶段海外拓展聚焦两大方向,依托红枣深加工技术优势开发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健康红枣产品,分阶段推进本土化运营,构建跨境供应链能力 [9] 财务与业绩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980.61 万元,同比增长 216.08% [10] - 2024 年度线上营业收入占比为 28.43% [11] 组织架构调整 - 推动跨部门敏捷协作机制,缩短产品研发和市场响应周期 [13] -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提升团队竞争力 [13] - 深化数字化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和决策流程 [13]
申万宏源消费品 “药食同源”
2025-05-12 01: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农林牧渔行业**:温氏、牧原、神农集团、巨星等生猪养殖企业;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养殖企业;四家宠物食品上市公司(乖宝、中宠、佩蒂等) - **食品饮料行业**: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等);乳制品行业(伊利等);啤酒行业;调味品行业(海天味业等);肉制品行业(双汇等);饮料行业(元气森林、露露等);零食行业(东鹏特饮、统一、盐津铺子、劲仔食品、周黑鸭、涪陵榨菜等) - **医药行业**: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爱尔眼科、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益丰、大参林、广誉远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农林牧渔行业 - **整体表现**:2024 年扭亏为盈,2025 年一季度利润环比下降 30%,受生猪价格回落和肉类消费淡季影响[1][2] - **生猪养殖子板块** - **2024 年表现**:上市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维持现金流,14 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同比增长 2%-3%,归母净利润 310 亿元,温氏和牧原占比 88%[3] - **成本优化**:2024 年饲料价格下跌贡献 9%-10%成本优化,养殖成绩优化贡献 2%-3%[5] - **出栏量和市占率**:14 家上市公司出栏量同比增速 7%,市占率达 22%[5] - **资产负债率和生产性生物资产**:2025 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趋于稳定,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下滑 4%,环比下滑 5.8%[1][6] - **未来展望**:预计 2025 年生猪价格震荡走弱,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加剧,养殖成绩差的公司可能亏损扩大和资产负债率上升[1][7][8] - **肉鸡养殖行业** - **2024 年表现**:白羽肉鸡价格下跌,饲料价格回落改善业绩,父母代鸡供应量增长 13%,商品代鸡增长 7%[9] - **2025 年一季度变化**:商品代肉鸡供应量同比增长 15%,导致价格下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00%[9] - **未来展望**:预计 2025 年供给充裕,父母代种鸡环节盈利较好,商品代肉鸡环节压力大[1][10] - **宠物食品行业** - **过去表现**: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持续高景气,内外销均增长,出口代工业务毛利率提升[12][13] - **未来展望**:预计外销增速放缓,内销加速,2025 年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率持续亮眼[15]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板块**:需求端有压力,传统产业集中度高,头部效应明显,结构性亮点在渠道变革和产品周期流行性强的领域[17] - **白酒行业** - **2024 年四季度到 2025 年一季度表现**:收入与净利润低个位数增长,利润率下降,高端白酒盈利能力强于中档及次高档白酒[18] - **预收款及现金流情况**:2024 年底预收款增加,2025 年一季度末高端白酒预收款环比和同比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销售商品现金收现增长[19][20] - **估值水平和市场表现**:估值水平下调,二季度需求压力延续,分红有吸引力,头部企业估值合理但短期市场波动大[21] - **大众消费品行业** - **传统成熟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利润优于收入增长,二季度需求平淡,成本红利收窄,下半年依赖收入恢复[22] - **新兴休闲食品及饮料**:部分公司把握渠道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增长,低度酒精类高端化年轻化推广值得关注[23] 医药行业 - **2025 年一季度表现**:收入和利润端略低于预期,但净利润率呈现恢复趋势,受疫苗和中药板块拖累,消费医疗、创新药和 CXO 等子板块表现突出[28][31][33] - **未来展望**:预计二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可能转正,医疗设备板块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30][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农林牧渔行业**:需重新评估二次育肥和放养新群体对生猪周期底部托底力度与持续性[7] - **食品饮料行业**:2025 年饮料市场新品推广集中在新兴渠道,无糖茶和中式养生水是趋势[27] - **医药行业**:2025 年一季度疫苗板块收入同比下滑 53%,利润仅 4 亿元,接近亏损,主要因流感疫苗需求下降和 HPV 疫苗市场饱和;中药板块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减少 80 多亿[31]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以岭健康展现中医药品牌创新力
搜狐网· 2025-05-11 00:56
中医药文化全球化 - 中医药文化正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战略资源,从东方智慧转变为全球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 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支持释放政策红利,加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1] - 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亚健康调理等领域的优势日益凸显[1] 公司品牌与产品战略 - 公司以中医药文化为基础,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深度融合,展现出强大的品牌生命力与创新力[1] - 公司明星产品怡梦、津力旺植物饮料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释放大健康产业招商利好信号[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医药文化从理论走向大众日常生活[1] 通络养生八字经理论 - 公司提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的通络养生八字经,是中医药文化智慧的高度凝练与创新表达[2] - 该理论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传承中医"治未病"核心思想并赋予新时代内涵[2] - 通络养生八字经为公司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的核心纲领[2] 产品体系与研发实力 - 公司构建了涵盖循环系统、营养免疫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四大健康管理方案产品体系[3] - 产品针对18种亚健康场景需求开发,拥有百余种产品概念与配方储备[3] - 依托3大现代化生产基地,实现多种形态产品的大规模及灵活生产[3] 明星产品表现 - 怡梦植物饮料具有调节血脂、改善睡眠双功效,上市当年销售额破亿,多月蝉联电商平台细分类目TOP1[6] - 津力旺植物饮料专为糖友设计,上市当年月销额过千万,入选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6] - 两款产品均获得权威蓝帽认证,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和便捷的双重追求[4][6] 创新运营模式 - 线上构建社交电商、货架电商、私域电商、电商分销立体运营模式,与京东、阿里等头部平台战略合作[7] - 线下开展技术赋能、定制研发、加盟团购等综合合作,与跨行业伙伴建立技术合作[7] - 2023-2024年全网曝光超百亿,新增用户50余万,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8] - 以中医药文化为根基,通络养生八字经为核心,优质健康产品为载体,向更高目标迈进[8]
各商家抢滩功能性食品饮料赛道,但生产研发并非易事
第一财经· 2025-05-10 14:00
行业趋势 - 消费者饮食需求从"吃饱"到"吃好"转变为"吃得更健康",功能性成为食品饮料品牌抢占市场的新契机[1] - 功能饮料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持续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达13.57%[3] - 全球20%消费者愿意为有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支付溢价[3] 市场需求 - 功能性食品饮料需求覆盖专业健身人群、办公室人群、银发消费者及青少年,呈现营养精准化、场景多元化、体验便捷化趋势[1] - 中国健身人群超5亿,运动营养类功能性食品饮料受关注度最高[3] - 心血管病患者3亿多人、糖尿病患者1亿多人,老龄化加剧推动慢性病预防需求[4] 产品创新 - 功能性配料聚焦三大方向:促进健康(强调原料品质与含量)、新鲜天然(以工艺传承为卖点)、物有所值(平衡品质与价格)[3] - 明治开发酸性乳蛋白饮料技术,通过添加HM果胶、大豆多糖类等解决酪蛋白沉淀问题,满足运动后畅饮需求[4] - 丰益国际推出甘油二酯油、植物甾醇蛋白乳等强功能产品,结合药食同源理论开发慢性病预防食品[4] 技术升级 - 高蛋白即饮产品需先进工艺保持成分稳定性,利乐工业蛋白混料机通过智能控制减少泡沫产生和原料浪费[4] - 功能性食品研发需高投入,涉及原料有效成分提取、产业链长周期布局等技术难点[4] 政策支持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国民营养健康计划(2017-2030年)》明确支持功能性食品发展[5]
仲景食品: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稳健增长,坚定大单品战略-20250509
华鑫证券· 2025-05-09 0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总营收2.77亿元(同增1%),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减5%),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减5%) [4] - 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使2025Q1毛利率同增1pct至45.91%,市场推广费用增加使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增2pct/0.2pct至18.59%/4.57%,叠加利息收入下降,净利率同减1pct至17.49% [5] - 公司坚持大单品路线,以买赠形式扩大香菇酱、上海葱油客群,推动核心单品互动,挖掘仲景品牌价值;同时开辟新增长曲线,践行大健康战略,研发储备药食同源类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在电商、张仲景连锁药房销售推广,有望挖掘新市场增量 [6] - 公司作为香菇酱龙头企业,夯实大单品基本盘同时开拓健康赛道,随着全渠道布局完善,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30/1.43/1.59(前值为1.29/1.51/1.7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21/19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11.83亿、12.83亿、13.9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7%、8.5%、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2.09亿、2.3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9%、10.6%、10.8%;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30、1.43、1.59元;ROE分别为10.7%、11.5%、12.3% [10] 资产负债表 - 2025 - 2027E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1.71亿、12.92亿、14.23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8.99亿、8.52亿、8.01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20.70亿、21.43亿、22.2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2.71亿、2.89亿、3.1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均为0.26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97亿、3.16亿、3.36亿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7.73亿、18.28亿、18.88亿元 [11] 利润表 - 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1.83亿、12.83亿、13.95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6.88亿、7.44亿、8.06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2.17亿、2.41亿、2.66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2.19亿、2.42亿、2.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亿、2.09亿、2.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2.09亿、2.32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5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99亿、2.27亿、2.4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0.29亿、0.42亿、0.4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1.40亿、 - 1.55亿、 - 1.71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88亿、1.15亿、1.24亿元 [11] 主要财务指标 - 2025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7%、8.5%、8.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9%、10.6%、10.8%;毛利率分别为41.8%、42.0%、42.2%,四项费用/营收分别为23.1%、23.2%、22.9%,净利率分别为16.0%、16.3%、16.6%,ROE分别为10.7%、11.5%、12.3%;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4.4%、14.7%、15.1%;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6,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8.2,存货周转率均为3.0;EPS分别为1.30、1.43、1.59元,P/E分别为22.8、20.6、18.6倍,P/S分别为3.6、3.4、3.1倍,P/B分别为2.4、2.4、2.3倍 [11]
年轻人涌入医院买面包
36氪· 2025-05-07 12:13
新中式养生面包市场现状 - 中式面包结合"药食同源"概念成为新消费热点,如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等产品名称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 [3][5] - 产品单价在16-36元区间,定位中高端市场 [5] - 典型消费者画像为关注中医养生的年轻群体,购买动机包含健康需求和猎奇心理 [3][4][20] 典型企业案例 -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元气养生局"日均客流量高峰达20人以上,产品包括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等 [3][5] - 北京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烘焙产品销售额占比达双位数,主打枸杞原浆牛角包等商场门店产品 [11][12]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推出特色"折耳根面包",延续医院系食品创新传统 [3]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式养生水行业预计2024-2028年复合增速88.9%,2028年规模达108亿元,显示养生赛道高增长潜力 [6]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显著,网红打卡效应带动线下消费 [8] - 西式烘焙市场遇冷背景下,新中式产品成为差异化竞争突破口 [8] 市场发展瓶颈 - 门店选址高度依赖医院/药店场景,四家主要品牌均布局在中医药相关场所 [17] - 消费者复购率不足,93.2%的烘焙高频消费者未形成对中式面包的持续购买习惯 [17][19] - 产品定位存在矛盾,烘焙本质追求口感愉悦而非健康养生 [21][22] 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0亿元 [9] - 扬州市中医院药膳面包首日销售数千个且1小时售罄 [3] - 知嘛健康烘焙产品在门店总销售额占比已达双位数 [12]
伊利股份营收1158亿稳居亚洲第一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 2025-05-06 17: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分红比例达91.4%,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7.26亿元,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100.4% [10]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市场份额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3]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3]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4] - 奶酪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20%,线下零售市场份额约19.1%,传统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26.4% [4]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翻倍增长 [4][5] 市场与产品创新 - 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3.6%,公司零售额市场份额24%,连续十年行业第一 [6] -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矩阵 [7]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取得突破 [8] - 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新增135件 [9] 技术与数智化 -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8] - 建立行业首个可视化乳品减糖智能数据库 [8] - 推出乳业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和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9] 行业与战略布局 - 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 [7]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年内建成投产 [7] - 上游原奶供给出清,供需格局改善,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1]
千亿乳企的攻守道:伊利重构乳业增长逻辑,备战行业拐点
华夏时报· 2025-05-06 03:04
核心观点 - 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在行业逆风期展现出稳健与确定性,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实现逆势双增 [1][4] - 公司核心聚焦于保持渠道和产业链健康,提升盈利能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构建"三大业务梯队"均衡矩阵和"一横一纵"战略,公司展现出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根基 [6][11] 财务表现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17.4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19%,显示出战略调整成效显著 [4] - 充沛的现金流为战略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2] 业务发展 第一梯队业务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6] -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行业第一,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6]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 [6]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已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6] 第二梯队业务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8] - 羊奶粉业务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 [8] - 奶酪业务在零售2C与餐饮2B双赛道齐头并进,2B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过20% [8] 第三梯队业务 - 水饮、牛肉等非乳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活力 [10] - 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成倍增长 [10] 战略布局 - "一横一纵"战略:横向拓展功能性营养赛道,纵向深耕乳制品精深加工领域 [11]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出多款跨界新品,开创"大健康"产业融合新范式 [11]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项目已正式开工,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11] - 系列乳深加工项目将解决原制奶酪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12] 行业展望 - 上游周期已接近尾声,行业最差时候已经过去,产业链开始有向好迹象 [13]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经济稳增长、提振内需的政策,消费者信心有望持续增强 [14] - 乳制品产业链价值重塑,未来运营效率会不断提高 [14] - 公司有信心在下一轮战略周期继续提升盈利能力 [14]
“五一”假期“村咖”热:品出乡村新味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3:00
乡村咖啡行业 - 浙江"村咖"数量达2600余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 其中4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比近70% [5] - "村咖"成为乡村农产品新代言人 融合当地特产如建德五加皮酒、奉化水蜜桃等创新产品 [3][4] - 创新运营模式包括"自然+村咖""人文+村咖""休闲+村咖""特产+村咖"等多种形式 [5] 建德市梅城古镇案例 - 钱敏的"村咖"推出"五加皮"咖啡 日均出杯量较平时翻番 [1] - 五加皮咖啡采用非遗酿酒技艺 去除酒精保留药材精华 销量占门店总销量三分之一 [3] - 产品设计结合古镇风格 采用酒坛子造型 切中"药食同源"养生风潮 [3] 宁波奉化尚田镇案例 - 冷西村"00后"经营者张浩开设唯一咖啡店 "五一"假期日均接待游客150余人次 [3] - 咖啡店定位为助农项目 计划加入奉化水蜜桃、草莓果酱等当地特产 [4] - 通过挖掘乡村特色吸引游客 打造山野间慢生活体验地 [3] 湖州安吉县红庙村案例 - "深蓝计划X"改造废弃矿坑建咖啡馆 独特深蓝湖水成为打卡热点 [4] - 咖啡馆多次打破中国单日单店咖啡销售纪录 "五一"假期再次爆满 [4][5] - 项目同步修缮矿坑周边环境 实现商业与生态双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