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AI)
icon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日本央行“欲加息而不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2:20
虽然日本央行一直在寻找加息的时机,只要经济和物价形势有所改善就加息,但已经连续四次会议维持 现有政策,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给日本经济和物价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虽然8月份的日本消 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7%,时隔9个月跌到3%以下,但日本央行内部有很多意见认为,需要在分析下个月 的企业短期经济观察调查和分行行长会议的报告后才能确认经济的走势。 尽管如此,市场还是认为日本央行会在今年10月或者12月,最迟到明年1月决定加息。虽然到10月初自 民党将选出怎样的新总裁还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但美国关税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比如 今年8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8%,日本对美出口整体下降了13.8%。市场预测日本企业的业 绩将会进一步下滑,而企业员工的薪资增长势头能不能继续保持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日本证券市场很 可能因为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在10月份出现调整局面,美联储这次降息决定给日本市场带来的短期拉动效 应也可能迅速消失,留下的是美日货币政策方向差异再度显现。 美联储的降息实际上也制约了日本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因为日本不希望看到日元汇率的巨幅震荡。但如 果日本央行维持现有政策的话,日元可能继续贬值。如果 ...
“智慧伙伴”集体上岗
新华社· 2025-09-19 22:12
在今年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科幻设想走进了客厅和阳台:从会端茶的机器人,到能"听懂人话"的 智能家电,人工智能(AI)"智慧伙伴"集体上岗,把电影中的未来场景带入现实生活。 "我们希望AI不再是附加功能,而是彻底融入产品DNA,成为人类的'智慧伙伴'。"TCL实业首席技术官 孙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家电领域,AI技术将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带来重大变革。 然而,随着AI产品日益丰富、快速落地,不少业者也开始提出风险与隐忧。 过去的智能设备大多只解决单一问题,而今天的趋势是通过AI感知和算法决策,让设备能主动理解环 境并与用户互动,耐士劳首席产品官李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消费者会逐渐把繁琐、重复的家务和庭 院护理工作交给机器人完成,从而拥有更多时间去享受生活、陪伴家人或亲近自然。" 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对记者说,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两大风险:一是避免同质化与过度 自动化;二是技术对硬件与数据质量的依赖性。 德国家电制造商美诺全球销售与市场董事总经理阿克塞尔·克尼尔也指出,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一定程 度的"AI疲劳"现象,即大量产品虽然宣称搭载AI技术,但与真正意义上的AI仍有不小差距。他认为, ...
Citi's Scott Chronert on rate cut playbook
Youtube· 2025-09-19 19:54
Aman Jabers, thank you. Turning now to the markets, a strong week for stocks, for small caps in particular. Finally, the Russell 2000 hitting a new record high yesterday.Everything kind of getting a boost after the Federal Reserve cut interest rates by a quarter point on Wednesday. Earnings remain strong. There's a lot of you talk about a Goldilocks potential for the economy.Let's talk about all of it now with Scott Croner of Cityroup. Scott, good to have you back on the program. What sort of is the playboo ...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ETF获大额资金流入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8:25
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 - 港股互联网板块显著回暖 阿里巴巴与腾讯控股等龙头股价持续上涨 [1] - 阿里巴巴-W涨幅接近40% [2] - 多只相关ETF获大额资金流入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924.73亿元 接近千亿元大关 [2] ETF资金流动情况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近一个月获160.49亿元资金净流入 跨境型ETF中排名首位 [2]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 华夏恒生科技ETF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近一个月均获35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 [2] - 在美上市的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达94.07亿美元 较8月底83.23亿美元增长13% [2] 市场结构变化 - 恒生指数卖空成交占比从8月20.8%的历史高位降至9月12日13.8% [3] - 资讯科技业2025年2月吸引外资净流入284.8亿元 5月和7月分别净流入457.5亿元和212.3亿元 [3] 行业价值重估驱动因素 - AI业务逐步兑现 业绩改善与空头回补推动板块价值重估 [1] - 互联网龙头未平仓卖空股数处于近五年高位后出现空头回补 [3] - 传统估值框架低估了企业在AI时代的核心战略价值 [3]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战略占据AI时代云平台价值链核心 [4] - 核心优势包括庞大的业务基础(中国云市场领导者形成规模效应) 强劲增长动能(云业务增速持续超预期) 深厚护城河(需长期技术积累和巨额资本投入) [4] - 产业壁垒 综合实力强 AI应用方向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持续被看好 [4]
关税威胁下 提供5500亿美元投资的美日协议能否重振美国制造业?
第一财经· 2025-09-19 15:33
美日贸易协议与投资框架 - 美日贸易协议正式生效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 用于重振美国制造业[1] - 投资将流向半导体 制药 关键矿产 金属 造船 能源管道 AI和量子计算等经济与安全相关行业[2] - 特朗普将设立投资委员会 由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牵头 另设美日咨询委员会提供项目推荐和法律战略意见[2] - 美国向日本提交项目计划 日本须45天内回应并将资金以美元形式汇至美国[2] - 项目利润首先双方平分直至日本收回投资额 之后利润分配调整为美国90%和日本10%[2] 投资执行机制与约束条款 - 机制为美国政府提供显著控制权 日本需主动引导美方投资委员会考虑与其利益相符的项目类型[3] - 日本技术上可拒绝美方提议 但美国总统保留加征关税权利且可随时调整税率 以增强对日方约束力[3] - 卢特尼克将日本投资形容为资本召集 提出需求时日本提供资金 融资方式由日方自行决定[4] 美国制造业现状与政策影响 - 美国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从11.9大幅下滑至-8.7 新订单与发货量显著减少[1] - 企业资本支出意愿持续低迷 招聘活动与投资意向未复苏 消费者信心未见明显改善[1] - 今年以来美国减少3.8万个制造业岗位 大部分流失发生在耐用消费品制造企业[7] - 美国制造商69%的中间投入来自国内供应商 近三分之一依赖进口 94%的商品进口为工业品[8] 企业投资承诺与实施挑战 - 多家跨国企业宣布规模上十亿美元投资计划 白宫归功于特朗普效应[5] - 部分投资计划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已公布或启动筹备 如安杜里尔工业2024年8月完成15亿美元融资但工厂建设计划早在特朗普就职前已宣布[6] - 从决定建厂到投产至少需要三至五年 政策环境可能完全改变[6]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利润收缩 约翰迪尔销售额及营业利润同比下滑 钢铁与铝材进口相关成本高达约3亿美元 并裁员超过200人[6] 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应对 - 不确定性使企业采取观望态度 暂缓投资 减少招聘 严格控制劳动力成本[7] - 许多美国企业不愿申请财政援助 担忧长期偿还政府贷款 企业高管表示简化监管才是推动业务增长的关键[7] - 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借助《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行为非法 命令暂缓执行至10月中旬 最高法院已同意加速审理此案[7]
DeepSeek首度公开R1模型训练成本仅为29.4万美元,“美国同行开始质疑自己的战略”
新浪财经· 2025-09-19 13:25
【文/观察者网 王一】DeepSeek今年年初以高性价比、高性能、开源驱动等特点惊艳了世界。其团队近 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首次披露,DeepSeek-R1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29.4万美元,构建基础大 语言模型也只花费了约600万美元,这一成本已远远低于美国同行透露的数字,而那还只是美国公司公 布出来的大概成本。 英国路透社9月18日指出,DeepSeek的成本远低于美国竞争对手此前透露的数字,这一信息可能会再次 引发外界围绕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地位的讨论。印度新闻网站"Devdiscourse"19日也称, DeepSeek首次提供成本数据,引发了美国公司对自己战略的质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彭博社等美媒19日都对DeepSeek的29.4万美元训练成本感到惊讶。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评价说,考虑到OpenAI花了多少钱,DeepSeek的成本简直"惊人 (astonishing)",他们的模型已经推翻了只有拥有最先进、最快芯片的国家才能在AI竞赛中占据主导 地位这一假设,现在他们甚至用数字对此进行了量化。 17日,《自然》杂志刊登了由DeepSeek团队共同 ...
“训练成本才这么点?美国同行陷入自我怀疑”
观察者网· 2025-09-19 11:28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以远低于美国同行的成本实现了高性能AI模型训练 其训练成本仅为29.4万美元 基础大语言模型构建成本约600万美元 显著低于OpenAI超过1亿美元的训练成本[1][2] - 公司通过开源策略和高效计算资源使用 推动高端AI技术民主化 改变了行业竞争规则[6][7] - 公司首次在同行评审论文中披露技术细节 回应了美国对其芯片获取及技术复制的不实指控[4][5] 成本与效率突破 - DeepSeek-R1模型训练仅使用512块英伟达H800芯片 成本为29.4万美元[2] - 基础大语言模型构建总成本约600万美元 远低于美国公司公开披露的数字[1] - 采用网络爬取数据与自生成数据结合的节俭策略 仅聚焦计算投入 实现成本优化[6] 技术方法与行业影响 - 使用蒸馏技术提升模型性能并降低计算成本 通过Meta开源模型Llama构建部分精简版本[5] - 训练数据包含OpenAI模型生成内容 但属网络爬取过程中的无意结果 非刻意复制[5] - 模型实现顶级性能与高度效率 推动AI竞争从GPU数量导向转向资源效率导向[6][7] 芯片使用与合规性 - 研发前期使用A100芯片进行小模型实验 R1模型训练全程采用合法采购的H800芯片集群[4] - 在512块H800芯片上进行80小时训练 直接回应美国关于违规使用H100芯片的指控[4] 行业地位与认可 - 成为全球首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 获《自然》杂志刊登[2] - Hugging Face专家确认其方法可被第三方复现 无需依赖OpenAI秘密数据[6] - 被评价为"推翻仅靠先进芯片主导AI竞赛"的假设 实现"高端AI民主化"[1][6]
跨越AI鸿沟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11:05
过去几年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日新月异,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AI模 型或应用诞生。与此同时,围绕AI的各种叙事也可谓气势磅礴。诸如"AI是新的电力""AI是新的互联 网""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样的言论几乎不绝于耳。无论是企业年会、学术论坛,还是资本市场的 推介材料,人们谈起AI时几乎都带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热情;而在企业界,"AI即将全面改造企业"几乎 成为了一种共识。 然而,不久前,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互联智能体和去中 心化 AI"(NetworkedAgentsandDecentralizedAI,以下简称NANDA)项目组的一份报告却给当前的AI热 泼下了一盆冷水。根据这份名为《商业领域AI使用状况》(StateofAIinBusiness)的报告,尽管目前 80%以上的企业已经尝试使用生成式AI,约40%的企业订阅了生成式AI服务,但只有约5%的试点真正 进入生产阶段并带来了实质性的价值,其余95%的项目则未产生任何可见的回报。换言之,已经切切实 实尝到AI甜头 ...
行业转型下的合规博弈?助贷新规倒计时,36%利率或再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07:31
榕树贷款产品与运营模式 - 产品年化利率范围为7.2%-36% 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2] - 平台不直接放贷 作为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匹配其他资方出资[4] - 实际获批额度存在个体差异 以系统审核为准 利率因用户和资方不同而无统一标准[4] 百融云创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榕树贷款背后贷款机构为广州数融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系百融云创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2][5] - 百融云创为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公司 通过MaaS和BaaS模式提供服务 2025年上半年收入16.12亿元同比增长22% 期内溢利2.01亿元同比增长41%[7][8][9] - BaaS金融行业云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45% 占总收入53% 基于MaaS优势进行用户精准画像和分层 按促成信贷交易规模收取技术服务费[9][10] 助贷新规核心要求与影响 - 新规禁止增信服务机构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名义变相提高费率 禁止通过双融担、捆绑会员费将综合利率推高至36%[11][13] - 商业银行需确保借款人单笔贷款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超过年利率24%部分可予调减[12] - 新规对双融担模式、会员制等擦边创新造成影响 或导致助贷机构不得涉足年化利率超过24%的业务[13] 行业合规转型趋势 - 权益类产品成为助贷机构变相提高综合融资成本的方式 为维持利润而布局[14] - 新规落地后擦边高息模式难以为继 合规头部平台或迎更多机会 中小平台面临转型难题甚至被淘汰[15] - 行业洗牌已近在眼前 利率红线存在从严解读(上限24%)和从宽解读(上限36%但不受法院支持)的争议[13][15]
关税威胁下,提供5500亿美元投资的美日协议能否重振美国制造业?
第一财经· 2025-09-19 06:46
当前,美国企业资本支出意愿持续低迷,招聘活动与投资意向仍未复苏。 自本月初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正式生效以来,美国政府正探讨如何利用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重 振本国制造业。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与日本团队讨论过使用部分5500亿美元帮助在美建厂,但情况依旧变化多端,已有十 余个提案仍在考虑。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提出在美建设燃气轮机及仿制药生 产设施、投资新建核电站与能源管道等选项。 当前,美国制造业整体表现疲软。本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从11.9大幅下滑 至-8.7。新订单与发货量显著减少,企业资本支出意愿持续低迷,招聘活动与投资意向仍未复苏,消费 者信心亦未见明显改善。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帕莱什(Nico Palesch)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很难有信心预测 美国制造业或所谓再工业化的实质性回归。 "一方面,制造商作为潜在投资主体,普遍对销售前景持悲观态度,因此不太可能大规模扩建产能。另 一方面,近年来的工厂建设热潮主要得益于拜登政府时期的《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 而特朗普政府削减了相关补贴,仅靠关税难以支撑广泛的制造业复兴。"帕莱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