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

搜索文档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证券时报· 2025-08-12 00:24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自2025年8月12日起暂停对中国商品(含香港和澳门)加征24%的从价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1] - 中国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24%的从价关税90天 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1] - 双方同意暂停或取消针对彼此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1] 会谈背景与机制 - 本次联合声明基于2025年7月28-29日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成果 [2] - 会谈机制源于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日内瓦联合声明框架 [2] - 中方代表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美方代表为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2] 政策实施时间线 - 关税暂停措施将于2025年8月12日正式生效 [1] - 暂停期限为90天 涉及4月2日美国第14257号行政令及中国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 [1] - 此前已举行2025年6月9-10日伦敦会谈及7月28-29日斯德哥尔摩会谈 [1]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第一财经· 2025-08-12 00:24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自2025年8月12日起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24%关税90天 保留剩余10%关税 [1] - 中国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24%关税90天 保留剩余10%关税 [1] - 双方暂停或取消针对彼此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1] 经贸会谈机制 - 本次联合声明基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讨论结果 [2] - 会谈机制依据日内瓦联合声明框架建立 [2] - 中方代表为国务院副总理 美方代表为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 [2]
中美经贸,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00:20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来源:新华社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 忆及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日内瓦联合声明");以及 考虑到双方2025年6月9至10日伦敦会谈和2025年7月28至29日斯德哥尔摩会谈; 双方忆及日内瓦联合声明下所作承诺,并同意于2025年8月12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一、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 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 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les & FR 点击下载中国基金报客户端 ■ 中国基金报内容矩阵 ■ 巅峰对话 投资热点说 ETF风向标 IPO情报站 fe o 1 ■ a a - 444 and 4 4 CHINAFUND CHINAFUND CHINAFUND CHINAFUND 开盘速递 港股日报 全球早班车 数说人物 √ � ...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财联社· 2025-08-12 00:13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要点 关税调整措施 - 美国将自2025年8月12日起暂停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地区)加征24%的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1] - 中国将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24%的关税90天 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1] - 中国同意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1] 会谈背景与代表 - 本次斯德哥尔摩会谈基于日内瓦联合声明机制框架召开 [2] - 中方代表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2] - 美方代表为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2]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华尔街见闻· 2025-08-12 00:01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将自2025年8月12日起暂停对中国商品(含香港和澳门)加征的24%从价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关税 [1] - 中国同步自2025年8月12日起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的24%从价关税90天 并保留剩余10%关税 [1] - 中国将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1]
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1-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中银国际· 2025-08-08 10:35
出口表现 - 1-7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2] - 7月单月出口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2] - 7月出口环比下滑1.0%[2] 进口表现 - 1-7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同比下滑2.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2] - 7月单月进口同比增长4.1%,增速较上月加快3.0个百分点[2] - 7月进口环比增长1.8%,显示国内需求改善[2] 贸易顺差 - 1-7月贸易顺差达6835.1亿美元[2] - 7月单月贸易顺差为982.4亿美元[2] 区域贸易表现 - 7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6%,占比15.8%[2] - 7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9.2%,占比13.7%[2] - 7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21.7%,占比8.8%[2] 产品表现 - 1-7月集成电路、船舶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5%、15.5%和13.5%[2] - 汽车产业链在较高基数上仍保持正增长[2] - 油气、黑色金属及铜等原材料进口增速改善,与制造业、基建投资复苏相关[2]
1-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
中银证券· 2025-08-08 02:12
进出口总体表现 - 1-7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1] - 1-7月贸易顺差达6835.1亿美元,人民币计价顺差49126.2亿元[1] - 7月单月出口同比增长7.2%,进口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1] 区域贸易表现 - 7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6%,占进出口总额15.8%,贡献2.6个百分点增速[1] - 7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9.2%,占进出口总额13.7%,贡献1.4个百分点增速[1] - 7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21.7%,拖累整体出口增速3.3个百分点[1] 产品结构表现 - 1-7月机电产品出口优势明显,集成电路、船舶、通用设备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5%、15.5%、13.5%[1] - 汽车产业链出口延续正增长,呈现"量价齐升"态势[1] - 7月家用陶瓷器皿、鞋靴等产品呈现"价增量减"特征[1] 风险提示 - 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可能影响出口[1] - 国际局势复杂化带来不确定性[1]
美国6月贸易逆差降16%,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8-06 07:17
中美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 环比5月下降16% 主要因货物逆差减少114亿美元至859亿美元 服务顺差增加1亿美元至257亿美元 [4][6] - 6月美国出口2773亿美元 环比下降0.5% 其中工业用品及原料和计算机配件出口分别减少48亿和12亿美元 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出口分别增加20亿和10亿美元 [4][6] - 6月美国进口3375亿美元 环比下降3.7% 消费品、工业用品及原料、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分别减少84亿、27亿和13亿美元 [4][6] - 上半年美国货物和服务逆差同比增加1615亿美元 增幅38.3% 出口同比上升5.2% 进口同比上升12.1% [6] 中美贸易关系 - 2025年6月中美贸易额回升 中国对美出口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 绝对金额约381.7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从9.1%回升至11.7% [7] - 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 就经贸关系和宏观政策进行交流 同意继续推动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8]
美国6月贸易逆差降16%,原因何在
第一财经· 2025-08-06 05:22
美国贸易逆差变化 - 2025年6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为602亿美元,环比5月减少115亿美元,降幅16% [1] - 货物逆差减少114亿美元至859亿美元,服务顺差增加1亿美元至257亿美元 [1][3] - 6月出口2773亿美元,环比下降0.5%,进口3375亿美元,环比下降3.7% [1] - 上半年货物和服务逆差同比增加1615亿美元,增幅38.3%,出口同比上升5.2%,进口同比上升12.1% [3] - 第二季度平均逆差640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减少260亿美元,同比减少98亿美元 [3] 进出口品类结构 - 货物出口减少13亿美元,工业用品及原料和计算机配件分别减少48亿、12亿美元 [3] - 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出口分别增加20亿、10亿美元,其中挖掘机械和民用飞机分别增加16亿和8亿美元 [3] - 货物进口下降126亿美元,消费品、工业用品及原料、汽车及零部件分别减少84亿、27亿和13亿美元 [3] 区域贸易格局 - 6月美国对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欧盟和中国大陆均呈现逆差 [3] - 对墨西哥和越南的逆差额分别超出中国大陆69亿和68亿美元 [3] - 6月中美贸易额回升,对美出口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金额38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从9.1%回升至11.7% [4]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美举行三个月内第三场经贸会谈,讨论经贸关系和宏观政策 [1][4] - 双方同意继续推动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 [4] - 中方期待深化对话磋商,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4]
摊牌了,美国两院联合提案,废除中方一项地位,专家:比加税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46
摊牌了,美国两院联合提案,废除中方一项地位,专家:比加税严重! 一些美国政客显然低估了中国应对挑战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结构早已发生变化,不再依赖传统的低成本 制造。如今,全球供应链中,中国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美国的政策如果真的引发贸易冲突,反倒会让 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美国试图通过这种"隔离"政策打击中国,实际上是在与全球化的潮流对抗。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多元化发 展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美国若偏执地走向孤立,只会错失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机会。 最惠国待遇本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公平贸易原则,废除这一待遇等同于撕毁多边贸易体系。美国过 去一直倡导自由贸易,若此时反其道而行之,必将遭到全球经济体的质疑与反对。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废除最惠国待遇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的利益,还可 能导致国际贸易体系的不稳定。 最惠国待遇让中国商品能够以较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促进了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如今,一些美国议 员提议废除这一待遇,表面上看是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经济,实则背后藏有更深层的政治动机——遏 制中国崛起,恢复美国制造业。通过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美国企图重新夺回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 然而,这个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