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全国首店下滑19.39%,品牌们怎么了
36氪· 2025-08-12 11:42
首店经济总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首店数量158家 较去年同期下降19.39% [2] - 国际品牌首店72家 占比45.6% 较2024年提升11.29个百分点 [2] - 本土品牌首店86家 占比54.4% 包括泡泡玛特popop珠宝等创新业态 [2] 时间分布特征 - 5月开业首店39家 占比24.68% 受五一黄金周及展会效应推动 [4] - 1月开业31家 6月开业30家 分别对应农历新年及暑期消费季 [4] 业态分布格局 - 穿类业态首店49家 占比31.01% 位居各业态首位 [6] - 吃穿用三大业态合计占比89.87% 主导首店市场 [6] - 二次元与潮玩业态各新增5家首店 成为用类消费新兴力量 [15] 地域分布特征 - 上海以67家首店保持绝对领先 其中国际品牌首店43家(含9家全球首店) [9][13] - 杭州以20家首店跃居第二 上半年GDP增速5.5%高于全国水平 [9] - 前五大城市(上海/杭州/北京/成都/南京)合计占比近80% [9] 国际品牌布局策略 - 59.7%国际品牌首店选址上海 凸显其国际消费中心地位 [13] - 上海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 同比增长1.7% [14] -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5元 位居全国首位 [14] 二次元业态发展 - 60%二次元首店集中落户上海百联ZX创趣场 [17] - 日本IP主导二次元市场 如《航海王》/世嘉SEGA等 [17] - 中国Z世代年可支配收入规模达13万亿元 泛二次元用户占比95% [17] 潮玩产业升级 - 5家潮玩首店中4家由中国品牌主导 [19] - 泡泡玛特开设全球首家臻选店POP MART COLLECTION [23] - 潮玩门店向艺术展览与文化体验空间转型 [20] 首店类型演变 - 绝对首店107家占比67.7% 服饰行业以35家居首 [25] - 非标首店51家占比32.3% 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25] - 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成为非标首店主要形式 [27] 零售业态转型 - 品牌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 注重消费情感连接 [30] - 非标首店通过空间设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30] - 线下门店功能升级为品牌体验中心 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30]
成都两个消费场景获国家认可!宽窄巷子、R29社区生活空间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3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度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成都宽窄巷子文化街区、R29社区 生活空间案例双双入选。 在全国91个入选案例中, 成都这两个消费场景有何独特魅力? 一起来看 ↓↓↓ 01 老院落里的新故事。遵循"一院一景、一院一品"运营理念,严格筛选入驻商家,确保每家商铺在空间设 计、业态特色和文化调性上既与街区风貌相融,又彰显独特个性。宽巷子聚焦"品川茶、尝川菜、赏川 戏、体验川西民居",还原老成都闲适生活;窄巷子以中西交融建筑风格承载多元业态;井巷子以砖墙 媒介,再现城市历史风貌。 宽窄巷子通过街区打造与运营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不断满足市民朋友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自2008年以 来,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近2亿人次,实现营收超40亿元,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首批国家级旅 游休闲街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称号。 02 R29社区生活空间 把美好生活搬进"家门口" 产业生态的焕新实践。深耕首店经济,落地荣耀全球首家旗舰店、茶百道全球首家手作门店、李宁城市 首家主题概念店、泡泡玛特全国首家景区旗舰店等一批首店品牌,为游客带来新鲜消费体验;推出首 个"策展式零售"复合型空间 ...
上半年,苏州新开100+首店
36氪· 2025-08-12 02:40
首店经济总体表现 - 苏州重点商业载体累计新开各类品牌首店102家 较去年同期76家增长超34% 创历史新高 [1] - 首店层级显著提升 包括全国首店5家 华东首店2家 江苏首店21家 苏州首店74家 [1] - 星聚会KTV 万代玩具等品牌将苏州作为创新升级重要节点 以独家形态填补市场空白 [1] 业态分布特征 - 餐饮与零售业态占据主导地位 餐饮首店43家占比42.16% 零售首店39家占比38.24% [2] - 儿童亲子业态8家 文体娱和生活服务业态各6家 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 - 中式餐饮与休闲餐饮占比超6成 烘焙甜品店达7家 东北菜首超江浙菜粤菜成为地方菜开店最多品类 [4] - 零售首店涵盖轻奢到潮玩全维度 二次元潮玩呈爆发式增长 相关首店达12家 [4] 项目级首店引进表现 - 首店主要分布在26个高能级商业项目 头部商业体虹吸效应显著 [5] - 苏州中心商场引入27家首店品牌 包括Tagi american vintage LE LABO等 带动营业额和客流量同比提升均超10% [7] - 龙湖苏州相城天街B馆开业带来11家首店 包括O'SPACE元空间 蛋屋GACHA ROOM等个性化品牌 [9] - 苏州星悦汇贡献8家首店 包含3家全国首店和2家江苏首店 体量仅5.7万方但高能级首店招引表现亮眼 [9] - 商企集团化优势凸显 龙湖苏州各项目合计开出16家首店 天虹各项目引入13家首店 [10] 创新发展趋势 - 25家非标首店引领新风向 包括Céline江苏首家奥莱店 KAILAS磐石空间概念店等 通过场景创新重构消费体验 [4] - 形成二次元聚落效应 苏州星悦汇与苏州SUONE金地广场分别聚集5家和4家二次元首店 成为年轻群体打卡地标 [4] - 从单一开店向生态构建转变 城市成为探索未来消费趋势的试验场 提供可借鉴的商业发展样本 [10]
2025年杭州市最火热六大综合体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53
杭州商业综合体发展 - 杭州六大综合体在2025年迎来新一轮爆发,分布于上城、萧山、拱墅等核心区域,通过首店经济、场景革新和文化赋能重构商业生态,推动杭州从"商业城市"向"消费目的地"进阶 [1] 湖滨银泰in77 - 作为西湖畔的潮流风向标,以首店经济领跑杭州商业,2025年春节期间湖滨商圈消费总金额达63.95亿元,客流量超155万人次 [3] - 引入Chanel全球大秀及刘畊宏夫妇主理的VIVICYCLE全国首家旗舰店,通过"轻运动+生活场景"模式激活年轻消费力,日均客流稳定在5万人次以上 [3] 杭州万象城 - 2025年以130亿年销售额首次超越杭州大厦,成为钱江新城核心商业体,一期与二期联动形成80万㎡超级综合体 [3] - 引入阿嬷手作浙江首店、FUJI X-PACE全国第四家体验店等特色品牌,通过"奢侈品+轻奢+生活方式"全业态覆盖吸引高端客群与年轻家庭,2025年一季度引入4家首店位列第二 [3] 奥体印象城 - 凭借"体育+商业"创新模式成为钱塘江南岸流量担当,2025年春节期间销售额达1.9亿元,同比增长7.9%,位列萧山区商贸综合体首位 [4] - 与奥体中心形成业态互补,引入奈尔宝家庭中心、全明星滑冰俱乐部等体验品牌,周末日均客流突破8万人次,周边二手房均价超5.4万元/㎡ [4] 城西银泰城 - 2025年上半年客流同比提升15%,其中in巷・西街改造后客流增幅达30%,以"艺术+社交"为核心引入德国艺术家Chris装置及米其林餐饮 [4] - 夜间消费占比达45%,周末延时营业至22:30期间餐饮销售额环比增长25%,成为城西居民"夜经济"首选地 [4] 杭州中心 - 2025年4月启幕的POPLab无边界主理空间引发热议,以Vivienne Westwood浙江首店+旗舰店、ENG Concept Station等先锋品牌构建"潮奢+设计师"定位 [5] - 与杭州大厦、恒隆广场形成三角联动,试营业期间周末客流突破3万人次,超甲级写字楼与四季酒店配套预计吸引金融、科技行业高净值客群 [5] 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 - 2025年春节期间临平区15家重点综合体累计销售额破亿,客流量超140万人次,以亲子教育、生鲜超市、便民服务为主力业态 [5] - 引入盒马鲜生、金宝贝等品牌,工作日日均客流稳定在3万人次,周边小区入住率超90%,填补城东大型商业体空白 [5] 行业展望 - 六大综合体折射杭州消费市场多元魅力,未来随着恒隆广场、嘉里城等项目开业,杭州商业将迎来更激烈竞争 [6]
158家首店涌入福建:厦门狂揽40%,福州贴身猛追
36氪· 2025-08-11 02:35
首店经济概况 - 首店经济作为商业市场的重要活力引擎,能有效吸引客流并通过差异化经营推动商业格局升级,已成为衡量区域商业繁荣度的重要风向标 [1] - 2025年Q2福建重点监测商场共落地158家品牌首店,从首店层级、区域分布及业态构成等维度分析 [1] 首店层级结构 - 首店层级呈现"金字塔式"结构:城市首店96家占比61%,省份首店59家占比37%,区域首店3家占比2% [2] - 3家区域首店分布于福州2家、厦门1家,凸显双核城市对高能级品牌首店的吸引力 [4] - 福建首店中厦门35家占全省59%,福州18家,两地合计贡献福建首店总量的90% [4] 时间分布特征 - 首店开业呈现"月度集中+单日井喷"特征:4月32家占20%,5月81家占51%(其中5月1日单日55家),6月45家占29% [5] - 节假日消费对品牌拓店策略影响显著,项目与品牌借势营销精准布局 [7] 商业项目表现 - SM厦门、厦门蔡塘爱琴海购物中心、漳州碧湖万达广场Q2引入首店均突破10家,其中后两者以14家并列领跑 [8] - SM厦门与厦门蔡塘爱琴海各有7家福建首店,碧湖万达广场福建首店仅1家,形成明显层级梯度 [8] - 另有7个项目引入5家及以上首店,包括厦门万象城、福州东百中心等 [8] 区域分布格局 - 厦门以63家首店占全省40%强势领跑,福州38家占24%居次席,漳州24家占15%跻身前三,三城合计贡献全省近80%首店资源 [10] - 首店分布呈现"核心集聚、梯次递减"特征,头部城市对优质商业资源虹吸效应显著 [12] 厦门市场表现 - 厦门首店规模同比暴增约163%(2024年Q2仅24家),其中福建首店超半数达35家 [13] - 厦门蔡塘爱琴海引入14家首店居首,包括7家福建首店;SM厦门引入13家位居第二,含7家福建首店 [13][15] - 零售业态28家占44%,餐饮24家占38%,文体娱等配套业态11家占18% [16] - 零售业态以服装品牌为主达21家,时尚生活类7家中美妆护理占4家 [18] 福州市场表现 - 福州首店规模同比下降约30%至38家,含2家区域首店、18家福建首店和18家福州首店 [19] - 餐饮首店18家占47%居首,零售13家占34%,二者合计贡献超八成份额 [19] - 福州东百中心引入6家首店领跑,东二环泰禾广场与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各引入5家 [19] 其他城市表现 - 漳州首店规模同比暴涨167%至24家,碧湖万达广场以14家占全市58%,餐饮品牌15家占63% [23] - 泉州保持平稳引入14家首店,中骏世界城以7家占50%;莆田引入10家首店,城厢和秀屿万达各引入4家 [24] - 宁德、南平、三明三城累计首店仅9家,其中宁德4家、南平3家、三明2家 [25][27]
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1:48
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将历史文化与潮流基因融合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融合发展示范项目[2] -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吸引全球游客 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2.2% 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3] - 广州新增改造商业载体超60个 商业面积扩容363.08万平方米 2025年将投用27个商业项目共185.5万平方米新空间[3] - 广州长隆万博商圈形成一心四园新格局 太古里K11华润万象城等项目落地提升消费能级[3][4] 优化消费环境 - 北京王府井引进21家高品质首店旗舰店 开展86场街区活动 1-5月新增首店近400家 举办首展首演近200场[5][6] - 广州外卡受理覆盖率99.9% 超1.5万户商户支持外卡 超240万外籍人员使用外包内用服务 上半年离境退税金额同比翻倍[6] - 北京隆福寺商圈提供首店租金优惠 广告位支持及快速手续办理等全方位服务支撑[6] 制度创新突破 - 上海率先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青浦奥莱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26.7% 消费金额1866.3万元同比增长72%[7] - 北京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推出全城离境退税一点通办模式 覆盖16家大型商场试点[7] - 广州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29项 13项举措入选全国案例 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向全国推广[8]
中兴商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打造零售新标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0:44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抓住零售行业新趋势和政策机遇,推动经营管理变革,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运营效率,探索首店经济等领域,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目标成为零售行业新标杆 [1] - 公司在2019年混改后进入新发展阶段,近年来在首店经济、赛道经济、"文博商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场认可度提升 [2] - 公司持续关注头部品牌、导流品牌、新兴品牌,挖掘首店经济潜力,优化品牌组合 [5] 首店经济与业态创新 - 公司开创"文博商旅"融合新模式,沈阳·中兴恐龙博物馆成为辽沈地区观光旅游、亲子研学新地标,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 [3] - 前瞻性布局区域首店,引进迪柯尼全国首家生态环保旗舰店、壁克峰东北首店、安踏作品集辽宁首店等优质品牌首店,抢占运动户外、国际美妆、男装品类风口 [3] - 2023年成功引进"朱炳仁·铜"等辽宁首店、完美影城等沈阳首店及小乔回转寿司等知名餐饮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 [3] 营销活动与客户体验 - 按照"三引三来"营销思路,举办新年心潮音乐会、非遗技艺展、元宵灯谜会等特色活动,推动商业与文化、餐饮、艺术、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 [5] - 塑造"你+我家,中兴大厦"家庭型消费文化,强化消费者沉浸式互动体验 [5] - 2024年开展"十大服务专家"评选,推动导购员向"服务顾问"晋升,提升服务品质 [8] 数字化转型 - 推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以"双微一抖"为核心实施新渠道开发建设与运营,加大直播投入力度 [6] - 构建"线上全域流量引流、线下互动场景体验"社交新生态,结合社群营销与大数据分析精准触达消费者 [6] - 升级支付系统,推出品牌店铺移动收款设备微信主扫功能,实现"一码通用"便捷支付体验 [7] 会员运营与业绩表现 - 推动会员运维体系变革,丰富"金领结"权益,强化社群运营,提升会员尊崇感和黏性 [8] - 2023年上半年实体业态会员消费人数同比增加1.6%,消费金额同比上升8.3%,纳新人数同比增长6.3% [9] - 上半年推出10档促销活动,活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5% [9]
中兴商业: 释放发展新动能 打造零售新标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2:4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抓住零售行业新趋势,推动经营管理变革,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运营效率,探索首店经济等领域,目标成为零售行业新标杆 [1] - 混改后辽宁方大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进入发展新阶段,品牌效应和市场口碑保持较高水准 [1] - 通过"三引三来"营销策划思路(吸引年轻人来玩,吸引全家人来逛,吸引全省人来买)推动商业与文化、餐饮、艺术、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 [3] 首店经济与业态创新 - 全国首家商业综合体内的恐龙专题博物馆开创"文博商旅"融合新模式,成为辽沈地区观光旅游、亲子研学新地标 [2] - 前瞻性布局区域首店,包括迪柯尼全国首家生态环保旗舰店、壁克峰东北首店、安踏作品集辽宁首店等,抢占运动户外、国际美妆、男装品类风口 [2] - 2024年成功引进"朱炳仁·铜"等辽宁首店、完美影城等沈阳首店及小乔回转寿司等知名餐饮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 [2] 营销活动与客户体验 - 举办新年心潮音乐会、非遗技艺展、元宵灯谜会、篮球对抗赛等特色活动,强化消费者沉浸式互动体验 [3] - 塑造"你+我家,中兴大厦"的家庭型消费文化,以特色化产品与服务站稳市场 [3] - 上半年高频推出10档促销活动,活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5% [7] 数字化转型 - 推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以"双微一抖"为核心实施新渠道开发建设与运营,加大直播投入力度 [4] - 构建"线上全域流量引流、线下互动场景体验"的社交新生态,结合社群营销与大数据分析精准触达消费者 [4] - 推出品牌店铺移动收款设备微信主扫功能升级方案,实现"一码通用"便捷支付体验 [5] 会员运营与服务升级 - 2024年开展"十大服务专家"评选,推动导购员队伍向"服务顾问"晋升,优化服务全链路 [6] - 上半年实体业态会员消费人数同比增加1.6%,会员消费金额同比上升8.3%,会员纳新人数同比增长6.3% [7] - 通过"金领结"权益和社群运营提升会员尊崇感,实现精准社群营销与体验升级 [6]
首店经济带来人气带动消费
四川日报· 2025-08-08 22:48
品牌引进与首店经济发展 - 星巴克于7月18日在九寨沟县藏王广场开设阿坝州首家门店 设计融入藏式元素 [1] - 近3年新引进全季酒店 肯德基 霸王茶姬等6个品牌店 均为阿坝州首店 [1] - 品牌聚集推动首店经济发展 近期华住集团 丽呈集团 亚朵集团等10余个门店将开业 [3] 区位优势与客流基础 - 藏王广场距九寨沟景区大门仅600米 云集星巴克 瑞幸咖啡 霸王茶姬 肯德基 全季酒店等品牌 [2] - 川青铁路黄龙九寨站投运后游客大幅增加 景区直通车接驳点设在藏王广场旁 [2] - 九寨沟景区巨大客流量为品牌店提供消费基础 [1] 政策支持与招商策略 - 四川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 实施"引客入川"计划 [2] - 当地政协委员通过宣讲文旅发展规划和政策 成功招引星巴克等品牌 [1][2] - 品牌引进与国际接轨 支持九寨沟县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3] 文化融合与产品创新 - 星巴克门店与本地文创品牌"九寨有礼"连通 销售熊猫玩偶 九寨沟冰箱贴 非遗舞蹈玩偶 青稞蛋酥等融入当地元素的文创产品 [3] - 米玛融合餐厅对藏餐进行轻食化改良 如将牦牛肉小块化并搭配本地饼子的"牛肉盖被"菜品 [2] - 知名品牌与地方文化结合 通过品牌店为文创产品引流 [3] 旅游服务升级 - 借力国内国际品牌店优势推动旅游服务提档升级 [2] - 品牌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吸引更多品牌落地 [3] - 首店经济成效显著 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动力 [3]
释放发展新动能 打造零售新标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21:0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致力于抓住零售行业新趋势和政策机遇,推动经营管理变革,打造零售行业新标杆[1] - 混改后由辽宁方大集团控股,进入发展新阶段,品牌效应和市场口碑保持较高水准[2] - 战略聚焦首店经济、赛道经济、"文博商旅"融合三大方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3] 首店经济与业态创新 - 全国首创商业综合体内恐龙博物馆(沈阳·中兴恐龙博物馆),开创"文博商旅"融合新模式[3] - 引进迪柯尼全国首家生态环保旗舰店、壁克峰东北首店等优质品牌首店,覆盖运动户外、国际美妆等品类[3] - 2024年新增"朱炳仁·铜"辽宁首店、完美影城沈阳首店等,首店经济聚客引流效果显著[3] 营销与活动策划 - 采用"三引三来"(吸引年轻人、家庭、全省消费者)策略,举办音乐会、非遗展、体育赛事等特色活动[4] - 强化"你+我家,中兴大厦"家庭型消费文化,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提升客流量[4] - 上半年推出10档促销活动,活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5%,实现经营与场景创新双突破[7] 数字化转型 - 推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以"双微一抖"为核心加强直播和线上促销[4] - 升级支付系统实现"一码通用",优化消费者支付体验[5] - 物联网平台投入运营,提升远程监测能力,优化运营效率与成本[5] 会员运营与服务升级 - 2024年开展"十大服务专家"评选,推动导购员向"服务顾问"转型[7] - 会员体系变革后,上半年会员消费人数同比增1.6%,消费金额同比增8.3%,纳新人数同比增6.3%[7] - 通过"金领结"权益和社群运营提升会员黏性,各年龄层会员消费金额均同比增长[7] 经营成果与社会效益 - 暑期太原街商圈人流攀升,公司作为24万平方米大型综合体实现"流量"向"留量"转化[2][3] - 形成"流量—转化—复购"经营闭环,增强实体零售业务韧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