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搜索文档
厚植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文化建设盘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00:42
生态文化建设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要求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1][2] -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将生态文化培育作为核心任务 [2] 生态文化实施路径 - 生态环境部通过印发《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等文件,系统部署生态文化建设工作 [4] - 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成为宣传主阵地,累计发布公民行为规范、开发吉祥物等文化产品超10类 [5] - 联合中国作协开展7届生态文学征文,出版6部作品集,覆盖全国30个省级创作基地 [7][8][10] 创新传播形式 - 江苏省推出AI虚拟主播"宁小环",广东省运用DeepSeek×哪吒AI技术展示生态画卷 [12] - 四川省创新"方言说生态"系列,湖北省用李白IP科普环保,传播覆盖超3500万志愿者 [14][16] - 非遗融合案例涌现:南京白局演绎《公民十条》,福建提线木偶戏讲述环保故事 [14] 产业化实践成果 - 青海湖牧民运用传统技术改良盐碱地,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16] - 浙江丽水发展稻田养鱼等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超百亿元 [16] - 生态文艺产出爆发式增长:纪录片《生态秘境》等20+部,综艺《一路前行》播放量破10亿 [15] 社会参与成效 - 绿色生活方式普及率显著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达75%以上 [15] - 生态环境志愿者规模突破3500万人,年增长率保持15% [16] - 北京、天津等地连续举办10届生态文化周,参与人次累计超500万 [9][10]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举办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5-29 22:28
活动概述 - 2025年六五环境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在榆林市举行 由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等9部门主办 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等3部门承办 [1] - 活动现场公布多项生态相关比赛获奖名单 包括"全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 第六届陕西省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大赛 第三届"秦岭杯"双碳书画大赛 [1] - 设置多个互动展示区 包括环境监测设备展 辐射环保设备展 创意无废互动区 绿植文创兑换展 科普生态图书展 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成果展 [1] 活动内容 - 邀请生态环境工作者 志愿服务代表 大学生代表围绕"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进行宣讲 [1] - 全体观看《五十载监测路——筑梦三秦生态新时代》宣传片 回顾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事业50年发展历程 [1] - 2025年陕西将开展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 包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案例调研采访 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大赛 秦岭生态小卫士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送法入企"活动 [1] 活动意义 -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系列活动旨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自觉 [2] - 通过提升环保设施开放水平 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多样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推动构建全民行动体系 [1][2]
张礼立:谁来为“沉默”的算力买单?绿色安全背后的系统风险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13:09
范式重构:算力作为安全与环保的交汇点 - 算力成为打破网络安全与环境保护边界的关键枢纽,既是AI模型训练的运算载体,也是能源消耗的实体单元[2] -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215.5 EFLOPS,但810万个标准机架年耗电量相当于中等省份工业用电总量[3] - 传统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20%,部分自建IDC不足5%,国际云服务商利用率多在30%-40%之间[3] 算力浪费的系统性影响 - 系统稳定性风险:算力无序分配导致冗余与紧张并存,外部冲击易引发连锁效应,多起事故显示算力调度混乱是关键业务连续性的主要隐患[5] - 黑色产业威胁:挖矿木马和GPU劫持攻击通过伪装正常任务非法侵占资源,暗网形成"攻击—劫持—变现"算力黑市[6] - 政策协同困境:PUE值限制政策与安全需求(如灾备扩容)直接冲突,某金融机构因能耗指标被迫延缓安全隔离区建设[7][8] 绿色安全治理框架 - 算力使用许可制度:借鉴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申报与配额管理体系,公共服务领域可获绿色审批通道[9]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设定非活跃数据保留期限,将数据"能效比"纳入ESG评级,已有企业因归档不当导致能效评级下降[9] - 绿色安全评估体系:在网络安全评估中引入PUE值等能效指标,构建"安全能力×能源效率"复合模型[10] - 算力碳标签制度:公开模型调用电力与碳足迹信息,推动市场形成"透明算力"竞争格局[10] 数字文明转型趋势 - 算力治理质量决定数字社会可持续性,需融合安全、能源与城市规划,企业竞争需增加能效维度[11] - "东数西算"工程从追求调度效率转向强调配套可再生能源比例,体现治理革命实践[11] - 绿色安全重构算力价值坐标系,使数字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可承载、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12]
践行 “两山” 理念 塔子坝污水处理厂的生态担当
新华网· 2025-05-28 07:09
污水处理行业 - 绵阳塔子坝污水处理厂是四川省和绵阳市"九五"重点工程,1998年建成,2008年成为北控水务集团的第一家污水处理厂 [3] - 公司每天处理约20万吨污水,相当于10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3] - 处理后的尾水一部分排入涪江,另一部分用于市政绿化、道路清洗等,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运营 - 公司引入Becloud云平台和SED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指挥调度和科学决策 [3] - 采用智能曝气、智能加药等技术,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质量自动运行 [5] - 通过物联网技术(IOT),核心设备全部上网,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识别异常并联动处置 [5] - 智能化升级后,夜间应急次数从每月23次降低到1-2次,设备程控率从54%提升至86% [5] 环保教育与公众参与 - 公司是四川省第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和环保活动 [7] - 公众可实地参观污水收集、生化处理、泥水分离、消毒过滤等环节,了解污水处理全过程 [8] - 专业工作人员详细解答疑问,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8] 绿色发展目标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探索更高效、更低碳的污水处理模式 [8] - 目标不仅是达标排放,而是让每一滴水成为生态循环的一部分 [8] - 助力绵阳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城市 [8]
钟寰平:共筑“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地球家园
中国环境报· 2025-05-22 0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战略 - 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保护之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贡献 [1] - 党的二十大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新时期保护目标与行动指南 [2] 制度创新与生态保护成效 - 构建"1+4+N"法律体系,以最严格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 [3] - 将30%以上陆域国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 - 国家公园体系有效保护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3]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参与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动发布"昆明宣言"和达成"昆蒙框架" [4] - 履行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条约,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 [4] - 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提振全球保护信心 [4]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万物共生和美永续 绘就生态与发展新画卷(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5-22 00:07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因,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样化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湿地等)和海洋生态系统(黄海、东海、南海),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规模全球第一 [1] - 生物多样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生活 [1]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十四五"期间以旗舰物种保护为抓手,推进就地/迁地保护体系建设,促使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和栖息环境持续改善 [1] - 通过就地保护、人工繁育等综合措施,亚洲象、雪豹等300多种珍稀物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2] -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伊春举办,旨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昆蒙框架"目标落实,并展示地方生态保护成果 [2] 保护工程实施成效 - 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显著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 海南长臂猿、藏羚等代表性物种被重点保护,苏铁、兰科植物等野生植物种群同步恢复 [2]
2025“世界环境日”全国联动 大型环保行动(杭州主场)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19 03:06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环境日"全国联动大型环保行动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举办,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1] - 活动吸引近40支队伍约1000名环保人士参与,包括市生态环境局、经信局、公安局、税务局等单位 [1] - 毅行路线全程8.1公里,途经西湖景区环湖绿道、闻莺阁码头等景点,耗时两个多小时 [1] 参与方与组织架构 - 活动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指导,联动全国20余个省(区、市)社会组织共同举办 [1] - 杭州主场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体育局、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主办 [1] - 杭氧集团、西湖景区公安分局、云深处科技等企业参与机器人歌舞表演,杭州师范大学提供合唱和健美操表演 [2] 活动形式与特色 - 参与者沿途捡拾垃圾,践行低碳理念,形成"流动的风景线" [1] - 设置环保知识宣传打卡点,吸引家庭合影互动 [1] - 通过西湖地标场景设计,强化环保理念的实景体验,推动"全社会参与"环保 [2] 参与者反馈 - 杭氧集团领队提到公司长期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设有每月6000步兑换福利的机制 [1] - 小学生首次参与活动,认为结合家庭和学校环保教育"很有意义" [1] - 往届参与者称赞杭州环境整洁,市民环保意识突出 [1]
绿色先锋丨王山青:只为青山能长青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8 04:57
行业分析 -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418亩 是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海拔1787.2米为天目山主峰[3][5] - 保护区连续36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 连续18年无盗挖植物和偷猎案件 显示行业管理成效显著[8] - 红外相机监测显示保护区现有57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突出[11] 公司运营 - 管理站采用"人防+技防"模式 在进山路口设置视频监控 重点区域安装警示牌[8] - 建成黄山市规模最大生物多样性科技馆 馆藏640余件野生动植物标本及珍贵影像资料[11] - 成功繁育450余株长序榆种苗 填补安徽省该物种育苗空白 发现3个野生银杏小群落和60余株长序榆[11] 人力资源 - 护林员日均巡山6-7小时 年消耗5-6双鞋 10余件工作服 显示劳动强度较大[6][8] - 团队年均开展20余次驴友搜救 需在复杂地形中连夜作业 体现应急响应能力[9] -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林地管理 防火 动植物保护等专业技能 形成行家里手梯队[11] 社会影响 - 开展"森林保护进村庄学校"活动 组织村民签订防火承诺书 建立护林互动机制[11] - 科普宣传提升全民生态意识 新发现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种群3个 Ⅱ级保护植物种群1个[11] - 护林员世代传承现象显著 "林二代"占比高 职业忠诚度突出[4][5]
健步南海子:在千年苑囿中,中国残联系统南片区职工共同感受生态与人文的交融
华夏时报· 2025-05-14 09:31
"本次活动集齐了残联系统南部片区的工会,热切响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健身的号召,愿我们的热情与今 日气温同频共振!"随着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工会主席在开幕式上一声令下,环南海子公园的5公里健步走活动正式 开始。 古今交融的文化体验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描绘南海子公园的美景,"南囿""熏风""鹿鸣""雁影",或许相对恰当。这座承载着五朝皇家记 忆的生态宝库,此刻正以婆娑树影迎接着现代人的脚步。 程阔摄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5月13日的午后,骄阳如火,南海子公园的湖面蒸腾着细碎的光斑。在这里,来自中国残联系统南片区的多家单位 的500多名职工,身着统一样式的粉色、蓝色、白色等各色文化衫,齐聚南海子公园的牌楼下,准备开启一场活力 四射的健步走活动。 漫步在南海子公园的林荫步道上,斑驳的树影在滚烫的地面上织出清凉的网,湖面上吹来的习习微风给徒步职工 们带来极大的慰藉。冲刺在队伍前列的几位职工早已将运动手环调至高温模式,行至林荫茂密处,几位职工打趣 道:"这树荫下比空调房还凉快!当年乾隆皇帝晾鹰时,怕也在这歇过脚。" 队伍中,几名视障职工手持盲杖,导盲犬的牵引绳在 ...
故宫新展!紫禁城“神奇动物”在这里
央视新闻· 2025-04-30 06:42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将于2025年4月30日至6月29日在文华殿书画馆举办"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 [1] - 展览为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收藏 涵盖禽鸟 畜兽 草虫 鳞介等多个门类 [6] - 展期两个月 共展出63套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 [6] 展览内容 - 展览分为"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三个单元 [6] - 展品包括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清代《鸟谱》《兽谱》等代表性作品 [6] - 涵盖宋代崔白 赵佶 元代赵孟頫 明代边文进 清代郎世宁等名家作品 [6] 艺术特色 - 作品题材丰富 形式多样 流派众多 [6] - 绘画技法上既有工笔重彩的细腻 也有没骨写意的轻盈 [6] - 作品通过描绘动物来抒发情感 表达心境 体现民族特性和时代象征 [6] 展览意义 - 展现中国传统经典审美 彰显自然之道 [15] - 回应历代画家"观天地万物而生意"的艺术追求 [15] - 对当下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启示意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