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勾勒现代工匠学院升级版蓝图
广西日报· 2025-09-25 03:33
9月15日,《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方案》在南宁发布。这是对2023年公布的 《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方案》内容的进一步升级。 新方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聚焦推进产教融合建设模式、赋能 专业转型、AI赋能教学模式创新、AI赋能实训基地提质、教学领域东盟语料库建设和多元共建共管机 制等六大升级版块,勾勒出现代工匠学院升级版蓝图,全面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发展,是构 建"人工智能+"东盟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2023年,广西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立项建设工作,遴选出17所现代工匠学院,覆盖 10个东盟国家。截至目前,这些现代工匠学院累计招收学历教育学生1000余名,面向中资企业、东盟国 家技术人员、企业短期订单班学员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累计近4万人次,培训中外方教师上千人,认证 东盟国家教师227人次,建设国际化专业标准44个、课程标准223个、职业标准72个,开设培训课程228 门、国际化培训资源包95个、双语(英语或东盟语言)教材71部、职业教育教学装备357套,建设成效 明显,有力支撑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推动了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
提升国际商事审判质效、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最高法发布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9-25 03:25
《意见》明确,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实现诉讼与调解、仲裁的有机衔接。提出依法健全国际商事调解协 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大与国际调解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支持和监 督仲裁发展,发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作用,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 施行临时仲裁制度;发挥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建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专家意见程序机制等, 为国际商事争议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 《意见》还要求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储备,推进国际商事法庭专业化建设,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提升 国际商事法庭影响力和吸引力,用好国际商事法庭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库等资源"富矿",积极向联合国 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推荐典型案例、司法规则等,发布中英文涉外审判报告、出版中英文案例 丛书,讲好新时代中国涉外法治故事。 今天(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意见》,聚焦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五个方面十五条意见。 《意见》明确按照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求,系统谋划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和地方法 院国际商事法 ...
最高法多举措破解国际商事审判质效难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03:15
经济观察网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的意见》,含五个方面十五条意见。其中要求制定统一案件流程、庭审等规范,建全流程精细化案件管 理体系;准确适用相关公约,简化域外公文书证据证明手续,借视频见证提效率;还依托人工智能、大 数据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以科技赋能法院高效准确查明域外法,更好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
飙涨4%!大数据产业ETF(516700)领跑A股市场!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支持建立国际数据中心!
新浪基金· 2025-09-25 02:44
今日(9月25日)大数据产业方向涨势如虹!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大数据产业ETF(516700)场内涨幅 盘中上探4.23%,现涨4.14%,上探2023年6月以来的阶段高点。 成份股方面,天下秀、浪潮信息涨停,用友网络涨超9%,拓尔思、易点天下涨逾6%,曙光数创、深信 服等个股跟涨。 【数据安全为王,科技自立自强】 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重仓数据中心、云计 算、大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权重股汇聚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 软件等龙头股,看好科技自主可控方向的投资者,或可重点关注这三方面的催化: 消息面上,9月24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在自贸试 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地区等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面 向各类有需求的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集团在2025云栖大会上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 机。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到2032年,阿里云全 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 ...
报喜鸟跌2.07%,成交额2.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2.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2: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4.25元/股 成交额2.08亿元 换手率4.07% 总市值62.0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82.90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7%和2.5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68%和23.37% [1] - 年内股价下跌2.52% 近20日上涨11.26% 近60日上涨11.84% 近5个交易日持平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1亿元 同比减少3.58% 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2.66% [3] - 股东户数6.42万户 较上期增加1.74% 人均流通股18,364股 较上期减少18.42%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2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32亿元 [4]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品牌服装生产研发销售 T恤(19.20%)、裤子(17.26%)、上衣(16.13%)为主要产品类别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非运动服装 概念板块涵盖创投、大数据、融资融券等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91.38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030.59万股 [4]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313.29万股至1077.25万股(第五大股东) [4] -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635.01万股(第十大股东) 中欧价值发现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4] 市场交易特征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17日净卖出9788.92万元 买入额占比6.79% 卖出额占比13.24% [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0日 2007年8月16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永嘉县 [2]
益民基金|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助力投研水平提升
新浪基金· 2025-09-25 02:10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在资本市场持续演进的当下,《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颁布,宛如一场 "及时雨",为 公募基金行业的长远发展铺就基石。其中,关于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的系列举措,更是切中行业发展 要害,对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走向影响深远。 一、现有投研体系弊端渐显 三、转型挑战与应对 转型过程中,基金公司面临技术难题、数据安全风险以及组织架构调整等挑战。在技术方面,需投入大 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系统研发与维护,同时要不断跟进新技术发展。应对数据安全风险,要建立完善的数 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对于组织架构调整,需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跨 部门协作,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管理机制。 二、投研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一)投研平台的搭建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数量金融实验室",并与科技部产业促进会达成了共建实验室协议。 实验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部门,而是投研体系内各部门人员的一种合理调配的机制。实验室通过数学工 具开发的辅助投资策略,为公司的投资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二)智能投研工具应用 投研过程中,分析师需处理大量研报、新闻等文本信 ...
东方国信9月24日获融资买入8265.71万元,融资余额9.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3.83% 成交额达5.23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265.71万元 融资偿还5746.99万元 融资净买入2518.7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5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9.50亿元占流通市值7.51%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偿还1700股 融券卖出5.03万股 卖出金额55.88万元[1] - 融券余量24.34万股 融券余额270.42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 融资余额处于高位 融券余额处于较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57万户 较上期减少4.37%[2] - 人均流通股10573股 较上期增加4.57%[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94.87万股至1362.5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3]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60.12万股至841.75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118.06万股至496.02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 同比减少8.37%[2] - 归母净利润-7917.44万元 同比减少625.60%[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 系统集成业务16.14% 云计算业务5.60% 软件产品1.68%[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1] - 2011年1月25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创达三路1号院[1] - 主营业务为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6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3]
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25-09-25 01:31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联合国成立之初,就把促进全球发展写入宪章。80年来,各方协力推动全 球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习近平主席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着眼人类社会的 最广泛利益,呼吁各方做到"六个坚持",为推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目前,这一重要倡议的 落实机制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今天我们一道出席全球发 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就是希望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更大发展合力。 回顾历史,每当各国能够团结合作、共享成果时,全球发展就能稳健推进,大家都从中受益;每当零和 博弈思维抬头、分裂对立增多时,全球发展就会遭遇阻滞,各方都普遍受损。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 义上升,国际发展合作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基于存量的争夺愈演愈烈。要解决当下 的诸多矛盾问题,还是应当持续聚焦发展,全力推动发展,携手做大发展蛋糕。中方愿同各方进一步落 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振全球发展事业。 一是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平稳定是发展繁荣的基础,开放合作是经济增长的支撑。世界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搞"脱钩断链"、 ...
70余家企业集中发布“极小”产品,全景呈现中国芯片产业进阶之路
华夏时报· 2025-09-25 00:06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工博会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五大维度梳理392项"五极"展品 全景展示工业技术最高水平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集成电路展区吸引70余家全球顶尖企业入驻 覆盖芯片设计 制造封测 EDA/IP工具 设备材料全产业链 [1] - 展区内超90%企业为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集中呈现高精尖技术成果 [1][2] 参展企业生态 - 芯片设计企业包括合见工软 安路科技 复旦微电子 紫光展锐 华大半导体 格科微 兆易创新 思特威 全志科技 瑞芯微 沐曦等领军厂商 [2] - EDA/IP与工业软件企业涵盖新思 华大九天 合见工软 芯和 芯华章 启芯领航等核心企业 [2] - 设备材料与零部件企业包括上微 中微公司 安集科技 盛美半导体 沪硅等技术先锋 [2] - 制造与封测企业有华虹集团 通富微电 季丰电子 SGS 聚跃检测 中芯国际等行业标杆 [2] 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 中欣晶圆半导体材料研究院研发的8英寸轻掺抛光片 12英寸CIS外延片 12英寸轻掺Logic外延片等产品均实现量产 覆盖存储 逻辑 图像处理 分立器件/功率器件 通用处理器领域 [4] - 中欣晶圆所有产品合计月销售量历史性突破100万片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保持32% [4] - 丽水12英寸抛光片项目于2024年6月7日正式通线 首期每月15万枚产能预计2024年底释放 未来两年将逐渐爬坡至每月50万枚产能 [4] - 公司计划将12英寸抛光片总产能提升至每月80万枚 [4] 人工智能与算力布局 - 曙光网络首次提出"算控安融合"理念 推出四大新品与两大生态建设举措 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安全智慧底座 [6] - 推出曙睿开发者社区 打造集学习 交流 案例分享与应用实践于一体的开放平台 [7] - 专家指出随着AI工作负载多元化 ASIC定制芯片市场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 [7] - 凯世通提出离子注入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为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7] - 隼瞻科技展示RISC-V架构驱动的AI处理器自动化设计 利用开放架构灵活性构建高效设计流程 [8] 企业创新动态 - 合见工软推出针对数字芯片验证的EDA全流程平台工具 并在数字实现EDA工具 设计IP 系统和先进封装级领域多维发展 [3] - 紫光展锐推出端侧AI平台化解决方案及展锐T9100芯片 全力冲击中高端市场 [3] - 紫光展锐LTE芯片在多家领先厂商获得设计采用 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 手机芯片出货量优于三星和华为海思 [3]
释放工业智能体的一线生产能量
经济日报· 2025-09-24 22:48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地以"AI+制造"为牵引,制定各项政策举措、发布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专项行 动,加速工业智能体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步伐。企业也积极布局,加快攻关前沿技术,驱动工业实现 智能化进阶。实践表明,工业智能体正释放巨大潜力。例如,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工业智能体 搭建的协同平台,实现跨企业工艺设计效率和供应链响应速度的极大提升;浪潮云推出"海若智能体", 将计算资源、各类模型以及行业智能体整合为"智数云安"一体化解决方案。 行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工业智能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5万亿元,我国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 40%。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带动工业数据集、工业大模型的创新迭代。当前,加快推进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研发与应用,支 持一批企业开展试点建设,全面提升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已成为重要议题。 工业智能体是集智能化、自主化和协同化于一体的新型工业系统平台,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 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高度智能决策能力以及协同与网络化能力,显著推动制造业各环节转型升 级。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工业智能体改变了传统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