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化

搜索文档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证券日报网· 2025-06-26 11:29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创新中心,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和着重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1] - 政策以风险管理及保障投资者为先,同时致力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实质效益 [1] LEAP框架 - 优化法律与监管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 [1] - 监管框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 [1] - 香港证监会将作为主要监管机构负责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牌机制 [1]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进行全面的法例检讨,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 [1] 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 香港特区政府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 [2] - 阐明适用于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印花税安排,以提升流动性及普及性 [2] 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有助推进实质应用场景的发展 [2]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与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推动人才发展 [2] - 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及促进国际合作的超卓中心 [2] - 通过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研究人员及技术专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库 [2]
“央行的央行”,突发警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1:07
【导读】稳定币热度持续飙升,国际清算银行发出"降温"信号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稳定币被设计为通往加密生态系统的门户,承诺在公链上运行, 并相对于法定货币(主要是美元)保持稳定的价值。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未能通过构建货币体所需的三项关键测试,因此无法达到成为货 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这三项关键测试分别是:货币的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 报告称,作为无边界公链上的数字不记名工具,稳定币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因此,稳 定币的交易汇率经常变化,从而破坏了单一性。 在弹性方面,稳定币通常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任何额外发行都需要持有人全额预付 款,这通过施加预付现金的限制而破坏了弹性。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思文 在稳定币市场热度持续飙升的背景下,素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发出了"降 温"信号。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年度经济报告称,建议各国央行加快推动代币化进程,稳定币在代 币化方面展现出一些前景,但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这三个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未能达 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引发了许多其他担忧。稳定币的不记名性质使其能够在 不受发行人监管的情况下流通,这引发了人们 ...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稳定币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未来角色尚不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54
稳定币的现状与挑战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项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1] - 稳定币作为数字不记名工具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交易汇率经常变化破坏单一性 [2] - 稳定币在无边界公链上运作,成为绕过诚信保障措施进行非法活动的首选工具 [2] 稳定币的潜在风险 - 稳定币承诺平价兑换但商业模式涉及流动性或信用风险,存在内在矛盾 [2] - 货币主权丧失和资本外逃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主要担忧 [2] - 稳定币持续增长可能构成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安全资产抛售的尾部风险 [2] 监管挑战与解决方案 - 稳定币监管需基于"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结果"原则,但实施难度大 [3] - 稳定币在无需许可的公共区块链上流通,监管范围比传统中介机构更窄 [3] - 稳定币无国界性质对国家监管框架构成挑战,需国际协调避免监管漏洞 [3] 未来货币体系的替代方案 - 基于统一账本的创新前景光明,能释放效率提升和新的合约可能性 [3] - 央行储备、存款和政府证券的代币化可能成为下一代货币体系的基石 [3] - 各国央行需发挥催化作用,提供新的货币形式以释放代币化系统潜力 [3]
稳定币未达货币体系关键要求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称前景不明
快讯· 2025-06-26 10:40
稳定币发展现状 - 稳定币未能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中达到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1] - 稳定币未来角色仍不明朗 [1] 稳定币的潜力与局限 - 稳定币在代币化方面有前景 [1] - 稳定币存在严重局限性,可能只能充当辅助角色 [1] 监管与未来货币体系 - 需实施技术中立的监管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 央行在代币化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代币化央行储备和政府证券或成未来货币体系基础 [1]
方向、措施、监管明确,香港数字资产发展 “路线图” 来了 !
第一财经· 2025-06-26 09:53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框架 - 提出"LEAP"框架,涵盖法律与监管优化、代币化产品扩展、应用场景推进及人才发展四大方向 [1] - 香港特区政府总揽监管框架,香港证监会为主责机构,财库局与金管局跨部门协作 [1][3] - 监管模式已形成"A-S-P-I-Re"路线图,划分准入、保障、产品等五大维度和12项措施 [5] 法律与监管优化 - 构建统一监管框架,覆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托管服务提供者等 [3] - 香港证监会主导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发牌机制 [3] - 财库局与金管局牵头法例检讨,优化代币化债券发行及交易流程 [3] - 实施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等四大国际组织的加密资产监管标准 [3] 牌照体系分类 -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需VASP牌照叠加1号/7号牌,托管资金需9号牌 [7] - 稳定币发行人需专门牌照,托管行须为认可银行机构 [7] - 虚拟资产基金仅面向专业投资者,需升级9号牌并遵守风险披露要求 [7] - 证券类虚拟资产交易仅限1号牌中介机构与持牌平台合作 [7] 代币化产品扩展 - 将68亿港元代币化绿色债券发行常规化,探索多货币及创新选项 [8] - 豁免代币化ETF印花税,推动货币市场ETF在持牌平台二级交易 [8] - 立法建议将数字资产纳入利得税豁免范围,2025/2026课税年度生效 [8] - 推广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太阳能板等多元领域代币化应用 [1][8] 应用场景与跨界合作 - 8月1日实施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 [9] - 数码港推出区块链试点资助计划,支持标志性项目 [9] - 港交所推出首批数字资产指数,提供比特币/以太币价格基准 [9] - 加强监管机构与技术提供者合作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9] 市场发展现状 - 11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准运营,40家金融机构升级1号牌 [5] - 2017-2021年为监管起步期,2022年政策宣言标志监管框架转折 [11] - 香港与新加坡监管形成渐进式与"断崖式"收紧的对比 [12]
香港发表“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09:48
一、优化法律与监管(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 供者监管框架,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 务提供者。其中,香港证监会将会就日后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机 制担当主要监管机构。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进行全面的 法例检讨(此处指分析和评估),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该检讨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 发行及交易的各个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结算、登记及记录要求等。 二、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特区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 常规化,并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包括透过阐明适用于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印花税安 排),以提升流动性及普及性。在此基础上,特区政府乐见相关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日后透过持牌数 字资产交易平台或其他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特区政府亦会推动更广泛的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展 示该技术在不同界别,包括贵金属(如黄金)、有色 ...
“代币化”--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09:04
代币化技术发展 - 代币化技术正在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系统奠定基础,央行数字储备、商业银行数字货币和政府债券代币化的"三位一体"将构成未来金融体系基础 [1] - 代币化将传统账本上的资产权益记录转移到可编程平台,实现信息传递、对账和资产转移的一体化操作,通过"统一账本"实现央行储备、商业银行货币和金融资产在同一平台运行 [2] - 代币化在跨境支付领域可替换复杂中介链条为单一集成流程,降低运营风险、延迟和成本,在资本市场可实现抵押品管理、保证金调整和券款对付的条件执行 [3] - 代币化核心优势在于"条件执行"功能,如券款对付(DvP)确保资产转移与付款同步,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并减少托管需求 [3]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问题 - 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大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难以成为货币体系主体 [1] - 稳定币单一性测试失败:持有者实际持有特定发行机构负债,缺乏央行资产负债表最终结算,常以偏离面值汇率交易 [4] - 稳定币弹性测试失败:发行机构无法随意扩张资产负债表,需全额预付现金,无法提供大额支付体系所需弹性流动性 [4] - 稳定币完整性测试失败:公共区块链匿名性便利非法使用,已成为犯罪和恐怖主义组织资金工具 [4] - 稳定币市场集中度极高,USDT和USDC占据主导地位,99%以美元计价,跨境交易量在高通胀和汇率波动期间显著上升 [5] - 稳定币对美国国债市场影响显著,35亿美元市值增长可压低国债收益率2.5-5个基点,赎回期间影响高达三倍 [5] 央行在代币化中的角色 - 央行需通过明确愿景、监管框架、基础资产提供和公私合作四种方式推动金融体系转型 [6] - 代币化央行储备为批发交易提供稳定结算资产,确保货币单一性并支持货币政策实施 [3] - 代币化商业银行货币在保持信任和稳定同时提供新功能,代币化政府债券增强流动性并支持各类金融交易 [3] 加密货币与传统货币体系差异 - 加密工具通过摒弃中介支持点对点交易,但催生了托管钱包运营商等新中介生态 [7] - 无背书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巨大,更像投机资产而非稳定货币工具 [7]
香港发表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证券时报· 2025-06-26 08:27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内容 - 香港特区政府重申将香港打造为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的愿景 构建可信赖且注重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以风险管理及投资者保障为前提 同时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实质效益 [1] - 提出LEAP框架 重点包括优化法律监管体系及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1] 优化法律与监管 - 构建统一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 涵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托管服务提供者 [2] - 香港证监会将主导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牌机制 [2] - 财库局与金管局牵头法例检讨 全面优化代币化债券发行及交易流程 包括结算、登记等环节 [2] 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 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 并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提供税收优惠(如明确代币化ETF印花税安排)以提升流动性 [3] - 支持代币化ETF通过持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 [3] - 推动贵金属(黄金)、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板)等多元领域资产代币化应用 [3] 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 加速实质应用场景落地 [3] - 加强监管机构、执法机构与技术提供者协作 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3] - 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 重点支持具市场影响力的创新项目 [3]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联合业界及学术界培养数字资产人才 建立可持续人才库 [4] - 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与国际合作中心 推动联合研究及全球监管协作 [4] 政府高层表态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金融效率与普惠性 政策宣言2.0旨在构建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4] -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指出香港在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先发优势 政策框架为市场提供清晰发展路线图 [4] 后续行动 - 财库局及证监会即将就数字资产交易服务与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机制展开公众咨询 [4]
“央行的央行”BIS给稳定币泼冷水:三大关键标准未达标
第一财经· 2025-06-26 07:28
稳定币的潜力与局限性 - 稳定币在代币化方面有一定潜力,但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大关键标准上未达要求,无法成为货币体系的支柱 [1][2] - 全球范围内稳定币受到空前关注,美国GENIUS法案落地、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1] - 国际清算银行(BIS)对稳定币持谨慎态度,认为现行双层货币体系仍是最优选 [2] 稳定币的三大关键标准缺陷 单一性(Singleness) - 稳定币缺乏统一价值标准,不同稳定币之间可能无法1:1兑换(如USDT vs USDC vs DAI) [3] - 类似19世纪美国私人银行各自为政的状态,破坏货币体系的协调机制 [3][4] - 货币的单一性依赖于央行提供的共同安全资产和公共利益服务,而稳定币缺乏此类支撑 [4] 弹性(Elasticity) - 稳定币采用100%资产抵押机制,需预先全额支付才能发行,无法像银行体系那样通过信贷创造货币 [3][5] - 现代经济需要货币供应能灵活扩张/收缩以支持支付需求,而稳定币的刚性设计导致系统易堵塞 [4][5] - 银行体系通过透支和信贷额度实现债务连锁清偿的功能,稳定币无法复制 [5] 完整性(Integrity) - 稳定币在匿名公链流通,缺乏KYC/反洗钱机制,易被用于非法活动 [3][9] - 无记名性质使其脱离发行方监督,加剧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 [9] - 货币体系需保障公众信任,而稳定币的匿名性与犯罪便利性威胁系统性安全 [4][9] 现行双层货币体系的优势 - 央行提供基础货币并确保结算最终性,商业银行通过信用创造支持实体经济 [11][12] - 现代RTGS系统体现弹性需求,央行可按政策利率向金融机构提供日内流动性 [4] - 货币创造无需全额储备支持,避免支付系统堵塞(对比稳定币需等额法币支持) [5] - 货币形态分层明确:央行货币(现金/准备金)、银行存款货币、第三方电子货币 [13] 代币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 BIS认为代币化是变革性创新,但下一代体系仍应以央行储备为核心 [14] - 统一账本技术可整合代币化央行储备、商业银行货币和金融资产,提升跨境支付等效率 [15] - 代币化能将信息传递、对账和资产转移整合为单一可编程操作,释放新效益 [15] 稳定币的附加风险 - 面值可兑换承诺与盈利商业模式存在内在矛盾 [10] - 对新兴市场可能引发货币主权丧失和资本外逃风险 [10] - 若规模持续增长,可能触发安全资产抛售等金融稳定风险 [10] - 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引入新型系统性风险 [10]
香港发表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LEAP”策略框架打造数字资产生态圈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05:50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 香港政府重申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全球创新中心的愿景 [1] - 提出"LEAP"框架,涵盖法律监管优化、代币化产品扩展、应用场景推进及人才发展四大方向 [1] - 政策延续2022年10月首份宣言的举措,强调构建可信赖且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1] 优化法律与监管 - 构建统一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覆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 [2] - 证监会将主导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的发牌机制 [2] - 财库局与金管局牵头法例检讨,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涵盖债券发行结算等全流程 [2] 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 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提供税务优惠 [3] - 推动代币化ETF通过持牌交易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 [3] - 探索代币化技术在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等多元领域的应用 [3] 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 [3] - 加强监管机构、执法机构与技术提供者合作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3] - 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支持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创新项目 [3]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政府与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建立可持续人才库 [4] - 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及国际监管协作中心 [4] - 通过联合研究计划培养企业家、研究人员及技术专家 [4] 政府高层表态 - 财政司司长强调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高效低成本交易,推动金融普惠 [4] - 财库局局长指出香港在传统金融数字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 - 即将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发牌机制展开公众咨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