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公里二手车

搜索文档
争议“0公里二手车”
北京商报· 2025-07-21 12:09
所购新车已被商家投保,被指销售"0公里二手车",多地消费者的类似投诉将极氪汽车推上风口浪尖。7月20日晚,针对销售"0公里二手车"的相关报道,极 氪汽车紧急发布声明称,不实报道,所涉及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 新商品车,未注册未开具发票,不构成二手交易。新车未售但已上交强险,不免让消费者对车辆是否存在易手情况产生疑惑。近期,为提升销量及财务数 据,部分车企及经销商通过过户等方式,将新车变身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扰乱汽车价格体系,相关部门则约谈部分汽车行业内企业,欲叫停乱象。而随 着"0公里二手车"持续发酵,如何界定一辆新车是否为"0公里二手车",也成为争议焦点。 据悉,今年5月以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汽车质量投诉平台陆续收到关于极氪汽车的纠纷退赔投诉。 极氪汽车方面称,上述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并非"0公里二手车"。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 票,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 同时,极氪汽车方面解释称,由于展车通常存在三至五个月的库龄,因 ...
0公里二手车乱象曝光,新车打8折卖,工信部拟重拳出击
36氪· 2025-07-21 11:28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拟协同相关部门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现象 从源头进行规范管理[16] - 商务部2025年5月召集行业机构及车企召开闭门会议 要求强化全流程监管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15] - 行业反内卷措施体系化推进 包括3月叫停车企销量周榜、4月整顿智驾误导表述、5月反对无底线价格战、7月上线账期承诺监督平台[6] 0公里二手车市场现状 - 行驶里程0-1000公里的未大规模使用车辆以远低于新车价格流入二手市场 售价多为官方指导价八折[4] - 现象覆盖吉利、上汽、小鹏、零跑等主流品牌 在瓜子二手车/懂车帝/人人车等平台普遍存在[7] - 具体案例:极氪MIX 2025款智驾版官网27.99万元 百公里二手车售价22.88万元(降价5.11万元)[9];小鹏X9顶配版官网37.98万元 百公里二手车售价33.71万元(降价4.27万元)[11] - 小米YU7出现反向溢价现象 二手市场89辆车售价35.79-39.68万元 较32.99万元官网价最高溢价6.69万元[11] 现象成因分析 - 车企为转嫁库存压力批量处理高库龄车/滞销车/老款车[14] - 4S店为达成销量目标提前上牌谋求返利[14] - 消费者退订车辆由车商补款提车后转售[14] - 形成成熟灰色产业链 涉及超四千家经销商[4] 行业影响 - 严重扰乱新车市场正常秩序及二手市场行情[14] - 消费者虽以更低成本购车 但丧失首任车主权益并增加后期维护风险[14]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指出现象"非常乱" 属于行业怪象[4]
极氪否认售卖“0公里二手车”
新华网财经· 2025-07-21 06:27
极氪"0公里二手车"事件 - 公司否认销售"0公里二手车",声明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或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法律属性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 [1] - 展车通常存在3-5个月库龄,会根据展示历史或库龄时间进行折扣明示销售,消费者享有新车首任车主全部权益,公司称这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1] - 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彻查报道提及的终端销售现象,将持续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 [1] 媒体报道内容 - 媒体调查发现5月以来公司通过直营门店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话术销售,引发大量投诉 [2] - 该操作与去年12月深圳和厦门公司户销量异常现象相关,两地销量分别激增至4321辆(环比+377.5%)和2767辆(环比+647.8%) [2] - "0公里二手车"指完成上牌手续但行驶里程极低的新车,主要来源包括清库存老款车型、经销商为返点提前上牌的"冲量车"等 [2] 行业反应与监管动态 - 长城汽车董事长称"0公里二手车"是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业乱象,涉及三四千家销售商 [3] - 商务部表示鼓励支持二手车市场发展,2024年2月已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将继续加强工作指导促进有序发展 [3]
极氪否认销售“0公里二手车”:“一口价展车”不是二手车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02:24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与"0公里二手车"现象 - 行业出现非理性竞争手段如"价格战"和"0公里二手车",后者指行驶里程0-1000公里、名义为二手但实际等同新车的车辆 [2] - "0公里二手车"被车企用于美化销售数据,但扰乱新车及二手市场秩序,且车主丧失首任车主权益(如三电终身质保)[2] - 行业普遍存在该现象,多个平台有3000-4000家公司销售此类车,售价低于指导价数万元,覆盖主流品牌 [2][9] 极氪事件与展车销售争议 - 极氪被指销售"0公里二手车",但公司澄清相关车辆为展车,强调展车未注册登记或上牌,法律属性仍属新车 [3][4] - 展车销售为行业常规操作,极氪展车库龄3-5个月,折扣销售时明确标注车辆性质并保留首任车主权益 [4][6] - 极氪否认存在"0公里二手车"行为,表态反对破坏行业秩序,并成立专项小组彻查终端销售问题 [4][6] 展车与"0公里二手车"的法律界定 - 法律上二手车需完成注册登记,展车未注册则仍属新车,核心差异在于登记状态而非是否投保 [7] - 2024年新能源展车销量占比达10%-15%,展车销售合规,但"0公里二手车"属灰色操作 [7][10] 行业规范与政策动态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0公里二手车"乱象,称其破坏市场规则 [9]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公平竞争,反对低于成本倾销和虚假宣传 [10] - 商务部研究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信部拟推"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转二手"政策 [10][11] - 官方媒体呼吁行业强化自律,车企应转向质量、技术、服务竞争,消费者需理性选择 [11]
陷入“0公里二手车”风波?极氪官方回应:涉及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08:06
极氪澄清"0公里二手车"事件 - 公司声明媒体报道的"0公里二手车"为不实报道 强调展车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 虽投保交强险但未开具零售发票或进行新车注册登记 [1] - 展车存在3~5个月库龄 公司采取折扣明示销售模式 消费者仍享有新车首任车主全部权益 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1] - 公司表示已在下定页面明显标注车辆性质 并设置二次提醒页面 确保销售流程透明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8] 行业"0公里二手车"乱象 - 行业存在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销售的现象 涉及多地直营门店 消费者提车时发现车辆已完成过户登记 [8] - "0公里二手车"指已完成登记上牌但未实际使用的新车 通过二手车渠道以大幅低于新车价格出售 涉及多家车企包括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 [8] - 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961.42万辆 同比增长6.52% 业内估计"0公里二手车"占比达5%~8% [9] 行业监管动态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已召开座谈会 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同时引导二手车出口 [9]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0公里二手车"为行业怪象 指出全国有三四千家渠道参与此类销售 [8]
极氪被指卖0公里二手车,车主集体炸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15:30
极氪销售争议事件 - 公司被指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销售,以"限时优惠"话术吸引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 [1] - 贵州、重庆、广州等多地消费者发现购买的"新车"实际已购买交强险并完成过户登记,沦为二手车 [4] - 消费者维权时遭遇推诿或拒赔,公司截至7月19日尚未回应 [5] 0公里二手车现象 - 指已完成登记上牌但未实际使用的新车,里程表显示接近0公里,通过二手车渠道以大幅低于新车价格出售 [8] - 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业内估计"0公里二手车"占比达5%-8% [18] - 行业人士称部分车企为冲刺销量数据和粉饰财务报表,将"0公里二手车"作为制造虚假繁荣的工具 [12] 消费者具体案例 - 重庆消费者程诚预定2025款极氪007车型,销售人员刻意隐瞒车辆已上险事实 [10] - 广州消费者李兴购买极氪001车型时,商家伪造极氪App页面,汇款账户非官方,车辆实际已于2024年12月缴纳交强险 [11] - 涉事车主群有80多人遭遇类似欺诈,销售人员曾提出自掏2000元现金补偿 [11] 公司经营数据 - 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22.5万辆和22.2万辆,产量大于销量 [11] - 2021-2024年净亏损累计达262.2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收窄至7.63亿元 [13] - 2025年6月总销量达43012台,但核心品牌极氪汽车交付量仅16702台,同比下滑17% [13] 行业背景 - 车市竞争激烈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厂商持续生产节奏导致去库存需求 [15]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指出"0公里二手车"是行业怪象,源于过去几年汽车行业激烈竞争 [17]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抢疯了
投中网· 2025-07-07 06:10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出现大量"0公里二手车"现象,即新车注册后未行驶即转为二手车销售,价格比新车低20%-30%甚至腰斩 [4][5][6][7][8] - 该现象源于供需失衡和价格战压力,车企通过经销商"压库"完成销售任务,经销商再以二手车形式低价出售 [48][49][51] - 该模式已形成跨境产业链,通过中亚等地区"平行出口"至俄罗斯等市场,2025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93万辆 [18][19][21] - 行业监管趋严,商务部已召开座谈会规范乱象,但根源在于产能过剩和恶性价格竞争 [16][49][57] 市场表现 - 具体案例:原价39万宝马3系售价22万,26万岚图FREE售18万,29万蔚来ET5T售18万 [4][5][6] - 线上平台有数千家公司销售此类车辆,涉及大众、比亚迪、奥迪等品牌 [8][14] - 俄罗斯市场部分车型折扣达建议零售价7折,形成完整改装和出口产业链 [11][21][26]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0.9%(2025年),但二手车市场渗透率仅7.9% [38][39] 行业影响 - 扭曲真实供需:虚高销量误导车企产能规划,加剧产能过剩 [51] - 损害消费者权益:二手车无法享受首任车主质保,存在库存车安全隐患 [37][42][44] - 扰乱价格体系:价格战导致产业链利润受压,2025年多轮降价潮挤压利润空间 [50][55] - 跨境贸易风险:俄罗斯政策调整已影响计税方式,出口市场面临重构 [33][34] 企业应对 - 直营模式车企(如特斯拉、蔚来)未出现该现象,主要存在于经销商体系 [49] - 多家车企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试图缓解产业链压力 [56] - 行业协会建议车企稳定经销商价格体系,避免恶性竞争 [54] - 部分企业通过该模式开拓海外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度 [32]
一场关于「0公里二手车」的生意游戏
36氪· 2025-07-01 13:54
行业现象 - "0公里二手车"定义为行驶里程0-1000公里、手续齐全但名义上已成为二手车的车辆,在业内也被称为"准新车"[10] - 该现象首次在汽车市场引发大规模关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线上平台有数千家公司在销售此类车辆[5] - 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二手车交易量连续4年超过新车上牌量,成为汽车消费重要增量[14] 市场供需 -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下新车价格仍较高(十几万元起步),0公里车成为兼顾成本与体面的折中选择[17][18] - 主要消费群体包括刚毕业年轻人、务工返乡中年群体及网约车司机,部分消费者看重其外观无使用痕迹且不影响上牌[20][21] - 2024年部分城市网约车政策调整为仅允许车龄一年内车辆注册,推动0公里车成为司机抢手货[23] - 海外需求显著,中亚、中东及非洲国家淘车客会批量收购里程少于500公里的新能源车[25] 产业链运作 - 经销商为完成车企销量指标,以公司或个人名义购车计入销量后再折价转给二手车商[35] - 车企将滞销车型以7折左右价格批量出清,但库存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电池衰减或软件滞后[36] - 部分厂商通过员工名义购车后返租给4S店作为试驾车,使用一两周后流入市场[40] - 退订车(因贷款失败或等待周期放弃订单)也成为0公里车来源,手续齐全且里程数少[39] 市场影响 - 0公里车价格较新车低30-40%(原价10万新车在二手平台6-8万成交),冲击正规渠道销售[48] - 部分城市利用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漏洞,通过0公里车操作可获取最高2万元补贴[46] - 行业陷入价格战,从主机厂延伸到终端市场,有主播以每台仅赚一两千元的价格销售[49] - 乘联会指出该现象是产销目标过高导致压力传导的结果,被批评为"数据崇拜"[50] 行业变化 - 传统能源车时代0公里车是高利润小众商品(如200万手动挡保时捷让车商赚3万),新能源时代变为规模化流通[12][13] - 消费者偏好从"买新不买旧"转变为"有车就行",推动官方认证二手车兴起[15] - 车商库存结构变化:2020年代初期新能源车占比10%,平均10天可出手一辆[16] - 2024年年轻消费者转向更理性消费,叠加车企降价导致0公里车难出手,部分车商亏损严重[22][52]
一场关于“0公里二手车”的生意游戏
虎嗅APP· 2025-06-28 14:23
核心观点 - "0公里二手车"现象扰乱汽车销售市场秩序,可能导致车企销售数据失真[4] - 该现象是汽车产业"隐性规则"的消化方式之一,涉及经销商冲量、车企清库存等多方利益[21] - 行业价格战从主机厂蔓延至终端市场,形成恶性循环[36] 市场现状 - "0公里二手车"定义为行驶里程0~1000公里、手续齐全的名义二手车[7] - 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二手车交易量连续4年超过新车上牌量[11] - 典型交易案例:落地价20万元的新车以13万元进货,15万元售出,单车利润超1万元[3] 消费群体 - 主要买家包括刚毕业年轻人、务工返乡群体和网约车司机[16] - 网约车司机因政策限制(仅允许车龄一年内车辆注册)成为核心客群[18] - 海外买家(中亚、中东、非洲)占比提升,通常批量采购500公里内新能源车[19][34] 产业链角色 - 经销商为冲销量返点,以公司/个人名义购车后转手给二手车商[25][27] - 车企通过员工名义购车再返租给4S店作试驾车,短期使用后流入市场[30] - 部分滞销车型以7折价格批量出清,存在电池衰减风险[28] 行业影响 - 新能源车首任车主权益(如终身三电质保)在过户后自动终止[23] - 价格体系受冲击:10万元新车在二手平台仅售6-8万元[36] - 补贴政策被滥用,单车最高可获2万元补贴(国补+地方补贴)[35] 数据异常 - 雷丁汽车2018年实际销量15万辆,但公开数据为28.7万辆[28] - 部分厂商通过经销商进货虚增销量,形成行业默契[27] - 退订车和库存车通过二手市场消化,占比持续上升[29]
抖音爆火的“0公里二手车”,正在冲击新车市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03 16:19
行业现象 - "0公里二手车"指上完牌照即注册但实际未售出、回流至二手车商的车辆,行业存在三四千家此类交易商,形成混乱局面 [1] - 抖音成为"0公里二手车"主要流通平台,远超懂车帝、瓜子二手车等垂直平台 [3] - 二手车商通过短视频平台高调宣传业务,单条视频流量可达数月峰值,利用"乱象"标签引流 [9][14] 产生原因 - 车企通过二手车渠道处理滞销库存车以美化销量数据 [21] - 经销商通过假过户获取厂家返利,再以"贷款被拒"理由回收车辆实现"一车双吃"套利 [21] - 平行进口车回流国内市场,叠加出口退税形成价格优势 [26] - 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刺激套利行为,如新能源置换补贴达2万元,部分地区额外补贴3000元,导致报废车资源紧缺 [24] 市场影响 - 破坏传统经销价格体系,部分车型售价显著低于官方渠道:海豹05仅5.58万元、CS75 plus顶配8.99万元、瑞虎8荣耀版7.98万元 [9] - 出口市场价差显著:理想L9中亚售价达国内2倍(45万vs近100万),L7哈萨克斯坦溢价20万元 [28] - 2023年单家车商出口200+辆吉利星越L即获利超100万元,出口利润较国内高30% [28] 商业模式 - 大客户批量采购渠道释放低价车源,第三方承销比例持续增加 [18] - 早期以租赁运营为主(如滴滴车辆),近年转向直接销售 [16] - 存在特供减配车型,配置单未公开披露 [29] 潜在问题 - 新能源车丧失首任车主权益(如电池终身保修) [30] - 产权风险:部分包牌车存在抵押贷款隐患 [30] - 出口车辆未做本地化测试,海外投诉率激增30% [29] 行业反应 - 商务部召集车企、协会及平台召开闭门会议,重点讨论出口合规问题 [3][29] - 车商集体抗议监管,认为交易合法且满足市场需求 [14][16] - 行业默认降价趋势,对套利行为容忍度提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