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运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增至66艘 登记数量和运力规模稳居全国自贸港(区)首位
海南日报· 2025-09-17 13:40
"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已增至66艘,总吨位361.42万,总载重吨641.61万吨,登记数量和运力规 模稳居全国自贸港(区)首位。这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9月16日从"中国洋浦港"籍船舶海事船检与航 运金融服务对接会上获悉的。 当天的对接会上,合作签约是重头戏,共同拓展专业服务"朋友圈"。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中 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洋浦分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和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等 四家单位,共同签署《海事船检与航运金融协调机制共建协议》。根据协议,四方将构建三大创新体 系:一是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通"检验-登记-融资-保险"环节壁垒,实现业务流程"串联变并联",大 幅缩短船舶运营筹备周期;二是定制化金融支持体系,开发符合航运业特点的低息贷款、灵活保费等专 属产品,设立绿色审批通道,预计可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15%以上;三是数字化协同体系,在依法合 规前提下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联合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活动,持续优化自贸港航运营商环境。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牵手"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署《保险业 务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全球化的资源优势,聚焦航运金融,紧扣企业 ...
“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增至66艘
海南日报· 2025-09-17 02:14
海南日报洋浦9月16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刘梦晓 通讯员 贾梦瑶)"中国洋浦港"籍国际 船舶已增至66艘,总吨位361.42万,总载重吨641.61万吨,登记数量和运力规模稳居全国自贸港(区)首 位。这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9月16日从"中国洋浦港"籍船舶海事船检与航运金融服务对接会上获悉 的。 "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增至66艘 登记数量和运力规模稳居全国自贸港(区)首位 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和海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儋州支行等三家 单位共同签署《关于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促进航运业安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海南自贸港政 策红利持续释放,提升海南航运开放能级。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牵手"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署《保险业 务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全球化的资源优势,聚焦航运金融,紧扣企业诉求,为海南国际船舶船东及其 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用好金融活水,助力航运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当天的对接会上,合作签约是重头戏,共同拓展专业服务"朋友圈"。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中 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洋浦分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 ...
姜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引导更高水平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湾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9:35
大湾区金融开放进展 - 港澳银行内地分行获准开办银行卡业务 港澳金融机构参股内地保险公司标准降低[1] - 2024年"跨境理财通"北向通新增内地银行人民币存款产品 横琴新街坊增设澳门版智能柜台提供非现金金融服务[1]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南沙30条"指导意见 在跨境金融 绿色金融 科技金融 航运金融领域给予政策支持[1] 监管合作机制 - 大湾区与港澳监管机构建立定期会议机制 推进银保规则衔接和技术对接[1] - 监管联席会议与协同执法机制持续强化 完善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制度工具[2] 未来发展方向 - 引导高水平专业化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湾区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深耕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新赛道[2] - 扩大"等效先认"政策覆盖面 优化横琴"单牌车"等跨境便利安排[2] - 支持内地金融机构依托港澳平台打造面向全球的服务基地[2]
今年1-6月天津市跨境人民币收付2755亿元 同比增长19.3%
新华财经· 2025-07-30 13:53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 天津市2023年1-6月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达2755亿元 同比增长19.3% [1] -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为中埃经贸合作区提供2.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1] - 渤海银行成为天津市首家CIPS直接参与法人银行 跨境支付通业务上线后处理1745笔交易 金额超880万元 [1] 金融基础设施创新 - 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成功上线FT账户体系 已落地业务近5亿元 [2] - FT账户扩容使企业获得更多元跨境金融产品 更灵活汇兑选择及更低融资成本 [2] - 多家银行正在推进FT账户扩容进程 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政策与产品创新 - 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推出专项人民币跨境服务方案及跨境人民币奖励政策 [1] - 银行机构创新推出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1] - 金融监管部门持续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目标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
“金融+航运”有效合力!两家金融央企发布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6-19 05:40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联合发布《共同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旨在通过金融与航运的合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1] - 方案围绕金融服务航运安全、便利化和绿色转型三方面推出十项具体行动措施,以提升航运金融和保险领域的中国话语权 [2] - 现场发布了六项阶段性成果,包括电子单证互认互通、航运指数发布、优化航运结算产品等创新举措 [1] 行动方案内容 - 方案聚焦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需求,探索丰富航运相关金融产品体系 [1] - 十项具体行动措施涵盖整个航运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紧扣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和难点 [2] - 措施包括建立航运金融和航运保险领域的中国规则,促进高质量发展 [2] 阶段性成果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实现电子单证互认互通 [1] - 共同发布航运指数并优化航运结算产品 [1] - 中银金租加快在上海设立SPV [1] - 中国人保制定货运险行业示范条款 [1] - 提供"3+1"一揽子服务 [1] 公司表态 - 中国银行表示将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强航运贸易数字化创新成果孵化 [1] - 中国人保称此次合作是金融央企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探索,将助力打造世界一流航运枢纽 [2]
金融与航运双轮驱动,中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破浪前行
第一财经· 2025-06-18 07:0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6万标准箱,创全球港口发展史最高纪录,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 [2] -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三,与新加坡、伦敦组成"第一梯队" [2] - 2024年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强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标 [7] 金融机构支持举措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联合推出29项具体举措的《工作方案》,覆盖航运安全、贸易便利化、绿色转型三大领域 [2] - 创新"货运险+出口信用险+出口产品责任险+银行贷款"的"3+1"一揽子服务,已为近百家航运企业提供服务 [3] - 中行上海市分行设立航运金融中心,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推出专属在线结算产品实现"一点接入,全球响应" [5] 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改委布局229个国家物流枢纽,上海入选港口型、空港型等四类枢纽 [4] - 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参与上港集团宝山罗泾港改建项目,提供枢纽建设融资支持 [4] - 为5A级物流企业搭建本外币资金池体系,实现45个集团账户T+0实时归集,年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5% [6] 绿色与数字化转型 - 推出国内航运业首单15亿元ESG挂钩银团贷款,利率与低碳转型绩效挂钩 [7][8] - 开发"航运直通车"等数字结算产品,累计服务超万户企业,实现运费全流程线上化处理 [8] - 计划推动电子单证融合、船舶保险数字化方案,探索碳排放额度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 [9] 跨境金融服务 - 构建"跨境金融生态圈",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及境外机构"引进来" [3] - 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聚集优势,拓展航运生态圈服务体系 [3]
东疆综保区重磅签约落地航运博览会 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4 03:43
签约项目与投资规模 - 天津东疆综保区与山东昇润海运、平安国际融资租赁等签署多项协议,签约总额达19 6亿元人民币 [1] - 山东昇润海运计划在东疆设立子公司天津昇润海运,总投资3 6亿元人民币,2025年投放4艘先进冷藏船 [2] - 平安租赁承诺2025年在津增资16亿元人民币,探索船舶租赁业务 [2] 行业影响与市场定位 - 天津昇润海运将成为天津市首家专业远洋冷藏船运输企业,填补天津远洋冷藏运输领域空白 [2] - 该项目将提升京津冀区域高端生鲜产品与高附加值货物的全球通达能力 [2] - 平安租赁与东疆合作将壮大天津航运金融服务能级,为航运企业提供更优质融资解决方案 [3] 制度创新与行政效率 - 首创"协同联办"机制,实现船舶落户"一次申请、多证同办",涵盖船舶所有权登记、国籍证书等核心证书 [4] - 审批流程提速70%,改变企业多头奔波、重复提交材料的困境 [5] - 四大创新服务包括提升国内船舶转籍效率、优化国外进口船舶办证程序等 [6] 区域发展与战略意义 - 合作将促进北方航运市场核心要素向东疆集聚,优化天津航运营商环境 [7] - 推动环渤海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天津力量" [7] - 东疆综保区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吸引更多航运要素集聚,提升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功能能级 [9]
上期所:持续丰富航运衍生品体系
期货日报网· 2025-05-28 16:57
论坛概况 - 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主题为"绿色共享智慧互联",吸引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00家机构、逾千名嘉宾参与 [1] 海运市场分析 - 2024年世界海运市场总运力达23.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4%,增速与2023年持平 [2] - 海运量和运力较为适应,但各货类航运市场差异较大,干散货和液体散货市场供需相对均衡,集装箱市场运力紧张 [2] - 中国外贸海运量占世界海运量的比重为31.3%,较2023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 - 中国铁矿石、煤炭、原油和集装箱海运量占世界比重分别为76.2%、30.8%、25.6%和24.5%,较2023年分别上升1.1、3.4、0.02和0.5个百分点 [2] 港口评价 - 新加坡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处于"世界领先"方阵,鹿特丹港、釜山港、青岛港、深圳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汉堡港、广州港、香港处于"世界前列"方阵 [3] - 宁波舟山港进步较快,首次跻身"世界领先"方阵 [3] 港航业发展共识 - 港航业应通过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提供稳定可靠的"港航锚点",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以开放、创新、可持续的模式应对挑战 [3] - 各方承诺推动港航业低碳转型、深化数字化协同创新、加强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应急协作、支持自由贸易体系、推动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 [4] 航运金融发展 - 浙江正以建设"创新浙江"为引领,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5] - 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第一大港,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港航产业生态与产业链 [5] - 金融与港航的创新融合是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的核心动能 [5] 航运衍生品市场 - 境外有新加坡交易所等4家交易所上市了约200个航运衍生品品种 [6] - 2023年8月18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填补我国航运类衍生品空白 [6]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为贸易出口企业提供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助力航运软实力提升 [7] - INE航运指数期货市场运行稳健,期现价格联动良好,吸引包括新加坡、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易者参与 [7] 未来工作计划 - 上期所将围绕风险防控、市场培育、丰富航运衍生品体系三方面开展工作,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 [8]
一渠春水入海流——天津以金融“活水”涵养“蓝色经济”
新华社· 2025-05-17 11:58
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进展 - 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国家粮食物流枢纽及应急储备保障中心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包含码头、筒仓、粮食廊道等子项目,堆场消防能力提升工程即将竣工投用 [1] -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多家银行组成银团,为项目提供79.10亿元银团贷款,已使用47.5亿元用于粮食廊道、堆场改造及消防设施改造 [3] -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支持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等项目,截至2024年末港产城融合贷款余额48.39亿元,较年初增长13.28亿元 [3] 航运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航运金融中心为航运场景下企业提供超530亿元贷款支持,航运专属产品累计签约客户1450户 [3] - 天津金融机构开发航运相关金融产品80余种,包括首个海运费数字贷产品、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等创新产品 [5] - 渤海银行航运金融中心推出"渤银关税通"产品,服务200家进出口企业,办理税款支付业务1700余笔、缴税金额1.6亿元 [5] 航运金融支持体系与市场表现 - 天津建立适港企业金融需求快速响应机制,734家适港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贷款余额总量的10% [5] - 2024年一季度天津航运保险保费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6.74%,船舶保险增速全国前列 [5] - 2020至2023年天津航运金融综合指数值从100点升至146.07点,年均复合增长率13.46% [6] 船舶租赁业务发展 - 天津累计完成882艘船舶租赁业务,跨境船舶海工租赁业务全国占比超9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5400亿元 [7] - 2024年一季度新增92艘船舶租赁业务,资产规模增加47.5亿美元 [7] -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为金融租赁公司办理首批项目公司直贷业务,单笔超500万美元,提升资金效率并规避汇率风险 [8]
“南沙金融30条”发布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1:48
金融支持南沙建设总体目标 -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 [1] - 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增加票据融资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 [1] - 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新模式 [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1] 高端制造产业金融支持 - 引导政府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社会资本精准投放 [2] - 支持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2] - 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2] 特色金融服务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加强企业碳账户与碳核算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碳金融服务 [2] - 推动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金融机构按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给予支持 [2] 跨境金融与国际合作 - 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产品创新 [2]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2] - 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3] 金融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支持港澳投资者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3] - 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等平台 [3] - 为港澳金融机构跨境办公提供空间载体 [3] 民生金融便利化措施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试点 [3] - 支持银行与非银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3] - 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3] 跨境保险服务创新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商业医疗险、商业保险年金、跨境车辆保险等产品 [3] - 汇丰银行认为该政策将推动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与跨境业务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