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污染防治几场保卫战 环保部门这样打!
新华社· 2025-09-19 13:48
19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门介绍,"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 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生态环境部门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 战、净土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取得新成效。跟随这组海报,一起了解下。 碧水保卫战 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 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 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 分别达到90%和93.3%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十四 蓝天保卫战 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 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 PM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十四五 (文章来源:新华社) 净土保卫战 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污染溯源 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十四五 ...
“科技+生态环境”创造更多可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9-17 00:26
生态环境科技是动态发展中的事业,要保持长久的热情和激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能满足于一时 一域的进步,或者某一方面的突破,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坚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接续推出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克难。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扬弃、推陈出 新,让现代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共进。 要搭建先进科技产品技术快捷交流与交易的平台。可以对一些现有的类似功能的平台进行改造,也可以 对相关平台进行整合,使其功能更强大更好用。还可从需求出发,新开发细分领域和垂直系统的平台, 为生态环境科研提供资源高效对接的渠道。要让需求方和供应方能够及时有效对接,为科技研究提供目 标靶向,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先进科研成果流动起来,在实践运用中转化为更大的经济、社 会和生态效益。 科技是伴随着需求前进的,同时,又推动需求向前发展。当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应当紧紧结合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需求去推进,比如,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迎战大气、土壤、水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中遇到的各种"拦路虎"。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迈向深入。 当前的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要加速前 ...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责任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仗
郑州日报· 2025-09-08 00:41
9月7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 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有关工作会议部署,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抓好 污染防治,坚决打好攻坚战、主动仗,圆满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目标任务,为"十五五"构建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夯实绿色基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出席并讲 话。 会议强调,要明确目标、聚焦重点,抓整治、见成效,坚持过程导向,推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 面改善、持续改善。长抓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近抓重点治理,聚焦重点污染源、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精准施策、靶向施治,在动态平衡中推动生态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多重目标协同达成;重抓管控管理,强化法治保障、科技支撑,严抓严管、科 学管理,形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常抓基层基础,加强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和各项机制保障,为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实支撑。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结果导向,抓奖惩、保落实。严格落实领导责任、主 体责任、监管责任,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体系,严格兑现奖惩,树立鲜明导向,加强宣传引 导,大力营造 ...
河南党政“一把手”部署重点省辖市片区污染防治工作 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提升进位
中国环境报· 2025-08-29 10:07
8月27日,河南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在新乡市召开,省委书记刘宁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 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污染防治工作分析形势、 查找问题、明确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信心决心,以更鲜明态度、更严格标准、更过硬措施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改善、持续改善。省长王凯作工 作部署。 刘宁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综合施 策、攻坚克难,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提升进位,根本扭转落后局面,为奋力谱写中 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厚植绿色底色。 刘宁强调,本次会议也是一次集体约谈,要认清形势、细化任务,严把源头关、排放关、治理关,以铁 心、铁面、铁腕痛下决心打好翻身仗。要深入剖析问题,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制定针对性强的整 改措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深化治本攻坚,落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 场建设的意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构建绿色运输体系。要完善制度机制, 健全法规标准,强化政策保障、生态环保督察, ...
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登高战酷暑筑牢环境数据防线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1:46
监管措施 - 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聚焦水泥、钢铁、VOCs、酒精及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开展执法抽测 [1] - 监测人员攀爬60米采样平台并直面70摄氏度烟囱热浪与300摄氏度设备高温进行采样测试核验 [1] - 采用交叉互检模式组成7个工作组对95家重点单位自行监测方案及自动监测系统运维进行全面检查 [1] 实施成效 - 交叉互检规范企业自行监测行为并提升数据质量和技术防控能力 [1] - 严格执法倒逼责任落实并为精准治污提供强力监测保障 [1] - 监测人员在35摄氏度高温下操控采样无人船进行水质日常例行采样监测 [3]
内蒙古上半年完成防沙治沙1550余万亩 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8 00:52
记者21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和污染防治攻坚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任务,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 统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一岭介绍,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核心战区,内蒙古坚决扛起防 沙治沙重任。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551.6万亩,占年度任务的77.6%。巴丹吉林、腾格 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实现合龙,"绿进沙退"态势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开复工建设穿沙 公路1700公里,带动治沙243万亩。 草原保护方面,《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已于7月1日起施行,严格落实3.8亿亩禁牧和5.9亿 亩草畜平衡目标。通过无人机巡查、集中整治等措施,全区违规放牧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水体治理也在持续推进。呼伦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乌梁素海、岱海水域生态状况保持稳定。水 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今年为内蒙古增加5亿立方米生态用水指标,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了有 力保障。 在矿山修复方面,自治区累计建成绿色矿山39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2023年以来已完成97.86平方公里 ...
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在新乡市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27 10:49
会议核心内容 - 省委书记刘宁强调需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河南考察讲话精神 聚焦污染防治工作分析形势和明确目标 [1] - 会议旨在统一思想行动和坚定信心决心 以更鲜明态度和更严格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 [1] -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改善 全面改善和持续改善 省长王凯出席 [1] 污染防治工作部署 - 要求认清形势和细化任务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 严把源头关和排放关及治理关 [2] - 需深入剖析问题并查找短板 聚焦重点行业与重点区域及重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 - 精准打好蓝天和碧水及净土保卫战 推动污染防治取得明显突破 [2] 绿色发展机制建设 - 深化治本攻坚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与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及构建绿色运输体系 [2] -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2] - 健全法规标准 加强政策保障和环保督察 完善生态环境通报与曝光及约谈工作机制 [2] 责任体系与执行保障 -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作用和内生激励作用 加强党的领导并坚持党政同责与齐抓共管 [2] - 构建覆盖全面和权责一致及奖惩分明责任体系 从严监督执法和加强宣传引导 [2] - 动员全社会齐心协力建设美丽河南 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见效 [2] 会议参与情况 - 省委副书记张巍传达省委文件精神 常务副省长孙守刚通报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2] - 洛阳市和安阳市及鹤壁市等7个省辖市与省直单位作汇报 [2] - 省领导秦国文和王刚及江凌等6人出席 省辖市党政负责人与中央驻豫媒体参加 [3]
滨州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8-21 01:39
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6.7%,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20.5%,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升13.1%,三项指标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二 [3][18] - 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全部实现"消V",地表水水质指数同比改善率列全省第五,近岸海域优良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3][18] - 投资1.2亿元提升128条镀锌生产线,预计年削减NOx排放935吨,96家排放大户污染物排放量较基准下降超10% [9][18] 污染治理工程进展 - 完成17座污水处理厂"两清零一提标"改造,高标准整治1379个入河排污口和913个入海排污口 [3][19] - 沾化区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总面积达3924公顷,完成1132米人工岸线修复 [10][11] - 阳信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5.67%,14家水产养殖企业全部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再利用 [12] 监管执法机制优化 - 上半年对874家企业实施"双随机"抽查,非现场执法比率达60.1%,对18种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 [9][21] - 将16521家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其中绿色等级15713家、蓝色等级596家、黄色等级212家 [9][21] - 环评审批通过交叉公示、合并流程等措施缩短20-30天,保障716个重点项目环境要素 [9][20] 资金与政策支持 - 争取中央及省级环境专项资金3.58亿元,设立环境要素"蓄水池"实施跨区调剂 [9][20] - 沾化区入海排污口整治省级通过率100%,总氮浓度均值为3.70mg/L,同比改善1.1% [10] - 阳信县完成29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8% [12] 生态建设成果 - 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2个,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级"一园一策一图"试点 [3][19] - 沾化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海域滩涂养殖发证率达100% [10] - 开展"海陆空"立体监管,采用无人机巡查、轻型快艇及海洋执法船协同巡查 [10]
临沂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中国环境报· 2025-08-14 01:40
文章核心观点 -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党建与业务融合、污染防治攻坚和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2][13] 党建引领与组织建设 -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工作法"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五星级党支部覆盖率超50% [3][14] - 建立党组决策、班子成员领办的溯源责任体系 累计实施首办、领办项目22个 [3][14] - 与市纪委建立廉政风险会商机制 梳理6方面廉政风险及21项具体表现并制定防控措施 [3][14]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 2024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6 同比改善4.7% 帮扶43家企业绩效提级 [4][15] - 推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 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 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整治 [4][15] - 深化VOCs综合治理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源头减排 加快清洁取暖改造 [20] 水环境治理成果 - 2024年国控断面优良率达82.4% 精准筛选21个重点断面并制定"一断面一策"方案 [4][15] - 完成18项标本兼治工程措施 完善断面监测考核网络 深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4][15] - 开展汛前河湖沟渠隐患排查 成立市级包保工作组逐一包保国控断面 [4][15] 土壤与固废治理 -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创建"无废细胞"165个 [4][15] - 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全部达标 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并加快重点地块修复 [4][15] - 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开展大宗工业固废摸排整治 [21] 绿色产业发展与资金支持 - 打造5个循环产业园区 招引20个环保项目 建成2个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5][16] - 谋划6个EOD项目 争取政策贷款116.78亿元 获批48个中央和省级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共3.97亿元 [5][16] - 培育环保产业 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动页岩砖、焦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升级 [20] 监管执法与服务创新 - 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4.5% 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企业4.9万家 正面清单企业292家 [5][16] -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6次 完成监督帮扶核查860家次 整改问题503个 [7][17] - 办理生态环境信访工单1046件且按时办结率100% 处理热线投诉5363件且群众满意率95.3% [7][17] 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 建成蒙山生物多样性观测站 完成23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66个村环境整治 [9][16] - 沂南县、费县入选省级"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 [9][16] - 蒙阴县林木覆盖率73% 将26.5%县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 [11] 环境安全与应急能力 - 查处"两打"刑事案件21起 完成应急预案备案1339家 [7][17] - 鲁苏边界应急演练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 开展危废、辐射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 [7][17][21] -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 帮扶整改问题153个 [7][17]
赵一德到咸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
陕西日报· 2025-08-13 22:4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导向 - 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 要求科学评估煤矸石填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针对生态安全风险深入研判靶向施策 [1] - 推动固废利用"吃干榨净" 提升煤矸石综合利用 安全利用 循环利用水平 [1] 企业环保实践要求 - 鼓励防水材料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加快生产装置环保改造升级 [1] - 要求企业加强员工安全防护 守牢环保和安全两条底线 [1] - 推广蓄热式焚烧炉烟气治理工艺等新技术应用 [1] 污染防治具体措施 - 打好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强化重点区域/时段/行业监测预警 [2] - 协同实施减煤 抑尘 控车 治源 禁燃 增绿组合措施 [2] - 统筹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 [2] - 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 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2] - 开展沿河湖矿山 化工园区 危险废物处置场等风险隐患综合治理 [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以"北电南下""南化北移"为牵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 - 推动能源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 用地结构调整 [2] -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