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

搜索文档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秋分走进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看青贮好“丰”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07:19
核心观点 - 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在秋分时节进行青贮收割和窖藏作业 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优质饲料 为有机奶产品提供原料保障 [1][3][10]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牧场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拥有昼夜温差悬殊 光照充沛(年均3000小时日照)的自然条件 [1] - 黄河冲积平原肥沃土壤与乌拉特草原纯净地下水提供滋养 天然沙漠隔离带形成生态屏障 [1] - 北纬40°的地理位置结合阳光 沃土和清风等自然要素 为有机奶生产提供独特优势 [10] 青贮生产过程 - 秋分前后为青贮制作黄金期 全株玉米淀粉含量达33% 水分控制在67% [3] - 采用自走式青贮收割机呈"品"字形推进 完成切割和粉碎作业 将玉米连同植株切割成2公分饲草颗粒 [3] - 运输车辆需经专业设备检测确保收割质量后才能进入窖藏区域 [5] 窖藏技术工艺 - 青贮卸车后通过压实机循环进行摊平和碾压作业 使青贮堆逐渐升高并形成规整轮廓 [8] - 最后层草料压实后立即用薄膜覆盖 从窖顶边缘向中心密封 并用轮胎压实完成发酵准备 [8] - 整个工艺体现对每株玉米的精挑细选 每次碾压的精准把控和每寸土地的敬畏守护 [10] 产品质量标准 - 牧场生产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优质饲料 [1] - 自然条件与生产工艺共同保障有机奶产品的纯净与醇厚品质 [10]
投身有机农业正当时
南方农村报· 2025-09-15 10:3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 农业正迎来以绿色健康为导向的深刻变革 [2][3] - 有机农业尊重自然倡导生态循环 成为农业转型重要方向并回应公众高品质生活期待 [3][4] - 有机农业已进入系统推进和高速增长阶段 2024年全球有机管理土地面积突破1亿公顷 [26][27]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 发展历程从无到有 从外销到内需 从探索到规范 [6] - 20世纪80年代科研机构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 1990年实现有机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7][8] - 2005年《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及认证管理办法实施 标志行业进入标准化法制化发展阶段 [10][11] 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 - 截至2023年全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超2.8万张 获证企业达1.7万余家 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13] - 产品品类日益丰富包括茶叶蔬菜杂粮畜禽产品加工食品 形成东部东北等集中产区 [14] - 消费结构变化:从高收入人群专属扩展到中等收入家庭 消费场景从超市货架到生鲜电商日益日常化大众化 [15][16][17]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农业绿色转型 2024年初出台政策明确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 [18][19] - 各地政府推出示范园区建设技术推广补贴认证费用支持等配套措施 [20] - 构建覆盖生产认证销售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 [21] 行业核心价值与创新 - 拒绝使用化学农药合成肥料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 保障农产品安全并推动土壤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减排固碳 [23][24] - 除初级农产品外 有机纺织品有机护肤品等衍生品类持续扩展 [28] - 智能农业生物技术绿色物流等创新元素使有机农业更高效透明可信 [29] 发展前景与机遇 - 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意义的长期赛道 当前是投身有机农业的宝贵时机 [30][31] - 推动中国有机农业向高质量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贡献农业现代化与全民健康事业 [32][33]
生物农化制品:绿色农业的新引擎
来觅研究院· 2025-09-11 06:5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生物农化制品行业正成为现代农业投入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盖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药 肥料 生物刺激素及土壤调理剂等产品 [4] - 全球行业呈现由传统化学投入品向生物投入品过渡的趋势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应用比例逐年上升 [4] - 政策引导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欧盟有机农业补贴和美国EPA监管豁免显著提升市场准入效率 [5][6] -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强劲 农业农村部推出农药登记快速评审通道 目标到2025年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比例提升至30% [8] - 全球市场快速发展 巴西2023年生物农药施用净面积超3000万公顷 2024年生物投入品使用率从34%跃升至73% [9][10] - 中国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实施面积13.9亿亩次 绿色防控率57.7% 生物农药登记数占新登记总数67.1% [11] - 资本高度活跃 多家企业冲刺IPO 并购整合频繁 2025年发生多起融资案例 [12][13][14] 细分领域及作用机制 - 生物肥料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固定氮素 活化磷钾养分或直接提供营养 典型产品包括根瘤菌 固氮螺菌等 [7] - 生物刺激素通过刺激植物生理活动改善土壤微环境 增强养分吸收效率 典型产品包括海藻提取物 腐植酸等 [7] - 生物农药(微生物源)通过微生物产生毒素 寄生等方式抑制害虫 典型产品包括苏云金孢杆菌 白僵菌等 [7] - 生物农药(植物源)利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防治病虫害 典型产品包括除虫菌素 印楝素等 [7] - 生物农药(生物化学)通过信息素干扰害虫交配或激活植物免疫系统 典型产品包括昆虫信息素 植物诱抗剂等 [7] - 土壤修复剂通过添加有机质或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 钝化重金属 改善土壤结构 典型产品包括有机肥 微生物修复菌剂等 [7] 全球发展现状 - 海外发达国家在研发层面持续推进 如美国Tidal Grow AgriScience开发基于壳聚糖的生物农药 Ascribe Bioscience探索RNA干扰技术 [9] - 巴西是全球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率最高国家 2023年生物农药施用净面积超3000万公顷 [9] - 中国在技术落地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农科院研发微生物菌剂使稻米镉含量超标率下降逾30% 江苏协联研发土壤改良剂在盐碱地治理效果显著 [10] 资本动态 - IPO市场活跃 丰倍生物2025年8月IPO过会拟募资10亿元 广西田园2025年6月完成深交所主板辅导年收入超18亿元 上海生农2025年4月进入北交所辅导期 [12] - 并购整合频繁 先正达2025年4月收购瑞士诺华农用天然化合物和菌株库 富邦科技2025年5月明确围绕农化助剂与特种肥料开展并购 [12] - 一级市场融资案例集中 2025年发生多起融资 包括思威博B轮数千万人民币 科氏帛生物A轮未披露 美奥博特Pre-A轮未披露等 [14]
国网灵丘县供电分公司:全力保障车河国际有机论坛会供电安全可靠
中国能源网· 2025-08-28 07:11
行业活动概况 - 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于8月25日至29日在灵丘县车河有机社区举行 吸引来自31个国家的80位外宾和70位国内专家参与 [1] - 论坛设置会议 开闭幕式 主旨演讲 参观活动 文化展演等多类内容 活动范围覆盖车河有机社区 云朵驿站 下北泉村等多个地点 [3]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灵丘县供电分公司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保电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运维检修 电网调度 应急抢修 后勤保障等专业组 明确职责与方案 [3] - 对35千伏高庄变电站 北泉变电站及相关线路开展多轮拉网式排查 运用红外测温 局放检测技术深度检查变压器 断路器 电缆接头等关键设备 [4] - 主会场周边预置2台中压发电车和1台低压发电车 完成双电源接入调试 安排40余名保电人员现场值守 [4] - 电网运行方式完成优化 所有设备以零缺陷状态投入运行 保障论坛期间电力生命线畅通无阻 [4]
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大同开幕 全球专家共议有机农业助推县域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2:05
大会概况 - 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举行 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 [1] - 大会主题为"全域有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有机农业与区域发展 [1] 技术应用与环境效益 - 有机农业通过生态友好型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和土壤退化 具体技术包括土壤培肥、生物酵素和旱作技术 [1] - 生态友好型技术可实现生态修复与稳产 为干旱地区提供可持续农业方案 [1] 行业发展动力与愿景 - 有机农业发展核心动力包括身份认同和自豪感、经济体系、政策支持、适应和可持续性 [1] - 有机农业可成为连接世界不同地区、连接地方政府与企业民众、连接传统农耕智慧与改革创新理念的桥梁纽带 [1] - 呼吁各国联合研究探索有机农业和区域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共建可持续未来 [1] 区域发展实践 - 灵丘县自2013年起将有机农业作为产业转型和乡村发展战略支点 以车河社区为试点推进"有机生产、有机社会、有机社区"建设 [2] - 探索出晋北地区"特优"农业发展的全新之路 [2] - 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自2014年创办 已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国际交流平台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大同市将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2] - 中外嘉宾从科研前沿、产业实践、政策法规、市场趋势等多维度展开交流 为全球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汇聚智慧 [2]
百合产业如何成为百姓增收“金疙瘩”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支持通过整村授信、专属信贷产品和产业链协同等方式推动甘肃省永靖县有机百合产业发展 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 助力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 [1][2][3][4][5][6] 产业发展模式 - 永靖县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公司作为链主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标准收购百合 确保原料供给稳定并拓展销售渠道 [4] - 金融部门支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合作社为支撑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有机认证面积达9.28万亩 [1][6] 金融支持措施 - 永靖县农信联社推行"金融助理+整村授信"模式 选派18名业务骨干担任金融副镇长 累计向2060户种植户发放百合产业贷款1.46亿元 [2] - 农行永靖县支行推出专属信贷产品"百合贷" 建行永靖支行在"裕农快贷"中融入种植面积等涉农数据 提升授信效率 [2] - 金融机构为百合产业发放贷款3.05亿元 其中甘肃银行临夏分行向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公司发放绿色信贷1800万元 [3][5] 产业链协同 - 金融支持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联结机制 在3个百合种植乡镇布设金融便民服务点 通过"云闪付+便民终端+电商"方式带动销售 [5] - 健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70万元贷款支持下开展百合精深加工 生产百合干、百合花茶等产品并通过电商拓宽渠道 [6] 政策协同 - 财政对完成有机认证的合作社给予奖补 永靖县农信联社再贷款使用余额达5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25.61亿元占各项贷款76% [2][3] - 人民银行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产业链关键环节 支持种植集中区实施百合种球提纯、土壤修复改良等项目 [3][6]
打攻坚战,更要打持久战(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8-04 22:39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 山西灵丘县下车河村通过有机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从荒山秃岭的穷山沟转变为远近闻名的"金窝窝" [2] - 灵丘县有机农产品累计认证133个品种 12年由点及面的改革成效显著 [3] - 采用"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 联动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 [4] 农业生产技术突破 - 东河南镇清泥涧村通过科技小院推广农用酵素和有机肥技术 蔬菜大棚单棚增产3740斤且增收1万多元 [3] - 有机旱作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破除农民对化肥的依赖 实现农业科技与乡野实践的双向奔赴 [3] 生态治理成效 - 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植绿护绿和荒山荒坡治理 通过持久生态建设形成丰厚生态家底 [2] - 林木蓊郁、流水潺潺的生态景观形成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为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奠定基础 [2] 区域经济发展 - 暑期旅游旺季吸引天津、河北等地自驾游客 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4] -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破除制度壁垒 促进发展要素和服务下乡 为农业农村注入新动能 [4]
“中国西充——全域有机示范区”入选全球有机农业十大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6:30
全球有机农业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 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发布全球有机农业十大典型案例 "中国西充——全域有机示范区"成功入选 与丹麦 意大利等国家经典案例同台亮相 [1] - 其他入选案例包括青年有机全球网络 未来客栈——可持续旅游先锋 CSA——社区支持农业 丹麦有机协会——国家有机行动的倡导者 埃及瑟克姆——生态农业社区 印度蒂姆巴克图共同体——可持续农业社区 韩国——孕妇和新妈妈有机食品支持计划 日本——有机乡村共同体构建计划 意大利奇伦托——全球首个有机区 [1] 中国西充全域有机示范区发展成果 - 西充县20多年来将有机农业与丘陵地区生态维护 当地传统农耕文化 农民权益福祉相结合 探索适度规模经营下的有机农业发展范式 [2] - 西充建成有机基地28万亩 认证17万亩 110个品种通过有机认证 培育有机农业企业120户 有机商标85个 [2] - 西充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亚洲"最佳支持奖" 入选IFOAM"亚洲有机农业创新案例"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收录 [2] 西充县有机农业发展战略 - 西充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 以技术创新建立"西充标准" 以开放共享搭建"西充平台" 以理念融合贡献"西充方案" [3] - 西充为世界发展有机产业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 持续为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注入智慧 [2][3]
徐州沼肥种植新技术助力小麦降虫害免生病
新华日报· 2025-06-11 00:23
小麦种植新技术 - 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在徐州市农业农村局"银发生辉"专家组指导下,成功研发降虫害免生病的小麦种植新技术,80多亩示范田未发现赤霉病和蚜虫[1] - 该技术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气肥种植小麦,实现降虫害免生病效果,但此前公众对此知之甚少[1] - 公司与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攻关,2020年开始实景化试验研究[1] 沼气工程与技术 - 公司2017年在铜山区建成全区首家农业面源污染沼气治理工程,包括1200立方米太阳能沼气池、800立方米湿式贮气柜等设施[2] - 项目年处理粪污9800吨或秸秆1500吨,年产沼气38万立方米,为1000多户居民供气[2] - 2019年经检测,沼气池容产气率达1.3,沼气肥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和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质[2] 沼肥种植试验成果 - 试验规模从半分地逐步扩大到2024年80多亩,2025年春季未发现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3] - 实现小麦种植全过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产品连续两年通过国家有机认证(转换)[3] - 该技术模式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农村能源五大推广模式,并入选"无废城市"建设案例[3]
研判2025!中国作物秸秆肥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集中度较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1:53
作物秸秆肥市场概述 - 作物秸秆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方法转化为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提供养分的功能 [1] - 秸秆有机组成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矿物质含量以钾、钙、硅为主,氮、磷含量因作物种类而异,豆科作物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含钾较多 [1][2] - 产品分类包括单一作物秸秆肥与混合作物秸秆肥,以及固体型、液体型与复合型三种形态 [2] 市场政策环境 - 2023-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12项政策,明确要求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至86%以上,并健全收储运体系 [4][6] - 政策重点支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五化利用,推广科学还田技术,开发配套生物菌剂等产品 [6] - 2024年国务院提出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长江、黄河流域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强化秸秆禁烧管控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2024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9.94亿吨(+1.3%),其中玉米杆3.41亿吨、稻草2.22亿吨、麦杆1.75亿吨,提供充足原料 [9] - 中游:产品均价744元/吨,2024年市场规模164.42亿元,需求量2210万吨 [13] - 下游:粮食作物应用占比超50%,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1932万公顷(+35万公顷),玉米、大豆分别增至4474/1033万公顷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小而散"特点,代表企业包括安徽瑞驰兰德、秸秆控股集团、根力多生物科技等7家,集中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 [15] - 西安秦衡生态科技专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耕地质量提升解决方案 [17] - 山东泉林嘉有年产60万吨黄腐酸产品,开发五大系列功能肥料 [19] 发展趋势 - 产品创新:开发生物有机肥、复合肥等新型功能肥料,满足差异化需求 [21] - 产业链优化:建立高效收储体系,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强化品牌服务 [21] - 政策驱动:秸秆科学还田技术推广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将持续扩大市场需求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