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人系统

搜索文档
一图读懂“2025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要点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2:50
赛事基本信息 - 2025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指导[1] -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兵工学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1] - 上海市委宣传部承办赛事活动[1] 赛程安排 - 2025年9月18日18:00前需提交WORD版参赛报名表[2] - 2025年9月25日18:00前提交全套报名材料[2] - 线上选拔赛评审时间为2025年9月26-29日[2] - 总决赛将于2025年10月16-18日在上海东方绿舟举行[2][4] 比赛项目设置 - 光纤遥控飞行挑战赛要求设计低成本抗干扰飞行器并碰撞固定/移动目标[4] - 地面反无人机群挑战赛需设计地面装备反制无人机"蜂群"[4] - 空地无人协同对抗赛采用红蓝对抗模式完成侦察 识别 命中目标[4] - 无人车集群竞速赛在复杂地形中完成侦察 支援 突破任务[4] - 陆空联合保障运输赛通过空地协同完成侦察 警戒 物资输送[4] 参赛要求 - 参赛对象限定为军地院校在校学生[4] - 每支队伍配置为1名领队 3-5名选手 1-2名指导教师[4] - 选手不可跨队报名 每队最多可兼1项比赛[4] - 参赛队伍需自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比赛器材[4][7] 奖项与地点 - 设置团队奖 指导教师奖 组织奖 颁发奖牌 证书和牌匾[9] - 总决赛地点设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9] - 具体地址为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6888号[9] 报名方式 - 报名邮箱为IUSAC_mail@163.com[10] - 需提交报名表 安全承诺书 知识产权声明 非涉密证明 证件照 学生证 校徽 项目方案 视频资料等材料[10] - 文件命名要求为参赛队名称+IUSAC 2025报名材料[10] - 总决赛报到时须携带所有报名材料原件[7][10] 咨询与监督 - 技术咨询联系人:田红林18580685888(飞行/对抗赛) 张毅飞18610711206(反无人机/竞速/运输赛)[11] - 报名咨询联系人:邱韵佳15268090312[11] - 赛事监督联系人:房佳杰021-59233000-3688 金峰010-84829353 汤音子010-68961996[11] - 领队需添加微信号19700795919入群(每队限1领队+1教师)[11] 赛事官方渠道 - 详细信息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获取[9] - 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s://ogb.shec.edu.cn[9]
科思科技:完成4922.66万元股份回购并注销20万股
中证网· 2025-09-05 02:03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使用资金4922.66万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10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64% [1] - 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和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其中20万股已注销 剩余180万股拟用于股权激励 [1] - 截至公告日累计回购股份200万股 包括2024年8月23日回购的100万股 [1]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54%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21% [1] -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2.23% 归属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9.19%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最终客户需求和计划影响 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及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订单交付同比上升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1.3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84.88% [2] - 研发人员总数369人 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达54.99% [2] - 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围绕大语言模型、智能计算平台、无线自组网与集群协同控制等方向系统布局 形成全链条技术体系 [2] 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应用 - 自研轻量化大语言模型深度优化任务理解与人机交互 已在多类无人装备中实现工程化应用 [2] - 智能指挥系统突破跨域协同关键技术 实现空中、地面、边缘节点与指挥终端的高效联动 [2] - 支持多任务、多平台、多层级的信息融合与行动协同 打通全链路数据闭环 [2]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通过"核心器件自主化+系统集成智能化+场景落地规模化"的发展路径强化智能无人领域先发优势 [3] - 积极推进研发项目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 丰富产品种类 扩大市场应用范围 [3] - 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在电子信息领域的行业地位 [3]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在烟台大学举行
大众日报· 2025-08-27 04:35
行业活动规模 - 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 参会人数突破1000人[1] - 大会设置多元板块包含特邀报告 常规论坛 学术论坛 教育论坛和创新竞赛[1] - 收到论文投稿116篇 录用49篇 展示数字服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1] 前沿技术议题 - 涵盖智能无人系统 农业大模型 生物医药AI 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1] - 涉及低空经济 边缘智能 车路云一体化 云原生服务治理等产业热点[1] - 呈现超过100场学术报告 包含低空经济教育论坛创新设置[1] 产学研协同 - 联合烟台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高校共同承办[1] - 创新设立山东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助力地方院校学科建设[1] - 设置保研/考研之夜环节关怀学生成长发展[1]
海格通信: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8 16: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下降13.97%(上年同期25.91亿元)[2] - 归母净利润251.38万元,同比暴跌98.72%(上年同期1.9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633.63万元,同比下滑133.7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32亿元,较上年同期7.40亿元净流出改善28.03%[2] - 总资产201.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6%,净资产124.60亿元下降1.16%[4] 业务发展动态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行业客户调整导致的合同延缓,以及持续投入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等新兴领域研发[4] - 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和拓展民用市场,涉及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前沿技术方向[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184,407户,前十大股东中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持股25.31%为控股股东[4] - 国有股东中移资本持股1.97%,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40%,机构投资者包括多只军工主题ETF[4] 资金运作与融资 - 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内部结构并部分延期,已获股东大会批准[5] - 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循环滚动使用[5] - 计划以2-4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6] - 获批55亿元银行授信额度,2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可用于现金管理[6][7] 债券与财务指标 - 存续中期票据"24海格MTN001"余额10亿元,票面利率2.15%,2024年发行[5]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35.46%,EBITDA利息保障倍数2.42倍,较上年同期13.23倍显著下降[5]
海格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8.7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2:3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2.29亿元,同比下降13.9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38万元,同比下降98.72% [1] 业绩变动原因 - 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合同签订延缓 [1] - 持续开展在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 [1] - 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及拓展民用市场 [1]
中国工程院发布“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提出近300项热点
新华社· 2025-07-31 12:34
技术类别与分布 - 清单围绕三个类别提出近300项技术[1] - 信息工程科技领域技术创新包含163项技术 包括6G技术 多模态大模型 超级通用智能体等[1] -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学科交叉融合包含122项技术 包括计算神经科学 智能可穿戴设备 AI辅助药物设计等[1] - 民生相关AI热点技术包含12项 包括大模型技术 具身智能 智能无人系统等[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清单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与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发布[1] - 研究时间跨度覆盖未来5至10年[1] - 汇集数十名院士和数百名专家的智慧成果[1] - 旨在为人工智能发展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供参考依据[1]
海格通信: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1:09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00万元–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9,582.75万元下降98.47%-98.9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000万元–3,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10,760.44万元下降127.88%-130.67%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008元/股–0.0012元/股,上年同期为0.0789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合同签订延缓 [1] - 公司持续在芯片、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无人系统、低空经济、6G、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开展技术研发 [1] - 公司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及拓展民用市场 [1] 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况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的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 [1] - 公司已与会计师事务所就业绩预告事项进行预沟通,双方不存在分歧 [1]
国防科技大学放“大招”:蚊子仿生机器人首次曝光,外网网友“炸锅”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4 09:42
国防科技大学仿生机器人 - 国防科技大学研发出蚊子大小的仿生机器人 标志着新型作战方式如仿生机器人 无人机和蜂群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 [1] - 该机器人技术细节尚未公开 但已引发海外网友广泛讨论 包括对其技术可行性和潜在应用的调侃与质疑 [2][3][4] - 部分网友将其与科幻作品《X档案》和《黑镜》中的情节类比 认为电影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5][6] 国际同类技术对比 - 美国哈佛大学RoboBees机器人自2012年持续升级 具备水陆两栖能力 重量仅86毫克 集成微型计算机和传感器 [12][14] - RoboBees采用苍蝇仿生学设计 翅膀每秒拍打120次 但同样面临微型摄像头技术未突破的瓶颈 [16][17]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军事专家指出智能无人系统已在战场实现规模化应用 具备自组织 自适应等特性 未来将更多采用集群化控制执行任务 [18] - 无人系统能力依赖完整体系 包括虚拟智能大脑和自主编组作战力量 这是其形成战斗力的关键 [18] 产业链相关企业 - 工业机器人领域涵盖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等企业 [22]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等 [22] - 医疗机器人赛道聚集元化智能 天智航等公司 [22] - 人形机器人领域有优必选科技 宇树等参与者 [24]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涉及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等 [25]
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举办 共绘AI发展新图景
环球网资讯· 2025-06-08 11:23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概况 - 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举办,主题为"交叉、融合、相生、共赢",汇聚近300位中外专家和近千名政产学研人士 [1] - 大会由4场主旨报告、25场专题活动构成,包括"清源学者"前沿交叉沙龙、技术创新大赛和互动体验展等 [8] - 杭州余杭区连续六年作为大会举办地,凭借人工智能产业根基和人才生态体系为大会提供支持 [8]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全球人工智能生态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重组并行阶段,中国已建立较完备的技术体系与生态格局 [3] - 实现"虚实共舞"需发展具身智能,构建从精准感知、场景重建到人机交互的闭环体系 [3] - 智能无人系统将向多模态融合、自主学习、群体智能、绿色化和人机共生方向发展 [5] 行业创新与成果展示 - 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布行业应用领域垂直大模型,展示区域在大模型落地应用的探索成果 [6] - 启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专项支持行动,为AI创新企业开辟新融资路径 [6] - 第三届涿溪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签约,加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前沿成果转化 [6] 国际合作与开源发展 - 诺贝尔奖得主乔治·帕里西赞赏Deepseek开源大模型决定,认为开源开放模式是AI稳健发展的关键 [5]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艾德里安·希尔顿和华为首席科学家田奇分享人机协同与终端技术前沿 [5] 产业生态建设 - 大会举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创中心(杭州站)战略合作签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表彰等多项活动 [6] - 大会持续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繁荣,目标构建普惠、安全、可信的智能世界 [8]
低空经济步入数字化时代!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凸显“应用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4:01
行业概况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展示5000多驾(台)无人机等海陆空一体化产品,体现中国无人机产业百花齐放的生命力 [1] - 低空数字经济在AI数据赋能下步入"快车道",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打开规模化应用空间 [5]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包括城市空中交通(UAM)、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物流快递、应急救援等 [6] 市场规模与预测 - 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00亿-1500亿元,2035年有望达4500亿-6050亿元 [13]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13] - 深圳无人机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占全球70%消费类无人机及4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 [14] 区域发展动态 - 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拥有2000多家产业链企业,2025年一季度产业增长率达48% [14] - 深圳累计开通低空航线250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483个,商业载货飞行77.8万架次 [14] - 深圳借助产学研先发优势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形成强大产业风口 [15] 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 - AI加速无人机在军工领域发展,智能无人系统成为国防装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15] - 低空无人机遥感网融合"无人机+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物联网+大数据",推动农业、物流等领域创新 [16] - 低空数字经济发展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域数字化转型 [22] 行业活动与影响力 - 本届无人机大会预计吸引全球专业观众超十万人次,海外观众超2000人次,为全球最大规模无人机专业展 [22] - 大会通过全球经验分享促进无人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