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

搜索文档
李迅雷:全球经济步入债务驱动时代 | 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20
李迅雷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80年来全球除了不断爆发一些局部战争外,总体处于和平状态,这在人类历史 上属于比较长久的"太平盛世"年代。故此全球的人口出现大幅增长,从1945年的25亿人,扩大到如今的 81亿人。经济体量的增长更大于人口扩张的倍数。但为经济增长所付出代价也非常巨大。如贫富分化、 环境污染、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加剧、国内债务危机等。 在债务增长的过程中,经济体量大的国家宏观杠杆率水平明显高于经济体量小的国家,发达国家高于发 展中国家。这是否也说明要做大GDP规模,必须更多地举债,提高杠杆率水平? 过去80年左右时间里,美国宏观杠杆率上升约100个百分点。受限于BIS数据起始时点,日本、中国分 别在过去30年左右时间内分别上升约90个、190个百分点,杠杆率上升速度快于全球报告国杠杆率的总 体水平。如今,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300%,超过美国且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仍低于日 本。 主要经济体宏观杠杆率变化趋势 来源:WIND,BIS,中泰国际 从结构上看,中、美、日三国都呈现出政府部门加杠杆,企业、居民部门稳杠杆甚至降杠杆的特征。正 如拙作《高债务实质是"老年病"— ...
辽宁:“真金白银”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26
辽宁持续推动落实落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 策,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管理,及时更新调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政策依据等内 容,切实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时效性。同时,会同税务部门帮助小微企业及时全面了解国家和辽宁 省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办税流程,确保小微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创新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年以来,辽宁累计下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0.98亿元,支持"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市 场竞争力。在省财政厅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抚顺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得1亿 元奖励资金,用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高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服务商服务能力等。 人民网沈阳9月14日电 (孝媛)本网从辽宁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以来,辽宁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强化资 金保障,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辽宁还推动政府采购政策改革,形成"价格扣除优惠+预留份额+融资担保+合同预付款和保证金减免"的 组合模式,全方位推动小微企业向相关市场"主力军 ...
我省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9-14 00:44
政策支持措施 - 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减税降费政策 提高政策落实精准性和时效性[1] - 通过新闻媒体 12366纳税服务平台 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宣传解读税费优惠政策 确保小微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1] - 推动政府采购政策改革 形成价格扣除优惠 预留份额 融资担保 合同预付款和保证金减免的组合模式[3] 融资担保支持 - 全省再担保体系新增融资担保业务320亿元 同比增长50% 惠及36000余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 - 沈阳等五市科技担保公司新开展业务85亿元 同比增长34% 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2800余户[2] - 187亿元担保业务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享受国担基金及省财政风险分担比例70%的支持政策 惠及小微企业523户[2] 资金支持与创新促进 - 累计为小微企业设立政府采购预付款155亿元 免收投标保证金4亿元 实现合同融资担保金额49亿元[3] - 下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098亿元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3] - 抚顺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获得1亿元奖励资金用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3] 企业案例成效 - 锦州凌海市酒店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资金保障增强[1] - 铁岭贵鑫通过政策性担保获得增信服务 顺利获得贷款 实现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改造加速[2]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我国财政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搜狐财经· 2025-09-12 08:48
财政政策力度与工具 -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1]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1]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1] 政策实施特点与创新 - 创造性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两新"支持扩大内需 [1] - 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1] - 政策出台能早则早 采取"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策略确保早落地早见效 [2] 政策协同与微观循环 - 综合运用政府债券、税收、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等工具强化宏观政策协同 [1] - 通过支持地方置换隐性债务及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商品房收购畅通资金链条 [2] - 财政政策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打通地方和企业资金循环堵点 [2] 未来政策空间与取向 - 财政政策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 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2] - 财政部门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加强形势前瞻研判 [2] - 政策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机抉择 科学把握力度节奏 [1]
湖北发布 | 湖北五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4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3 16:05
减税降费政策 - 湖北省"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400亿元 [2] -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 减征失业保险费232亿元 年均惠及单位近37万家 [3] 专项资金支持 - 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54亿元 对1984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更新资金补助 [2] - 累计安排科技创新券资金3亿元 带动2066家企业直接研发投入17.2亿元 [2] 企业融资服务 - 构建应急转贷纾困服务体系 为9959家中小微企业办理转贷服务15505笔 降低企业成本55.19亿元 [2] - 转贷资金周转天数缩短至10天内 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 [2] - "政采贷"实现贷款金额405.54亿元 惠及中小企业3701家 [3] 稳岗就业政策 - 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6亿元 年均惠及单位近16万家 [3] 财政服务机制 - 扩大省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范围 将国家一类新药奖励资金和制造业试点示范奖励资金纳入该范畴 [3] - 对产业发展、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存量政策文件开展集中清理 [3] - 严格规范财政行政执法 确保所有行政执法事项都有明确法律依据 [3]
湖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4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32
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湖北省"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400亿元 帮助企业降本减负 [1] -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 减征失业保险费232亿元 年均惠及单位近37万家 [1] - 精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6亿元 年均惠及单位近16万家 [1] 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 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54亿元 重点支持1984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对企业设备更新给予资金补助 [1] - 安排科技创新券资金3亿元 带动2066家企业直接研发投入17.2亿元 对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予以补助 [1]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 构建应急转贷纾困服务体系 为9959家中小微企业办理转贷服务15505笔 降低企业成本55.19亿元 [1] - 转贷资金周转天数缩短至10天内 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 [1] - "政采贷"业务实现贷款金额405.54亿元 惠及中小企业3701家 企业凭政府采购合同即可获得金融机构贷款 [2] 财政服务机制优化 - 扩大省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范围 涵盖国家一类新药奖励资金和制造业试点示范奖励资金 [2] - 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转变 企业无需申报即可获得财政奖励资金 [2] - 开展产业发展 招标投标 政府采购等领域存量政策文件集中清理 提升财政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2]
上半年四川科创与制造业减税降费474.5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8-30 23:28
减税降费政策总体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政策合计减免474.5亿元 [1] 科技创新领域政策减免 - 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政策减免164.03亿元 [1] - 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政策减免40.57亿元 [1] - 聚焦破解"卡脖子"难题和科技人才引进政策释放33.09亿元红利 [1] - 尚纬股份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享受税费减免约560万元 [1] 制造业领域政策减免 -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减免201.86亿元 [1] - 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策合计减免34.95亿元 [1] - 其中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减免20.55亿元 [1] 政策实施效果案例 - 尚纬股份减免资金助力1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运 [1] - 四川锐腾电子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产品良品率提升8% [1] - 四川锐腾电子通过AI系统改造生产线后能耗降低5% [1]
学习笔记|持续深化税改,更好地惠民助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0:37
税收收入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其中未扣除出口退税的税收收入预计超过8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增加13万亿元[1]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 较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1] 减税降费政策效果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其中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比36.7%[2] - 减税降费带动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2]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2024年达3.32万亿元 享受企业户数61.5万户 较2021年分别增长25.5%和16.7%[2] 个人所得税改革成效 - 个税申报年收入前10%群体缴纳个税占比约九成 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个人基本无需缴税[3] - 2024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达1.19亿人 较2020年增加55% 减税金额增至近30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156.5%[3] - 2024年超过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 700多万纳税人自行补税480余亿元[3] 未来税收改革方向 - 将动态调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针对医疗负担沉重家庭提高大病医疗扣除额度 对多孩家庭增加子女教育扣除项目[4] - 拟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给予更大力度税收优惠 提高扣除上限或扩大扣除范围[4] - 考虑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设立免税期 允许科技创新设备加速折旧或一次性税前扣除[4] - 将进一步简化中小微企业税收征管流程 推行简易申报制度 减少纳税申报次数[4] - 拟对企业购置环保设备、智能化改造给予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等优惠[5]
金融安全网构建的理论基石 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定价机制与风险效应》
金融时报· 2025-08-22 06:58
存款保险定价机制研究 - 在默顿经典模型基础上引入监管处罚和宽容系数 得到存款保险价格解析解 研究发现监管惩罚力度加大时银行风险偏好降低 存款保险费率随之降低[1] - 利用上市银行数据测算存款保险费率 发现次贷危机和资本市场波动对城市商业银行费率影响大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1] - 引入模糊数学区间思想 通过数学推理证明得到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存款保险价格[1] - 将减税降费政策引入定价模型 发现每单位存款保费随所得税税率降低而下降 实证表明银行所得税税率提高会通过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推高存款保险费率[1] 存款保险风险效应研究 -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有效降低中小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利用中小银行数据验证了该假说[2] - 差别化费率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 能显著降低中小银行风险承担 并缓和农信社改制对农商行风险的影响[2] - 基于风险调整的差别化费率有效发挥早期纠正作用 通过中小银行真实存款保险费率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2] - 监管处罚后商业银行显著降低风险承担能力 存款保险制度能放大监管处罚的风险抑制作用 同时降低隐性担保对监管处罚效果的弱化作用[2] 政策建议方向 - 加快《存款保险法》立法以提升制度作用和独立性[3] - 加强存款保险监管协同提升效率[3] - 建立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间的"金融防火墙"强化对中小银行监管[3] - 借助大数据加强信息披露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3] 研究体系特色 - 构建"经验事实→定价机制→风险效应→机制设计"的中国存款保险分析框架 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4] - 将审慎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引入存款保险定价模型 拓展了经典理论 特别是监管处罚框架和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机理[4] - 聚焦中小银行研究 用中小银行数据科学评估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效果 填补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大中型银行的空白[4] 学术价值定位 - 拓展存款保险定价理论并深度解析中国实践 代表银行监管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5] - 在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地缘政治与科技变革双重冲击背景下 为筑牢金融安全基石提供前瞻性研究[5] - 金融风险管理本质是为风险确定合理价格 研究具有超越学术范畴的启示价值[5]
前七月财政收入由负转正 税收增速持续回升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42
全国财政收入状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实现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1] - 7月单月收入增幅达2.6% 创年内新高 带动累计增速转正 [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 同比下降0.7%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950亿元 同比下降4.6% 降幅较去年同期-22.3%明显收窄 [5] 税收收入表现 - 前7月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持续缩窄 [1] - 7月单月税收收入18018亿元 同比增长5% 自4月起持续回升 [1] - 税收增速低于经济增速(上半年5.3%) 受减税降费/价格变动/税源结构等因素影响 [1][2] 主要税种变化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 消费税增2.1% 个人所得税增8.8% 较上半年增幅分别提高0.2/0.4/0.8个百分点 [2] - 企业所得税下降0.4% 但降幅较上半年明显缩窄 [2] -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62.5% 逼近千亿元 [2] - 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出现两位数降幅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收入下滑 [2] 行业税收分化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增33% 计算机通信设备增10.1% 电气机械器材增8% [3] - 现代服务业增长显著: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12.7%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4.1% [3] - 房产税因征管加强保持较快增长 [2] 非税与财政支出 - 前7月非税收入24906亿元 同比增长2% 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2% [4]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6] -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社保就业支出增9.8% 教育支出增5.7% 卫生健康支出增5.3% 均高于平均增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