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资金占用

搜索文档
新华锦双重承压:控股股东持股遭轮候冻结 4亿元关联方占款问题未解决被ST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5:50
控股股东股权冻结 - 控股股东鲁锦集团持有的全部1.86亿股公司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 占其所持股份总数100% 占上市公司总股本43.27% [3] - 累计被司法冻结61.24万股及司法标记1.85亿股 合计占其所持股份100% 全部股权处于受限状态 [3] 关联方资金占用 - 控股股东母公司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4] - 资金占用问题未在1个月内解决 直接触发ST条款 [4] - 截至9月26日公告披露日 占用资金尚未归还 [5] 股票风险警示实施 -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9日停牌1天 9月30日起复牌并变更为"ST新华锦" [6] - 股票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 日涨跌幅限制由10%调整为5% [6] - 若6个月内未完成资金归还整改 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 [5] 公司经营状况与应对措施 - 公司强调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方面保持独立 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6] - 正督促新华锦集团加快处置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股权等资产以筹措资金 [7] - 待资金占用问题完全消除后 将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7]
300237,虚增超6亿元利润,将被“ST”
证券时报· 2025-09-26 14:06
股票交易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自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股票代码300237保持不变 [2] - 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2] - 9月29日公司股票停牌1天 9月30日开市起复牌 [4] 财务造假细节 - 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 [4] - 2014年虚增收入2365.78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2.06% 虚增利润2292.64万元 占比17.91% [4][5] - 2015年虚增收入3.73亿元 占比20.67% 虚增利润1.89亿元 占比75.64% [4][5] - 2016年虚增收入7.26亿元 占比24.60% 虚增利润2.6亿元 占比49.78% [4][5] - 2017年虚增收入2.15亿元 占比5.53% 虚增利润1.17亿元 占比15.49% [4][5] - 2018年虚增收入1.01亿元 占比2.88% 虚增利润6948.95万元 占比15.58% [4][5] 造假操作方式 - 通过收购的赛石园林进行财务造假 该公司2014年9月成为全资子公司 [4] - 造假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 虚假销售苗木 虚减费用以及收入成本错记 [4] 监管处理情况 - 公司收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4] - 造假行为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同业公司情况 - 新华锦(600735)同样将被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新华锦" [5] - 新华锦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未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整改而被实施风险警示 [5]
新华锦将“戴帽”: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4.06亿元未清偿
新浪财经· 2025-09-26 12:25
监管违规与风险警示 - 公司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且未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 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1] - 公司股票将于9月29日停牌1天 9月30日起股票简称由"新华锦"变更为"ST新华锦"[1] - 若6个月内未完成资金清收 上交所将对股票实施停牌 后续可能进一步升级为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2] 资金占用与整改措施 - 实际控制人张建华控制的新华锦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违反《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相关规定[1] - 公司正督促新华锦集团推进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股权交割 并加快处置其他资产筹措清偿资金[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亿元 同比减少24.92% 归母净利润1286.72万元 同比减少39.45%[2] - 扣非归母净利润530.99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3.61%[2] - 主营业务涵盖发制品、纺织服装出口、跨境电商进口及石墨深加工新材料业务[2] 股价市场反应 - 自8月27日收到监管措施后股价快速下跌 截至9月26日收盘报5.6元/股 单日跌幅2.61%[3]
600735将被ST,下周一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9-26 11:53
公司股票风险警示 - 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4.06亿元未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 公司股票将于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变更为ST新华锦 [1][2] - 资金占用余额达4.06亿元 违反上交所规则中"占用金额超1000万元或占净资产5%以上且未按期整改"的规定 [2] - 公司股票自9月29日起停牌 后续将督促控股股东通过资产处置及股权交割等方式筹措清偿资金 [2][3] 控股股东股权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鲁锦集团所持公司股份被全额冻结 包括司法冻结61.24万股及司法标记1.85亿股 合计占其持股100% 占公司总股本43.27% [4] - 股权冻结源于连云港可乐禾科技有限公司与鲁锦集团之间的财产保全案件 [4] - 鲁锦集团为新华锦直接控股股东 新华锦集团为其母公司 形成多层控股结构 [5]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发制品 纺织服装进出口及石墨深加工新材料领域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7亿元 同比下降24.92% 归母净利润约1287万元 同比下降近40% [6] - 扣非净利润531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3.61%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6]
无重大利好却连涨20%!新华锦股价异动背后:退市风险与业绩下滑警报未解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2:40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价于2025年9月15日至1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异常波动情形[1] - 公司自查称生产经营正常且未发生重大变化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确认不存在应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或收购等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1][2] - 异常波动期间公司董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均未买卖公司股票[2] 关联方资金占用风险 - 关联方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06亿元 截至9月10日累计归还金额为0元[2][3] - 若一个月内未能清收资金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若六个月内未完成整改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乃至终止上市[1][3] - 青岛证监局要求六个月内归还占用资金 公司持续督促关联方处置资产筹措资金[2][4] 财务状况恶化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34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354.59%[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仅1286.72万元 同比下降39.45%[3] 资产处置进展 - 新华锦集团拟出售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予青岛啤酒 交易对价6.65亿元[3] - 该笔应收账款已质押给上市公司并办理登记 公司拥有优先受偿权[3] - 截至9月10日 集团正与青岛啤酒积极沟通股权交割事项以筹措资金[4]
两家A股公司,涉资金占用被处罚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5:29
核心观点 - 两家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 体现监管层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1] - *ST聆达因未披露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被罚款100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7][8] - 新华锦因实际控制人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被责令改正 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8] *ST聆达违规详情 - 未披露对外担保事项:全资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三方提供6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担保 另为5000万元借款协议提供连带保证担保 关联方嘉悦正丰融资1600万元提供担保 累计违规担保金额1.26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9.10% [7] - 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通过预付款/工程定金/票据贴现等方式形成关联方资金占用656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9.95% 其中2000万元资金转入公司高管及其家庭成员账户 [7] 新华锦违规详情 - 实际控制人张建华控制的新华锦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8] - 若1个月内未清收资金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个月内未清收将停牌 停牌后2个月内未整改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再2个月未整改将终止上市 [8] 监管处罚措施 - *ST聆达被处以警告及100万元罚款 董事长王明圣被罚200万元 副董事长林志煌被罚200万元 [8] - 新华锦及相关方被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 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需积极清收被占用资金 [8]
长亮科技: 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5年第五次专门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2:14
董事会会议概况 - 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5年第五次专门会议共有3名独立董事出席,会议由独立董事赵一方女士主持,会议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形成两项决议,均以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独立董事一致同意将两项议案提交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 [2][3] 资金占用及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也不存在以前年度发生并累积至报告期的资金占用情况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情况,也不存在以前年度发生并累积至报告期的对外担保情况 [1] 闲置资金管理计划 - 公司拟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该计划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深交所相关规定及公司内部管理办法 [2] - 资金管理计划在确保募投项目正常进行和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实施,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不会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2] - 该计划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已履行必要审批及核查程序 [2]
实控人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东方雨虹被通报批评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3:14
监管处罚 - 公司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950万元及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 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并被记入诚信档案 [1][2] - 关联方资金占用发生在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 其中2023年2000万元 2024年4950万元 款项已于2024年5月全部归还但未及时披露 [2] - 财务核算问题包括光伏组件销售业务收入核算不准确 工程项目收入确认时点错误 居间费核算错误 债务重组核算错误及预付款冲减应收账款不当 [2] - 深交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董事长李卫国 时任总裁张志萍 财务总监徐玮 董事会秘书张蓓作出通报批评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 [3] 公司治理缺陷 - 资金占用行为反映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 需加强独立董事独立性和监事会监督职能 确保审计机构有效履职 [5] - 董事长李卫国 总经理张志萍 董事会秘书张蓓 财务总监徐玮因未勤勉尽责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被采取监管措施 [2][3] 财务状况与股东质押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0.56亿元同比下降14.52%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5.24% [4] - 公司修改分红方案为22.09亿元 原方案为44.19亿元 引发市场对超额分红与控股股东质押风险关联性质疑 [4] - 实控人李卫国及一致行动人李兴国合计持股22.68% 累计质押3.9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6.43% 占其所持股份72.43% [4] 市场影响 - 被记入诚信档案将损害公司及董监高资本市场信用记录 影响实控人融资审查和公司再融资能力 [3] - 实控人资金占用叠加高比例股票质押可能带来公司流动性承压风险 需关注现金流对经营与偿债能力的保障 [4]
*ST沐邦: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部分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2:17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 - 2024年度公司存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情形,涉及金额21,920万元,通过关联企业借款形式回流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和供应商欠款 [1]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显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但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其列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涉及金额28,858万元 [1] - 关联方沐邦控股和江西豪安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间发生额分别为2,454.79万元和7,957.72万元 [1] - 募投项目"10000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累计投入金额在不同报告中存在重大差异,会计师鉴证报告和保荐机构核查报告显示1.05亿元,年报在建工程项目附注仅显示3,078.65万元 [1] 营业收入确认问题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 [4] - 公司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两次差错更正,涉及玩具原料销售业务收入由总额法变更为净额法调整4,698.98万元,以及对关联客户共青城奇峰销售硅片价格不公允部分调整1,184.14万元 [4][5] - 共青城奇峰被确认为关联方,其销售单价高于市场价,交易价格不公允 [5] - 光伏业务前十大客户中,对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因质量问题补偿片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调减1,140.27万元 [6] 业务模式与会计处理 - 玩具原料销售业务中,公司作为代理人角色,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2024年调整冲减收入4,698.98万元 [8][14] - 光伏业务与客户约定的结算周期与实际账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采取灵活收款策略 [12] - 公司对共青城奇峰的销售与共青城奇峰对下游客户的销售时间接近,交易价格不公允,基于商业实质考虑对收入进行冲减处理 [7][13] 财务数据披露 - 2024年光伏业务收入24,159.71万元,占87.17%,玩具业务收入3,554.41万元,占12.83% [6]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34,695.60万元,期末余额16,587.59万元,通过加强催收力度显著改善 [12] - 更正后的合并报表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1.44亿元,营业成本1.90亿元,净利润亏损8,438.52万元 [18][2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4.02亿元,较期初增加1.48亿元 [19]
北特科技: 北特科技关于最近五年被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或处罚及整改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16:31
公司违规及处罚情况 - 2021年12月公司因全资子公司上海光裕多计收入、跨期确认费用等行为导致2018年年报多计利润总额1277.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23.63%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警告并罚款30万元[1] - 2020年因未按规定在2019年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3] - 2021年5月因子公司上海光裕会计差错导致2018-2020年财报信息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警示其中2018年净利润差错376万元占更正后净利润6.27%2019年调增营业收入3106万元[4] - 2021年8月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380万元及1.22亿元且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并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5][6] - 2024年11月因股份注销申请单填写错误导致业务风险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口头警示[7][8] 公司整改措施 - 针对2021年行政处罚组织董事、监事、高管学习法律法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加强财务核算及信息披露质量[2] - 针对2020年通报批评加强证券法规学习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规范运作意识[3] - 针对2021年监管警示开展财务会计及信息披露培训强化子公司数据复核机制[4] - 针对2021年资金占用问题组织高管学习证券法规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维护股东利益[5][6] - 针对2024年口头警示组织学习信息披露规定避免同类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