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更正

搜索文档
路桥信息财报“变脸”:2024年净利润调减超80% 监管机构指其内控存重大缺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6:04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文多 路桥信息(BJ837748,股价49.15元,市值37.72亿元)近日上演了一场财报"变脸"。 9月29日,路桥信息发布公告称,厦门证监局现场检查发现其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 陷。 同日,路桥信息发布公告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其中,2024年的调整后净利润降幅高达84.91%。 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据路桥信息公告,其于9月25日收到厦门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厦门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路桥信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2023年度、2024 年度收入利润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导致2023年、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的有关财务信息不 真实、不准确"。 厦门证监局明确指出,路桥信息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 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基于此,厦门证监局决定对路桥信息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路桥信息特别提示了相关风险,上市公司如出现"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 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公司股票停牌2个月内仍未完 成整改",则可能被北京证券交易所 ...
603789,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5:5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导读】*ST星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文 9月29日,*ST星农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缘起会计差错 9月26日,*ST星农发布《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公告称,因2023年度农事服务业务客户存在资金回流、无商业实质,导致收 入确认不当,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本次更正涉及2023年、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半年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调减2023年营业收入 6072.74万元,净利润528.95万元;增加2024年净利润42.05万元。 相关财务数据已追溯调整,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均认为更正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不影响公司治理合规性。公司对此致歉并承诺加 强财务管理。 跨界收购董事长旗下亏损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ST星农主要从 ...
603789,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5:57
9月29日,*ST星农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 其 立案。 【 导读】 *ST星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被立案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文 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 。 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 披露义务。 缘起会计差错 9月26日 ,*ST星农发布 《 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 》 。公告称,因2023年度农事服务业务客户存在资金回流、无 商业实质,导致收入确认不当,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公开资料显示,*ST星农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产品包括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等耕种环节机械,插秧机等种植机 械,履带自走式稻麦油联合收割机等田间管理机械,烘干机、轮式压捆机等收后处理机械。 今年8月,*ST星农曾进行跨界收购,试图布局专用车行业。 据公告披露,公司拟以2941.4万元交易对价收购绿脉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脉汽车)持有的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城汽车)100%的股权。截至目前,*ST星农已完成收购和工商变 ...
603789 证监会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5:57
【导读】*ST星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9月29日,*ST星农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缘起会计差错 9月26日,*ST星农发布《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公告称,因2023年度农事服务业务客户存在资金回流、无商业实质,导致收 入确认不当,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今年8月,*ST星农曾进行跨界收购,试图布局专用车行业。 据公告披露,公司拟以2941.4万元交易对价收购绿脉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脉汽车)持有的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汽车) 100%的股权。截至目前,*ST星农已完成收购和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公告显示,中城汽车成立于2024年1月,主要从事专用车车厢部件的生产加工,主要产品包括插接板厢、瓦楞板厢、仓栅货厢、工程自卸厢等;其2024年 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524.42万元,净利润为-385.7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绿脉汽车董事、经 ...
凯旺科技连亏2年半 上月被警示2021上市中原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3: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0亿元 同比增长10.70%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18.80万元 较上年同期-2082.71万元恶化73.75%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818.27万元 较上年同期-2965.38万元下降28.76%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96亿元 同比增长9.12% [2][3]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45.29万元 较上年-5682.02万元扩大64.47% [2][3] - 2024年全年扣非净利润-1.09亿元 较上年-6394.28万元恶化71.17% [2][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22.62万元 较上年同期182.87万元大幅下降2518.51% [1][2]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09.87万元 较上年-1300.49万元恶化400.57% [2][3] 上市及募资情况 - 2021年12月23日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2396万股 发行价格27.12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50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5.80亿元 较原拟募资2.99亿元超额2.81亿元 [4] - 发行费用总额6946.38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5583.21万元 [5] 监管事项 - 2025年4月24日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将特定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 [5][6] - 对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进行追溯调整 [5][6] - 因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收到河南证监局警示函及深交所监管函 [5][6] - 董事长陈海刚及财务总监邵振康被认定负主要责任 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5][6]
湖北广电(000665.SZ)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10
监管措施 - 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收到湖北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措施决定 [1] - 监管措施针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 [1] 会计差错更正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 [1] - 会计差错涉及全资子公司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武汉投资有限公司及武汉分公司 [1] - 2023年度集客项目业务收入确认不恰当导致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1] - 公司对2023年度涉及的收入进行了差错更正 [1]
连续7份财报“失真”!城地香江收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3名前高管同步被追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6:00
公司财务报告披露问题 - 公司因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共七份财务报告数据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3] - 会计差错涉及三大类: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错误、使用权资产摊销科目错配、部分项目收入确认跨期 影响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多个核心科目 [5][6] - 内部交易抵销问题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报告数据不准确 具体表现为少计营业成本、多计存货以及多计营业收入 [5] 会计差错具体内容 - 第一类差错为子公司间关联交易形成的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分录错误 同时销售额抵销不完整 [5] - 第二类差错涉及使用权资产摊销错误:装修期间摊销误计入在建工程而非长期待摊费用 非装修期间摊销错误进行资本化而非费用化处理 影响七份财报 [5] - 第三类差错为五个项目收入确认跨期 包括河南数据中心项目2023年第四季度完工但2024年第四季度才确认收入 南京基地项目2023年第三季度完工但2024年第一季度确认收入 以及其他三个项目类似滞后确认问题 [6] 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对七份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4][6] - 2023年年报调整后:应收账款调增4040.95万元 营业收入调增6218.91万元 营业成本调增1.05亿元 未分配利润调减3530.86万元 合并现金流量表未受影响 [6] - 差错导致2023年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及2024年中期报告披露不准确 [8] 相关人员监管措施 - 前董事长兼总裁谢晓东(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任职)、前财务总监赵钱波(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任职)、前财务总监杨哲一(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任职)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8]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可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诉讼 [8] - 公司表示问题对经营无重大影响 将加强内控和法规学习以避免类似事件 [8]
连续7份财报“失真”!城地香江收上海证监局警示函,3名前高管同步被追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5:57
会计差错事件概述 - 公司因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共七份财务报告数据披露不准确 被上海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 - 公司前董事长谢晓东等三位高管因对任职期间事项承担责任 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3][4]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30日披露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 对七份财务报表进行修正 [1][3] 会计差错具体类型 - 第一类差错为子公司内部交易抵销问题:2023年合并报表时抵销分录错误 导致少计营业成本、多计存货 且关联交易销售额抵销不完整造成多计营业收入 影响2023年年报及2024年前三期报告 [1] - 第二类差错涉及使用权资产摊销科目错配:浦东临港地块资产装修期间摊销错误计入"在建工程"(应计长期待摊费用) 非装修期间摊销错误资本化(应费用化) 导致七份财报在建工程等科目失真 [2] - 第三类差错为五个项目收入确认跨期:包括河南数据中心项目(2023Q4完工但2024Q4确认收入)、南京基地项目(2023Q3完工但2024Q1确认收入)等 均滞后确认影响营业收入及未分配利润 [2] 财务数据调整影响 - 2023年年报追溯调整:应收账款调增4040.95万元 营业收入调增6218.91万元 营业成本调增1.05亿元 未分配利润调减3530.86万元 [3] - 会计差错更正未对合并现金流量表产生实质影响 [3] - 差错导致2023年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及2024年中期报告披露不准确 [3]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高度重视问题 承诺加强法规学习并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4] - 强调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 声明行政监管措施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 [4]
*ST京蓝: 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18
前期会计差错原因及内容 - 公司子公司中科鼎实为完成业绩承诺 在2020年苏化1号项目中通过虚假投入成本方式虚增营业收入16291.03万元 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14.06% [1] - 虚增营业成本未披露具体金额 但导致虚增利润总额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2.67% 虚增净利润5770.75万元 占当年披露净利润绝对值的2.27% [1] - 该行为涉及2018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中要求的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40000万元的业绩承诺 [1] 财务报表追溯调整情况 - 对2020年度合并利润表进行调整:营业收入调减16291.03万元至99541.02万元 营业成本调减9654.67万元至107088.04万元 [2][3] - 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调增4484.75万元至239969.81万元 少数股东损益调减1286万元至-18933.15万元 [2][3] - 对2021年度合并利润表进行跨期调整:营业收入调增16291.03万元至90091.53万元 营业成本调增9654.67万元至69540.63万元 [3]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调减4484.75万元至148343.36万元 少数股东损益调增1286万元至-15910.56万元 [3] - 资产负债表科目调整包括:合同资产调减13288.68万元至294065.76万元 应付账款调减9654.67万元至174381.12万元 [2] 业绩补偿会计处理 - 公司暂不对殷晓东等37名股东业绩补偿进行会计调整 因可收回补偿股票数量及金额难以合理预估 [4] - 业绩补偿款回收可能性低于95% 且金额无法可靠计量 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 [4] - 该决定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关于金融工具确认的计量要求 [4] 第三方鉴证情况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鉴证报告 确认会计差错更正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及相关信息披露规则 [4] - 会计师事务所实施了检查会计记录和重新计算等必要程序 [4] 退市风险状况 - 根据更正后财务报表测算 公司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5]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6]
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21:40
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 -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认为报告编制符合法规且内容真实准确[8][9][18][20] - 公司因前期会计差错对2021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涉及未披露重大合同、提前确认子公司收益及在建工程核算问题[3][5] - 公司计划不进行利润分配,包括不派现、不送股及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资产减值与财务影响 - 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151.70万元及资产减值准备134.58万元,合计减少归母净利润268.20万元[26][28] - 减值明细包括存货减值130.13万元、合同资产减值4.45万元,应收账款冲回减值138.34万元,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372.45万元[28][30] - 公司核销其他应收款1.55万元,减值准备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以更客观反映财务状况[31][33] 担保与融资活动 - 公司及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深圳金锐显东莞分公司提供不超过3,000万元担保,用于供应链融资业务[13][38] - 担保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达178,000万元,占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430.27%,实际担保余额50,979.79万元占净资产123.23%[46] - 被担保子公司2024年营收124,707.30万元,净利润2,953.18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58,080.21万元,净利润968.39万元[40]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9月16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担保等议案,需经出席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6][53]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进行,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9日[50][58] - 议案1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下午17:0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