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半导体(ON)

搜索文档
从GPU到数据中心电源革命:英伟达再挖增长点 携手安森美布局800V DC
智通财经· 2025-07-29 14:02
合作与技术创新 - 安森美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数据中心800伏直流电源解决方案 推动配电系统转型 [2] - 新型配电系统以最小损耗输送大量电力 智能电源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电能转换 [2] - 800V高压直流架构将母线电压从48V或400V提升至800V 同等功率下电流与I²R损耗降至1/10量级 供电效率提升至少5个百分点 [3] 行业趋势与需求 - 全球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945太瓦时 略高于日本目前总用电量 [2] - AI应用是电力需求增长最重要驱动力 预计2030年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四倍以上 [2] - AI数据中心功耗从每机架20-30kW快速跳升至500kW甚至1MW级别 800V架构为未来单机架500kW-1MW的AI工厂预留电力空间和散热余量 [3][4] 技术演进与实施 - 当前超大规模云计算和AI集群以48V或380/400V直流架构为主流 800V属于下一代高压直流方案 由英伟达和安森美半导体牵头在2025-2027年间落地示范 [4] - 英伟达单AI GPU服务器逼近1kW 满配NVL AI服务器机柜破100kW 规划2027年起量产1MW AI服务器机架集群 [4] - 800V母线更容易与沉浸/冷板液冷配合 因电流低和发热点少等特点 [4]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英伟达可能增添新的创收途径 800V直流配电将成为未来兆瓦级AI数据中心新电力骨干 [5] - 安森美半导体提供800V级别SiC MOSFET、固态变压器和高密度DC-DC模块 是整套方案核心功率器件/电源OEM [5] - 借助英伟达规模化生态平台部署 安森美半导体直接锁定长期大单 强化在高压SiC电源市场对英飞凌等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5]
从GPU到数据中心电源革命:英伟达(NVDA.US)再挖增长点 携手安森美(ON.US)布局800V DC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3:25
合作内容 - 安森美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推进下一代人工智能数据中心800伏直流电源解决方案 [1] - 合作核心是新型配电系统 以最小损耗输送大量电力 安森美半导体智能电源解决方案是实现高效率 高功率密度电能转换的最关键一环 [1] - 800V DC方案将数据中心机房母线电压从48V或380/400V DC提升至800V DC 同等功率下电流与I²R损耗降至1/10量级 铜排 线缆和转换级数显著减少 [2] 技术优势 - 800V高压直流架构提升至少5个百分点整体供电效率 为未来单机架500 kW-1 MW的英伟达AI工厂留出电力空间和散热余量 [2] - 800V母线更容易与沉浸/冷板液冷配合 主要因电流低 发热点少等特点 [3] - 800V级别高压母线使母排尺寸与热损控制在可用范围 满足2027年起量产1MW AI服务器机架集群需求 [3] 市场需求 - 全球AI数据中心功耗正从每机架20-30 kW快速跳升至500 kW甚至1 MW级别 [2]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945太瓦时 略高于日本目前总用电量 [1] - 到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整体电力需求将翻四倍以上 人工智能应用是最重要驱动力 [1] 竞争格局 - 800V属于刚刚开始试点的下一代高压直流方案 由英伟达 安森美半导体等牵头在2025-2027年间落地示范 [2] - 安森美半导体提供800V级别SiC MOSFET 固态变压器和高密度DC-DC模块 是整套方案核心功率器件/电源OEM [4] - 借助英伟达规模化生态平台部署 安森美半导体直接锁定长期大单 强化在高压SiC电源市场对英飞凌等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4] 业务影响 - 对英伟达而言 800V DC高压直流配电可能成为新的创收途径 是未来兆瓦级AI数据中心的新电力骨干 [3] - 这意味着在AI GPU 数据中心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InfiniBand以及车规级高性能SoC平台NVIDIA DRIVE Thor之后 英伟达将迎来全新且需求强劲的业绩增长渠道 [3] - 安森美半导体股价周二盘前一度上涨超6% [1]
onsemi Collaborates with NVIDIA to Accelerate Transition to 800 VDC Power Solutions for Next-Generation AI Data Centers
Globenewswire· 2025-07-29 10:00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与NVIDIA合作支持向800伏直流电压架构转型 这一解决方案推动下一代AI数据中心在效率、密度和可持续性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1] 技术合作与架构转型 - 新型电力分配系统核心在于以最小损耗分配巨大电力 公司智能电源产品组合在实现高效高密度电源转换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覆盖从变电站高压交流直流转换到处理器级精确电压调节的全过程 [2] - 公司利用数十年硅和碳化硅技术创新 提供行业领先的固态变压器、电源单元、800伏直流分配和核心电力输送解决方案 全部集成智能监控与控制功能 [3] 技术能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技术能力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成为少数能够满足现代AI基础设施严苛电力需求的企业 提供可扩展且物理可实现的设计方案 [3]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 正在推动车辆电气化与安全、可持续能源电网、工业自动化以及5G和云基础设施等大趋势的变革 [4] - 公司提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 提供智能电源和传感技术以解决全球最复杂挑战 [4]
中美芯片战的意外赢家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9 01:14
越南半导体行业崛起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关税政策促使客户在关税生效前下订单,导致越南芯片元件公司需求激增 [3] - 越南Fab-9公司在特朗普威胁对中国提高145%关税后,订单量当周增加20% [3] - 越南政府宣布国家半导体战略,目标到2030年建成国内制造厂、100家芯片设计公司和10家封装厂 [3] 越南半导体企业发展现状 - Fab-9公司正在扩建第二栋建筑以安装新设备并扩大生产规模 [3] - VSAP Lab公司投资7200万美元在岘港建设先进半导体封装实验室,设计年产量1000万件 [4] - 越南晶圆公司是越南半导体行业唯一晶圆供应商,声称100%产品为越南本土生产 [7][8] - HSPTek公司自2023年开始设计芯片模块,有多种扩大生产规模的选项 [8] 越南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 越南拥有英特尔、安靠、安森美和韩亚美光等大型芯片制造商的工厂 [3] - 越南晶圆公司正在改造广治省砂加工厂以生产用于晶圆的超纯石英 [10] - FPT和CT半导体公司正在建设越南首家独资的组装、测试和封装工厂 [10] - 岘港设立首个自由贸易区,旨在吸引外资建设高科技制造和物流业 [9] 行业挑战与竞争环境 - 马来西亚拥有50年半导体历史但未建立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公司 [9] - 建设半导体制造工厂可能需要耗资超过100亿美元 [9] - 越南芯片设计公司数量从23家降至9家 [9] - 美国提议对越南转运产品征收40%关税,对非转运产品征收20%关税 [6] 行业发展趋势 - 越南政府推动从低成本组装基地向高科技制造中心转型 [5] - 海外越南工程师将专业知识带回国内,加入本土半导体企业 [4] - 国有军事科技集团Viettel参与政府主导的高科技制造计划 [5] - 行业人士将当前越南半导体发展比作五六十年前的硅谷 [11]
图像传感器,中国市场份额飙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9 01:14
市场概况 - 2024年CMOS图像传感器(CIS)市场收入增长6.4%,2023年同比增长2.3%,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4.4% [1] - 2024年出货量70亿台,2030年预计增至90亿台,移动、安全和汽车应用为主要增长动力 [1] - 2024年晶圆产量增长8.9%,堆叠架构占比近80%,三堆叠CIS在移动和XR领域普及 [1] - 平均售价稳定在3美元以上,受移动和汽车高端功能支撑 [1] 区域与厂商动态 - 中国公司Smartsens 2024年同比增长105.7%,拓展移动和汽车领域 [4] - 索尼市场份额增加近50%,三星保持稳定并推广新技术,SK海力士缩减CIS投入专注存储器 [4] - 安森美、Teledyne、意法半导体收入下降,因工业和医疗市场放缓或消费电子订单减少 [4] - 索尼和三星在汽车领域挑战豪威科技和安森美,中国公司瞄准高端智能手机 [4] - 国内需求与政府支持推动中国CIS生产,混合供应模式增强韧性 [4] - 预计2030年全球CIS晶圆产能达638k wpm(负载率72%),索尼扩产,SK海力士缩减,JASM在日本量产 [4] 技术趋势 - 行业创新聚焦性能、集成度和传感能力提升,包括信噪比、弱光灵敏度、紧凑设计和低功耗 [7] - 索尼三层堆叠传感器用于Xperia 1 V及主流智能手机,支持多模态传感和片上AI [7] - 22纳米逻辑堆叠技术推动超低功耗与计算能力扩展,FDSOI技术或用于神经形态传感 [7] - 混合/数字像素传感器解决快门权衡问题,提升速度并降低噪声 [7] - 超表面、微光学技术实现先进3D/偏振传感,基于事件成像和SPAD技术优化低延迟/弱光性能 [7] - 无铅量子点传感器在短波红外消费应用受青睐 [7] 技术发展历程 - 像素尺寸从2006年2.2µm缩小至2022年0.56µm [8] - 制程从2006年90nm演进至2020年22nm,未来或采用FDSOI/FinFET [8] - 3D集成从BSI发展为双堆叠、三堆叠,2030年或进入多堆叠时代 [8] - 逻辑节点从2012年65nm升级至2020年22nm [8]
12份料单更新!求购TI、ADI、富士通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7-28 04:09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品牌100种,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1亿+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检 [1] - 累计服务2万用户,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4] 供应链管理 - 提供求购服务,涉及品牌包括TI、ADI、FUJITSU富士通、ST等,求购数量从150个到30K不等 [2] - 特价出售优势物料,涉及品牌包括TI、ROHM、ON、TOSHIBA、英特尔、ST、润石等,库存数量从4K到19KK不等,年份从2020+到24+ [3] 销售渠道 -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 [4] - 推出【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找不到、卖不掉、价格优化等问题 [5] - 支持电脑登录网页版dl icsuperman com [6] 行业动态 - 推荐阅读内容涉及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化、供应链挑战、热门产品芯片分析、日本分销商并购、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等 [6]
半导体分销商追踪 -库存趋近正常化-Semiconductors_ UBS Evidence Lab inside_ Semis Distributor Tracker - approaching normalised inventories_
UBS· 2025-07-28 0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英飞凌科技、瑞萨电子和德州仪器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 [2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数据显示库存水平进一步正常化,价格趋势令人安心,继续看好德州仪器、瑞萨和英飞凌 [2] - 得出两个关键结论,定价环境可控,库存水平总体稳定,微控制器继续去库存 [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个关键要点 - 微控制器库存自2月以来持续消化但速度放缓,除电容器和传感器外,所有类别库存持平或下降2% [3] - 所有产品类别的价格稳定或略有上涨,平均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14% [3] - 总体而言,价格和库存趋势令人安心,特别是微控制器库存持续消化 [3] 关键产品领域更新 - 微控制器标准化单位库存减少,价格同比上涨1%,各子类别价格持平或略有上涨 [4] - 晶体管库存本月下降2%,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18% [4] - 电容器、二极管和传感器价格上涨2 - 3%,其他类别持平或上涨1%,除电容器和传感器外,所有类别库存持平或下降2% [4] - 6月底,多层陶瓷电容器分销商库存环比增长2%,7月增长5% [4] 公司热力图结论 - 7月价格同比上涨3%(按收入敞口加权) [5] - 库存总体稳定,微控制器去库存速度放缓,英飞凌微控制器库存有所增加 [5] 执行摘要 - 定价环境可控,按收入敞口加权计算,平均同比价格上涨3%,微控制器价格环比和同比持平,其他类别环比持平或上涨3% [9] - 库存水平总体稳定,微控制器继续去库存 [12] 产品层面总结 - 展示了归一化单位库存、归一化美元库存和同类价格指数的趋势 [25][28][33] UBS半导体分销商跟踪器概述 - 发布基于UBS Evidence Lab数据集的最新版UBS半导体分销商跟踪器,跟踪全球118家分销商的多个指标 [35] - 跟踪的指标包括归一化单位库存、归一化美元库存和同类价格指数 [36][37] - 跟踪的产品类别包括微控制器、晶体管、电容器、二极管、放大器、数据转换器、存储器、电源管理电路、传感器和无线及射频 [38][39][40] 特定产品领域趋势 微控制器 - 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250%,环比下降1%,微芯科技去库存趋于稳定 [53] 晶体管 - 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26%,环比下降2% [71] 电容器 - 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3%,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下降12%,环比上涨6% [91] 二极管 - 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3%,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20%,环比持平 [110] 放大器 - 价格同比上涨5%,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47%,环比下降1% [128] 数据转换器 - 价格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175%,环比下降2% [147] 存储器 - 价格同比上涨11%,环比持平,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98%,环比持平 [165] 电源管理电路 - 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72%,环比下降1% [184] 传感器 - 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2%,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31%,环比上涨6% [204] 无线及射频 - 价格同比上涨14%,环比持平,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53%,环比持平 [221] 估值 - 展示了汽车/工业半导体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和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240] 库存热力图 - 将归一化单位库存与所有公司的组平均进行比较,以显示公司库存相对于平均水平的高低 [243] 公司披露 - 提供了英飞凌科技、瑞萨电子和德州仪器的12个月评级、价格和价格日期 [262] - 给出了恩智浦半导体、意法半导体、罗姆、安森美、亚德诺半导体的额外价格 [274]
15份料单更新!出售罗姆、ON、TOSHIBA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7-25 06:55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100个品牌 [1] - 现货库存芯片达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1] 供应链能力 - 累计服务2万用户,最快可半天完成交易 [4] - 提供电脑网页版(dl.icsuperman.com)和【工厂呆料】小程序渠道 [5][6] 现货交易动态 求购需求 - 涉及TI、ADI、FUJITSU、ST等品牌,单型号需求最高达30K(如HDC2021DEBR、MB85RC64TAPN-G-AMEWE1等) [2] - 特殊需求包括LTC6957IDD-1PBF(150个)、AD9517-0ABCPZ(300个)等小批量采购 [2] 特价库存 - 促销型号涵盖TI、ROHM、ON等品牌,如TPS53511RGTR(9K)、2SCR533PFRAT100(187K) [3] - 库存年份集中在2021-2024年,英特尔PEF22554HTV31 SLL6Z(75k)为2020年后产品 [3] 行业资讯关注 - 行业动态聚焦芯片分销商格局变化、供应链挑战(如原产地判定)、终端产品芯片应用(Switch 2销量4天350万台) [8] - 日本分销商并购重组、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等趋势被重点提及 [8]
onsemi and Schaeffler Expand Collaboration with New EliteSiC-based PHEV Platform
Globenewswire· 2025-07-24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onsemi宣布与舍弗勒扩大合作,其下一代EliteSiC产品将为舍弗勒用于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平台的牵引逆变器供电,onsemi的碳化硅技术优势助力满足行业对能效和性能的需求,巩固其作为全球汽车企业创新合作伙伴的地位 [1][2][4] 合作信息 - onsemi与领先运动技术公司舍弗勒扩大合作,其EliteSiC产品将为舍弗勒用于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平台的牵引逆变器供电 [1] - 此次合作建立在双方现有长期合作基础上,延长合作期限并加强对高效电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共同承诺 [4] onsemi技术优势 - onsemi的EliteSiC技术传导损耗低、短路鲁棒性优越,可实现紧凑、热效率高的逆变器设计,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2] - 基于碳化硅的解决方案导通电阻最低,能提供同类SiC解决方案中最高的峰值功率 [2] 应用优势 - 帮助舍弗勒为最终客户带来可衡量的好处,包括更长续航里程、更高可靠性、优化外形尺寸 [6] 行业趋势 - 汽车制造商日益重视能效和性能,行业正转向更先进的混合动力架构,即使在对成本敏感的电动汽车平台也是如此,传统上该市场由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主导 [3] 公司介绍 - onsemi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推动车辆电气化和安全、可持续能源电网等大趋势变革,提供智能电源和传感技术产品组合 [5] - onsemi被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5]
Navitas vs. ON Semiconductor: Which Power Stock is a Better Bet Now?
ZACKS· 2025-07-22 20:01
行业动态 - 2025年至今 Navitas Semiconductor (NVTS) 和 ON Semiconductor (ON) 在高效能电源解决方案领域均发布重要更新 [2] - Navitas 股价过去三个月飙升370% 主要受电动汽车、AI数据中心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设计订单推动 [2] - ON Semiconductor 股价同期上涨70.8% 主要得益于碳化硅(SiC)技术、汽车及工业复苏以及AI医疗市场的贡献 [3] Navitas Semiconductor (NVTS) 核心优势 - 氮化镓(GaN)创新推动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应用 最新双向GaN IC可替代70%传统架构 体积、重量、成本和功耗降低30%以上 [7] - 首获太阳能设计订单 并与长安汽车达成首个GaN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设计合作 [7]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2% 同比增10% 非GAAP运营亏损从1540万美元收窄至1060万美元 [8][9] - 重申2026年实现EBITDA盈亏平衡目标 毛利率改善且运营费用管理严格 [9] ON Semiconductor (ON) 核心优势 - 第四代EliteSiC平台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进展 预计2025年底将应用于中国半数新电动汽车型号 [10] - AI基础设施领域 SiC UPS系统需求强劲 预计今年收入增长40-50% [11] - 汽车成像领域 8MP图像传感器用于ADAS系统 已向中国电动车企供货并获得亚洲车企新设计订单 [11] - 通过"Fab Right"计划削减12%内部晶圆厂产能 年节省2200万美元 全球裁员9%并整合非制造站点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节省2500万美元 [12] 财务表现对比 - Navitas 2025年第二季度及全年每股收益预期同比改善28.6%和20.8% [13] - ON 2025年第二季度及全年每股收益预期同比大幅下降43.7%和42.7% 主要受工业计算市场需求疲软及工厂重组影响 [15] - Navitas 12个月前瞻市销率达19.74倍 创三年新高 ON为4.07倍 接近三年中值3.95倍 [16] 投资价值评估 - 两家公司均获Zacks Rank 3评级 但Navitas凭借GaN技术突破、设计订单和收入增长更具短期吸引力 [17] - ON虽估值较低且具长期潜力 但短期盈利压力限制上行空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