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陆控(LU)
icon
搜索文档
Lufax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4 Financial Results
Prnewswire· 2024-04-22 21:30
文章核心观点 - 陆金所控股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总收入下降、出现净亏损,但运营上有部分指标改善,公司战略调整初显成效,未来将谨慎运营 [1][2][6] 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 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9.64亿元人民币(9.6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00.78亿元人民币下降30.9% [2][3] - 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8.3亿元人民币(1.15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7.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3% [2][3] - 总费用降至65.17亿元人民币(9.03亿美元),同比下降27.3%;剔除信贷减值损失、融资成本和其他损益后,总费用降至35.8亿元人民币(4.96亿美元),同比下降37% [3] 第一季度运营亮点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促成贷款余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952亿元人民币下降45.4% [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累计借款人数约2170万,较2023年同期的约1940万增加12.4% [4] - 2024年第一季度新增促成贷款4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70亿元人民币下降15.6% [4] - 2024年第一季度,剔除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承担新增贷款风险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22.6%升至100%;截至2024年3月31日,含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承担未偿还贷款余额风险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24.5%升至48.3% [4] - 2024年第一季度,零售信贷促成业务基于贷款余额的抽成率为9.0%,高于2023年第一季度的7.3% [4] - 2024年第一季度,剔除消费金融子公司,总贷款C - M3流转率为1.0%,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1.2%;一般无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流转率分别为1.0%和0.7%,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1.4%和0.8% [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剔除消费金融子公司,总贷款逾期30 + delinquency率为6.6%,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6.9%;一般无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逾期30 + delinquency率分别为7.4%和4.5% [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剔除消费金融子公司,总贷款逾期90 + delinquency率为4.4%,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4.1%;一般无抵押贷款逾期90 + delinquency率为5.0%,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4.6%;抵押贷款逾期90 + delinquency率为2.6% [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消费金融贷款不良率为1.6%,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5% [5] 管理层评论 -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YongSuk Cho表示,一季度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完成五项重大降风险和多元化行动后早期风险指标有改善,战略上从中小企业贷款转向更多元化、更注重消费金融产品,虽会对利润恢复有影响但对抽成率有积极作用,资产质量方面部分业务C - M3流转率改善 [6] - 联合首席执行官Gregory Gibb称,2024年第一季度感受到战略举措影响,消费金融业务增长,消费金融贷款占新增贷款销售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4%升至42%,占总余额比例上升,100%担保模式下贷款比例增加,抽成率达9.0%且有望进一步提高,宏观环境改善等因素有助于资产质量提升 [6] - 首席财务官David Choy表示,持续致力于成本优化,剔除相关损失后总费用同比下降37%,总费用同比下降27%,杠杆水平低,主要运营实体资本充足,担保子公司杠杆率升至2.4倍,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约15.1%,截至2024年3月31日银行现金余额达394亿元人民币 [6] 第一季度财务结果 总收入 - 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9.64亿元人民币(9.6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1% [10] - 技术平台收入为25.53亿元人民币(3.5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9.0%,因零售信贷服务费和推荐及其他技术平台收入减少 [11] - 净利息收入为28.45亿元人民币(3.9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5.0%,主要因贷款余额减少,部分被消费金融业务净利息收入增加抵消 [11] - 担保收入为9.25亿元人民币(1.2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4.7%,主要因贷款余额减少和平均费率降低 [11] - 其他收入为3.19亿元人民币(44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收款表现改善带来账户管理费增加 [11] - 投资收入为3.22亿元人民币(45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主要因特定风险资产损失减少,部分被投资资产收入增加抵消 [11] 总费用 - 总费用降至65.17亿元人民币(9.03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7%,主要因销售和营销费用下降50%至15.18亿元人民币(2.1亿美元) [12] - 销售和营销费用降至15.18亿元人民币(2.1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9.9%,因贷款余额减少和交易量下降导致相关费用减少 [13][14] - 一般及行政费用降至4.83亿元人民币(67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6.2%,因公司费用控制措施和税费减少 [13][14] - 运营及服务费用降至13.27亿元人民币(1.8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4.8%,因公司费用控制措施和贷款余额减少,部分被收款表现改善带来的佣金增加抵消 [13][14] - 技术和分析费用降至2.52亿元人民币(35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6.1%,因公司效率提高和费用控制措施 [14] - 信贷减值损失降至28.61亿元人民币(3.96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8.6%,因信贷表现改善导致贷款和应收款项拨备减少 [14] - 融资成本降至5800万元人民币(8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69.2%,因偿还C轮可转换本票和其他债务导致利息费用减少,部分被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抵消 [14] - 其他损失为1700万元人民币(20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其他收益42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外汇损失增加 [14] 净亏损 - 2024年第一季度净亏损8.3亿元人民币(1.15亿美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7.32亿元人民币,因上述因素及公司中国子公司支付一次性股息带来的10.5亿元人民币预扣税增加 [15] 每股美国存托股份亏损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和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份亏损均为1.52元人民币(0.21美元),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份代表两股普通股 [16] 资产负债表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现金为394.42亿元人民币(54.63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5.99亿元人民币;公司净资产为928.25亿元人民币(128.56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6.84亿元人民币 [17] 管理层团队变动 - 首席财务官David Siu Kam Choy因个人原因辞职,裴卿朱被任命为新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该变动于2024年4月30日生效 [18] 电话会议信息 - 公司管理层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4月22日晚上9点(北京时间4月23日上午9点)举行财报电话会议,参会者需提前在线注册获取拨号信息,会议直播和存档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查看,回放至2024年4月29日可通过指定号码收听 [20] 关于陆金所 - 陆金所是中国领先的中小企业主金融服务促成商,提供主要满足中小企业主需求的融资产品,与85家中国金融机构建立了资金合作伙伴关系,其中许多合作超过三年 [21]
LUFAX(LU)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22 14:28
业绩总结 - 第四季度2023年,公司的新贷款销售总额为47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9.6%[16] - 第四季度营收为6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4.3%[17] - 第四季度净亏损为8.32亿人民币,主要受到100%担保模式下的高前期准备金和风险敞口的影响[17] - 2023年,消费金融销售占新贷款销售的34%,较2022年的12%有所增长[19] - 预计2024年新贷款销售额将在1900亿至2200亿人民币之间,期末余额将在2000亿至2300亿人民币之间[2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宣布发放100亿人民币的特别股息,这是基于未来3年发展潜力和资本需求的考量[39] - 公司特别股息金额为100亿人民币,仅占净资产的约10%[40] 负面信息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了向100%担保模式的过渡,但底线仍然承受压力[50] - 新模式下,公司必须计提更高的贷款准备金,延迟了新业务的公开账目[5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资产质量将逐步改善,特别是在消费金融业务方面[41] - 公司保留了足够的资本以支持未来几年的增长,并保持了灵活性以应对市场变化[46]
Why Is Lufax (LU) Stock Up 46% Today?
InvestorPlace· 2024-03-21 12:18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每股ADS亏损1.48元 每份ADS代表两股普通股 华尔街预期每股亏损0.13元 去年同期每股亏损1.42元 [1] - 公司通过客户细分和产品结构调整 成功培育了以R1-R3客户为主的新业务组合 2023年消费金融销售占新贷款销售比例提升至约34% [1] 公司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新贷款销售额在1900亿至2200亿元之间 预计年末贷款余额在2000亿至2300亿元之间 [2] - 公司计划派发特别现金股息 每股ADS派发2.42美元 需在3月30日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 [2]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周四早盘上涨45.7% 成交量约700万股 日均成交量约450万股 [2]
LUFAX(LU)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4-03-21 10:30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581.16亿人民币下降41.1%至2023年的342.55亿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从5765亿人民币下降至3154亿人民币[10]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42.55亿元,同比下降41.1%[40] - 202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0.34亿元,同比下降88.2%[4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86.99亿元人民币,2023年净利润为8.87亿元人民币[46][47] - 2023年每股基本收益为人民币0.77元,同比下降89.9%[41] - 基本每股收益在2023年为0.77元,相比2022年的7.60元下降了89.9%[78] 技术平台收入 - 技术平台收入从2022年的292.18亿人民币下降47.5%至2023年的153.26亿人民币,主要由于零售信贷服务费和交易量下降[11] - 2023年公司技术平台收入为人民币153.26亿元,同比下降47.5%[40] - 2022年公司技术平台收入为28.6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下降至15.13亿元人民币[54] - 2022年公司其他技术平台收入为5.97亿元人民币,2023年下降至1.92亿元人民币[54] - 零售信贷和赋能服务费用在2023年下降至15,134,217千元,相比2022年的28,621,121千元下降了47.1%[55] 净利息收入 - 净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189.81亿人民币下降34.9%至2023年的123.48亿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下降[11] - 2023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23.48亿元,同比下降34.9%[40] - 净利息收入在2023年为12,348,357千元,相比2022年的18,981,376千元下降了34.9%[59] 担保收入 - 担保收入从2022年的73.73亿人民币下降40.4%至2023年的43.92亿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和平均费率下降[12] - 2023年公司担保收入为人民币43.92亿元,同比下降40.4%[40] - 2022年新担保合同金额为980,980,000元人民币[91] - 2022年担保负债减少金额为6,538,168,000元人民币[91] - 2023年新担保合同金额为38,342,179,000元人民币[92] - 2023年担保负债减少金额为51,941,630,000元人民币[92] 销售和营销费用 - 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2年的157.57亿人民币下降37.4%至2023年的98.67亿人民币,主要由于借款人获取费用和交易量下降[14] - 销售和营销费用在2023年减少至9,867,488千元,相比2022年的15,756,916千元下降了37.4%[65] 信用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165.50亿人民币下降23.3%至2023年的126.97亿人民币,主要由于贷款余额下降[15] - 信用减值损失在2023年为12,697,308千元,相比2022年的16,550,465千元下降了23.3%[6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减值准备总额为72.7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70.63亿人民币增长3%[8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31%,较2022年的3.23%上升2.08个百分点[80] - 2023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变化金额为6,747,875,000元人民币[95] - 2023年12月31日预期信用损失总额为4,185,532,000元人民币[95] 贷款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总额为1369.68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185.10亿人民币下降37.3%[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由信用增强提供者覆盖的贷款金额为624.17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429.66亿人民币下降56.3%[8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由平安财险提供的信用保险覆盖的贷款金额占大多数[8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第三阶段贷款金额为17.87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4.58亿人民币增长22.6%[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第三阶段贷款减值准备为16.88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3.84亿人民币增长22%[8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第一阶段贷款金额为1323.67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130.91亿人民币下降37.9%[8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第一阶段贷款减值准备为44.3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4.82亿人民币下降1.1%[8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第二阶段贷款金额为28.1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39.61亿人民币下降29%[84] 现金流量 - 公司2023年净现金流入为150.30亿人民币,主要由于核心零售信贷和赋能业务的服务费收入[21]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5亿元人民币,2023年增长至150.30亿元人民币[48] - 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8亿元人民币,2023年减少至-59.37亿元人民币[48] - 2022年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9亿元人民币,2023年进一步减少至-205.55亿元人民币[48] - 2022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95.38亿元人民币,2023年下降至184.80亿元人民币[48] 资本支出与资产 - 公司2023年资本支出为4800万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370.23亿元,同比下降32.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1433.39亿元,同比下降43.7%[43] - 2022年公司总权益为945.59亿元人民币,2023年下降至936.84亿元人民币[46][47] - 2022年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5.06亿元人民币,2023年下降至15.41亿元人民币[46][47] 员工与福利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6,215人,其中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员工最多,达到24,665人[37][38] - 2023年员工福利费用为人民币125.29亿元[38] 股息与股东 - 2022年每股现金股息为0.68美元,总计1,144,226,418股[96] - 2023年6月30日每股现金股息为0.078美元,总计1,146,282,721股[96] - 2024年3月21日董事会建议派发特别股息,每股1.21美元[108]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将于5月30日举行[109] 公司治理与未来展望 - 公司发行的Ping An可转换票据总额为19.538亿美元,利率为0.7375%,其中50%已赎回,剩余50%的到期日延长至2026年10月[113]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十二个月[113] - 公司于2023年4月14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623[112]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Yong Suk CHO和Gregory Dean GIBB,非执行董事Yonglin XIE、Xin FU和Yuqiang HUANG,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Rusheng YANG、Weidong LI、Xudong ZHANG和David Xianglin LI[115] - 公司未来展望包括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市场的预期增长,以及对服务需求的预期[114] - 公司预计未来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有所变化[114] - 公司预计收入、支出或费用的变化[114] - 公司预期与借款人、平台投资者、资金来源、产品提供商和其他业务伙伴的关系将有所发展[114] - 公司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和行业法规的变化[114] 其他收入与费用 - 其他收入在2023年为1,143,770千元,相比2022年的1,238,004千元下降了7.6%[60] - 投资收入在2023年为1,050,453千元,相比2022年的1,305,625千元下降了19.5%[62] - 财务成本在2023年为414,023千元,相比2022年的1,238,992千元下降了66.6%[67] - 所得税费用在2023年为610,626千元,相比2022年的4,238,232千元下降了85.6%[71] 长期合同与履约义务 - 长期合同的剩余履约义务在2023年减少至8,630,695千元,相比2022年的18,911,239千元下降了54.4%[58] 回购与资本结构 - 2022年公司回购普通股支出为8266.5万元人民币,2023年未进行回购[46][47] - 公司2023年杠杆率为47.5%,总债务包括银行借款和可转换票据[25]
陆控(06623) - 2023 Q4 - 季度业绩
2024-03-21 08:38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6,857百万元(96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4.3%[7] - 2023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832百万元(117百万美元),同比增加3.3%[7]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6,85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2,318百万元下降44.3%[14] - 2023年全年总收入为3425.5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398.62亿人民币[32] - 2023年全年净利息收入为1234.8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63.30亿人民币[32] - 2023年全年技术平台收入为1532.5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89.26亿人民币[32] - 2023年全年净亏损为10.34亿人民币,较2022年净利润87.75亿人民币大幅下降[32] - 2023年全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77人民币,较2022年每股盈利7.6人民币大幅下降[32] 贷款业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赋能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154亿元,同比下降45.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借款人数量增加10.0%至约20.94百万人[9] - 2023年第四季度所赋能新增贷款为人民币470亿元,同比下降39.6%[9]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不含消费金融附属公司)所赋能新增贷款的风险承担比例由2022年同期的22.2%上升到10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含消费金融附属公司)承担风险的贷款余额比例由2022年12月31日的23.5%增至39.8%[10]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按贷款余额计算的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收入率为7.9%,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7.7%有所上升[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赋能贷款总额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为6.9%,较2023年9月30日的6.0%有所上升[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消费金融贷款的不良贷款(NPL)率为1.5%,较2023年9月30日的1.4%有所上升[12] - 公司预计2024年新增贷款销售额将介乎人民币1,900亿元至人民币2,200亿元,年末余额将介乎人民币2,000亿元至人民币2,300亿元[13] - 公司预计2024年新增贷款销售额将介于人民币1900亿元至220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将介于人民币2000亿元至2300亿元[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贷款为12969.40亿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8175.27亿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合并结构性实体投资者款项为8326.47亿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9388.30亿人民币[33] 收入与支出 - 技术平台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2,980百万元,同比下降49.3%,主要由于新增贷款销售额及贷款余额减少导致零售信贷赋能服务费减少[15] - 净利息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2,325百万元,同比下降46.8%,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部分被消费金融业务的净利息收入增加所抵消[16] - 担保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886百万元,同比下降47.0%,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及平均费率降低[16] - 其他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315百万元,同比增长140.6%,主要由于向主要增信合作伙伴收费的费率结构变化[17] - 投资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353百万元,同比增长28.5%,主要由于回报率上升[17] - 总开支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7,943百万元,同比下降38.5%,主要由于信用减值损失减少43.0%至人民币3,567百万元[18] - 销售及营销开支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2,007百万元,同比下降45.9%,主要由于新增贷款销售额减少导致贷款相关开支减少[19] - 信用减值损失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人民币3,567百万元,同比下降43.0%,主要由于贷款余额减少导致贷款及应收款项拨备的减少[21] - 2023年全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986.7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89.04亿人民币[32] - 2023年全年信用减值损失为1269.7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85.32亿人民币[32] 现金流动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余额为人民币396亿元,录得净现金头寸[14] - 公司银行存款在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9,599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3,882百万元有所减少[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经营活动中,公司所得现金净额为4,692,13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823,634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35] - 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投资活动中,公司所用现金净额为4,060,70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063,535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5] - 2023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融资活动中,公司所用现金净额为879,8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075,240千元人民币显著减少[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中所得现金净额为15,030,28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455,301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5]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的投资活动中,公司所用现金净额为5,937,43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447,67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5]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的融资活动中,公司所用现金净额为20,554,94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9,918,803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480,09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9,537,51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35]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每股美国存托股份2.42美元或每股普通股1.21美元的特别股息,估计总规模为约人民币100亿元[14]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记录日期为2024年4月9日[25] - 公司管理层将于2024年3月21日举行业绩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27]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中国85家金融机构建立融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许多已合作超过3年[28] 汇率与资产 - 公司公告中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按2023年12月31日的7.0999元人民币兑1.00美元执行[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370.23亿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1122.39亿人民币[33]
Lufax Reports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2023 Financial Results
Prnewswire· 2024-03-21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3月21日,陆金所控股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虽面临复杂宏观环境致业绩有下滑,但完成多项去风险和多元化举措,董事会批准约10亿元特别股息,预计2024年新贷款销售1900 - 220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000 - 2300亿元 [1][5][6][7][18] 第四季度财务亮点 - 总收入68.57亿元(9.66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123.18亿元降44.3% [2][3][8] - 净亏损8.32亿元(1.17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8.06亿元增3.3% [2][3][13] - 总费用79.43亿元(11.19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129.22亿元降38.5% [3][11] - 不包括信贷和资产减值损失、融资成本及其他(收益)/损失的总费用43.89亿元(6.1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65.74亿元降33.2% [3] - 信贷和资产减值损失、融资成本及其他(收益)/损失35.54亿元(5.01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63.48亿元降44.0% [3] 第四季度运营亮点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促成贷款余额3154亿元,较2022年同期5765亿元降45.3% [4] - 累计借款人数量约2094万,较2022年同期约1902万增10.0% [4] - 2023年第四季度促成新贷款470亿元,较2022年同期778亿元降39.6% [4] - 2023年第四季度,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承担100%新促成贷款风险,高于2022年同期22.2%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承担39.8%贷款余额风险,高于2022年同期23.5% [4] - 2023年第四季度,零售信贷促成业务基于贷款余额的收费率为7.9%,高于2022年同期7.7% [4]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促成贷款的C - M3流转率为1.2%,高于2023年第三季度1.1%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促成贷款的DPD 30 +逾期率为6.9%,高于2023年9月30日6.0%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促成贷款的DPD 90 +逾期率为4.1%,高于2023年9月30日3.7%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消费金融贷款不良率为1.5%,高于2023年9月30日1.4% [4] 管理层评论 - 董事长兼CEO Cho YongSuk称复杂宏观条件影响小企业主,公司重资产质量,完成五项去风险和多元化举措,将继续重质量轻数量,董事会批准约10亿元特别股息 [5][6] - 联席CEO Gregory Gibb表示宏观环境限制优质贷款需求,公司战略调整客户细分和产品,预计2024年新贷款销售1900 - 220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000 - 2300亿元,董事会批准特别股息 [7] - 首席财务官David Choy称公司杠杆水平低、运营实体资本充足,现金余额396亿元,处于净现金状态 [7] 第四季度财务结果 总收入 - 技术平台收入29.80亿元(4.20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58.74亿元降49.3%,因零售信贷服务费和推荐及其他技术平台收入减少 [10] - 净利息收入23.25亿元(3.2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43.69亿元降46.8%,主因贷款余额减少,部分被消费金融业务净利息收入增加抵消 [10] - 担保收入8.86亿元(1.25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16.71亿元降47.0%,主因贷款余额减少和平均费率降低 [10] - 其他收入3.15亿元(0.4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1.31亿元增140.6%,主因向主要信用增级伙伴收费结构变化 [10] - 投资收入3.53亿元(0.50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2.75亿元增28.5%,主因回报率增加 [10] 总费用 - 销售和营销费用20.07亿元(2.83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37.06亿元降45.9%,因新贷款销售减少致贷款相关费用和平台服务留存及推荐费用减少 [11][12] - 一般及行政费用5.56亿元(0.7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7.50亿元降26.0%,因公司费用控制措施和税费减少 [12] - 运营及服务费用15.07亿元(2.12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16.59亿元降9.2%,因公司费用控制和贷款余额减少,部分被催收服务资源投入增加抵消 [12] - 技术和分析费用3.19亿元(0.45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4.58亿元降30.2%,因公司效率提高和费用控制 [12] - 信贷减值损失35.67亿元(5.02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62.59亿元降43.0%,主因贷款和应收款项拨备减少 [11][12] - 资产减值损失0.31亿元(0.0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0.07亿元增340.0% [12] - 融资成本0.50亿元(0.07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5.01亿元降90.1%,主因偿还平安和C轮可转换本票致利息费用减少 [12] - 其他(收益)/损失净额0.93亿元(0.13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4.19亿元降77.7%,主因特定风险资产损失增加和去年同期一次性损失追回致基数高 [12] 净亏损 - 净亏损8.32亿元(1.17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8.06亿元因上述因素增加 [13] 每股美国存托股份亏损 - 2023年第四季度,基本和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份亏损均为1.48元(0.21美元) [14] 资产负债表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现金395.99亿元(55.77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438.82亿元减少 [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936.84亿元(131.95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947.87亿元减少 [15] 特别股息 - 2024年3月21日,董事会提议从公司储备中的股份溢价账户中宣派及派发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1.21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2.42美元,需2024年5月30日股东大会批准 [16] 年度股东大会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拟于5月30日举行,4月9日为确定普通股股东参会和投票资格的记录日期 [17] 业务展望 - 2024年全年,公司预计新贷款销售1900 - 220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000 - 2300亿元 [18] 会议电话信息 - 公司管理层将于2024年3月21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北京时间3月22日上午9点)举行财报电话会议,可通过指定链接注册参加,会议直播和存档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查看,回放至3月28日可通过指定号码收听 [19] 公司简介 - 陆金所是中国领先的小企业主金融服务促成商,与85家金融机构建立资金合作关系,很多合作超三年 [20][21]
陆控(0662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08:3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15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5.3%[3] - 公司的总收入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8,116百万元减少41.1%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4,255百万元[5] - 公司的技术平台收入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218百万元减少47.5%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326百万元[10] - 公司的擔保收入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373百万元减少40.4%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392百万元[12]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新贷款销售为人民币1,900亿元至人民币2,20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000亿元至人民币2,300亿元[8] 费用及支出变动 - 銷售及營銷開支由15,757百萬元降至9,867百萬元,降幅37.4%[16] - 一般及行政開支由2,830百萬元降至2,305百萬元,降幅18.6%[17] - 運營及服務開支由6,430百萬元降至6,119百萬元,降幅4.8%[18] - 技術及分析開支由1,872百萬元降至1,387百萬元,降幅25.9%[19] - 信用減值損失由16,550百萬元降至12,697百萬元,降幅23.3%[20] - 資產減值損失由427百萬元降至31百萬元,降幅92.7%[21] - 融資成本由1,239百萬元降至414百萬元,降幅66.6%[22] - 所得稅開支由42億元降至6億元,降幅85.6%[24] 公司财务报表 - 公司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的技术平台收入为15,325,826人民币千元,净利息收入为12,348,357人民币千元[50] - 公司年内净利润为1,034,486人民币千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77人民币[5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值为349,262,807人民币,较2022年的237,023,009人民币有所增长[52] - 公司2023年的股本为75人民币,股份溢价为32,142,233人民币,留存收益为65,487,099人民币,总权益为93,683,782人民币[53]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7,752,410人民币,较2022年的14,730,306人民币有所增长[56] 公司经营计划及政策 - 公司计划调整美国存托股份比率,从两股美国存托股份对一股普通股变更为一股美国存托股份对两股普通股[58] - 公司股息政策规定自2022年起将宣派及分派经常性现金股息,金额介于上一财政年度合并净利润的20%至40%之间[86] - 公司建议自2024年3月21日起宣派特别股息,每股股份金额为1.21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为2.42美元[103]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面向借款人和机构的核心零售信贷赋能业务[59]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根据历史成本法编制,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60][61] - 公司首次采纳了多项新订及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预计不会对过往及当前期间产生影响[62] - 公司未提前采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预计未来期间不会产生重大影响[63]
Lufax: Lower Funding Cost To Drive Loan Growth
Seeking Alpha· 2024-01-29 22:58
文章核心观点 - 陆金所控股是中国领先金融服务提供商 虽自2020年上市以来表现不佳 但当前股价提供了有吸引力的买入并持有机会 给予买入评级和1年期目标价4.1美元 潜在上涨空间60% [1][2][11] 公司业务 - 公司通过不同实体提供多种金融产品 普惠是零售信贷核心品牌 陆金通是连接借款人和银行的推荐服务 消费金融是近期增长最快业务 [2] 股价表现 - 2020年在纽交所上市筹集约23.6亿美元 首日股价下跌约14.3% 此后逐年创新低 至今总回报率为 -95% 股价从上市首日的51美元降至如今的2.5美元 [2] 催化剂 - 公司当前股价有吸引力 是买入并持有上涨的催化剂 尽管中国宏观经济疲软 但公司是领先金融科技公司 资产负债表强劲 平安作为大股东 有望在经济复苏后抓住机会 [3] - 收购平安消费金融和关注资产质量是中长期催化剂 收购可能与快速增长的消费金融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3] 新贷款业务 - 近年来消费金融新贷款业务量增长迅速 2020 - 2022年增长9倍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 同比增长超48% 环比增长15% [4] - 公司注重可持续增长 探索降低资金成本以改善贷款经济效益 消费金融业务资金成本约3.5% - 3.6% 低于普惠担保模式的5.5% [4] - 与平安消费金融整合有望通过获取低成本资金提高净息差 随着消费金融在收入结构中占比增加 公司将受益于营收增长加速和利润率扩张 [5] 贷款年利率 - 除消费金融贷款产品外 公司近期通过降低各贷款产品年利率吸引借款人 较低资金成本可使消费金融年利率更具竞争力 推动营收增长 [6] - 拓展渠道也是推动营收增长的方式 如将消费金融产品接入平安消费金融的应用程序或在线营销渠道 [6] 估值定价 - 1年期目标价基于牛市和熊市情景假设 牛市情景(50%概率)下 预计2023财年每股收益0.64美元 同比下降71.6% 2024财年每股收益1.42美元 同比增长122% 市盈率扩张至10倍 [8] - 熊市情景(50%概率)下 预计2023财年每股收益0.3美元 2024财年前景相似 市盈率维持在6倍 [8] - 综合信息得出2024财年加权目标价4.1美元 较当前股价有60%潜在上涨空间 [9]
LUFAX(LU)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3-11-14 11:1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产品[8] - 公司通过核心零售信贷和启动业务模式为借款人和机构合作伙伴提供服务[17] 财务表现 - 公司的总收入从2022年12月31日的581.16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3年12月31日的342.55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为10.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3%[11] - 预计2024年全年新贷款销售额将在1900亿元人民币至2200亿元人民币之间[15] 贷款发放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总余额为315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45.3%[9] - 2023年,公司继续向100%担保模式迈进,新贷款的风险承担比例大幅增加[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消费金融子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为15.3%[12] 贷款渠道 - 公司通过线下渠道主要获取Puhui品牌下的借款人,主要关注需要较大额度贷款的借款人[30] - 2023年,陆金所通过直销渠道发放的新贷款金额为85.6亿人民币,占总新贷款量的62.6%[32] - 2023年,陆金所通过线上和电话营销渠道发放的新贷款金额为19.5亿美元,占总新贷款量的14.2%[39] - 2023年,陆金所通过个人推荐发放的新贷款金额为28.6亿人民币,占总新贷款量的20.5%[36] 贷款细节 - 2023年,陆金所总新贷款量为136.8亿人民币[32] - 2023年,陆金所消费金融子公司的借款人数量从2021年的60.8万增长到2023年的180万[41] - 2023年,陆金所总未偿债务余额为315.4亿人民币[43] - 2023年,陆金所通过消费金融贷款发放的新贷款金额为71.2亿人民币,占总新贷款量的34.2%[44] - 2023年,陆金所一般无抵押贷款的平均票面金额为27.8万人民币[42] - 2023年,陆金所抵押贷款的平均票面金额为55.1万人民币[42] - 2023年,陆金所消费金融贷款的平均票面金额为6,805美元[42] 贷款质量 - 2023年12月31日,未担保贷款总额为481.7亿人民币,较2022年318.6亿人民币下降33.7%[50] - 2023年12月31日,担保贷款总额为70.4亿美元,较2022年123.1亿美元下降42.7%[52] - 2023年12月31日,消费金融贷款总额为371亿人民币,较2022年297亿人民币增长24.9%[57] - 2023年12月31日,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5%,与2022年相比持平[58] 反欺诈措施 - 公司通过面部识别技术验证借款人身份,并通过电话号码和银行卡验证确保借款人真实性[81] - 通过社交网络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和筛选有组织的欺诈尝试[83] - 2023年,92.1%的普通无抵押贷款借款人接受了AI辅助实时面试或纯AI面试[87] 财务数据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人民币4455百万[139]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未担保银行借款为人民币38337百万[141] - 公司于2023年10月全额偿还了总额为11.58亿美元的可选择性可转换本票据[14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Ping An可转换本票据的未偿本金总额为6919百万人民币[14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177] - 董事会负责制定和审查公司的企业治理政策和实践[179] - 董事会直接和间接通过其委员会管理和进行集团业务[180] - 所有董事都为董事会的高效运作带来宝贵的商业经验和专业知识[181] - 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以确保集团内的一致领导[1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的高标准监管报告[188] - 董事会审查了确保独立观点和意见可供董事们使用的机制[190] - 董事应不断进行专业发展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195] - 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和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来监督公司事务的特定方面[198] -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内部控制[201]
LUFAX(LU) - 2023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11-14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为81亿人民币,较上一季度的93亿人民币有所下降,主要因未偿还贷款余额和向中小企业发放的新贷款减少 [23][25] - 第三季度总费用为7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0亿人民币下降38.1%,主要因销售和营销费用及信用减值损失减少 [27]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1亿人民币,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4亿人民币;第三季度基本和摊薄后每ADS收益均为0.04元人民币或0.01美元 [30] - 截至2023年9月31日,银行现金余额为398亿人民币,去年为439亿人民币;截至9月底,担保子公司杠杆率为1.6倍,远低于10倍的监管上限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普惠业务 - 第三季度新发放贷款299亿人民币,直销团队平均生产力环比增长25.4%,第三季度68%的新贷款来自直销团队,高于第二季度的61% [19] - 贷款整体定价稳定在20%,无降价压力,有灵活调整价格的空间 [20] - 第三季度末风险承担比例从第二季度末的22.4%增至25.7%,预计年底总风险承担(包括消费金融)将增至40%以上 [20] - C - M3流动率从6月底的1%增至9月底的1.1%,部分因未偿还贷款余额减少16.1%;旧账资产质量稳定,新账资产质量符合预期但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21] 消费金融业务 - 第三季度新贷款销售额为206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5.3%,同比增长48.5%;第三季度末消费金融贷款未偿还余额为361亿人民币,较第二季度末增长9.9%,同比增长29.4% [13][22] - 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从第二季度的2.2%降至1.9% [13][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经济有望实现5%的年度增长目标;大型企业复苏迹象最强,中小企业仍面临宏观压力 [7][8] -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指数从6月的50.2降至9月的49.9;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第三季度低于临界值100,表明中小企业板块可能比经济其他部分恢复更慢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推进去风险和多元化战略,完成向100%担保模式的过渡,担保子公司为信贷提供100%信用增强,已从资金合作伙伴处获得足够信贷额度支持该模式至2024年 [11] - 利用消费金融牌照优势和与普惠业务的协同效应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为目标客户提供更全面产品,降低整体资金成本 [12][14][22] - 拟以9.33亿港元现金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100%股份,待香港金融管理局和壹账通股东批准,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易,以进一步实现业务多元化 [15][24] - 国务院发布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认可非银行机构价值,鼓励市场参与者解决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并加强消费者保护,有利于合规持牌的领先企业 [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在第四季度逐步复苏,但中小企业板块仍面临复杂局面,需要更多时间恢复,高质量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依然疲软 [6][8] - 公司第三季度采取多项去风险和多元化措施,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短期内新贷款销售额将企稳,有望实现2023年全年新贷款销售指引(1900 - 2100亿人民币) [17] - 消费金融业务增长良好,是普惠业务的有益补充,能降低风险和丰富产品种类;随着业务组合变化,整体资金成本将降低 [13][14][22] - 收购平安壹账通银行是一项具有吸引力的中期增长选择,未来两到三年有望实现盈利,有助于公司在香港、大湾区及其他市场拓展业务 [49][5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10月支付了2023年上半年股息,总额为8900万美元 [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四季度整体贷款需求(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消费金融贷款)情况及对不同贷款产品定价的影响,以及全额担保模式下的单位经济效益 - 宏观经济逐步复苏,但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仍较弱,公司将按计划实现今年新贷款销售指引;整体APR水平稳定在20%左右,无进一步降价压力,未来调整贷款价格的灵活性增加 [33][34] - 切换到100%销售担保模式后,公司的获利率将提高到14%左右,但前期费用会在短期内影响利润 [35] 问题2: 在贷款规模缩小和风险环境下,销售团队是否还有优化空间 - 公司已完成销售团队调整,减少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团队,目前无进一步优化计划,重点是留住优质销售团队,提高生产力 [38] - 自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7、8月,公司进行了大规模重组,运营费用同比下降31%;随着业务组合变化,整体资金成本将降低,未来将与银行合作优化担保模式下的资金成本 [39][40] 问题3: 遗留资产质量风险情况、改善的早期指标及驱动因素,以及平安壹账通银行的未来战略、增长前景、盈利能力、盈亏平衡时间和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质量 - 国内普惠品牌中小企业业务的C - M3比率仍处于高位,但分母缩小,资产质量有逐步改善迹象;旧账占比将在未来6 - 12个月下降,新业务表现符合预期,是资产质量改善的驱动因素;此外,90天后的回收金额也在逐步增加 [46][47][48] - 平安壹账通银行在香港虚拟银行中按贷款资产和总资产排名第三,亏损最少,大部分贷款由香港中小企业政府担保计划支持,风险较低;公司计划在香港拓展贷款业务,多元化产品和获客渠道,未来一到两年关注大湾区贷款机会,同时发展非贷款业务,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实现盈利 [49][50][51][52] 问题4: 公司向消费金融业务转移战略重点的原因、未来对贷款总额的贡献,以及与消费金融同行相比的独特优势,还有公司是否考虑股份回购或特别股息以向股东提供更多价值 - 公司传统业务服务了超600万中小企业主,消费金融牌照使公司能为这些客户提供高频服务,满足其短期个人消费需求,还能与在线平台合作拓展新客户群体;目前消费金融业务占新贷款销售额的40%,占总未偿还贷款的11%,预计未来12 - 18个月将在新销售额中占较大份额,并在贷款组合中占比增加 [56][57][59] -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在探索向股东提供价值的方式,此前进行过股份回购并持续支付股息;未来不排除任何向股东提供价值的方式,同时会保留现金或合理配置资本以支持业务可持续增长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