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姆研究(LRCX)
icon
搜索文档
芯片设备三巨头:最新观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1 02:59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设备产业正经历由AI制程需求和地缘政治驱动的深层变革 三大设备巨头基于不同技术路线判断做出战略押注 行业竞争逻辑从纯技术导向转为技术政治复合型竞争[2] 技术路线分歧 - Applied Materials押注先进封装技术 投资15亿美元开发CoWoS技术 认为AI芯片复杂性将推动产业从2D转向3D整合[4] - KLA Corporation聚焦制程检测需求 台积电3纳米制程检测步骤比7纳米增加60% 电子束检测设备可发现10纳米以下缺陷[5] - Lam Research采取战略保留 同时关注3D NAND垂直蚀刻(深宽比超100:1)和先进逻辑3D架构 等待市场需求明朗化[6] 地缘政治影响 - Applied Materials中国营收占比从32%降至18% 每季度损失10亿美元收入 同时失去技术验证和工艺优化机会[8] - KLA面临5亿美元损失 中国晶圆厂重建检测标准体系 可能导致全球出现两套平行品质管控系统 推高研发成本[8] - Lam Research中国营收占比从32%缩减至24% 服务支援业务受严重冲击 损失未来十年持续服务收益(设备价值两倍以上)[9] AI驱动制造变革 - NVIDIA H100芯片含800亿个电晶体 采用台积电4纳米制程 异质整合要求对准精度达1微米以下[11] - AI芯片良率要求推动检测从统计抽样转向全面检测 KLA预计检测步骤将比传统芯片增加40%以上[11] - 3D电晶体制造需要原子级对准精度 Lam Research的Halo工具实现深宽比超100:1的垂直通道蚀刻[12] 产业竞争重构 - 技术领先不再是唯一胜负标准 政治风险管控能力同等重要 行业进入技术与政治并重的复合竞争阶段[13] - 中国市场技术生态链断裂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商业逻辑和服务模式[9] - 全球半导体设备产业面临技术标准分化风险 所有参与者的研发成本和技术复杂度都将大幅增加[8]
LRCX Bets on TEOS 3D: Will it Strengthen Packaging Leadership?
ZACKS· 2025-09-19 16:20
Key Takeaways Lam Research's packaging-related revenue topped $1B in 2024, with AI fueling 3D architecture demand.New TEOS 3D deposits thick dielectric films, offering faster throughput and lower ownership costs.Combined with SABRE 3D, TEOS 3D strengthens LRCX's portfolio as chiplet adoption accelerates.Lam Research (LRCX) is putting more focus on advanced packaging as demand for AI chips grows.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fiscal 2025, management noted that demand for AI chips is pushing the industry toward mo ...
Why Lam Research Stock Easily Topped the Market on Thurs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9-18 23:21
Two of the company's clients are teaming up in a blockbuster buy-in.Thanks to an earth-shaking event in the chip industry it serves so faithfully,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pecialist Lam Research (LRCX 3.59%) experienced a pleasant share price rise on Thursday. Bullish investors bid the company's stock up by almost 4% in price, effortlessly beating the 0.5% gain of the S&P 500 (^GSPC 0.48%) that trading session. A memorable day for chip companies and their suppliersLam Research didn't have any news of its ow ...
美股异动|拉姆研究连涨十二日股价创年内新高技术创新与财报齐力助推
新浪财经· 2025-09-18 22:58
来源:市场资讯 拉姆研究此次股价的飙升背后,是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上的双重发力。公司近期推出的最新产品, VECTOR TEOS 3D沉积工具,成为了3D芯片先进封装工艺中的一大亮点。该工具能够沉积高达60微米 的厚电介质薄膜,极大地提升了封装效率。这一技术的突破,彰显了拉姆研究在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的 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另外,拉姆研究在财务表现上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2025财年,公司收入达到184.35591亿美元,较上 年增长23.7%。这一强劲的财务数据,不仅展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也为其股价的上涨提供了 有力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拉姆研究在先进技术开发上的持续投入,加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是推动其财务表现 和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尽管面临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该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洞察能 力,成功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9月18日,在股市的舞台上,拉姆研究(LRCX)再次引起了市场的瞩目。股价飙升3.63%,这是它连续 第十二天的上涨,在此期间累计涨幅高达30.19%。这一波上扬也将其推至自2024年10月以来的最高 点。如此亮眼的表现无疑令众多投资者心驰神往。 (来源:美股情报站 ...
KLA Vs Lam: The Better Chip Stock To Own?
Forbes· 2025-09-18 12:25
公司业务 - KLA专注于为半导体和纳米电子制造提供工艺控制、缺陷检测、计量和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3] - Lam Research从事半导体处理设备的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 服务于全球半导体行业 包括美国、亚洲和欧洲市场 [3] 财务表现 - KLA过去12个月收入增长23.9% 高于Lam Research的23.7% [7] - KLA三年平均收入增长率达10.4% 显著超过Lam Research的3.5% [7] - KLA过去十二个月利润率达到41.2% 三年平均利润率为38.8% [7] 投资价值比较 - KLA展现出更强的收入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 [1] - KLA相比Lam Research具有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 [1] - 过去三年回报率指标中 较高回报股票更受青睐 除非回报率过高(超过300%)可能面临抛售风险 [4]
This Tech Stock Just Hit Another All-Time High
Yahoo Finance· 2025-09-17 14:25
Lam Research (LRCX) is a leading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upplier, showing strong technical momentum and consistent price appreciation. LRCX maintains a 100% “Buy” rating from Barchart. Shares have gained 58% over the past year. Fundamentals remain robust with projected revenue and earnings growth, a wide economic moat, and strong analyst and investor sentiment. Today’s Featured Stock Valued at $151.9 billion, Lam Research (LRCX) is a global supplier of innovative wafer fabrication equipment and ...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LRCX): A Bull Case Theory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6:59
公司估值与市场表现 - 截至9月4日公司股价为100.42美元 市盈率TTM为24.20倍 前瞻市盈率为22.47倍[1] - 市场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长预期仅为9% 但合理预测显示其复合年增长率可达20%[4] - 自5月以来股价已上涨约21% 因半导体制造核心地位及高利润率服务业务获得市场认可[5]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在半导体设备蚀刻领域市占率约55% 沉积技术领域市占率约24%[2] - 高端蚀刻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3D-NAND的HAR蚀刻等细分领域市占率超90%[2] - 资产轻量化运营模式 资本支出通常低于营收的6% 显著优于应用材料和东京电子等同业[3] 财务与盈利能力 - 复杂蚀刻业务占蚀刻总营收40-45% 具备需求刚性且不受半导体周期波动影响[3] - 客户支持业务群贡献30-35%的高利润率经常性收入[3] - 投资资本回报率超30% 资本生产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4] 增长驱动与风险因素 - 受益于下一代逻辑和存储器对先进蚀刻技术的需求增长[4] - 客户集中度较高 其中超30%营收来自中国市场[3] - 技术壁垒和高转换成本构成强大护城河 为增长提供保护[3]
CINNO: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商半导体业务Top10营收合计超640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3:06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商营收合计超64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4% [1] - 前五大设备商半导体业务营收合计近540亿美元 占Top10总营收的85% [1] - Top10厂商名单与2024年相同 前五名排名无变化 [1] 头部厂商排名及营收表现 - 阿斯麦(ASML)以170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一 同比增长38% [1][5] - 应用材料(AMAT)以137亿美元营收排名第二 同比增长7% [1][6] - 泛林(LAM)排名第三 营收同比增长29% [1][7] - Tokyo Electron(TEL)排名第四 营收同比增长10% [1][8] - 科磊(KLA)排名第五 营收同比增长27% [1][9] 其他厂商业绩表现 - 爱德万测试(Advantest)排名第六 营收同比增长124% [10] - 北方华创(NAURA)排名第七 营收22亿美元 同比增长31% [1][12] - ASM国际排名第八 营收同比增长28% [13] - 迪恩士(Screen)排名第九 营收同比增长2% [14] - 迪斯科(Disco)排名第十 营收同比增长13% [15] 区域市场格局 - 美国厂商占据前十名中的四席 包括应用材料、泛林、科磊 [1][6][7][9] - 日本厂商占据四席 包括TEL、爱德万测试、迪恩士、迪斯科 [1][8][10][14][15] - 荷兰厂商占据两席 包括阿斯麦和ASM国际 [1][5][13] - 中国厂商北方华创位列第七 是Top10中唯一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 [1][12] 业务领域分布 - 阿斯麦为全球唯一可提供7nm及以下先进制程EUV光刻机设备商 [5] - 应用材料产品线覆盖薄膜沉积、离子注入、刻蚀、CMP等全工艺制程设备 [6] - 科磊为半导体工艺制程检测量测设备绝对龙头企业 [9] - 迪斯科专注于晶圆切割、研磨和抛光设备领域 [15]
Lam Research And JSR Resolve Legal Disputes As They Team Up On AI Era Chips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0:58
合作与技术整合 - Lam Research与JSR Corp宣布非排他性交叉许可及合作协议 结合Lam在沉积、蚀刻和极紫外光刻(EUV)图案化技术优势与JSR及Inpria在先进材料和金属氧化物光刻胶解决方案的专业能力[1] - 通过整合JSR/Inpria的图案化光刻胶和薄膜与Lam的Aether干式光刻胶及原子层处理技术 创造协同效应[2] - 合作重点包括推进极紫外光刻干式光刻胶技术、先进节点的高数值孔径EUV图案化技术以及原子层沉积和蚀刻新型前驱体材料[3]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公司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33美元 营收51.7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1.20美元和49.9亿美元[5] - 管理层指引2026财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10-1.30美元 营收49-55亿美元 显著高于市场预测的0.98美元和46.1亿美元[6] - 将2025年晶圆制造设备(WFE)市场规模预期从1000亿美元上调至1050亿美元[6]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上一季度31%升至35%以上[6] - 中国相关订单推高递延收入7亿美元 其中超10亿美元订单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交付[7] - 分析师指出中国需求驱动业绩超预期 但存在收入回调的早期迹象[7]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领域增长势头强劲 尤其在NAND和高带宽内存(HBM)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持续巩固[8] - 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推动半导体工具销售 公司年内股价上涨65% 远超纳斯达克100指数16%的涨幅[4] - 沉积和蚀刻技术领先优势成为截至2026年的结构性增长动力[8]
1H'25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排名Top10
CINNO Research· 2025-09-16 07:59
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商Top10营收合计超64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4% [5][6] - 前五大设备商半导体业务营收合计近540亿美元 占Top10总营收的85% [6] - Top10厂商名单与2024年相同 前五名排名无变化 [6]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阿斯麦(ASML)以170亿美元营收位居首位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38% [6][10] - 应用材料(AMAT)以137亿美元营收排名第二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7% [6][11] - 泛林(LAM)排名第三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29% [6][12] - 东京电子(TEL)排名第四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10% [6][13] - 科磊(KLA)排名第五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27% [6][14] 其他重要厂商表现 - 爱德万测试(Advantest)排名第六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124% [6][15] - 北方华创排名第七 营收约22亿美元 半导体业务增长31% [6][16] - ASM国际排名第八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28% [17] - 迪恩士(Screen)排名第九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2% [18] - 迪斯科(Disco)排名第十 半导体业务同比增长13% [19] 中国企业表现 - 北方华创是Top10中唯一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 [6] - 该公司2023年首次进入全球Top10 2024年排名从第八上升至第六 [6] - 2025年上半年排名降至第七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