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LLY)

搜索文档
全球制药业洞察 | 创纪录!中国药品授权交易占比新高,哪类药物最受青睐?
彭博Bloomberg· 2025-08-13 06:02
中国药品授权交易占比创纪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全球药品授权交易中占比上升至创纪录的14%,显著高于2024年的8% [3][6] - 交易活跃度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共达成20宗交易,可能受中美授权不确定性影响 [6] - 中国药企在预付款超10亿美元的交易中占比升至40%,为历史最高水平 [8] 全球药企交易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授权交易总量241宗,为六年来最低水平,大型药企仅签订52宗交易 [4] - 礼来以11宗交易领跑,涵盖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代谢领域,其中10宗处于临床前阶段 [4] - 罗氏与Zealand Pharma达成预付款金额最大的交易(16.5亿美元) [4] 中国药企交易特点 - 临床阶段药品交易占比42%,生物药占比87%,显著高于中国以外地区的51% [6][8] - 中国药企平均交易总额达18亿美元,高于其他地区的10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峰值曾达23亿美元 [8] - 默克与科伦药业2022年达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协议为最大交易,价值93亿美元 [8] 治疗领域分布 - 癌症领域交易占比30%,过去五年稳定维持在25%-30%水平 [11] - 传染病相关资产交易热度减退,2025年上半年占比不足5%,较2020-2024年显著下降 [11] 交易模式与趋势 - 授权交易模式以预付款、里程碑付款和收入分成为核心价值 [11] - 中国药企更倾向于早期阶段资产和复杂生物制剂,全球权益覆盖比例较高 [8]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美国大型生技制药股中首选标的为礼来
格隆汇· 2025-08-12 01:57
礼来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 摩根大通将礼来列为美国大型生技制药股中的首选标的 [1] - orforglipron在肥胖症减重第三期试验数据略低于预期但仍具市场定位 [1] - 礼来核心可注射incretin药物系列处于最佳竞争位置 [1] 财务估值分析 - 礼来当前本益比约为2025年每股盈余预估值的29倍 [1] - 2026年每股盈余预估值本益比约为21倍 [1] - 上述估值被分析师认为是保守预估值 [1]
美股收跌!特斯拉涨近3%录得四连涨 “两房”大涨创新高!金银大跌 美国通胀数据即将来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22:2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跌200.52点至43975.09点跌幅0.45% 纳斯达克指数跌64.62点至21385.40点跌幅0.30% 标普500指数跌16.00点至6373.45点跌幅0.25%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苹果跌0.83% 亚马逊跌0.62% 脸书跌0.45% 英伟达跌0.3% 谷歌跌0.21% 微软跌0.02% [3] - 特斯拉逆势上涨2.85%至339.030美元 成交量1.05亿股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大涨15%和13% 创2008年以来收盘新高 [3][4] 行业板块动态 - 银行股涨跌参半 摩根士丹利涨0.53% 美国银行涨0.38% 摩根大通涨0.32% 花旗跌0.44% 高盛跌0.24% 富国银行跌0.31% [5] - 黄金股普跌 哈莫尼黄金 埃尔拉多黄金 盎格鲁黄金均跌超1% 科尔黛伦矿业跌0.3% [5] - 贵金属期货大幅下挫 COMEX黄金期货跌2.78%至3394.1美元/盎司 COMEX白银期货跌2.29%至37.66美元/盎司 [10]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9% 小鹏汽车大涨5.84%至21.380美元 腾讯音乐涨2.58%至22.700美元 蔚来和哔哩哔哩涨超1% [6][8] - 部分中概股下跌 文远知行跌超4% 好未来跌逾3% 理想汽车跌近3% 百度跌1.57%至85.990美元 阿里巴巴跌1.43%至118.640美元 [6][8] 大宗商品与汇率 - 国际油价微涨 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涨0.13%至63.96美元/桶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涨0.06%至66.63美元/桶 [9] - 美元指数上涨0.35%至98.519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72点至7.1965元 [10][11] 宏观经济事件 - 美国7月CPI数据将成为市场焦点 可能反映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此前就业数据疲软增加了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 [11] - 美国ISM服务业PMI支付价格分项指数大幅上升 显示通胀压力持续 花旗银行预计7月核心商品价格将强劲上涨 [12] - 阿里巴巴 京东 网易等中概股即将发布财报 [13]
美股七巨头收盘|苹果、英伟达等至多收跌超0.8%,特斯拉涨超2.8%





金融界· 2025-08-11 20:48
美国科技股表现 -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指数下跌0 25%至188 78点 [1] - 苹果股价下跌0 83% [1] - 亚马逊股价下跌0 62% [1] - Meta Platforms、英伟达、谷歌A、微软股价跌幅不超过0 35% [1] - 特斯拉股价上涨2 85%,因公司申请向英国家庭供电 [1] 其他公司股价变动 - AMD股价下跌0 28% [1] - 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下跌0 14% [1] - 台积电ADR上涨0 11% [1] - 礼来制药股价上涨1 53% [1]
全球“药王”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5:57
全球药品销售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榜单显示,GLP-1类药物主导市场,前三名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2] - 44款药物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10款超过50亿美元 [2] - 化学药和单克隆抗体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七成 [3] - 新型疗法崭露头角,包括3款双抗、3款预防性疫苗、1款ADC及2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3] - 新兴势力如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型生物药占比突破15% [3] GLP-1类药物竞争 - 诺和诺德GLP-1家族的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首次登顶 [5] - 2024年药王Keytruda以151.61亿美元退居第二,增速放缓至6.6% [5] - 礼来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21.3%,增速居全球之首 [5] - 替尔泊肽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达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 [5] - 司美格鲁肽多维布局,包括注射剂(市占率61%)、口服片(29%)和自动注射笔(10%) [6] - 替尔泊肽策略在于双靶点优势,GIP/GLP-1双重激动剂带来更优减重效果 [6] 细分赛道竞争 - CDK4/6抑制剂赛道中,礼来阿贝西利以26.48亿美元领跑 [10] - 诺华瑞波西利增速达58.7%,收入21.33亿美元 [10] - 辉瑞哌柏西利跌至20.26亿美元,首次垫底 [10] - BTK抑制剂赛道中,伊布替尼销售额跌破30亿美元,同比下滑9% [11]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位列第46位,成为首个闯入TOP50的国产创新药 [11] - 泽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7%,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26.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3.40% [12][13] 行业趋势 - GLP-1类药物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 [3]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ADC、双抗等新疗法将持续吸引投资 [3] - 全球制药巨头竞争加剧,诺和诺德、礼来等聚焦代谢类药物的企业有望扩大优势 [3] - 国产创新药在差异化布局,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国内企业已处于世界前沿 [7][8] - 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分子加速商业化,TOP50中已占近20%席位 [13]
美股异动 | 礼来(LLY.US)涨3.8% 华尔街大行维持其“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5:55
股价表现 - 礼来股价周一上涨3 8%至649 66美元 [1] 分析师评级 -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James Shin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下调至900美元 [1] - 富瑞集团分析师Akash Tewari维持"买入"评级 [1]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erence Flynn维持"买入"评级 [1] - 摩根大通分析师Chris Schott维持"买入"评级 [1] - 花旗分析师Geoff Meacham维持"买入"评级 [1] - Truist Financial分析师Srikripa Devarakonda维持"买入"评级 [1]
全球“药王”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5:47
全球药品销售格局 - GLP-1类药物主导市场,前三名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1] - 44款药物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10款超过50亿美元[1] - 化学药和单克隆抗体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七成[1] - 新型疗法崭露头角,包括3款双抗、3款预防性疫苗、1款ADC及2款抗体类融合蛋白[1] - 新兴生物药占比突破15%,ADC药物Enhertu以39亿美元首度入围[1] - 3款mRNA疫苗合计贡献94亿美元[1] GLP-1类药物竞争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首次登顶,终结K药多年霸主地位[6] - 礼来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21.3%,增速居全球之首[6] - 替尔泊肽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达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6] - 司美格鲁肽多维布局,包括注射剂(市占率61%)、口服片(29%)和自动注射笔(10%)[6] - 替尔泊肽双靶点优势带来更优减重效果,较司美格鲁肽多减重8.7%[7] - 诺和诺德STEP U临床试验显示受试者平均体重降幅超过20%[7] - 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Orforglipron可显著降低A1C和体重[7] 细分赛道竞争 - CDK4/6抑制剂领域礼来阿贝西利以26.48亿美元领跑,诺华瑞波西利增速达58.7%[10] - 辉瑞哌柏西利跌至20.26亿美元,首次垫底[10] - BTK抑制剂领域伊布替尼销售额跌破30亿美元,同比下滑9%[11]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位列第46位,成为首个闯入TOP50的国产创新药[12] - 泽布替尼2024年销售额达26.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3.40%[12] - 2025年上半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17.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7%[12] 行业趋势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GLP-1类药物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2] - 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分子加速商业化,TOP50中已占近20%席位[13] - 国产创新药差异化布局,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8] -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升维",验证"中美双报+头对头优效+全球商业化"路径[12]
Can Eli Lilly Keep Up as NVO Eyes First Oral Obesity Pill Approval?
ZACKS· 2025-08-11 15:26
全球肥胖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肥胖市场两大主导企业为礼来和诺和诺德 其GLP-1注射疗法Zepbound和Wegovy处于领先地位[1] - Zepbound虽较晚进入市场 但凭借强劲需求实现快速销售增长 头对头临床研究中减重效果优于Wegovy使礼来获得显著优势[1] 企业财务表现与业绩指引 - 2025年上半年Zepbound实现收入56.9亿美元 推动礼来将全年销售指引从580-610亿美元上调至600-620亿美元[2] - 同期Wegovy销售额为54.1亿美元(折合369亿丹麦克朗) 诺和诺德因竞争加剧和市场扩张缓慢下调2025年销售及营业利润展望[2] - 礼来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21.92美元上调至22.11美元 2026年预期从30.84美元微降至30.74美元[16][17] 口服减肥药研发进展 - 礼来口服GLP-1候选药物orforglipron在ATTAIN-1三期研究中最高剂量36mg仅实现12.4%减重效果 低于投资者预期[3] - 研究因副作用和个人原因出现高患者停药率 引发对长期用药效用的质疑 导致礼来股价单周下跌18.6%[4] - 诺和诺德已向FDA提交25mg口服司美格鲁肽肥胖适应症申请 预计年底前获审批决定 可能成为首个上市口服减肥药[5] - 诺和诺德同时开发小分子口服CB1反向激动剂monlunabant 并计划2026年一季度启动GLP-1/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mycretin的三期研究[5] 市场竞争动态 - Viking Therapeutics等公司快速推进GLP-1候选药物 已启动VK2735皮下制剂两项晚期研究 口服版本中期研究数据预计今年公布[6] - 礼来股价表现落后于行业 年内下跌19% 同期行业跌幅为8.3%[7] - 诺和诺德股价在礼来受挫后反弹4.7% 显示市场信心向其口服减肥药项目转移[4] 企业估值水平 - 礼来股票估值较高 远期市盈率22.85倍 高于行业平均的13.71倍 但低于其五年均值34.54倍[11] - 公司目前获Zacks评级第三级(持有)[19]
全球“药王”半场易主,国产创新药首入TOP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2:28
核心观点 - GLP-1类药物主导全球药品市场 前三名销售额均突破百亿美元 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登顶 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且同比增长121.3% [1][3]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 GLP-1类药物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 ADC、双抗等新疗法推动行业向高价值领域转型 [2][8] - 中国创新药取得突破 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销售额首次跻身全球TOP50榜单 成为首个进入该榜单的国产创新药 [7][8] 药品销售表现 - 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榜单中44款药物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 10款超过50亿美元 [1] - 三款GLP-1类药物销售额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1][3] - 三款mRNA疫苗合计贡献94亿美元销售额 [1] - ADC药物Enhertu以39亿美元销售额首度入围TOP50榜单 [1] GLP-1类药物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终结Keytruda多年霸主地位 Keytruda以151.61亿美元退居第二且增速放缓至6.6% [3] - 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 同比增长121.3% 增速居全球之首 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 [3] - 司美格鲁肽多维布局 剂型矩阵包括注射剂(市占率61%)、口服片(29%)和自动注射笔(10%) 年产能提升至60亿剂 [4] - 替尔泊肽凭借GIP/GLP-1双重激动剂带来更优减重效果 较司美格鲁肽多减重8.7% [4] 细分赛道竞争态势 - CDK4/6抑制剂领域礼来阿贝西利以26.48亿美元领跑 诺华瑞波西利增速达58.7%收入21.33亿美元 辉瑞哌柏西利跌至20.26亿美元垫底 [6] - BTK抑制剂全球市场规模达125亿美元 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和阿可替尼占据97%以上市场份额 [7] - 伊布替尼销售额从2021年97.77亿美元跌至2025年上半年不足30亿美元 同比下滑9% [7] - 泽布替尼2024年全年销售额26.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3.40%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17.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7% [7][8]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学药和单克隆抗体占据TOP50药品超七成份额 新型疗法包括3款双抗、3款预防性疫苗、1款ADC及2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1] - 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型生物药占比突破15% TOP50中已占近20%席位 [1][8] - 国产创新药进行差异化布局 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已处于世界前沿 [5] - 泽布替尼成功验证"中美双报+头对头优效+全球商业化"出海路径可行性 中国创新药从"主题投资"迈入"业绩投资"新阶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