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CPWIY)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力(02380)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1 04:3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38,576,44万元,同比下降9.87%[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利润为76,110,19万元,同比增长1.94%[12]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为28,346,55万元,同比增长1.16%[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发电量为64,344 GWh,同比下降2.8%[3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清洁能源的比例为64.20%,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91%[23] - 每股收益(EPS)为0.21元[65] 成本与利润 - 燃料成本为58,498,34万元,同比下降26.16%[12] - 其他运营成本(净额)为10,396,791,000元,同比下降6.19%[65] - 财务收入为66,767,000元,同比下降29.38%[65] - 税前利润为5,609,000,000元,同比增长2.56%[65] - 本期利润为4,611,209,000元,同比增长0.42%[65] - 税务支出为997,791,000元,同比增长13.77%[65]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52,714,191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3.60%[13] - 总负债为239,821,682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96%[13] - 2025年6月30日的总负债占总资产比例为67.99%,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0.43个百分点[13] 燃料成本分析 - 2025年上半年煤电的平均燃料成本为234.52元/MWh,同比下降14%[44]
中国电力报丨光明动脉焕活雪域高原
中国电力报· 2025-08-20 03:28
西藏电力发展历程 - 西藏电网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1956年建设首座80千瓦燃油火电厂开始 到2020年阿里联网工程投运 形成覆盖全区的统一电网[2][3][6] -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加速电力建设 纳金水电站首次向拉萨送电 随后拉萨西郊电厂 山南沃卡三级站等电站陆续建成[3] - 主电网已覆盖74个县市区和主要乡镇 供电可靠率达99.6% 用电人口达350万[7] 电网基础设施突破 - 建成4条"电力天路"工程:2011年青藏联网工程结束孤网历史 2014年川藏联网工程联通昌都 2018年藏中联网工程进入500千伏超高压时代 2020年阿里联网实现全区覆盖[6] - 用电负荷年均增长15% 最高达276万千瓦 全社会用电量达154.17亿千瓦时 是自治区成立时2600万千瓦时的593倍[7] - 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投资26亿元 2024年投运后输电能力从60万千瓦提升至120万千瓦[11] 清洁能源主导地位 - 清洁发电占比超99% 形成水电为主 地热 风能 太阳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10] - 那曲市2024年清洁能源上网电量4.7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6.03%[10] - 累计外送清洁电量超161亿千瓦时 覆盖华东 华中 华北等地区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86万吨[10] 民生与产业赋能 - 实施"户户通电""农网改造""三区三州电网建设"等系列惠民工程 解决农牧区用电问题[8] - 电力支持巨龙铜矿等企业发展 稳定供电保障大型设备运转 促进产业链延伸[7] - 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光储微电网 如阿里改则县麻米乡项目2024年底投运 解决21户村民用电不稳定问题[12]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 确保能源安全 继续加大电网投入[13] - 统筹推进特高压外送通道和各级电网建设 提升电网安全保障 资源配置和绿色发展能力[13] - 通过网架加强和微电网保供等方式 支持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13]
中国电力全球第一?特高压+清洁能源+智能电网,背后是几代人的血汗
搜狐财经· 2025-08-17 00:43
电力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28.1亿千瓦 年发电量9.4万亿千瓦时 居全球首位 [1] - 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仅185万千瓦 农村普遍使用煤油灯 城市供电稀缺 [3] - 八十年代起大规模建设火电厂和水电站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推动西电东送工程 [5] 技术突破 - 特高压输电技术全球领先 可实现青海至广州输电损耗低于5% [5] - 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将突破7300万千瓦 用于电网调峰 [7] - AI算法实现秒级电网调度 虚拟电厂整合空调、充电桩等资源进行削峰填谷 [7] 国际拓展 - 2024年电表出口增长10% 变压器出口暴涨67.94% 德国、巴西为主要买家 [9] - 特高压技术通过一带一路输出 为老挝、巴基斯坦等国供电 [9] -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 装机7000万千瓦 年发电量3000亿度 超过三峡 [10] 行业对比 - 俄罗斯对华输电同比下降44% 显示外部依赖风险 [12] - 美国电网私有化导致调度困难 德国风电补贴削减引发企业撤离 [12] - 中国电力系统实现政策、基建、科技全链条协同 形成全国统一调度优势 [12] 历史成就 - 从煤油灯时代发展到全球最大电力系统 实现全民稳定供电 [1][3] - 三峡、白鹤滩等超级水电站成为国家能源名片 [10] - 电力发展体现国家综合实力 涉及科研、工程、调度等多领域突破 [14]
中美AI竞赛新局:美专家访华后称中国电力优势或已决定胜负
搜狐财经· 2025-08-16 12:33
中国电力供应优势 - 中国数据中心供电问题已不再是讨论焦点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存在对电力消耗和电网限制的广泛讨论 [1] - 中国电力行业进行了前瞻性建设和持续投资 全国电力备用裕量保持较高水平 实际供电能力远超需求 [2] -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 较去年增长5300万千瓦 [3] 人工智能发展基础 - 全球企业将在2025至2030年间向新数据中心投入6.7万亿美元以满足AI需求 [2] - 中国在发电、输电环节表现出色 新一代核能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2] - 中国有足够闲置燃煤电厂可启用 同时继续推进可持续能源项目建设 [2] 中美电力基础设施对比 - 美国区域电网备用裕量通常较低 极端天气时更低 无法承受AI基础设施额外负荷 [2] - 美国新增发电能力面临漫长审批流程和各种阻碍 往往陷入被动局面 [2] - 电网压力已成为美国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
【研究报告】中国电力模块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8-08 02:44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AIGC应用快速迭代推动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激增,导致数据中心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升 [1][7] - 智算中心单柜功率密度突破20kW,较通算数据中心增长数倍,对供配电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1][7] - 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现场拼装的攒机建设模式,存在占地面积大、运维效率低和安全风险高等痛点 [1][3][7]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智算中心在运营、在建及规划项目超500个,其中已投产项目超100个,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7] - 2020-2024年中国智算中心供给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达到2485MW [7][8] 电力模块解决方案 - 采用一体化超融合设计,高度集成变压器、进线/母联柜、UPS、维旁柜等核心设备 [1][3][5] - 通过预制化和去工程化降低交付复杂度,缩短部署工期,有效节省占地面积 [1][5] - 提供从中压变压器到负载馈线端的全功率链路MW级供配备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按安装方式和应用场景分为半封闭预制舱式、全封闭预制舱式和撬块式三种类型 [3][5][6] - 完整系统包含供配电系统(中低压变配电、UPS、高压直流等)和辅助支撑系统(弱电控制、暖通、消防等)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电力模块市场规模达21.3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较2023年提高超5个百分点 [1][3] - 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是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占比分别为48.3%和27.9% [3] - 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1][4] 竞争格局 - 行业高度集中,2024年前三家企业市场份额接近65% [1][3] - 华为、科华、维谛、正泰、中电电气等知名企业积极布局并优化产品 [1] - 头部厂商凭借早期布局优势,在技术积累、产品稳定性和市场认可度方面表现突出 [1][3] 技术发展趋势 - 电力模块产品标准化程度将随行业标准完善而进一步提高 [4] - "智能化"和"高密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支持全链可视管理和预测性维护 [4][5] - 撬块式电力模块环境适应性强,可采用IP54防护等级,支持室内外部署 [6]
中国电力(02380)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0:04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2,370,150,983,库存股份0,总数12,370,150,983[2] 期权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行权价4.82港元期权结存41,493,100,可能发行或转让8,531,100[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行权价4.90港元期权结存11,349,800,可能发行或转让8,531,10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中国电力(02380) - 董事局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6 09:03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局会议将于2025年8月21日举行[3] - 会议将审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报[3]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贺徙及高平[3] - 非执行董事为胡建东等四人[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方等三人[3]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海风、储能再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中国发展网· 2025-08-04 11:46
项目获奖情况 -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3个项目获评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获奖数量在集团公司排名第一 包括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一期450兆瓦项目 诸城100兆瓦/204兆瓦时储能示范项目 东明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 [1] - 公司连续三年共五项工程荣获六项行业级或国家级奖项 包括2023年海阳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和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 2024年山东半岛南V场址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 [3] 海上风电项目技术亮点 - 山东半岛南U场址项目采用国内外最重最大的集成化升压站 模块化设计使建设周期缩短60天 节省造价20% [2] - 国内首次全面推行66千伏集电系统 节约海洋面积约190公顷 节省造价1.8亿元 [2] - 创新应用GPS/USBL与水下声呐三技协同定位技术 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 [2] - 采用新一代半直驱机组及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 首次大规模应用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并获两项专利 [2] 储能项目技术创新 - 诸城储能项目采用锂电+6小时液流电池混合储能系统 首次在国内实证长时储能技术 [2] - 创新多级消防安全系统 采用极早期预警+泡沫抑制防复燃技术 [2] - 预制式设计节省工期60天 二次电缆种类优化至17种实现显著降本 [2] - 累计充放电1.59亿千瓦时 减少碳排放15.85万吨 获多项专利及QC成果奖 [2] - 东明储能项目首创多级消防安全系统并纳入地方标准 采用100%预制舱式设计使土地利用率提升至10.38% [3]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建立重策划/抓落实/促提升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开工前编制创优策划方案明确攻坚任务 [1] -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分部分项及隐蔽工程验收 严抓关键节点确保工程一次成优 [1] - 工程投产后组织召开创优部署会 邀请内外部专家指导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1] - 构建四方一体质量体系 获电力企业现场管理五星级现场认证 [3] 项目综合效益 - 诸城储能项目作为潍坊市首个大型独立储能电站 为储能规模化应用提供示范 [2] - 东明项目打造储能+光伏+风电绿色场站 降低厂用电消耗 [3] - 所有获奖项目优质工程四大专项评价均达优良等级 在储能行业树立新标杆 [2][3] 发展战略 - 公司正推动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 力争实现创优新突破 [4] - 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增量做优工作要求 助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 [4]
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哪些新突破?——《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解读
中国电力报· 2025-08-03 08:02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与结构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2.7% [1] - 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达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52.3% [1] - 绿证交易量同比激增364%,绿电交易电量增长235.2% [1] - 跨省跨区中长期交易电量大幅增长19.8%,达1.39万亿千瓦时 [3] - 省间现货市场总成交376.31亿千瓦时 [3] - 省内交易电量合计4.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4] 新能源装机与发电表现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3.49亿千瓦,全年新增装机4.29亿千瓦 [2]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3.58亿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83.4% [2] -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跃升至14.07亿千瓦,同比增长33.9% [2] - 全国总发电量达10.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2] - 风光资源新增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新增发电量的58.1% [2] - 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83万亿千瓦时 [2] 市场经营主体与参与度 - 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至81.6万家,同比增长8.9% [3] - 发电侧燃煤机组已实现100%入市,超半数新能源机组及部分燃气、核电、水电参与交易 [3] - 工商业用户已全面进入市场 [3] - 新型储能呈现多元化入市格局,多地政策支持储能参与现货和调频市场 [8] - 虚拟电厂实现破冰启航,政策明确赋予其平等市场地位 [8] 市场机制与区域协同 -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启动,覆盖国家电网和蒙西电网全域 [6]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首次实现整月结算,增送电量31亿千瓦时 [7] - 长三角电力市场创新推出"富余需求侧资源互济"等交易品种 [7] - 西北区域首创"能量换容量"机制,支援青海度夏、度冬保供电量分别达17.6亿、21.7亿千瓦时 [7] - 华中区域通过短周期常态化交易,实现最大互济电力110万千瓦 [7] - 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4省转入正式运行,4省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9省完成整月以上试运行 [7] 绿色电力交易与监管 - 全国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跨省交易占比高达92.3% [7] - 内蒙古出售8041万个绿证位居全国之首,浙江以7622万个采购量成为最大买家 [7] - 绿电交易规模突破2300亿千瓦时 [7] - 《能源法》立法推进能源市场体系改革,《电力市场监管办法》修订完善 [8] - 专项治理聚焦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建立行政干预整治机制 [8]
中国电力上半年合并总售电量为6253.66万兆瓦时
智通财经· 2025-07-29 10:42
售电量表现 - 公司2025年6月合并总售电量为1129.93万兆瓦时,较去年同月减少5.04% [1] - 公司2025年首6个月合并总售电量为6253.66万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2.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