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300999)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食用油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食用油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
前瞻网· 2025-07-15 08:41
行业成本结构 - 食用油生产原材料成本占比极高 西王食品植物食用油原料成本占比74.39% 索宝蛋白 金健米业 嘉华股份食用油业务原材料成本均超92% [1] - 人工成本占比极低 在0.85%至1.51%之间波动 制造费用占比在0.6%至5.9%范围内 [1] - 金健米业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达95%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 包装费用从2019年4.76%降至2024年3.1% 制造费用从1.04%降至0.61% 直接人工在0.55%至0.85%间波动 [2] 价格形成机制 - 食用油价格由供应端成本 制造端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形成逐级传导机制 [6] - 供应端成本包括油料作物原材料和设备价格 人力价格等 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 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 [6] - 应用市场需求弹性反作用于供应端和制造端 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影响市场定价 [6] 产业链价值分布 - 食用油产业链包括油料作物种植 压榨 精炼 包装和渠道销售环节 原油精炼后成为精制油 [6] - 上游油料作物种植毛利率出现分化 葵花籽毛利最高达72.6% 普通作物种植毛利水平一般 [8] - 下游线上销售毛利差异较大 线下实体销售毛利率稳定在16%左右 中游食用油制造企业毛利水平在5%至25%之间 [8]
“彩虹故乡”的油菜花开了!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走进青海互助县开启高原寻味之旅
中国食品网· 2025-07-14 03:14
品牌营销活动 - 第十一届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菜花节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举办,主题为"寻味外婆乡,传承西北宴",融合河湟文化、民族美食与匠心工艺 [1][3] - 活动通过千亩油菜花田、土族非遗表演(安召舞、轮子秋)及民族服饰展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3] - 公司邀请文旅领导、厨艺大师、渠道伙伴与消费者代表参与,强化品牌溯源叙事 [1] 产品技术特点 - 外婆乡小榨菜籽油采用传统小榨工艺,包括物理压榨、控温炒籽等工序,保留营养与纯香,具有"去腥提味、上色增香"功能 [7] - 产品适配西北菜系烹饪需求,能激发辣椒椒香味并形成复合香气,被厨师视为"秘密武器" [5] - 青海名厨刘金汉使用该产品现场烹制湟源里脊,呈现"鲜、香、辣、脆"风味,引发线上线下观众热议 [5]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青海百年青稞酒企天佑德达成"美食+美酒"跨界合作,签约"寻味外婆乡,传承西北宴"战略协议 [7] - 双方优势互补:外婆乡小榨菜籽油为中国菜籽油销量第一品牌,天佑德青稞酒以高原青稞与雪山融水酿造,在西北市场有广泛影响力 [7][8] - 合作旨在通过传统工艺与情感共鸣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8] 市场推广 - 活动启动"品质监督官"授牌仪式,并邀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美食达人通过直播/Vlog形式种草,触达千万家庭 [9] - 公司计划在西宁、兰州等西北七城投放超18万瓶体验装,结合中秋、国庆等节日开展美食盛宴 [9] - 品牌定位"中国传统风味菜籽油守护者",持续拓展西北市场 [10]
十年爱心浇灌结硕果,益海嘉里集团“蔚县一对一助学”项目托起30余个乡村孩子的未来
华夏时报· 2025-07-10 13:12
益海嘉里助学项目成果 - 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党委副书记涂长明2015年首次走访果庄子小学时,当场捐赠8800多元现金资助9名特困学生[3] - 一周内通过内部倡议募集20多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包括地面硬化、教师洗澡间建设等[3] - 一对一助学项目规定只有孩子进入大学或工作的经理层以上员工才能参与,确保资助质量和稳定性[6] - 十年间累计资助30多位贫困学子,其中6名已完成学业考入大学或就业,另有6名2023年结束高考[7] - 资助人与受助学生建立长期精神引导关系,部分案例显示互动已超越经济资助升华为精神层面的相互滋养[7][9][11] 企业公益模式创新 - 摸索出"产业帮扶+公益慈善"的特色乡村振兴模式,涵盖教育、植树造林、产业扶持等多领域[18] - 除助学项目外,还在蔚县捐建益海小学(1800名学生)和助学中心(99名孤儿及特殊家庭儿童)[18] - 产业方面投资建设现代化小米加工厂,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8] - 累计组织种植16万棵树,果庄子小学校园转型为植树教育基地[6][18] 项目社会影响 - 原下宫村乡乡长张晓明指出该项目实现了"山区孩子蝶变成长"和"企业与地方共同发展"的双赢[18] - 资助团队稳定性强,即使工作调动或退休也持续参与,4位退休资助人仍坚持看望受助学生[16][17] - 受助学生丽茹表示未来将传递爱心,形成公益良性循环[19] - 原果庄子小学教师雷老师指出助学中心有效解决了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的社会抚养问题[18]
农林牧渔行业资金流出榜:牧原股份、国联水产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09:2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7月9日下跌0.13%,申万行业中有17个上涨,传媒和农林牧渔涨幅居前,分别为1.35%和0.65% [2] - 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26%和0.85% [2]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5.36亿元,仅3个行业净流入 [2] 行业资金流向 - 传媒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0.55亿元,商贸零售净流入8.64亿元,建筑装饰净流入4033.97万元 [2]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77.89亿元,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紧随其后,净流出分别为54.12亿元等 [2] 农林牧渔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行业上涨0.65%,主力资金净流出4.37亿元,行业103只个股中40只上涨,1只涨停 [3] - 资金净流入个股33只,12只净流入超千万元,新五丰净流入3146.65万元居首,海大集团、巨星农牧分别净流入2837.06万元、2199.41万元 [3][4]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5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牧原股份、国联水产、贤丰控股净流出分别为7159.22万元、4526.07万元、3902.38万元 [3][5] 农林牧渔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资金净流入榜:新五丰涨0.65%换手率4.20%,海大集团跌2.82%换手率1.37%,巨星农牧涨0.76%换手率4.49% [4] - 资金净流出榜:牧原股份涨3.27%换手率1.81%,国联水产跌1.76%换手率8.74%,贤丰控股跌6.98%换手率9.31% [5]
【干货】2025年食用油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09 03:12
食用油产业链全景 - 食用油产业链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种植、压榨、精炼、包装和渠道销售等环节 油料作物经过初榨产出原油和粕类副产品 原油精炼后形成精制油即食用油 下游消费者包括个人/家庭、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 销售渠道包括商超和电商平台 [1] - 食用油代表性生产企业包括金龙鱼、山东鲁花、上海良友、京粮控股、金健米业、西王食品、道道全、中粮科技等 上游原材料企业包括敦煌种业、农发种业、登海种业、亚盛集团、隆平高科、北大荒等 下游渠道商包括全聚德等餐饮企业以及京东、阿里、华联等 [2] 食用油企业区域分布 - 截至2025年5月30日 中国食用油相关企业共60329家 山东省企业数量最多达5946家 其次是湖南5269家、河南4519家和四川3762家 前四省合计占比全国32.3% 北京、上海、天津及宁夏、青海、西藏企业数量均不足550家 [5] - 食用油企业区域分布与地理位置、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油料加工制造能力紧密相关 中部地区因交通便利推动了行业发展 [5] - 食用油上市企业共10家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山东、湖南和上海各有2家 山东有西王食品、嘉华股份 湖南有道道全、金健米业 上海有金龙鱼、品渥食品 江苏、浙江、广东和海南也有相关上市企业 [6] 食用油产业园区分布 - 截至2025年5月30日 中国食用油相关产业园区近40家 四川省最多有6家 河南和浙江各有4家 山东企业数量最多但产业园区仅3家 反映省内企业较分散 [1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玉米加工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产品结构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生物制造技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1:05
玉米产业战略地位 - 玉米产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柱,以全国最大种植规模、最高年产量及最具价值种业市场稳居国家粮食体系核心[1] - 2024年播种面积突破4474.1万公顷,同比增1.18%,单产达439.4公斤/亩,总产量创2.95亿吨新高[1][8] - 全国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比超过40%,10个核心省份产量占比稳定在81%以上[8][10] 玉米加工产业链 - 玉米加工分为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两大类,初级加工产品包括玉米糁、玉米粉等基础原料,深加工产品包括淀粉、酒精、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2] - 产业链上游以育种种植和装备制造为基础,中游为核心加工层,下游对接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医药化工等多元领域[5][6] - 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达68-70%,蛋白质8-10%,脂肪4-5%,为加工提供丰富原料[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玉米消费总量预计达31784.63万吨,工业消费逆势增长3.07%至7936.79万吨,饲用消费小幅回落0.31%[12] - 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回调至1900亿元,较2022年峰值下降6.4%,但产业长期向好[1][14] - 产品结构中淀粉及淀粉糖类占55%市场份额,酒精类占26%,形成"淀粉为主、多元发展"格局[1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三级梯队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为中粮科技、梅花生物等全产业链巨头,第二梯队为西王食品等细分领域专家,第三梯队为区域性或专业化企业[20] - 玉米淀粉领域CR5超44%,头部企业如诸城兴贸、西王集团通过纵向整合和高端产品开发增强竞争力[22] - 产能集中在山东、吉林、河北等玉米主产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2]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降低碳排放[24] - 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聚乳酸、功能性糖和生物基材料等为重点方向[25][26] - 生物制造技术引领产业升级,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技术提升原料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27]
以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为导向 中国花生油行业步入高品质竞争新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6 07:2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食用油行业正进入以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为导向的高阶竞争阶段,健康消费理念引领市场结构性变革 [1] - 未来食用油消费将呈现包装更小、易存储,以及油脂消费结构健康化、功能油脂产品开发趋势 [1] - 植物油凭借独特营养优势成为现代饮食主流选择,花生油作为重要品类市场发展呈现鲜明特点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8-2024年中国花生油市场规模先稳步增长后阶段性调整,2018年465.2亿元,2019年502.8亿元,2020年529.6亿元,两年累计增幅13.8% [2] - 2021-2024年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市场规模依次为535.6亿元、544.6亿元、545.9亿元和539.3亿元,增速放缓但仍保持正向增长 [2] 价格结构与消费分层 - 花生油市场按零售价分为"100元以下/5L"(占比26.2%)和"100元以上/5L"(占比73.8%)两大区间,高端产品成为主流 [3] - 高端产品消费主力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已婚家庭,该群体更看重营养价值与品牌溢价 [3] - 鲁花、金龙鱼等头部品牌凭借高油酸等差异化产品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3] 监管与技术门槛 - 严格的黄曲霉素限量标准(≤20μg/kg)推动行业洗牌,散装油黄曲霉素B1最高检出值超国际标准60% [4] - 主流脱毒技术包括物理吸附法、精炼脱毒、辐照技术等,专利复配吸附剂工艺实现AFB1脱除率>99%,成本低至每吨油4.41元 [4] - 头部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明显,小型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行业资源加速向大型企业集中 [5] 健康化需求与产品创新 - 花生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41%油酸+37%亚油酸),油酸因有益心血管健康深受青睐 [6] - 高油酸花生油油酸含量达75%以上,抗氧化性强、烟点高,契合健康饮食和高温烹调需求 [7] - 古法工艺高端花生油进入主流市场,山茶籽油、橄榄油等小众油种借健康化东风扩容 [7]
2025年中国食用油行业龙头企业分析:益海嘉里行业龙头地位巩固【组图】
前瞻网· 2025-07-03 04:13
企业规模与布局 - 公司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拥有员工超3.5万人,全国81个已投产生产基地和100多家生产型企业,新建多个生产基地 [1] - 公司业务覆盖油籽压榨、油脂精炼、油脂灌装、专用油脂、油脂科技、水稻循环经济、玉米、小麦、大豆加工及其延伸产业链、食品原辅料、粮油科技研发、中央厨房、大健康产品等产业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90.79亿元,同比增长3.15%,扭转上年下跌趋势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11.23%,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3] 业务结构 - 公司旗下拥有"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涵盖食用油、大米、面粉及挂面、调味品、专用油脂、食品原辅料等 [6] - 2024年厨房食品业务收入1454.23亿元,占总营收60.88%;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收入916.39亿元,占比38.36%;其他业务收入18.04亿元,占比0.76% [6] 市场分布 - 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66.13亿元,占比2.77%;国内收入2322.54亿元,占比97.23% [9] - 作为国内食用油龙头企业,主要布局国内市场 [9] 市场份额 - 2024年公司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份额达37.7%,较2019年的39.3%略有下降 [12] - 近年来国内本土品牌逐渐崛起 [12]
果然财经|鲁花集团股改完成,估值达209亿元,剑指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02 07:24
公司股份制改革与资本运作 -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更名为山东鲁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从约10 91亿元增至20亿元 增幅达83% [1] - 公司股东架构调整 新成立的山东鲁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64 19%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实际控制人仍为创始人孙孟全 [2] - 鲁花控股整合家族资产 包括鲁花道生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资产平台 并成立全资子公司山东鲁花投资有限公司 涉足投资领域 [4] 战略投资与股权结构 - 金龙鱼及其关联方香港嘉银以55亿元增资鲁花集团 获得26 64%股权 其中金龙鱼持股10 9536% 香港嘉银持股15 6864% 公司估值达209亿元 [4] - 增资后股权结构优化 形成孙孟全家族控股64 19% 金龙鱼系持股26 64%的格局 [4] 管理层调整与人事变动 - 公司监事团队调整 三位元老级监事退出 新增三位成员 [4] - 执行总裁宫兆海曾因借款合同纠纷被下达限制消费令 可能为人事调整原因之一 [4] 公司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83年 从地方小厂发展为高端食用油引领者 以"5S纯物理压榨工艺"实现技术突破 [5] - 业务版图覆盖食用油 调味品 米面等行业 食用油年产能150万吨 调味品30万吨 米面50万吨 [7] - 全国拥有47个生产基地 400多家销售分公司 超20000名员工 [7] 市场竞争格局与细分领域优势 - 中国包装食用油行业呈"一超多强"格局 益海嘉里占39% 中粮15 3% 鲁花6 7% [7] - 高油酸花生油细分市场中 鲁花以34%市占率居首 胡姬花19% 金龙鱼15% [7] 行业竞争与上市预期 - 行业竞争白热化 金龙鱼已上市 中粮福临门推进IPO 鲁花若上市将形成"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新格局 [7] - 上市需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挑战 并解决业绩增长与产品竞争力问题 [8]
中国品牌力指数排名发布 金龙鱼“霸榜”食用油品牌排行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2 06:45
品牌力指数表现 - 金龙鱼以698.5分连续十五年蝉联C-BPI食用油品牌排行榜榜首 [1] - 公司旗下胡姬花品牌位列食用油品类第四 香满园品牌位居第五 [1] - 金龙鱼同时摘得面粉和大米品类品牌力指数冠军 香满园品牌也入选这两个品类榜单 [1]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上榜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总榜TOP100 品牌价值1536.08亿元 位列第32位 [2] - 公司在粮油行业保持长期领导力 并在面粉和大米市场实现新突破 [2] - 通过品牌聚焦和产品创新 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多品类"霸榜" [2] 品牌组合与协同效应 - 旗下金龙鱼 胡姬花 香满园品牌形成强大矩阵优势 [1] - 多品牌协同效应显著 香满园入围多类榜单放大集团品牌合力 [2] - 品牌韧性与多元化布局为公司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创造更大市场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