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荣达(300602)

搜索文档
突发!英伟达被约谈!
证券时报· 2025-07-31 05:48
英伟达算力芯片安全问题 -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包括"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 [2] - 美国议员要求出口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相关技术已成熟 [2] - 中国网信办约谈英伟达 要求对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2] 华为海思概念股市场反应 - A股华为海思概念股直线拉升 神州数码涨幅超过6% [2] - 卓易信息涨幅超过4% 飞荣达和德龙激光等个股跟涨 [2]
热管理之端侧行业深度:主动散热释放端侧AI无限潜力
东北证券· 2025-07-30 0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优于大势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摩尔定律放缓叠加端侧 AI 驱动,热管理行业不断升级,端侧散热压力陡增;端侧 AI 的发展受端侧散热限制,也将因散热技术突破释放潜力;被动散热近物理极限,移动终端将进入主动散热时代;看好微泵液冷、微型/超薄风扇两类终端主动散热技术在 AI Agent 时代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摩尔定律放缓叠加端侧 AI 迭代,被动散热已接近物理极限 - 摩尔定律放缓,芯片单位面积功耗增加:先进制程逼近极限,晶体管密度提升速度显著放缓,5nm 以下制程晶体管密度复合增速降为个位数;制程提升,单个晶体管功耗不再下降;芯片单位面积功耗增加,英伟达大算力芯片每 mm²对应的 TDP 逼近 900mW,苹果手机芯片每 mm²对应的 TDP 接近 100mW [19][20][24] - 端侧 AI 加速落地,散热方案持续升级:终端需求提升,手机功耗普遍增加,从最初 5 - 6W 的 TDP 上升到 10W;端侧 AI 加速落地,预计 2028 年 AI 手机渗透率达 54%;SoC 算力需求增加,在摩尔定律放缓趋势下功耗相应提升,旗舰智能手机 AI 算力 2025 年将达 60TOPS 以上 [25][32][37] - 面积增加和材料迭代变慢,被动散热接近物理极限:手机散热主要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常见材料有 VC 均热板、石墨烯膜、石墨膜等;面积增加和材料迭代难度递增,通过堆料难以满足散热需求;超薄 VC 工艺仍待突破,厚度与性能不可兼得;吸液芯结构持续优化,材料改进趋于放缓 [43][45][47] 2. 技术成熟度提升叠加成本优化,移动终端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 - 性能提升叠加轻薄化的瓶颈日益凸显,主动散热方案有望陆续推出:主动散热方案过去多用于游戏机,体积、能耗和噪音成为大规模应用障碍;随着微泵液冷、拇指风扇等技术成熟,移动终端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假设 2030 年主动散热渗透率达 30%,ASP 下降到 44 元,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 201 亿元 [70][74] - 微泵液冷:从手机壳渗透到后盖,有望替代被动散热:微泵液冷方案最早由华为推出,用于 Mate60 系列手机壳,跑分和帧率得以提升,释放手机性能;技术成熟叠加成本下降,看好从配件渗透到手机后盖;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模组厂及下游终端三大环节,国内厂商已实现国产替代 [78][81][84] - 微型风扇:从游戏机渗透到普通机型,微型风扇技术逐渐成熟:内置风扇最早始于红魔游戏手机,OPPO 今年首次搭载于普通机型;手机温度显著降低,微型风扇进一步释放手机性能;体积、噪音、功耗等技术难点突破,看好微型风扇进一步渗透 [95][103][106] - 主流品牌厂商积极储备相关技术,手机即将进入主动散热时代:安卓厂商积极储备相关专利,如华为布局微型风扇技术;苹果前瞻布局主动散热,研发方向为液冷技术;随着技术成熟度和成本进一步优化,手机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 [109][112][113] 3. 投资要点与受益环节 - 主动散热释放端侧 AI 无限潜力:端侧智能体 AI Agent 将改变智能手机使用方式,端侧 AI 发展受散热限制,也将因散热技术突破释放潜力;从直板机到折叠屏、眼镜等 AI 终端,主动散热成长空间广阔 [116][117] - 端侧主动散热产业链各环节梳理:微泵液冷相关标的包括飞荣达、苏州天脉、中石科技、艾为电子、南芯科技等,微型风扇相关标的包括峰岹科技、日本电产、台达电子等 [120] 4. 相关标的 散热模组核心标的 - 飞荣达:华为战略供应商,立足电磁屏蔽材料领域,拓展多元产品矩阵,产品应用广泛,行业矩阵丰富;电磁屏蔽材料为基本盘,热管理材料营收占比提升,2024 年热管理材料产品营收 18.64 亿元,占比 37.05% [123][125][128] - 苏州天脉:中高端导热散热材料开拓者,具备中高端导热材料和热管、均温板量产能力,产品矩阵多元,应用领域广泛;均温板营收占比持续提升,逐渐成为主要营收来源,2024 年热管理材料营收 9.28 亿元,占比 98.37% [132][134][138] - 中石科技:石墨散热龙头,散热解决方案行业领先,立足导热材料及消费电子级导热产品,多元布局胶黏剂产品矩阵;导热材料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 年导热材料产品营收 14.90 亿元,占比 95.13% [140][142][144] - 领益智造:果链精密制造供应商,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为核心,布局材料、汽车及光伏产业;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为基本盘,充电器营收占比不断提高,2024 年 AI 终端产品营收 407.31 亿元,占比 92.13% [147][148][149] - 思泉新材:北美大客户进展顺利,深耕热管理材料领域,探索多元产品矩阵,行业领域覆盖广泛,产品应用拓展丰富;热管理材料营收持续提升,逐渐成为主要营收来源,2024 年热管理材料产品营收 6.09 亿元,占比 92.81% [153][156][158] - 捷邦科技:苹果供应链深度渗透,深耕结构功能件领域,布局多元产业生态,行业领域覆盖广泛,产品应用拓展丰富;碳纳米管业务营收稳步增长,逐步成为新增长极,2024 年碳纳米管产品营收 5576 万元,占比 7.03% [160][164][166] 芯片端核心标的 - 艾为电子:中国领先的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企业,深耕模拟芯片行业,多元布局产品矩阵;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为主要收入来源,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营收稳定增长,2024 年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收入 13.92 亿元 [168][170][172] - 南芯科技:电源管理芯片深耕者,为多场景提供电源管理方案,产品矩阵覆盖移动设备、智慧能源、通用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产品矩阵拓展带动营收结构优化,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担当营收增长主力,2024 年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营收 18 亿元,占比 70% [178][180][184] - 峰岹科技:国内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行业领先者,专注于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设计,掌握核心技术,产品线涵盖电机驱动控制全部关键芯片,布局多元化;电机主控芯片 MCU 为主要收入来源,各项产品营收稳中有进,2024 年电机主控芯片 MCU 收入 3.85 亿元 [186][188][192]
飞荣达实控人方拟减持 2017年上市三次募资共20.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06:35
股东减持计划 - 特定股东飞驰投资拟减持不超过5,230,848股,占总股本0.8990%,减持原因为员工个人资金需求 [1] - 董事兼副总经理马军拟减持不超过500,000股,占总股本0.0859% [1] - 飞驰投资与马军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6,340,017股(占总股本4.5268%),拟合计减持5,730,848股(占总股本0.9849%) [2] - 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5,818,634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11,637,268股) [2] 股东持股结构 - 飞驰投资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持股11,958,386股(占总股本2.0552%),执行董事为实际控制人马飞 [1] - 马军直接持股14,381,631股(占总股本2.4717%) [2] - 马飞及其配偶黄峥、兄弟马军与飞驰投资为一致行动人,马飞不参与本次减持 [3] - 2024年年报显示飞驰投资持股比例为2.17%,马飞和马军分别持有飞驰投资37.1100%和2.2491%股权 [3] 历史融资情况 - 2017年1月IPO发行2,500万股,发行价14.8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05亿元,净额3.162亿元 [3] - 2020年非公开发行16,662,699股,发行价42.0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亿元,净额6.866亿元 [5] - 2022年非公开发行67,430,883股,发行价14.8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净额9.837亿元 [4] - 三次募资总额合计20.7亿元 [6]
飞荣达:特定股东飞驰投资、董事马军拟合计减持不超过约573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1:24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飞驰投资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23万股 占总股本0.899% 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至11月19日[1] - 董事兼副总经理马军计划减持不超过50万股 占总股本0.0859% 减持时间与飞驰投资同步[1] - 一致行动人合并减持上限为:集中竞价方式90日内不超过582万股(总股本1%) 大宗交易方式90日内不超过1164万股(总股本2%)[2] 股权结构 - 飞驰投资为员工持股平台 现持有1196万股 占总股本2.0552% 由实际控制人马飞担任执行董事[1] - 公司总股本为5.82亿股 以2025年7月29日为基准计算[1] - 当前公司市值139亿元[4] 业务构成 - 公司营业收入100%来源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3]
飞荣达特定股东飞驰投资拟减持不超523.0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7-29 11:19
股东减持计划 - 飞驰投资(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在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11月19日期间减持不超过523.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990%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马军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859% [1]
飞荣达(300602.SZ):飞驰投资拟减持不超过0.899%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7-29 11:18
股东减持计划 - 特定股东飞驰投资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230,848股 占公司总股本0.8990% [1] - 飞驰投资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 当前持有11,958,386股 占总股本2.0552% [1] - 减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8月20日至11月19日 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高管减持安排 - 董事兼副总经理马军拟减持不超过500,000股 占总股本0.0859% [1] - 马军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 时间安排与飞驰投资同步 [1] - 控股股东马飞不参与本次减持计划 减持原因系员工个人资金需求 [1] 股权结构背景 - 飞驰投资系公司IPO前为骨干员工设立的持股平台 [1] - 马飞担任飞驰投资执行董事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 - 以2025年7月29日总股本581,863,431股为计算基准 [1]
飞荣达(300602.SZ)特定股东飞驰投资拟减持不超523.08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1:17
股东减持计划 - 飞驰投资(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在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11月1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23.08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990% [1]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马军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859% [1] - 两项减持计划合计涉及股份数量573.0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9849% [1]
飞荣达(300602) - 关于特定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2025-07-29 10:32
股东减持信息 - 飞驰投资持股11,958,386股占比2.0552%,拟减持不超5,230,848股占比0.8990%[3] - 马军持股14,381,631股占比2.4717%,拟减持不超500,000股占比0.0859%[4][5] - 拟减持股东合计持股26,340,017股占比4.5268%,拟减持合计不超5,730,848股占比0.9849%[5] 一致行动人持股信息 - 截至公告披露日,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02,969,059股占比52.0688%[8] 减持期间及规则 -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11月19日[3][11] - 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集中竞价减持不超5,818,634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11,637,268股[5][10] 减持原因及方式 - 飞驰投资因员工个人资金需求减持,马军为满足自身资金需要减持[3][10] - 飞驰投资拟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马军拟集中竞价减持[3][4][10] 股东承诺 - 飞驰投资和马军承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锁定股份[12] - 马飞、马军等承诺锁定期满后任职期间每年转让不超25%[12] - 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二年内每年减持不超发行前持股10%,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3] 其他相关 - 减持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15] - 减持不影响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及持续经营[15] - 公司持续关注减持进展并履行披露义务[16]
7月深圳大厂探秘:新能源+硬科技龙头深度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04:12
新能源与智造产业链调研活动 - 活动聚焦2025年AI算力与新能源革命交汇点 揭示硬核智造重塑产业版图的趋势 [1] - 实地探访比亚迪全球总部 玉禾田智慧中枢 飞荣达科技腹地三大核心企业 [1] - 活动仅开放30个席位 提供21财经VIP年卡作为报名福利 [7] 比亚迪核心优势 - 公司年销量突破600万辆 构建锂矿 芯片 储能全产业链生态 [1] - 刀片电池实验室和仰望U9超跑生产线展示中国智造技术实力 [1] 玉禾田智能化转型 - AI指挥中心实时监控10万+环卫设备 实现无人清扫车集群调度 [2] - AIoT技术推动传统环卫产业升级 创造千亿级市场降本增效空间 [2] 飞荣达技术壁垒 - 0.3毫米碳基材料解决AI服务器散热难题 占据电子散热技术制高点 [3] - 产品覆盖全球1/3新能源车 是英伟达GB200供应链关键供应商 [3] 活动附加价值 - 股市主播吴锡凌带队 新能源专家全程解读产业趋势 [5] - 包含闭门交流晚宴环节 提供深度产业洞见与投资机遇分析 [4][5]
算力行业维持高景气 产业链公司上半年业绩向好
证券日报· 2025-07-17 16:18
算力行业整体表现 - 算力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石",随着生成式AI技术迭代,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产业链企业迎来业绩爆发 [1] - 人工智能服务器、智算中心、光模块、液冷技术是算力产业链中增长最快、技术迭代最活跃的核心赛道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35% [4] 光模块领域业绩 - 中际旭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6亿元至44亿元,同比增长52.64%至86.57%,800G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 [1] -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至385.47% [2] - 华工科技、光迅科技、剑桥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均超40% [2] 服务器与交换机领域业绩 - 工业富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19.58亿元至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至39.12%,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增长超1.5倍 [2] - 锐捷网络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亿元至5.10亿元,同比增长160.11%至231.64% [2] - 工业富联第二季度800G交换机营收达2024全年的3倍 [2] 液冷服务器领域业绩 - 飞荣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55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103.95%至123.69%,AI服务器散热业务营收显著增长 [2] 行业未来展望 - 中际旭创预计下半年800G需求进一步增长,1.6T需求逐步提升,2025年整体需求预计比2024年更好 [3] - 新易盛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行业将持续高景气度 [3] - 海外AI训练和推理发展迅猛,海内外大厂将持续投入大模型训练,高资本开支有望持续 [3] - 国内企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3] - 未来企业竞争关键点在于技术卡位、垂直整合、全球化产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