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合科技(300457)

搜索文档
赢合科技(30045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14: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8,523,721,173.97元,较2023年的9,749,785,856.98元减少12.58%[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159,638.77元,较2023年的553,804,810.84元减少9.14%[1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506,231.20元,较2023年的1,398,987,048.53元减少98.11%[15]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4,761,461,806.85元,较2023年末的17,542,084,316.71元减少15.85%[1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75,919,659.20元,较2023年末的6,174,470,080.48元增加6.50%[15]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65,810,442.4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525,394.16元[17] - 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561,045,249.6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598,574.31元[17]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51,430,350.0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667,804.99元[17]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045,435,131.8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7,865.31元[17]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96.898743万美元,2023年为 - 3603.413799万美元,2022年为1265.800379万美元[21]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924.774091万美元,2023年为7333.210209万美元,2022年为3455.979236万美元[2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2372.1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15.96万元[44] - 2024年营业收入85.24亿元,较2023年的97.50亿元同比减少12.58%[50] - 2024年销售费用2.10亿元,较2023年同比减少29.80%;研发费用5.29亿元,较2023年同比减少26.64%[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91.76亿元,2023年为113.04亿元,同比减少18.83%[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2650.62万元,2023年为13.99亿元,同比减少98.11%,主要因订单收款节奏放缓,票据收款方式占比上升[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5.48亿元,2023年为3.39亿元,同比增加61.61%[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6.31亿元,2023年为5.37亿元,同比增加204.02%[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4年为 -4.09亿元,2023年为4.46亿元,同比减少191.61%[69] - 应收账款2024年末为56.30亿元,占总资产38.14%,年初为58.19亿元,占比33.17%,比重增加4.97%,因订单收款节奏放缓[72] - 存货2024年末为23.43亿元,占总资产15.88%,年初为40.36亿元,占比23.01%,比重减少7.13%,因加强存货及交付管理[72] - 固定资产2024年末为18.52亿元,占总资产12.55%,年初为18.50亿元,占比10.55%,比重增加2.00%,因购置房屋建筑物[72] - 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2.8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40.25万元,本期计提减值285.04万元,期末数为1.33亿元[74] - 远期外汇合约初始投资金额为4.27亿元,报告期内实现交割损失35.34万元[79]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857人,较2023年的2476人减少25.00%[6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5.77%,较2023年的26.25%降低0.48%[67] - 2024年本科研发人员816人,较2023年的1008人减少19.05%[67] - 2024年硕士研发人员71人,较2023年的56人增加26.79%[67] - 2024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806人,较2023年的1657人减少51.36%[67] - 2024年30 - 40岁研发人员1051人,较2023年的761人增加38.11%[67]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29479207.1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1%[6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721780220.0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40%;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01959081.4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67%[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2024年营收49.51亿元,占比58.09%,较2023年同比减少19.41%[50] - 境内地区2024年营收42.51亿元,占比49.88%,较2023年同比减少32.86%;境外地区2024年营收42.72亿元,占比50.12%,较2023年同比增长25.02%[50] - 专用设备制造2024年毛利率30.27%,较2023年增加0.51%;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2024年毛利率14.32%,较2023年减少5.24%[53] -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2024年销售量1178台,较2023年的1330台同比减少14.66%;生产量536台,较2023年的1630台同比减少67.12%;库存量437台,较2023年的1079台同比减少59.50%[54] - 专用设备制造2024年原材料成本48.5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1.66%,较2023年同比减少14.04%[56] 市场环境数据 - 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105万辆,年增长率40.2%,市场渗透率升至48.9%[25] - 2024年欧洲31国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295万辆、渗透率为22.7%;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新能源轻型车销量约114万辆、渗透率约10%[25] -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25] - 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356.5GW,同比增长21.8%;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09.8GWh,同比增长136%[26]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01GWh,同比增长62.7%[26] - 2024年中国电子烟出口总额为109.61亿美元,出口至全球167个国家及地区,较2023年增加10个国家[27] -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763万辆,同比增长26.1%,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37]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电池自动化装备与服务以及电子烟业务[28] - 公司锂电池自动化装备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前中段主要工序,电子烟业务以品牌业务为主[28] - 公司锂电业务研发以订单产品设计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为主,新产品开发采用并行工作方式提高成功率、缩短周期和降低成本[30] - 公司锂电业务采购先考察供应商,试用合格后签长期供货合同,生产以销定产,部分依据市场需求预测生产[31] - 公司锂电业务销售由客户定制,直接签合同,按要求开发生产并交付安装调试[32] - 公司电子烟业务研发以自主品牌新产品开发为主,新产品开发同样采用并行工作方式[32][33] - 公司电子烟业务采购模式与锂电业务类似,生产以销定产,部分先生产再按需出货[33] - 公司电子烟业务以自有品牌销售,先开发产品再签合同生产交付[34] 公司业务优势与成果 - 公司在锂电业务领域深耕18载,核心产品获国内外知名企业信赖,产品远销多个国家[35]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斯科尔自2022年推进自有品牌建设,获欧洲TPD认证,在多国取得市场进展[36]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等共计2115项[40] - 2024年公司引进30余位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42] - 公司锂电设备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产品远销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44] -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双层Super - E涂布机”等多款尖端新品[45] - 高速裁切贴胶技术开发使设备生产效率由24PPM突破至30PPM[64] - 隔膜连续卷绕机技术线速度提升36%,辅助时间缩短50%,单电芯生产时间缩短17%[66] - 公司报告期获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订单,锂电设备市场占有率领先[101] - 2024年公司发布6款锂电装备尖端新品[102] 公司战略规划 - “七三战略规划”期间,公司目标成为全球化锂电装备智造方案解决商与引领雾化领域科技的一流企业[88] - 2025年公司秉持“1个中心,2个聚焦,3个创新”运营战略,目标争创世界一流企业[89] - 2025年锂电设备业务聚焦主营业务及大客户战略,加快全球化布局,提升交付能力和服务能力[89] - 2025年电子烟业务斯科尔将扩大销售团队,拓展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提升销售规模[90] - 公司未来将确立以高端化为导向的产品研发路线图,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91] - 斯科尔将推动研发技术能力提升,优化产品研发流程,申请更多核心专利[92] - 2025年公司将深化精益管理改革,推进数字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研产销联动效率[93] - 公司将构建一体化企业数字管理平台,加强数字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93]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111]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12]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审计、提名、战略、ESG五个专门委员会[111]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董事、监事、高管绩效考核及完善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114]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对董事、监事、高管聘任进行审核[114] - 公司具有独立业务经营能力及完备运营体系,与控股股东在多方面独立,无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及担保情形[110]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等为信息披露指定报纸和网站,确保股东平等获信息[115]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6] - 公司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完全独立[117] 公司人员变动与薪酬 - 2024年3月25日,许小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副董事长等职务[126][127] - 2024年5月31日,何爱彬被选举为补选第五届董事会成员[127] - 2024年8月22日,戈黎红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126][127] - 2024年8月22日,杨晶莹因工作需要被聘任为高级副总裁[127] - 贾廷纲为公司董事长,具有丰富企业经营管理及自动化技术研发经验[128] - 郑英霞为公司副董事长,拥有电气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财务方面丰富管理经验[129] - 何爱彬为公司董事、总裁,2006年加入公司,有丰富公司任职经历[129] - 沈玉玲为公司董事,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技术研发等相关工作[130] - 余爱水近年来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132] - 贾廷纲自2024年5月起任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22年12月至2024年5月任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39] - 郑英霞自2022年9月起任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任财务总监[139] - 沈玉玲自2021年12月起任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董事会办公室)部长[139] - 蒋建斐自2022年1月起任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运行部部长[139] - 夹良军自2022年12月起任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139] - 余爱水自2006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教授[139] - 李博自2024年2月起任杭州泊含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及淘天集团首席财务官[139] - 张玉兰自2014年8月起任壹能(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EO[139] - 董事报酬经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股东大会审批;监事报酬经监事会审议通过后报股东大会审批;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经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后报董事会审批;独立董事津贴依据股东大会决议支付,独立董事会务费用据实报销[140] - 报告期实际支付董监高报酬总额为1536.53万元[142][143] - 董事长贾廷纲、副董事长郑英霞等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143] - 董事、总裁何爱彬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97.69万元[143] -
赢合科技(300457)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公司股份变动管理制度(2025年3月)
2025-03-28 14:04
股份转让限制 - 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董监高不得转让股份[6] - 董监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6] - 年度、半年度报告公告前十五日内董监高不得买卖股份[7] - 季度报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五日内董监高不得买卖股份[7] - 董监高不得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8] 信息申报 - 新任董监在任职通过后两个交易日内申报个人及亲属信息[11] - 新任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通过后两个交易日内申报个人及亲属信息[11] 减持规定 - 董监高计划转让股份应提前十五个交易日报告并披露减持计划[13] - 减持完毕或未完毕应在二个交易日内向深交所报告并公告[13] 其他情况披露 - 董监高股份被强制执行应在收到通知后二个交易日内披露[14] 可转让额度计算 - 每年首个交易日按上年末股份基数的25%计算本年度可转让额度[19] - 任期内及届满后六个月内每年转让不超所持股份总数25%[18] - 年内新增无限售条件股份当年可转让25%[19] - 所持股份不超1000股可一次全部转让[19] 股份管理 - 公司对现任及离任半年内董监高证券账户信息登记备案并更新[17] - 深交所发送数据锁定董监高名下股份[18] - 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解锁可转让额度内无限售流通股[19] - 涉嫌违规交易可锁定董监高名下股份[21] - 限售股满足条件可申请解除限售[22] 违规处理 - 董监高违反制度公司可追究责任[21]
赢合科技(300457) - 2024年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张玉兰)
2025-03-28 14:04
独立董事履职 - 2024年独立董事出席7次董事会和2次股东大会,无反对和弃权[5] - 参加2次董事会提名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6] - 参加2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并投赞成票[7] - 与审计机构沟通审计报告等[9] - 核查监督公司多方面情况[10] - 督促信息披露并与中小股东沟通[12] - 参加集体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交流[13] - 审议关联交易,认为程序合规[14] 公司运营 - 2024年按时编制披露多份报告[16] - 3月25日续聘上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17] - 无会计政策等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18] - 公司及相关方无变更或豁免承诺情形[19] - 2024年公司未被收购[20] - 完成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补选和高管聘任[21] - 董事及高管薪酬符合规定[22] - 3月25日和8月22日审议通过调整回购价格及部分回购注销事项[23] - 未发生独立董事异议等情况[25] - 公司支持独立董事工作,不妨碍其独立性[26]
赢合科技(300457) - 2024年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余爱水)
2025-03-28 14:04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7次董事会,独立董事均出席表决[5] - 2024年独立董事出席2次股东大会,无反对弃权[6] - 2024年召开多场委员会会议,独立董事履职[7][9][10] 信息披露 - 2024年按时编制披露多份报告[19] 审计相关 - 2024年3月续聘上会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20] 人事变动 - 2024年完成补选非独立董事及聘任高管[25] 股票事项 - 2024年3、8月两次审议调整回购价格及注销部分股票[26]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勤勉尽责提建议[29]
赢合科技(300457) - 2024年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李博)
2025-03-28 14:04
2024年履职情况 - 独立董事出席7次董事会、列席2次股东大会,无缺席及委托出席[4][5] - 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独立董事未无故缺席[6][7]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召开2次,独立董事均出席[9] 公司运营情况 - 按时编制并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等多份报告[17] - 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3月25日续聘上会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18] - 不存在会计政策等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情形[19] 其他事项 - 3月25日和8月22日审议通过调整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及回购注销部分事项[23] - 独立董事2025年将继续履行职责促进公司发展[26]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3-06 09:46
回购计划 - 公司拟用自有和/或自筹资金1 - 2亿元回购A股[1] - 回购价格不超28.94元/股,期限8个月[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2月28日,累计回购980,000股,占比0.15%[2] - 最高成交价20.99元/股,最低20.55元/股[2] - 成交总金额20,375,338元(不含费用)[2]
赢合科技:锂电前中段设备领军者,电子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20250305
天风证券· 2025-03-04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赢合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 47.40 元 [4][5][8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锂电设备行业领军者,固态电池与电子烟业务双线并进,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技术优势,出海前景广阔,电子烟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1/10.26/13.82 亿,给予 2025 年 30X PE,对应 307.89 亿市值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电设备行业领军者,固态电池与电子烟业务双线并进 - 公司锂电核心技术国内领先,股权结构整体稳定,主营锂电池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开拓电子烟业务,旗下子公司实力强,近年股权结构稳定,控股股东上海电气赋能 [13][14] - 电子烟业务促营收增长,锂电业务稳健发展,2021 - 2023 年营收和利润稳步增长,2023 年营收 97.5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4 亿元,电子烟业务 2023 年营收 33.41 亿元,占比 34%,2024 年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基本面转好信号显现 [19] - 重视研发创新,打造核心优势,2023 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 17%,研发技术人员 2476 人,占 26.25%,2023 年研发费用 7.22 亿元,同比增 49.46%,2024 年上半年发布多款创新设备 [26][28] 公司固态电池打开蓝海市场,供需改善下看好锂电出海 - 优先布局叠片工艺,看好固态电池时代保持领先优势,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电池不同,公司在叠片、辊压、涂布三方面成效显著,掌握高速叠片工艺技术,传统卷绕工艺不适用于固态电池,公司辊压设备创新成果显著,涂布机研发引领技术迭代 [32][34][36] - 公司锂电前段设备优势清晰,重配研发得到客户认可,公司专精于锂电前段设备,各子公司专注单一环节,前段设备技术含量高、价值比重大,公司在涂布机等方面有优势,持续重配研发获一流客户认可 [40][41][49] - 新能源仍有广阔提升空间,看好锂电设备行业发展,锂电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开工率提升,新能源汽车扩产拉动下游锂电设备发展 [51][52] - 欧洲锂电设备海外依赖较大,公司出海前景广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国产锂电企业出海,公司获海外订单,深入推进国际化策略,拓展海外市场,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但动力电池依赖中日韩,国内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高,公司前段设备优势明显 [55][56][58] 斯科尔电子烟业务前景广阔,技术创新助力开拓欧美市场 - 看好斯科尔电子烟业务前景,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斯科尔 2 款产品通过 FDA 第一阶段审核,2023 年营收 33.41 亿元,英国市场饱和,美国市场规模大,中国 2024 上半年向美国出口额达 18.14 亿美元,同比增 21.92%,斯科尔布局一次性电子烟,在美市场前景广阔,还积极拓宽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62][63][68] - 重点布局一次性电子烟,产品具备弯道超车机会,斯科尔重点布局一次性电子烟,过去两年销售规模增长近 63 倍,价格优势明显,美国禁止换弹式电子烟为一次性电子烟打开空间,一次性电子烟口味丰富,产品特征多样,创新空间广阔,组件小巧工艺复杂 [69][70][73] 投资建议 - 基于中外电子烟贸易稳定、政策不确定性、锂电半导体行业增长、锂电上游供应等假设进行盈利预测,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1/10.26/13.82 亿,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 2025 年 30X PE,对应 307.89 亿市值,目标价 47.4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6][80][81]
赢合科技(300457):锂电前中段设备领军者,电子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天风证券· 2025-03-04 1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目标价47.40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锂电设备行业领军者,固态电池与电子烟业务双线并进,固态电池打开蓝海市场,供需结构改善下看好出海,斯科尔电子烟业务开创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10.26/13.82亿,给予2025年30X PE,对应307.89亿市值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电设备行业领军者,固态电池与电子烟业务双线并进 - 公司锂电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主营锂电池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子烟业务成第二成长曲线,旗下子公司实力强,近年股权结构稳定,控股股东上海电气资源优势持续赋能 [13][14] - 公司业绩增长可观,2023年营收97.5亿元,同比增长8.09%,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3.62%,锂电设备业务稳健增长,电子烟业务表现突出,2023年营收33.4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34%,2024年三季报业绩阶段性承压,后续基本面转好信号逐步显现 [1][19] -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2023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人数占17%,研发技术人员2476人,占26.25%,2023年研发费用7.22亿元,同比增加49.46%,研发费用率达7.40%,2024年上半年获多项科研荣誉,截至6月底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1954项 [26][28] 公司固态电池打开蓝海市场,供需改善下看好锂电出海 - 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电池不同,公司作为头部锂电设备商积极布局研发,在叠片、辊压、涂布三方面成效显著,优先布局叠片工艺,成熟掌握高速叠片工艺技术,在辊压设备领域持续创新,在涂布机方面积极研发 [32][34][36] - 公司在前段设备方面积累突出竞争实力,专精于锂电设备业务,主营前段设备技术含量最高,决定产线核心质量,价值比重约40%,持续重配研发,得到一流客户高度认可 [32][40][41] - 锂电行业供需格局逐渐改善,开工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不断扩产,拉动下游锂电设备发展,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28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 [51][52]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国产锂电企业出海前景广阔,202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295万辆,同比增长13.46%,2018 - 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49.88%,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策略,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达34.17亿,同比增长562.53% [2][55][56] 斯科尔电子烟业务前景广阔,技术创新助力开拓欧美市场 - 斯科尔2款产品成功通过FDA第一阶段审核,2023年营收33.41亿元,因英国市场饱和转向美国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欧洲其他地区和东南亚市场也有发展前景 [3][62][63] - 斯科尔重点布局一次性电子烟,旗下品牌产品已在美国线上零售店出现,一次性电子烟销售规模增长快,价格优势明显,美国禁止换弹式电子烟为其打开空间,且能提供丰富口味满足需求 [66][69][7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10.26/13.82亿,采用相对估值法,选择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约为34.85,给予赢合科技2025年30X PE,对应307.89亿市值,目标价47.4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80][81]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2025-03-02 07:45
证券代码:300457 证券简称:赢合科技 公告编号:2025-008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一、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具体情况 2025年2月28日,公司首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 股份回购,回购股份数量为980,0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5%,最高成交价 为20.9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0.55元/股,成交总金额为20,375,338元(不含交 易费用)。本次回购符合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其他说明 公司首次回购股份的时间、回购股份数量、集中竞价交易的委托时间及交易 价格等均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回购股份》及 1 公司回购股份方案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公司未在下列期间内回购公司股份: (1)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者 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之日内; (2)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1月2 ...
新能安/多氟多/亿纬/远景/蓝京/中比/东磁/比克/锂威/利维能/诺达/博力威/金钠/盖亚/远东等邀您齐聚2.28圆柱电池论坛!
起点锂电· 2025-02-24 10:32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主题聚焦新技术和新工艺探索[4] - 活动由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主办,规模超过500人[4] - 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4] - 2月27日将先行举办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及大圆柱电池技术应用高层闭门研讨会[7] 参会企业 -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逸飞激光、诚捷智能、多氟多新能源、威金迈、蓝京新能等28家企业[4][5] - 闭门研讨会出席企业涵盖蓝京新能源、新能安、比克电池、逸飞激光等40余家产业链企业[7] - 参会嘉宾来自亿纬锂能、长安汽车、菜鸟集团、新日股份等200余家企业,涵盖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等多个部门[16][17][18][19][20][21][22][23][24][25] 大会议程 - 2月28日主论坛将发布2024中国圆柱电池排行榜,并进行多场技术演讲[8] - 技术演讲主题包括全极耳电池性能、大圆柱电池开发、智能装备创新路径、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开发等[8] - 下午设置圆柱电池材料体系创新与应用专场,探讨半固态圆柱电池、钠电池产线设计等话题[9][10][11][12][13][14] - 圆桌对话环节将讨论下一代圆柱电池技术创新及全极耳工艺带来的机遇挑战[12] - 晚间举办"圆柱电池之夜"晚宴,由诚捷智能冠名[17] 行业动态 - 中比新能源32系列全极耳大圆柱出货超2000万只[35] - 鹏辉能源大圆柱HOME系列需求旺盛,供不应求[35] - 多家企业计划2025年扩产圆柱电池产线,部分企业已实现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量产[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