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温州宏丰(300283)
icon
搜索文档
温州宏丰(300283) - 关于提前赎回“宏丰转债”的第五次提示性公告
2025-08-06 09:01
可转债发行 - 2022年3月15日发行321.26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32,126万元[6] 转股价格 - 初始转股价格为6.92元/股,当前为5.35元/股[10][15] 赎回触发 - 2025年7月8 - 31日,公司股票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130%触发赎回[18] 赎回信息 - 赎回价格100.92元/张,年利率2%,计息167天[2][19] - 赎回日2025年8月29日,全部赎回[4] - 赎回对象为2025年8月28日收市后在册持有人[19] 时间节点 - 2025年8月26日停止交易,8月29日停止转股[21] - 2025年9月3日赎回资金到账,9月5日赎回款到持有人账户[4][21] 其他 - 转股最小申报单位1张,面额100元,转换成股份最小单位1股[23] - 当日买进可转债当日可申请转股,新增股份次一交易日上市流通[24]
温州宏丰:关于提前赎回“宏丰转债”的第四次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5 13:11
强制赎回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收市后以100.92元/张的价格强制赎回未转股的"宏丰转债" [2] 价格差异风险 - 当前"宏丰转债"二级市场价格与强制赎回价格存在较大差异 [2] - 未及时转股的持券人可能面临投资损失 [2] 持券人提示 - 公司提醒持券人注意在限期内完成转股操作 [2]
温州宏丰(300283) - 关于提前赎回“宏丰转债”的第四次提示性公告
2025-08-05 07:46
可转债发行 - 2022年3月15日发行321.26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32,126万元,净额31,505.54万元[6] 可转债赎回 - 赎回价格100.92元/张,当期年利率2%[2] - 赎回条件满足日2025年7月31日,停止交易日8月26日[4] - 赎回登记日8月28日,赎回日8月29日[4] - 停止转股日8月29日,赎回资金到账日9月3日[4] - 投资者赎回款到账日9月5日,全部赎回[4] 转股价格 - 初始转股价格6.92元/股,当前转股价格5.35元/股[10][15] 触发条件 - 2025年7月8 - 31日,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130%触发赎回条款[5][18] 其他 - 转股最小申报单位1张,面额100元,转换成股份最小单位1股[23] - 实际控制人等赎回条件满足前六个月内无交易“宏丰转债”情况[22]
温州宏丰设立新材料研究院,深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 2025-08-05 06:4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温州宏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旨在优化研发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 提升平台化创新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承接水平 [1] - 设立新材料研究院的核心目标是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提升在新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 推动公司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多元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研究院将整合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 发挥交叉材料应用领域的互补效应 实现人才与研发设备的高效共享 [2] 技术研发方向 - 研究院将聚焦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 固态电池用铜箔 PCB用高端标箔 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 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 高精密硬质合金材料及功能材料AI大模型深度开发等核心业务板块及前沿领域 [2] - 通过系统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 公司力求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打造国内领先 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创新高地 [2] 市场竞争力与合作 - 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 元件及组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稳居领先地位 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公司凭借技术 经验 人才与市场等多方面优势 已成功进入伊顿 施耐德电气及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供应链体系 [3] - 英伟达在其官网更新800V直流电源架构合作伙伴名录 伊顿 施耐德等企业均在列 而上述公司均为公司电接触材料的客户 进一步凸显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地位 [3] 行业机遇 - 国家正大力推进新能源 5G通信 数据中心 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相关领域对合金材料综合性能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 [4] - 我国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增长态势良好 为生态链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4] - 新材料研究院的设立将助力公司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巩固与英伟达生态客户等的合作 在行业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 [4]
温州宏丰设立新材料研究院,深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06:2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温州宏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优化研发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 提升平台化创新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承接水平 建立高效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 打造"一核多点 全链协作"科技创新生态体系[1] - 研究院核心目标是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提升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 推动公司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多元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2] - 研究院将整合技术研发优势 发挥交叉材料应用领域互补效应 实现人才与研发设备高效共享 依托AI大模型算法算力优势聚焦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 固态电池用铜箔 PCB用高端标箔 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等核心业务板块[2] 技术研发方向 - 通过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 力求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打造国内领先 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创新高地[2] - 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电气工程 电子信息 新能源 半导体封装及高端制造产业链中的技术主导权与话语权[2] 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 元件及组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稳居领先地位 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公司已成功进入伊顿 施耐德电气及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供应链体系 英伟达官网更新800V直流电源架构合作伙伴名录中伊顿 施耐德等企业均为公司电接触材料客户[3] - 英伟达发布的全新800VHVDC架构在电力转换效率和传输功率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重构了AI算力中心的电力分配逻辑[3] 行业发展机遇 - 国家正大力推进新能源 5G通信 数据中心 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相关领域对合金材料综合性能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4] - 我国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增长态势良好 为生态链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新材料研究院设立将助力公司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巩固与英伟达生态客户等的合作[4]
温州宏丰: 关于实际控制人因可转债转股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触及1%及5%整数倍的权益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36
权益变动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晓和林萍合计权益比例由40 68%被动稀释至39 79% 触及1%及5%整数倍变动 [1]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至2025年8月1日 因宏丰转债转股导致总股本增加至10 086 831股 [1] - 陈晓持股比例由37 26%降至36 45% 林萍持股比例由3 41%降至3 34% [1] 股份变动明细 - 陈晓持有股份总数168 636 292股不变 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38 881 822股 有限售条件股份129 754 470股 [1] - 林萍持有股份总数15 444 000股不变 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1] - 两人合计持股184 080 292股 占总股本比例从40 68%降至39 79% [1] 变动原因及方式 - 权益变动方式为可转债转股导致的被动稀释 非通过二级市场交易 [1] - 本次变动不涉及资金使用 也不存在违反证券法规的情况 [1][2] - 变动非履行已作出的承诺或计划 且不影响表决权行使 [1][2]
温州宏丰: 关于提前赎回“宏丰转债”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12
核心观点 -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提前赎回"宏丰转债" 因公司股票价格已连续15个交易日达到转股价格130%以上 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赎回价格为100.92元/张 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28日 [1][2][6][7][8] 可转换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 "宏丰转债"发行规模为32,126万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1,505.54万元 于2022年4月8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 - 转股期限为2022年9月21日至2028年3月14日 初始转股价格为6.92元/股 [3] - 经过多次调整 当前转股价格为5.35元/股 调整原因包括2021年度每10股派0.4元现金分红(2022年6月29日生效) 2022年11月4日向下修正至5.39元/股 2022年度每10股派0.25元现金分红(2023年6月27日生效) 2023年度每10股派0.20元现金分红(2024年6月7日生效) [3][4][5] 赎回条款触发情况 - 2025年7月8日至7月31日期间 公司股票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5.35元/股的130%(即6.96元/股) 满足赎回条件 [2][6]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提前赎回议案 旨在减少利息支出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降低财务费用 [2] 赎回实施安排 - 赎回价格确定为100.92元/张 计算公式为债券面值100元加当期应计利息0.92元 其中当期应计利息按票面利率2.0%计息167天计算 [7][8] - 赎回对象为2025年8月28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部债券持有人 [8] - 赎回款将于2025年9月5日通过托管券商划入持有人资金账户 赎回完成后债券将在深交所摘牌 [8] 股东交易情况 - 经自查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赎回条件满足前6个月内未交易"宏丰转债" [8]
培育创新生态赋能战略新兴产业 温州宏丰投资设立宏丰新材料研究院
全景网· 2025-08-04 11:3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温州宏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优化研发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 提升平台化创新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承接水平 建立高效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 打造协同联动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1] - 研究院旨在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提升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 推动从单一材料向多元材料发展 [1] - 研究院将利用AI大模型算法算力 聚焦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 固态电池用铜箔 PCB高端标箔 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等核心领域 通过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2] 行业发展机遇 - 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2020年26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420亿元人民币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1% 预计2027年达610亿元人民币 [2] - 新能源 5G通信 数据中心 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驱动高性能合金材料需求提升 为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创造新机遇 [2] - 人工智能被列为新基建重要组成 定位为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 推动万亿级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 技术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技术工艺国内领先 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公司成功切入5G通讯 新能源汽车电子 智能终端 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领域 自主研发的专用散热材料实现规模化量产 [3] -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44项 其中发明专利106项(含国际发明专利13项) 主导或参与制定17项国家标准与69项行业标准 [6] 产品应用领域 - 电接触材料作为低压电器核心部件 承担导通与分断电流功能 直接决定电气与电子工程可靠性 [5] - 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 热管理系统 新能源电路保护系统等领域 硬质合金在机械加工 电子制造 航空等领域不可或缺 [5] - 锂电铜箔在新能源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领域价值显著 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封装领域关键结构件 [5] 创新成果突破 - 成功开发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用复合材料 新能源汽车电路保护系统用银铜复合材料 消费电子热管理系统用均温板材料等多款战略新材料 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 [6] - 在医疗领域开发用于治疗血管瘤 显影 电极手术刀等医用材料 高端精密硬质合金棒型材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6] - 成功进入伊顿 施耐德电气以及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供应链体系 [4] 产业协同效应 - 英伟达发布全新800V HVDC架构 通过压缩多级转换环节实现端到端电力转换效率提升5% 传输功率较415V交流系统提升85% [4] - 研究院设立标志公司迈向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研发创新全链条突破新阶段 将强化在电气工程 电子信息 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主导权 [7] - 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夯实公司在新能源 5G通信 AI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供应商地位 [7]
温州宏丰(300283) - 关于实际控制人因可转债转股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触及1%及5%整数倍的权益变动公告
2025-08-04 10:16
股本变动 - 公司可转债转股使总股本增至10,086,831股[2] 权益变动 - 实际控制人陈晓、林萍合计权益比例由40.68%被动稀释至39.79%[2]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至2025年8月1日[2] - 陈晓、林萍合计持股比例被动稀释0.89%[4] - 本次权益变动方式为可转债转股被动稀释[4]
温州宏丰(300283) - 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完成工商登记的公告
2025-08-04 10: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以10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宏丰新材料研究院[2] - 宏丰新材料研究院于2025年7月30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3] - 公司持有宏丰新材料研究院100%股权[4] - 投资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7%[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宏丰新材料研究院聚焦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等核心业务及前沿领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