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利智汇(300219)

搜索文档
折叠屏板块盘初走高,科森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7 01:39
折叠屏板块市场表现 - 科森科技股价涨停 [1] - 鸿利智汇股价上涨超过10% [1] - 利和兴股价上涨超过10% [1] - 德福科技股价跟涨 [1] - 电连技术股价跟涨 [1]
鸿利智汇(300219) - 鸿利智汇-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法律意见
2025-09-16 11:15
会议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由董事会根据8月25日决议召集,8月27日发通知[4] - 现场会议9月16日下午2:30在广州花都召开[5] - 交易系统网络投票9月16日9:15 - 15:00,互联网投票同时间[5] 股东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含代理人)4人,持股217,703,181股,占30.7515%[7] - 网络投票股东140人,代表股份5,965,769股,占0.8427%[8] 议案表决 - 《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总表决同意223,329,550股,占99.8483%[12] - 中小股东表决同意5,626,369股,占94.3109%[13]
鸿利智汇(300219)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6 11:15
会议信息 - 2025年8月27日发布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通知[3]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6日下午2:3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天9:15 - 15:00[3] 股东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144人,代表股份223,668,950股,占比31.5942%[5] 议案审议 - 审议《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223,329,550股,占比99.8483%[6] 决议情况 -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股东会决议合法有效[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LED车灯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智能交互加速升级,LED车灯重塑汽车生态新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3 02:05
行业概述与技术基础 - LED车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具有高能效和长寿命优势 成为现代汽车照明理想选择[1][2] - 按功能与安装位置分为外部照明灯 内部照明灯和智能照明系统三大类 实现从基础照明到人车交互的功能跨越[4] - 与传统照明技术相比 LED技术具有更高能量转换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2] 政策与标准驱动 - 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 形成技术引导+需求拉动+场景渗透组合拳[6] - GB 4599-2024《汽车道路照明装置及系统》标准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 要求重新试验部分灯具[6] - 政策与标准协同发力 为LED车灯市场创新与发展提供关键支撑[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核心元器件供应 包括LED芯片 光学组件 驱动IC等 高端芯片仍部分依赖进口[8] - 中游为产业核心 涵盖车灯设计 模组制造与总成 技术正向智能化升级[8] - 下游主要面向整车前装市场及汽车后市场 由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智能驾驶需求驱动[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LED车灯市场规模达457亿元 同比增长9.9%[12] - 2025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10]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激增39.2%和38.5% 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5%[10] 产品价值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汽车单车照明系统价值较传统燃油车提升30%-50%[10] - 乘用车LED前大灯标配率攀升至81.3% 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90%[12] - 贯穿式尾灯渗透率从2022年25%跃升至2024年42.7% 预计2025年突破55%[12] 智能化发展 - 标配ADB/AFS功能的新车占比达38% 智驾系统与车灯软硬件融合成为行业新标准[12] - 头部企业推出智能氛围灯系统 通过RGB动态色温调节技术实现驾驶模式智能联动[11] - 光峰科技与法雷奥联合研发ALL-in-ONE全能彩色激光大灯 集成ADB自适应远光 车载影院等功能[11] 竞争格局 - 形成双龙头主导格局 华域视觉与星宇股份合计占据超40%市场份额[13] - 外资企业如小糸制作所 法雷奥 海拉等凭借高端技术占据30%以上份额[13] - 本土企业如南宁燎旺 鸿利智汇通过差异化竞争占据细分领域份额[13] 技术发展趋势 - 2025年ADB自适应远光灯渗透率预计突破45% 激光大灯照射距离达800米[14][15] - 智能车灯市场规模占比将超35% 具备L3级自动驾驶协同能力的智能车灯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15] - 车灯与ADAS系统深度耦合 形成光感知-光控制-光反馈闭环[15] 功能创新趋势 - 贯穿式尾灯采用Micro LED柔性封装技术 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60%[16] - 车内氛围灯集成生物识别模块 通过监测驾驶员心率 表情自动调节色温与亮度[16] - 像素化前大灯可显示充电状态 剩余续航等实时信息 像素密度达3万点/平方米[16] 产业链全球化 - 2025年本土企业全球市场份额预计提升至35% 形成内资主导 外资协同样新格局[17] - 三安光电12英寸硅基LED芯片量产 光效达250lm/W 成本较国际大厂低20%[17] - 企业通过墨西哥 匈牙利基地实现本地化研发与柔性制造 2025年出口占比预计达45%[17]
鸿利智汇9月9日获融资买入1356.13万元,融资余额1.8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1:5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9日股价下跌2.23% 成交额达1.0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356.13万元 融资净买入380.71万元 [1] - 融资余额1.83亿元 占流通市值3.94% 处于近一年较高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4亿元 融券余量8500股 [1] - 融券余额5.58万元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 融券偿还与卖出量均为0股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77万户 较上期增加0.63% [2] - 人均流通股25488股 较上期减少0.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99.70万股 较上期增持109.2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4亿元 同比增长6.45% [2] - 归母净利润1556.7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0.44% [2] - LED封装板块占主营业务收入74.36% 汽车照明产品占21.72% [1] 分红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4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141.35万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31日 2011年5月18日上市 [1]
康美特在手订单下降 逾期应收账款走高 鸿利智汇间接入股受关注
深圳商报· 2025-09-05 04:1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要从事电子封装材料及高性能改性塑料等高分子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2] - 电子封装材料主要产品为LED芯片封装用电子胶粘剂 应用于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半导体器件封装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高性能改性塑料产品形态为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 应用于运动及交通领域头部安全防护、液晶面板及锂电池防护以及建筑节能等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15.5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48.66万元 同比增长16.74% [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460.78万元 同比增长13.87%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末在手订单金额较2024年末下降 主要因电子封装材料订单减少 [3] - 电子封装材料订单具有周期短、频率高、单笔金额低的特点 [4] - 新型显示领域产品下半年销售通常优于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收入6844.05万元 下半年8593.63万元 [4] - 客户因春节因素会提前下达大额订单 导致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较高 [4] 原材料价格敏感性 - 原材料价格每波动10%对主营业务毛利率影响4.89个百分点 对利润总额影响2056.93万元 [4] - 每波动30%对毛利率影响14.68个百分点 对利润总额影响6170.78万元 [4] - 每波动50%对毛利率影响24.47个百分点 对利润总额影响1.03亿元 [4] 应收账款状况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约30% 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5]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合计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同业 [5] - 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持续增长:2022年末5566.41万元、2023年末6419.67万元、2024年末8223.29万元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回款比例分别为79.35%、72.75%和62.18% [7] - 扣除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后回款比例分别为92.20%、91.04%和75.96% [7] - 逾期未回款主要来自经营不善客户已单项计提的应收账款及3年以上全额计提坏账的账款 [8] - 对逾期客户会评估行业地位、回款情况、信用状况等决定是否继续销售 [9] 鸿利智汇关联交易 - 鸿利智汇间接入股后销售金额保持稳定小幅波动 销售单价整体持续下降 [10] - 销售数量整体持续增长 与鸿利智汇自身收入增长趋势一致 [10] - 2021年销售金额上涨因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与鸿利智汇2021年收入增长30.43%一致 [10] - 未签订除日常购销协议外的其他协议 不存在特殊利益安排 [11] - 光荣产投2017年12月入股为市场化融资行为 入股价格与其他专业投资机构一致 [10]
IPO雷达|康美特在手订单下降,逾期应收账款走高,鸿利智汇间接入股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13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封装材料及高性能改性塑料等高分子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电子封装材料主要产品为LED芯片封装用电子胶粘剂 应用于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半导体器件封装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高性能改性塑料产品为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 应用于运动及交通领域头部安全防护、液晶面板及锂电池等易损件防护以及建筑节能等领域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15.50% 归母净利润3548.66万元 同比增长16.74% 扣非净利润3460.78万元 同比增长13.87% [2] - 截至2025年7月末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较2024年末下降 主要因电子封装材料在手订单金额下降 [2] 订单波动原因分析 - 电子封装材料下游客户订单具有周期短、频率高、单笔金额低的特点 产品生产周期较短 导致在手订单金额与营业收入相比规模较小 仅反映短期预计销售情况 [3] - 电子封装材料中新型显示领域产品下半年销售通常优于上半年 例如2024年上半年新型显示领域产品收入6844.05万元 下半年达8593.63万元 [3] - 客户因春节因素会提前下达金额较大的需求订单 导致年末在手订单金额一般高于年内其他月份 [3] 原材料价格敏感性 - 2024年度原材料价格每波动10% 对主营业务毛利率影响4.89个百分点 对利润总额影响2056.93万元 每波动30%对毛利率影响14.68个百分点 对利润总额影响6170.78万元 每波动50%对毛利率影响24.47个百分点 对利润总额影响1.03亿元 [3] 应收账款状况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约30%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4]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合计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主要因同行业可比公司世华科技、安集科技基本未采用票据结算 [4] - 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持续增长 2022年末5566.41万元 2023年末6419.67万元 2024年末8223.29万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2024年末逾期应收账款回款比例62.18% 2023年末回款比例72.75% 2022年末回款比例79.35% 扣除已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后回款比例分别为75.96%、91.04%和92.20% [6] - 逾期未回款主要为因客户经营不善已单项计提的应收账款及3年以上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7] - 对于逾期客户 公司会评估其行业地位、回款情况、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决定是否继续销售 [8] 关联交易与股权安排 - 鸿利智汇间接入股后 公司对其销售金额保持稳定小幅波动 销售单价整体持续下降 与LED照明领域电子封装材料国产化进程一致 销售数量整体持续增长 与鸿利智汇自身收入增长趋势一致 [9] - 2021年对鸿利智汇销售金额上涨主要因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及鸿利智汇采购增加 与鸿利智汇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30.43%的趋势一致 [9] - 2017年12月公司引入专业投资机构光荣产投 增资系市场化融资行为 入股价格与其他专业投资机构一致 不存在明显低于公允价值的情况 [9] - 公司未与鸿利智汇签订除日常购销协议外的其他协议 未与光荣产投签订除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外的任何协议 不存在任何现时或潜在交易约定及其他特殊利益安排 [10]
2025年新能源车照明系统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9-03 12:25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新能源车照明系统行业的详细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63.74%,2024年市场规模达403.01亿人民币元,预计2025-2029年将以12.51%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至834.62亿人民币元[49] - 政策支持、技术升级和本土化优势共同驱动行业高速发展,投资前景积极[20] 核心观点 - 新能源车照明系统行业正从传统照明向智能化、交互化深度整合转型,LED技术已成为主流,渗透率超95%[5][29][51] - 行业壁垒高,技术复杂度和研发投入要求显著,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趋势,CR5企业市场份额超60%[23][30][58] - 产业链中游企业面临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不稳定和下游整车厂降本压力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受限[34][39] - 中国企业如星宇股份、华域视觉等凭借本土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正加速国产替代并拓展国际市场[20][30][5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车照明系统专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车型设计,核心目标是适配电气架构、能效要求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集成需求[5] - 按车辆类型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照明系统,乘用车聚焦智能交互与美观设计,商用车强调安全警示功能[7][8][9] - 按光源技术分为传统光源(卤素灯、氙气灯)、无机半导体光源(LED、激光灯)和有机半导体光源(OLED),其中LED为主流技术,激光灯用于豪华车型,OLED限于高端车型[10][11][13][14] - 按功能模块分为外部照明系统、内部照明系统、控制与驱动模块及通信与交互模块[15][16][17][18][19] 行业特征 - 政策、技术及本土化共同驱动行业高速增长,智能化与节能化技术迭代提升产品附加值[20] - 技术升级推高行业壁垒,研发投入成为关键竞争要素,头部企业年均研发费用率8%-10%[22][61] - 高壁垒导致市场格局重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扩大,环保法规与整车厂需求强化头部优势[23][24]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中小厂商因技术实力不足难以参与主流市场竞争[2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世纪末至2009年):LED技术开始渗透,智能照明功能如自适应前照灯(AFS)出现[25][27] - 启动期(2009-2015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LED加速替代传统光源[28] - 高速发展期(2016-2023年):LED照明占比超90%,激光大灯和矩阵式LED成为高端车型标配[29] - 成熟期(2024年至今):OLED尾灯、智能氛围灯加速渗透,ADB技术渗透率预计2025年突破30%[3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核心元器件(如LED芯片)成本占比30%-40%,供应集中且价格波动大,CR5市场占有率超70%[38][40] - 中游制造环节国产替代加速,技术边界持续扩张,但利润空间受上下游挤压,毛利率不足20%[33][34][43] - 下游整车厂推进核心技术垂直整合,通过自研和直采压缩中游企业市场空间,新势力车企照明系统预算放宽至6%[47][48] 行业规模 - 2019-2024年市场规模从34.24亿人民币元增长至403.01亿人民币元,CAGR 63.74%[49]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安全标准升级、技术革新及产业链协同[50][51] - 未来增长将依赖消费者需求升级和智能化技术升级,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834.62亿人民币元[49][52][53] 竞争格局 - 市场呈金字塔型结构,第一梯队为外资企业(海拉、法雷奥)及本土头部企业(华域视觉、星宇股份),市场份额超60%[58][62] - 第二梯队为科博达、弗迪视觉等本土企业,通过成本优势和技术突破加速上攻[58] - 第三梯队企业低端产能面临出清,毛利率不足15%[58] - 竞争焦点从单一照明功能转向集成环境感知、交互提示的智能化生态构建[30] 重点企业分析 - 华域视觉:国内市场份额32%,新能源车灯覆盖率超60%,为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汉等车型供应商[74] - 星宇股份:新能源客户占比超40%,海外业务占比35%,与华为联合开发"鸿蒙智联车灯"[77][79] - 科博达:车灯控制器细分领域领先,DCU技术实现车灯与自动驾驶传感器毫秒级协同[83] 政策影响 -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间接带动照明系统市场需求[50][53] - 环保法规趋严驱动行业向绿色制造转型,碳足迹核算等要求提升行业准入门槛[56] - 安全标准升级加速技术迭代,如《机动车用白光LED封装的颜色分选》强制提升LED分选精度[57]
鸿利智汇申请LED灯珠及照明设备专利,有效实现照明时高显色指数与低显色指数的切换
金融界· 2025-08-30 03:55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LED灯珠及照明设备专利 公开号CN 120557598 A 申请日期2025年05月 [1] - 专利实现高显色指数与低显色指数切换 满足不同照明需求 结构简单且混光均匀性更优 [1] - 发光模块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 第一单元显色指数高于第二单元 [1] - 电路控制模块响应不同显色指数需求 控制两种发光单元的状态切换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位于广州市 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2] - 注册资本70794.3506万人民币 对外投资2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7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42条 专利信息660条 行政许可71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