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祖名股份(003030)
icon
搜索文档
祖名股份(003030) - 控股子公司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9 08:28
控股子公司定义 - 控股子公司指公司投资控股或实质控股的有独立主体资格的公司[2] 治理监控 - 公司通过委派执行董事及总经理等实现对控股子公司治理监控[5] 财务制度 - 控股子公司与公司实行统一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8] 投资融资 - 控股子公司对外投资需履行审批程序并及时披露[10] - 控股子公司对外融资由公司统一管理[10] 关联交易 - 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按公司规定执行[11] 人员管理 - 控股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由公司委派[12] - 公司实施对控股子公司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14] - 控股子公司中层及以下员工考核奖惩方案自行制定并备案[15] 资料报送 - 控股子公司向公司证券投资部报送文件资料并及时更新[16] 信息披露 - 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控股子公司信息披露工作[18] - 控股子公司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审议程序[18] 制度管理 - 本管理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由董事会修改并解释[22]
祖名股份(003030) -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9 08:28
关联交易定义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自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为关联人[4][5] 关联交易定价 - 适用国家定价、市场价格和协商定价原则,无对应价格时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确定[9] 关联交易审议 - 与关联自然人30万以上(含)低于3000万或低于净资产绝对值5%,董事会审议[12] - 与关联法人300万以上且占净资产绝对值0.5%以上,低于3000万或低于净资产绝对值5%,董事会审议[12] - 与关联人3000万以上且占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中介评估或审计,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会[12] - 未达董事会标准,总经理报董事长批准[13] 特定关联交易流程 - 拟达成特定关联交易,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认可后提交董事会[14] 担保规定 - 为关联人担保不论数额,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会[14] - 为持有公司5%以下股份股东担保,相关股东股东会回避表决[14] 借款限制 - 不得直接或间接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14] 决议规则 - 关联事项决议须非关联股东有表决权股份数半数以上通过[16] - 董事会由过半数非关联董事出席可举行,决议经非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19] - 出席董事会非关联董事不足三人,交易提交股东会审议[19] 披露要求 - 及时披露与关联自然人30万以上关联交易事项[25] - 及时披露与关联法人300万以上且占净资产绝对值0.5%以上关联交易事项[25] 制度情况 -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由董事会拟订,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生效[28] - 原《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废止,新制度董事会负责解释[28] 时间信息 - 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时间为2025年08月[29]
农产品加工板块8月19日涨1.24%,一致魔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农产品加工板块当日上涨1.24%,领涨个股为一致魔芋(代码839273),涨幅达5.23% [1] - 上证指数报收3727.29点(下跌0.02%),深证成指报收11821.63点(下跌0.12%),板块表现显著优于大盘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 [1][2] 领涨个股表现 - 一致魔芋(839273)收盘价40.47元,成交量7.61万手,成交额3.11亿元 [1] - 中粮糖业(600737)涨幅4.78%,收盘价16.00元,成交量240.63万手,成交额38.07亿元 [1] - 祖名股份(003030)涨幅4.10%,收盘价20.05元,成交量2.93万手,成交额5759.42万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中粮科技(000930)跌幅最大(-2.04%),收盘价6.25元,成交量32.73万手,成交额2.06亿元 [2] - 广农糖业(000911)下跌1.36%,收盘价7.96元,成交量17.04万手,成交额1.37亿元 [2] - 金龙鱼(300999)虽仅下跌0.34%,但成交额达5.11亿元,为板块内最高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645.1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07亿元 [2] - 保龄宝(002286)获主力净流入1390.69万元(占比7.60%),但游资与散户均呈净流出 [3] - 索宝蛋白(603231)获主力净流入271.86万元(占比7.36%),游资同步净流入265.78万元(占比7.20%) [3] - 永顺泰(001338)主力净流入628.43万元(占比4.74%),但游资净流出745.94万元(占比-5.62%) [3]
农产品加工板块7月31日跌0.73%,一致魔芋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农产品加工板块当日下跌0.73%,领跌个股为一致魔芋(代码839273)跌幅达4.01%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2亿元,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5300.23万元和5858.01万元 [2] 个股涨跌情况 - 安德利(605198)逆势上涨8.98%,成交额3.07亿元,成交量6.15万手 [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一致魔芋(-4.01%)、田野股份(-3.73%)、国投中鲁(-3.21%)[2] - 中粮糖业(600737)下跌1.51%且成交额达1.80亿元,金健米业(600127)下跌1.55%且成交额1.90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安德利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966.83万元(净占比12.94%),但遭散户资金净流出4344.44万元 [3] - 祖名股份(003030)主力净流入252.63万元(占比6.98%),游资净流出34.36万元 [3] - 晨光生物(300138)主力净流出183.48万元,散户净流入190.46万元(占比1.90%)[3]
祖名股份近一年半均亏 一创投行保荐上市A股募4.7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07:5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90,500至91,500万元,同比增长19.54%至20.86%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900至1,1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756.87万元 [1][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1,050至1,25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94.03万元 [1][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同比增长12.58%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13.61万元,同比下滑162.12%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322.84万元,同比下滑160.13% [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亿元,同比下降39.44% [2][3]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营业收入16.64亿元 vs 2023年14.78亿元,增长12.58%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13.61万元 vs 2023年4,046.23万元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322.84万元 vs 2023年3,862.95万元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亿元 vs 2023年1.76亿元 [3] 上市及募资情况 - 2021年1月6日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3,120万股,发行价15.18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4.74亿元,净额4.05亿元 [4] - 募集资金用途:3.40亿元用于年产8万吨生鲜豆制品生产线技改项目,6,522.78万元用于研发与检测中心项目 [4] - 发行费用6,851.66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120.46万元 [5]
祖名股份:上半年营收增长近20%,战略调整成效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06:2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500万—91500万元,同比增长19 54%—20 86% [1] - 预计本年二季度较上年同期亏损比例减少71%—82%,较本年一季度亏损比例预计减少14%—48% [1] 生产与供应能力 - 公司拥有杭州、安吉、扬州、山西、贵州、南京等七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达380亩,标准厂房面积31万平方米 [1] - 年加工大豆能力超15万吨,具备"生鲜+饮品+休闲"三大系列豆制品的多元化生产能力 [1] 销售渠道拓展 - 积极拓展大型商超、餐饮连锁及电商平台合作,推动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 [1] - 创新推出专送社区生鲜便利店、生活超市、单位食堂、小餐饮等渠道的小配送模式,提升服务并控制终端 [1] 战略调整与产能释放 - 推进市场拓展策略和产品结构优化,扬州、贵州、山西等地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有望显现 [1] - 产销两旺的支撑来自战略调整和渠道创新 [1] 核心竞争力 - 依托全程冷链配送体系、数字化管理能力、多元化产品矩阵及研发优势巩固市场渠道 [2] - 通过跨区域业务拓展提升"祖名"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和覆盖力 [2] 差异化优势 - 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及配送各环节的系统能力以应对激烈竞争 [2] - 新产能释放和市场策略推进有望支撑营收稳健增长及盈利能力改善 [2]
祖名股份(003030)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万元至1,100万元[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50万元至1,250万元[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7元/股至0.09元/股[4] - 2025年二季度较上年同期亏损比例预计减少71%至82%[7] - 2025年二季度较本年一季度亏损比例预计减少14%至48%[7] 收入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0,500万元至91,500万元,同比增长19.54%至20.86%[6] 业务线表现 - 扬州、贵州、山西生产基地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折旧摊销、能耗、运营成本增加导致净利润亏损[6]
祖名股份在北京成立豆制品新公司
快讯· 2025-06-26 06:06
公司动态 - 北京祖名豆制品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李国平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食品生产 食品销售 食用农产品批发 [1] - 该公司由祖名股份(003030)全资持股 [1]
祖名股份开始收缩?持续扩张后产能利用率下降 净利率不断下滑增收不增利
新浪证券· 2025-06-23 13:39
公司股权转让 - 祖名股份转让持有的祖名香香50.83%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其股权 [1] - 交易价格以实缴出资额6100万元为基础,核减累计亏损后约为4500-4800万元 [2] - 祖名香香累计亏损2916.31万元,祖名股份需承担约1300-1600万元亏损 [2] - 祖名股份同时收回向祖名香香提供的4000万元借款及利息 [2] 公司财务状况 - 祖名股份2024年亏损2513.61万元,2025年一季度再亏591.39万元 [2] - 资产负债率从上市时的40%升至2024年的55.61% [6] - 货币资金1.42亿元,短期有息负债6.56亿元,现金短债比仅0.22 [6] - 2024年利息费用接近3000万元,2022年以来每年超2000万元 [6] 公司扩张战略 - 上市后采取"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3] - 通过建厂、收购联营、与区域龙头合作等方式扩张至南京、武汉、北京等地 [3] - 设立祖名香香开拓京津冀市场,同时失去河北生产基地 [3] - 2024年收购南京果果51%股权,评估增值率508.79% [3] 公司经营业绩 - 生鲜豆制品产量从2019年10.78万吨增至2024年17.84万吨(增长65%) [5] - 植物蛋白饮料产量从5.96万吨降至5.69万吨(下滑4.53%) [5] - 休闲豆制品产量从3879吨降至3479吨(下滑10%) [5] - 生鲜豆制品产能利用率仅40%,植物蛋白饮料35%,休闲豆制品不足50% [5] 公司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2020年33%下滑至2024年22.74% [6] - 净利率从2020年8%下滑至2023年2.34% [6] - 新市场毛利率较低,浙江省34.62%,江苏省及其他地区仅7%左右 [5] - 南京果果2024年实际扣非归母净利润1006.36万元,未达承诺1534.56万元 [4]
祖名股份: 关于与北京市香香唯一食品厂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暨解除合同协议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28
股权转让协议核心内容 - 祖名股份将持有的北京祖名香香豆制品有限公司50.83%股权转让给北京市香香唯一食品厂及其一致行动人,交易完成后祖名香香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2] - 交易价格以祖名股份实缴出资额6100万元为基础,核减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承担的累计亏损约1300-1600万元[8] - 股权转让款分三期支付:首期1000万元在专项审计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第二期600万元于2026年9月30日前支付,剩余款项在2026年12月31日前付清[8][9]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祖名香香2024年经审计资产总额1.0706亿元,负债6656万元,净资产4050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7202万元但净亏损2352万元[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数据显示,祖名香香资产降至1.0694亿元,负债增至7027万元,净资产缩水至3666万元,当期营业收入2169万元,净亏损384万元[7] - 标的公司尚欠祖名股份借款本金4000万元及利息,还款计划要求2025年9月30日前偿还不少于3000万元,2026年3月31日前偿还600万元,2026年4月20日前清偿全部本息[9][10] 交易结构及保障措施 - 受让方提供价值约6000万元的不动产抵押担保,并签署连带责任承诺[10] - 协议要求祖名香香及其子公司河北公司完成名称变更,不得继续使用"祖名"字号[10] - 设置2年竞业限制条款,限制祖名股份主动争夺标的公司现有客户清单中的客户[10] 合作背景与影响 - 祖名香香成立于2023年4月,注册资本1.2亿元,祖名股份原货币出资6100万元[6] - 终止合作系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及标的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经友好协商达成[2] - 公司强调交易不影响京津冀市场业务布局,将继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