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为股份(002213)
icon
搜索文档
大为股份(002213) - 关于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9-02 09:01
股票期权注销 - 2025年8月27日公司审议通过注销部分股票期权议案[1] - 因1名激励对象离职,注销3.4650万份已获授但未行权股票期权[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完成3.4650万份股票期权注销事宜[1] 影响说明 - 本次注销符合规定,原因及数量合法有效,程序合规[2] - 不影响公司股本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管理团队勤勉尽职[2]
对话大为股份:布局AI高速发展契机,抢占存储产品需求高地
第一财经· 2025-09-02 03:02
行业动态 - 全球三大DRAM原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集体停产DDR4/LPDDR4X产品 将产能集中布局DDR5及HBM等高端制程产品 导致全球DDR4产品供给剧烈收缩[1] - AI数据中心对高储存、低能耗的高性能芯片需求巨大 直接带动DDR5和HBM等产品量价齐升[1] - DDR4作为过渡技术向DDR5切换是必然趋势 国内存储半导体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1] - AI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3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30.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1.09%[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存储+智能终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业务 半导体存储占营收超过80%[1] - 持续加强国产厂商长江存储NAND方案和长鑫存储DRAM方案的供应链布局[2] - 通过系统级测试(SLT)技术使产品具有更高适配性和成本优势[3] - 未来将围绕AI眼镜、无人机等对存储产品有较大需求的新兴产业进行产品布局[5] 产品技术进展 - LPDDR5样品已完成并处于可量产状态 正推进商业推广和平台适配测试[2] - 智能汽车领域是未来新存储产品推广的重要方向 高端制程产品需求有望达传统燃油车数倍[2] - 2024年新增eMMC、BGA NAND Flash产品线 补全存储产品业务布局[4] - 针对AI可穿戴产品开发多款将LPDDR与NAND、EMMC合二为一的存储产品[5]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0.47亿元 同比增长42.91%[4] - 今年上半年营收达6.59亿元 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18.46%[4] - 半导体存储业务收入占比由83.74%增至92.16%[4] 研发与品质管控 - 对存储芯片和模组实施全方位生产测试 检验步骤细化到每个存储单元[2] - 使用多样化测试设备包括自主研发的测试软件和工具 重点评估性能表现和应用适应性[2] - 逐步扩大64GB/128GB/256GB大容量eMMC生产投入 小容量产品将逐步停产[5] - 加大eMMC固件开发力度 提升产品适配性[5]
大为股份: 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46
减持计划基本情况 - 公司部分董事及高管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148,600股 占公司总股本0.0626% [1] - 减持人员包括董事兼董事会秘书何强(拟减持61,500股/0.0133%)、钟小华(11,750股/0.0050%)、副总经理连浩臻(15,800股/0.0067%)及高薇(28,050股/0.0118%)[2]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22日至12月21日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1][2] 股份来源与承诺履行 - 连浩臻减持股份来源为股权激励计划之外方式获得 其余人员股份均来自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2] - 所有减持人员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 且离任半年内不转让股份 [2] - 本次减持计划未违反既有承诺 符合深交所减持相关规定 [2][3] 减持实施安排 - 减持价格将根据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2] - 若期间发生送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 减持数量将相应调整 [2] - 减持计划可能因市场情况、股价波动等因素存在实施进度和价格的不确定性 [3]
大为股份: 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5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成就 [1] - 本次可行权激励对象共11名 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15.1530万份 行权价格12.409元/份 [1][22] - 若全部行权 公司总股本将增加15.1530万股 对股权结构和上市条件无重大影响 [1][24] 行权安排细节 - 第二个行权期为自首次授予授权日起24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起至36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止 行权比例30% [3][16] - 实际行权期限为2025年8月28日至2026年8月27日 采用自主行权模式 [23] - 行权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1][22] 业绩考核达成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104,704.99万元 较2022年调整后基数56,034.94万元增长86.86% 远超30%的考核目标 [18] - 2022年营业收入基数已剔除出售子公司四川欧乐的影响 [5][18] - 11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 个人层面行权比例100% [19] 激励计划实施历程 - 2023年8月28日完成首次授予 向13名激励对象授予59.51万份股票期权 [9][10] - 经过两次注销调整后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变为12人 期权数量调整为55.46万份 [21] - 行权价格因2024年度每10股派0.21元现金股利从12.43元/份调整为12.409元/份 [21] 监管审批与合规性 - 计划已获得股东大会授权及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 [7][8][25] - 律师事务所及独立财务顾问出具肯定意见 认为行权程序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6][27] - 本次行权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行权费用已在等待期内摊销 [24]
大为股份:部分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约15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2:34
公司董事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部分董事高管计划在2025年9月22日至12月2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 [1] - 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1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626% [1] - 涉及减持人员包括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何强 副总经理全衡等5名高管 [1] 公司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43亿元 [2]
调研速递|大为创新接受华福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绩与发展战略
新浪财经· 2025-08-28 12:33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存储业务收入6.08亿元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2][4] - 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45万元 销售量4191台 同比增长势头良好[2] - 境外收入2.99亿元 占营业收入45.42% 同比增长17.94%[3] - 未来发展战略聚焦半导体存储和新能源两大主业 以市场为导向研发为中心[3] 半导体存储业务 - 业务增长源于产品创新(数据中心/AI领域收入增长、eMMC持续交付、LPDDR4X进入运营商体系)、市场拓展(导入通信/消费电子新客户)和供应链优化[4] - 行业呈现AI驱动需求增长、价格分化、国产化加速三大特征 本土企业与国际品牌差距缩小[4] - DDR5产品线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认证工作稳步推进 LPDDR5重点推进量产落地[4] - LPDDR4X已成为主流方案并通过系列平台认证 产品毛利率稳定且中高端产品线突出[3][4] 新能源业务进展 - 郴州锂电项目探矿权转采矿权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6月完成储量备案 正完善材料争取采矿许可证[2][5] - 矿区主矿种长石矿储量约2亿吨 K2O+Na2O平均品位7.47% 伴生氧化锂矿储量32万吨(品位0.15%)[5][6] - 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成本较低 交通便利且配套设施完善 采选团队以中南大学博士团队为基础[6] - 碳酸锂价格2025年上半年供需双增长 预计短期在6万元以上震荡 长期受需求支撑趋于稳定[6] 汽车业务拓展 - 核心产品缓速器深化与宇通客车等头部客户合作 新能源客户领域实现批量供货[2] - 海外市场通过主机厂采购联盟和中介代理双模式拓展 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渗透率提升[3][7] - 业务延伸至矿卡/消防车等特种领域 并成功获得出口订单[2] - 2025年上半年核心客车客户贡献超60%销量份额[3] 研发与资本规划 - 研发投入当前集中在存储和汽车领域 高端存储芯片模组部分产品进入测试阶段[3] - 2023年实施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第二次解限已通过董事会审议[3] - 公司关注存储/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相关并购项目 但将审慎推进[3] - 郴州锂电项目2024年完成勘探 2023年取得探矿权[5]
大为股份(002213) - 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2025-08-28 12:28
股东持股情况 - 何强持股246,000股,占总股本0.1036%[3] - 全衡持股126,000股,占总股本0.0531%[3] - 钟小华持股47,000股,占总股本0.0198%[3] - 连浩臻持股63,200股,占总股本0.0266%[3] - 高薇持股112,200股,占总股本0.0473%[3] 减持计划 - 2025年9 - 12月部分董事、高管拟减持不超148,600股,不超总股本0.0626%[3] - 何强拟减持61,500股,不超总股本0.0259%[5] - 全衡拟减持31,500股,不超总股本0.0133%[5] - 钟小华拟减持11,750股,不超总股本0.0050%[5] - 连浩臻拟减持15,800股,不超总股本0.0067%[5] - 高薇拟减持28,050股,不超总股本0.0118%[5]
大为股份(002213) - 2025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11: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18.46% [2] - 半导体存储业务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超40%,占总营收92% [3] - 汽车业务收入3245万元,销售4191台 [3] - 境外收入2.99亿元,占比45.42%,同比增长17.94% [5] 半导体存储业务 - 产品创新:DDR3/DDR4/LPDDR4X稳定增长,eMMC持续交付,LPDDR4X进入运营商体系 [7] - 市场拓展:新导入超越科技、四川九洲、广东朝歌等客户,突破信创/通信/消费电子领域 [5][7] - 供应链优化:深化与三星、海力士合作,加强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协作 [7] - 技术进展:DDR5产品线认证推进中,LPDDR5量产计划2025年落地 [8][9][10] - 行业特征:AI驱动需求增长,国产化加速,利基市场空间广阔 [7][8] 新能源业务(郴州锂电项目) - 资源储量:主矿长石矿2亿吨(K₂O+Na₂O品位7.47%),伴生氧化锂32万吨(品位0.15%)、钨矿6.5万吨、锡矿1.4万吨 [13] - 探转采进展:2025年6月获湖南省储量备案,正推进矿区范围划定及行政审批 [11][12] - 开采成本:露天开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成本可控 [13] - 团队优势:采选团队以中南大学博士为基础,冶炼团队具备20年锂盐生产经验 [13] - 价格趋势:碳酸锂价格从6万反弹至9万(涨幅50%),长期受储能需求支撑(需求同比增近一倍) [14][15] 汽车业务 - 发展重点: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通过主机厂采购联盟及代理双模式推进 [15] - 市场表现:新能源客户批量供货,海外订单增长,特种领域(矿卡/消防车)拓展 [3][15] 研发与战略 - 研发投入:聚焦存储与汽车领域,高端存储(如LPDDR5)为下半年重点 [4] - 发展战略:以半导体存储和新能源为核心,关注内生增长及并购机会(存储/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 [4][5] - 股权激励:2023年实施首期计划(含期权与限制性股票),2024年完成首次解限 [6] 风险与应对 - 库存管理:通过高毛利产品组合+动态库存调整应对价格波动 [8] - 并购态度:审慎推进,注重风险控制 [5]
深圳市大为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9:07
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成就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议案 同意为11名符合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行权手续 [14] - 监事会核查认为公司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第二个等待期已届满且行权条件已成就 11名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25] - 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15.1530万份 [2][25] 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 - 董事会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议案 同意为10名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事宜 [10] - 监事会确认第二个限售期已届满且解除限售条件成就 10名激励对象资格合法有效 [23] - 可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9.6160万股 [24] 股票期权注销安排 - 因1名激励对象离职不再符合激励资格 公司决定注销其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3.4650万份股票期权 [16] - 监事会认为注销程序符合相关规定 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26] 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7名董事全部出席 其中4名关联董事在相关议案中回避表决 [9][12][14] - 监事会会议同日召开 3名监事全部出席并一致通过所有议案 [22][23][25][26] - 独立财务顾问和律师事务所均出具专业意见 确认行权及解除限售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 [3][4][13][14][17] 会计处理方式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股票期权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 行权模式选择不会对期权定价及会计核算造成实质影响 [1]
深圳市大为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9:07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议案,涉及1名离职激励对象,注销股票期权数量为3.465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0146% [1] - 本次注销原因为激励对象离职,不符合激励资格,已获授但未行权的股票期权由公司注销,符合《激励计划》及《管理办法》规定 [12] - 注销事项在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3] 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进展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解除限售比例为30%,限售期于2025年8月27日届满 [34] - 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共10人,可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9.61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37,337,830股的0.1248% [20][35] - 公司曾因3名激励对象离职回购注销9.50万股限制性股票,导致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由13人调整为10人,限制性股票数量由108.22万股调整为98.72万股 [36] 股票期权行权安排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成就,行权比例为30%,等待期于2025年8月27日届满 [65] - 符合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共11名,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15.1530万份,行权价格为12.409元/份(经2024年度利润分配调整) [45][67] - 行权方式为自主行权,行权期限为2025年8月28日至2026年8月27日,行权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68][73] 历史授予及调整记录 - 2023年首次授予13名激励对象59.51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12.43元/份)及108.22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7.77元/股),总股本由236,000,000股增至237,082,200股 [4][5][27] - 2023年预留授予4名激励对象15.49万份股票期权及5名激励对象16.78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237,250,000股 [6][7][29] - 2024年因离职人员调整,注销4.05万份股票期权及回购注销9.50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减至237,155,000股 [8][12][31] 财务及运营影响 - 注销部分股票期权及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14][15] - 股票期权行权费用在等待期内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并增加资本公积,本次行权若全部完成,总股本将增加15.1530万股,对每股收益影响较小 [72] - 行权后公司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董事及高管所持解除限售股份的75%将继续锁定 [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