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股份(002203)

搜索文档
龙虎榜丨机构今日买入这23股,抛售海亮股份2.69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4 09:39
机构净买入股票 - 建设工业获机构净买入1.41亿元 当日涨幅9.99% [1][2] - 万里马获机构净买入1.26亿元 当日涨幅12.40% [1][2] - 赛腾股份获机构净买入1.12亿元 当日涨幅8.52% [1][2] - 酒展药业获机构净买入9236.54万元 当日涨幅20.01% [2] - 能科科技获机构净买入7519.06万元 当日涨幅9.99% [2] 机构净卖出股票 - 海亮股份遭机构净卖出2.69亿元 当日涨幅2.77% [1][4] - 瑞可达遭机构净卖出1.83亿元 当日涨幅4.84% [1][4] - 鼎捷数智遭机构净卖出1.66亿元 当日涨幅6.61% [1][4] - 巨人网络遭机构净卖出1.50亿元 当日涨幅9.99% [4] - 亚太药业遭机构净卖出1.25亿元 当日涨幅9.32% [4] 龙虎榜整体情况 - 44只个股出现机构身影 [1] - 2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 [1] - 21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 [1]
东吴证券:给予海亮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03 01:4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从8月1日起对进口含铜半产成品及衍生品加征50%关税,涉及铜管、铜线、铜棒等,但对上游原料如铜矿石、阴极铜等不加关税,超出市场预期 [2] - 此前市场预期铜产业链上下游均加税15-25%,最终政策仅限制铜深加工环节,使深加工行业成本预期下降50%,利好美国本地布局的铜加工企业如海亮股份 [2] - 以10000美元/吨铜价为例,与进口产品相比公司可形成5000美元/吨超额利润,预计可分得2500美元/吨,税后利润1975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4万元/吨) [3] 美国工厂产能与盈利前景 - 公司2016年收购美国JMF品牌,2019年启动休斯顿铜加工厂建设,占地1200亩,设计产能10万吨,2024年实际产能3万吨 [2] - 2025年将拆迁国内闲置设备至美国,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能达9万吨,2026年实现产成品7-8万吨 [2] - 2024年美国工厂亏损3508万元,主因产能利用率低(月销量<1000吨),2025年3-5月销量从1200吨增至1700吨,产能利用率修复带动规模优势显现 [2] - 预计美国工厂吨净利从1万元/吨升至2.4万元/吨,2026年满产后净利润规模达17-19亿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EPS至0.83、1.57、1.97元/股(原值0.65、0.71、0.83元/股),对应PE为14.4/7.6/6.1倍 [3] - 按2025年归母净利计算,公司2025年1-7月PE估值10-13倍,预计2026年市值达360-450亿元,较当前238亿市值有50-90%涨幅空间 [3] - 其他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分歧较大,东吴证券预测13.09亿,国金证券预测16.63亿,民生证券预测15.66亿 [6]
海亮股份(002203):受益美国“铜”区别关税影响,利润增长有望超预期
东吴证券· 2025-08-02 09: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受益于美国对铜深加工产品加征50%关税政策,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美国本地铜加工企业将获得超额利润分成优势,预计吨净利从1万元/吨攀升至2.4万元/吨 [3][10] - 2025年美国工厂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铜管销量从1200吨/月增长至1700吨/月,带动规模效应显现 [3] - 2026年美国工厂满产后净利润规模预计达17-19亿元,主要受益于关税带来的利润重新分配 [3]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83/1.57/1.97元/股(原值0.65/0.71/0.83元/股),对应PE为14.4/7.6/6.1倍 [4] - 基于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2026年市值有望达360-450亿元,较当前238亿市值存在50-90%涨幅空间 [4] 财务预测 - 营业总收入:2025E 1034亿元(+18.1% YoY),2026E 1216亿元(+17.6% YoY) [1] - 归母净利润:2025E 16.59亿元(+135.9% YoY),2026E 31.51亿元(+89.9% YoY) [1] - 毛利率:从2024年3.21%提升至2027年6.08% [11] - 美国工厂2024年亏损3508万元,2026年扭亏为盈贡献主要利润增量 [3][11] 产能与市场 - 美国休斯顿工厂设计产能10万吨,2024年实际产能3万吨,2025年通过设备搬迁扩产至9万吨 [10] - 2026年预计铜产成品产量达7-8万吨,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 [10] - 行业需求端:美国铜管需求量持续增长,加工费上涨趋势明确 [3]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11.9元对应2025年PE 14.4倍,低于行业10-13倍平均水平 [4] - 市净率1.75倍,总市值238亿元 [7] - 2026年ROE预计提升至19.59%,显著高于2024年4.9% [11] 事件驱动 - 美国自2025年8月1日起对铜深加工产品加征50%关税,上游原料(阴极铜等)免征关税,政策超市场预期 [10] - 关税政策直接降低深加工企业50%原材料成本,形成5000美元/吨超额利润空间 [3]
工业金属板块8月1日涨0.57%,海亮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08:27
板块整体表现 - 工业金属板块当日上涨0.57%,领涨个股为海亮股份(涨幅8.58%)[1] - 上证指数下跌0.37%至3559.95点,深证成指下跌0.17%至10991.32点[1] - 板块成交活跃度较高,豫光金铅成交74.62万手(6.31亿元),三体温成交103.68万手(4.95亿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海亮股份收盘价11.90元,成交量122.72万手,成交额14.52亿元[1] - 精艺股份涨幅5.76%至10.46元,成交27.11万手(2.80亿元)[1] - 涨幅超2%个股包括豫光金铅(4.55%)、三体温(2.83%)、鹏欣资源(2.56%)、宁波富邦(2.22%)、丽岛新材(2.20%)、兴业银锡(2.17%)、西部矿业(2.04%)[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29亿元,游资净流入2.6亿元,散户净流入6945.07万元[2] - 豫光金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616.61万元(净占比10.48%),但游资净流出3788.62万元[2] - 神火股份主力净流入6251.91万元(净占比16.84%),鹏欣资源主力净流入3905.81万元(净占比18.26%)[2] - 紫金矿业获主力净流入4868.23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5969.67万元[2]
有色金属行业7月31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8:5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7月31日下跌1.18%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2个行业上涨,计算机行业涨幅0.39%居首,通信行业涨幅0.06%次之 [1] - 钢铁行业下跌4.08%领跌,有色金属行业下跌3.19%位列跌幅榜第二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69.34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仅3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38.69亿元居首,银行行业净流入17.02亿元,传媒行业净流入2.22亿元 [1] - 28个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79.44亿元规模最大,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76.60亿元次之 [1] - 电力设备、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 [1] 有色金属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137只个股中11只上涨,126只下跌,仅1只个股涨停 [2] - 17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其中8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2] - 江南新材以1.39亿元净流入居首,中孚实业净流入6834.43万元,海亮股份净流入5661.17万元 [2] - 19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北方稀土净流出10.08亿元居首,华友钴业净流出6.11亿元,天齐锂业净流出4.24亿元 [2][3] 重点个股资金流向 - 北方稀土下跌5.28%,换手率7.72%,资金净流出10.08亿元 [3] - 华友钴业下跌3.54%,换手率4.68%,资金净流出6.11亿元 [3] - 天齐锂业下跌4.14%,换手率4.83%,资金净流出4.24亿元 [3] - 盛和资源下跌1.54%,换手率13.36%,资金净流出3.25亿元 [3] - 云南锗业下跌6.54%,换手率13.56%,资金净流出3.24亿元 [3]
算力狂潮下的“铜”行密码,AI硬件革命引爆有色金属新战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08:49
AI硬件发展驱动高端铜材需求增长 - AI硬件落地浪潮深度重塑硬件产业链 高端精密铜材及其加工技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 - AI正加速从软到硬落地 铜凭借优异导电导热和加工性能成为服务器 机器人关节 芯片互连等硬件革命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3] - AI硬件对铜材要求远超传统应用 高性能服务器铜制液冷管路复杂度与长度激增 人形机器人需极高要求的电机用铜导体与信号线材[3] AI硬件市场规模及技术需求 - 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正迈向数千亿美元级规模 中国市场增长空间巨大[3] - 生成式AI与大模型驱动服务器 存储和网络技术革新 直接引爆对散热系统 精密导线 高强度部件等高端铜材需求[3] - 铜材创新应用划定AI硬件性能上限 华为昇腾集群液冷系统核心为复杂异形铜管 机器人关节需超薄铜箔和特种合金线材在百万次弯折下保持可靠导电[5] - 芯片领域铜柱凸点互连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焊球 实现更高互连密度和更优电热性能 互连材料导电率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芯片性能与能耗[5] 海亮股份技术布局与突破 - 海亮股份技术深度融入AI服务器 人形机器人及高端芯片等核心硬件 为全球顶级服务器制造商定制满足苛刻散热需求的异形铜管 相关产能近一年大幅跃升[5] - 2025年3月与华为联合成立有色金属行业首家AI创新实验室 依托盘古大模型共同研发行业垂直大模型 9月发布行业首个AI蓝皮书 引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6] - 高强度铜合金部件通过头部机器人厂商认证 高纯度蚀刻铜靶材及越南基地极薄铜箔项目取得突破 巩固AI高端铜材供应链核心地位[6] - 高强度铜合金轴套等关键部件通过特斯拉等人形机器人厂商严格认证 材料抗疲劳强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保障机器人关节高负荷长期精密运行[6] - 高纯度蚀刻铜靶材助力芯片制造良率提升 越南精密铜箔项目极薄铜箔具备卓越电流承载能力 应用于国产高性能AI算力卡 满产后将显著提升全球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市场地位[6] 行业技术升级与竞争格局 - AI对铜材要求更高导电导热率 更强机械性能 更复杂形状 更精密尺寸 极端环境可靠 倒逼行业突破合金配方 微观组织控制和精密加工技术极限[7] - AI硬件浪潮推动行业从量到质转型 掌握核心技术并能稳定供应高性能特种铜材的企业将获得远超行业均值的成长溢价[8] - 海亮股份等企业在高端产品实现前瞻布局和关键认证 已构筑显著壁垒[8] - AI硬件要求供应链具备快速响应 柔性生产和零缺陷交付能力 铜加工企业需拥抱自动化 智能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才能与下游科技巨头协同[10]
PET铜箔概念涨4.03%,主力资金净流入2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8:48
PET铜箔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8日收盘 PET铜箔概念上涨4.03%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3 板块内42股上涨 方邦股份 铜冠铜箔等20%涨停 德福科技 中一科技 阿石创等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2.14% 9.80% 9.18% [1] - 跌幅居前的有海亮股份 亨通股份等 分别下跌1.96% 0.72% [1] -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中 PCB概念 兵装重组概念 PEEK材料分别上涨4.33% 4.08% 3.03% 海南自贸区 金属锌 煤炭概念分别下跌1.76% 1.74% 1.71% [1] 资金流动情况 - 今日PET铜箔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21亿元 其中2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1] - 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铜冠铜箔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3亿元 净流入资金居前的还有胜利精密 光华科技 隆扬电子等 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1.17亿元 8639.65万元 7510.28万元 [1]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 胜利精密 大东南 方邦股份等流入比率居前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5.32% 10.43% 9.76% [2] 个股资金流入榜 - 铜冠铜箔今日涨跌幅20.00% 换手率10.83% 主力资金流量12341.24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6.03% [2] - 胜利精密今日涨跌幅3.56% 换手率7.04% 主力资金流量11654.70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15.32% [2] - 光华科技今日涨跌幅5.00% 换手率11.88% 主力资金流量8639.65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8.58% [2] - 隆扬电子今日涨跌幅6.71% 换手率30.48% 主力资金流量7510.28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8.72% [2] - 诺德股份今日涨跌幅5.87% 换手率14.55% 主力资金流量6994.75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4.72% [2] - 东材科技今日涨跌幅8.09% 换手率11.41% 主力资金流量6299.11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3.66% [2] 个股资金流出榜 - 阿石创今日涨跌幅9.18% 换手率42.80% 主力资金流量-11727.18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6.78% [4] - 德福科技今日涨跌幅12.14% 换手率16.56% 主力资金流量-6999.63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3.77% [4] - 嘉元科技今日涨跌幅3.75% 换手率5.07% 主力资金流量-3013.27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6.52% [4] - 先导智能今日涨跌幅0.11% 换手率2.40% 主力资金流量-2729.48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2.74% [4] - 亨通股份今日涨跌幅-0.72% 换手率1.29% 主力资金流量-1928.33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18.32% [4] - 远东股份今日涨跌幅1.27% 换手率1.81% 主力资金流量-1786.29万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7.99% [4]
技术派董事会亮相 海亮股份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中证网· 2025-07-27 09:20
公司治理架构调整 - 新一届董事会呈现"年轻化、国际化、技术派"特征,总裁冯橹铭接任董事长,营销老将吴长明与技术团队王树光、何文天、苏浩、罗冲形成协同矩阵 [1] - 构建"菁英掌舵+老将护航+业务尖兵落地"的管理架构,与公司"全球有色行业绿色智造引领者"愿景契合 [1] - 董事会换届是战略升级的实践,推动公司从周期型企业向成长型企业蜕变 [4] 全球化与产能布局 - 全球化布局覆盖23个生产基地,分布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1]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达41%,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2] - 美国工厂2025年运营稳定向好,产能利用率提升,产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底在美国拥有3万吨铜管产能 [2][3] 业务与技术发展 - 产品涵盖铜管、铜棒、铜箔,通过锂电铜箔切入新能源行业,布局复合集流体材料新方向 [1] - "铜箔双将"王树光博士和罗冲博士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使公司成为铜箔行业头部企业 [3] - 成立海亮研究总院整合全球研发资源,聚焦前沿材料研发,并与头部科技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 [3] 人才与战略执行 - 将人才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供应链,注重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选拔 [2] - 冯橹铭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低碳智能制造战略,何文天博士统筹集团资源支持数字化升级 [3] - 吴长明结合一线经验与战略视野预判行业趋势,苏浩博士在美国推进"智能制造+本土运营"战略 [3]
海亮股份: 关于选举第九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49
公司治理变动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罗冲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任期至第九届董事会届满 [1] - 罗冲先生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任职资格及条件 [1]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中拟兼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以及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总计不超过董事会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1] 新任董事背景 - 罗冲先生1990年9月出生,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 [2] - 曾任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职工代表监事等职务,现任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和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副主席 [2] - 罗冲先生未直接持有公司股票,但通过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间接持有60,000股 [2] - 罗冲先生与公司其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主要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2]
海亮股份: 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49
公司董事会换届及高管任命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以现场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到会9名,会议合法有效 [1] - 会议选举冯橹铭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表决结果为全票通过(9票同意) [1] - 会议选举郑金都、李文贵、吴长明为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郑金都任主任委员 [1] - 会议选举李文贵、文献军、苏浩为审计委员会委员,李文贵任主任委员 [2] - 会议选举冯橹铭、文献军、郑金都为战略委员会委员,冯橹铭任主任委员 [2] 高管团队任命及持股情况 - 冯橹铭被聘任为公司总裁,任期三年,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8,883,900股(占比0.94%) [2][4] - 吴长明、王盛被聘任为公司副总裁,任期三年,吴长明间接持有64,100股,王盛直接持有289,125股 [2][5][7] - 陈东被聘任为公司财务总监,任期三年,直接持有35,971,038股(占比1.8%),间接持有77,600股 [2][8][9] - 童莹莹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任期三年,未持有公司股份 [3][14] - 施增洪被聘任为内控审计中心负责人,任期三年,未持有公司股份 [3][15][16] 独立董事及专业委员会构成 - 李文贵任独立董事,管理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未持股 [10][11] - 文献军任独立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未持股 [11][12] - 郑金都任独立董事,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未持股 [13][14] 关键人员背景 - 冯橹铭为实际控制人冯海良之子,拥有旧金山大学全球创业与管理硕士学位及多校EMBA背景 [4] - 苏浩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现任海亮铜业得克萨斯有限公司董事长 [6] - 陈东曾任海亮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持有高级会计师资格 [8][9] - 施增洪持有注册会计师(非执业)、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等资格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