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虹美菱(000521)
icon
搜索文档
长虹美菱(000521) - 关于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公告
2025-04-02 12:01
授信申请 - 向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申请8亿元1年期最高授信额度[1] - 向平安银行合肥分行等多家银行申请不同额度1年期最高授信[2][3] - 向东莞银行合肥分行申请3.6亿元2年期最高授信额度[4]
长虹美菱(000521) - 年度股东大会通知
2025-04-02 12: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现场会议13:30开始[1][28] - A股股权登记日/B股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4月17日[1] - 现场会议登记时间为2025年4月24日9:00 - 11:30、13:00 - 17:00[15] - 普通股投票代码为"360521",投票简称为"美菱投票"[21] - 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23] - 深交所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9:15 - 15:00[25] - 提案编码100为总议案,1.00代表议案1,以此类推[14] - 会议提案包括《2024年年度报告及年度报告摘要》等多项议案[28] 授信额度申请 - 公司向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申请最高4亿元人民币票据池专项授信额度[9][28] - 公司向平安银行合肥分行申请最高5亿元人民币票据池专项授信额度[9][28] 中小投资者定义 - 中小投资者指除公司董监高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10]
长虹美菱(000521) - 公司监事会关于公司2024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意见
2025-04-02 12:00
内部控制情况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无虚假等问题,无重大缺陷[1]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 - 公司内控组织机构完整,活动按制度进行[2] - 2024年未违反相关内控规范和制度[2] - 监事会认为评价报告客观真实且无异议[2]
长虹美菱(000521) - 公司监事会关于2024年公司运作情况的独立意见
2025-04-02 12:00
会议审议 - 2024年度监事会召开10次会议审议重大事项及决策程序[1] - 2024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增加日常关联交易额度议案[8][9] - 2024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收购股权、基金延期等关联交易议案[9] - 2024年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和股东回报规划议案[12] - 2023 - 2024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对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议案[14][15] 财务相关 - 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编制符合规定,年报能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4]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全面客观,无重大缺陷[5]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财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6] 合规管理 - 报告期内按制度执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17] - 披露年报时登记知情人情况并报送深交所[17] - 监事会核查未发现知情人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份[18]
长虹美菱(000521)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02 12:00
会议信息 - 长虹美菱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3月21日送达,4月1日召开[2][3] - 会议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3]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及年度报告摘要》等多项议案,部分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6][9][12]
长虹美菱(000521)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4-02 12:00
证券代码:000521、200521 证券简称:长虹美菱、虹美菱B 公告编号:2025-010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 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分别审议通 过了《关于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审议程序 (一)董事会审议情况 本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前,已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并同意将该议 案提交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 2025 年 4 月 1 日,公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本次会议应出 席董事 9 名,实际出席董事 9 名,会议的召开符合有关规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表决结果为同意 9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并同意将本议案提交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监事会审议情况 别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1,213,740,009.40 元。另 ...
长虹美菱(00052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02 11: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长虹美菱、虹美菱B,股票代码000521、200521,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定刚[20] - 公司注册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2163号,报告期内未变更[20] - 董事会秘书为李霞,联系电话0551 - 62219021,电子信箱lixia@meiling.com[21]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22]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办公楼行政中心二楼董事会秘书室[22] 审计与内控情况 - 2024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8] 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029,923,71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四川长虹及其一致行动人香港长虹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81,832,434股,占总股本27.36%[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8,601,036,014.96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17.32%[2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9,270,051.82元,较2023年调整后减少4.97%[2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0,447,639.63元,较2023年调整后减少7.28%[2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70,257,217.96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91.53%[27] - 2024年末总资产23,972,603,896.48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22.07%[27]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085,800,940.38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0.40%[2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6790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减少4.96%[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8%,较2023年调整后减少2.22个百分点[27]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8,822,412.19元、 - 8,806,513.14元、142,913,692.10元[38]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286.01亿元,同比增长17.32%;家用电器制造收入283.35亿元,占比99.07%,同比增长17.43%[70] - 分产品来看,空调收入154.07亿元,同比增长33.20%;冰箱、冰柜收入95.60亿元,同比增长5.19%;洗衣机收入17.47亿元,同比增长31.44%;小家电及厨卫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19.34%;其他产品收入1.30亿元,同比下降56.20%[70] - 分地区来看,国内收入183.53亿元,同比增长9.42%;国外收入102.48亿元,同比增长34.75%[71] - 家电制造业2024年生产量3615.15万台/套,同比增长2.76%;销售量3520.59万台/套,同比增长0.99%;库存量262.95万台/套,同比增长86.54%[73] - 家用电器制造原材料成本2024年为231.3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1.57%,同比增长20.88%[7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57.6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5.11%;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62.6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3.85%[77][78] - 2024年销售费用14.77亿元,同比增长3.75%;管理费用3.60亿元,同比下降3.30%;财务费用 -1.69亿元,同比下降39.93%;研发费用6.37亿元,同比增长6.65%[8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666460604.66元,较2023年的26188015669.10元增加24.74%,现金流量净额3970257217.96元,较2023年增加91.53%[8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768606653.54元,较2023年的1646745380.23元增加736.11%,现金流量净额-1695487747.30元,较2023年减少519.62%[8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02742833.92元,较2023年的2299657561.65元增加13.18%,现金流量净额-708889005.26元,较2023年减少254.76%[86] - 投资收益35709856.7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3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7184652.30元,占比-10.72%;资产减值-116583058.63元,占比-14.33%[8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0492450750.61元,占总资产比例43.77%,较年初减少1.26%;应收账款1527978374.48元,占比6.37%,较年初减少2.19%[92] - 2024年末存货3514968009.34元,占总资产比例14.66%,较年初增加4.36%;使用权资产113784190.78元,占比0.47%,较年初增加0.29%[92] - 2024年末短期借款766747286.01元,占总资产比例3.20%,较年初减少2.57%;合同负债609737871.24元,占比2.54%,较年初增加0.47%[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本期购买和出售金额均为130.7亿美元[94] - 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923.64万美元,本期公允价值为3277.36万美元,期末数为7201.01万美元[94]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16.42亿美元,其他变动为 - 1248.71万美元,期末数为15.17亿美元[9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为6.74亿美元,本期公允价值为417.24万美元,本期出售金额为221.76万美元,期末数为6.76亿美元[94]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23.55亿美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694.60万美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30.7亿美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30.72亿美元,其他变动为 - 1248.71万美元,期末数为22.65亿美元[94] - 金融负债期初数为3222.90万美元,本期公允价值为1.24亿美元,期末数为1.56亿美元[94] - 报告期投资额为4.75亿美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500万美元,变动幅度为955.63%[9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冰箱全渠道零售量4,019万台、同比增长4.9%,零售额1,434亿元、同比增长7.6%,出口量5,188万台,同比增长18.6%[41] - 2024年空调全年零售量5,979万台,同比下降1.7%,零售额2,071亿元,同比下降2%,出口量8,500万台,同比增长28.3%[42] - 2024年洗衣机全渠道零售量4,297万台,同比增长7.3%;零售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7.6%,出口量4,511万台,同比增长17.3%[43] - 报告期内公司冰箱(柜)、空调、洗衣机、厨大电和小家电、生物医疗等业务合计收入283.3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9.07%[47] - 报告期内冰箱(柜)业务收入约92.96亿元,同比增长约5.53%[61] - 报告期内空调业务收入约154.07亿元,同比增长约33.20%[63] - 报告期内洗衣机业务收入约17.47亿元,同比增长约31.44%[65] - 报告期内厨大电、小家电业务收入约14.92亿元,同比减少约19.34%[67] - 生物医疗业务报告期内收入约2.64亿元,同比减少约5.36%[68] 公司业务战略与举措 - 2024年公司坚持“品牌振兴”战略,加强品牌宣传,签约国际雪联赛事,跨界多场景营销,提升新媒体内容运营能力[49] - 2024年公司推出M鲜生冰箱三代、冻鲜生冰箱等创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49] - 公司构建“技术路线+产品路线+推广路线”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全链条的品质保障体系[50] - 2024年冰箱产品强化“美菱鲜”等产品名片,打造三维立体化产品矩阵[51] - 冰柜产品研发柜口无霜等系列,打造“行业保鲜最好的冰柜”[51] - 2024年空调产品聚焦“全无尘”“客餐柜”,推出重点新品,强化爆品策略[52] - 洗衣机滚筒方面布局“蓝氧如手洗”系列,开创“烘护”新赛道;波轮完善大力神系列,洗净比行业领先[52] - 2024年小家电推出N10鲜活水系列茶吧机,应用富锶矿化滤芯技术[53] - 2024年厨大电开展多项技术研究,推出燃热恒温机等系列新品[53] - 2024年研发出覆盖全系列的8款离心机产品,形成完整产品矩阵[54] - 国内市场冰箱(柜)业务推进以旧换新专项工作,激活用户置换需求[60] - 海外市场冰箱(柜)业务加大中高端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泡菜柜等差异化产品[61] - 国内市场空调业务推出Q7D“全无尘·自由风”挂机空调等重点新品[62] - 海外市场空调业务聚焦核心关键市场,业务规模显著增长[62] 公司未来规划与目标 - 2025年公司力争实现规模和利润双增长[119] - 围绕技术、产品、制造、管理四个方面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120] - 构建以白色大家电为主的四大产业矩阵[121] - 利用国际市场基础强化产业协同夯实市场基础[122] - 通过内外融合加速公司发展提升品牌矩阵[123] - 国内冰箱市场紧抓四个机会满足B端和C端需求[124] - 国内冰箱市场精细化运营渠道分类提升市场区域[124] - 海外冰箱市场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构建产品矩阵[125] - 海外冰箱市场构建营销体系增强客户黏性[125] - 海外冰箱市场拓展业务深耕品牌根据地提升竞争力[125] - 空调国内市场打造产品名片、加大投入、推进区域策略、提升服务[126] - 空调海外市场践行增长理念,开拓市场、聚焦渠道、推新变频[126] - 洗衣机国内市场推进品质高端化,强化电商和线下渠道建设[128] - 洗衣机海外市场导入国内技术,优化产品、布局区域和客户[128] - 厨大电、小家电产业坚持“转型、聚焦、提效”策略,拓展市场、协同业务、打造爆品[129] 公司面临风险与应对措施 - 2025年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大宗材料价格波动、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影响等风险[131] - 国内大家电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2025年消费需求或放缓,公司将关注政策并提升竞争力[132][133] - 公司谨慎操作汇兑,密切关注汇率变化以降低不利影响[134] - 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影响经营业绩,将关注价格并采取应对措施[135] - 公司关注国际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影响,提前做好预案[136] 公司调研与交流活动 - 2024年1月2日易方达基金、中泰证券到公司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7] - 2024年1月5日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国盛证券到公司行政中心三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7] - 2024年2月21日广发基金到公司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7] - 2024年4月15日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答复投资者关心问题[138] - 2024年4月23日个人投资者宋玉环、睿扬投资、华安基金、中信建投到公司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8] - 2024年4月28日嘉实基金、国盛证券到公司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8] - 2024年5月14日华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农银基金、华宝基金、申万证券到绵阳美菱公司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8] - 2024年5月22日丹羿投资、中信证券到公司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8] - 2024年5月23日博时基金、中金资管、中金基金、开源证券到公司行政中心二号、三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8] - 2024年5月30日淳厚基金、华宝基金、大家资产、国泰君安到公司行政中心三号会议室实地调研公司经营等相关情况[138] - 2024年6月5日公司在中山长虹三号会议室及网络平台与招商基金、国盛证券就公司经营等情况交流[139] - 2024年7月4日公司在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及网络平台与华创证券就公司经营等情况交流[139] - 2024年7月16日公司在行政中心四号会议室及网络平台与国泰基金等多家机构就公司经营等情况交流[139] - 2024年7月17日公司在行政中心二号会议室及网络平台与易方达基金等多家机构就公司经营等情况交流[139]
长虹美菱: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多重改革下盈利能力处于上升渠道,老牌国企再出发-20250402
开源证券· 2025-04-02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长虹美菱,给予“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虹集团近年不断寻求改革突破,美菱公司积极配合集团整体调改并提质增效,收入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外销业务景气度延续,内销在国补刺激下逐渐改善,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3/8.07/9.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8/0.78/0.88,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1/10.5/9.3倍 [4] - 冰洗和家空行业出货稳中有升,近期外销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注重质价比,冰箱产业内销收入平稳、份额提升,外销收入快速增长,空调产业近年来快速增长、扭亏,内外销份额稳步提升 [4] - 集团整体调改搭配企业提质增效,公司盈利能力稳中向好且有提升空间,2021年迎来转折并连续三年提升,2023年归母净利率达3.1%,主因集团统一调改下协同降本增效措施,期间费用率降低,新帅上任有望带动长虹深化改革,公司通过质改数转、组织优化和激励相容进行差异化战略布局,盈利能力和周转指标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黑白家电强强联合,自主创研推动产品技术进步 长虹美菱:冰箱起家,经四川长虹重组后开始黑白电为主业的多元化发展 - 长虹美菱前身是1983年的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后转产冰箱,1992年股份制改造更名,1993年上市,2005年与四川长虹战略重组,2009年进入空调领域,2015年构建小家电与厨卫业务,2016年布局生物医疗领域,2018年更名 [14] 股权结构:职业经理人模式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竞争率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四川长虹,实控人为绵阳国资委,2024年三季报显示第一大股东四川长虹直接持股2.48亿股,持股比例24.12% [20] - 公司高管17位中有13人有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经理层任职背景,占比76.5%,董事长吴定刚有长虹系任职经历,对产品生产及运营理解深刻 [23] 业务结构:主营为白色家电,海外市场快速增长 - 公司历史业绩稳中有升,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42.5/7.4亿元,2018 - 2023年CAGR分别达6.75%/80.52%,2024Q1 - 3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8.7%/+6.3%,收入增加因海外市场经营良好,利润增速放缓因内销竞争加剧和原材料成本提升 [25] - 销售收入主要源于境内,2023年起外销拉动增长,2024H1国内市场收入占比67.77%(同比-1.2pcts),国外市场收入占比32.23%(+1.2pcts),两市场收入同比分别+14.6%/+23.8%,外销主要市场为中美和中东地区 [27][30] - 公司收入以空调及冰箱为主,占比近9成,2024H1空调/冰箱/小家电及厨卫/洗衣机收入占比分别为57%/32%/5%/5%,同比分别+2.3/-1.3/-1.7/+0.9pcts,空调和洗衣机收入同比分别+21%/+41% [34] 财务分析:2021年以来净利率逐渐回归上升渠道 - 近年来公司毛利率缓慢回升,2023年为13.9%,同比+0.2pcts,2024年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提升等因素阶段性承压,2024Q1 - 3毛利率为10.8%(-2.6pcts) [39] - 分地区看,内销市场毛利率整体高于外销,2024H1内/外销毛利率分别为12.0%/9.9%,同比分别-1.2/-1.7pcts;分品类看,冰洗产品毛利率领先于空调,2024H1冰箱/洗衣机/空调毛利率分别为17.1%/15.8%/6.9%,同比分别-1.2/-1.9/-1.9pcts [44] - 公司费用率近年来下降,2024Q1 - 3期间费用率8.1%(-1.3pct),净利率为2.4%(-0.3pct),归母净利率为2.3%(-0.3pct),扣非净利率为2.3%(-0.4pct) [51] - 现金流稳健,运营周转能力较强,2024Q1 - 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7.5亿(+14.1%),2024前三季度净营业周期为-96.8天(+5.8天),存货周转天数/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0.2/23.7/150.6天 [54] 行业:内销呈现高端化趋势,外销景气度有所回暖,公司产品定位质价比,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冰箱:内销呈现高端化趋势,美菱产品主打质价比 - 冰箱整体出货量稳健增长,2024年内外销年度销量约9671万台,2019 - 2024年CAGR为4.5%,2024年同比+12%,内销/外销出货量分别为4484/5188万台,同比分别+3%/+21%,外销占比达53.6% [57] - 内销价格提升,外销价格下降,2024年冰箱内销线上/线下渠道均价分别达2484/7285元,同比分别+2.9%/+9.2%,出口均价达70美元,同比-8% [57] - 未来冰箱消费聚焦健康保鲜和薄嵌设计,保鲜冰箱零售额渗透率达38%,2023年线上/线下嵌入式冰箱零售额占比分别为17.6%/36.7%,同比分别增长11.9%/17.6% [64] - 大容积与多功能偏好加强,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2023年1 - 11月线下白色面板冰箱零售额同比增长163%,线上玻璃面板冰箱零售额同比增长17%,多温区十字四门和法式多门产品市场占比提升 [67] - 竞争格局上,内销海尔引领,外销竞争激烈,长虹产品居第二梯队,2024年冰箱行业内销出货量CR3为65%,海尔达35.7%,外销行业出货量CR3为56%,奥马领先,美菱品牌内/外销出货量份额分别达5.6%/6.6% [72] - 长虹美菱冰箱柜产业内销收入平稳,外销收入波动大,2023年产业收入达91亿元(+19%),2024H1达47亿元,同比+12%,内/外销同比分别+3%/+26%,内销占比为54%,同比-5.1pcts [73] - 公司产品主打“薄、窄、嵌”,定价注重质价比,围绕“鲜、薄、窄、嵌”布局,推出第三代“M鲜生系列”冰箱,升级“大窄门”系列,加强嵌入式冰箱市场布局,推出柜口无霜冰柜,发力中高端市场,丰富产品线 [75][79] 空调: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销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 空调整体出货量稳中有升,2024年内外销年度销量约2.01亿台,2019 - 2024年CAGR为6.0%,2024年增速达18%,内/外销出货量分别为10415/9641万台,同比分别+5%/+36%,外销景气度自2023年中提升,内销2024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提振 [83] - 2024年国补缓和竞争压力,拉动均价重回增长,内销线上/线下渠道均价分别达2771/4376元,同比分别-3%/+2%,2024Q4线上/线下均价同比分别+5%/+8%,出口均价达146美元,同比-6%,出口数量同比+21% [84] - 聚焦新风市场,高质价比和多元化并重,新风挂机市场持续增长,2023线上线下分别同比增长10.4%和20.7%,智能家居一体化是趋势,产品配套服务孕育潜力 [94] - 竞争格局上,内销双寡头格局稳定,外销美的引领,长虹内外销份额稳步提升,2024年空调行业内销出货量CR2为57%,外销CR3为56%,美的达31.8%,长虹品牌出货量内/外销份额分别达5.5%/4.5%,相比2023年分别提升1.7/1.1pcts [95] - 长虹美菱空调产业近年来快速增长,2022年扭亏,2023年产业收入达116亿元(+18%),2024H1达85亿元,同比+21%,内/外销同比分别+21%/+22%,内销占比为69%,同比-0.1pcts,内销约一半收入源于小米代工,米家空调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累计零售额份额达12.7%,同比+5.2pcts,内外销净利率持续上升,2023年内/外销分别达2.9%/4.3%,同比分别+0.9/+1.0pcts [101] - 公司自有品牌产品聚焦质价比,用户导向打造“无尘”名片,技术导向坚持品质品控,推出新品满足用户需求,从“风感、风口、风控”布局升级,坚持产品规划契合品牌定位,发展核心技术竞争力,严控产品品质 [110] 改革提效:国企改革提效内部治理,推动业绩增长 长虹集团作为西南地区代表国企之一,历经了多轮改革 - 国企历经多轮改革,解决了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国国企改革在提升激励和产权制度方面不断推进,本轮非垄断性国企改革考核重点在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 [116] - 长虹集团成立于1958年,历经保军转民、相关多元化、国际化等转型,发展成为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旗下有七家上市子公司,业务涉及多个领域 [117] - 长虹集团历经多次改革,包括保军改民初期“厂长负责制”提升民用市场地位,积极进行产权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产业结构变革深化多元化布局,业务数字化改造和推行股权多元化优化企业效率,新帅上任有望激发改革活力 [118][119][120][122][123] 长虹美菱:全流程效率优化,带动盈利能力逐渐回升 - 长虹美菱积极配合集团调改,利用集团资源,通过质改数转、组织优化和激励相容进行差异化战略布局与实施,盈利能力自2021年转折并连续三年提升,2023年归母净利率达3.1%,主要因集团调改下协同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率降低 [4][114]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3/8.07/9.11亿元 [4][13] 相对估值 - 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4.0倍 [13]
长虹美菱(000521):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多重改革下盈利能力处于上升渠道,老牌国企再出发
开源证券· 2025-04-02 0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长虹美菱,给予“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虹集团近年不断寻求改革突破,美菱公司积极配合集团整体调改并提质增效,收入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外销业务景气度延续,内销在国补刺激下逐渐改善,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3/8.07/9.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8/0.78/0.88,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1/10.5/9.3倍 [4] - 冰洗和家空行业出货稳中有升,近期外销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注重质价比,冰箱产业内销收入平稳、份额提升,外销收入快速增长,空调产业近年来快速增长并扭亏,内外销份额稳步提升 [4] - 集团整体调改搭配企业提质增效,公司盈利能力稳中向好且仍有提升空间,2021年起盈利能力转折并连续三年提升,2023年归母净利率达3.1%,主因集团统一调改下协同降本增效措施使期间费用率降低,未来长虹有望在新管理层带动下深化改革,美菱盈利能力和周转指标向好改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黑白家电强强联合,自主创研推动产品技术进步 长虹美菱:冰箱起家,经四川长虹重组后开始黑白电为主业的多元化发展 - 长虹美菱前身是1983年的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后转产冰箱,1992年股份制改造更名,1993年上市,2005年与四川长虹战略重组,2009年进入空调领域,2015年构建小家电与厨卫业务,2016年布局生物医疗领域,2018年更名 [14] 股权结构:职业经理人模式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竞争率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四川长虹,实控人为绵阳国资委,2024年三季报显示第一大股东四川长虹直接持股2.48亿股,持股比例24.12% [20] - 公司高管17位中有13人有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经理层任职背景,占比76.5%,董事长吴定刚有长虹系任职经历,对产品生产及运营理解深刻 [23] 业务结构:主营为白色家电,海外市场快速增长 - 公司历史业绩稳中有升,2018 - 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达6.75%/80.52%,2024Q1 - 3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8.7%/+6.3%,收入增加因海外市场经营良好,利润增速放缓因内销竞争加剧和原材料成本提升 [25] - 销售收入主要源于境内,2023年起外销拉动增长,2024H1国内/国外市场收入占比为67.77%/32.23%,同比分别-1.2/+1.2pcts,两市场收入同比分别+14.6%/+23.8%,外销中美和中东是主要市场 [27][30] - 公司收入以空调及冰箱为主,占比近9成,2024H1空调/冰箱/小家电及厨卫/洗衣机收入占比分别为57%/32%/5%/5%,同比分别+2.3/-1.3/-1.7/+0.9pcts,收入同比分别+21%/+12%/-13%/+41% [34] 财务分析:2021年以来净利率逐渐回归上升渠道 - 近年来公司毛利率缓慢回升,2023年为13.9%,同比+0.2pcts,2024年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提升等因素阶段性承压,2024Q1 - 3毛利率为10.8%(-2.6pcts) [39] - 分地区看,内销毛利率高于外销,2024H1内/外销毛利率分别为12.0%/9.9%,同比分别-1.2/-1.7pcts;分品类看,冰洗产品毛利率领先于空调,2024H1冰箱/洗衣机/空调毛利率分别为17.1%/15.8%/6.9%,同比分别-1.2/-1.9/-1.9pcts [44] - 公司费用率近年来下降,2024Q1 - 3期间费用率8.1%(-1.3pct),净利率为2.4%(-0.3pct),归母净利率为2.3%(-0.3pct),扣非净利率为2.3%(-0.4pct) [51] - 现金流稳健,运营周转能力较强,2024Q1 - 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7.5亿(+14.1%),2024前三季度净营业周期为-96.8天(+5.8天),存货/应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0.2/23.7/150.6天 [54] 行业:内销呈现高端化趋势,外销景气度有所回暖,公司产品定位质价比,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冰箱:内销呈现高端化趋势,美菱产品主打质价比 - 冰箱整体出货量稳健增长,2019 - 2024年CAGR为4.5%,2024年内外销年度销量约9671万台,同比+12%,内/外销出货量分别为4484/5188万台,同比分别+3%/+21%,外销占比达53.6% [57] - 内销价格提升,2024年内销线上/线下渠道均价分别达2484/7285元,同比分别+2.9%/+9.2%;外销价格下降,2024年出口均价达70美元,同比-8% [57] - 未来冰箱消费聚焦健康保鲜和薄嵌设计,保鲜冰箱零售额渗透率达38%,2023年线上/线下嵌入式冰箱零售额占比分别为17.6%/36.7%,同比分别增长11.9%/17.6% [64] - 大容积与多功能偏好加强,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升级,2023年线下白色面板冰箱、线上玻璃面板冰箱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3%/17%,多温区产品市场占比提升 [67] - 竞争格局上,内销海尔引领,外销竞争激烈,长虹产品居第二梯队,2024年冰箱内销/外销出货量CR3分别为65%/56%,美菱品牌内/外销出货量份额分别达5.6%/6.6% [72] - 长虹美菱冰箱柜产业内销收入平稳,外销收入波动大,2023年收入达91亿元(+19%),2024H1达47亿元,同比+12%,内/外销同比分别+3%/+26%,内销占比54%,同比-5.1pcts [73] - 公司产品主打“薄、窄、嵌”,定价注重质价比,围绕“鲜、薄、窄、嵌”布局,推出第三代“M鲜生系列”冰箱等,发力中高端市场,补充“冻鲜生系列”产品 [75][79] 空调: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销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 空调整体出货量稳中有升,2019 - 2024年CAGR为6.0%,2024年内外销年度销量约2.01亿台,同比+18%,内/外销出货量分别为10415/9641万台,同比分别+5%/+36%,外销自2023年中景气度提升,内销2024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提振 [83] - 2024年国补缓和竞争压力,拉动均价重回增长,内销线上/线下渠道均价分别达2771/4376元,同比分别-3%/+2%,2024Q4线上/线下均价同比分别+5%/+8%,出口均价达146美元,同比-6%,出口数量同比+21% [84] - 聚焦新风市场,高质价比和多元化并重,新风挂机市场持续增长,2023年线上线下分别同比增长10.4%和20.7%,产品向智能家居一体化、配套闭环式服务等方向发展 [94] - 竞争格局上,内销双寡头格局稳定,外销美的引领,长虹内外销份额稳步提升,2024年空调内销/外销出货量CR2/CR3分别为57%/56%,长虹品牌内/外销出货量份额分别达5.5%/4.5%,相比2023年分别提升1.7/1.1pcts [95] - 长虹美菱空调产业近年来快速增长并于2022年扭亏,2023年收入达116亿元(+18%),2024H1达85亿元,同比+21%,内/外销同比分别+21%/+22%,内销占比69%,同比-0.1pcts,内销约一半收入源于小米代工,合作稳定,米家空调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累计零售额份额达12.7%,同比+5.2pcts,内外销净利率持续上升,2023年内/外销分别达2.9%/4.3%,同比分别+0.9/+1.0pcts [101] - 公司自有品牌产品聚焦质价比,用户导向打造“无尘”名片,技术导向坚持品质品控,推出新品满足用户需求,围绕核心技术研发,严控产品品质 [110] 改革提效:国企改革提效内部治理,推动业绩增长 长虹集团作为西南地区代表国企之一,历经了多轮改革 - 国企历经多轮改革,在提升激励、产权制度等方面不断改进,适应市场化竞争要求,本轮非垄断性国企改革考核重点在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 [116] - 长虹集团成立于1958年,历经保军转民、相关多元化、国际化等转型,成为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多个领域,旗下有七家上市子公司 [117] - 长虹集团历经多次改革,包括保军改民初期“厂长负责制”提升民用市场地位,积极进行产权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产业结构变革深化多元化布局,业务数字化改造和推行股权多元化优化企业效率,新帅上任有望进一步激发改革活力 [118][119][120][122][123] 长虹美菱:全流程效率优化,带动盈利能力逐渐回升 - 长虹美菱积极配合集团调改,利用集团资源,通过质改数转、组织优化和激励相容三大抓手进行差异化战略布局与实施,盈利能力自2021年转折并连续三年提升,2023年归母净利率达3.1%,主要因集团调改下协同降本增效使期间费用率降低 [4][114][126]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03/8.07/9.11亿元 [4][13] 相对估值 - 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4.0倍 [13]
长虹美菱:长虹及小米空调线上高增,以旧换新有望刺激行业需求-20250326
国盛证券· 2025-03-26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月和2月长虹及小米空调线上快速增速,长虹空调线上销量增速为39%,销额增速为21%;小米空调线上销量增速为36%,销额增速为71% [1] - 2025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托底下家电行业2月双线零售额、零售量均高速增长,空调旺季来临,长虹美菱有望受益 [1] - 2月小米发布首款米家中央空调Pro,展现高端化决心及对自身白电产品ASP的拉升 [2] - 公司坚持“一个目标,三条主线”经营方针,管理上自上而下追求利润,费用率视角上周转效率和销售费用率逐步优化,经营改善具持续性,利润率有增长空间 [2]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8.01/9亿元,同比增长 - 5.5%/14.4%/12.3% [3] 财务指标总结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215|24,248|28,698|32,141|35,034| |增长率yoy(%)|12.1|19.9|18.4|12.0|9.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5|741|700|801|900| |增长率yoy(%)|371.2|203.0|-5.5|14.4|12.3| |EPS最新摊薄(元/股)|0.24|0.72|0.68|0.78|0.87| |净资产收益率(%)|5.0|12.5|11.4|11.6|11.8| |P/E(倍)|35.0|11.5|12.2|10.7|9.5| |P/B(倍)|1.7|1.5|1.4|1.2|1.1|[5] 股票信息总结 - 行业为白色家电 [6] - 前次评级为增持 [6] - 2025年03月25日收盘价为8.30元 [6] - 总市值为8,548.37百万元 [6] - 总股本为1,029.92百万股 [6] - 自由流通股占比99.37% [6] - 30日日均成交量为28.87百万股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总结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11789|14668|16910|18214|20685| |现金|6839|8841|10389|11383|13349|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307|1634|1847|2052|2197| |存货|1710|2023|2450|2571|2883| |非流动资产|4416|4723|4981|5055|5030| |资产总计|16205|19392|21890|23268|25715| |流动负债|10267|12847|14905|15579|17230| |非流动负债|399|351|339|316|290| |负债合计|10666|13198|15245|15896|17520| |少数股东权益|371|369|430|481|549| |股本|1030|1030|1030|1030|1030| |资本公积|2806|2806|2806|2806|2806| |留存收益|1350|1999|2442|2940|3504| |负债和股东权益|16205|19392|21890|23268|25715|[10]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20215|24248|28698|32141|35034| |营业成本|17445|20867|25220|28188|30690| |营业利润|286|802|794|882|1005| |利润总额|287|809|797|886|1008| |所得税|10|36|37|33|41| |净利润|277|773|761|853|968| |少数股东损益|33|32|61|52|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5|741|700|801|900| |EBITDA|507|999|927|1020|1132| |EPS(元)|0.24|0.72|0.68|0.78|0.87|[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465|2082|2251|1335|2274| |投资活动现金流|-506|-400|-516|-384|-332| |筹资活动现金流|-755|582|-186|42|24| |现金净增加额|273|2278|1548|994|1965|[10]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12.1|19.9|18.4|12.0|9.0|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237.8|180.7|-1.0|11.1|13.9|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71.2|203.0|-5.5|14.4|12.3|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3.7|13.9|12.1|12.3|12.4|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2|3.1|2.4|2.5|2.6| |获利能力 - ROE(%)|5.0|12.5|11.4|11.6|11.8| |获利能力 - ROIC(%)|2.1|8.1|7.2|7.3|7.5|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0.0|0.0|0.0|0.0|0.0|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04.5|-118.9|-134.6|-135.1|-145.9|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1|1.1|1.1|1.2|1.2|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8|0.8|0.8|0.9|0.9|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3|1.4|1.4|1.4|1.4|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4.7|16.5|16.5|16.5|16.5|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3|2.4|2.4|2.4|2.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24|0.72|0.68|0.78|0.87|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1.42|2.02|2.19|1.30|2.21|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5.02|5.66|6.04|6.69|7.42| |估值比率 - P/E|35.0|11.5|12.2|10.7|9.5| |估值比率 - P/B|1.7|1.5|1.4|1.2|1.1| |估值比率 - EV/EBITDA|6.1|1.5|0.0|-1.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