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格矿业(000408)

搜索文档
藏格矿业(00040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14: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收32.51亿元,归母净利润25.80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9.19亿元,市值突破500亿元[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2.5亿元,Q1为6.1亿元,Q2为11.5亿元,Q3为5.6亿元,Q4为9.3亿元[11]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25.8亿元,Q1为5.3亿元,Q2为7.7亿元,Q3为5.7亿元,Q4同比增长65%[11] - 2024年营业收入32.51亿元,较2023年的52.26亿元减少37.79%[3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0亿元,较2023年的34.20亿元减少24.56%[33] - 2024年末总资产150.83亿元,较2023年末的140.92亿元增长7.04%[3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8.65亿元,较2023年末的130.58亿元增长6.18%[3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305.70万元,2023年为 - 15523.19万元,2022年为 - 4218.15万元[3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14亿元、11.47亿元、5.62亿元、9.27亿元[3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29亿元、7.68亿元、5.71亿元、7.12亿元[3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1亿元,同比下降37.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80亿元,同比下降24.56%;资产总额150.83亿元,较年初增加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8.65亿元,较年初增长6.18%;资产负债率8.20%[94] - 2024年制造业收入32.32亿元,占比99.42%,较2023年同比减少38.15%[108] - 2024年国内收入32.51亿元,占比100%,较2023年同比减少37.79%;国外收入6.09万元,占比0.00%[108] - 2024年直销收入23.02亿元,占比70.82%,较2023年同比减少28.99%;经销收入9.30亿元,占比28.60%,较2023年同比减少52.40%[108] - 2024年制造业毛利率45.02%,较上年同期减少20.21%;氯化钾毛利率44.83%,较上年同期减少11.37%;碳酸锂毛利率45.44%,较上年同期减少35.07%[109] - 2024年销售费用5146.52万元,同比增3.66%;管理费用2.47亿元,同比降12.13%;财务费用294.72万元,同比增115.83%;研发费用680.55万元,同比降71.12%[11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4044940523.70元,同比下降30.96%,流出3125738732.77元,同比增长8.72% [12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51031821.76元,同比下降45.30%,流出382476335.80元,同比下降81.33% [122]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8115662.55元,流出1829257796.01元,同比下降33.95% [122] - 投资收益2069960725.2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6.42%,主要系西藏巨龙铜业确认的投资收益[124]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6055978983.39元,占总资产比例40.15%,较年初增加10.84%,主要系巨龙铜业损益调整[125]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差异为165007.19万元,主要受投资收益、非付现因素影响[123] - 报告期投资额为230,981,399.7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705,783,101.72元,变动幅度为 - 86.46%[1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66,380,497.5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7,456,111.15元,本期购买金额为230,981,399.70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45,601,173.96元,期末数为159,216,834.47元[12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139,920,000.00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58,295,000.00元,其他变动为 - 1,030,000.00元,期末数为138,890,000.00元[126]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611,473,872.07元,其他变动为 - 393,651,870.67元,期末数为217,822,001.40元[126]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期末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35,347,412.05元,期初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11,243,107.36元[128]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合计为63,996,061.00元,期初账面价值合计为66,380,497.5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为5,177,916.71元,本期购买金额合计为130,981,399.70元,本期出售金额合计为145,601,173.96元,报告期损益合计为189,329.80元,期末账面价值合计为56,938,640.03元[130]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0.43%至65.25%[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氯化钾业务 - 2024年公司氯化钾产量完成率为32%[11] - 公司氯化钾设计产能为20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53.65%,在建产能200万吨/年[82] - 公司氯化钾生产技术处于成熟、稳定期,有总工程师张萍带领27人研发团队,拥有6项专利技术[81] - 公司氯化钾产品研发优势在于拥有724.35平方公里采矿权面积、注重科技创新、可产学研合作及获政策扶持[81] - 公司拥有青海察尔汗盐湖724.35平方公里的采矿权,氯化钾年产量保持在100万吨左右[84] - 公司可在氯化钾含量低于2%的低品位钾矿开发氯化钾资源[86] - 公司氯化钾产品自2005年起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8] - 公司上调氯化钾生产计划至年产量105万吨,实际生产107.30万吨,完成率达102.19%;实际销售104.49万吨,完成率为100.28%[96] - 2024年公司氯化钾平均销售价格(含税)2,305.66元/吨,销售成本1,167.06元/吨[97]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氯化钾收入22.10亿元[95] - 2024年氯化钾收入22.10亿元,占比67.99%,较2023年同比减少31.26%[108] - 氯化钾产量107.30万吨,销量104.49万吨,收入22.10亿元[111] - 钾肥制造业销售量104.49万吨,同比降19.21%;生产量107.30万吨,同比降1.94%;库存量10.53万吨,同比增36.40%[111] - 氯化钾产品直接材料成本5.66亿元,占比46.45%,同比降10.32%;运杂费2.68亿元,占比21.94%,同比降24.25%[115] - 热熔钾生产工艺及设备优化项目使热熔氯化钾产量达10万吨/年,产品品质达95%以上,车间整体回收率提高至48%[118] - 新建洗盐车间项目使氯化钾回收率提高至90%以上,氯化钾转化率90%以上[118] - 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氯化钾100万吨、销售95万吨[146] - 公司钾肥有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计划[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碳酸锂业务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公司碳酸锂产品满产满销,锂板块净利润4.91亿元[5] - 公司碳酸锂2022 - 2024年产量分别为1.07万吨、1.03万吨、1.36万吨,销量分别为1.05万吨、1.21万吨、1.16万吨[11] - 公司电池级碳酸锂设计产能为1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115.66%,在建产能5万吨/年[82] - 公司电池级碳酸锂采用自主研发技术,有总经理张生顺等带领35人研发团队,已申报专利15项,3项已有专利,12项审核中[81] - 公司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研发优势在于技术成功应用、领军人才经验丰富、有研发基础并提供全套工程化解决方案[81] - 公司可在锂离子浓度仅为50mg/L或镁锂比高达1000:1的盐湖卤水中规模化提锂[86] - 公司碳酸锂产品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参与制定《卤水碳酸锂》GB/T23853 - 2022国家标准检测方法[89] - 报告期内,公司碳酸锂产量11,566吨,销量13,582吨,平均售价(含税)为8.50万元/吨,平均销售成本4.10万元/吨,毛利率为45.44%[98][10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碳酸锂收入10.22亿元[95] - 2024年碳酸锂收入10.22亿元,占比31.43%,较2023年同比减少48.40%[108] - 碳酸锂产量1.16万吨,销量1.36万吨,收入10.22亿元[111] - 碳酸锂制造业销售量13582.00吨,同比增31.68%;生产量11566.00吨,同比降4.12%;库存量237.00吨,同比降89.48%[111] - 碳酸锂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74亿元,占比31.26%,同比增79.28%;能源成本1.34亿元,占比24.08%,同比增40.62%[115] - 碳酸锂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31.68%因市场需求增加;库存量同比下降89.48%因产量下降、销量增长[112] - 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润3200万元、税收575万元,建成年产3000吨碳酸锂中试生产线[120] - 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碳酸锂11,000吨、销售11,000吨[146] - 2025年公司将推动麻米错盐湖首期5万吨碳酸锂项目开工建设[146] - 公司碳酸锂产能缩减至1万吨[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巨龙铜业相关业务 - 2024年巨龙铜业保有资源量铜2561万吨、银1.5万吨、钼165万吨,公司获巨龙铜矿投资收益19.28亿元[6] - 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归属公司权益的矿产铜产量达9.2 - 10.8万吨/年,三期投产后公司权益铜产能升至18万吨/年[6] - 公司2024年巨龙投资收益为19.3亿元,较2022年的13.0亿元增长49%[12] - 公司铜产量2022 - 2024年分别为11.5万吨、15.4万吨、16.6万吨[13] - 公司参股巨龙铜业并持有其30.78%股份,报告期内巨龙铜业贡献的投资收益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重达74.72%[41] - 报告期内,参股公司巨龙铜业生产铜精矿16.63万吨,公司实现对其投资收益约19.28亿元[99] - 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预计2025年底投产,届时归属公司权益的矿产铜产量将达9.2 - 10.8万吨/年[102] - 公司持有巨龙铜业30.78%的股权,报告期内确认投资收益19.28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74.72%,投资收益同比增加6.31亿元,增幅48.72%[135] - 巨龙所得税为9%,到期后可能调整到15%[158] 资源储备相关 - 2024年公司取得巴俄矿区157.72平方公里内折合氯化钾资源约达9.84亿吨的钾盐矿储量证[4] - 老挝万象塞塔尼县和巴俄县157.72平方公里范围内,氯化钾资源量约为9.84亿吨[85] - 麻米错盐湖已探明氯化锂资源量约250.11万吨,折合当量碳酸锂约217.74万吨[85] - 龙木错和结则茶卡两个盐湖合计碳酸锂储量约390万吨[85] - 公司通过西藏藏青基金收购国能矿业39%股权,实现对国能矿业21%的穿透持股[102] - 国能矿业两大盐湖合计碳酸锂储量390万吨,氯化钾2800万吨,结则茶卡盐湖规划年产6万吨锂盐,龙木错盐湖规划年产7万吨锂盐[103] - 公司取得老挝万象塞塔尼县和巴俄县区157.72平方公里钾盐矿储量证,对应氯化钾资源量约为9.84亿吨[101]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钾盐产量合计约占全球钾盐产量的64%,全球约57%的钾盐储量集中在这三国[43] - 2024年全球钾肥消费量回升至7250万吨,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7500万吨[47] - 2024年全球钾肥产量估计恢复增长至7350万吨,同比增幅达5.1%[48] - 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保有钾资源量占全国保有钾资源量的75.3%[49] - 我国钾肥消费量约
藏格矿业(000408) - 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公告
2025-03-10 11:00
投资决策 - 公司拟购买不超4400万美元华侨银行结构性存款[2][4] - 结构性存款期限不超3年(含)[4]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7] 审批情况 - 2025年3月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8] - 议案在董事会权限内,无须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8] 风险与管理 - 购买的结构性存款不保证本金及收益,有市场、政策等风险[9] - 公司制订制度防范投资风险,多部门监督资金使用[10] 投资影响 - 购买符合公司经营和战略,不影响日常资金和主营业务[11][12]
藏格矿业(000408) -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07 09:00
会议情况 -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3月7日召开,9名董事全到[2] 融资业务 - 2024年8月公司审议通过申请不超3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担保议案[3] - 全资子公司藏格国际计划向华侨银行融资不超4000万美元[5] - 融资产品期限中长期,提款有效期至2026年3月7日,额度可循环[5] - 藏格矿业投资(成都)买结构性存款为融资担保[5] - 《关于全资子公司申请境外融资及购买业务的议案》全票通过[6]
藏格矿业(000408) -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3-03 10:01
股份回购 - 公司以1.5亿 - 3亿元自有资金,不超35.64元/股回购股份用于注销[3] - 2024年9月6日首次回购127,600股,成交金额2,977,590元[5] - 2024年9月6日至2025年2月24日累计回购10,209,328股,成交金额299,968,245.71元[6] 股份注销 - 2025年2月28日办理完成10,209,328股回购股份注销手续[2] - 注销后总股本由1,580,435,073股减至1,570,225,745股[2] 影响 - 本次注销有利于增厚每股收益,提高股东回报,无重大不利影响[10]
藏格矿业(000408) - 关于股份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2-25 08:31
股份回购 - 公司以1.5亿 - 3亿元自有资金,不超35.64元/股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减资[2] - 2024年9月6日首次回购127,600股,成交金额2,977,590元[3] - 2024年9月6日至2025年2月24日累计回购10,209,328股,成交金额299,968,245.71元[4] - 回购完成后总股本将由1,580,435,073股变更为1,570,225,745股[14] 股份转让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协议转让部分股票,涉及多家公司及个人[9] - 协议转让需获多部门批准确认,存在不确定性[10] 其他事项 - 回购股份存放于专用账户,注销前无表决权等权利[15] - 公司将及时办理回购股份注销及工商变更登记[15] - 公司回购时间、价格及委托时段符合深交所相关规定[11]
藏格矿业(000408) -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2-06 11:19
股份回购 - 拟以1.5 - 3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35.64元/股[2] - 截至2025年1月31日,累计回购5,688,528股,占总股本0.36%[3]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成交总金额150,925,185.73元[3] - 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方案[7]
藏格矿业(000408) - 关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即将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24 16:00
员工持股计划时间 - 第一期存续期48个月,自2021年7月29日至2025年7月29日[4][8] - 2022 - 2024年按40%、30%、30%比例解锁股票[4] 股份回购与出售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回购26,574,228股,占总股本1.33%,均价8.50元/股[3] - 截至公告披露日,已出售18,601,866股,占总股本1.18%,剩余7,972,362股,占0.50%[5] 计划变更与终止 - 变更须经2/3以上份额持有人同意并董事会审议通过[9] - 存续期满自行终止,售完股票可提前终止[10][11] - 存续期届满前1个月,可经同意并审议延长[11][14] 清算与分配 - 终止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清算并按份额分配财产[13] - 有收益时可分配,扣除税费等后按份额分配[13] 交易限制 - 定期报告公告前三十日等特定期间不得买卖股票[7]
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紫金矿业:利润大增52%,137亿拿下藏格矿业
市值风云· 2025-01-23 11:39
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2024年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达320亿元,同比增长51.5%,主要受益于量价齐升的逻辑,即矿产金、铜等金属价格和产量同步上升 [3] - 黄金价格涨幅显著高于铜价,伦敦黄金现货年度涨幅约28%,国内Au99.99涨幅达30%,而伦铜仅上涨2.6% [6][8] - 公司持续通过并购扩张资源布局,近期以137亿元收购藏格矿业24.82%股权,获取钾、锂、铜等资源 [14] 产量与价格 - 2024年矿产铜产量107万吨,同比增长6%;矿产金73吨,同比增长7.4%,略低于年初设定的111万吨铜和73.5吨金的目标 [3][4] - 2025年计划进一步增加产量:矿产铜115万吨、矿产金85吨、当量碳酸锂4万吨等 [10] - 国内上期所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沪金盘中最高触及648.86元/克 [3][6] 资源布局与并购 - 截至2023年底境外资产达1443亿元,占总资产42%,主要分布在金、铜矿领域 [12] - 收购藏格矿业获取多项盐湖资源权益,包括察尔汗盐湖钾盐采矿权(氯化钾保有量2309.66万吨)、老挝钾盐项目(氯化钾资源量9.84亿吨)及多个盐湖锂资源(如麻米错盐湖碳酸锂当量217.74万吨) [14][15] - 通过持股西藏巨龙铜业30.78%获得中国最大铜矿资源(铜资源量2588万吨,品位0.29%) [15][17] 藏格矿业业务情况 - 钾肥业务:2024年1-9月产量76万吨,平均售价2301元/吨,毛利率47.4%;2023年毛利率达56.2% [16] - 锂业务:拥有1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2023年碳酸锂平均售价达216,916元/吨,毛利率80.5% [17] - 西藏巨龙铜业成为核心利润来源,2024年1-9月为藏格矿业贡献投资收益13.6亿元,占净利润73% [17]
藏格矿业(000408) -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紫金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
2025-01-20 16:00
权益变动 - 紫金国际拟协议收购392,249,869股藏格矿业股份,占比24.82%,转让价款13,728,745,415元[14][62] - 权益变动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898,900股,占比0.18%;变动后紫金国际持股392,249,869股,占比24.82%,成第一大股东[1][49][51] - 权益变动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95,148,769股,占比25.00%[1][49][51] - 藏格创投转让273,187,804股,权益变动后持股111,127,482股,占比7.03%[2][50] - 肖永明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前持股592,801,518股,占比37.51%,变动后持股316,109,015股,占比20.00%[3][51] - 新沙鸿运投资转让115,557,366股,权益变动后持股156,364,353股,占比9.89%[2][50][51] - 藏格创投表决权放弃79,021,754股,占比5.00%,放弃后表决权股份32,105,728股,占比2.03%[4][53] - 肖永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表决权放弃后合计237,087,261股,占比15.00%[4][53] - 权益变动后紫金国际控股成控股股东,上杭县财政局成实际控制人[4][53] 财务数据 - 2023年紫金国际控股总资产1148757.88万元,总负债207001.23万元,所有者权益941756.65万元,营业总收入3401250.04万元,净利润3422.60万元[31] - 2022年紫金国际控股总资产1124696.10万元,总负债263315.31万元,所有者权益861380.79万元,营业总收入2587883.70万元,净利润 - 18036.41万元[31] - 2021年紫金国际控股总资产338654.76万元,总负债141404.93万元,所有者权益197249.83万元,营业总收入2376864.77万元,净利润368.86万元[31]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517220546.75元,2022年为586625874.94元,2021年为463869726.01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022117395.59元,2022年为948866684.75元,2021年为27031969.93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为53591489.23元,2022年为491784642.74元,2021年为111970759.25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177595130.26元,2022年为1157431544.86元,2021年为2615949.71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848972125.34元,2022年为3463955839.01元,2021年为1431883143.70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96.39亿元,2022年为77.83亿元,2021年为19.55亿元[118]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114.88亿元,2022年为112.47亿元,2021年为33.87亿元[118]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9.45亿元,2022年为26.33亿元,2021年为14.12亿元[121]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25亿元,2022年为0,2021年为0.17亿元[121]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20.70亿元,2022年为26.33亿元,2021年为14.14亿元[122] - 2023年度营业收入340.13亿元,2022年度为258.79亿元,2021年度为237.69亿元[123] - 2023年度营业成本334.77亿元,2022年度为254.07亿元,2021年度为234.92亿元[123] - 2023年度营业利润5280.89万元,2022年度为 - 1.80亿元,2021年度为444.82万元[124] - 2023年度利润总额5189.41万元,2022年度为 - 1.80亿元,2021年度为439.04万元[124] - 2023年度净利润3422.60万元,2022年度为 - 1.80亿元,2021年度为368.86万元[124] - 2023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20.1745120332亿美元,2022年为275.3919378317亿美元,2021年为249.1139732413亿美元[12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610044852亿美元,2022年为 - 6.5231516833亿美元,2021年为3.7513462369亿美元[127]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8545001299亿美元,2022年为 - 57.956297973亿美元,2021年为 - 19.4350774527亿美元[128]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059258478亿美元,2022年为66.008722711亿美元,2021年为17.3445644341亿美元[128] - 2023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0.506483485亿美元,2022年为 - 0.3017115654亿美元,2021年为 - 0.0043044174亿美元[12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0.6940532819亿美元,2022年为1.2275614893亿美元,2021年为1.6565288009亿美元[128]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8662587494亿美元,2022年为4.6386972601亿美元,2021年为2.9821684592亿美元[128]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1722054675亿美元,2022年为5.8662587494亿美元,2021年为4.6386972601亿美元[128] 未来展望 - 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以巩固控制权的可能[155] - 公司承诺自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之日起60个月内对锂矿资产进行整合[87] - 公司将自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之日起60个月内解决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问题[100] 其他 - 本次权益变动已获信息披露义务人董事会和控股股东紫金矿业董事会审批通过,尚需取得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复等,结果有不确定性[6] - 协议生效10个工作日内,甲方开共管账户,3个工作日内向共管账户支付第一期价款,为转让价款总额10%,计1,372,874,541.5元[63] - 取得深交所无异议函且经营者集中审查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甲方向共管账户支付第二期价款,为转让价款总额80%,计10,982,996,332元[65] - 股份过户及解质押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共管账户向各转让方支付合计12,355,870,873.5元[65] - 乙方、丙方各自剩余10%股份转让尾款,在相关条件满足后5个工作日内由甲方向乙、丙支付[65] - 各方促使股东大会重新选举董事会,使甲方提名/推荐的董事席位占过半数[59] - 藏格创投和新沙鸿运投资出具《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自交易完成生效至紫金国际或其实际控制人丧失控制权失效[57] - 标的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由9人组成,甲方推荐4名非独立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候选人,乙方推荐2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72] - 标的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由3人组成,甲方、乙方分别各推荐1名监事候选人,与1名职工监事共同组成[72] - 标的公司高级管理层调整,总经理由乙方推荐,常务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由甲方推荐[73] - 本次协议转让交易对价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82] - 截至报告签署日,公司暂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调整的计划[86]
藏格矿业(000408)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藏格创投、林吉芳、永鸿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
2025-01-20 16:00
权益变动信息 - 信息披露义务人拟转让藏格矿业276,692,503股非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17.51%[10] - 藏格创投将放弃79,021,754股股份(占目前股本总额5%)的表决权[10] - 权益变动性质为股份减持[2] - 《控制权转让协议》于2025年1月16日签署[10] - 本次权益变动需国资审批等,存在不确定性[4] 股东信息 - 藏格创投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肖永明持股90%、林吉芳持股10%[12] - 永鸿实业注册资本7,608.8万元人民币,肖永明持股61.33%、肖瑶持股34.84%、林吉芳持股3.83%[15] - 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藏格创投、林吉芳、永鸿实业[2]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一致行动人包括肖永明、肖瑶[2] 持股变动 - 截至前次权益变动完成,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642,479,418股,比例40.65%[27] - 2022 - 2023年藏格创投多次减持,持股比例下降[27][28] - 2025年1月16日,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股份后持股比例降至20.00%[29] - 藏格创投放弃表决权后,有效表决权股份占比降至15.00%,紫金国际成控股股东[29][30] 股份质押与冻结 - 截至报告签署日,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股份556,475,234股,占总股本35.21%[35] - 截至报告签署日,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股份12,880,000股,占总股本0.81%[35] 收购信息 - 紫金国际收购392,249,869股股份,占股本总额24.82%,转让价款13,728,745,415元[39][40][41] - 第一期支付转让价款总额的10%,计1,372,874,541.5元[42] - 第二期支付转让价款总额的80%,计10,982,996,332元[42] - 乙方、丙方各自剩余10%的股份转让尾款在相关调整完成后支付[43] 公司治理 - 新一届董事会由9人组成,甲方推荐4名非独立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46] - 新一届监事会由3人组成,甲方、乙方各推荐1名监事[47] - 高级管理层中,总经理由乙方推荐,常务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由甲方推荐[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