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000031)

搜索文档
大悦城(000031):增强优质商业资产掌控权
新浪财经· 2025-08-05 02:28
私有化交易 - 大悦城地产拟以0.62港元/股价格回购除大悦城和得茂外所有股东股份并注销 总金额约29.3亿港元 [1] - 私有化完成后大悦城持股比例将从59.59%提升至86.19% 增幅达26.6% [4] - 交易有望增厚公司对大悦城地产权益 提升归母净利润水平 [1][3] 公司架构与业务构成 - 大悦城由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于2019年资产重组形成 成为中粮集团唯一地产业务平台 [2] - 截至24年末直接持有大悦城地产64.18%普通股股份并纳入合并报表 [2] - 大悦城地产24年营收198亿元 占大悦城总营收55% 其开发业务/投资物业/酒店经营占大悦城比例分别为51%/80%/100% [2] 开发业务表现 - 24年销售金额369亿元 为19年以来最低水平 [3] - 24年拿地金额84亿元 同比增长33% 投资强度23% 高于22年17%和23年14% [3] - 截至24年末土储可售货值1269亿元 是当年销售金额3.4倍 [3] 经营业务表现 - 持有22个购物中心/4个写字楼/4个酒店/10个长租公寓及多个产业园 [3] - 经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 20/22年约50亿元 24年达61亿元 [3] - 24年轻资产管理业务营收13亿元 [3] 私有化后财务影响 - 持股比例提升26.6%可增厚商业资产权益口径租金及相关收入至少6亿元 [4] - 25年厦门大悦城/三亚大悦城运营满年 南昌大悦城/深圳大悦城开业 有望贡献新增租金收入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3/2.4/8.1亿元 [5] - 预测2025-27年归母净资产88.7/91.1/99.2亿元 [5] - 采用PB估值法 给予25年1.63倍PB估值溢价10% 目标价3.38元 [5]
大悦城地产拟溢价回购股份 私有化退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23:17
公司公告 -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将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股份,并计划在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地位 [2] - 回购股份涉及除大悦城控股集团和得茂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股东所持股份,每股计划股份换取0.62港元现金,总计约29.32亿港元 [2] - 资金来源为大悦城地产内部资源及/或外部债务融资 [2] 股权结构变化 - 协议安排生效前,大悦城控股集团持股64.18%,得茂持股2.58%,计划股东持股33.24% [2] - 协议安排生效后,大悦城控股集团持股比例将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 [2]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大悦城控股集团表示,本次交易是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将显著优化公司治理框架,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3] - 交易完成后,大悦城控股集团将增厚对大悦城地产的权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 [3] - 交易将有效增强公司对旗下资产的统筹配置能力,促进不同业务板块及项目间资源优化配置,释放协同潜力 [3]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大悦城地产营业收入为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79亿元,资产总额为1067.71亿元,负债总额为735.78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62.42亿元 [5] 市场反应 - 港股大悦城地产开盘即大幅走高,涨幅已超40% [5] - 7月17日该股收市价为0.37港元/股,此次0.62港元的回购价较该价格溢价约67.57% [5]
启动私有化 大悦城地产自救未完
北京商报· 2025-08-04 15:57
私有化交易细节 - 大悦城地产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申请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每股对价0.62港元,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1] - 交易对方为除大悦城和得茂以外的其他所有股东,协议安排后大悦城控股持股比例将从64.18%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 [2] - 私有化价格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37港元溢价67.57%,较停牌前10个及30个交易日平均价分别溢价80.49%和129.66% [5] 公司业务与资产 - 大悦城地产主要业务包括开发经营大悦城品牌城市综合体,拥有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管理输出四大板块 [2] - 截至2024年末已布局五大城市群24个城市及香港,拥有或管理32个商业项目,包括北京中粮广场等优质物业和三亚瑞吉等奢华酒店 [3] - 2024年大悦城地产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7.79亿元,资产总额1067.71亿元,负债总额735.78亿元 [4] 私有化动因 - 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且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流动性偏低限制融资能力,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境外融资支持 [6] - 现有架构增加公司治理复杂性阻碍决策效率,私有化后可精简管治框架提升管理效率 [7] - 摆脱资本市场短期财务指标压力,获得更大战略自主权聚焦长期价值投资和资产优化 [6] 整合与协同效应 - 私有化是中粮集团地产业务整合趋势,将显著优化治理框架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4] - 母公司持股比例提升后将强化"开发+运营"协同效应,可能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统一资金池管理 [7] - 战略重心可能转向核心商业地产和优质综合体项目,减少分散投资提升资产质量 [6] 未来发展方向 - 购物中心运营将更注重长期品牌价值建设,招商策略转向首店经济和体验业态引入 [8] - 加强数字化升级和会员经济,投入创新业态培育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8] - 深化体验化、艺术、沉浸式场景和潮流文化领域优势,打造城市精神地标 [8]
退市不等于自救 大悦城地产拟用29.32亿港元启动私有化
北京商报· 2025-08-04 11:15
私有化交易结构 - 大悦城地产拟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申请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每股对价0.62港元 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1][5] - 协议安排前大悦城控股持股64.18% 得茂持股2.58% 计划股东持股33.24% 协议安排后大悦城控股持股增至96.13% 得茂持股3.87% [5][8] - 私有化溢价显著 每股0.62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37港元溢价67.57% 较停牌前10个及30个交易日平均价分别溢价80.49%和129.66% [9] 战略动机与预期效益 - 私有化有助于简化治理框架 提升决策效率 摆脱资本市场短期财务指标压力 聚焦长期战略规划 [10][12] - 大悦城控股将增强资产统筹配置能力 促进业务板块资源优化 释放协同潜力 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6][12] - 解决股份流动性偏低问题 上市公司身份难以提供足够境外融资支持 私有化后更注重资产质量提升和现金流管理 [9][10]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大悦城地产已布局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 进驻24个城市及香港 拥有或管理32个商业项目及多个优质投资物业、酒店资产 [7] - 2024年大悦城控股营业收入357.91亿元同比下降2.70% 归母净亏损29.77亿元同比下降103.14% [8] - 大悦城地产2024年营业收入198.31亿元 归母净利润7.79亿元 资产总额1067.71亿元 负债总额735.78亿元 [8]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购物中心运营将更注重长期品牌价值建设 招商策略转向首店经济和体验业态 加强数字化升级和会员经济 [13] - 公司在体验化、艺术和潮流文化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未来将深化品牌价值 打造城市精神地标 [14] - 私有化有助于强化"运营驱动"差异化优势 采取灵活资金策略持有优质资产对抗周期波动 [14]
大悦城地产拟29亿港元私有化退市 大悦城三年累亏73亿持续扭亏待检
长江商报· 2025-08-03 23:31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计划通过协议安排回购股份并私有化退市 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每股计划股份换取0.62港元现金 [1][2] - 交易完成后大悦城地产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结束其12年港股上市历程 [1][2] - 私有化后大悦城持股比例从64.18%增至96.13 得茂持股3.87 大悦城将几乎全部控股大悦城地产 [2] 私有化动因 - 大悦城地产股价自2018年5月以来持续低于1港元 停牌前近一年日均成交额不足300万港元 总市值约76.85亿港元 市净率仅0.24 [2] - 公司股票流动性不足且长期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 限制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境外融资支持 [2][3] - 私有化可缩短决策周期 提高营运效率并降低相关成本 业务策略将不再受上市规则批准限制 [5] 财务影响 - 大悦城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8.83亿元、14.65亿元和29.77亿元 累计亏损73.25亿元 [1][3]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00万至1.2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64亿元扭亏为盈 扣非净利润6200万至1亿元 [1][3] - 私有化完成后大悦城地产收益将注入母公司报表 有望改善大悦城财务状况并提升归母净利润 [3] 战略优化 - 私有化被视为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对整体战略布局的关键优化 旨在聚焦长期价值 [1][6] - 将增强协同效应并化解同业竞争问题 通过统一上市平台整合商业地产、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等核心板块 [4][5][6] - 大悦城地产持有或管理32个大悦城、大悦汇商业项目及多个顶级酒店品牌 私有化后更专注于提升运营质量与资产价值 [5][6] 组织架构调整 - 大悦城2024年建立"投融建管退"平台并发行成都大悦城商业REIT [5] - 2025年6月将商业管理中心调整为商业事业部 以提升商业地产专业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5] - 优化内部架构旨在强化商业地产领域竞争力 为此次私有化做了前期准备 [5]
Quince获融资;大悦城地产拟退市;雀巢任命在华咖啡负责人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33
DTC品牌Quince融资 - Quince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2亿美元 估值超过45亿美元 较年初翻倍 [3] - 本轮融资由Iconiq Capital领投 显示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及增长前景的强烈信心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主打"平价的奢侈品"定位 产品涵盖服装 配饰 家居用品等直销品类 [3]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开发与国际扩张 巩固全球市场竞争地位 [3] 菲仕兰出售罗马尼亚业务 - 菲仕兰将罗马尼亚业务出售给Bonafarm集团 涵盖Napolact乳制品品牌及相关生产设施 [5] - 交易需获罗马尼亚监管批准 预计2025年12月底完成 [5] - 此举旨在精简欧洲业务 更有效地整合资源 [5] 玛氏收购Kellanova进展 - 欧盟委员会暂停对玛氏360亿美元收购Kellanova的反垄断调查 等待公司提交所需数据 [7] - 收购完成后玛氏将新增Pop Tarts Rice Krispies等知名品牌 [7] - 调查将在信息提交后恢复 决策截止日期已从10月31日延长 [7] 大悦城地产私有化 - 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 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撤销港股上市地位 [9] - 涉及4,729,765,214股计划股份注销 [9] - 公司业务涵盖商业住宅开发 购物中心 写字楼 酒店等领域 [9] 阿迪达斯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60亿欧元同比增长12% 营业利润5.46亿欧元同比增长58% [12] - 上半年营收121.05亿欧元同比增长14% 营业利润12亿欧元同比增长70% [1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第二季度51.7% 上半年51.9% [12] 杰尼亚集团财报 - 上半年营收9.277亿欧元同比下降3.4% 第二季度营收4.689亿欧元下降5.7% [13] - 杰尼亚品牌销售额微升0.8%至5.704亿欧元 Thom Browne下降22.5%至1.292亿欧元 [13] - DTC收入增长4.2%至6.98亿欧元 占品牌产品收入82% [13] - 大中华区收入下降16.2%至2.231亿欧元 美洲增长6.8%至2.627亿欧元 [14] 联合利华业绩与调整 - 上半年营业额下滑3.2% 净利润减少5.1% 仅冰淇淋业务微增0.2% [17] - 计划剥离冰淇淋业务并裁员7500人 现金流下降50% [17] - 大中华区市场因清扬 奥妙等品牌销售疲软拖累整体业绩 [17] 星巴克战略调整 - 将逐步关闭或改造纯数字化门店 优化线上下单算法 [19] - 强调"第三空间"消费体验 允许顾客不订餐使用门店设施 [19] - 2024年初约1/8顾客因等待时间过长放弃订单 [19] 人事变动 - Jil Sander首席执行官Serge Brunschwig离职 OTB集团CEO Ubaldo Minelli接任 [21] - 雀巢任命Pamela Takai为在华咖啡业务负责人 三季度起任职 [23]
大悦城地产净利润连续五年下滑,计划以29亿港元代价退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8-01 23:37
私有化计划 - 大悦城地产计划以0.62港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并撤销上市地位 [1] - 大悦城控股及得茂合计持有大悦城地产66.76%股份 [1] - 需回购47.3亿股股份,资金需求约29.33亿港元 [1] - 私有化建议面向除大悦城控股及得茂以外的其他股东 [1] 公司背景 - 大悦城地产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业务涵盖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等 [1] - 核心资产包括大悦城购物中心、中粮广场等商业地产 [1] - 大悦城控股为中粮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平台 [1] 市场反应 - 7月18日停牌前股价0.37港元/股,8月1日复牌后一度涨至0.55港元/股,涨幅超40% [1] 财务状况 - 2020年以来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下滑,2024年净亏损2.94亿元 [2] - 投资物业板块支撑稳定现金流,现金对短期债务覆盖倍数超2倍 [2] 私有化原因 - 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市场表现及流动性承压 [2] -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整合股权与组织架构 [2] - 提升管理决策效率及业务协同 [2] - 退市成本相对较低,节约审计等刚性支出 [3] 行业趋势 - 华远地产、首创置业、中交地产等房企已选择私有化或退市 [2] - 地产行业进入新常态,房企业绩普遍承压 [3] 交易程序 - 需经法院会议批准,要求参会股东人数过半且75%以上股份同意 [2] - 无利害关系股东赞成票需超75%,反对票不超过10% [2]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中粮地产 (北京)有限公司为合营企业北京恒合悦兴置业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1 23:11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合营企业恒合悦兴与天恒置业签订借款协议补充协议四,将9.6亿元借款期限展期至2027年12月31日 [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公司按49%股权比例为恒合悦兴提供不超过2.715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 - 本次担保属于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25年度担保额度范围内,担保总额度为17.15亿元 [1] - 本次担保生效后,公司对恒合悦兴的担保余额为2.715亿元,可用额度剩余14.435亿元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恒合悦兴成立于2016年12月,注册资本5.76亿元,主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 [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公司持有恒合悦兴49%股权,天恒乐活城置业持有51%股权 [2] - 截至2024年底,恒合悦兴总资产54.25亿元,总负债82.46亿元,净资产-28.21亿元,2024年亏损4.959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底,恒合悦兴总资产53.03亿元,总负债86.2亿元,净资产-33.17亿元,2025上半年亏损4.9549亿元 [2] - 恒合悦兴存在4宗未结诉讼,涉案金额约1323万元,非失信被执行人 [2]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北京公司按49%股权比例为恒合悦兴9.6亿元借款提供不超过2.715亿元连带责任保证 [3] - 保证期间为借款协议项下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年 [3] 董事会意见 - 本次担保是为保证合营企业项目发展资金需求,恒合悦兴信用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可控 [4] - 公司通过派驻管理人员可掌握其财务状况,担保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4]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本次担保完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157.19亿元,占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的148.35% [5] - 其中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125.02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117.99% [5] - 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32.17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30.36% [5] - 公司无逾期担保或涉及诉讼的担保 [5]
大悦城: 关于全资子公司中粮地产(北京)有限公司为合营企业北京恒合悦兴置业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担保情况概述 - 合营企业恒合悦兴与天恒置业签订借款协议补充协议四,将9.6亿元借款期限展期至2027年12月31日 [1] - 全资子公司北京公司按49%股权比例为恒合悦兴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本金不超过2.715亿元 [1] - 本次担保属于公司已审议通过的担保额度范围内,担保额度有效期为股东大会通过后不超过12个月 [2] 公司对合营企业担保额度使用情况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对合营或联营企业提供不超过17.15亿元的担保额度 [2] - 本次担保前对恒合悦兴的担保余额为0亿元,可用额度为17.15亿元 [2] - 本次担保生效后,对恒合悦兴的担保余额增至2.715亿元,可用额度降至14.435亿元 [2]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恒合悦兴成立于2016年12月13日,注册资本5.76亿元,主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 [2] - 北京公司持有恒合悦兴49%股权,天恒乐活城置业持有51%股权 [2] - 截至2024年底,恒合悦兴经审计总资产54.25亿元,总负债86.2亿元,净资产-33.17亿元 [3]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29万元,净利润亏损4.9549亿元 [3] - 恒合悦兴存在4宗未结诉讼,涉案金额约1323万元,但非失信被执行人 [3]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北京公司为恒合悦兴9.6亿元借款中的2.715亿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 - 保证期间为借款协议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年 [3] 董事会意见 - 担保目的是为满足合营企业项目发展资金需求 [3] - 恒合悦兴信用状况良好,公司通过派驻管理人员可监控其财务风险 [3] - 担保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3]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157.19亿元,占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的148.35% [5] - 其中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125.02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117.98% [5] - 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余额32.17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30.36% [5] - 公司无逾期或涉及诉讼的担保 [5]
终结12年港股历程,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复牌股价暴涨超40%
华夏时报· 2025-08-01 14:09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计划以29.32亿港元回购股份并退市,结束12年港股上市历程 [2] - 交易涉及注销47.30亿股计划股份,每股回购价0.62港元 [3] - 复牌后大悦城地产股价单日涨幅达45.95%,报0.54港元/股 [2]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前大悦城控股直接持股64.18%,得茂持股3.68亿普通股及10.95亿优先股 [4] - 交易后大悦城控股持股比例增至96.13%,得茂持股3.87% [4] - 退市后母公司架构将简化,提升决策效率 [2][6] 财务数据与动机 - 大悦城地产2024年营收198.31亿元(同比+49.4%),净利润7.79亿元 [5] - 大悦城控股2024年营收357.91亿元(同比-2.7%),净亏损29.77亿元(同比扩大103.14%) [5] - 退市主因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流动性不足(停牌前市值仅53亿港元)及融资受限 [4] 协同效应与战略调整 - 退市后收益并入母公司报表,预计改善大悦城控股财务状况,2025年上半年预盈0.8-1.2亿元 [5] - 整合后将优化资源配置,消除同业竞争,缩短决策链条 [6][7] - 大悦城地产拥有32个商业项目,2024年强化商业地位;大悦城控股布局44个商业项目并发行REIT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