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纬新材(688585)

搜索文档
提前20%涨停!智元要约688585,或浮盈超百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5:12
要约收购方案 - 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要约收购上纬新材37%股份(1.49亿股)[2][9][12] - 要约收购期限为30个自然日(9月29日至10月28日)[12] - 预计最高收购资金规模达11.61亿元[2] 股权结构变动 - 智元恒岳通过协议转让先获得29.99%股权(其中智元恒岳持股24.99%,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持股5%)[14] - 若完成37%要约收购,智元恒岳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达66.99%[16] - 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股比例从64.02%降至38.43%[13][14] 市场表现与估值差异 - 上纬新材股价从7月9日至9月24日累计涨幅达1314.91%[19] - 当前股价110.08元/股较要约价7.78元/股存在巨大折价[5][19] - 以9月24日收盘价计算,智元恒岳潜在浮盈超152亿元[5] 收购实施机制 - SWANCOR萨摩亚已承诺以其所持33.63%股份(1.36亿股)不可撤销地接受要约[18] - 剩余3.37%股份收购面临挑战因市价远高于要约价[22] - 若预受股份超1.49亿股将按同等比例收购[22] 交易背景与主体 - 智元恒岳为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设立的持股平台[5] - 邓泰华通过此次交易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14] - 此次要约收购是控股计划第二步,此前已完成协议转让过户[12][14]
A股“924行情”周年记:四大指数领涨全球,超96%个股正收益丨股事沸点
搜狐财经· 2025-09-24 15:06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从2770.75点涨至3853.64点 累计涨幅40.19% [2][3] - 深证成指从8148.17点涨至13356.14点 累计涨幅65.23% [2][3] - 创业板指从1545.9点涨至3185.57点 涨幅108.14% [2][3] - 科创50指数从648.13点涨至1456.47点 涨幅126.50% [2][3] - 北证50指数从601.43点涨至1578.92点 涨幅163.26% [2][3] 全球市场对比 - A股主要指数涨幅领先全球 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包揽前四 [5] - 恒生指数同期上涨43.36% 纳斯达克/日经225/标普500等指数表现落后于A股 [5] 市场交易规模变化 - 日均成交额从1.87万亿元增至2.57万亿元 增幅37.43% [5] - A股总市值从82.04万亿元增至118.65万亿元 增长36.61万亿元 涨幅44.62% [6]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5] 个股表现分析 - 全市场5431只个股中5255只实现正收益 占比超96% [6] - 1598只个股涨幅翻倍 49只个股涨超500% [6] - 上纬新材涨幅2084.68% 海博思创涨1307.85% 星图测控涨1303% [7][8] - *ST宇顺涨1163.46% 胜宏科技涨1037.32% [7][8]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27.16% 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9] - 通信行业指数上涨124.06% 综合行业上涨108.62% [9] - 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分别为86.75%/85.27%/84.08% [9] - 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分别上涨76.93%和69.35% [9] 资金结构与市场预期 - 主动偏股基金/主观多头私募/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中位数超20% [10] - 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 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10] - 科技革命从叙事层面转化为业绩支撑的确定性机会 [9] - 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短期机会 [11]
智元正式入主!A股“10倍股”披露收购细节!
证券时报· 2025-09-24 14:56
要约收购方案 - 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计划以每股7.78元要约收购上纬新材37%股份 对应149,243,840股 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11.61亿元 [1][4] - 收购方已提前存入2.32亿元作为履约保证金 要约收购期限为30个自然日 从9月29日至10月28日 [1][4] - 智元恒岳由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 [4] 股权变更与控制权 - 9月22日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智元恒岳与邓泰华通过受让1.21亿股(占总数29.99%)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6] - 此次转让后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合伙合计持有29.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6] - 收购方明确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或业务整合计划 [6] 市场表现与背景 - 智元机器人入主成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首单收购案例 [7] - 公司股价在7月9日至30日期间16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083% 市值从30亿元飙升至371亿元 [7] - 截至9月24日收盘价110.08元/股 较要约收购价溢价约14倍 [4] 公司基本信息 - 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 股票简称上纬新材 代码688585 [3]
上纬新材龙虎榜数据(9月24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收盘价110.08元,涨停,换手率4.33%,振幅9.75%,成交额18.71亿元,因日收盘价涨幅达15%上榜科创板龙虎榜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85.45万元 [2]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18次,上榜次日股价平均涨11.39%,上榜后5日平均涨79.23% [3]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3.25亿元,买入成交额1.82亿元,卖出成交额1.43亿元,合计净买入3947.60万元 [1] - 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国泰海通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海阳西路营业部,买入金额6280.00万元 [1][3] - 第二大买入营业部为广发证券郑州农业路营业部,买入金额3825.62万元 [1][3] - 卖出金额居首的营业部为申万宏源证券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营业部,卖出金额3777.96万元 [1][3] 相关ETF产品 - 数字经济ETF(产品代码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4.58%,市盈率77.23倍 [5][6] - 最新份额为6.6亿份,减少8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00.1万元,估值分位98.90% [6][7]
380亿芯片股筹划购买半导体功率器件公司 股票停牌
新浪财经· 2025-09-24 12:53
今日聚焦 - 华天科技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华羿微电主营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生产销售 股票自9月25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1] - 上纬新材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要约收购1.49亿股(占总股本37%) 要约价7.78元/股 最高资金总额11.61亿元 收购期限为9月29日至10月28日[2] - 精智达向国内重点客户交付首台高速测试机 应用于半导体存储器测试环节 已完成半导体存储测试设备主要产品全面布局[2] - 长川科技股东长川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1122万股(占总股本1.78%) 8月25日至9月24日期间减持计划实施完成[3] 投资与签约 - 恒瑞医药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项目授权给Glenmark Specialty 获1800万美元首付款 最高可获10.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3][4] - 石化油服全资子公司与道达尔能源签订伊拉克油田管线项目合同 金额3.59亿美元(约25.53亿元) 占2024年营收3.15% 履行期41个月[12] 股权变动 - 大龙地产控股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城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0%股权 标的持有北京顺义区4.13万平方米地块[6] - 国家大基金于8月25日至9月24日减持盛科通信854.91万股 持股比例从17.09%降至15%[6] 增减持与回购 - 国芯科技四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4.5%股份 其中西藏津盛泰达拟减持850万股(占2.53%) 天津天创保鑫等拟减持不超0.52%/0.92%/0.53%[5] - 中国巨石拟回购3000万-4000万股股份 回购价不超22元/股 用于股权激励[9] - 金马游乐董事长邓志毅完成减持383.36万股(占2.43%) 原计划减持不超2.99%[10] 合同与项目中标 - 林洋能源中标国家电网1.42亿元采购项目 占2024年营收2.1% 含10个标包[8] 经营与业绩 - 皖维高新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40亿-4.20亿元 同比增长69.81%-109.77% 因外贸份额提升 PVA光学薄膜产销增长 原材料降价及成本管控[13] 研发与获批 - 天士力子公司获TSL2109胶囊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晚期实体瘤 为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累计研发投入2462.51万元 目前国内外无同类双靶点药物进入临床[7] 其他事项 - 华软科技澄清光刻胶相关业务 光引发剂产品2024年收入占比不到2% 电子化学品收入占比不到6%[5] - 张江高科公告股价异动 称基本面无重大变化 主营业务为产业空间建设运营及投资[11] - 影石创新拟授予138.71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 授予价148.92元/股 较收盘价300.31元折价50.41%[14]
A股公告精选 | 智元机器人拟要约收购上纬新材(688585.SH)37%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1:31
要约收购 - 智元恒岳计划以7.78元/股要约收购上纬新材37%股份 对应1.49亿股 最高资金总额11.61亿元 [1] - 智元恒岳已支付2.32亿元履约保证金 要约期限为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 [1] - 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通过协议转让已获29.99%股份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邓泰华为实际控制人 [2] - 合计收购比例将达63.62%至66.99% 当前股价110.08元/股为要约价14倍 [2] 创新药授权合作 - 恒瑞医药将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授权予Glenmark Specialty 获1800万美元首付款 [3] - 最高可获得10.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提成 协议即日生效至销售提成期结束 [3] - 交易旨在拓宽海外市场并提升创新品牌影响力 [3] 药物研发进展 - 天士力子公司获TSL2109胶囊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4] - 该药物为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通过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发挥协同杀伤作用 [4] - 目前全球无同类双靶点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累计研发投入2462.51万元 [4] 业绩预告 - 皖维高新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69.81%-109.77% 达3.40亿元-4.20亿元 [5] 股东股份变动 - 华软科技光引发剂产品收入占比不足2% 属小批量生产 [5] - 大龙地产控股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城竺房地产60%股权 [6] - 新点软件拟以3000万至5000万元回购股份 [6] - 中国巨石拟回购3000万至4000万股 [6] - 中国宝安股东韶关高创增持比例达1% [6] - 汇宇制药股东王晓鹏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6] - 北摩高科股东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2%股份 [8] - 宇晶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28万股 占总股本2.0831% [8] 重大合同中标 - 石化油服子公司签订3.59亿美元合同 [8] - 林洋能源中标1.42亿元国家电网项目 [8] - 青龙管业签订8733.82万元水泥制品采购合同 [8] - 积成电子中标国家电网项目 金额约8183.60万元 [8]
上纬新材: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持股平台智元恒岳计划要约收购37%股份 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
新华财经· 2025-09-24 11:16
收购主体及背景 - 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由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 作为持股平台[1]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上纬新材股份 并于9月23日完成过户登记手续[1]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合计持有上纬新材29.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1] 收购方案细节 - 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上纬新材1.49亿股 占总股本37.00%[1][2] - 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 预计最高资金总额11.61亿元[2] - 收购人已存入2.32亿元履约保证金至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2] - 总体收购计划拟至少收购63.62%股份 至多收购66.99%股份[1] 市场反应及时间安排 - 截至公告日收盘 上纬新材股价20CM涨停报110.08元/股 为要约收购价7.78元的14倍[1] - 要约收购期限为30个自然日 从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2]
上纬新材: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计划要约收购37%股份,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预计最高资金总额11.61亿
格隆汇· 2025-09-24 11:08
要约收购核心条款 - 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计划收购公司37.00%股份 [1] - 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7.78元人民币 [1] - 最高资金需求总额为11.61亿元人民币 [1] 交易执行安排 - 收购期限为30个自然日 自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1] - 收购方已提前存入2.32亿元人民币作为履约保证金 [1] - 保证金存放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 [1]
上纬新材(688585.SH):本次要约收购的要约价格为7.78元/股
格隆汇APP· 2025-09-24 10:37
要约收购基本信息 - 收购方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 系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及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 [1] - 要约价格为人民币7.78元/股 预定收购股份数量为149,243,840股 [1] - 本次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1,161,117,075.20元 [1] 履约安排 - 收购人已将232,223,500.00元存入指定账户 该金额不低于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的20% [1] - 收购人承诺具备履约能力 将根据预受要约股份数量确认结果并履行收购要约 [1] 未来增持计划 - 除本次要约收购外 收购人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安排 [1] - 若后续拟继续增持股份 收购人将严格遵守法规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924行情”这一年!超1500股涨幅翻倍 科创芯片ETF领涨市场
凤凰网· 2025-09-24 10:36
市场总体表现 - A股市值从70.47万亿元增长至105.05万亿元,增长34.58万亿元,剔除新股后市值增长33.04万亿元 [1][3] - 市场个股平均上涨86.2%,中位数涨幅60.6%,1504只个股涨幅超100%,占市场总数28.2% [1][15] - 百元股数量从38只增至170只,增长347.4%,5元以下低价股数量从1127只减少至567只,减少51.3% [1][3] 指数与板块表现 - 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期间涨幅翻倍,通信、电子、综合板块指数涨幅超100% [9][11] - 电子板块涨幅127.16%,通信板块涨幅124.06%,综合板块涨幅108.62% [12][13] - 煤炭板块涨幅仅2.51%,石油石化板块涨幅8.14%,公用事业板块涨幅9.92% [13] 个股表现 - 上纬新材区间涨幅2084.68%,成为涨幅最高个股,市值444.02亿元 [15] - 38只个股涨幅超5倍,3只个股涨幅超10倍,*ST苏吴区间跌幅88.84%,跌幅最大 [15][16] - 寒武纪股价首次突破千元,盘中超越茅台成为新"股王" [4] ETF市场表现 - ETF资产净值规模从2.87万亿元增长至5.33万亿元,增长86.0% [3] - 科创芯片ETF涨幅居前,南方科创芯片ETF涨幅197.65%,规模19.24亿元 [17] - 嘉实科创芯片ETF涨幅197.13%,规模354.12亿元,为规模最大科创芯片ETF [17] 市场里程碑事件 - A股市值历史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沪指时隔10年重返3800点 [4][7] - A股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4万亿元,深市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 [5] - A股成交额连续31日超2万亿元,连续109日超1万亿元 [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电子板块A股市值排名再次登顶,农行总市值首次超越工行 [4] - 创业板市值亚军易主,中际旭创首次超越东方财富 [4] - 舒泰神成为年内第2只"10倍股",美邦股份成为年内首只10连板股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