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升股份(688478)

搜索文档
晶升股份IPO超募5亿上半年转亏 拟收购股价最深跌12%
中国经济网· 2025-09-09 04:33
公司股价表现 - 晶升股份午间收报39.05元 跌幅6.56% 盘中最低价36.50元 跌幅12.66% [1]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为准智能控制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于2025年8月26日停牌 9月9日复牌 [1]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28.9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2]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 - 交易完成后葛思静预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 构成关联交易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中介机构费用和交易税费 [3]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为准智能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4.28亿元 资产净额3.80亿元 [3][4]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392.71万元 净利润2809.41万元 [3][4]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15亿元 净利润2752.90万元 [3][4] - 2023年度营业收入7073.16万元 净利润111.14万元 [3][4] 公司股权结构 - 李辉直接持有16.08%股份 通过关联方间接控制9.39%股份 合计控制25.47%股份 为控股股东 [3] - 本尚科技持有标的公司45.33%股份 为标的公司控股股东 [3] 公司IPO情况 - 2023年4月24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票3459.1524万股 发行价格32.52元/股 [4] - 募集资金总额11.25亿元 净额10.16亿元 较原计划多5.40亿元 [5] - 华泰联合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8249.40万元 [5] - 华泰创新投资跟投比例4.00% 获配138.3660万股 限售期24个月 [5] 公司近期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8亿元 同比减少20.29% [5][6] - 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45.09万元 同比减少121.29% [5][6] - 2025年1-6月扣非净利润-1973.75万元 同比减少213.81% [5][6] - 2025年1-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48.69万元 [5][6] - 2024年度营业收入4.25亿元 同比增长4.78% [6][7]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74.71万元 同比减少24.32% [6][7] - 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3022.58万元 同比减少28.70% [6][7]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78万元 同比增长103.48% [6][7]
芯片股震荡走低 晶升股份跌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9 01:47
芯片股开盘表现 - 晶升股份股价下跌超过10% [1] - 中芯国际复牌后股价下跌超过9% [1] - 通富微电、翱捷科技、佰维存储、盛美上海、至纯科技、全志科技、江波龙等公司股价跟随下跌 [1] 行业整体走势 - 芯片行业板块开盘呈现集体走低态势 [1] - 多家产业链公司出现同步下跌现象 [1] 市场反应 - 板块内个股普遍承压 [1] - 下跌幅度从超过10%到不同程度跟跌 [1]
晶升股份拟定增收购为准智能大部分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08 18:06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为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将于9月9日复牌[2] - 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28.9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3] - 募集配套资金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 总额不超过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发行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3] - 交易对方所获股份设置12个月或36个月锁定期 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锁定期可缩短至6个月 配套资金认购方锁定期为6个月[3] - 交易完成后葛思静及其控制主体预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实际控制人不变[3]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为准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测试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2] - 核心产品包括无线信号综合测试仪和高精度直流程控电源 应用于通信 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等半导体产业链下游检测领域[2]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可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整合 延伸至下游终端应用领域 形成上下游协同关系[2][4] - 通过整合可直接掌握终端客户需求优化设备研发方向 借助标的公司客户资源拓展市场份额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4] 交易进展 - 相关议案已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后续尚需提交股东会及监管机构审批[2] -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3]
晶升股份拟定增收购 为准智能大部分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08 17:57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为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将于9月9日复牌[1] - 股份发行价格定为28.9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2] - 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 总额不超过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发行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2] - 募集配套资金成功与否不影响收购实施 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和中介费用[2] 交易结构 - 交易对方包括北京本尚科技合伙企业 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葛思静等10名主体[1] - 股份锁定期根据标的资产权益持有时间分别设置为12个月和36个月 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锁定期可缩短至6个月[2] - 募集配套资金认购方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2] - 交易完成后葛思静及其控制主体预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2]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为准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测试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1] - 核心产品包括无线信号综合测试仪和高精度直流程控电源 应用于通信 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等半导体产业链下游检测领域[1]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旨在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整合 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1] - 公司作为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供应商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和碳化硅单晶炉设备研发销售 属于半导体产业链起点环节[3] - 通过收购可将产业链延伸至下游终端应用领域 实现业务 客户 经营多维度协同[3] - 能直接掌握终端客户需求优化设备研发方向 借助标的公司现有客户资源拓展市场份额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3] 交易进展 - 相关议案已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后续需提交股东会及监管机构审批[1] -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2] - 预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前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李辉 不构成重组上市[2]
688478,明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08 15:33
交易概述 - 晶升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为准智能控制权 交易对方包括小米智造等10名主体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2][6][7] - 发行股份价格为28.93元/股 复牌日期为2025年9月9日[2][5][8]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李辉持股25.47% 控制权不变 不构成重组上市[8][9] 标的公司业务 - 为准智能主营无线信号综合测试仪和高精度直流程控电源 是检测解决方案供应商[8] - 产品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产品检测 客户覆盖国内头部通信及消费电子厂商[8]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可将产业链延伸至下游终端应用领域 直接掌握终端客户需求[8] - 有助于提升晶体生长设备性能 提供更多垂直整合产品及解决方案[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2亿元/4.06亿元/4.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3.60万元/7101.75万元/5374.71万元[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亿元 同比下降20.29% 归母净利润亏损745.09万元 由盈转亏[9] - 业绩波动主因行业周期性波动 验收产品结构变动及光伏产品毛利率下降[9]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4月低点22.70元/股反弹至停牌前41.79元/股[11] - 年初至停牌日股价涨幅达49.43% 最新市值58亿元[11]
A股重磅!中芯国际、晶升股份明日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9-08 13:54
中芯国际股权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发行价格为74.20元/股[1] - 交易对手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5家机构[1] - 标的公司主要提供12英寸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交易旨在提升资产质量与业务协同性[2] - 交易后主营业务范围不变 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2] - 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9日复牌 停牌前股价为114.76元/股[1][6] 中芯国际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 环比下降1.7%[3] - 第二季度毛利率20.4% 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3] - 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3] - 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4] - 上半年毛利率21.4% 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4]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7% 毛利率指引18%-20%[5] 晶升股份并购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为准智能控制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6] - 标的公司专注于无线通信测试设备 主营无线信号测试仪和程控电源产品[6] - 交易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整合 从设备延伸至终端应用领域[6] - 交易将丰富产品结构 加强市场开拓与客户合作 提升竞争力[7] - 交易完成后将进行业务整合 提振上市公司财务表现[7] - 股票将于9月9日复牌 停牌前股价41.79元/股 总市值57.82亿元[6][8] 行业ETF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10][11] - 近五日涨跌-7.03% 市盈率69.09倍[11] - 最新份额7.8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54.0元[11] - 估值分位93.44%[12]
披露重组预案,晶升股份9月9日起复牌
北京商报· 2025-09-08 13:30
交易概况 - 晶升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为准智能全部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构成关联交易 不构成重组上市 [1] - 公司股票已于8月26日起停牌 将于9月9日开市起复牌 [1] 标的公司业务 - 为准智能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无线信号综合测试仪和高精度直流程控电源 [1] - 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产品的检测领域 [1] 战略意义 - 晶升股份与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均围绕半导体产业链开展 [1] - 通过交易可将产业链由上游"起点"处延伸至终端产品应用领域 [1] - 交易有助于完成半导体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1]
晶升股份: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8 13:07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晶升股份于9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通过多项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议案 [2]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符合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条件的议案》 [2] - 此次交易涉及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 且构成关联交易 [2]
A股重磅!688981、688478,明日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9-08 13:01
公司收购与整合 - 中芯国际拟以74.20元/股发行股份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交易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 [1] - 中芯北方为中芯国际控股子公司 提供12英寸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交易旨在提升资产质量和业务协同性 [2] - 晶升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为准智能控制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 环比下降1.7% 毛利率20.4% 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3][5] - 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 经营利润1.51亿美元 环比下降51.3% [3][5] - 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毛利率21.4% 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5]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7% 毛利率指引18%-20% [6]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中芯国际为全球领先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 提供8英寸/12英寸代工及设计服务、光掩模制造等一站式服务 [2] - 晶升股份主营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 为准智能专注无线通信测试设备 交易可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整合 [9] - 双方客户存在重合 交易有助于晶升股份加强市场开拓 提升产品结构与技术积累 [10] 市场数据 - 中芯国际停牌前股价114.76元/股 总市值9166亿元 [6] - 晶升股份停牌前股价41.79元/股 总市值57.82亿元 [10] - 两家公司股票均于2025年9月9日复牌 [1][2][7][9]
晶升股份公布收购为准智能方案 明日复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12:3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为准智能大部分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将于9月9日复牌[1] - 交易已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尚需股东会及监管机构审批[1] - 交易对方包括北京本尚科技 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 葛思静等10名主体[1] 标的公司业务 - 标的公司为准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无线通信测试设备研发生产[1] - 核心产品包括无线信号综合测试仪和高精度直流程控电源 应用于通信 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等半导体检测领域[1] - 与公司形成上下游协同关系 属于半导体产业链下游检测环节[1][3] 交易方案细节 - 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28.9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2]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发行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30%[2]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和中介费用 成功与否不影响资产收购实施[2] 股权锁定安排 - 交易对方取得股份根据权益持有时间设置12个月或36个月锁定期[2] - 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锁定期可缩短至6个月[2] - 配套资金认购方股份自发行结束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2] 股权结构影响 - 交易完成后葛思静及其控制主体预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2] - 交易前后实际控制人仍为李辉 不构成重组上市[2] -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 战略协同价值 - 公司作为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供应商 主营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和碳化硅单晶炉设备[3] - 通过收购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垂直整合 延伸至下游终端应用领域[1][3] - 可掌握终端客户需求优化设备研发 借助标的客户资源拓展市场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