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科技(688262)

搜索文档
国芯科技:四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4.5%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24 11:4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西藏津盛泰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8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2.53% [1] - 股东天津天创保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174.1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52% [1] - 股东天津天创华鑫现代服务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309.9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92% [1] - 股东魏宏锟计划减持不超过178.0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53% [1] 减持安排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起3个月内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减持原因 - 基金退出需求 [1] - 个人资金需求 [1]
国芯科技:股东西藏泰达拟减持不超过85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1:43
股东减持计划 - 西藏津盛泰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5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53%,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全部所持股份[1] - 天创保鑫、天创华鑫和魏宏锟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89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67%,其中天创保鑫拟减持174万股,天创华鑫拟减持310万股,魏宏锟因个人资金需要拟减持178万股[1][2] - 所有减持均按市场价格进行,减持窗口为公告披露后3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相关股东均为持股5%以下非控股股东[1][2] 公司股权结构 - 西藏泰达不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而天创保鑫、天创华鑫与魏宏锟构成一致行动关系[1] - 减持计划系为履行招股说明书中关于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的承诺,减持原因包括基金退出需求和个人资金需要[1][2] 业务构成与市值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集成电路行业,占比达99.93%[3] - 当前公司市值为108亿元,每股收盘价为32.01元[4]
国芯科技(688262)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意见
2025-09-23 08:30
激励计划流程 - 2025年9月12日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议案[1] - 9月13 - 22日内部公示拟授予激励对象名单[1] - 2025年9月24日发布公告[6] 激励对象情况 - 激励对象为在任董事、高管等,无独立董事[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为激励对象合法有效[5]
国芯科技(688262)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9-22 08:30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业务收入9336.12万元[26] - 2024年度信创和信息安全业务收入14019.13万元[26] - 2025年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信创与信息安全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30%[26] - 2026年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信创与信息安全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40%、108%[26] - 2026年公司需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数[26] 激励计划 - 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归属前须满足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26]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达标归属比例为100%,未达标为0%[27] - 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分A、B、C、D四档,归属比例分别为100%、70%、0%[27] 授权事项 - 授权董事会办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变更与终止等相关事宜[36] - 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办理股权激励计划审批、登记等手续[36] - 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和办理注册资本变更登记[36] - 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委任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36] - 董事会进一步授权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士行使相关权利[37]
国芯科技连亏2年半 2022上市超募16.6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8: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减少34.74%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41.1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8255.99万元扩大4.6%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5253.57万元,上年同期为-1974.29万元 [1][2] 历史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4.49亿元,2024年增长至5.74亿元 [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69亿元,2024年扩大至1.81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2.86亿元,2024年改善至-7642.30万元 [2] 首次公开发行 - 2022年1月6日科创板上市,发行6000万股,发行价41.98元/股 [3]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25.19亿元,较原计划6.03亿元超额16.60亿元 [3] - 发行费用总额2.56亿元,其中承销费用2.37亿元,保荐费用94.34万元 [3] 资本运作 - 2023年实施权益分派,每股现金红利0.25186元,每股转增0.402978股 [3] - 募集资金拟投向云端信息安全芯片、SoC芯片设计平台及RISC-V架构CPU内核项目 [3]
国芯科技涨2.01%,成交额2.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3.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30.94元/股,成交2.24亿元,换手率2.18%,总市值103.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93.99万元,特大单买入1346.87万元(占比6.00%)及卖出1320.98万元(占比5.88%),大单买入4341.33万元(占比19.34%)及卖出3973.22万元(占比17.7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70%,近5日涨3.72%,近20日跌2.61%,近60日涨16.01%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4日净买入7389.49万元,买入总额1.57亿元(占总成交额14.47%),卖出总额8303.81万元(占总成交额7.66%)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领域 [2] - 收入构成: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42.19%、芯片定制服务28.54%(含量产服务22.06%和定制服务6.48%)、IP授权0.70%、其他0.0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信息安全、长安汽车概念、网络安全、数字货币、信创概念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减少34.74%,归母净利润-8641.12万元,同比减少4.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999.96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6万户,较上期减少3.37%,人均流通股9942股,较上期增加3.49% [2]
量子计算有望加速落地
东方证券· 2025-09-21 02:0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有望加速落地 英伟达等头部算力厂商持续布局该领域[3][8] - 量子计算成为国内外政府重点关注的科技前沿领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量子科技[8] - 国内外量子计算企业持续推进商业化应用进程 在气象预测 金融分析等领域探索多种解决方案[8] 投资建议与标的 - 相关标的包括国内量子计算领先企业国盾量子(688027 未评级)[3][9] - 布局量子安全芯片的国芯科技(688262 未评级)[3][9] - 产品可应用于量子科技项目的腾景科技(688195 未评级)[3][9] - 华工科技(000988 买入)[3][9] 行业动态与事件 - 本源量子启动IPO辅导备案[8] - PsiQuantum完成10亿美元E轮融资 估值达到70亿美元 英伟达旗下NVentures参与投资[8] - 英伟达近期连续投资量子计算企业 包括Quantinuum(离子阱技术) QuEra Computing(中性原子路线) PsiQuantum(光量子路线)[8] - 英伟达2024年11月推出NVIDIA CUDA-Q平台 2025年6月宣布在Grace Blackwell 200芯片上搭载CUDA-Q软件工具包[8] 政策与合作协议 - 2025年9月16日英国和美国签署《科技繁荣协议》 重点开发量子科技等领域 推进可信可互作的量子技术标准[8] - 2025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强调加强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8] 技术进展与应用 - 2025年9月Riverlane实时量子纠错系统Deltaflow 2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安装[8] - 2025年5月D-Wave Quantum推出下一代量子计算机Advantage2 通过量子云服务商业化提供[8] - 2025年5月本源量子推出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支持500+量子比特[8] - 2025年上半年国盾量子为中电信量子集团提供的"天衍-504"超导量子计算机完成验收 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8]
【财经面对面】如何抢抓AI发展浪潮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新华财经· 2025-09-17 08:25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为芯片产业带来新机遇 [1] - AI应用商业化落地加速催生软硬件需求 尤其对自主可控产业链带来发展新机遇 [1] - 中国AI芯片产业发展迅速 在端侧和边缘侧应用场景丰富性全球领先 [1] - 端侧与边缘侧终端产品主要为中国制造 意味着巨大市场空间 [1] 国内外产业差距与机遇 - 国内芯片制造工艺和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2] - 通过系统架构优化 算法创新 工艺提升和专业化设计 国产芯片具备后来居上潜力 [2] - 中国应用场景丰富 产业链齐全为国产AI芯片提供成长土壤 [2] 发展路径与建议 - 终端产品应用 软件 算法和芯片一体化创新有助于中国AI芯片走在世界前列 [1] - 打造产业联盟推进上下游协同破局 [2] - 政府可设立专项产业基金 对使用国产芯片设计的大模型给予补贴 [2] - 鼓励国有企业和政府在特定领域应用国产芯片 [2] -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相关专业强化人才培养 [2] 公司战略与技术储备 - 国芯科技自2017年致力于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功耗RISC-V架构嵌入式CPU技术 [1] - 公司形成深厚嵌入式CPU IP储备 为客户提供IP授权 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 [1] - 国芯科技当选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 未来将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驱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国芯科技(688262)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16 10:02
业绩情况 - 2024年1 - 6月及2025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255.99万元、-8641.12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幅度扩大[6]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7057.99万元,同比下降34.74%;净利润-8641.12万元,同比减少385.13万元[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40%,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54%,投资收益同比减少47.82%[8] - 2025年上半年定制芯片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1.33%,自主芯片和模组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21%[2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减少110.68万元[2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5253.56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23] - 2025年6月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2102888794.46元,同比下降4.19%[20]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为3313985930.54元,同比增长3.55%[20]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上年同期为-0.25元/股,变动幅度-4.00%;稀释每股收益变动幅度相同[22] - 2025年1 - 6月研发费用15335.54万元,同比增长6.4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9.90%,上年同期为55.14%,增加34.76个百分点[26] 采购情况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 - 6月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71.24%、84.75%和81.50%[11] 股权情况 - 截至报告出具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21.32%股权,持股比例较低[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郑茳等直接持有公司3682.4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96%[39] - 2025年上半年控股股东等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数未发生增减变动[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等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41] 研发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申请专利23项(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1项、集成电路布图4项、商用密码证书2项;授权专利18项(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21项、商用密码证书2项[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有效专利173项(发明专利164项)、累计有效软件著作权229项、有效集成电路布图44项、商用密码证书41项[27][28]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25.188亿元,扣除发行费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2.6237607582亿元[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6358.84元[33][35][37] 合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规定须保荐人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等未受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等[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出现社交媒体报道相关应披露未披露等事项[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发生需督促说明并限期改正的情形[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5]
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后量子密码技术:应对量子计算威胁的关键防线
民生证券· 2025-09-16 0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有望成为解决AI算力瓶颈的颠覆性力量 凭借指数级并行处理能力、全域协同特性与超低能耗优势 从根本上颠覆传统计算架构 [1][3] - 量子计算对传统密码体系构成严峻威胁 其强大计算能力可能破解基于大整数分解的加密系统 [1][3][30] - 后量子密码技术是应对量子计算威胁的关键防线 旨在构建能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新型密码体系 [1][3][32] - 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2023年达47亿美元 预计2035年将超过8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4.8% [1][27] - 美国在后量子密码领域全球领先 中国处于标准完善与产业试点阶段 国内龙头企业正加速布局 [1][36][40][47] 量子计算技术发展 -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特性 包括叠加、纠缠和量子干扰 基本信息单位为量子比特 [7] - 相比传统计算 量子计算具有更强并行计算能力 可同时对2^n个数进行数学运算 并具备更低能耗 [10][11] - 量子计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数量指数级增长 2019年谷歌验证"量子优势" 2020年中国建成76光子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14] - 超导量子计算进展最为亮眼 因具备保真度高、运算速度快、扩展性好、可控性强等优势 [21] - 量子计算应用已拓展至金融、化工、人工智能、医药、汽车、能源等多个领域 [23][25] 后量子密码技术体系 - 后量子密码技术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基于格的密码算法、基于哈希的后量子密码算法、基于编码的密码算法、基于多变量的后量子密码算法和基于同源的后量子密码算法 [32][33] - 美国NIST已标准化两个密钥封装算法和三个签名算法 包括ML-KEM、ML-DSA、SLH-DSA等 [36] - 美国计划2030年前完成后量子密码标准迁移 政府与科技企业积极推动技术落地 [37] - 中国密码学会2019年组织全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 2023年国家标准委开展后量子密码标准前瞻研究 [40] - 国内在芯片研究、开源密码库和应用试点方面取得进展 如华夏银行区块链试点和中国电信5G核心网部署 [41][43] 国内企业布局情况 - 三未信安:自主研发全系列抗量子密码产品 涵盖密码芯片到密码系统 支持NIST四种标准算法 [47][48] - 天融信:战略投资问天量子 推出国内首张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 采用"后量子密码SoC+量子随机数芯片"双芯架构 [51][52] - 电科网安:发布"量铠"抗量子密码系列产品 实现敏捷架构设计、全栈算法支持和高能效硬件加速 [54] - 吉大正元:构建后量子PKI系统 推出多款后量子密码硬件设备 与中电信量子合作实现"量子密钥+后量子算法"双重防护 [57][58] - 国盾量子:构建全球首个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 实现1000公里跨域量子密信电话 [61] - 格尔软件:完成全线密码产品抗量子能力升级 支持国际和国内抗量子算法 在金融行业开展试点 [65] - 国芯科技:与问天量子等组建联合实验室 研发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 产品已应用于电力等领域 [68] 投资标的建议 - 后量子密码技术标的:国盾量子、三未信安、吉大正元、天融信、电科网安、格尔软件、国芯科技 [3][4][72] - 量子计算相关标的:启明星辰、科大国创、禾信仪器、神州信息、科华数据、中国长城、光迅科技、紫光国微、亨通光电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