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北人(688218)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北人(68821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9: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为6.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19.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75%[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44.93%[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1%,同比减少4.29个百分点[23]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921.6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19.84万元[36]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11%至69,921.67万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9.81%至52,874.26万元[175]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23%至69,329.4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19.82%至52,612.74万元[176]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11%,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17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6%,同比增加1.41个百分点[23] -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7.04%至579.37万元[175]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上升7.32%至4,165.96万元[175] - 公司管理费用同比上升5.79%至5,203.09万元[175] - 研发费用增长7.32%至41,659,565.61元[193] - 研发投入总额为41,659,565.61元,同比增长7.32%,占营业收入比例5.96%[1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3.0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07%[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8004万元,第二季度为168万元,第三季度为-1923万元,第四季度为8416万元[2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6.07%至-1,343.06万元,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175]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1.46%至-1,416.13万元,主要因购买理财未到期[175]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4.89%至-5,265.43万元,主要因偿还借款及现金分红[1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430,551.85元,同比下降126.07%[195] 业务线表现(汽车业务) - 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85,095,898.22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4.39%,同比下降27.19%,毛利率提升3.27个百分点至26.24%[178][179]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产品总收入569,707,500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2.17%,同比下降28.09%,毛利率提升4.75个百分点至27.15%[180] - 焊接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直接材料成本下降36.43%至279,390,137.98元,占总成本53.11%[184]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直接材料成本下降33.99%至320,074,485.23元,占总成本60.84%[184] - 定制夹具直接材料成本下降69.13%至4,910,434.48元[185] 业务线表现(储能业务) - 储能业务收入及利润贡献低于预期,对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24] - 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储能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5] - 储能业务销售收入87,721,605.13元,同比增长643.99%,但毛利率下降19.82个百分点至8.83%[178][180] - 储能系统直接材料成本增长726.33%至52,548,124.00元,占总成本9.99%[184] - 储能系统销售量60.53MWh,同比增长808.18%,库存量168.14MWh,同比增长86.65%[181][182] - 储能系统直接材料成本大幅增长726.33%至52,548,124.00元[185] 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692,358,132.14元,同比下降18.34%,毛利率提升1.48个百分点至24.09%[178] -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完成香港北人、墨西哥北人和德国北人的设立[38] - 公司2024年在墨西哥、欧洲的首批项目顺利启动,获得全球化汽车零部件头部客户认可[34] - 境外资产规模为11,762,296.21元,占总资产0.65%[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具体内容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部分[3] - 储能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降,公司以风险管控为核心,适度放缓客户开发节奏[41] - 公司探索低空经济领域,投资紫熹阳通航,培育"飞行+文旅"新型商业模式[43] - 公司计划通过储能智能生产线至资产运营全链条打通商业模式[154] - 储能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标准不完备且价格战突显[161] - 海外业务以欧元、美元结算,存在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益风险[165] - 国内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面临下行压力[165] 研发和创新 - 公司2024年推出新产品"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BR-InMan)",基于国产开源大模型构建焊接工艺推理引擎[35] - 公司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已完成第一代产品开发测试和客户试用,2025年将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39] - 新产品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BR-InMan"采用多模态感知和智能化决策技术,适用于电梯、船舶等行业[44] - 公司在IOT系统软件开发平台、2D/3D视觉系统、激光工艺应用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45] - 公司自主研发的SCADA+系统服务了众多优质头部客户,解决生产现场难题[35] - 公司研发的汽车底盘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产品进入宝马、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等汽车体系[101]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产线单条产能为2GWh,已投产两条产线总产能达4GWh[129] - 研发柔性力控系统及焊缝视觉引导打磨解决方案,突破大型结构件智能打磨技术[126] -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融合AI智能决策、多模态传感等技术实现工艺智能化[127] - MES系统实现电芯、模组、PACK全制程100%质量检测与追溯[129]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6%[22]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8.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3%[22] - 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66,432.29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48.37%[166]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含合同资产)为25,470.3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8.55%[167] - 存货增长34.27%至664,322,885.75元,主要因海外项目在制备货[197] - 货币资金下降39.95%至154,400,999.93元[197] - 其他应收款激增671.92%至18,873,460.45元[19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新增2,980,000元,占总资产0.16%[198] - 在建工程减少3,355,232.14元(降幅100%),因厂房及设备转固[198] - 使用权资产下降至4,855,032.24元(降幅75.89%),因处置子公司及厂房退租[198]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至7,006,202.78元(降幅94.99%)[198] - 应付票据增长35.04%至102,858,624.32元,因采购量增加[198] - 长期借款激增170.04%至105,314,626.41元[198] 股东回报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9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2,130,314.22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8.96%[5]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118,601,725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2,126,387股后,参与分红的股份总数为116,475,338股[5] - 公司2024年度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公司治理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朱振友、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金杰慧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金杰慧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行业和市场趋势 - 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82] - 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较2020年翻番,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将迎来重大机遇[83]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远大于本体市场,汽车制造业和电气电子设备是首要应用行业[84] -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达到20%,2030年达到25%[87] - 储能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产能过剩和政策调整推动整合[87] - 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多元化,从峰谷套利转向综合能源管理如VPP虚拟电厂[89] - 储能盈利模式从依赖峰谷价差转向电力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收益[90] - 储能产品技术趋向标准化,对交付效率、质量和成本要求极致[91] - 工商业储能产品场景多元化,不同省份充放电时段和气候环境差异大[93] - 2023年储能市场需求快速爆发,电芯、PCS、BMS、EMS迎来标准化浪潮[115] - 2023年后工商业侧储能峰谷价差拉大,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市场增速显著[116] - 2024年工商业储能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116] - 液冷方案成本已与传统风冷方案相当,将成为未来电池温控主流选择[118] - 工商业储能场景高度分散,包括工厂、工业园区、商场等,规模通常在百MWh以下[119] - 工商业储能政策优化分时电价机制,通过峰谷价差扩大提升套利收益[122]
江苏北人(688218)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9:0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95%,从上年同期的134,141,876.04元降至本报告期的77,869,532.60元[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44.18%,从上年同期的4,276,331.11元降至本报告期的-18,994,777.56元[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926.19%,从上年同期的2,387,852.62元降至本报告期的-19,728,084.54元[3][6]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同比下降500.00%,从上年同期的0.04元/股降至本报告期的-0.16元/股[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48个百分点,从上年同期的0.45%降至本报告期的-2.03%[3]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7,869,532.60元,同比下降42%[1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3,844,696.73元,而2024年同期盈利6,731,710.06元[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94,777.56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4,276,331.11元)[16] - 少数股东损益为-4,849,919.17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2,455,378.95元)[16] - 综合收益总额为-23,626,227.30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6,731,710.06元)[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0.04元/股)[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32%,从上年同期的10,629,774.26元增至本报告期的11,301,804.58元[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增加6.59个百分点,从上年同期的7.92%增至本报告期的14.51%[3]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0,629,774.26元增至11,301,804.58元,增幅6.3%[1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365,689.31元,较上年同期的-80,044,429.32元有所改善[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2,064,771.74元,同比增长0.7%(上年同期为151,004,309.64元)[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365,689.31元,同比亏损收窄40.8%(上年同期为-80,044,429.32元)[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870,805.40元,同比增长252.9%(上年同期为20,650,707.29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82,380.61元,同比下降28.5%(上年同期为25,024,074.20元)[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9,696,778.84元,同比基本持平(上年同期为199,945,516.08元)[2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435,831,995.15元,较2024年底增长4.6%[11] - 存货从2024年底的664,322,885.75元增至783,112,375.55元,增幅17.9%[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160,662.83元降至123,060,341.10元,降幅38.8%[11] - 合同负债从297,777,922.51元增至379,391,503.07元,增幅27.4%[12] - 长期借款从105,314,626.41元增至120,385,642.36元,增幅14.3%[13] - 公司总资产从1,808,924,637.63元增至1,867,971,621.76元,增幅3.3%[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945,711,456.86元降至926,935,148.73元,降幅2%[13] - 总资产同比增长3.26%,从上年度末的1,808,924,637.63元增至本报告期末的1,867,971,621.76元[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1.99%,从上年度末的945,711,456.86元降至本报告期末的926,935,148.73元[4]
江苏北人(688218)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5-04-29 09:01
关于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目 录 1、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 审核说明 2、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委托单位: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单位: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联系电话:0571-88879067 关于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审核说明 中国杭州市钱江新城新业路 8号 UDC 时代大厦 A 座 5-8 层、12 层、23 层 Floors5-8,12and23,Block A,UDC Times Building,No.8 Xinye Road, Qianjiang New City,Hangzhou Tel.0571-88879999 Fax.0571-88879000 www.zhcpa.cn 目 录 | | 页 次 | | --- | --- | | 一、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 | | | 审核说明 | 1-2 | | 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 3-4 | ...
江苏北人(688218)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9 09:01
审计相关 - 审计江苏北人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 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 其他 - 报告日期为2025年4月28日[10]
江苏北人(688218) - 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9 09:01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营业收入6.99亿元,较2023年的8.54亿元下降18.10%[27] - 2024年度净利润5.29亿元,较2023年的10.13亿元下降47.73%[27] - 2024年末资产总计18.09亿元,较2023年末的18.69亿元下降3.22%[23] - 2024年末负债合计8.69亿元,较2023年末的9.21亿元下降5.61%[25]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9.40亿元,较2023年末的9.49亿元下降0.95%[25] 财务数据变动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3.73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24%[23]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4.36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9%[23]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7.29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3.94%[25]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4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1.05%[25] 关键审计事项 - 公司收入确认被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8] -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被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1]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处理因类别而异[91]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资产和财务担保合同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06] - 公司存货取得按实际成本计量,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124] - 公司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182] 注册资本变更 - 2024年部分激励对象84,320份股票归属,变更后注册资本为11860.17万元[62] - 2023年部分激励对象行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11851.74万元[61] 其他重要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合计688,637,955.86元[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24,315,070.11元[11]
江苏北人:2024年报净利润0.45亿 同比下降45.1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8:3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 38元 同比下降44 93% 2023年为0 69元 2022年为0 27元 [1] - 每股净资产7 97元 同比微增0 25% 2023年为7 95元 2022年为7 32元 [1] - 营业收入6 99亿元 同比下降18 15% 2023年为8 54亿元 2022年为7 38亿元 [1] - 净利润0 45亿元 同比下降45 12% 2023年为0 82亿元 2022年为0 32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4 81% 同比下降47 14个百分点 2023年为9 10% 2022年为3 72%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4216 79万股 占流通股35 58% 较上期减少387 25万股 [1] - 朱振友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2166 31万股 占比18 28% 持股未变动 [2] - 中信建投证券持股263 96万股 占比2 23% 减持29 82万股 [2] - UBS AG 管喜开 苏镜芳为新进股东 分别持股94 28万股 93 11万股 92 63万股 [2] - 上海明湾资产 东吴证券资管计划 李定坤退出前十大股东 原持股分别为146 30万股 134 13万股 109 89万股 [2] 分红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 9元(含税) [3]
江苏北人: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899.48万元
快讯· 2025-04-29 08:0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7786.95万元,同比下降41.95% [1] - 净亏损1899.48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427.63万元 [1]
中邮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221.29万元
快讯· 2025-04-28 12:0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29亿元,同比增长9.62% [1] - 净亏损2221.29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982.04万元 [1] 经营状况 - 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但亏损幅度扩大 [1]
广东大手笔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后市投资机会关注这三类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4-02 02:40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大洋电机涨停(+10.04%) 现价7.67元 双林股份(+8.52%) 肇民科技(+9.04%) 江苏北人(45.47%) 江南奕帆(+12.06%) 三丰智能(+4.34%)等涨幅居前 [1][2] - 其他涨幅显著个股包括:天和磁材(+6.09%) 龙溪股份(45.72%) 鼎智科技(+4.65%) 大地熊(+4.59%) 祥明智能(44.26%) [2] 广东省产业政策支持 - 出台12条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发展 包括对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最高给予5000万/1000万财政支持 [3] - 推动广深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交易场所 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将获资助 [3] - 探索"监管沙盒"模式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AI安全实验室 加快AI领域立法 [3] 机构产业观点 - 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量产/应用迭代阶段 今年增量最大方向 关注三类公司:①头部本体厂商 ②降本能力强的零部件企业(灵巧手/电子皮肤等) ③具备应用场景的环节(工厂/矿山) [4] - 外骨骼机器人受益AI+工业控制技术 在老龄化背景下康养/劳动力替代需求广阔 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及设备企业 [4]
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3-28 23:3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韦莉女士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任期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1] 聘任情况 - 经董事长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韦莉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1] - 韦莉任期自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1] 任职资格 - 韦莉未持有公司股份,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他董监高无关联关系 [2][4] - 韦莉无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不得任职情形,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任职资格符合相关规定 [2] - 韦莉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 [4] 个人履历 - 韦莉为中国国籍,1978年生,拥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 [4] - 曾任职于美国赛智集团、深圳菁英时代等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等职 [4] - 曾在东莞勤上光电、萨驰华辰机械、江苏澄星磷化工等公司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或董事会秘书 [4] - 2021年2月任职于公司,现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4] 联系方式 - 公司董事会秘书电话0512 - 62886165,传真0512 - 62886221 [3] - 邮箱ir@beiren - tech.com,地址为苏州工业园区淞北路18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