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安世纪(688201)
icon
搜索文档
信安世纪:关于参加2022年度软件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16 10:12
证券代码:688201 证券简称:信安世纪 公告编号:2023-033 关于参加 2022 年度软件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视频和线上文字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6 月 19 日(星期一)16:00 前通过电话、邮 件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文字互动环节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 题进行回答。 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18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 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参加上海 证券交易所于 2023 年 06 月 20 日下午 14:00-15:00 举办的 2022 年 度软件专场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说明会类型 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视频和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的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 ...
信安世纪(68820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1,666,460.77元,同比下降19.29%[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1,666,460.77元,同比下降19.3%[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702,084.76元,同比下降22.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71,787.33元,同比下降1,981.20%[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2,571,787.33元,同比下降1933.8%[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0,591,722.59元,同比下降153.2%[20]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40,541,885.39元,同比增长54.5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8.47%[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40,541,885.39元,同比增长54.5%[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9,479,478.06元,同比增长228.1%[2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821,093.72元,同比下降24.84%[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821,093.72元,同比下降24.8%[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66,813.84元,同比下降2.7%[2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86,222.72元,同比下降54.7%[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16,933.18元,同比下降62.4%[2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99,543.46元,同比下降74.4%[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249,424.12元,同比下降419.9%[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5,358,114.05元,同比下降55.8%[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6,644,084.64元,同比增长77.6%[22]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1,257,047,925.59元,同比下降5.96%[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总额为637,304,461.92元,较2022年底的701,190,579.26元有所下降[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19,743,463.67元,较2022年底的627,579,869.45元略有减少[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总额为117,200,398.54元,较2022年底的164,256,488.64元显著下降[1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3,452,858.06元,较2022年底的11,692,303.75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26,394,668.99元,较2022年底的1,152,821,656.32元略有下降[1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为159,873,741.16元,较2022年底的184,937,014.19元有所减少[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359,865,571.47元,较2022年底的384,082,822.99元有所下降[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325,935,820.61元,同比下降5.4%[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存货为85,146,854.08元,较2022年底的77,512,223.70元有所增加[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存货为83,024,130.14元,同比增长9.8%[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为501,678,631.93元,较2022年底的506,554,750.17元略有减少[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为492,146,897.91元,同比下降0.9%[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商誉为83,011,486.65元,与2022年底持平[1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长期股权投资为145,249,503.63元,同比增长2.7%[1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付账款为94,091,853.63元,同比下降4.6%[18] 费用与收益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9.70%,主要由于销售人员及薪酬增长,并计提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6]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69.25%,主要由于长账龄库存商品增加[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53.35%,主要由于收回的货款增加[6]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53.75%,主要由于收到增值税退税款增加[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92,214,075.36元,同比增长30.4%[13] 筹资活动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187,400元,同比增长256.6%[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2,143.46元,同比增长412.3%[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433,154.29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199,543.46元,同比增长291.1%[22]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63元,同比下降1,306.55%[4]
信安世纪(68820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7 16:00
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6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0,307,613.47元(含税),占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69%[5]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8股,合计转增66,157,957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203,987,035股[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已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不实施送股[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维持每股现金分红金额不变[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维持每股转增股数不变[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调整现金分红总额和转增股本总额[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归属/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时进行调整[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800,000元[5] - 公司总股本为137,829,078股[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58,076,109.27元,同比增长25.4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924,540.37元,同比增长6.3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5,548,322.01元,同比增长8.80%[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870,758.88元,同比下降22.42%[1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52,821,656.32元,同比增长12.31%[17] - 2022年末总资产为1,328,770,448.71元,同比增长9.94%[17]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807.61万元,同比增长25.4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92.45万元,同比增长6.3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554.83万元,同比增长8.80%[18]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88%,同比减少2.10个百分点[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11%,同比减少1.57个百分点[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32%,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18] - 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46,857,609.4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506,779.27元[20] - 公司全年研发费用为13,370.96万元[22] - 公司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为26,307,622.45元,当期变动为-87,581,669.06元[2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07%,金融行业收入增长达到48.81%[24] - 公司产品收入为57,680.92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7.65%,其中数据安全产品和通信安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8.48%和41.15%,云安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2.59%[24]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33,709,633.35元,同比增长33.07%[10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32%,较上年增加1.17个百分点[103]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431人,同比增长39.94%[104] - 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31,999.84万元,本期投入4,661.16万元,累计投入24,111.97万元[105] - 新一代安全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4,390.27万元,本期投入1,329.96万元,累计投入8,748.77万元[109] - 面向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596.77万元,本期投入312.86万元,累计投入3,173.27万元[113]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24个,获得134个,申请软件著作权210个,获得208个[103] - 研发部门员工股权激励计提了股份支付,导致研发费用变动幅度较大[10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08人增加到431人,增长率为39.94%,占员工总数的47.52%[115][11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8,503.57万元增加到10,955.23万元,但平均薪酬从27.61万元降至25.42万元[115] - 公司新增34项发明专利,累计取得154项专利,其中134项为发明专利[117] - 公司新增64项软件著作权证书,累计取得208项软件著作权证书[117] - 公司牵头或参与编制了6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9项国家标准和31项行业标准[116]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7人,本科356人,专科16人[115]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257人,30-40岁137人,40-50岁35人,50-60岁2人[115] - 公司取得22个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和19个公安部销售许可证[117] - 公司与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等产品建立产品兼容性互认,取得27份产品互认证书[117] - 公司在金融领域拥有280余家银行客户,包括20家外资银行[118][119]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807.61万元,同比增长25.44%[1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392.45万元,同比增长6.36%[1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54.83万元,同比增长8.80%[129] - 营业成本187,506,456.91元,同比增长28.19%[130] - 销售费用91,516,313.01元,同比下降4.18%[130] - 管理费用57,838,003.20元,同比增长39.81%[130] - 研发费用133,709,633.35元,同比增长33.07%[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870,758.88元,同比下降22.42%[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572,498.31元,同比增长113.14%[13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968,527.70元,同比下降114.08%[130]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3.07%,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长39.94%及股权激励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42%,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及营业收入增长25.44%[1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涨113.14%,主要因赎回理财产品[1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降低114.08%,主要因无募集资金及完成现金股利分配[13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8,076,109.27元,较上年增长25.4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57,513,512.32元[134] - 金融行业营业收入444,905,218.01元,同比增长48.81%,毛利率72.23%[134] - 信息安全产品营业收入576,809,164.18元,同比增长29.72%,毛利率71.37%[134] - 信息安全产品生产量6,588台,同比增长27.18%,销售量6,578台,同比增长36.05%[13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4,763.8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43%[140]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为1.47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2.43%[14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28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2.70%[14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18%,为9151.63万元[143]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9.81%,主要由于新办公楼交付但未使用,仍需租赁原办公地点[14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3.07%,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及薪酬增长[1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42%,为7287.08万元[1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13.14%,主要由于赎回理财产品[145] - 货币资金同比增加74.81%,达到1.849亿元,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货款增加[148]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57.58%,达到3.841亿元,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增长[149]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投资745万元,主要为投资北京信安恒泰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51] - 公司2022年总营收为40,801,231元,同比增长48.0%[174]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19,584,951元,同比下降67.6%[174]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60,385,822元,同比增长48.0%[174] - 公司2022年公积金转增股本1,231元[173] 公司地址及上市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建枫路(南延)6号院2号楼1层101[15]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建枫路(南延)6号院2号楼1层101,邮政编码100096[16]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信安世纪,股票代码为688201[1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牵头或参与了9项国家标准和31项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并承担了国家级课题项目《面向海峡两岸多源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24] - 公司研发了安全认证网关(NetIAG)、数据加解密服务系统(NetEDS)和密码模块软件(iSEC)等多款新产品,新发布的NetPEC隐私计算产品已通过专项测评[24] - 公司完成了全系列产品的信创适配工作,信创产品收入逐年提高,报告期内获得62项软件著作权书和34项发明专利[24] - 公司形成了身份安全、通信安全、数据安全、移动安全、云安全和平台安全六大产品系列,并积极部署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安全产品[26] - 公司电子签章系统(NetSeal)结合传统印章与电子签名技术,采用PKI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确保电子文档的完整性、不可篡改性和签名行为的不可否认性[37] - 可信时间戳服务器(NetTSA)通过精确时间源和高强度安全机制,为电子数据提供可信的时间戳服务,确保数据的时间防抵赖性[38] - 数据加解密服务系统(NetEDS)基于商用密码算法,提供统一密钥管理、通用数据加解密和数据库加解密服务,降低非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风险[39] - 密码模块软件(iSec)支持SM2、SM3、SM4等商用密码算法,提供加解密、签名验证、证书解析等基础密码运算功能[40] - 隐私计算平台(NetPEC)以多方安全计算为基础,综合运用同态加密、混淆电路等技术,实现多机构联合协同计算和数据融合,解决数据孤岛和隐私保护问题[41] - 移动统一认证安全管理平台(MAuth)采用密钥分割和协同签名技术,为移动端提供数字证书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协同签名服务,提升移动应用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42] - 密码应用一体化系统(CCypher)采用密码超融合架构,将虚拟化计算、网络和密码整合到同一系统平台,提供云计算环境中的身份、数据和通信安全服务[45] - 密码安全服务管理平台(CSSP-Cloud)以“密码即服务”为核心理念,实现密码设备资源池的弹性调度管理和租户化管理,解决业务上云过程中的密码应用安全性合规难题[46] - 密码安全可视化监管系统(NetCVM)采用B/S架构,提供统一的密码应用设备集中监管服务,实时监控密码应用设备的状态和密码服务的状态[47] - 公司研发模式采用“前沿技术驱动创新+业务需求驱动创新”的双线创新机制,设有信息安全研究院、产品部门和测试部门,确保产品研发的质量和创新[5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数字证书与加密协议格式的快速解析和判定技术,已取得ZL200910181164.8等1项发明专利授权[87] - 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才,保持在密码行业中具有相对较强的先发技术与研发优势[87] - 公司加强高效安全的容灾技术和集群技术,提升容灾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87] - 公司优化隐私计算中的密码实现,研究隐私计算中半同态、不经意传输等新型密码技术[87] - 公司NetPEC隐私计算平台顺利通过中国信通院的测评[87] - 公司在移动、云架构和虚拟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为移动安全和云安全市场提供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87] - 公司在智能流量学习、用户行为分析等方面的探索,有助于产品深入应用场景,贴近行业[87] - 公司17项核心技术全部为自主研发、原始创新,并获得相关的发明专利[87] - 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于证书认证系统、动态密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等产品中[87] - 公司通过零信任产业标准工作组零信任系统服务接口兼容性认证[87] - 高性能动态可配置的API网关技术已成熟应用于证书认证系统、动态密码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1项在申请中[88][89] - 高效安全的容灾技术和集群技术已应用于证书认证系统、动态密码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1项在申请中[90] - 网络传输加密与处理技术已应用于应用安全网关、应用交付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9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在申请中[91] - 高性能网络产品架构技术已应用于应用安全网关、应用交付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8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4项在申请中[91] - 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行为分析鉴别技术已应用于安全认证网关、移动安全认证系统等产品中,已有1项专利技术在申请中[92][93] - 网络密钥安全派生与协同签名技术已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12项发明专利授权[93] - 移动威胁态势感知技术已应用于安全认证网关、移动安全认证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报告期内新增1项专利技术,共有2项在申请中[93] - 云架构密码分发与权限控制技术已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在申请中[94] - 网络设备虚拟化平台管理技术已应用于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系统等产品中,报告期内取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共取得6项发明专利授权,另有2项在申请中[94][95]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正在应用于隐私计算平台产品,报告期内已获得10项发明专利授权,并新增5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101] - 公司参与了多个车联网标准规范编制,并研究了物联网领域应用广泛的标识密码技术[112] - 公司开发了隐私计算平台,通过信通院检测认证,助力机构间数据要素安全共享流通[113]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遵循“更深、更广、更宽”的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密码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延长产品线[157] - 公司将依托银行的客户和产品积累,快速进入证券、保险等泛金融行业,确保在大金融领域的领先优势[157] - 公司将在保证商用密码细分领域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在更宽的信息安全领域横向扩张,多元化布局[157] - 公司将持续加强信息安全前沿技术研究,提高行业技术预判能力,成为行业领头人[159] - 公司将继续加强金融行业的业务拓展,细化金融各细分行业的安全解决方案,提升金融行业的国密改造业务和信创业务[160] - 公司将紧跟大型企业和集团、央企的数字化转型节奏,发挥合作伙伴作用,加强在各地各行业的业务拓展[160] - 公司将拓展政府安全业务,抓住政务云、密评机会等机会,开拓新政府客户[160] - 公司将继续进行人才招聘和员工绩效管理,提供员工培训和晋升通道,提高员工专业水平[161] - 公司将继续降本增效,降低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经营效率[161] - 公司将加强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的产品、技术和业务融合,继续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可能性[162] 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决议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167]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议案》[169] - 公司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170] - 公司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议案》[170]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167]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167]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16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已审议通过[19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已审议通过[199]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已审议通过[200]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已审议通过[196]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已审议通过[19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已审议通过[199]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已审议通过[200]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已审议通过[196] - 公司2022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报告书(草案)及其摘要已审议通过[197] - 公司2022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补充协议已补充签署[197] 股东及高管持股变动 -
信安世纪(688201) - 调研活动记录表2022年6月
2022-11-17 14: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未来规划在产品上朝着"更深、更宽、更广"的方向持续布局信息安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1] - 向密码底层技术深入,向应用场景拓宽,向网络安全产品突破 [1] - 在业务上,立足金融行业,细分金融行业,成立泛金融部门 [1] - 细分政企行业,成立烟草部门、交通部门、社保部门,更贴近行业地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1] - 坚持"专业专注",即专业化信息安全队伍深入挖掘优势行业,形成贴近行业应用的安全解决方案 [1] - 基于现有优势行业解决方案,结合伙伴的触角,挖掘新细分行业的信息安全需求,形成行业解决方案,拓展新行业和新区域 [1] - 参与细分行业顶层设计,1-3年完成基本密码产品布局,收获增量业务 [1] - 积极部署未来3-5年产品 [1] CIPS项目布局 - 自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建设开始,公司已为直联行和间联行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提供了安全保障 [1] - 公司利用先发及中心节点优势,获得采购订单 [1] - 未来随着CIPS客户的增长、使用频率的增加,公司签名验签产品收入稳定增长 [1]
信安世纪(688201) - 调研活动记录表2022年5月
2022-11-17 14:20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规划是朝着"更深、更宽、更广"的方向持续布局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向密码底层技术深入,向应用场景拓宽,向网络安全产品突破 [2][6][9][10] - 在业务上,立足金融行业,细分金融行业,成立泛金融部门;细分政企行业,成立烟草部门、交通部门、社保部门,更贴近行业地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2][6][9][10] - 参与细分行业顶层设计,1-3年完成基本密码产品布局,收获增量业务;积极部署未来3-5年产品 [2][6][9][10] 信创产业布局 - 公司自2019年开始积极布局信创产业,全线产品进入工信部第一批信创目录,并积极开展细分行业信创目录入围工作 [3] - 产品已与国内主流硬件、软件进行适配,获得48项互认证书 [3] - 2021年公司的信创产品鼎安系列产品亮相中国人民银行创办的金融信创实验室,为金融机构推荐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 [3] 数字货币领域进展 - 公司的身份安全、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产品均适用于数字货币领域,公司较早投入数字货币业务的方案探讨和研究工作 [3] - 已为多家银行提供信息安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未来公司仍积极拓展数字货币应用领域 [3] 车联网进展 - 公司已发布车联网安全认证管理系统(V2X SCMS)产品,积极拓展智慧车联网的密码应用工作 [5] - 参与工信部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项目,深度参与了车路协同安全认证、车联网信任支撑技术应用、车路身份安全认证等课题 [5] - 与多方合力编制《车联网密码应用白皮书》等白皮书,在智能交通安全标准方面持续发力 [5]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公司整体毛利率小幅提升;在销售模式上采用行业和区域横纵结合的方式,销售效率提升 [6][9] - 公司节能增效,总体期间费用增长率小于收入增长率,导致净利率提高较快 [6][9] 负载均衡产品优势 - 公司自2004年起开始研发负载均衡产品,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和电信行业 [5][10] - 公司负载均衡产品连续十三年入围运营商集采;在中国移动的大吞吐量负载均衡产品集采中,公司是两家入围厂商中唯一一家国产品牌 [5][10] CIPS项目布局 - 自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建设开始,公司已为直联行和间联行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提供了安全保障 [2] - 公司利用先发及中心节点优势,获得客户的增长、使用频率的增加,公司签名验签产品收入稳定增长 [2] 华耀科技整合 - 收购华耀后,研发方面实现了人员、底层技术和预研等方面完全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7] - 市场方面,产品融合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快速扩大销售规模 [7] - 优化销售人员、市场营销等组织架构,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7]
信安世纪(68820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06亿元,同比增长34.78%[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2万元,同比增长44.1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112亿元,同比增长20.61%[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6%至3.11亿元[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9%至5441.78万元[22]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30] - 净利润为732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合计8705万元,同比增长20.04%[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97%,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1%至8705.38万元[21] - 营业成本为791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30] - 研发费用为580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4%[3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5%至4045.53万元[2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0%至5514.26万元[21]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43.2%至259.69万元[2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23万元[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4%至2.74亿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94.0%至-8623万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26亿元(去年同期为-1.44亿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1.8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1.4%[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07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86.5%[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08.4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111.3%[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0%[34]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67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5%[3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期末较年初增长35.65%,主要因销售收入增长[10] - 存货期末较年初增长80.34%,主要因发出商品增长[10] - 合同负债期末较年初增长78.02%,主要因客户预付款项增加[11] - 货币资金为1.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98%[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85.59%[16] - 应收账款为3.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5.66%[16] - 存货为1.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0.36%[16] - 短期借款为0.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42.56%[17] - 资产总计为12.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91%[17] - 流动资产合计为6.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2%[1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78.0%至2306.32万元[18]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7.2%至7412.07万元[18]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52.5%至1937.49万元[18]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19.1%至9721万元[28]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32.0%至3.02亿元[28] - 存货较年初大幅增长87.1%至1.15亿元[28]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42.5%至3620万元[29]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75.7%至1716万元[29]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56.4%至632万元[29] - 未分配利润较年初增长9.2%至3.17亿元[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374.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6%[3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16户[13] - 第一大股东李伟持股34,632,000股,占比25.13%[13] - 前三大自然人股东(李伟、王翊心、丁纯)合计持股60,384,000股,占比43.81%[13][15]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为334万元[9]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4.0%至0.3948元/股[23]
信安世纪(68820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70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9.6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30.2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6%[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35元/股,同比下降41.7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5%,同比下降4.25个百分点[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0%至1.71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54亿元人民币)[14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2529.65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2932.35万元人民币)[14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4%至1.45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12亿元人民币)[14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0%至3989.59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3560.75万元人民币)[1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2%至44,049,002.26元[6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97%至34,476,766.91元[6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6.15%至23,453,544.89元[6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69%至54,147,439.22元[6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74%,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2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7%至5414.74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4600.75万元人民币)[141]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4%至3779.93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2512.91万元人民币)[145] - 办公楼未投入使用增加计提折旧532万元,研发费用增加813.99万元[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87.29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0.06%[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06%至-53,872,850.13元[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2.47%至151,165,819.09元[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5.55%至-30,805,050.88元[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5387万元,同比改善10.1%[14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15.12亿元,同比改善172.5%[14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锐减93.7%至3651万元[1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1%至17.2亿元[148]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增长85.3%至1.52亿元[15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57.6%至3.71亿元[151]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现金收入增长232.5%至396万元[151] - 支付职工现金支出增长3.4%至1.06亿元[149]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减少71.8%至507万元[1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0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7%[19]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3.05%至172,495,207.43元[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90.27%至16,923,816.55元[70] - 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17866.47万元,较期初减少2.48%[57] - 2021年末负债总额17237.10万元,较期初减少5.41%[57] - 2021年末股东权益总额100629.36万元,较期初减少1.96%[5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6亿元人民币增长63.0%[1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692.3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74亿元人民币下降90.3%[13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4亿元人民币增长8.4%[132] - 存货期末余额为9621.9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6521.18万元人民币增长47.5%[13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6.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25亿元人民币下降4.0%[132]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6亿元人民币下降1.5%[132] - 总资产从期初的12,086.5百万元下降至期末的11,786.6百万元,减少299.0百万元或2.5%[134][135]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81.6百万元大幅增加至期末的164.6百万元,增长101.7%[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的173.9百万元大幅减少至期末的10.0百万元,下降94.2%[137]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14.9百万元增加至期末的35.2百万元,增长135.6%[134][138]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63.2百万元下降至期末的55.5百万元,减少12.3%[134]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13.0百万元增加至期末的17.3百万元,增长33.7%[1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的1,026.4百万元下降至期末的1,005.1百万元,减少21.3百万元或2.1%[135] - 存货从期初的61.3百万元增加至期末的92.7百万元,增长51.3%[137] - 应收账款从期初的228.6百万元增加至期末的241.7百万元,增长5.7%[137]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282.7百万元下降至期末的261.4百万元,减少21.3百万元或7.5%[135] 业务线表现:产品系列 - 身份安全产品系列提供用户身份信息和认证凭证全生命周期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功能[27] -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NetCert)支持X.509 V3/V4标准规范并提供数字证书全生命周期管理[27] - 车联网安全认证管理系统(V2X SCMS)为V2X终端设备签发符合标准的证书及全生命周期管理[27] - 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NetAuth)支持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和单点登录SSO实现一次授权访问所有应用[27] - 动态密码系统(NetPass)基于密钥结合时间/事件生成周期性变化的动态密码[27] - 安全认证网关(NetIAG)融合零信任架构理念提供安全认证、网络隐身和动态授权服务[27] - 统一安全管理及运维审计平台(NetFort)集成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认证管理和综合审计功能[27] - 应用安全网关(NSAE)全面支持SSL/TLS协议并提供负载均衡、防火墙及HTTP压缩功能[27] - 签名验签服务器(NetSign)支持不同CA用户证书验证及CRL/OCSP等多种证书有效性验证方式[27] - 电子签章系统(NetSeal)通过PKI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电子文档签名及可视化签章展现[27] - 云安全产品密码应用一体化系统CCypher采用密码超融合架构整合虚拟化计算网络密码[28] - 数据加解密服务系统NetEDS提供统一密钥管理及通用数据库加解密服务[28] - 移动安全中间件MAuth SDK采用密钥分割技术实现移动终端密钥全生命周期管理[28] - 密码模块软件iSec支持SM2/SM3/SM4国密算法及国际算法[28] - 密码安全可视化监管系统NetCVM采用B/S架构提供集中密码应用设备监管[28] - 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CSSP提供标准化密码服务和管理服务并支持全景运行态势展现[28] - 云安全产品系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59] 业务线表现: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遵循CMMI L5和ISO9000体系,采用瀑布与迭代相结合的开发模式[29] - 公司共拥有17项核心技术,全部为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38] - 公司应用交付产品在《中国应用交付市场份额,2021Q4》报告中市场份额排名第5[38] - 公司身份安全/数据安全/移动安全/云安全/平台安全等系列产品在《中国IT软件安全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份额,2021》报告中综合市场份额排名第5[38] - 数字证书与加密协议格式的快速解析和判定技术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181164.8)[39] - 高性能动态可配置的API网关技术有2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39] - 高效安全的容灾技术和集群技术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39] - 网络传输加密与处理技术已取得8项发明专利,并有2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39] - 高性能网络产品架构技术已取得7项发明专利,并有5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40] - 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特征的加速负载分发技术已取得2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专利在申请中[40] - 远程安全接入技术已取得4项发明专利,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40]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5414.7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600.75万元增长17.69%[4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74%,较上年同期的29.94%增长1.80个百分点[45]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申请发明专利51项,累计申请数达178项[45] - 公司报告期内获得发明专利8项,累计获得数达108项[45]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41项,累计数量达205项[45] - 公司牵头或参与编制39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3项标准在报告期内获批发布[45] - 公司发布新产品“数据加解密服务系统(NetEDS)”和“安全认证网关(NetIAG)”[44] - 公司推出“信安零信任解决方案”,融合SDP和IAM技术[44] - 公司完成《密码应用HTTP接口规范》的PoC实现和标准验证[44] - 公司在隐私保护领域形成PPRKS方案并投稿ESORICS 2022[43] - 研发人员数量337人,占员工总数43.94%[5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556.13万元,平均薪酬13.52万元[50] - 累计取得软件著作权205项,专利128项(发明专利108项)[51] - 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6.6%[56]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96.14%(本科81.6%+硕士13.95%+博士0.59%)[50]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6.68%[50] - 通过CMMI5级认证,参与制定39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2] 业务线表现:销售与运营 - 公司采用纵向深耕行业与横向拓展区域的矩阵式销售模式,设有6个大区和27个省级办事处[31] - 公司产品形态主要为软硬一体机,生产环境实现半数字化并配备防静电地胶及条码系统[30] - 公司采购以库存预警为主订单驱动为辅,与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并执行RoHS环保标准[30] - 公司在27个省设立技术服务机构,形成全国覆盖的服务网络[32] - 公司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安全保障、关键时段值守及应急处理服务[32] - 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2] - 上半年泛金融行业营业收入2167万元,同比增长90%[57] - 公司销售模式存在集成商占比增加风险[62] - 公司营业收入具有季节性特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6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4]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无[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负责人李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丁纯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李翀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前瞻性陈述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为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5]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环境管理方针并承诺 形成环境绩效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目标[7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伟 王翊心 丁纯股份限售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2] - 股东恒信世安股份限售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2] - 股东恒信同安 恒信庆安股份限售承诺 自2020年9月14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2] - 间接股东兼监事汪宗斌股份限售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2] - 间接股东兼监事张蕻葆股份限售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2] - 间接股东兼核心技术人员张庆勇 胡进 刘金华 乔海权股份限售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2] - 公司及控股股东等作出稳定股价回购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有效[8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伟 王翊心 丁纯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自2020年6月22日起长期有效[82] - 董事及高管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84] - 所持股份总数不超过1,000股可豁免减持限制[84]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4][86]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5][87] - 违规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且需10个交易日内交付[86][88] - 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开发行前股份[86][88]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或减持所持股份[84][90] - 减持前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85][87] - 除权除息时减持价格按交易所规则调整[85][87] - 通过恒信翔安间接持股锁定期同样为36个月[89][91] - 公司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间接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93] - 承诺期限届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间接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93]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4] - 股份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4] - 违规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且需在10个交易日内交付[93][94]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73,214,406股增加至76,381,146股,占比从78.62%下降至55.42%[113][11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从19,913,350股大幅增加至61,447,932股,占比从21.38%上升至44.58%[114] - 股份总数从93,127,756股增加至137,829,078股,增幅达47.96%[114] - 公积金转股导致股份增加44,701,322股[114]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41,400,000股增加至60,384,000股,占比从44.46%微降至43.81%[114]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31,814,406股减少至15,997,146股,占比从34.16%下降至11.61%[114] - 李伟持股从23,400,000股增加至34,632,000股,限售解除日期为2024年4月22日[116] - 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4,298,204股限售股于2022年4月21日解除[117] - 南宁厚润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579,813股限售股于2022年4月21日解除[117] - 西部证券-宁波银行2,328,193股战略配售限售股于2022年4月21日解除[117]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55户[120] - 股东李伟持股34,632,000股,占总股本25.13%[122] - 股东王翊心持股12,876,000股,占总股本9.34%[122] - 股东丁纯持股12,876,000股,占总股本9.34%[122] - 天津恒信世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股8,880,000股,占总股本6.44%[122] - 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835,213股,占总股本3.51%[122] - 杭州维思捷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975,839股,占总股本2.88%[123] - 北京恒信同安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持股3,507,127股,占总股本2.54%[123] - 中国建设银行-华夏兴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3,163,985股,占总股本2.30%
信安世纪(68820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以下是按照单一维度主题分组的要点: 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为6401.29万元,同比增长31.53%[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401.29万元,同比增长31.5%[1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738.41万元,同比增长74.5%[31] 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50万元,同比下降506.33%[5] - 净利润亏损160.15万元,同比收窄51.4%[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989.25万元,同比增长120.7%[31] - 综合收益总额为1989.2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901.35万元增长120.6%[32]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7069.93万元,同比增长13.7%[19] - 研发费用达2623.55万元,同比增长13.2%[20] - 销售费用为1671.82万元,同比下降7.0%[20] - 研发费用为898.77万元,较去年同期963.14万元减少6.7%[31] - 支付职工现金1860.76万元,同比增长23.6%(上年同期1505.44万元)[33] - 税费支付2464.30万元,同比增长46.6%(上年同期1680.56万元)[3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2623.55万元,同比增长13.22%[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98%,同比下降6.63个百分点[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9.99万元,同比下降76.8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429.99万元,同比扩大76.7%[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236.55万元,同比改善15.3%(上年同期流出2641.97万元)[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4.1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70.80万元实现大幅改善[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30.6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907.6%(上年同期105.60万元)[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26.97万元[25] 资产变化 - 货币资金为102,700,041.05元,较期初减少2.92%[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4,814,695.12元,较期初减少28.24%[16] - 应收账款为218,289,341.87元,较期初减少10.44%[16] - 存货为78,261,118.61元,较期初增加20.01%[16] - 流动资产合计为580,472,258.75元,较期初减少7.12%[1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78,390,457.06元,较期初减少0.91%[16] - 资产总计为1,158,862,715.81元,较期初减少4.12%[16]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9979.00万元,较期初1.03亿元减少3.2%[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25亿元,较年初1.74亿元减少28.2%[28] - 应收账款余额为2.31亿元,较年初2.29亿元增长1.0%[28] - 存货余额为7454.00万元,较年初6126.04万元增长21.7%[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249.25万元,较期初7897.62万元增长4.5%[34] 负债变化 - 应付账款为49,371,537.78元,较期初减少21.92%[17] - 应交税费为14,391,815.46元,较期初减少46.64%[17] - 流动负债合计为124,400,410.59元,较期初减少27.85%[17]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0.25亿元,同比下降0.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25亿元,同比增长0.15%[18]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1.10亿元,较年初10.91亿元增长1.8%[29]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8元/股,同比下降354.75%[6] - 基本每股收益-0.0168元/股,同比下降354.1%[2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5.48万元[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126.48万元[8] 投资活动 - 收回投资收到现金1.36亿元,同比增长220.0%(上年同期4250万元)[34] - 投资支付现金8600.20万元,同比增长56.4%(上年同期5500万元)[34] - 取得投资收益33.87万元,同比下降76.6%(上年同期144.91万元)[34] 税收相关 - 收到税费返还287.26万元,同比下降71.6%[24] - 递延收益342.81万元,同比下降4.3%[18] 经营现金流入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6292.07万元,同比增长58.6%(上年同期3968.27万元)[33]
信安世纪(6882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02%至5.246亿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63%至1.541亿元人民币[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5%至9393.55万元人民币[22] - 总资产同比增长104.92%至12.087亿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42.70%至10.264亿元人民币[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7.52%至1.8055元/股[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8.76个百分点至17.98%[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至19.15%[2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2,460.44万元,同比增长26.02%[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12.69万元,同比增长43.63%[33] - 资产总额120,865.36万元,同比增长104.92%;股东权益总额102,642.57万元,同比增长142.70%[33] - 营业收入为5.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2%[84] - 营业成本为1.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3%[84][85] - 销售费用为9550.5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2%[84][86] - 研发费用为1.0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5%[84][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393.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5%[84][86] - 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16.57%至14.18亿元,其中金融行业成本占比最高为49.8%,金额7.06亿元[94] - 政府机构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32.38%至3.09亿元,占比提升至21.77%[94] - 信息安全产品营业成本9.76亿元,占总成本83.25%,同比增长9.76%[94] - 其他业务成本同比激增84.02%至1121万元,技术服务成本增长56.8%至1254万元[94]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6.16%至9.3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提升至65.61%[9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15%至1亿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及人员薪酬增长[104] - 货币资金增长26.96%至1.06亿元,应收账款增长42.65%至2.44亿元[107][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流出5.75亿元,主要因购买办公楼所致[105] - 公司对外投资总额为人民币300万元,比年初增加人民币60万元,增幅20%[111] 收入和利润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2.666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50.8%[2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对利润影响金额为520.64万元人民币[28][30] - 金融保险行业收入2.9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76.38%[88] - 信息安全产品收入4.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3%[88][90] - 华北地区收入1.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8%[88][90] - 直销模式收入2.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0%[88][9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15%,客户五为新增客户[97][99][100]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总额为100,482,386.19元,同比增长23.15%[62][6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15%,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63] - 工资、统筹及其他福利支出为207.9484百万元[166] - 利息支出为0.5694百万元[1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8.33%,政府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7.84%[33]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身份安全、通信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产品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80%以上[76] - 通信安全系列产品提供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访问控制、安全代理加/解密及性能优化功能[39] - 动态密码系统(NetPass)生成每隔30秒或60秒变化一次的动态密码[39] - 统一安全管理及运维审计平台(NetFort)提供集中运维管理及全面审计功能[39] - 车联网安全认证管理系统(V2X SCMS)为V2X终端设备提供证书全生命周期管理[39] - 应用安全网关(NSAE)全面支持SSL/TLS协议并提供负载均衡功能[39] - SSL VPN网关(NetGate/AG)提供远程安全接入及数据传输加/解密功能[39] - 应用安全防火墙(NetWAF)采用64位SpeedCore多核处理架构提供威胁防护[39] - 签名验签服务器(NetSign)支持不同CA证书验证及CRL/OCSP有效性验证[39] - 移动令牌APP每30秒或60秒生成一次动态密码且仅一次有效[39] - 云密码服务平台(CCypher)采用密码超融合架构整合虚拟化计算与密码功能[39] - 公司产品包括云密码服务平台(ICMC)、安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CSSP)、统一管理中心系统(IMC)和密码安全可视化监管系统(NetCVM)[40] - 信息安全产品生产量5180台,同比增长49.49%[91]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超过400家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超过30家外资和中国台资银行[73] - 公司为湖南、湖北、山西、贵州等省市提供政务系统集中建设密码支撑[51] - 公司与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达成合作,为其数控机床生产提供密码产品[51] - 公司产品覆盖金融、政府和企业领域,在银行业保持优势地位并拓展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泛金融领域[50]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1.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8%[88][90] - 公司在全国设立6个大区和27个办事处,覆盖金融、交通、人社、烟草等重点行业[43] - 公司在全国二十七个省市设立营销和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7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取得36项发明专利,涉及同态加密、隐私计算等领域[33] - 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近70%,形成产研协同人才格局[35] - 产品全面适配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多款通过金融信创实验室认证[34] - 公司2021年取得3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项,累计专利达120项[41] - 公司取得7项软件著作权,累计软件著作权达146项[41] - 公司已具备CMMI L5软件成熟度模型能力[41] - 公司获得36项发明专利,包括《数据库日志记录方法、检测方法》和《通信的方法、装置、路边设备和存储介质》等[49] - 公司牵头或参与编制3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1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正式获批发布[5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网络密钥安全派生与协同签名技术,拥有相关专利ZL201610183456.5等12项专利[54] - 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行为分析鉴别技术已申请专利ZL201810439227.4[54] - 公司拥有网络传输加密与处理技术相关专利ZL201610648971.6等10项专利,应用于NSAE应用安全网关等5类产品[55] - 基于安全套接层协议特征的加速负载分发技术已申请专利ZL201911061545.2,应用于NetOpti应用交付系统等6类产品[55] - 云架构密码分发与权限控制技术拥有专利ZL201510059803.9等5项专利,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等产品[55] - 数字证书与加密协议格式的快速解析技术已获授权专利ZL200910181164.8,应用于NetCert证书认证系统等5类产品[56] - 移动威胁态势感知技术拥有专利ZL201611199027.3等4项专利,应用于移动安全认证系统等产品[56] - 高性能动态可配置API网关技术已申请专利ZL201910498661.4等2项专利,应用于NetCert证书认证系统等3类产品[56] - 基于时序数据库分布式业务监控技术使存储空间减半,查询速度极大提升[57] - 高效安全的容灾和集群技术支持最大256个虚拟服务站点和128,000并发用户[58] - 远程安全接入技术通过软件虚拟化实现单个硬件设备支持256个虚拟服务站点[58] - 高性能网络产品架构技术采用SpeedStack专利实现快速TCP/IP协议栈和应用代理[58] - 智能流量学习和应用识别技术可精准判断攻击流量并封堵攻击源头[58] - 零信任边界安全保护技术通过URL和内容改写无缝透明代理保护后台应用[58] - 时序数据库技术相比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空间减少50%[57] - 容灾技术通过硬件安全产品密钥运算卡同步技术保证产品高性能和稳定性[57] - 网络产品架构技术已获得ZL201210317104.6等多项专利授权[58] - 智能流量学习技术已获得ZL201210293426.1等多项专利授权[58]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获得数36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0个[60]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7个,累计软件著作权146个[60] - 报告期内新增其他知识产权获得数44个,累计其他知识产权获得数46个[60]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申请总数93个,获得总数90个[60] - 累计知识产权申请总数352个,获得总数312个[60] - 网络设备虚拟化平台管理技术对应多项授权专利,包括ZL201210241073.0等[59] - 网络虚拟化平台性能优化技术对应专利申请ZL201710063559.2等[59] - 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3.2亿元,本期投入1.945亿元,累计投入1.945亿元[64] - 新一代安全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439亿元,本期投入7418.81万元,累计投入7418.81万元[64] - 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本期投入占预计总投资比例60.78%[64] - 新一代安全产品研发项目本期投入占预计总投资比例51.55%[64]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未发生重大变动[64] - 信息安全产品升级涵盖身份认证系统、智能交通认证系统及通信安全产品[64] - 新一代安全研发聚焦移动安全认证平台和云密码安全服务平台升级[64] - 产品技术目标支持十亿级别证书与密钥存储[64] - 研发应用场景覆盖物联网、车联网、数字货币及期货基金等领域[64] - 研发方向全面支持国产算法与国际标准协议[64] - 研发人员数量30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41.79%[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5,035,720.29元,平均薪酬276,090.00元[6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4.16%(博士1人、硕士44人、本科246人)[68]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占比53.57%(165人),30-40岁占比37.66%(116人)[68][69] - 累计取得专利120项(发明专利100项)及软件著作权164项[70] - 主持或参与44项国家/行业标准编制,已发布18项[70] - 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密码应用行为全链路追溯[66] - 单台设备SSL连接处理性能达18KTPS[66] - 新增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技术研发项目[66]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系列产品适配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20项其中2021年新增专利39项[1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全国性营销网络纵向深耕行业横向拓展区域进行市场拓展[118] - 公司将持续跟进银行客户新业务及系统扩容对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119] - 公司将加大对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国密改造项目的推广力度[119] - 公司计划在政企领域拓展交通、烟草、社保、财政、法院等客户需求[119] - 公司2022年将加强研发机制完善,推进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5实施[116] - 公司将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方式加大研发技术人才引进[117]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选项为“否”[5]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存在季节性波动下半年占比高于上半年并集中第四季度[78] - 各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增幅较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79] - 公司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与日常经营相关[82] - 金融、政府和企业客户IT投资预算可能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82] - 公司面临产品迭代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核心竞争力风险[76]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露风险[77] - 集成商销售模式占比增加可能导致丧失部分终端客户风险[78] -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存在受限情况[10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42.9%[123] - 第二届监事会成员由3人增至5人,职工代表监事4人占比80%[123]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伟持股23,400,000股,年薪73.04万元[130]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翊心持股8,700,000股,年薪66.79万元[130] - 董事兼财务总监丁纯持股8,700,000股,年薪57.26万元[130] - 独立董事金海腾、张诗伟、袁连生年薪均为5万元[13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6月3日召开,议案通过率100%[12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1月1日召开,议案通过率100%[125] - 报告期内无董事持股变动[130] - 公司通过上证e互动等渠道维护投资者权益[124] - 张庆勇2021年11月1日任高级副总裁,2023年10月28日薪酬102.26万元[132] - 汪宗斌2017年10月13日任总工程师,2023年10月28日薪酬67.96万元[132] - 蒲亚梅2021年11月12日任助理总裁,2023年10月28日薪酬116.41万元[132] - 张蕻葆2017年10月13日任管理中心经理,2023年10月28日薪酬22.57万元[132] - 贝少峰2020年5月任子公司研发总监,2023年10月28日薪酬71.20万元[132] - 蒋明贵2021年11月12日任网络安全委员会副主任,2023年10月28日薪酬34.66万元[132] - 胡进2017年10月13日任副总裁,薪酬62.51万元[132] - 乔海权2017年10月13日任研发总监,薪酬40.43万元[132] - 刘金华2017年10月13日任研发总监,薪酬54.37万元[132] - 李伟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34] - 王翊心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134] - 丁纯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134] - 余力自2017年11月起担任财通创新董事总经理[134] - 金海腾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4] - 张诗伟自2018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34] - 袁连生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公司职务[134] - 独立董事年度薪酬为5万元人民币[138]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核定后报董事会审议[138] - 非独立董事不在公司领取董事薪酬,按行政职务领取岗位薪酬[138] - 监事会人员不在公司领取监事薪酬,按行政职务领取岗位薪酬[138] - 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根据具体职务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138]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38] - 余力于2021年9月辞任公司董事[136][137] - 余力在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136] - 王翊心在天津恒信世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136] - 金海腾在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3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12.14万元[139]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94.32万元[139] - 公司董事余力离任,张庆勇被选举为新董事[140]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6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4次[14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通过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等议案[146]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34,922,908.5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28%[153] - 公司以总股本93,127,75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5元(含税)[153] - 公司建立了战略性薪酬管理制度,包括差异化薪酬策略和创新绩效导向的奖金激励制度[150] - 公司2021年制定了以内部培训为主的年度培训计划,强化职工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151] - 公司成立ESG管理委员会,并将ESG列入管理层考核内容[161] - 公司报告期内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机制,将薪酬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挂钩[156] - 公司持续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覆盖重要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157] - 公司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明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审议程序[158] - 员工持股人数为107人,占员工总数14.52%[171] - 员工持股数量为982.98万股,占总股本10.56%[171] -
信安世纪(68820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5%[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5%[4]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1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化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0.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1%[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52.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9%[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化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20.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9%[4]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71.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4%[4] 研发投入及费用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651.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8%[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41%,同比增加1.07个百分点[5] - 研发费用为72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19]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长 - 总资产为11.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7.37%[5] - 总资产达到11.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7.4%[17][1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6.36%[5]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84名[12] - 第一大股东李伟持股23,400,000股,占比25.13%[12] - 第二大股东王翊心持股8,700,000股,占比9.34%[12] - 第三大股东丁纯持股8,700,000股,占比9.34%[12]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宁波银行-恒越核心精选混合基金持股1,232,503股[13] - 李伟、丁纯、王翊心为一致行动人[14] - 无限售股东刘宗辉通过信用账户持有60,000股融资融券股份[14]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化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394.1%,从83,323,927.73元增至411,676,606.04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127.3%,从82,365,431.50元增至187,150,291.11元[16] 应收账款和存货变化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9.9%,从170,865,339.73元增至187,739,109.00元[16] - 应收账款融资科目余额为685.95万元人民币[17] - 存货余额为8035.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17] 资本结构和借款 - 短期借款科目显示为零余额[18] - 资本公积增至6.8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76.3%[18][19] 所得税和每股收益 - 所得税费用为456.9万元人民币,同比实现正向增长[20] - 基本每股收益0.5983元/股,同比增长74.7%[21] 综合收益 - 净利润为43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5%[20] - 综合收益总额为4318万元,同比增长96.6%[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4445万元,同比扩大414.5%[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55亿元,同比下降3.5%[24] - 支付职工现金1.5亿元,同比增长24%[24] - 收到税费返还1683万元,同比下降6.2%[2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44亿元,同比转负[24][2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5052万元,同比增长2200%[2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及现金余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5.18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5.79亿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09亿元,较期初增长4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