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688139)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同犇投资调研源飞宠物、海尔生物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8
财务表现 - 源飞宠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45.52%,各产品线均有增长,尤其宠物零食和境内收入,归母净利润微增0.37%,毛利率下降0.93%,销售费用大幅增加97.13% [1] - 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73.38%,销售费用率增加因品牌投入加大,半年度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提升到接近40% [3] - 能科科技毛利率上升源于业务与产品结构调整,加大高毛利赛道投入,收缩低效业务,AI产品与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带动整体毛利水平提升 [4] 业务运营 - 源飞宠物柬埔寨两家工厂基本满产,新产能预计明年投产,美国对柬埔寨关税现为19%,对运营暂未造成重大影响,海外业务保持稳定增速,原因包括拓展新客户、丰富产品线、完善海外生产线布局、持续创新研发 [1] - 海尔生物海外收入中欧洲占40%,非洲30%,亚洲20%,美洲10%,低温存储市占不足10%,智慧用药与实验室方案增长强劲,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各占收入11%,实验室方案占17% [2] - 珀莱雅大单品策略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迭代和品类延展,彩棠品牌深耕'中国妆,原生美'理念,强化底妆产品线,Off&Relax品牌升级品牌形象,强化香氛特色,出海聚焦日本和东南亚市场 [3] - 能科科技AI产品与服务收入增长得益于外部环境与内部战略支撑,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趋势明确,政策持续推动,公司积累优质客户资源,持续推动技术产品迭代创新,AI终端业务围绕重点行业及民用场景展开,开发不同类别终端垂域模型,推进工业研制智能化项目,开发工业软件智能助手产品 [4] 战略发展 - 珀莱雅筹划港股上市,旨在全球化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股东回报,可持续发展目标按计划推进,部分已提前达成,未来将筹划5-10年的ESG目标 [3] - 海尔生物股权激励目标为15%-30%收入增长,公司将持续推行以实现共创共赢,截至8月国内大项目漏斗增速38%,医疗在手项目增速近200%,制药增长118%,高科剔除高基数后增速达500%,国家资金陆续落地,市场机会显著,并购聚焦补强、相关、平台三类,通过"同心圆"整合体系提升价值,2024年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2] - 能科科技处于垂类应用领域初期,研发投入大,开发及变现周期长,具备长期数据技术积累,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快速迭代,提升市场占有率 [4] 公司治理 - 珀莱雅董事会新增独立董事范明曦女士和职工代表董事,新聘任董事会秘书薛霞女士 [3]
【私募调研记录】正圆投资调研海尔生物、透景生命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8
海尔生物调研要点 - 海外收入地区分布为欧洲40%、非洲30%、亚洲20%、美洲10% [1] - 低温存储产品市占率不足10% [1] - 智慧用药与血液技术业务各占收入11%,实验室方案占17% [1] - 智慧用药与血液技术盈利较好,实验室方案处于高研发投入期 [1] - 股权激励目标设定15%-30%收入增长 [1] - 截至8月国内大项目漏斗增速38%,医疗在手项目增速近200%,制药增长118%,高科剔除高基数后增速达500% [1] - 并购聚焦补强、相关、平台三类,2024年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1] 透景生命调研要点 - 控股子公司河北透景聚焦侵袭性真菌病检测领域,已完成更名整合并表 [2] - 集采政策对行业影响较大,预计今年为影响最大年份 [2] - 未来增长点集中于自免检测、HPV筛查、血栓领域 [2] - 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344万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调整 [2] - 公司围绕体外诊断开展诊疗一体化布局,重点关注真菌检测和分子病理产品 [2] - 参股眼科诊疗公司,产品针对干眼症患者并已注册推广 [2] 国盾量子调研要点 - 量子通信从点状应用转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负责网络投资建设 [3] - 中国量子卫星通信全球领先,已发射多颗量子卫星 [3] - 量子计算机目前主要用于科研,公司存在海外订单业务 [3] - 量子计算整机销售周期半年到一年,以一次性投入为主 [3] - 量子通信服务类收入占比较多 [3] - 量子计算硬件需随比特数增加升级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 [3]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孵化商业产品 [3]
【私募调研记录】中欧瑞博调研海尔生物、透景生命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8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中欧瑞博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 包括海尔生物 透景生命 海泰新光 [1][2][3] 海尔生物调研要点 - 海外收入地区分布为欧洲40% 非洲30% 亚洲20% 美洲10% [1] - 低温存储市场占有率不足10% [1] - 智慧用药与实验室方案增长强劲 智慧用药和血液技术各占收入11% 实验室方案占17% [1] - 智慧用药和血液技术盈利较好 实验室方案处于高研发投入期 [1] - 股权激励目标为15%-30%收入增长 [1] - 截至8月国内大项目漏斗增速38% 医疗在手项目增速近200% 制药增长118% 高科剔除高基数后增速达500% [1] - 国家资金陆续落地 市场机会显著 [1] - 并购聚焦补强 相关 平台三类 通过同心圆整合体系提升价值 [1] - 2024年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1] 透景生命调研要点 - 控股子公司河北透景聚焦侵袭性真菌病检测领域 已完成更名 整合和并表工作 [2] - 子公司助力真菌微生物检测产品研发 注册报批 临床推广 [2] - 行业集采政策影响较大 预计今年是影响最大的一年 [2] - 未来自免检测 HPV筛查 血栓等领域将成增长点 [2] - 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344万元 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调整 [2] - 预计资产减值影响会逐步消除 [2] - 公司围绕体外诊断开展诊疗一体化布局 [2] - 寻求临床应用价值明确 有技术创新或细分市场龙头的项目 如真菌检测和分子病理产品 [2] - 参股一家眼科诊疗公司 主要产品针对干眼症患者 已注册并进行入院推广 [2] 海泰新光调研要点 - 绝大部分产品已转产至泰国并实现批量生产 [3] - 预计三季度基本完成所有产品转产批准 [3] - 海外客户需求强劲 销售不受关税影响 [3] - 下半年海外发货预计持续增长 [3] - 上半年费用增加主要是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加 [3] - 费用增加为公司扩展业务的铺垫 [3] - 上半年内窥镜新品对美国客户发货九千支左右 [3] - 光源模组发货量同比几乎翻倍 [3] - 预计下半年发货将继续保持增长 [3] - 国内市场销售6700万元 占总销售的30% [3] - 公司持续强化海外市场 启动海外新兴市场拓展 [3] - 国内市场以品牌建设为主 [3] - 与美国客户正式启动下一代内窥镜系统的合作开发 [3] - 合作从普外科扩展到头颈外科和骨科 [3] - 新合作有望带来较高业务增长 [3] - 公司有信心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综合毛利率在60%以上 [3] - 预计全年销售额将比去年有所增长 [3] - 自主销售的整机产品将实现明显增长 [3] - 国内市场膀胱镜 宫腔镜及配套器械已陆续提交注册 [3] - 预计三季度到年底妇科所有产品将获得注册并形成完整方案 [3] - 光学业务增长较快 主要得益于分析诊断类产品和口腔影像产品的增长 [3] - 维修业务持续增长且毛利率较高 [3] - 美国公司正在扩大维修产能 [3] - 目前发往美国的产品大部分已在泰国生产 [3] - 泰国完工的产品发货数量占比超过80% [3] - 公司从去年规划电子镜产品 主要聚焦在外科应用 [3] - 今年年内重复性和一次性产品均会定型并进行临床验证 [3] - 主要涉及两类按客户要求设计生产的OEM光学器件和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的镜头和光源类组件 [3] - 净利率主要受费用增加影响 [3] - 下半年净利率与上半年相比应该基本保持稳定 [3] 机构背景 - 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 [4] - 公司是中国最早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4] - 从事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专注于二级市场证券投资 [4] - 成立14年以来与国内最优秀金融机构合作发行50余只阳光私募产品 [4] - 2014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4] - 2016年发行第一支海外基金 [4] - 英文名rabbitfund 体现敬畏风险的投资文化 [4] - 坚持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 尊重趋势 策略适配的投资理念 [4] - 秉持春播 夏长 秋收 冬藏的投资哲学 [4] - 发现并专注投资于基本面优秀的企业 [4] - 14年来取得持续优秀的业绩 [4] - 获得晨星奖 金牛奖 好买-阳光私募十年十人 中国私募基金年会2018-十年成就奖等荣誉 [4]
新产业占据“半壁江山” 海尔生物将逆势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8: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下降2.27%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39.09% [1] - 低温存储业务收入环比上涨16.73% 呈现底部回升态势 [1] - 海外市场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6.67%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6] 业务结构转型 - 新产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3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7% 同比增加7.27个百分点 [2] - 新产业收入合计5.62亿元 持续逼近低温存储业务营收规模 [3] - 通过并购布局智慧用药 血液技术 实验室解决方案三大新产业板块 [3] 新产业细分表现 - 智慧用药板块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4]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过50% 采浆耗材获欧盟MDR认证 [4][6] - 实验室解决方案中总有机碳分析仪列国产品牌第一 紫外分光光度计列第二 生物安全柜跃升全国第一 [4]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新增日本 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5] - 超低温保存箱 药品恒温箱 太阳能疫苗冷藏箱在25个国家实现份额领跑 [6] - 与泰国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智慧疫苗解决方案落地阿塞拜疆医疗机构 [6] 发展战略布局 - 采取"一国一策"本地化策略 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 [5] - 通过外延并购快速切入新赛道 投资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3] - 基于低温存储设备出海经验 推动新产业业务向东南亚 中东 东西欧市场拓展 [6][7]
海尔生物20250827
2025-08-27 15:19
公司业务与产业布局 * 公司形成低温存储、实验室解决方案、智慧用药和血液技术四大产业格局 旨在提升信息透明度并满足投资者对非存储业务的结构性需求[2] * 产业布局变化基于非存储新产业快速发展 格局逐渐明朗 以及投资者对非存储业务结构的强烈诉求[3]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公司总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3%[2][5] * 整体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下降38%[2][10]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材料毛利率变化、制造费用率因规模下降和新建工厂产能爬坡期而上升、物流成本因海外运费和本地化仓储费用增加以及国内远距离省份业务拓展导致上涨等因素影响[10] * 销售费用因终端市场投入增加而上涨 包括销售组织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广[10]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新设立广州和天津研发中心 拓展新产品品类[10] * 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将持续提升[10][11] 分市场表现 **海外市场** *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30%[2][6] * 分区域看 亚洲区域增长35% 欧洲区域增长69% 美洲区域增长17% 非洲区域增长2%[9] * 欧洲占比最大为40% 非洲占比32% 亚洲占比19% 美洲占比10%[25] * 在25个国家实现核心低温存储产品市场份额第一[9] * 存储类业务占比较高且增长稳定 智慧用药和智慧科研是增速最快的两个新兴产业[26] * 海外战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东南亚 其次是中东 然后逐步拓展至西欧和东欧[16] **国内市场** * 国内市场收入下降14%[2][8] * 面临较大压力 尤其是第二季度 各行业对手也同样面临中国市场压力[8] * 在低温存储产品方面保持40%的高份额 同时其他新品类份额也在持续提升[8] * 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国内市场收入将呈现向上趋势[8] 分产业发展情况 **低温存储产业** * 收入下降9.9% 主要受疫情后行业常态化回归影响[5] **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 * 收入增幅1.9%[5] * 目标是打造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第一品牌 通过自动化与AI技术成为用户首选品牌[12] * 已开发20多种系列、超过200款产品 在安全防护、样品处理、生物培养、分析检测及数字平台五大方向布局[12] * 生物安全柜等单品类产品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12] * 开发了18个智能体集群应用于实验室多个场景[12] * 科研仪器板块总收入接近2亿元(约1.96亿元) 由于该板块仍处于快速扩展和高研发投入阶段 其整体盈利能力较低 但部分产品如生物培养、生物安全柜等利润率接近10%-20%[27] **智慧用药产业** * 收入增长5.6% 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协同扩展[5] * 收入约为1.24亿元 利润率超过20%[27] * 发展方向是智慧应用全场景与全链条闭环管理 重点布局门诊药房、静脉中心及住院药房[13] * 在门诊药房方面 从HITS处方系统接入 到设备找药、处方传输核对 再到发药及患者收药 实现全闭环管理[13][14] * 重点产品包括国内首台冷藏机械手发药机(国产首创 已在五家医院安装使用)、盒装蒸汽一体的通用型发动机(已在四川某医院落地)、贴线摆药流水线系统(全球唯一的解决方案 已在超过10家医院成功运行 上半年新增4家用户)、适合国内使用的细胞毒性配液机器人(已在瑞幸泰康医院投入使用)、静脉用药中心全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所有软硬件均为自主研发 唯一能提供全闭环解决方案)、中药房封包核对一体机(国产唯一)[15] **血液技术产业** * 收入增长19% 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用户并签订长期合同[5] * 收入约为1.26亿元 利润率超过20%[27] * 主要包括血浆采集设备和耗材 并正在从血浆采集向全血及成分血液采集和制备场景延伸 从血浆站向血站延伸[4] * 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30%提升至50%[19] * 采浆耗材的生产量从当年的420万套增加到2025年的1,200万套[19] * 采浆耗材已获得欧盟MDR认证 采浆机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获得MDR认证[20] * 获得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的注册证 可增加射频标签 与生物医疗硬件软件进行有效融合 目前已锁定浙江、重庆、长沙等头部血站进行试用 预计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初完成试用并出具报告 2026年开始批量供货[21] * 中国每年的无偿献血者数量为1,500万至1,600万 而欧美国家则达到6,000万至8,000万套 每年的价格比中国高1/3到1/2[22] * 在进行临床治疗设备和耗材的研发 目前能做高脂血症去除及血浆置换 同时还在布局其他临床治疗设备[23]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外延并购力度 以快速切入新赛道 并通过投资整合逐步提升整体竞争力 最终打造覆盖多场景的平台型企业[7] * 在生命科学领域 公司每一到两年进行一次甚至多次并购[7] * 通过持续网络深化布局扩大用户覆盖 加速市场推广与占位[7] *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革命 加强AI技术平台建设 以支撑新品上市速度 提高产品壁垒 实现差异化场景方案[7] * 未来公司将沿两条线发展:一是提升产品竞争力 通过科创提高毛利 扩展数字化、AI及自动化应用场景 增强单用户价值及解决方案整体价值 从而打造护城河;二是全球化战略 通过市场计划与全球化布局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32] * 全球化战略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一国一策 在20个锁定国家中根据各自需求提供针对性产品和解决方案 同时将国内成功的场景解决方案复制到国外[33] * 计划围绕用血安全方面持续提升硬件、软件及其他耗材[24] * 在产品拓展方面 重点仍然是生命科学领域 除了实验室自身层面的补强外 还计划延展制药工艺[30] * 在挑选并购标的时基于三种类型:补强型、相关型和平台型 整合进标的后 通过协同作用、技术复用、渠道复用和供应链复用 实现共同增长[30] * 截至2024年 公司所有并购项目的资本回报率(ROIC)已达到双位数[30] 市场机遇与客户需求 * 截至2025年8月 国内市场大项目漏斗增速达到38% 其中高科渠道增速最快 其次是制药渠道[29] * 医疗渠道在手项目增速接近200% 制药渠道增加118% 高科渠道剔除广石因素后增速达500%[29] * 医疗领域方面 2025年8月国家已下发20亿公立医院综合补贴 各省区县域医疗设备采购资金也逐步到位[29] * 高科领域国家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两重项目资金已全部下发完毕[29] * 制药领域受干细胞基因治疗带动 全球融资增长超过20% 公司掌握项目增速达100%以上[29] * 疾控领域目前以基础项目建设为主 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将进入基础配套建设阶段[29] * 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国内客户需求预计将逐步复苏并实现良好发展[29] 具体合作与项目进展 **海外合作** * 在东南亚 与泰国RAM集团旗下46家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落地两家医院 未来目标是在该集团内实现10家医院的覆盖[16][17][18] * 与越南S医院合作 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越南全国范围内门诊药房自动化零突破[17][18] * 在中东 正在与沙特某连锁药店(拥有8万多家门店)洽谈合作 通过建设样板项目和战略合作 计划开启中东市场[17] **国内项目** * 在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以及上海第一、第九人民医院等一系列顶级医院进行样板建设[18] * 在北京 与清华长庚医院、永安医院共创国家级药房自动化标准[18] * 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河南郑大一附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及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地安装项目 覆盖了全国各主要区域 包括西部和东北地区[18] 股权激励 * 2024年初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其考核目标为15%到30%的收入增长[28] * 由于财政资金紧缩、生命科学融资寒冬、科研投入审慎等外部挑战超出预期 公司业绩面临较大压力[28] * 未来将继续把股权激励作为核心员工常态化激励工具 并将更加全面、多维度地评估设置增长目标的可行性 以择机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28]
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揭榜单位名单
材料汇· 2025-08-27 12:52
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单位公示 - 工信部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揭榜单位公示》[2] 高分子材料方向 - 主要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磷酰胆碱基聚合物、高纯度丙烯酸酯单体、高透氧性硅氧烷、树枝状光感智能材料、抗血栓新材料ε-赖氨酸基聚合物、细胞因子胆红素吸附树脂、嵌段聚醚酰胺树脂、非邻苯类增塑剂、异丁烯基聚合物、丝素蛋白、聚酯-聚乙二醇共聚物、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聚醚酮酮、多酚型聚乙烯、聚甲醛、高端聚丙烯、高活性修复新材料等19类材料[3]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入围单位包括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山东省)、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4] - 磷酰胆碱基聚合物入围单位包括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北京新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江苏奥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4] - 高纯度丙烯酸酯单体入围单位包括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省)、河南赛美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嘉兴市京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4] - 高透氧性硅氧烷入围单位包括爱生华(苏州)光学有限公司(江苏省)、埃肯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4] - 树枝状光感智能材料入围单位为杭州矩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4] - 抗血栓新材料ε-赖氨酸基聚合物入围单位包括博慧(浙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4] - 细胞因子胆红素吸附树脂入围单位包括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江苏关怀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重庆天外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4] - 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入围单位包括深圳聚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河南先宁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海望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4] - 非邻苯类增塑剂入围单位包括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5] - 异丁烯基聚合物入围单位包括上海心岭美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成都米戈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5] - 丝素蛋白入围单位包括江西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苏州大学(江苏省)、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5] - 聚酯-聚乙二醇共聚物入围单位包括宁波宝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上海市)、山东谷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5] - 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入围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吉林省登泰克牙科材料有限公司(吉林省)、苏州信和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省)[5] - 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入围单位包括北京汇福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杭州印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6] - 聚醚酮酮入围单位包括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浙江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6] - 多酚型聚乙烯入围单位为中奥汇成(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6] - 聚甲醛入围单位为重庆云天化天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市)[6] - 高端聚丙烯入围单位包括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湖北兵兵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6] - 高活性修复新材料入围单位包括纳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6] 金属材料方向 - 主要材料包括超细晶钛棒丝材、多孔钽、锆铌合金、高端不锈钢丝材、全显影医用植入级镍钛-铂金复合材料、无镍高氮合金、镍钴铬钼合金丝材、钼铼合金管材等8类材料[8] - 超细晶钛棒丝材入围单位包括宝鸡鑫诺特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陕西省)、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赛隆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9] - 多孔钽入围单位包括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纳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9] - 锆铌合金入围单位包括嘉思特医疗器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优适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9] - 包银合金靶材入围单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北京华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9] - 高端不锈钢丝材入围单位包括南通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陕西省)、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9] - 全显影医用植入级镍钛-铂金复合材料入围单位包括上海善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南京圣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市)[9] - 无镍高氮合金入围单位为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9] - 镍钴铬钼合金丝材入围单位为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川省)[9] - 钼铼合金管材入围单位包括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浙江省)、株洲徕因高温超硬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省)、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市)[9] 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 - 主要材料包括可降解半水硫酸钙、硫酸钙、氮化硅陶瓷、3D打印氧化锆陶瓷墨水、纳米羟基磷灰石、无机非金属涂层材料、胶原/磷酸钙复合材料等7类材料[10] - 可降解半水硫酸钙入围单位包括中鼎凯瑞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四川省)、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11] - 硫酸钙入围单位为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11] - 氮化硅陶瓷入围单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市)、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11] - 3D打印氧化锆陶瓷墨水入围单位包括杭州泰利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合肥博雅迈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11] - 纳米羟基磷灰石入围单位包括苏州鼎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集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省)、武汉亚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省)[11] - 无机非金属涂层材料入围单位包括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苏州英诺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11] - 胶原/磷酸钙复合材料入围单位包括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市)、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武汉必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11]
海尔生物上半年四大产业齐头并进 数智化战略激活创新新引擎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08: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同比提升11.61% [4]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6] 业务结构转型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3年38%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47% [1] - 传统低温存储业务自2024年下半年触底回升,2025年1-7月超低温/低温、恒温系列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3] - 形成"传统业务稳基本盘、新业务提增速"格局,摆脱对单一业务依赖 [6] 智慧用药产业进展 -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推出医院药品"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方案 [2] - 与泰国第二大私立医院集团RAM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产品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2] - 开发IncGPT-Med模型减少手工操作,药物抓取速度和精准度大幅提升 [4] 血液技术产业优势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及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 [2] - 业务模式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2] 实验室解决方案突破 -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6月生物安全柜系列居市场份额第一 [3] - 首创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动化解决方案,采用AI算法实时监测溶血指数和分层界面 [3] - PBMC回收率和细胞存活率显著提升,应用液面探测+图像分割技术 [3] 技术研发体系构建 - 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 [4] - 升级"四横四纵"研发体系:4大通用技术(AI/自动化/智能化/材料)与4大垂直技术(制冷/环境控制/分选分离/生物应用)结合 [4] - 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10类产品方案实现首发或首创,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5] - 新增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强化技术壁垒 [5] 全球化战略推进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6] - 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包括英国/美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实行"一国一策"本地化策略 [6] - 欧洲、亚太区域收入保持高双位数增长,海外25个国家市场份额领跑 [3] 产业协同与资本运作 - 通过并购补强技术短板,2024年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7] - 快速搭建智慧用药、血液技术两大产业平台,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保障产业扩张 [7] - 自动化样本场景方案翻番增长,海外市场增量空间显著 [2][3]
海尔生物:2025年H1营收11.96亿元,新产业占比突破47%
新浪科技· 2025-08-27 06: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 新产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8%提升至47%,同比上升7.27个百分点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 [2] 业务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从单一低温存储厂商转型为覆盖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企业 [1]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成为公司成长核心引擎 [1] - 业务模式从"单一设备销售"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 [2]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智慧用药自动化产品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1]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 [2] -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6月生物安全柜系列居市场份额第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以AI底座与"四横四纵"研发体系实现生态式突破 [2] - 研发重点投向AI技术融合与新产品研发 [2] - 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等新品 [2] 国际化与海外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3] - 与泰国第二大私立医院集团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产品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1]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3]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东南亚智慧医疗市场处于起步期,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1] - 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智慧用药、实验室方案出海推进将带动海外市场增长 [3] - 新产业通过场景拓展和生态布局打开增长天花板,全面进入快速成长期 [2]
海尔生物: 海尔生物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35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下午14:00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现场会议地点为青岛市崂山区盈康一生大厦19楼会议室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送达全体监事 [1] - 应出席监事3人 实际出席监事3人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江兰主持 [1] - 会议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1] 监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 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半年度报告合规性确认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半年度报告客观真实反映公司2025年半年度的经营情况 [1] - 半年度报告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法律法规要求 [2]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已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2] - 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2] 信息披露安排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全文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2]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同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2]
海尔生物: 海尔生物关于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3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四横四纵"创新平台和AI技术深度融合 加速技术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 强化全球竞争力 [1][2]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0.17% 第二季度增速达56.67% 通过本地化策略在25个国家实现三大产线份额领跑 [7][8] - 研发投入1.60亿元占营收13.39% 新品周期缩短6% 发明专利增长48% 32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现金分红比例达40.18%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7.88亿元 同时实施新一轮1-2亿元股份回购计划 [11][12][13]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构建"四横四纵"研发体系:基于AI/自动化/智能化/材料4大技术平台 与制冷/环境控制/分选分离/生物应用4大应用平台联动 [1] - AI智能体集群发展:基于基础大模型开发生物医疗领域17个智能体 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助手/补药/细胞培养等专项智能体 [2] - 研发成果显著:牵头或参与制定64项行业标准 获得45项省级科技奖励 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3] - 低温存储产业创新:推出全球首创第四代生物样本库"方舟系列" 最小型自动化样本库"爱德蒙"系列落地中国农业大学 [3] - 实验室解决方案突破:AI算法实时监测溶血指数 PBMC回收率和细胞存活率提升 细胞批次差异性波动下降54个百分点 [4] - 智慧用药产业拓展:新进入60多家医疗机构 累计服务超300家 海外市场获得突破性进展 [5] - 血液技术产业升级:自主研发Ⅲ类医疗器械血袋 推出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 血浆采集方案市场份额超50% [5][6] 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 国内市场收入7.61亿元同比下降14.64% 但低温存储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 离心机跻身行业前十 [6] - 海外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 Q2增速56.67% 超低温保存箱/药品恒温箱/太阳能疫苗箱在25国份额领先 [7] - 产品认证与本地化:新增16个境外认证型号累计近400个 在17国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 包括日本/巴西等新设5地平台 [8] - 多产品线市场地位:总有机碳分析仪国产第一 紫外分光光度计国产第二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行业前三 [6]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完善治理结构:修订3项公司制度 召开3次董事会和2次监事会 强化合规管理 [9][10] - ESG建设领先:连续两年获Wind ESG AAA评级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 连续5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10] - 投资者沟通强化:接待机构投资者60余次 发布14篇投资者关系记录 回复51个e互动问题 [10][11] - 股东回报持续:2024年现金分红1.47亿元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增持572.93万股占总股本1.8% 增持金额1.82亿元 [12][13] 资本运作与激励机制 - 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未来将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拓展高潜力赛道 [6] - 实施股权激励:向46名核心骨干授予12.60万股限制性股票 实现员工与股东利益共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