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尔生物(688139)
icon
搜索文档
海尔生物携四大产业产品线亮相秋季CMEF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2:49
展会概况 - 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于9月26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 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近3000家企业参展 超1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1] 公司产品展示 - 海尔生物携实验室解决方案、智慧用药、血液技术、低温存储四大产业20余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 覆盖样本存储、智慧耗材、药品存储、生物培养、离心分离、血液采集及存储等多个应用场景[1] - 推出国内首个采用深绿技术并获批注册的新一代超低温保存箱"无极"[1] - 推出全新云系列安全柜 在智能操控性、防护力、洁净力、便捷度等多角度提升实验室工作体验[1] - 展示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 集成献血前采样、主管易折二通及针刺保护装置 提升操作便捷性和医护人员防护[1] - 展示爱德蒙样本管理解决方案 为高危菌毒种和关键研究样本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智化安全与管理提效方案[2] - 展示AI+智慧样本库、AI+智慧科研、AI+智慧血液管理、AI+智慧离心等6大AI专家场景及冻存管赋码系统、CryoMark系列冻存管、云澈超纯水系统等新产品[2] 技术体系与创新 - 公司通过AI技术底座建设升级"四横四纵"开放创新体系 融合AI、自动化、智能化和材料4大通用技术平台及制冷、环境控制、分选分离、生物应用4大垂直技术平台[3] - 上半年实现10类产品方案首发或首创[3] - 自动化、细胞培养、高速离心、数智化系统等技术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产业收入已占据公司半壁江山[2] - 新产业中多个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市占率居于绝对头部位置[2] - 超低温保存箱、药品恒温箱、太阳能疫苗冷藏箱等3大产线在25个国家实现份额领跑[3] - 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3]
9月22日:2025生命科学创新仪器招商大会日程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9-21 03:58
行业背景与会议定位 - 生命科学行业正处于爆发式创新黄金时代 受基础科学突破 产业需求牵引 国家政策支持及金融资本涌入等多重因素驱动[3] - AI 自动化与多组学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密集涌现 为生物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工具支撑[3] - 创新厂商面临市场认知度低与渠道网络薄弱挑战 而经销商寻求高效精准代理标的存在痛点[3] - 仪器信息网组织"2025生命科学创新仪器招商大会" 旨在打造高效率高品质交流平台 推选优质创新产品并覆盖全国渠道精英[3] 参会企业技术亮点 - 海尔生物医疗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与医疗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覆盖8大板块40多个品类逾千款产品包括低温存储 生物培养及自动化系统[4] - 横河电机展示DualSpinDisk共聚焦技术 解决3D细胞观测传统难题 体现其在精密光学与自动化领域110年技术积累[4] - 广州博大博聚聚焦细胞计数痛点 提供数据准确性提升 耗材成本控制及高通量检测等解决方案[4] - 上海小海龟推出单管超多重数字PCR技术 实现单反应数十种靶标绝对定量 具备超高灵敏度与特异性 应用于病原体检测和肿瘤基因突变筛查[5] - 四川杰莱美作为专精特新企业 拥有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及生产许可 核心产品涵盖分子检测 PCR 测序及AI图像识别技术[5] - 江苏瑞明生物推出实时单细胞多功能分析仪 支持无标记活细胞实时动态监测与多功能分析 应用于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研究[6] 会议日程安排 - 会议于9月22日14:00-16:00举行直播 包含6家厂商专题报告[8] - 海尔生物医疗首场报告聚焦渠道招商共创[8] - 横河电机探讨终身合作与进化共赢模式[8] - 各厂商分别介绍全线产品 数字PCR技术应用 核心产品及单细胞研究创新技术平台[8]
“创新、出海、并购”出实效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迎发展良机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2:12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占医药产品出口总额超四成[1] -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 净利润同比增长3%[1]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2% 净利润环比增长30% 近三成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30%[1] 技术创新成果 - 科创板器械企业合计拥有发明专利约1.8万项 推动多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2] - 微创心脉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获中国专利金奖 为全球首款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2] - 赛诺医疗COMETIU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2] - 翔宇医疗取得两款脑电采集装置注册证 前瞻布局脑机接口领域[2] 国际化运营成效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接近20%[3] - 海尔生物上半年海外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 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山外山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1% 与国际大型连锁透析终端建立合作[3] - 南微医学上半年海外收入8.98亿元 同比增长45% 营收占比提升至58%[5] 并购整合案例 - 三友医疗收购法国Implanet后 美国业务收入扩大超四倍[5] - Implanet上半年营收580.9万欧元 同比增长41.1%[5] - 惠泰医疗引入迈瑞医疗作为控股股东 冠脉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增长超18%[5] - 南微医学收购西班牙Creo Medical公司51%股权 深化欧洲市场布局[5] 政策与产业趋势 - 受益于集采规则优化 境外市场扩容和临床应用拓展等多重机遇[1] - "并购六条"和"科创板八条"政策助力产业并购方案落地[4] - 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型 从"抢滩登陆"向"本地融合"发展[6]
医疗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胶州湾北岸
齐鲁晚报网· 2025-09-18 08:02
产业规划与定位 - 青岛高新区定位为"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和创新策源先导区 正加速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1] - 区域已集聚全市三分之一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主体 正在胶州湾北岸加速崛起康养特色产业新城 [1] 技术创新突破 - 康道医疗自主研发KD9下肢外骨骼步态训练系统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价格仅为进口产品1/4到1/3 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康立泰生物医药1 1类新药白介素-12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7年上市 具有副作用小和价格优势 [2] - 海尔生物医疗实现超低温数智样本管理设备两个首次突破:首次应用超低温NAIT技术 首次实现-86℃环境精准密集读取 [3] - 钰仁医疗研发的首套国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产业集群发展 -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提供完善软硬件配套 形成检验检测和医疗器械企业"拎包入驻"便利环境 [4] - 区域聚焦生物创新药 罕见病药物 体外诊断 先进治疗设备 康复医疗五大细分领域 已落地相关企业1000余家 [4] - 拥有54家"四上"企业 2家市级链主企业占全市总量一半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4] - 海尔生物医疗作为链主企业联合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上下游协同发展 [4] 金融支持体系 - 青岛高新区推出"高新贷2 0" 将科技型企业授信额度提升至最高2000万元 政府与金融机构共担风险 [5] - 使用586万元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授信超9亿元 为230余家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300余万元 [5] 产学研协同创新 - 依托康复大学建设山东省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肺癌防治康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 [7] - 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联盟链接30余家高校院所 领军企业和医疗机构资源 [7] - 康复产业孵化器三年孵化90余家康复科技企业 校地协同创新链条日益紧密 [7] - 华夏生物科技与康复大学共建校企联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巩固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先优势 [8]
67股获券商推荐,老凤祥等目标价涨幅超30%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2:21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海尔生物目标价涨幅32.81% 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1] - 三联虹普目标价涨幅32.56% 属于专业工程行业 [1] - 老凤祥目标价涨幅30.70% 属于饰品行业 [1] 券商推荐家数统计 - 67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1] - 龙佰集团获得2家券商推荐 [1] - 三花智控获得2家券商推荐 [1] - 合盛硅业获得2家券商推荐 [1] 评级调高情况 - 券商调高上市公司评级共3家次 [1] - 鼎龙股份被华安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1] - 恒瑞医药被渤海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1] - 东微半导被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1] 首次覆盖情况 - 券商共给出7次首次覆盖评级 [1] - 中孚实业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 [1] - 中粮糖业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 [1] - 善水科技获东北证券买入评级 [1] - 恒瑞医药获渤海证券买入评级 [1] - 开普云获浙商证券买入评级 [1]
老凤祥等目标价涨幅超30%;开普云获买入评级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2:17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海尔生物目标价涨幅32.81% 属于医疗器械行业[1] - 三联虹普目标价涨幅32.56% 属于专业工程行业[1] - 老凤祥目标价涨幅30.70% 属于饰品行业[1] 券商首次覆盖评级 - 中孚实业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1] - 中粮糖业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1] - 善水科技获东北证券买入评级[1] - 恒瑞医药获渤海证券买入评级[1] - 开普云获浙商证券买入评级[1] 券商评级总体情况 - 9月17日券商共发布29次目标价评级[1] - 当日券商发布7次首次覆盖评级[1]
海尔生物(688139):新产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9-17 01:4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44元 当前价33.11元[1][2][5] 核心观点 -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 同比增长7.27% 实验室解决方案、智慧用药、血液技术等新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5] - 海外业务表现强劲 25H1实现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17% Q2同比增速高达56.67%[5] - 低温存储产业环比改善 25H1环比24H2增长16.73% 但受行业波动影响同比仍有高个位数下滑[5] - 国内业务阶段性承压 25H1实现收入7.61亿元 同比下降14.64%[5]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27%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降39.09%[1] - 25Q2营业收入5.07亿元 同比下降5.57% 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下降66.42%[1]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1亿元、5.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5倍、21倍、18倍[1][5]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30亿元、30.61亿元、34.6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5.2%、16.4%、13.2%[1] 业务亮点 - 新产业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过50%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5] - 海外本土化策略成效显著 已在17个国家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5] - 部分科研仪器表现突出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列国产品牌第一、第二[5] - 公司场景方案优势和数智平台优势正逐步凸显 低温存储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5] 估值与预测 - 根据DCF模型测算 给予公司整体估值141亿元[5] - 预计25-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33元、1.60元、1.84元[1] - 当前总市值105.27亿元 每股净资产13.55元[2] - 预计毛利率将从48.0%提升至49.9% 净利率从16.7%提升至17.5%[6]
破局基层用药痛点,海尔生物医疗以数智化方案引领县域药学服务新变革
大众日报· 2025-09-08 09:44
行业背景 - 县域医疗卫生体系进入高质量发展攻坚阶段 国家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推动县域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成为医疗改革重点[3] - 基层药学服务存在药品管理多环节依赖人工 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药品追溯难度大 发药流程耗时较长等问题 制约服务能力提升并影响群众就医满意度[3] 公司参与 - 公司出席第二届县域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大会 展示智慧用药领域创新成果[1] - 公司荣获"县域重点专科建设生态伙伴贡献奖" 彰显基层药学服务数智化转型生态引领力[1] 解决方案 - 推出医院药品"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解决方案 通过物联网 自动化 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传统药学服务模式[3] - 方案已在全国超过400家医疗机构落地应用 有效提升药品管理效率和用药安全水平[3] - 构建智慧静配中心 智慧门诊药房 智慧住院药房全场景数智化用药方案[6] - 开发分包核对一体机 细胞毒性药物全自动配液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IncGPT-Med模型减少手工操作与人工核对[6] - 自动化技术平台大幅提升药物抓取速度和精准度 解决大型医院取药慢 核对慢痛点[6] 技术突破 - 通过数智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药品全流程闭环管理 从"药品供应"转向"精准服务"[4] - 产品方案适用于新建医院和现有药房智能化改造 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适配性[6] 市场拓展 - 与泰国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自动化产品与方案正式进军东南亚医疗市场[6] - 创新实践逐步走向国际 为中国医疗创新技术方案出海树立样板[6] 战略规划 - 持续以智慧用药产业布局为支点 通过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构建全球药学服务数智新生态[6] - 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注入动能[6]
鼓楼区与南师大共建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新华日报· 2025-09-07 21:44
中心建设与定位 - 南京市鼓楼区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建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以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为核心 采用"1+1+N"创新模式 依托科研平台攻克核心技术并联动企业推动成果落地 破解实验室成果难以产业化的痛点[1] - 中心管委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担任 现场为微康益生菌 纽邦生物 迪必尔生物工程 北极光等企业负责人颁发产业顾问聘书[1] 产业生态构建 - 中心形成"龙头引领 梯队培育"态势 引入亚洲最大益生菌菌种研发智能制造基地的微康益生菌 其产品获评拜耳制药全球最佳供应商[1] - 成功孵化益一科技 康科生物 修喵修勾科技 玖明医疗等企业 覆盖医疗健康 膳食营养 宠物健康等细分领域 补全鼓楼合成生物产业链[1] 产业链协同发展 - 活动现场签约海尔生物 德悦普惠医疗 量准科技等项目 覆盖细胞库建设 创新药筛选 生物芯片研发等关键环节[1] - 多项目协同推动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1]
每周股票复盘:海尔生物(688139)海外收入增30.17%,新产业占收47%
搜狐财经· 2025-09-06 21:48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32.54元,较上周33.0元下跌1.39% [1] - 本周最高价33.29元(9月1日),最低价32.0元(9月4日) [1] - 当前总市值103.46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36/126,A股整体市值排名1786/5152 [1] 新产业发展 - 新产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7%,同比增长7.27% [1][4] - 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11%、11%、17% [1]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1] - 总有机碳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列国产品牌第一、第二 [1] - 离心系列跻身行业品牌前十,生物安全柜跃升全国第一,培养系列保持国产第一份额 [1] 盈利能力分析 - 利润端承压源于外部环境、新建产能爬坡及中长期战略投入 [2] - 第二季度为全年业绩低点,预计三四季度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2] - 销售毛利率下降主因子公司新建产能爬坡及固定制造费用率上升 [2] - 材料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3.41个百分点 [2] 海外业务表现 - 海外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Q2规模与增速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3][4]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在17国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 [3] - 三大低温产品线在25个国家市场份额居首 [3] - 区域占比:欧洲40%、非洲30%、亚洲20%、美洲10% [3] - 低温存储业务海外市占率不足10%,智慧用药与实验室解决方案成为新增长点 [3] 国内业务状况 - 国内收入7.61亿元,同比下滑低双位数 [3] - 低温存储和血液技术市场份额领先优势扩大 [3] - 国家下发20亿元公立医院综合补贴覆盖10城市,县域医疗持续完善 [3] - 科技投资两重项目资金于8月1日下发完毕 [5] - 干细胞基因治疗领域全球融资增长超20% [5] 技术研发进展 - 构建"大模型-智能体-I终端"多层次AI架构 [6] - 已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覆盖低温、实验室、用药及血液技术领域 [6] - 依托13个数智自动化软硬件体系实现"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学习"闭环 [6] 股份回购计划 - 累计回购2,376,245股(占总股本0.7474%),支付资金7712万元 [4][7] - 回购价格区间29.86-34.69元/股 [7] - 回购期限为2025年1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计划金额1-2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