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圣诺生物(688117)
icon
搜索文档
圣诺生物(68811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元(含税)[7] - 预计分派现金红利总额为2400万元人民币(含税)[7]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9.18%[7] - 公司总股本为8000万股[7] - 利润分配预案需经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至3.87亿元人民币[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9%至6125万元人民币[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38%至5810万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05%[10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6125.28万元,同比增长2.09%[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55%至1.08亿元[10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6.55%至151,732,308.41元[12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1.43%至40,155,528.28元,主要因员工薪酬福利提升及培训投入增加[12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67%至13,746,562.60元[124] - 医药制造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4.94%至31,161,272.30元,占总成本比例33.59%[113] - 医药制造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50.51%至30,539,834.24元,占总成本比例32.92%[113] - 制剂产品技术服务费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87.50%至1,790,491.86元[114] - 原料药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8.43%至14,759,543.76元[114] - 药学研究服务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89.32%至7,701,411.32元[114] - 代理销售模式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9.60%[10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17%至5241万元人民币[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17%至5241.42万元[10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17%至5241.42万元[1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上年同期为-5178.12万元[1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亿元,上年同期为-363.88万元[125]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3.33%至2.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12%[1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亿元,全部为募集资金理财[127] - 预付账款同比大幅增长177.64%至745.18万元[127]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40.62%至1.84亿元,主要系在建工程结转[127] - 开发支出同比增长96.75%至931.82万元,系自研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28] - 短期借款新增3004.58万元[128]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60.58%至814.64万元[1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亿元[149] 业务线表现(制剂和原料药) - 制剂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58%至1.78亿元[108] - 原料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9%至9056.95万元[108]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75.97%至5943.21万元[109]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4.87个百分点至74.88%[108] 业务线表现(疾病领域) - 糖尿病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03%至258.8万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1.71%至13.47万元[136] - 心内科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9.38%至629.74万元,营业成本同比激增3024.01%至229.45万元[136] - 免疫系统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99%至2814.1万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2.61%至948.88万元[136] - 肿瘤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49%至290.17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17%至20.16万元[136] - 罕见病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06%至1216.82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87.6%至116.81万元[136]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832.87万元,同比下降18.49%[8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374.66万元,同比下降24.67%[80]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458.21万元,同比上升8.17%[8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5%,同比增加6.16个百分点[8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8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145] - 研发投入占净资产比例为2.33%[145] - 利拉鲁肽项目累计投入159.37万元,总投资规模500万元[83] - 艾替班特项目累计投入63.30万元,总投资规模800万元[84] - 特立帕肽项目累计投入67.50万元,总投资规模800万元[84] - 加尼瑞克项目累计投入36.03万元,总投资规模500万元[84] - 利那洛肽原料药及胶囊项目投资金额为78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7.87%[85] - 地加瑞克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2.88%[85] - 索马鲁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8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43.69%[85] -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2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2.40%[85] - 阿巴帕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4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4.94%[86] - 阿托西班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3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1.66%[86] 研发能力与成果 - 公司拥有15个自主研发的多肽类原料药品种[49] - 公司取得9个品种多肽原料药国内生产批件或激活备案[49] - 公司利拉鲁肽等9个品种获得美国DMF备案其中8个处于激活状态[49] - 恩夫韦肽为国内首仿品种并取得国内生产批件和墨西哥注册[50] - 比伐芦定原料药获得美国DMF备案和国内登记(A)客户制剂在美国上市[50] - 艾替班特为首家提交美国DMF备案的仿制原料药并被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49] - 卡贝缩宫素为国内首仿品种并取得国内生产批件[53] - 醋酸奥曲肽取得国内批件和美国DMF备案客户制剂在美国申报[53] - 胸腺法新取得国内批件和韩国食药管理局注册客户制剂在国内和韩国上市[53] - 特立帕肽取得美国DMF备案和国内原料药登记(I)[53]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7个,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32个[78]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2项(含2项国际专利),承担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73]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长链肽偶联、困难序列偶联、多对二硫键环肽合成等8项技术[76][77] - 公司拥有8项核心技术平台,包括长链肽偶联技术和多对二硫键环肽合成技术[138][139] - 公司为研发机构提供40余个项目药学研究服务,1个品种获批上市,10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72] - 公司掌握15个品种原料药规模化生产技术,9个获国内生产批件,8个获美国DMF备案[72] - 公司10个多肽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个品种获批上市[137] - 利拉鲁肽研发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140] - 艾替班特研发项目处于审评阶段,用于遗传性血管水肿急性发作[140] - 公司拥有10个研发产品已向国家药监局申报注册批件,另有15项中长期在研储备项目[91] - 公司为山东鲁抗等企业提供了40余个项目的药学研究及定制生产服务[95] - 其中1个多肽创新药已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另有10个多肽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95] 研发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4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88%[8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30.91万元,平均薪酬为7.26万元[89]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为51人(博士1人,硕士1人,本科49人)[89] -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30岁以下51人,30-40岁67人,40-50岁19人,50-60岁5人,60岁及以上0人[9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计5人,核心管理人员均具有15年以上多肽合成领域经验[96] - 核心技术人员郭德文年度税前报酬总额70.24万元[176] - 核心技术人员董华建年度税前报酬总额72.69万元[176]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325.85万元[191] 生产与产能 - 产能利用率在下半年大幅改善[41] - 通过精益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线效率[4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制定生产计划[66] - 公司建立了GMP级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线在内的全产业链平台,多次通过美国FDA等机构认证[97] - 建立符合欧盟/FDA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41]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多肽制剂产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56] - 公司多肽制剂产品包括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规格5ml:37.5mg;0.9ml:6.75mg)、注射用恩夫韦肽(规格108mg)、卡贝缩宫素注射液(规格1ml:100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规格1ml:0.1mg;1ml:0.3mg)等[57][60] - 注射用生长抑素规格包括0.25mg、0.75mg、3mg[60] - 注射用胸腺法新规格为1.6mg[60] - 注射用胸腺五肽规格为1mg[60] - 依替巴肽注射液规格为10ml:20mg[60] - 公司原料药产品已销往欧美、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与费森尤斯、阿拉宾度、信立泰、上药第一生化、扬子江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5] - 公司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新药研发筛选阶段所需多肽化合物、对照品的定制生产[61] - 公司多肽药物生产技术转让服务包括将自主研发并已提交药品注册申请的多肽仿制药品种的整体权益转让[62][63] - 多肽创新药CDMO服务覆盖8个临床阶段项目,含III期临床3个、II期临床1个、I期临床4个[47] - 服务项目涵盖抗艾滋病、心血管、糖尿病、抗肿瘤等重点疾病领域[47] - 构建多肽药物CDMO全产业链服务能力[40] - 重点布局艾塞那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等核心多肽制剂产品[40] - 注射用胸腺五肽和注射用恩夫韦肽于2022年1月1日被调出国家医保目录[13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5,291,7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65%[118][12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2,861,30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3.55%,其中关联方采购占比26.64%[122][124]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0年152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28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8.17%[69] - 预计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将以7.9%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达495亿美元[69] - 中国多肽药物市场中慢病治疗仅占26%,免疫药物占50%以上,消化道和抗肿瘤各占20%[69] - 多肽原料药国际市场部分品种每千克高达25万-50万美元,小品种每克成本上千美元[71] 募集资金使用 - 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3.58亿元,净额2.85亿元[44] - 募集资金用于多肽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制剂产业化改造及工程技术中心升级[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聚焦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产能提升和提升团队管理能效[154] - 公司将持续推动产业化升级改造,加快原料药产线布局与建设[156] - 公司重点加速多肽CDMO项目交付时期以提升全球化竞争力[156] - 公司研发高度聚焦抗肿瘤、糖尿病、产科、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等重点领域[157] - 公司坚持以高端仿制药为基础、创新药服务为重点构建技术壁垒[157] - 国内市场将优化产品销售管线营销渠道并加快战略产品市场推广速度[158] - 国外市场将加快原料药国际注册步伐,优化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的产品布局[158] - 公司2022年将重点加强核心技术团队管理能力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159] - 持续投入研发中心及生产线建设以提升竞争优势[4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07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研发失败风险,包括临床试验结果不达预期或未能获得药监部门批准[97] - 公司存在一致性评价未通过风险,需在3年内完成评价[97] - 公司产品若未能通过"集采"将对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98]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境外业务以美元结算[99][100] - 带量采购政策下制剂价格平均降幅达52%-53%[10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16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包含2名职工代表监事[165] - 公司2021年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7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总次数7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5次[197]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200]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持股174,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4.08万元[174]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莉持股1,551,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28万元[174]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张红彦持股345,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04万元[174] - 副总经理卢昌亮持股2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9.68万元[176] - 监事会主席曾德志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5.80万元[176] - 独立董事曾晓华、唐国琼、刘家琴年度税前报酬均为6.00万元[176] - 董事会秘书余啸海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1.98万元[17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自2013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莉自2013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红彦自2008年7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文发胜自2016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宋亚飞自2017年6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王宪政自2018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独立董事曾晓华自2016年12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独立董事唐国琼自2019年1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独立董事刘家琴自2019年4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余啸海自2022年1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通过赛诺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500万股,并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63.53万股[184]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文发胜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0万股[184] - 公司监事会主席曾德志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4] - 公司职工监事任金树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5万股[184] - 公司职工监事张静萌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2万股[184] - 公司副总经理马中刚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董华建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4][18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郭德文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5] - 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投资者关系总监余啸海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万股[185] - 以上人员本年度间接持股数均未发生增减变动[18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621.12万元[19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91] - 董事会秘书文发胜因个人原因离任[192]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728.76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3] 审计与合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5] - 公司不存在未盈利情形[5] - 公司不存在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情况[1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融资与授信 - 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大邑支行申请5000万元人民币最高综合授信额度[195] - 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申请3000万元人民币最高综合授信额度[195] 子公司与投资 - 全资子公司成都圣蓉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
圣诺生物(68811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8074.48万元,同比下降13.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9.29万元,同比增长22.64%[6] - 公司净利润为1429.29万元,同比增长22.6%[19] - 营业利润达1763.61万元,同比增长24.6%[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同比下降5.26%[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同比减少0.83个百分点[7]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同比下降5.3%[20]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5.39万元,同比下降27.8%[25] - 净利润亏损8.58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5.62万元收窄75.9%[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为610.81万元,同比增长9.8%,占营业收入比例7.56%[7] - 营业成本为2638万元,较去年同期1924万元增长37.1%[18] - 销售费用为2444万元,较去年同期4661万元下降47.6%[18] - 研发费用为511万元,较去年同期501万元增长2.0%[18] - 营业成本为230.86万元,同比下降5.2%[25] - 研发费用66.98万元,同比下降6.6%[2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6.52万元,同比增长20.1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56.52万元,同比增长20.1%[20]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911.04万元,同比改善[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54亿元,同比增长24.2%[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68亿元,较期初增长27.5%[2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1255.99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81.89万元,同比改善(去年同期为-1.43万元)[27][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976.39万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2亿元[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亿元,较期初增加8020.78万元[2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2.69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116亿元增长27.3%[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00亿元,较年初2.000亿元下降35.0%[14] - 应收账款为8852万元,较年初1.024亿元下降13.6%[14] - 存货为1.133亿元,较年初1.014亿元增长11.8%[15] - 流动资产合计为6.403亿元,较年初6.520亿元下降1.8%[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1.3亿元,较期初减少35%[23] - 应收账款703.2万元,较期初下降63.8%[23] - 资产总计6.16亿元,较期初基本持平[24] - 应付账款1444.70万元,同比下降11.0%[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26.98万元[8]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128.99万元[8]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27.19万元(去年同期计提26.50万元)[25]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9.9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7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6%[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997亿元,较年初7.851亿元增长1.9%[17]
圣诺生物(688117)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7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财务关键点进行了分类整理。输出严格遵循了任务指令:按单一主题分组,使用原文关键点,并保留了对应的文档ID引用。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8548.29万元,同比下降10.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1902.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89%[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本报告期1835.21万元,同比增长93.81%[5][9] - 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0.24元/股,同比增长41.18%[6][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03%至2.79亿元人民币[22] - 净利润同比增长3.3%至4303.4万元人民币[23] - 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股[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341.8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8.57%[6][1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报告期为4.00%,同比下降4.67个百分点[6]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31.1%至7039.6万元人民币[2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5%至1.23亿元人民币[2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5.3%至892万元人民币[2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570.32万元,同比增长25.4%[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650.84万元,同比增长13.2%[2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2860.47万元,同比下降53.65%[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63.1万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0.47万元,同比下降53.6%[2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5386.56万元,同比增长34.7%[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76.56万元,同比扩大60.3%[2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85亿元[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亿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5亿元,同比增长1070.8%[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8亿元,同比增长204.1%[27]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9.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3.03%[6][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5.20%[6][10]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249,551,678.76元,增长192.66%,从129,527,477.65元增至379,079,156.41元[16] - 存货较年初增加18,493,014.39元,增长20.55%,从90,005,094.70元增至108,498,109.09元[16] - 在建工程较年初增加18,431,001.66元,增长26.54%,从69,431,000.80元增至87,862,002.46元[17] - 资产总计较年初增加314,440,932.44元,增长53.03%,从592,984,864.45元增至907,425,796.89元[17] - 实收资本从6000万元增至8000万元人民币[18]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188.8%至4.07亿元人民币[18] - 未分配利润增长18.6%至2.75亿元人民币[18] 负债 - 应付账款较年初减少15,409,549.05元,下降74.56%,从20,666,627.10元减至5,257,078.05元[17]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3,508,837.51元,增长22.31%,从15,725,314.62元增至19,234,152.13元[17] - 其他应付款较年初减少3,923,717.94元,下降4.17%,从94,054,113.06元减至90,130,395.12元[17]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339名[12] - 成都赛诺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30,000,000股,持股比例37.50%[12]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6,480,000股,持股比例8.10%[12] 其他重要事项 - 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末462.11万元[8]
圣诺生物(688117)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936亿元,同比增长10.20%[21][23]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3.6384百万元,同比增长10.20%[9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3,638,351.49元,同比增长10.20%[124][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0.9万元,同比下降23.32%[2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09百万元,同比下降23.32%[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9,000元,同比下降23.32%[1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79.0万元,同比下降22.17%[21][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26.92%[22][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3%,同比下降3.15个百分点[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47.285百万元,同比增加20.39%[98] - 营业成本47,284,958.16元,同比增长20.39%[126] - 销售费用89,973,031.54元,同比增长18.33%[126] - 管理费用19,219,525.16元,同比增长21.37%[126] - 研发费用7,259,423.01元,同比增长15.42%[12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72.4万元,同比下降77.62%[2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24,133.28元,同比下降77.62%[126] 资产和净资产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4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79%[22][26] - 总资产为9.2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25%[22][26] - 资产总额920,595,70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7,337,500元[123]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420,191,249.23元,占总资产比例45.64%,同比增长224.40%[130] - 应收款项达111,663,356.73元,占总资产12.13%,同比增长5.39%[130] - 存货增至105,033,663.49元,占总资产11.41%,同比增长16.70%[130] - 合同资产增长至5,943,956.18元,占总资产0.65%,同比增长85.71%[130] - 固定资产减少至120,185,771.64元,占总资产13.06%,同比下降8.28%[130] - 在建工程增至83,436,180.34元,占总资产9.06%,同比增长20.17%[130] 负债 - 应付账款减少至10,895,969.85元,占总负债1.18%,同比下降47.28%[131] - 合同负债增至18,867,911.05元,占总负债2.05%,同比增长19.98%[131] - 其他应付款增至120,811,712.04元,占总负债13.12%,同比增长28.45%[13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4%,同比增加0.81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8592243.84元,同比增长34.87%[8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15.51%,同比增加14.24个百分点[8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44%,同比增加0.81个百分点[80] - 研发投入859.22万元,研发人员占比20.39%[99] 研发项目和进展 - 利拉鲁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额5000万元,完成进度91.83%[85] - 注射用胸腺法新项目投资额480万元,完成进度183.41%[85] - 卡贝缩宫素注射液项目投资额600万元,完成进度95.81%[85] - 注射用生长抑素项目投资额850万元,完成进度48.3%[85] - 比伐芦定原料药项目投资额200万元,完成进度0.02%[85] - 艾替班特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额800万元,完成进度43.34%[85] - 泊沙康唑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完成进度41.45%[85] - 特立帕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额800万元,完成进度-9%[85] - 索马鲁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额800万元,完成进度157.85%[86] -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项目投资额200万元,完成进度39.09%[86] 产品管线与批件 - 公司拥有15个自主研发的多肽类原料药品种[36] - 公司取得9个品种多肽原料药国内生产批件或激活备案[36] - 公司利拉鲁肽等9个品种获得美国DMF备案[36] - 公司8个美国DMF备案品种处于激活状态[36] - 恩夫韦肽和卡贝缩宫素为国内首仿品种[36] - 艾替班特为首家提交美国DMF备案的仿制原料药[36] - 比伐芦定国外客户成为美国第二家获批的仿制药制剂生产商[36] - 公司拥有15个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多肽原料药品种[92] - 国外市场8个产品获得美国DMF备案(包括利拉鲁肽、特立帕肽等)[93] - 正在申请注册批件的产品有10个,十余个产品处于研发阶段[93] - 拥有药品注册批件24件,GMP证书8个[99] - 9个原料药获美国FDA DMF文号[99][103] - 制剂一致性评价申报1个,原料药通过审批1个,预计下半年再申报4个[101] 产品介绍 - 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规格为5ml:37.5mg和0.9ml:6.75mg,用于治疗胎儿早产并取得国内批件及新药证书[42] - 注射用恩夫韦肽规格为108mg,用于抗艾滋病治疗并取得国内批件及新药证书[42] - 卡贝缩宫素注射液规格为1ml:100μg,用于预防产后出血并取得国内批件[42] -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规格为1ml:0.1mg和1ml:0.3mg,用于肝硬化出血治疗并取得国内批件[42] - 注射用生长抑素规格为0.25mg、0.75mg和3mg,用于静脉曲张出血治疗并取得国内批件[42] - 注射用胸腺法新规格为1.6mg,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并取得国内批件[42] - 依替巴肽注射液规格为10ml:20mg,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并取得国内批件[43] 技术与研发能力 - 公司多肽创新药药学服务涵盖原料药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及规模化生产[44] - 公司制剂工艺研究通过剂型筛选、辅料筛选等确定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45] - 公司利用长链肽偶联技术、单硫环肽生产技术实现多肽分子规模化生产[47] - 公司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服务覆盖9个适应症项目包括抗艾滋病心血管糖尿病抗肿瘤抗菌抗病毒脑卒中等领域[49] - 抗艾滋病药物注射用艾博韦泰已获批上市提供原料药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委托生产等服务[49] - 心血管药物巴替非班注射液处于申报生产阶段涉及原料药工艺研究和制剂处方工艺研究[49] - 糖尿病药物聚乙二醇化艾塞那肽注射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提供原料药工艺研究和临床研究产品定制[49] - 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两家获得左西孟旦注射液生产批件的企业之一负责该制剂的生产[53] - 公司研发并转让的艾塞那肽制剂产品已于2013年12月提出药品生产注册申请目前协议正在履行[52] - 公司掌握15个多肽品种原料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74] - 申请专利60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国际PCT专利2项[99]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3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9项,国际PCT2项)[75][78]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1项,授权专利7项[78][79] 市场与行业地位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0年152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28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8.17%[69] - 预计多肽药物市场将以7.9%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市场规模达495亿美元[69] - 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占2018年全球医药市场1.3万亿美元的2.19%[69] - 多肽药物市场增速约为全球药物市场整体增速的2倍[69] - 全球已获批多肽药物中抗肿瘤领域占比最高达30%[72] - 消化道领域多肽药物占比14%,糖尿病领域占比13%,罕见病领域占比11%[72] - 公司具备多肽原料药和制剂全流程研发管线及全产业链平台[73] - 公司是国内多肽药物领域少数拥有研发、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73] - 在全球销量前30的多肽药物中公司取得6个品种的美国FDA激活备案(全球第9位、国内第3位)[74] - 公司在国内取得7个品种的多肽原料药批件或激活备案(居国内第2位)[74] - 公司成功开发7个多肽制剂品种并取得11个不同剂型生产批件(数量国内前三)[74] - 公司为30余个一类多肽创新药项目提供药学研究服务(其中1个已获批上市,1个申报生产,7个进入临床试验)[74] 销售与客户 - 公司原料药产品已销往欧美、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40] - 公司与费森尤斯、阿拉宾度、迈兰、鲁宾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40] - 公司多肽制剂产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41] - 原料药出口至欧美、印度、韩国市场,客户包括费森尤斯等国际企业[102]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服务及定制生产服务[58] - 国外销售采用代理模式,与专业原料药代理商合作[60] 生产与供应链 - 多肽原料药制剂生产服务需在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订单主要来自药学研究服务客户[50] - 左西孟旦制剂的核心原材料光学活性胺向北京海合天独家采购其他原辅材料由公司自主采购[55] - 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在GMP或非GMP标准生产线组织生产[56] - CDMO服务生产基地预计第三季度投入运行以缓解产能不足[98] 风险因素 - 公司已详细阐述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4] - 带量采购导致制剂价格平均降幅52%-53%[108][112] - 生长抑素原料药面临价格下降或采购金额下降风险[109] - 7个制剂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被调出风险较小但存在不确定性[114] - 比伐芦定原料药销售收入存在因主要客户需求下降而减少的风险[109] 关联交易 - 与北京海合天关联交易金额12,074,700元[115] - 关联交易中向成都格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购买商品金额为191,129.22元,占同类交易比例3.82%[195] - 关联交易中向成都格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41,418.93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3.81%[195] - 关联交易中向北京海合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劳务金额为12,074,676.06元,占同类交易比例44.72%[196] -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总额为12,307,224.21元[19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28,519.85万元,本年度实际投入金额为0万元[199] - 年产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承诺投资额15,519.85万元,实际投入0万元[199] - 制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承诺投资额8,500万元,实际投入0万元[199] - 工程技术中心升级项目承诺投资额4,500万元,实际投入0万元[199]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0万元,与承诺投入金额差额达28,519.85万元[199]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拟投入金额,差额为6,331.64万元(34,851.49万元-28,519.85万元)[200] 子公司信息 - 圣诺制药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87.84万元,净利润2,970.97万元[133] - 公司子公司圣诺制药、凯捷多肽、晖蓉生物被列入成都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141] - 圣诺制药、凯捷多肽被列入水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141] 环保与安全 - 圣诺生物排污许可证编号91510100730206481N001P有效期至2023年7月28日[144] - 凯捷多肽排污许可证编号915101297436496286002P有效期至2023年7月23日[144] - 晖蓉生物排污许可证编号915101297559892323001P有效期至2023年7月21日[144] - 圣诺制药排污许可证编号9151012976229886XR001P有效期至2025年12月21日[144] - 圣诺制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编号510129-2019-080-M有效期至2022年4月11日[148] - 凯捷多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编号510129-2019-082-L有效期至2022年4月11日[148] - 晖蓉生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编号510129-2019-081-L有效期至2022年4月11日[148] - 公司及子公司圣诺制药、凯捷多肽、晖蓉生物均未出现超标排放情况[149] - 公司建立了“三废”管理制度和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150] - 公司建设有污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预处理[150] - 公司废气采用二级活性炭吸附系统进行处理[150] - 公司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处理废液并内部建设废液回收系统[150] - 公司及子公司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51] - 公司及子公司未受到环境保护行政处罚[151]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赛诺投资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58]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158] - 大宗交易减持任意持续90日内合计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59] - 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每年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59][161] - 协议转让减持单个受让方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59][162] - 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任意连续90日内合计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61][16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1][163]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161][163] - 持股5%以上股东立案调查期间及处罚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159][162] - 违反证券交易所规则被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不得减持[159][162] - 员工持股平台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163] - 持股5%以上股东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165][166] - 直接持股高管卢昌亮、王晓莉、张红彦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68] - 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股监事及高管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69]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71] - 所有持股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8][169][172] - 若上市后6个月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68][169][172]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69][170][173] - 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71] - 离职后6个月内所有相关人员不得转让股份[169][171][173] - 控股股东赛诺投资转让股份需满足限售期满及发布减持公告等条件[174] - 违规减持所得将归公司所有并承担法律责任[168][169][171][172][173]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数量的25%[175][177][179][180] - 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数量的100%[175][177][179] - 减持需提前至少3个交易日公告预计减持数量或数量区间[175][177][179][180] - 公告减持意向3个交易日后可进行转让[176][177][179] - 公告后20个交易日内未完成减持需重新履行公告程序[176][177][179] - 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禁止股份转让[175][176][178][180] - 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禁止股份转让[175][176][178][180] - 重大事项发生至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禁止股份转让[175][176][178][180] - 违规减持所得归发行人并需赔偿损失[176][177][179] - 股份转让前需向董事会说明原因并发布减持公告[176][178][180]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至少3个交易日公告并明确预计减持数量或区间[181][182]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数量的25%[182] - 减持期限为减持计划公告后6个月[181][183] - 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禁止减持[182] - 业绩预告/快报公告前10日内禁止减持[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