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纵横股份(688070)
icon
搜索文档
纵横股份(68807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5亿元,同比下降7.9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3.28万元,同比下降155.96%[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20.83万元,同比下降210.47%[21]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5034.11万元同比下降7.90%[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93.28万元同比下降155.96%[33]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2.503亿元,同比下降7.90%[104][1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3.28万元,同比下降155.96%[104] - 无人机行业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3.10%,但毛利率同比下降7.90个百分点[112] - 无人机系统收入1.65亿元,同比下降21.24%,毛利率52.11%,同比下降6.07个百分点[112][113] - 无人机服务收入5049.19万元,同比增长99.43%,但成本激增123.76%,毛利率降至12.64%[112][113] - 国外销售收入2869.87万元,同比增长62.14%,但成本暴涨200.34%,毛利率下降23.97个百分点[112][113] - 经销模式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61.30%,但成本增长122.95%,毛利率下降15.61个百分点[1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424亿元,同比增长16.64%[107][109] - 销售费用7065.84万元,同比增长34.51%[107] - 研发费用3606万元,同比增长29.27%[107] - 销售费用7065.84万元同比增长34.51%[128] - 管理费用4131.96万元同比增长28.95%[128] - 研发费用3606万元同比增长29.27%[128] - 财务费用-88.9万元同比下降207.48%[128] - 直接材料成本1.09亿元,同比增长9.72%,占行业总成本比例76.83%[116] - 制造费用成本1959.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8.00%[116] - 无人机服务外购服务成本3222.61万元,同比激增197.96%[116][1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53.0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1] - 总资产为8.66亿元,同比增长103.0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95亿元,同比增长138.64%[21] - 总资产86562.19万元较期初增长103.08%[33]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69524.32万元较期初增长138.64%[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53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26万元[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811.58万元同比增长1963.36%[131] - 货币资金30173.94万元同比增长143.12%占总资产34.86%[133] - 在建工程14860.23万元同比增长294.43%占总资产17.17%[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704.55万元当期变动产生投资收益4.45万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67,045,466.97元[138]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2,283,983.58元[138]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35%,同比增加7.09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4343.03万元同比增长55.70%占营业收入17.35%[34] - 研发投入总额为4343万元,同比增长55.70%[74] - 费用化研发投入3606万元,同比增长29.27%[74] - 资本化研发投入737万元,资本化比重为16.97%[7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35%,同比增加7.09个百分点[74] - 研发人员数量149人,同比增长27.35%[8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2544万元,同比增长55.26%[83]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7.08万元,同比增长22.00%[83] - 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累计拥有48项[34] - 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8项[71] - 发明专利本年新增申请25个,获得20个[73] - 在研项目累计投入9338万元,本期投入4343万元[78] - 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累计投入2419万元[78] - 研发周期从12个月以上缩短到6个月以内,理论设计指标与实际测试结果偏差值小于10%[85] - 公司复合材料机体制造成本降低50%[5] - 公司实现多品种无人机柔性生产线快速生产[5] - 公司研制分布式飞控导航系统架构和云管控系统取得重大进展[70] - 公司掌握高强度复合材料湿法铺叠及低温固化工艺,采用高分子夹心拓扑结构局部加强技术[88][89] - 积累近20种型号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平台,包括尾座式、倾转动力式、复合动力式等[85] 业务表现和产品发展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27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5] - 全年订单总额同比增长33.39%其中国内订单增长19.24%海外订单增长195.47%[35] - 无人机总产量570套,同比下降9.81%,销量425套,同比下降15.67%[114] - 公司拥有最大起飞重量7-100kg级别的8大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平台[42] - 产品载荷能力0.8-20kg,航时1-10小时[42] - 公司2015年率先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59] - 公司产品具备大载重、长航时、垂直起降、携带简便特点[59] - 公司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60] - 公司推出CW-15II、CW-25E、CW-40等垂直起降无人机新品[60] - 公司产品CW-25H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成功交付[70] - 公司发布CW-40无人机,具备大载荷、长航时及垂直起降能力[70] - 公司完成新型大载重无人机设计,2022年将完成样机生产测试[70] - 公司激光雷达系统CW-25ELiDAR应用于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70] - 拥有八大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平台,产品最大起飞重量涵盖6.8~105千克,航时覆盖1~10小时[86] - 公司为国内上千家用户单位提供产品及服务,覆盖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防务等领域[87] - 拥有已授权专利191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66项[95] - 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土建工程完工,一期装修工程接近尾声[39] - 公司采用直销+经销销售模式[52] - 核心工序自主生产,非关键工序采用外协加工[50] 市场趋势和行业环境 - 工业无人机行业增速30%以上[55] - 未来10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10亿美元[56] - 2030年无人机市场价值预计达到920亿美元[56] - 十四五期间无人机运行小时数目标2025年达到250万小时[57] - 2021年民用无人机年飞行量超过1000万飞行小时,与运输航空飞行量相当[63] - 无人机年飞行量比传统有人通航飞行量高出一个数量级[63] - 工业无人机应用从测绘与地理信息、电力巡检拓展至矿山、环保、森林消防、应急、公安、水利等场景[61] - 无人机运营服务需求增长,用户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获取数据成果[63] - 无人值守机库在2021年快速发展,应用于电力巡检、环境治理、智慧城市等领域[65] - 垂直起降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领域保持高度行业关注[66] - 无人机海外出口市场规模不断扩张[61] - 无人机系统与大型信息化系统融合,成为治理智慧化的重要信息采集入口[61] - 工业无人机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存在众多规模偏小的企业,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份额或售价下降[97] - 无人机行业保持30%以上的增速[144] 公司合作和项目进展 - 公司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发布5G网联无人机解决方案[37] - 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建立矿用无人机研究中心[37] - 公司与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签署重大灾害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协议[37] - 公司产品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优胜单位[38] - 公司中标工信部2021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71] - 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0年)[69] - 公司在电力巡检、环保巡查等业务领域巡检服务规模持续增长[64] - 公司持续加强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控与导航系统、航电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积累[66] - 公司参与贵州省入河排污口无人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199] - 公司利用无人机遥感手段进行排查工作[199] - 公司利用纵横大鹏无人机开展航测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高清遥感影像数据[199] - 公司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监测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红树林景区[199] - 公司对红树林的长势和动态变化进行监测[199]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无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 - 公司前身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8日[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11] - 公司参股公司为武汉讯图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员工总数595人,其中研发人员149人[39] - 报告期内新增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团队69人[39] - 公司是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驾驶员培养规模首位[4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27.5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208.67万元[26][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收益601.46万元[26] - 公司及多家子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00] - 部分子公司适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以内部分按5%实际税率征收[10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144.5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56%,其中四家为新客户[119][121][12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073.2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3.16%[123][125]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9549.26万元占比34.14%[125] - 全资子公司大鹏无人机受让四川松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137] - 新设立海南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137] - 主要子公司大鹏无人机总资产282,652,917.89元,营业收入233,024,006.37元,净亏损26,715,897.05元[140] - 主要子公司纵横智能设备总资产193,260,533.91元,营业收入189,916,283.45元,净利润2,038,633.14元[140] - 主要子公司深圳纵横营业收入4,723,238.24元,净亏损4,910,488.61元[140] - 主要子公司四川纵横营业收入13,521,593.03元,净利润1,143,999.17元[140] - 主要子公司纵横融合营业收入10,688,011.07元,净利润3,116,366.30元[140] - 公司2021年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1次,共审议通过14项议案[153] - 公司2021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召开7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次[171] - 公司所有董事(任斌、王陈、周华林、王仁平、杨智春)均亲自出席全部9次董事会会议,无人缺席[171] - 公司董事以通讯方式参加会议次数较高,任斌、王陈、周华林、杨智春各7次,王仁平8次[171] - 公司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2次[17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成员为王仁平、任斌、杨智春[1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成员为王仁平、任斌、杨智春[1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为杨智春、王陈、王仁平[1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成员为任斌、王陈、杨智春[173]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2021年度对外借款及担保授权议案[169]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审议通过续聘2021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及内控审计机构议案[169]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74]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7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77]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78] - 公司员工总数595人,其中母公司126人,主要子公司469人[180]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162人,销售人员215人,技术人员149人,财务人员14人,行政人员55人[180]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4人,硕士73人,本科221人,本科及以下297人[181]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22,296小时[184]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764,876.70元[184]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87]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80%[187]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40%[187]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20%[187] - 报告期内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正但未提现金分红方案[190] - 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93] - 公司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197] - 募投项目采用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设计[198] - 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危险废物[196]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环保事故[195] - 公司2021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宜[200] - 公司纵横大鹏无人机频繁现身于暴雨、山火、防汛、禁渔等一线现场[200] - 公司用无人机助力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200] - 公司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应急救援效率[200] - 公司努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200] 管理层和董事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持股20,502,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6万元[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陈持股13,668,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监事会主席陈鹏持股6,03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6万元[156] - 董事会秘书兼常务副总经理李小燕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9.2万元[156] - 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王利光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6.8万元[156] - 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原波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财务总监刘鹏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副总经理郭睿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万元[156] - 独立董事王仁平年度税前报酬总额8万元[15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自2021年7月2日至2024年7月2日[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薪酬40,200,000元[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份0股[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在公司领取津贴0元[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在公司关联方领取报酬0元[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龄分布在31至32岁之间[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任职情况均为否[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关联方任职情况均为否[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领取报酬情况均为否[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关联方领取报酬情况均为否[157] - 杨智春自2019年1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59] - 陈鹏自2010年4月起联合创办纵横有限并任监事会主席[159] - 陈晨自2018年1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59] - 付江自2018年7月起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9] - 李小燕自2017年5月起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59] - 王利光自2015年4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159] - 原波自2020年2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中心总监[159] - 刘鹏自2017年12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59] - 郭睿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担任富士康成都中央人力资源处处长[159] - 李小燕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任北化股份(002246)董事会秘书[15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433万元人民币[166]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7万元人民币[16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66] - 郭睿被聘任
纵横股份(688070)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276.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6%[5]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39%[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9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60%[5]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808.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32%[5]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137.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51%[5] - 前三季度累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711.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13%[5] - 公司第三季度当季净利润由亏损转为盈利[16][17] - 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17]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1.637亿元下降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1.238亿元,降幅24.4%[24] - 公司净利润为净亏损1850.88万元,同比下降192.0%(从2020年同期盈利2010.92万元转为亏损)[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3035.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2%[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4.53%,同比增加10.67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0.227亿元增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0.258亿元,增长13.8%[24] - 销售费用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0.346亿元增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0.444亿元,增长28.2%[24] - 信用减值损失2070.54万元,同比扩大8.8%(2020年同期为1903.53万元)[25] - 资产减值损失2263.82万元,同比扩大277.5%(2020年同期为599.68万元)[25] - 研发投入支付职工现金6755.28万元,同比增长31.3%(2020年同期为5145.85万元)[3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8.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9.3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0.27%[6]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4.262亿元增长至2021年9月末的8.069亿元,增幅达89.3%[21]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1.241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末的0.650亿元,下降47.6%[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0.41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9月末的3.064亿元,增幅达647.2%[20]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0.671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0.791亿元,增长17.9%[20]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0.377亿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0.886亿元,增长135.1%[21] - 资本公积从2020年末的1.425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9月末的5.666亿元,增幅达297.8%[22]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末的0.794亿元减少至2021年9月末的0.421亿元,下降47.0%[2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7亿元,同比恶化129.3%(较2020年同期负5094.02万元)[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43亿元,同比扩大412.6%(较2020年同期负6687.02万元)[30][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1亿元,同比下降15.2%(较2020年同期1.54亿元)[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6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4.67亿元[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481.45万元,较期初下降53.9%[31] 业务运营和订单 - 2021年1-9月累计订单总额同比增长11.80%[17] - 截至2021年9月末在手未交付订单1.02亿元,同比增长约100%[17] - 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达44项[1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444户[12] - 第一大股东任斌持股2,050.20万股,持股比例23.41%[13] - 第二大股东王陈持股1,366.80万股,持股比例15.61%[13] - 第三大股东成都永信大鹏持股900.00万股,持股比例10.28%[13] - 国泰君安战略配售计划通过转融通出借28.98万股[14]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下降168.8%(2020年同期为0.32元/股)[26]
纵横股份(688070)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1亿元[1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50.48万元[1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450.12万元[13] - 营业收入7099.35万元同比下降25.0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14.8万元同比下降307.71%[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2573.61万元同比下降448.86%[19]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7099.3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4.80万元[7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06%至7099.35万元[82]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5.1%至7099.3万元(2020年同期9473.9万元)[196]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2140.3万元(2020年同期盈利1019.6万元)[1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114.8万元(2020年同期盈利1018.2万元)[19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至4009.3万元(2020年同期3427.5万元)[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6.89%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20] - 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差旅费用及广告宣传费用增长[81] - 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增长及新增上市中介费用[81]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36.08%至2903.61万元[82]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50.24%至2263.10万元[82]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4.38%至1613.44万元[82][83]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加15.7%至9990.8万元(2020年同期8631.6万元)[196]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6.1%至2903.6万元(2020年同期2133.7万元)[19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0.2%至2263.1万元(2020年同期1506.3万元)[19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4%至1613.4万元(2020年同期1297.2万元)[196]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0%至766.8万元(2020年同期547.8万元)[20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850.23万元[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02亿元同比扩大192.7%[19][22] - 存货储备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扩大[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0213.22万元[82][8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6.89%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08.68万元,同比增长47.14%[4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89%,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42]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613.44万元,同比增长24.38%[42]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295.24万元,资本化比重为15.47%[42] - 研发人员数量为137人,同比增长33.01%[5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1034.48万元,同比增长20.54%[51] - 在研项目累计投入6903.68万元,本期投入1908.68万元[47] - 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项目累计投入1709.69万元,本期投入573.99万元[47] - 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项目累计投入2043.13万元,本期投入512.01万元[47]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2.34%[51] - 研发团队人员137人,同比增长33.01%[6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人民币13.45亿元[13] - 公司2021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1.78亿元[13] - 总资产7.75亿元较期初增长81.9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97亿元较期初增长139.22%[19] - 公司总资产77549.9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9692.16万元[79]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83.26%至22744.87万元[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347.59%至18352.68万元[85][89] - 存货同比增长34.86%至8236.26万元[8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0.67%至6053.27万元[86] - 长期借款减少100%至0元[86] - 货币资金为2.274亿元,较2020年底的1.241亿元增长83.3%[1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835亿元,较2020年底的0.410亿元增长347.5%[188] - 应收账款为0.756亿元,较2020年底的0.671亿元增长12.7%[188] - 存货为0.824亿元,较2020年底的0.611亿元增长34.9%[188] - 在建工程为0.605亿元,较2020年底的0.377亿元增长60.6%[188] - 固定资产为0.464亿元,较2020年底的0.355亿元增长30.7%[188] - 流动资产合计为6.140亿元,较2020年底的3.221亿元增长90.6%[188] - 公司总资产从426.24亿元增长至775.50亿元,增幅81.9%[189][190] - 非流动资产从104.13亿元增至161.48亿元,增幅55.1%[189] - 货币资金从0.24亿元大幅增至1.87亿元,增幅达691%[1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0.30亿元增至1.58亿元,增幅428%[192] - 应收账款从0.13亿元增至0.53亿元,增幅315%[192] - 资本公积从14.25亿元增至56.66亿元,增幅298%[190] - 长期借款从0.35亿元降至0元,减少100%[189] - 流动负债从8.43亿元降至6.58亿元,减少21.9%[189] - 未分配利润从7.94亿元降至3.90亿元,减少50.9%[19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4.04亿元增至66.85亿元,增幅178%[194] 业务线表现 - 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收入减少3013.73万元同比下降42.94%[21] - 安防监控、应急、能源巡检等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6.03%[61] - 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收入同比减少3013.73万元,同比下降42.94%[60] - 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收入同比减少3013.73万元,同比下降42.94%[81] - 大鹏无人机产品研发销售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为208.2588百万元,营业成本为82.1473百万元,毛利率为60.6%[92] - 纵横智能设备无人机生产及售后服务营业收入为131.6505百万元,营业成本为53.9501百万元,毛利率为59.0%[92] - 深圳纵横无人机销售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为7.0675百万元,营业成本为3.3788百万元,毛利率为52.2%[92] - 四川纵横无人机培训及检飞服务营业收入为24.3335百万元,营业成本为21.124百万元,毛利率为13.2%[92] - 纵横鹏飞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投入110.7345百万元,成本为49.3954百万元[92] - 纵横融合激光雷达载荷业务营业收入为21.4707百万元,营业成本为15.1322百万元,毛利率为29.5%[92] - 内蒙古纵横无人机销售服务营业收入为0.7537百万元,营业利润为-0.3596百万元[92] - 纵横版图油气管线巡检业务营业收入为2.2647百万元,营业成本为2.1917百万元[92] - 绵阳禹航飞行测试服务营业收入为0.4378百万元,营业成本为0.3241百万元[92]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工业无人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较高[31] - 公司2015年率先发布并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定义工业无人机1.0时代[33] - 公司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应用于海鸥300 Y-20 灵雀B C919等国家重大航空项目[34] - 公司产品性能具有稳定性高模块化组装全程自主飞行自动避障等特点[35] - 公司通过执行无人机航飞任务提供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服务[35] - 公司在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驾驶员培养规模位列首位[35] - 公司在飞控与航电飞行器平台设计及制造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等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优势[34] - 公司持续推动工业无人机智能化平台化工具化变革[35] - 公司具备谱系化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及配套多旋翼产品系列[35] - 公司上半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8项[40][41]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3项,知识产权获得总数35项[41] - 公司CW-25氢燃料版本无人机任务续航能力达到330分钟[39] - 复合材料机体制造成本降低一半[37] - 公司产品CW-15Ⅱ定义了工业无人机2.0时代发展[39] - 公司荣获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优胜单位[40]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468项[41] - 公司上半年新增软件著作权5项,累计达60项[41] - 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166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60项[69] - 公司成功交付全球实用型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CW-25H[63] 生产与供应链能力 - 公司拥有复合材料、零部件、航电系统、整机的全自主生产能力[56] - 公司具备无人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56] - 公司构建了覆盖无人机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58] - 公司按GB/T19001-2016及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56] - 公司存在原材料对境外供应商的依赖性风险[76]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国家电网十四五规划主网自主巡检覆盖率达到80%以上[30] - 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发布纵横大鹏5G网联无人机解决方案[63] - 公司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绵阳分公司在绵阳市北川县小坝镇建设无人机智慧基层治理应用示范点[11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导致的净利润由盈转亏风险[73] - 公司产品集中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尚在研发中[70] - 公司存在原材料对境外供应商的依赖性风险[76] - 公司涉及专利侵权诉讼,但原告已对五个案件全部撤诉[157] 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 - 政府补助收入310.37万元[24]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77][78] - 母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93.2%至468.4万元(2020年同期159.7万元)[2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任斌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1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任斌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17]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若公司触及退市标准,自处罚决定或司法裁判作出至股票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17]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德青投资、永信大鹏等均履行股份限售承诺[114] - 所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均及时严格履行承诺义务[113] - 股东永信大鹏承诺自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全部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19] - 股东永信大鹏锁定期满后2年内最高可减持所持股份的100%[119] - 股东德青投资承诺自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全部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1] - 股东德青投资锁定期满后2年内最高可减持所持股份的100%[121] - 股东南山中航等五方承诺自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全部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3] - 监事付江承诺自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全部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5] - 监事付江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的25%[125] - 高管王利光承诺若上市6个月内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27] - 高管王利光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7] - 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8][131] - 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28][131] - 首发前股份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28][132] -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相关方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128][131] - 首发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上市前所持股份[130][132]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破发情形下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0]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0] - 公司承诺若欺诈发行将购回全部公开发行新股[136] - 控股股东承诺若欺诈发行将购回全部公开发行新股[135] - 股价连续2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33] - 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按二级市场价格回购全部新股[143] - 控股股东承诺按发行价加存款利息回购原限售股份[145] - 投资者损失赔偿范围包含股票损失及佣金印花税[144][145][148]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业务[149]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价格公允且不偏离市场独立第三方标准[150] - 公司若未履行承诺需在次一交易日公告并披露原因,法定代表人需公开道歉并接受监督[153] - 控股股东若未履行承诺需承担赔偿责任,并自愿将分红交由公司代管作为履约保证[154] - 董事、监事及高管若未履行承诺需赔偿损失,违规收益归公司且50%薪酬可能被暂扣[155] - 公司未履行承诺时相关责任人员可能被调减或停发薪酬[153] - 控股股东若违反承诺则股份锁定期自愿延长至承诺重新履行时[154] - 董事、监事及高管若未履行承诺可能被排除出股权激励方案或面临降职等处罚[155] - 公司于2021年2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7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56户[175] - 网下配售限售股数为796,079股,占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份[174] - 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战略配售限售股1,095,000股[174] - 国泰君安君享科创板纵横股份1号战略配售计划持有限售股2,019,264股[174] - 第一大股东任斌持股2,050.20万股,占总股本23.41%[178] - 第二大股东王陈持股1,366.80万股,占总股本15.61%[178] - 第三大股东成都永信大鹏企业管理中心持股900.00万股,占总股本10.28%[178] - 第四大股东深圳市德青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64.00万股,占总股本9.87%[178] - 第五大股东陈鹏持股603.00万股,占总股本6.89%[178] - 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总量为6.653万股,其中任斌持股2.050万股占比30.8%[181] - 一致行动人任斌、陈鹏、王陈合计持股4.020万股,占总限售股份的60.4%[182] - 深圳市德青投资有限公司持有0.864万股限售股份,将于2022年2月10日解禁[181] 分红政策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39] - 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139] - 成熟期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40%[139] - 成长期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139] - 现金分红前提条件包括审计机构出具无保留意见[139] - 违规占用资金股东将被扣减现金红利偿还资金[14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44600.52万元,本年度投入13123.49万元[165] - 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投入8103.81万元,进度24%[16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505.47万元,进度8%[165] - 补充流动资金投入4514.21万元,进度100%[165]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余额28800万元[165]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7111.74万元[165]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4600.52万元[17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21日召开,审议通过财务预算及利润分配等议案[94][95] - 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废水、废气、噪音进行
纵横股份(688070)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138.08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7.37%[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138.08万元,同比增长17.4%[3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6%至1818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1047万元)[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7.98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6] - 净利润为-1200.31万元,同比扩大319.4%[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7.98万元[37] - 净利润亏损85万元(2020年同期:亏损86.6万元)[4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下降220%[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4%,同比减少1.55个百分点[6] - 公司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21]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总成本为3632.68万元,同比增长54.7%[3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6.1%至1044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669万元)[40] - 销售费用1288.72万元较去年同期604.13万元增长113.32%因员工人数及差旅折旧费用增加[18] - 销售费用为1288.72万元,同比增长113.3%[35] - 管理费用962.27万元较去年同期542.60万元增长77.34%主要因IPO相关费用及员工工资增加[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08%,同比增加3.37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为685.90万元,同比增长31.2%[3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0%至272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245万元)[40] - 财务费用-132.38万元较去年同期3.25万元下降4174.08%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42.81万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642.81万元较去年同期-4207.87万元下降主要因材料采购及付现费用增加[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643万元(2020年同期:4208万元净流出)[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776,942.76元,同比恶化1007%(从-12,538,632.64元)[4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910万元(2020年同期:2976万元)[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42,029.18元,同比下降43%(从7,092,821.34元)[4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4889万元(2020年同期:3341万元)[44]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40,575,486.07元,同比增长2858%(从4,752,919.30元)[48]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3,966,849.60元,同比增长496%(从4,018,370.19元)[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46万元,主要系赎回理财产品所致[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7346万元(2020年同期:1.268亿元净流出)[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51,957.15元,同比改善64%(从-100,109,426.00元)[48]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14,000,000.00元,同比增长14%(从100,000,000.00元)[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9亿元,主要来自IPO募集资金[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4.287亿元(2020年同期:-3190元)[4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64,740,887.55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594,163.30元,实现巨额净流入[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70,567,484.21元,同比实现正向转变(从-112,643,266.67元)[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088亿元(期初:1.200亿元)[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2,653,209.53元,同比增长7789%(从3,709,339.00元)[49] 资产和权益变动 - 总资产为8.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0.92%[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12亿元较期初1.24亿元增长232.11%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增加[16]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1.24亿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3月31日的4.12亿元,增幅达232%[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8953.65万元较期初4100.37万元增长118.36%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4100万元增至8954万元,增长118%[26] - 存货从2020年末的6107万元增至8503万元,增长39%[26]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3768万元增至5322万元,增长41%[27]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4.26亿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8.14亿元,增长91%[27][29] - 资产总计为7.27亿元,较期初增长166.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9.06%[6]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5.67亿元较期初1.42亿元增长297.64%因IPO发行股份所致[17] - 资本公积从2020年末的1.42亿元增至5.67亿元,增长298%[28] - 资本公积为5.71亿元,较期初增长288.3%[32] - 实收资本期末余额8758万元较期初6568万元增长33.34%因IPO发行股份所致[1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86亿元,较期初增长185.1%[32] - 短期借款保持稳定为501万元[2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26万元人民币[9] - 股东总数7587户,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66.06%[12] - 前十名股东中深圳南山中航无人系统基金持股273.6万股占比3.12%[13] - 前十名无限售股东中大成优选混合基金持有87.68万股人民币普通股[13]
纵横股份(688070)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22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2020年营业收入为2.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7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21]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7,180.88万元,同比增长28.97%[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7.82万元,同比增长4.68%[8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08,806.76元(2.72亿元),同比增长28.97%[104][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978,200元(4097.82万元),同比增长4.68%[10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081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2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2.2万元人民币[26]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84%至120,829,956.15元(1.21亿元)[105][107] - 销售费用5,382.40万元,同比增长40.44%[83] - 管理费用3,204.28万元,同比增长51.66%[83] - 研发费用2,789.41万元,同比增长39.17%,占营业收入10.26%[83][8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0.44%至5382.40万元,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导致[12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1.66%至3204.28万元,主要系IPO及管理提升需求[12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17%至2789.41万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力度[125] - 工业无人机总成本同比增长31.84%至1.21亿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2.56%达9974.29万元[114] - 无人机服务外购服务成本同比激增139.33%至1081.55万元,主要因疫情导致服务外包增加[114]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毛利率55.55%,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83] - 毛利率为55.5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107][10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0%,同比减少1.73个百分点[2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5.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60%[21][23]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7.9万元人民币[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71.6%至-22,156,071.34元[105][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932.26%至-70,052,340.61元[105][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1.6%至-2215.61万元,因人员增加及存货储备[1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32.26%至-7005.23万元,因基地建设及理财支出增加[1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0.9%至1880.99万元,因上年股东投入减少及本年分红[12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0年末总资产为4.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1%[21] - 总资产42,624.09万元,较期初增长14.31%[83] - 货币资金减少38.39%至1.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4.02%降至29.12%,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1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4100.37万元,为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129][138] - 应收账款增长43.97%至6710.6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50%升至15.74%,主要因销售规模增长[129]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347.45%至3767.51万元,主要因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投入[129] - 短期借款激增2169.25%至500.60万元,主要因本年度贷款使用金额增加[129] - 长期借款新增3500.88万元,主要系提取上海银行专项借款[130] - 货币资金中525.97万元受限,作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和保函保证金[13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200,987.35元[28]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671,633.50元[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293,114.67元[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893,672.01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074,362.90元[27]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22,791.25元[27] - 所得税影响额为-1,423,188.37元[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1,003,677.30元,当期利润影响金额3,677.30元[3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元(含税)[5] - 预计共计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19,267,600元,占当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7.02%[5] - 分配以总股本8,758万股为基数测算[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元(含税),总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19,267,600元[150] - 2020年度现金分红占当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7.02%[150] - 2019年度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25.67%,2020年分红比例显著提升[151] - 公司总股本为8,758万股[150] - 2020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0,978,240.39元[151] - 2019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9,145,259.51元[151] - 2018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192,802.71元[15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6%,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2789.4万元,同比增长39.17%[6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26%,较上年增加0.75个百分点[63] - 公司全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累计已授权发明专利达29项[61][62] - 新增专利申请222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62] - 新增知识产权获得104项,累计获得总数224项[62] - 研发总投入规模为7.42626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995亿元人民币[67] - 研发人员数量为11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2.24%[7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638.58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14万元人民币[71] - 研发团队117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41.88%[84] - 发明专利授权23项,累计发明专利29项[84]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1.88%(博士3.42%,硕士38.46%)[71] 研发项目投入 - 固定翼无人机项目预计总投资2,233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35.7万元人民币[66] - 油电混合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项目预计总投资2,243.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31.12万元人民币[66] - 多旋翼无人机项目预计总投资263.86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91.25万元人民币[66] - 任务系统设备项目预计总投资1,047.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38.23万元人民币[66] - 无人机指控与应用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1,061.12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86.54万元人民币[67] - 工程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576.9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12.16万元人民币[67]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自适应飞行控制技术实现多类型飞行器控制[57] - 非线性数据融合技术确保高振动环境下提供高精度导航数据[57] - 飞行数字仿真技术可模拟全包线飞行过程缩短开发测试周期[57] - 公司在飞行器平台设计及制造、飞控与航电、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等方面具有核心技术优势[47][5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33] - 公司拥有七大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最大起飞重量涵盖6.8~105千克[35] - 公司于2015年率先在国内发布并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42][48] - 公司产品具备大载重、长航时、垂直起降、携行简便等特点[42][48] - 公司推动CW-15、CW-25等核心产品性能升级,并率先应用氢燃料、纯电动、重油等多元化能量系统[49]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兼顾固定翼能量效率高、航时长及多旋翼垂直起降优势[52] - 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具备优秀悬停能力、高巡航速度、长航程、低噪音特性[53] - 公司复合材料机体制造成本降低50%[5] - 油电混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生产量同比增长50.62%至122套[112]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公司在2019年中国工业无人机整机市场占比5.4%排名第二,在垂直起降固定翼细分市场占比53.8%排名第一[48] - 2019年工业无人机整机市场规模为50.62亿元,垂直起降固定翼细分市场为5.12亿元,占比10.12%[48] - 2024年工业无人机整机市场规模预计为405.99亿元,其中垂直起降固定翼整机市场为124.26亿元[44] - 2024年工业无人机整机加相关服务的总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0亿元[44] - 中国有超过130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深圳近400家,成都和南京各有上百家[98] - 2019年前五大工业无人机整机厂商占据68.5%的市场份额[98] -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55.1%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98] - 公司产品结构以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为核心[96] 战略合作与项目 - 公司作为总体单位开展5G网联无人机系统与智慧空管技术研究,并启动大载重无人机论证[49] - 公司自2019年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开展5G网联无人机技术研究[54] - 公司牵头承担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项目研究5G网联无人机智慧空管技术[55] - 公司承担基于5G网联无人机的智慧空管技术国家级重点项目[60] - 公司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无人机标准编制工作[61] 国际业务与军事应用 - 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7.16%至17,700,052.00元[110] - 美国空军启动"敏捷至上"项目探索eVTOL技术在军事任务应用的可行性[53] - 美国陆军在战术无人机系统竞标中明确垂直起降为硬性指标[56] 子公司表现 - 公司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包括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11] - 控股子公司大鹏无人机实现营收2.40亿元,净利润2320.56万元[141] - 控股子公司纵横智能设备实现营收1.86亿元,净利润1703.86万元[141] - 公司收购纵横融合45%股权实现全资控股,该公司主要从事激光雷达产品研发销售[133][134]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1.42%达5822.13万元,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2405.75万元占比8.85%[11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1.79%达5221.14万元,最大供应商采购额2425.89万元占比14.77%[120] - 公司面临原材料对境外供应商存在依赖性的风险[102] 业务收入构成 - 无人机系统收入同比增长32.86%至209,872,227.41元[110] - 无人机服务收入同比下降9.44%,但成本同比上升60.72%[1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200号3号楼A区8层801-805室[15]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一致,邮政编码610094[15] - 公司网址为www.jouav.com,电子信箱为IR@jouav.com[15] - 公司外文名称为Chengdu JOUAV Automation Tech Co.,Ltd.,缩写为Chengdu JOUAV[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斌[15] - 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2] - 公司于2021年2月10日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92] 人员与组织 - 员工总数526人,较2019年底增加132人[83] - 公司总人数为526人,同比增加132人,增长率为33.5%[89] - 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138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57项[95] 产能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公司募投项目"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于2020年4月正式动工[90] - 公司一期项目于2021年2月7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90] 荣誉与奖项 - 公司获得"2020全球无人机五十强企业"等技术创新奖项[60] - 公司发布新一代JoLiDAR激光雷达系统及地面指控车系统[59]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股份限售期至2024年2月10日[153] - 部分股东股份限售期至2022年2月10日[15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期至2024年2月10日[153] - 控股股东任斌及一致行动人王陈陈鹏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56] - 控股股东任斌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6] - 控股股东任斌承诺担任董监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57] - 股东永信大鹏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发前股份[160] - 股东永信大鹏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0] - 股东德青投资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发前股份[162] - 股东德青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3] - 所有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持股5%以上时)[158][160][163]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备案并公告[158][160][163] - 所有承诺长期有效且自动适用最新监管要求[154][155][159][161][164] - 股东南山中航、鹰击长空、深圳人才三号、香城兴申、大营资本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12个月[165] - 监事付江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166] - 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67][169][172] - 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王利光、李小燕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8][171] - 核心技术人员刘述超、付鹏持有的首发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及离职后6个月[174] - 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总数的25%[174]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收盘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68][171] - 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相关股东及高管在退市前不得减持股份[167][170][172] 股价稳定与回购承诺 -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需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75] - 控股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需在稳定股价措施中履行增持或回购义务[175]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购回全部公开发行新股[176][177]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按申购款加算同期存款利息退款[183] - 股票上市后若因虚假记载将按二级市场价格回购全部新股[184] - 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时回购原限售股份价格为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87] 投资者赔偿承诺 - 公司承诺依法赔偿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185] - 赔偿范围包括股票投资损失及佣金印花税等损失[185] - 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需在认定后60日内赔偿包括股票投资损失及佣金印花税[187][188] 公司治理与关联交易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承诺避免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189][190] - 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承诺减少关联交易无法避免时确保价格公允遵循市场原则[191]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承诺不侵占公司利益并约束职务消费行为[178] 分红政策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且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180]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80%[180]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40%[180]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20%[180] 承诺履行保障机制 - 公司未履行承诺时需在事实确认次交易日公告非不可抗力原因并道歉赔偿损失[192][193] - 控股股东未履行承诺时需道歉赔偿并将分红交由公司代管作为履约保证[194] - 控股股东违反承诺时收益归公司所有且不得转让股份直至足额交付违规收益[194] - 董监高未履行承诺时需道歉赔偿且公司有权暂扣其50%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