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光股份(688010)
icon
搜索文档
福光股份(68801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0: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7%[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73.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7%[3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7%至2.99亿元人民币[6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5%至2.987亿元(2024年半年度:2.704亿元)[1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877.23万元人民币,同比减亏621.31万元[18][19] - 归母净利润为-2877.2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621.31万元[37] - 净亏损同比收窄17.8%至-2893万元(2024年半年度:-3518万元)[179] - 公司净利润为-1037.33万元,较去年同期-1201.93万元亏损收窄13.7%[183]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465.4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2%[27]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3465.47万元,同比增长18.11%[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同比改善0.36个百分点[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87.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4.31%[1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224.31%至-2787.87万元人民币[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87.87万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224.3%(去年同期为2242.71万元)[1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512.7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8,288.64万元人民币[1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98.27%至129.3万元人民币[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9.3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3%(去年同期7474.01万元)[1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从8,871.29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386.31万元人民币,降幅达73.1%[19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24%,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24%,较上年同期增加0.38个百分点[51] - 总资产为25.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7%[18] - 公司总资产为2,598,123,433.69元,较前期2,570,620,704.98元增长1.07%[171][172]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8.5%至7.010亿元(对比期:5.457亿元)[176] - 所有者权益微增0.14%至16.927亿元(对比期:16.903亿元)[17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91,201,748.26元,较前期1,699,291,352.65元下降0.48%[17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至169,120.1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1.3%[192] - 未分配利润为290,660,873.20元,较前期328,290,518.89元下降11.46%[172]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29,066.0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9.5%[192]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报告期内亏损2,289.98万元人民币[19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利润总额24.10%达937.02万元人民币[6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改善至937万元(2024年半年度:-13万元)[17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产生收益1318.27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15%至2.48亿元人民币[68]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2.4%至3.441亿元(2024年半年度:3.060亿元)[178]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0.94%至696.67万元人民币[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相关成本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1.0%至697万元(2024年半年度:433万元)[1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31%至3356.73万元人民币[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3%至3357万元(2024年半年度:2936万元)[178] - 研发投入总额为3356.73万元,同比增长14.31%[51] - 支付职工现金1.02亿元,同比增长14.6%(去年同期0.89亿元)[186] - 支付的各项税费843.71万元,同比增长159.4%(去年同期325.26万元)[186]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2519.75万元,同比增长82.3%(去年同期1382.31万元)[186] 各业务线表现 - 定制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8] - 红外镜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38] - 安防一体机镜头产品获日本、荷兰两大知名品牌认可并实现量产[38] - 车载镜头业务布局6大产品线并加速新品落地,已获多项定点通知书[38] - 光学元件业务持续为国际知名品牌最新手机型号提供光学元件[38] - 投影光机业务中720P手机投影光机实现量产[38] - 公司设立福建小象光显有限公司深化车载投影、AR领域布局[38] - 公司透射式望远镜镜头最大口径达1050mm,最大相对孔径达1:0.8[41] - 公司变焦光学系统最大变焦倍数大于75倍,最长焦距达2000mm,最高像素达1.5亿[42] - 公司多光谱共口径镜头最大口径可提升至250mm,最长焦距达2600mm[42] - 公司光学元件加工技术中镜片形状误差可达0.1μm,表面粗糙度最佳达到Ra<0.7nm[42] - 公司模具制造技术镜片面型精度最佳达到PV<0.05μm,粗糙度达到Ra<2nm[42] - 公司镀膜工艺使锗、硅材料在中波红外范围内平均反射率小于0.3%[42] - 公司完成变焦显微镜实现0.9um分辨率,达到亚微米级工业检测水平[45] - 公司研制复杂变焦镜头最大变焦倍数大于75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6] - 公司开发全球最小体积0.18cc全彩Micro-LED投影光机和小于0.1cc单色Micro-LED投影光机[48] - 公司攻克超微小口径玻璃非球面模压工艺,加工口径小于2mm并实现小批量生产[47] - 公司提升离轴抛物面技术,实现加工口径206mm[47] - 公司开发大口径非球面模压工艺,口径可达70mm且PV值小于0.1μm[47] - 公司为国内知名品牌高端手机摄像头提供模压非球面镜片并进入量产阶段[47] - 公司箭载镜头实现批量生产,低轨卫星星敏感器可见光产品已交付样机[45] - 研发项目主要应用于车载、安防、投影和航天探测等领域[54][55]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57名[39] - 研发人员数量为257人,占总员工比例11.82%,较上年同期下降0.48个百分点[5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76,961.11元,同比增长15.4%[5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8,876,615.30元,其中部分薪酬因试制产品可销售而计入存货成本[60]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占比5.84%,本科学历占比53.70%,本科以下学历占比40.47%[5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9.81%,30-40岁占比33.85%,40岁以上占比16.34%[59] - 公司新申请专利14项,获得授权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48]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数达1,454项,累计专利获得数达1,010项,其中发明专利累计获得535项[49] - 公司共有25个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75亿元[53][54][55] - 本期研发投入金额最高的项目为"一种星光级前视摄像头的研发",投入241.91万元[54] - 累计研发投入金额最高的项目为"一种大靶面变焦安防监控镜头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达2282.36万元[55] - 有5个项目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包括精密光学玻璃模压工艺研究与开发等[55] - 有12个项目处于样品试制阶段,包括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研发等[54][55] - 有4个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包括非制冷长波红外镜头研制等[55] - 有2个项目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包括超微型Micro-LED投影光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55]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226,265,000元,累计投入128,226,535.55元,预算执行率为56.7%[56] - 小型化星光级光学系统项目投入1,101,186.41元,完成预算的31.3%[56] - 车载前视镜头研发项目预算9,600,000元,已投入1,508,559.12元[56] - 大靶面变焦安防镜头研发预算14,600,000元,已投入830,539.77元[56] - 塑胶镜片注塑研发项目预算12,500,000元,已投入606,004.56元[5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为2.9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91亿元增长0.98%[170] - 货币资金为238,687,248.53元,较前期264,304,729.96元下降9.70%[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05亿元增长6.70%[170] - 应收账款为3.7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29亿元增长15.15%[170] - 应收账款为291,764,838.40元,较前期270,976,865.60元增长7.67%[174] - 存货为3.8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56亿元增长9.07%[170] - 存货为118,644,203.25元,较前期103,268,958.46元增长14.89%[174]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56.43%至1140.62万元人民币[71] - 应收票据为1140.62万元人民币,较年初2617.80万元下降56.43%[170] - 其他应收款同比下降90.68%至313.85万元人民币[71] - 其他应收款为313.85万元人民币,较年初3368.52万元下降90.68%[170] - 长期股权投资为2.3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33亿元增长2.94%[170]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722,154,878.49元,较前期716,297,184.52元增长0.82%[175] - 短期借款增加至5.17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19.91%,同比增长9.51%[72] - 短期借款为517,231,964.52元,较前期472,325,737.50元增长9.50%[171] - 母公司短期借款为344,643,075.62元,较前期309,238,745.82元增长11.45%[175] - 长期借款增长37.39%至1.49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比例5.75%[72] - 长期借款为149,430,000.00元,较前期108,760,000.00元增长37.39%[171]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大幅减少79.89%至1286.79万元人民币[72] - 应付账款增长16.02%至1.53亿元人民币[72] - 合同负债减少18.01%至612.44万元人民币[72] - 衍生金融资产为39.92万元人民币[170] - 衍生金融工具外汇结算合约产生公允价值收益39.92万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0.02%[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1.97亿元人民币,含结构性存款1.12亿元[79] - 境外资产规模为5725.89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20%[73] - 受限资产合计250.14万元人民币,含信用证保证金195万元及应收票据质押54.64万元[7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92亿元,较期初增长1.7%[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23,673.37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9.2%[190] - 资本公积增加至122,017.50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0.2%[192] - 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减少至23.1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92.9%[192] 投资与子公司表现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为1.1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国仪福光智造基金投资1亿元,福锐星光创业基金投资1000万元[83][84] - 上海国仪福光智造基金报告期末出资比例61.7284%,报告期利润影响76.52万元,累计利润影响1500.15万元[83] - 福锐星光创业基金报告期末出资比例10%,报告期利润影响29.28万元,累计利润影响432.95万元[84] - 公司转让湖北三赢兴3.6577%股权获得5453.69万元人民币,交易已于报告期内完成交割[84] - 子公司福光光电营业收入5076.77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2.69万元,主要因毛利减少[85] - 子公司福光天瞳营业收入2.5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57.97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86][87] - 子公司珠海道阳净利润882.69万元,同比增加882.65万元,主要因湖北三赢兴股权公允价值变动[86][87] - 新设立福建小象光显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持股66%)和深圳小象光影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88] - 新设子公司福建小象光显投资660万元人民币,持股66%[77] - 转让青云智联5%股权(认缴150万元)获得50万元,持股比例从51%降至46%[89] 募集资金使用 - 全光谱精密镜头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622.05万元,投入进度达99.86%[144] - 精密镜头产业化基地技改整合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8,335.99万元,投入进度为87.41%[144] - AI光学感知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823.65万元,投入进度55.14%,实现效益36,613.98万元[146] -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1,403.09万元,投入进度69.08%[146] - 棱镜冷加工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26.90万元,投入进度19.20%,实现效益3,248.97万元[146] - 超募资金总额26,661.91万元,累计投入8,620.14万元,整体投入进度32.33%[145]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7,993.24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50.00%[148]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额度不超过15,000万元[15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91,769.65万元,累计投入57,804.92万元,总投入进度62.99%[145] - 本年募集资金投入金额153.00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比例0.17%[145] - 公司2024年7月30日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2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3] - 公司2025年7月9日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2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管理余额为10,400万元[154] - 国投证券收益凭证投资金额1,000万元预期收益率0.80%期限179天[154] - 兴业银行结构性存款投资金额9,400万元预期收益率1.90%期限37天[154]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对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信息进行了脱密处理[6]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58号[13] - 公司董事会秘书黄健和证券事务代表林群茹联系电话均为0591-38133727[14]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董事会办公室[15]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1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621户[159] - 第一大股东中融投资持股44,270,923股占比27.57%[161] - 第二大股东福建国资持股30,887,869股占比19.24%[161] - 永赢半导体基金持股5,800,000股占比3.61%报告期内增持4,096,365股[161] - 常州启隆企业管理持股2,291,985股占比1.43%报告期内减持1,409,931股[161] - 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801.63万股,占总股本4.99%[163] - 员工持股平台减持160.5万股,占总股本0.9996%[164]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151.105万股,占总股本0.94%,认购金额1954.36万元,受让价格19.33元/
光学光电子板块8月22日涨2.03%,合力泰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8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08:39
板块表现 - 光学光电子板块整体上涨2.03%,显著跑赢上证指数(1.45%)和深证成指(2.07%)[1] - 板块内10只个股全部上涨,其中合力泰以10.04%涨幅领涨,宸展光电(8.60%)和成莱光学(8.01%)涨幅居前[1] 个股交易数据 - 合力泰成交量达185.14万手,成交额5.57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量最大个股[1] - 奥比中光成交额12.41亿元居首,福晶科技(10.12亿元)和波长光电(9.10亿元)成交额分列二三位[1] - 成莱光学股价达438.00元,为板块内最高价个股,但成交量仅1.48万手[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8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479.43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9.44亿元[3] - 资金流向显示机构资金与散户资金呈净流入状态,而短线游资选择获利了结[3]
私募EB每周跟踪(20250811-20250815):可交换私募债跟踪-20250817
国信证券· 2025-08-17 12: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定期梳理可交换私募债项目情况,对其基本要素进行跟踪,发行条款和进度可能更改,以最终募集说明书和主承销商信息为准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新增项目信息 - 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5 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获受理,拟发行规模 5 亿元,正股为福光股份,主承销商为国新证券,更新日期 2025 年 8 月 14 日 [2] -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5 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获受理,拟发行规模 30 亿元,正股为生益科技/星湖科技,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更新日期 2025 年 8 月 11 日 [2] 私募 EB 每周跟踪(2025 - 08 - 15) - 多个公司的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有通过、已反馈、已受理等不同情况,涉及主承销商包括红塔证券、中信证券等,规模从 2.6 亿元到 80 亿元不等,标的股票涵盖四川双马、四川路桥等多只股票 [3] 相关研究报告 -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 - 私募 EB 每周跟踪(20250804 - 20250808)》(2025 - 08 - 11) [4] -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 - 私募 EB 每周跟踪(20250728 - 20250801)》(2025 - 08 - 04) [4] -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 - 私募 EB 每周跟踪(20250721 - 20250725)》(2025 - 07 - 27) [4] -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 - 私募 EB 每周跟踪(20250714 - 20250718)》(2025 - 07 - 20) [4] - 《可交换私募债跟踪 - 私募 EB 每周跟踪(20250707 - 20250711)》(2025 - 07 - 13) [4]
福光股份(688010)8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42.1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7:3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7日收盘价38元,单日上涨4.14%,换手率4.88%,成交量7.84万手,成交金额2.9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942.17万元,占成交额13.58%,其中超大单净流入4471万元(占比15.4%),大单净流出528.84万元(占比1.82%) [1] - 中小单资金呈净流出态势,中单净流出1032.11万元(占比3.56%),小单净流出2910.06万元(占比10.0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5.61%,归属净利润1988.55万元,同比增长0.87% [1] - 扣非净利润2249.04万元,同比增长8.73%,显著高于归属净利润增速 [1] - 流动比率1.725,速动比率1.167,资产负债率34.11%,显示财务结构相对稳健 [1] 企业基本信息与商业活动 - 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福州市,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注册资本16056.1578万元,实缴资本10500万元 [1] - 对外投资企业15家,参与招投标项目59次,体现业务拓展活跃度 [2] - 知识产权储备包括11条商标信息、773条专利信息及14项行政许可,凸显技术密集型特征 [2]
福光股份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离职
巨潮资讯· 2025-08-07 01:36
核心人事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因个人原因辞职 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工作交接已完成[1] - 雷洪涛现年52岁 拥有物联网应用与技术专业大专学历 2012年加入公司 历任技术副总经理 研发部门负责人等职务 离职前担任子公司福光天瞳光学组装事业部工艺课专案工程师(部长级)[1] 专利与技术影响 - 雷洪涛在职期间作为发明人参与申请的8项专利已获授权 均为与其他研发人员共同完成 无单一发明人专利[1] - 相关专利所有权均归属于公司或子公司 不存在职务发明权属纠纷 其离职不影响公司核心技术及专利完整性[1]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研发梯队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雷洪涛离职不会对技术研发及生产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1]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产品 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 智能驾驶等领域[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 同比增长5.87% 归母净利润1005.8万元 同比扭亏[1]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18:19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情况 - 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雷洪涛1973年出生,大专学历,2012年加入公司,历任技术副总经理、研发部长等职务 [3] - 雷洪涛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通过有限合伙间接持股,离职后将继续遵守相关承诺及法规 [3] 专利与研发项目交接 - 雷洪涛参与8项授权专利研发,均非单一发明人,专利权归属公司或子公司 [4] - 其参与的研发项目已完成交接,离职不影响在研项目进展及专利权属完整性 [4] - 公司已签署保密协议,未发现雷洪涛违反保密义务的情形 [5] 对公司经营与研发的影响 - 雷洪涛离职未对公司生产经营及研发工作造成实质性影响 [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022-2024年分别为253人、250人、243人,占比12.41%、14.00%、13.39% [6] - 核心技术人员数量2022-2024年分别为13人、11人、11人,当前为10人,团队稳定 [6] 公司后续措施 - 已完成工作交接,研发团队结构完整,后备人员充足 [6]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提升技术竞争力 [6]
福光股份: 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16:22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情况 - 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雷洪涛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离职后将继续遵守相关承诺及法规规定 [2] - 雷洪涛1973年出生 大专学历物联网专业 2012年加入公司 历任技术副总经理等职务 离职前担任组装事业部工艺课专案工程师(部长级) [1] 专利与研发项目交接 - 雷洪涛参与的8项授权专利均为非单一发明人 所有权利归属于公司或子公司 [2] - 其参与的研发项目已完成交接 离职不影响在研项目进展 [2] - 不存在职务发明专利权属纠纷或潜在纠纷 不影响公司专利权属完整性 [2] 公司研发团队状况 - 2022-2024年末研发人员数量稳定 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13人/11人/11人 [3] - 当前核心技术人员10人 公司表示不存在持续流失风险 [3][4] - 研发团队结构完整后备人员充足 能支持未来持续研发 [4] 公司应对措施 - 已与雷洪涛签署保密协议 未发现违反协议情形 [2]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完善研发体系并加强技术人员培养 [4] - 强调离职不会对生产经营及核心技术完整性产生实质性影响 [1][3]
福光股份: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6 13:49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福光股份: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离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1:30
公司人事变动 - 核心技术管理人员雷洪涛因个人原因辞职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中 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比98.06% 其他业务占比1.94% [2]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福光股份(688010) - 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2025-08-06 10:30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雷洪涛因个人原因离职,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 - 雷洪涛有8项作为发明人申请的专利获得授权,专利所有权归公司或子公司[5] - 公司与雷洪涛签署《保密协议》,未发现其违反协议情形[6] 人员数据 - 2022 - 2024年末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53、250、243人[7] - 2022 - 2024年末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12.41%、14.00%、13.39%[7] - 2022 - 2024年末及公告披露日核心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13、11、11、10人[7] 未来展望 - 雷洪涛离职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研发及核心技术完整[7]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体系,提高团队能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