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动力(601330)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动力(6013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4月)
2022-11-19 03:08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为14.56亿元 [3] - 2021年公司吨上网电量达到历史新高 [4] - 2021年公司供汽量将近14万吨 [7] - 2021年底公司已投产运营项目处理能力约3.4万吨,在建项目约5000吨 [5] 毛利率与收入结构 - 2021年公司垃圾发电运营部分毛利率与2020年基本持平 [3] - 未来随着运营规模扩大,运营收入占比将提高,毛利率将保持上升趋势 [3] - 建造收入毛利率参考行业平均毛利率,未来确认方式与2021年类似 [2] 应收账款与国补问题 - 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国补 [3] - 2021年国家财政预算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提高,新能源补贴遗留问题可能得到解决 [3] - 大部分项目在2014年后投产,距离国补上限还有十年左右窗口期 [4] 项目进展与规划 - 公司在建垃圾焚烧项目处理能力约5000吨,部分项目预计今明两年投入运营 [5] - 公司已完成三个并购项目,未来将保持开放态度 [6] - 公司积极布局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协同 [6] - 葫芦岛危废项目2021年底取得经营许可证,正在进行生产准备 [7] 风险应对与战略 - 公司通过拓展供热供汽业务应对国补退坡风险 [7] - 公司制定"十四五"规划,继续开拓垃圾焚烧发电新项目,同时进行并购重组 [8] - 公司计划围绕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拓展餐厨垃圾处理及污泥处理业务 [8] 其他 - 2021年公司对宁河秸秆项目计提减值1.84亿元 [6] - 疫情对公司在建项目施工进度有一定影响 [8]
绿色动力(6013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6月)
2022-11-17 15:06
公司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 - 2022年一季度垃圾处理量约270万吨,同比增长13.74%,上网电量8.6亿度,同比增长13.45%,吨垃圾上网电量320度/吨,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一季度运营收入和毛利因垃圾处理量及上网电量增长而增长,但营业收入下降5%,主要因建造收入下降,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放缓 [2] -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3.63%,一方面受营业收入下滑影响,另一方面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000万元,因2021年一季度负债低,今年一季度负债显著增加,可转债募集资金3月底才开始使用,影响二季度才体现 [3] 剔除建造收入后的营收与利润增速 - 剔除建造收入,2021年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15% [3] - 剔除建造收入且不考虑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影响,2021年归母净利润约7.64亿元,同比增长35% [3] 国补拖欠款情况 - 截至2021年底,针对应收国补款项累计计提4500万元减值准备,今年上半年回款情况无明显变化 [3] 项目相关区别 - 葫芦岛危废项目需自行拓展危废来源,处理价格较市场化 [3] - 公司基于当地垃圾焚烧发电厂拓展餐厨垃圾处理业务,发挥协同效应,处理工艺是预处理后焚烧,商业模式主要收入是收运与处理费收入 [4] 收购项目考量因素 - 考量因素包括项目规模、产能利用率、项目所在地区经济情况、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等 [4] 市场份额提升 - “十三五”期间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公司未来市场份额提升取决于新项目拓展以及项目并购成果 [4] 竞价上网影响 - 行业第一次竞价上网结果未公布,具体影响尚不能准确估计,公司将拓展供热供汽业务丰富收入来源,已运营项目处理能力达3.4万吨/日,均不需参与竞价上网,2021年后投产项目需参加,对业绩整体影响相对较小 [4] 可转债转股 - 可转债转股有利于降低财务费用、改善资本结构,目前未到转股时间节点,股价走势不明,公司暂无详细计划,将深耕主业提振投资者信心 [5] 未来发展战略 - 开拓垃圾焚烧发电新项目,利用资本市场优势进行并购重组,围绕主业开展产业协同业务,如餐厨垃圾与污泥处理、供汽业务,使收入来源多元化,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5]
绿色动力(6013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5月)
2022-11-17 14:36
公司经营现状 - 2022年一季度垃圾处理量约270万吨,同比增长13.74%,上网电量8.6亿度,同比增长13.45%,吨垃圾上网电量320度/吨,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一季度运营收入和毛利因垃圾处理量及上网电量增长而增长,但营业收入下降5%,主要因建造收入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13.63%,受营业收入下滑和财务费用增加影响,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000万元 [2][3] - 2021年建造收入为24.27亿,平均毛利率约为7.8%;剔除建造收入,2021年营业收入是26.3亿元,若不考虑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影响,净利润约为7.64亿元 [3] - 截止到去年年底国补拖欠约为11亿元(包括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科目),回款速度取决于国家可再生能源资金的拨付情况 [3] 公司盈利相关问题 - 每年四季度盈利下滑,原因是年底计提年终奖和近两年年底计提较大金额的无形资产减值 [4] - 目前已运营项目处理能力达3.4万吨/日,无需竞价上网,2021年之后投产项目需参加竞价上网,新增处理规模对业绩无较大影响 [5] - 垃圾发电项目中产能利用率饱和、吨垃圾上网电量高的项目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小,运营利润改善主要来自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项目,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开展供汽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6]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2022年葫芦岛、朔州、恩施项目及部分餐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将陆续投产,投产后爬坡期取决于当地垃圾清运量、垃圾收运系统完善情况和项目公司对周边地区的垃圾拓展情况 [4] - 近年大力拓展供汽业务,丰富收入来源;签署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时有垃圾处理费调整机制,政策变更可协商调整 [4][5] - 下属项目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后续进展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财政部部署 [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继续开拓垃圾焚烧发电新项目,利用资本市场优势进行并购重组;围绕主业开展产业协同业务,使收入来源多元化;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5] - 项目布局全国性,不局限区域,主要看项目质量 [6] - 近年拓展新项目谨慎,对项目质量要求高,投标计算投资回报率时考虑国补退坡因素,特许经营协议明确垃圾处理费调整机制条款 [6] - 一直在研究REITS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用上的可行性 [7]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电话会议,时间为2022年5月11日 - 5月31日,地点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包括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华创证券等众多证券、基金、资管公司 [8][9][10]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朱曙光、证券事务代表李剑 [2]
绿色动力(60133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减少18.30%;年初至报告期末33.68亿元,同比减少12.73%[9]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3.68亿元,2021年同期为38.59亿元[35]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34.80%;年初至报告期末5.91亿元,同比减少16.17%[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减少35.24%;年初至报告期末5.85亿元,同比减少16.02%[9]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17亿元,2021年同期为7.40亿元[35] 每股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减少40.00%;年初至报告期末0.42元/股,同比减少17.65%[9]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减少45.00%;年初至报告期末0.38元/股,同比减少25.49%[9]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股,2021年同期为0.51元/股[38] 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6%,较上年同期减少1.69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8.52%,较上年同期减少2.56个百分点[9] 资产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5.2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1.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1.7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9.90%[9]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6.1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7亿元增长66.66%[2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3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30亿元增长26.53%[29]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2.6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24亿元增长32.31%[29] - 2022年9月30日无形资产为106.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47亿元增长12.02%[29]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225.2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2.14亿元增长11.44%[29] - 2022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1.7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5.28亿元增长9.91%[31] 负债变化 - 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6.7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49亿元下降45.70%[31]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31.2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66亿元下降17.07%[31]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148.8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2.97亿元增长11.93%[31] 现金流量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亿元,同比增加45.59%[9]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亿元,2021年同期为2.99亿元[38]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48亿元,2021年同期为 - 12.70亿元[40]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65亿元,2021年同期为4.07亿元[40]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08亿元,2021年末为10.29亿元[40] 其他综合收益及综合收益总额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2247.41万元,2021年同期为494.48万元[38]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5.94亿元,2021年同期为7.45亿元[3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6708户[18]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94亿股,持股比例42.6343%,为第一大股东[18] 可转换公司债券信息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2360万张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自2022年7月21日起由9.82元/股调整为9.72元/股[24] 营业总成本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26.84亿元,2021年同期为30.30亿元[35]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8:57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30%[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80%[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2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59%[5]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28]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7亿元人民币有所改善[29]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5%[31]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5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64亿元人民币[33] - 2022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33]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8] - 2022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28] - 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8] - 2022年前三季度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为9765.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00倍[29] - 2022年前三季度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为23.4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3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2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4%[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为225.2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11.44%[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6.1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66.67%[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3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6.52%[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31.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16] - 公司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17.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16]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0%[5]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0%[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00%[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6%,减少1.69个百分点[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42.6343%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9]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公司27.2308%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9]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6.0473%的股份,为公司第三大股东[9]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公司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2360万张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原始转股价格为9.82元/股[12] - 公司2022年7月21日起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由9.82元/股调整为9.72元/股[12] - 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期为2022年9月5日至2028年2月24日[12] 研发费用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29.2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3%[20] 综合收益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3%[25] 项目与运营情况 - 公司报告期内在建项目数量及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建造收入下降[8] - 运营项目大修费用增加,部分新运营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运营收入毛利率有所下滑[8]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6 10:11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未审计,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4]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本半年度报告内容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则要求,同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刊发,以中文文本为准[4]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9] - 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9] 董事会相关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3] 报告风险提示 - 报告中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实质承诺,投资者需注意风险[3]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政策、市场、业务等风险[3] 合规情况说明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3]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3]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3] 子公司及项目情况 - 公司旗下包含隆回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平遥县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等众多子公司[7] - 公司涉及浙江平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贵州安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多个项目[8] - 平阳二期项目指浙江平阳县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PPP项目[9] - 靖西项目指广西靖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 - 金沙项目指贵州省金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 - 恩施项目指湖北恩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 - 葫芦岛危废项目指辽宁葫芦岛工业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项目[9] - 葫芦岛垃圾发电项目指葫芦岛东部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2.63亿元,上年同期25.06亿元,同比减少9.72%[17]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7亿元,上年同期4.38亿元,同比减少4.80%[1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亿元,上年同期1.74亿元,同比增加58.01%[17]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0.00亿元,上年度末65.28亿元,同比增加7.23%[1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4.52亿元,上年度末202.14亿元,同比增加11.07%[1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上年同期0.31元/股,同比减少3.23%[18]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6%,上年同期6.93%,减少0.87个百分点[1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277.90万元[2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72%;实现净利润4.1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0%[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24.5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70.00亿元[3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2.63亿元,同比下降9.72%;营业成本14.48亿元,同比下降13.57%[4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8241.91万元,同比增长10.84%;财务费用2.20亿元,同比增长2.63%;研发费用402.05万元,同比增长70.88%[4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亿元,同比增长58.0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3亿元,同比下降37.6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0亿元,同比增长661.02%[42] - 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因疫情影响部分在建项目进度及数量规模减少,较上年同期减少建造收入3.62亿元[43] - 营业成本减少主要因与营业收入变动原因相同,较上年同期减少建造成本3.34亿元[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因本期发行可转债收到募集资金23.48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14.43亿元[4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3亿元,同比减少9.72%;实现净利润4.36亿元[50][5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224.52亿元,总负债149.92亿元,资产负债率66.77%,归属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5.02元[50] - 货币资金期末数18.96亿元,占总资产8.45%,较上年期末增长96.15%,主要因发行可转债收到现金[45] - 应收账款期末数18.27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9.42%,主要因结算周期延长及应收补助电费等增加[45] - 无形资产期末数105.6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0.67%,主要因丰城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及在建项目投入增加[46] - 短期借款期末数5.93亿元,较上年期末减少52.49%,主要因偿还北京国资公司借款6亿元[46] - 其他应付款期末数2.84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14.37%,主要因计提应付股利1.39亿元未支付[46] - 建造收入8.92亿元,同比减少28.88%;运营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加9.39%;利息收入1.93亿元,同比增加10.13%[51] - 毛利减少1.95%至8.15亿元,毛利率为36.01%,较2021年同期增长2.85个百分点[52]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4.80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5610万元,主要因毛利减少及费用增加[55] - 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约为4419.16万元,占利润总额约9.20%,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7536.28万元和14.06%[56] - 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股东综合收益总额为3.94亿元,2021年同期为4.43亿元[57]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87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9.32亿元,资产负债率从65.78%升至66.77%[58] - 2022年6月30日尚未偿还借款总额约为101.68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5.50亿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为173.81亿元,58.44亿元未动用[60] - 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担保最高责任分别为72.80亿元和71.49亿元[61] - 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履行购买承诺分别为23.68亿元和25.36亿元[62] - 2022年发行A股可转债2360万张,面值总额23.60亿元,净额23.45亿元,截至6月30日已使用13.60亿元[64]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3.01亿元,上期同期为1.57亿元,变动幅度91.28%[6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购入资本资产计划,但会积极寻求投资机遇[67]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18.9631022184亿元,较2021年末9.6674130885亿元增加[125]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8.2721033699亿元,较2021年末15.300865352亿元增加[125]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32.4643582799亿元,较2021年末37.6601039428亿元减少[126] - 2022年6月30日长期借款87.1369036146亿元,较2021年末87.0900222947亿元略增[126] - 2022年6月30日应付债券21.5476359031亿元,2021年末为0[126] - 2022年6月30日预计负债1.26483833亿元,2021年末为0[12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0,254,056,071.0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653,886,626.74元增长约33.97%[129][13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936,345,776.1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04,009,605.64元增长约40.88%[13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5,317,710,294.8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49,877,021.10元增长约28.14%[131]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157,371,181.6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3,422,050.77元增长约442.39%[12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9,713,379.9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4,776,114.44元增长约37.94%[129] - 2022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2,134,103,569.13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14,415,904.70元增长约110.38%[129]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648,237,249.9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24,732,972.91元下降约54.49%[130] - 2022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2,154,763,590.31元,2021年12月31日为0[130] - 2022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1,143,921,571.0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3,657,088.03元增长约490.69%[131] - 2022年6月30日其他权益工具为217,568,790.78元,2021年12月31日为0[127][131] - 2022年1 - 6月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2.63亿元,2021年同期为25.06亿元,同比下降9.71%[133] - 2022年1 - 6月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4.36亿元,2021年同期为4.61亿元,同比下降5.41%[133] - 2022年1 - 6月公司合并报表综合收益总额4.13亿元,2021年同期为4.66亿元,同比下降11.34%[134] - 2022年1 - 6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30元,2021年同期为0.31元,同比下降3.23%[134] - 2022年1 - 6月公司稀释每股收益0.27元,2021年同期为0.31元,同比下降12.90%[134] - 2022年1 - 6月公司自身报表营业收入6489.31万元,2021年同期为4036.41万元,同比增长60.77%[136] - 2022年1 - 6月公司自身报表净利润10.90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835.18万元[136] - 2022年1 - 6月公司自身报表综合收益总额10.90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1835.18万元[136] - 2022年1 - 6月公司合并报表利息费用2.47亿元,2021年同期为2.11亿元,同比增长17.01%[133] - 2022年1 - 6月公司自身报表利息费用8785.40万元,2021年同期为6300.04万元,同比增长39.45%[136] - 2022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19亿元,2021年同期为12.92亿元,同比增长2.16%[138] - 2022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45亿元,2021年同期为11.18亿元,同比减少6.50%[138] - 2022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亿元,2021年同期为1.74亿元,同比增长58.00%[138] - 2022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6亿元,2021年同期为713.17万元,同比增长1947.67%[138] - 2022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19亿元,2021年同期为9.27亿元,同比减少22.44%[138] - 2022年1 - 6月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 - 5.73亿元,2021年同期为 - 9.20亿元,同比减少37.71%[138] - 2022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8.17亿元,2021年同期为29.24亿元,同比增长30.54%[139] - 2022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5.86亿元,2021年同期为27.62亿元,同比减少6.37%[139] - 2022年1 - 6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0亿元,2021年同期为1.62亿元,同比增长659.64%[139] - 2022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32亿元,2021年同期为减少5.84亿元[139] - 2022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3.8025471698亿美元,2021年1 - 6月为15
绿色动力(60133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0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5.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0%[25]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63亿元,同比下降9.72%[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17亿元,同比下降4.80%[43] - 营业收入人民币22.63亿元,同比下降9.72%,主要因建造收入减少3.62亿元[63] - 建造收入人民币8.92亿元,同比下降28.88%[63] - 净利润4.36亿元[62] - 营业收入从25.0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2.63亿元人民币,降幅9.7%[176] - 净利润从4.6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36亿元人民币,降幅5.4%[17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4.3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17亿元人民币,降幅4.8%[176]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6.5百万元,同比下降4.8%[191]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896亿元人民币[195] - 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1835万元人民币[1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2.20亿元,同比增加约562.84万元[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88%至人民币402.05万元[54] - 研发费用增加因研发活动增加[56] - 财务费用从2.14亿元人民币增至2.20亿元人民币,增幅2.6%[176] - 利息费用从2.11亿元人民币增至2.47亿元人民币,增幅17.0%[176] - 研发费用增长70.9%至4020.49万元(2021年同期:2352.83万元)[181] - 利息费用增长39.4%至8.79亿元(2021年同期:6.30亿元)[181]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运营31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达3.4万吨/日[30] - 公司采用BOT模式经营,特许经营期25-30年[31] - 处理生活垃圾549.54万吨,同比增长8.25%[44] - 累计发电量205,247.71万度,同比增长6.09%,上网电量168,781.55万度,同比增长4.82%[44] - 供汽量13.97万吨,同比增长212.03%[44] - 运营收入人民币11.77亿元,同比增长9.39%[65] - 公司市场网络覆盖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6] - 公司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BOT项目投资运营[19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8.0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8.01%至人民币2.75亿元[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61.02%至人民币12.30亿元[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8.87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9.32亿元,增幅97.6%[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58.0%至2.75亿元(2021年同期:1.74亿元)[1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6.4%,从499.9百万元降至368.2百万元[18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同比下降47.0%,从270.2百万元降至143.3百万元[188]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大幅增长573.3%,从30.0百万元增至202.2百万元[1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78.8%,从579.1百万元增至1035.5百万元[188] - 发行债券收到现金234.8百万元,上年同期为零[18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217.4%,从362.8百万元增至1151.5百万元[18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3%[25] - 总资产20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7%[25] - 总资产为人民币224.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人民币70.00亿元[43] - 货币资金18.96亿元,同比增长96.15%,主要因发行可转债收到23.48亿元[58] - 应收账款18.27亿元,同比增长19.42%[58] - 短期借款5.93亿元,同比下降52.49%[58] - 总资产224.52亿元,资产负债率66.77%[6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末65.78%上升至66.77%[71][74] - 未偿还借款总额101.68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5.5亿元[75] - 银行综合授信额度173.81亿元,其中58.44亿元尚未动用[75] - 已质押资产账面价值约103.72亿元[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224.3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77%[167]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2021.4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末2245.21亿元人民币,增长11.1%[170][172]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96.0%,从9.67亿元人民币增至18.96亿元人民币[170] - 应收账款从15.30亿元人民币增至18.27亿元人民币,增长19.4%[170] - 短期借款显著减少52.5%,从12.49亿元人民币降至5.93亿元人民币[172] - 应付债券从零增至21.55亿元人民币[172] - 未分配利润从25.94亿元人民币增至28.72亿元人民币,增长10.7%[172] - 长期借款保持稳定,从87.09亿元人民币微增至87.14亿元人民币[17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65.28亿元人民币增至70.00亿元人民币,增长7.2%[172] - 少数股东权益从3.89亿元人民币增至4.60亿元人民币,增长18.1%[17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13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1.57亿元人民币,增长442.3%[173] - 公司总资产从765.3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025.41亿元人民币,增幅33.9%[174] - 未分配利润从1.9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1.44亿元人民币,增幅490.3%[174] - 应付票据从14.25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6.48亿元人民币,降幅54.5%[174] - 未分配利润从2594.4百万元增至2871.6百万元,增长10.7%[191]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达到53.177亿元人民币[195] - 2021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41.69亿元人民币[193]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完成A股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23.6亿元,募集资金净额23.45亿元[43] -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23.48亿元[58][60] -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23.45亿元,其中9.85亿元尚未动用[71][78] - 对外股权投资额3.0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1.28%[80] - 募集资金已使用13.6亿元,其中5.5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78] - 章丘二期项目累计投入6202.73万元,进度8.01%[80] - 武汉二期项目累计投入1.7亿元,进度19.39%[80]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360万张,发行总额23.6亿元[159] - 可转换公司债券"绿动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9.82元/股,后调整为9.72元/股[159][166] - 报告期末可转换公司债券尚未转股余额为23.6亿元,占发行总量比例100%[164]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4.62亿元(2021年同期:29.05亿元)[184] - 发行债券收到现金23.48亿元(2021年同期:0元)[184] - 可转换债券持有者投入资本217.6百万元[191] - 2022年上半年可转换债券持有者投入资本增加2.176亿元人民币[195] - 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增加股本2.322亿元人民币[19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北京国资公司持有的92,896,000股限售股于2022年6月9日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从6.67%降至0%[141][14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加92,896,000股至1,393,440,000股,占比从93.33%提升至100%[141] - 人民币普通股数量增加92,896,000股至989,080,208股,占比从64.31%提升至70.98%[141] - 境外上市外资股数量保持404,359,792股不变,占比29.02%[143]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94,085,618股,占比42.6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47]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79,480,000股,占比27.23%,为第二大股东[147]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4,265,896股,占比6.05%,为第三大股东[147] - 北京国资(香港)有限公司持股24,859,792股,占比1.78%,为第四大股东[147] - 北京国资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国资(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4,859,792股H股,占H股股本6.15%[15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0,830户[145] - 三峡资本控股持有可转债2.01亿元,占比8.52%,为最大持有人[161] - 国信证券持有可转债1.6亿元,占比6.77%,为第二大持有人[161]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二组合持有9820万元,占比4.16%[161] - 报告期末可转债持有人总数为115,299人[161] - 公司总股本为13.934亿元人民币[199]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向关联方深圳水晶石数字科技实际发生交易额人民币620万元[126] - 公司向控股股东北京国资公司及其子公司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68,819.57万元[12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人民币558,614,298.16元[136]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人民币7,148,637,339.54元[136]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达102.12%[136] - 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债务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376,874,729.59元[136]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人民币3,648,447,918.37元[136] - 2021年与深圳水晶石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900万元[125] - 2022年与深圳水晶石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100万元[125] 分红和分配 - 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股利1.393亿元人民币[195] - 2021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股利2.787亿元人民币[193] 行业和政策环境 -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目标2025年底达到80万吨/日[35][40] - 十三五期间城镇生活垃圾设施处理能力超过127万吨/日[35] - 十三五期间焚烧设施处理能力58万吨/日[35] -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45%[35] - 每吨生活垃圾上网电量280千瓦时内执行统一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35] - 日处理能力1000吨垃圾焚烧厂资金投入4-6亿元人民币[35] - 垃圾焚烧项目投资回收周期8-12年[35] - 特许经营期限25至30年[35] - 国补政策调整后存量项目受82500合理利用小时或15年限制[40] - 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对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仅覆盖前82,500小时或前15年[85]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执行全国统一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85] - 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标准为280千瓦时[85] - 2020年1月20日后建成并网未纳入补贴范围项目列为非竞争配置项目[85] - 2021年1月1日后新开工项目列为竞争配置项目[85] - 项目建设资金通常按30%资本金和70%银行贷款比例筹集[96] 风险因素 - 公司报告包含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业务风险等重大风险提示[7] - 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66.7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6] - 税收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89] - 环保投入增加可能对公司经营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86] 环保和排放数据 - 通州公司1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2mg/m³,远低于5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通州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7mg/m³,低于8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通州公司1炉烟尘排放浓度低于0.8mg/m³,远低于1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汕头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95mg/m³,低于30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汕头公司1炉烟尘排放浓度为4.5mg/m³,低于3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惠州二期公司1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8mg/m³,低于5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惠州二期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83mg/m³,低于15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惠州二期公司1炉烟尘排放浓度为2.6mg/m³,低于1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海宁扩建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4mg/m³,远低于30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海宁扩建公司1炉COD排放浓度为29mg/L,远低于500mg/L的排放限值[107] - 二噁英排放浓度检测结果为0.08ng/m³(1炉和2炉)[109] - 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72.57吨,仅占年排放指标821.23吨的8.8%[110] - 氮氧化合物实际排放量437.38吨,占年排放指标1940吨的22.5%[110] - 烟尘实际排放量8.84吨,占年排放指标148.61吨的5.9%[110] - 控股子公司因大气污染物超标被处以12万元罚款[116] - 烟气净化采用七道组合工艺(SNCR+半干法+干法+SCR+活性炭+SCR+袋式除尘)[111] - 废水处理采用六级处理工艺(预处理+厌氧+硝化反硝化+MBR+纳滤+反渗透)[111] - 通州项目环评批复于2015年12月25日获北京市环保局批准[112] - 汕头项目环评批复于2017年3月28日获汕头市环保局批准[112] - 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在报告期内运行正常[111]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5][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符合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要求[9] - 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已审阅半年度报告[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确认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的情况[8] - 公司报告同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以中英文版本刊发[1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21][22] - 公司A股股票代码为60133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绿色动力[22] - 公司H股股票代码为1330,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绿色动力环保[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乔德卫[21] - 公司董事会秘书朱曙光,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21]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李剑,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21] - 公司网址为http://www.dynagreen.com.cn/[22]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dynagreen.com.cn[21][22] - 公司报告期内基本情况未发生变更[22] - 公司报告期内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未发生变更[22] - 公司可转债信用评级维持AA+等级[1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集团职员人数为3176人[155] - 公司报告期内享受税收优惠金额为9468.4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9.72%[87][89]
绿色动力(60133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减少5.02%[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0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1.63亿元下降5.02%[22]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2799040.24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0939795.72元[35]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减少13.6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减少13.90%[6]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91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19亿元下降12.88%[25]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 13744562.62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18615532.06元[35] 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3元/股,同比减少13.33%[9]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3元/股,2021年同期均为0.15元/股[27]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0%,较上年减少0.68个百分点[9] 总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7.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2.42%[9]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27.2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2.14亿元增长12.42%[20] 所有者权益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9.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6.17%[9] - 2022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为4,353,701,249.26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49,877,021.10元[32] 股东信息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4619户,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42.63%[14] 债券发行相关 - 2022年2月25日公司公开发行23.6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3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7] - 2022年第一季度发行债券收到现金2360000000元[38] 流动资产相关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53.9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24亿元增长67.24%[20]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389,427,633.12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49,853,908.22元[32] 非流动资产相关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73.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9.90亿元增长2.03%[20]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6,387,882,474.14元,2021年12月31日为6,204,032,718.52元[32] 流动负债相关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35.1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66亿元下降6.66%[22] 非流动负债相关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18.7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31亿元增长24.64%[22] 负债合计相关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53.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2.97亿元增长15.78%[22]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5,423,608,858.00元,2021年12月31日为3,504,009,605.64元[32] 营业总成本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8.69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9.21亿元下降5.63%[22] 综合收益总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1.9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17亿元下降10.23%[25]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84,919,979.30元,2021年同期为207,428,041.93元[2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32.47万元,同比增加296.70%[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24,684.86元,2021年同期为21,004,668.68元[2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8045883.16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40764708.65元[38]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21,069,968.46元,2021年同期为 - 518,012,481.08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7552051.57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187993647.77元[38]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5,534,604.95元,2021年同期为8,564,601.85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4641028.25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86170824.60元[38] 货币资金相关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057,964,738.98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3,422,050.77元[29]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影响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405.31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17.56元[4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49042688.21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314928963.46元[41]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3062050.77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30958075.95元[41]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52104738.98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6029112.49元[41]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9:05
整体财务业绩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下降5.02%[5]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13.6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32.47万元,同比增长296.70%[5]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3元/股,同比下降13.33%[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0%,较上年减少0.68个百分点[5]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0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63亿元[23]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6.8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74亿元[23]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2.22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57亿元[25]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91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19亿元[25] - 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403.63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200.66万元[28] - 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1.9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17亿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3元/股,2021年第一季度为0.15元/股[2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24684.86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1004668.68元[32]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21069968.46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518012481.08元[34]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5534604.95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8564601.85元[36]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8635.09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6547.43元[3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79.904024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093.979572万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 1374.456262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1861.553206万元[4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804.588316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4076.470865万元[50]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755.205157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18799.364777万元[50]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24.257709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08.917269万元[50] - 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700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500万元[50] - 2022年第一季度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为8288.50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5046.983419万元[50] - 2022年第一季度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9.876604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948008万元[50]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1190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6580万元[50] 资产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227.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42%[6]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990,039,265.2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66,741,308.85元有大幅增长[15]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651,010,122.7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30,086,535.20元有所增加[15]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5,392,367,398.5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24,430,049.99元增长明显[15] - 2022年3月31日无形资产为9,822,842,516.3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46,803,985.25元有所增加[17]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7,333,616,523.81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990,035,968.98元有所增长[17]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2,725,983,922.3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214,466,018.97元增长[17] - 2022年3月31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389427633.12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49853908.22元[38] - 2022年3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6387882474.14元,2021年12月31日为6204032718.52元[38] - 2022年3月31日母公司资产总计9777310107.26元,2021年12月31日为7653886626.74元[38] 负债状况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35.1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7.66亿元[19]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18.7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31亿元[19]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53.9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2.97亿元[19] - 2022年3月31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617523396.02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11342366.71元[40] - 2022年3月31日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3806085461.98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92667238.93元[40] - 2022年3月31日母公司负债合计5423608858.00元,2021年12月31日为3504009605.64元[40] 股东权益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9.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17%[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24.13万元[7] - 2022年3月31日其他权益工具为2.1756879078亿元,2021年12月31日无此项[42]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4619[10] - 前十大股东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94,085,618股,占比42.63%[11] 债券发行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236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23.6亿元,3月23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13] 净利润下降原因 - 净利润下降因疫情影响在建项目进度及财务费用增加[9] 筹资活动明细 - 发行债券及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分别为23.6亿和1.25亿、1.5亿[52]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4.85亿、1.5亿[52] - 偿还债务等支付现金分别为3.2354724867亿、2.0704724867亿等[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7035897175亿、2.361708246亿[5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464102825亿、 - 0.861708246亿[5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405.31、217.56[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4904268821亿、 - 3.1492896346亿[52]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306205077亿、4.3095807595亿[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5210473898亿、1.1602911249亿[52]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09:27
利润分配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元(税前),2021年度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 - 董事会建议2021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元(税前),总计人民币13,934.4万元,预计2022年7月29日前派发[100] - 公司作为预扣税代理人,对H股个人持有人按10%税率预扣及缴付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企业H股持有人也按10%税率预扣及缴付企业所得税[100] - 为确定享有2021年度末期股息权利的股东,H股股东名册2022年6月30日至7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2] - 符合收取股息条件的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2年6月29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102] - 报告期内公司可用于股息分派的储备为人民币2,594,406,537.26元,无股份溢价账可通过资本化发行分派股息[105] - 公司采取现金、股票或两者结合方式分配股利,以现金分红为主,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最近三年累计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30%[166] - 2018 - 2021年分红方案或预案均符合相关规划及公司章程规定[166]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决议要求,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独立董事履职尽责,中小股东权益得到保护[167] 审计报告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71] 报告编制与披露 - 本年度报告内容符合相关披露要求,分别以中英文编制,歧异时以中文文本为准[6]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报告期末为2021年12月31日[11]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上交所网址为www.sse.com.cn,联交所网址为www.hkexnews.hk [1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南十二路九洲電器大廈二樓[15] 会议出席情况 - 董事李雷、刘曙光因公务原因未出席会议,分别委托乔德卫、仲夏参会[3]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报告真实性保证 - 半数以上董事能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5] 风险披露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若干风险[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绿色动力,法定代表人为乔德卫[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南十二路九洲電器大廈二樓東北樓,办公地址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南十二路九洲電器大廈二樓[14]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朱曙光,联席公司秘书为袁걲欣、李剑[13] - 公司联系电话为0755 - 36807688 - 8010,传真为0755 - 33631220 [13] - 公司电子邮箱为ir@dynagreen.com.cn [13][15] - 公司网址为http://www.dynagreen.com.cn/ [14]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0.57亿元,较2020年增长122.03%[18] - 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98亿元,较2020年增长38.62%[18]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5.15亿元,较2020年增长123.84%[18] - 2021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65.2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8.96%[18]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02.1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5.87%[18]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较2020年增长16.28%[19]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6%,较2020年减少2.74个百分点[19] - 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1.6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9亿元[22]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4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8亿元[22]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9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0.68亿元[2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66.93万元,2020年为1868.58万元,2019年为2777.54万元[24] -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57亿元(含建造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22.03%;实现净利润7.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39%[26] - 2021年公司营收505,688.94万元,同比增长122.03%;净利润69,778.59万元,同比增长38.62%;总资产2,021,446.60万元,较年初增长15.87%[29] - 2021年公司垃圾处理量1,053.76万吨,同比增长17.43%;上网电量332,914.82万度,同比增长22.10%;对外供汽量13.95万吨[3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7亿元,净利润6.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78%,归属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为4.68元[45] - 2021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22.03%,主要因运营项目增加、部分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及确认建造收入24.27亿元[46][47] - 2021年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243.62%,主要因运营项目增加及确认建造成本22.38亿元[46][47] - 2021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2.47%,主要因运营项目增加[46][47] - 2021年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6.82%,变动较小[46][4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23.84%,主要因运营收入增加及宁河秸秆项目成本减少[46][47] - 2021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82.41%,主要因上年收到A股非公开发行资金18亿元及本期支付股利增加1.63亿元[46][4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2.03%,主要因运营项目增加、产能利用率提升及确认BOT项目建造收入[49] - 项目运营收入为22.7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5.91%;建造收入为24.27亿元;利息收入为3.5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2.56%[49]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增长32.20%至17.32亿元,毛利率为34.24%,较2020年同期的57.51%下降,主要因确认建造收入[50]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为8.90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62亿元,主要因毛利增加[51]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42.35%,毛利率52.71%,减少9.86个百分点[53]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129.50%,毛利率38.45%,减少17.85个百分点[53]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545.67%,毛利率18.75%,减少47.49个百分点[53] - 环保服务人工成本2.70亿元,占比8.11%,较2020年同期增长29.38%,因运营项目增加、员工数量及工资水平增加[56] - 环保服务无形资产摊销3.10亿元,占比9.31%,较2020年同期增长39.89%,因确认BOT建造收入增加无形资产原值及摊销,以及运营项目增加[56] - BOT项目建造服务建造成本22.3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7.31%,根据相关规定于建造期间确认建造收入和成本[56] - 最大客户销售额为22319.6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49%;前五名客户销售额85190.0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2.40%[58] - 最大供货商采购额为36792.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0.02%;前五名供货商采购额115280.4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40%[59] - 报告期内,集团管理费用约为181440756.77元,同比增长12.47%,占集团营业额约3.59%[60] - 报告期内,集团融资成本为447634138.22元,同比增长0.33%[61]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费用约为148283994.85元,占集团利润总额约16.66%[61]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7085349.05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14%[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相关项目收到的现金为2611030834.05元,同比增长20.01%[6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743183587.60元,同比增长45.07%;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563722757.32元,同比增长76.18%[6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729655125.50元,同比增长31.08%[66]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966,741,308.85元,占总资产比例4.78%,较上期期末减少39.88%,因部分募集资金已使用[69]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530,086,535.20元,占总资产比例7.57%,较上期期末增加94.74%,因新增运营项目及可再生能源补贴电费转入[69]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332,942,513.29元,占总资产比例1.65%,较上期期末增加526.13%,因装置岛危废项目完工转入[69] - 无形资产期末数为9,546,803,965.25元,占总资产比例47.23%,较上期期末增加29.60%,因建设投入及确认建造收入增加[69]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数为6,712,878,609.68元,占总资产比例33.21%,较上期期末增加603.66%,因会计政策变更[70] - 2021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54,789,955.35元,较2020年末减少638,178,084.51元,资产负债率从66.87%降至65.78%[73] - 2021年底尚未偿还借款总额约10,718,232,239.51元,较2020年末增加1,160,194,069.82元[75] - 2021年底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为16,348,458,000.00元,其中5,836,542,299.68元尚未动用[75] - 2020年和2021年为附属公司提取信贷额度最高责任分别为6,984,022,374.15元和7,269,238,374.06元[76] - 2020年和2021年就建筑合约未履行的购买承诺分别为4,103,681,296.50元和2,367,683,664.66元[77] - 报告期投资额为3.541亿元,上期同期投资额为7.78828516亿元,变动幅度为 - 54.53%[84] - 2020 - 2021年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合计分别为18186.94万元、20527.04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8.96%、23.06%[92] - 報告期內,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綜合收益總額為7.12億元,2020年同期為5.22億元,增加原因是淨利潤增加[97] 业务运营数据 - 2021年新增垃圾处理能力7500吨/日,连续三年新增产能6000吨以上[26] - 2021年运营发电项目达31个,垃圾处理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1053.76万吨,同比增长17.43%[26] - 2021年实现上网电量332914.82万度,同比增长22.10%[26] - 截至2021年底,公司获得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达8个,已有5个项目成功拓展供汽业务,全年累计对外供汽量13.95万吨[26] - 2021年华东垃圾进厂量449.23万吨,发电量174,355.47万度,上网电量144,379.62万度[32] - 2021年华北垃圾进厂量162.01万吨,发电量51,369.28万度,上网电量40,562.50万度[32] - 2021年华南垃圾进厂量233.18万吨,发电量108,959.89万度,上网电量91,713.77万度[32] - 2021年华中垃圾进厂量92.06万吨,发电量33,690.40万度,上网电量27,840.95万度[32] - 2021年西南垃圾进厂量74.12万吨,发电量25,519.66万度,上网电量20,930.07万度[32] - 2021年东北垃圾进厂量43.16万吨,发电量9,613.97万度,上网电量7,487.92万度[32] - 2021年六个新项目和三个二期工程竣工投产,新增产能7,500吨/日;葫芦岛、朔州、恩施项目分别完成施工总量的80%、65%、50%;新开靖西、武汉二期项目;葫芦岛危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