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601229)

搜索文档
星巴克变瑞幸、贵宾厅取消,银行的“羊毛”不好薅了|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7-16 14:08
银行信用卡权益缩水现象 - 招商银行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免年费规则调整为"1万积分+18万消费",引发持卡人销卡潮,该卡此前因积分换年费、机场贵宾厅、体检等权益受高净值人群追捧 [1] - 微众银行会员礼包缩水明显:腾讯视频SVIP降级为VIP,QQ音乐超级会员变为豪华绿钻,抽纸从130抽/包减至100抽/包 [1] - 建设银行2025年起停用6款高端卡境内机场贵宾厅,4款取消道路救援,3款取消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 [2] - 浦发银行2025年一季度下调境外消费返现比例,取消缤纷文旅、游乐园等场景权益 [2]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9,720万张(较年初-2.7%),平安银行6,380万张(-3.1%),中信银行累计发卡10,550万张(-1.6%) [4] - 信用卡贷款余额普遍下降:兴业银行4,030亿元(-5.2%),浦发银行3,920亿元(-4.7%),光大银行4,460亿元(-3.9%) [4] - 建设银行一季度信用卡消费交易额7,800亿元(同比-8.9%),工商银行9,200亿元(-7.4%) [4] 权益调整驱动因素 - 银行面临息差收窄、信用卡交易额下滑、获客成本上升三重压力,被迫"降本增效" [3] - 监管新规要求规范发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银行调整权益配置 [3] - 行业从高权益"以量取胜"转向高净值客户"精耕细作"模式 [3] 银行应对策略转型 - 招商银行通过联名卡与万豪、国航合作,积分直接兑换酒店住宿和机票升舱,平安银行绑定"车主生态圈"使权益使用率提升30% [7] - 中信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剔除低使用率权益(如马术课),保留刚需服务(如机场接送) [7] - 浦发银行基于消费数据定向推送"境外消费返现"活动 [7] - 微众银行推出年化4-5%的高端定制理财产品替代传统权益 [7] 创新服务方向 - 开发"信用卡+场景"模式,如招行联名卡深度绑定消费场景 [7] - 提供非标准化服务替代标准化权益,如招行金葵花客户专属税务规划 [7] - 技术绑定增强粘性,如APP嵌入一键预约就医、跨境支付优惠等功能 [7] - 对50万以上存款用户给予利率优惠,500万以上用户配专属理财顾问和高端医疗服务 [6]
上海银行顾建忠: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10:33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党中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核心位置,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2024年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 [1]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1] - 发展科技金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2024年中国人均GDP达1.35万美元,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降至25.2%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1.4%,显著低于发达国家2.5%-4%水平 [2] 国内发展现状与挑战 - 科技金融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80-1984)、起步期(1985-2005)、快速发展期(2006-2015)、融合发展期(2016至今) [5][6] - 2024年末中国金融行业总资产达495.59万亿元,银行业占比近90% [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46.9%,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55.7%,贷款余额15.63万亿元同比增长7.5% [8] - 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面临三大矛盾:融资期限与创新周期不匹配、价值评估非标化、风险收益失衡 [10][13][14] - 银行业对种子期企业贷款仅占3.2%,64.7%资金聚集于成长期企业 [15] 国际经验借鉴 - 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2023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总市值64.5万亿美元,股票及基金融资占非金融企业融资结构超60% [16] - 美国SBA通过7(a)担保计划提供最高500万美元贷款,期限最长25年 [19] - 硅谷银行支持美国约50%创投基金投资企业,与500余家创投机构建立联合尽调机制 [22] - 德国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占GDP比重超80%,KFW提供专项贷款规模54亿欧元 [23] - 德国担保银行与商业银行风险分担比例为80%:20%,政府承担担保银行65%-80%风险 [24] 商业银行实践路径 - 重塑科技型企业信用风险评价逻辑,建立差异化价值评估体系 [25] - 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推出人才贷、创业贷等产品,提高首贷和信用贷款占比 [29] - 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设立特色支行和事业部,配置专项资源 [28] - 构建"价值评估—产品创新—生态协同"全周期服务能力 [25][29][30] - 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分模型,缓解信息不对称 [31] 配套政策建议 - 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科创再贷款支持范围至早期科技项目 [33] -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降低政策性担保基金准入要求 [34] - 允许商业银行设立股权投资子公司,投资上限为资本净额25% [35] - 开展创投类贷款试点,包括LP贷、GP贷等五种类型 [37] - 限定创投类贷款规模不超过银行总资产5%,优先推进LP贷和GP贷 [39]
深圳银行集体“打假”指向违规贷款中介!涉事机构称已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09:47
深圳银行业集体声明事件 事件背景 - 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陆续发布声明,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均指向贷款中介机构鑫心惠邻[1] - 深圳银行集体声明是应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统一时间、内容和渠道发布,以正视听[5] 银行声明核心内容 - 多家银行强调与鑫心惠邻无任何合作关系,包括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华润银行等[3][5] - 银行提醒市民警惕中介虚假宣传,如"转贷降息"、"内部提额"、"洗白征信"等套路[5] - 银行在贷款业务中不收取中介费、代办费、介绍费、过桥费等费用[3] 涉事中介机构行为 - 鑫心惠邻在门店、电梯广告及公众号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宣传,声称与多家银行合作[3] - 该机构在店内张贴24家主流商业银行LOGO,自称"战略合作伙伴"[9] - 中介声称可让银行将客户加入白名单提高审批率,但需支付服务费、公证费等,收费模式为"利息降1万元,收费1500元"[7] 涉事企业信息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法定代表人桂耀林,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于深圳龙华区[12] - 经营范围包括融资咨询、信息咨询、财务咨询等[12] - 实际控制人桂耀林在2025年注册了惠邻壹至惠邻玖等9家关联企业,鑫心惠邻持股均为70%,协同股东持股30%[13] 中介机构回应 - 鑫心惠邻通过公众号致歉,承认"不严谨占用了公共资源张贴银行标签",称已全面整改[17] - 机构强调未与任何金融机构合作,仅提供咨询服务且费用透明低价[17]
“红包雨”来了!30余家上市行年度分红“到账”,哪家出手最阔绰?
新浪财经· 2025-07-16 00:40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度分红情况 - 2024年7月以来A股上市银行迎来分红高峰期,已有三十余家完成年度分红,另有数家银行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1][3][4] - 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总派息额位居上市行之首,民生银行派发现金红利约84.06亿元 [1][3] - 招商银行向全体A股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合计派发504.40亿元,其中A股现金红利达412.58亿元 [4] - 六大国有银行2024全年累计分红金额合计超过4200亿元,较上年有所提高 [2][4] - 工商银行1097.73亿元 [4][6] -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 [4][6] - 农业银行846.61亿元 [4][5][6] - 中国银行713.60亿元 [4][6] - 交通银行281.46亿元 [4][6] - 邮储银行259.41亿元 [4][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表现亮眼,浦发银行以34.89%累计涨幅居首,青岛银行以32.43%涨幅紧随其后 [12] - 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等8家银行上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20% [12] - 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上半年涨幅均超过12% [13] - 部分银行表现相对靠后,如郑州银行上半年累计下跌1.9%,邮储银行、兰州银行、华夏银行累计涨幅不足5% [13]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 - 多家上市银行已启动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包括招商银行、沪农商行、杭州银行、长沙银行、常熟银行等 [1][7][8] - 长沙银行拟以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限进行中期分红 [8] - 常熟银行已审议通过《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8] - 杭州银行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8] - 沪农商行2024年已首次实施中期分红,现拟安排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9] - 招商银行董事会已审议通过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系该行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10] 股东增持情况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等计划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股份,因定期报告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暂未实施 [13] - 成都银行因股价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等因素,股东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尚未增持股份 [14][15]
外资银行加码大湾区,桑坦德将“借力”城商行落子深圳
快讯· 2025-07-15 03:53
桑坦德银行中国布局 - 桑坦德银行正式获批筹建深圳分行 标志着第三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此前已在上海和北京设立分行[1] - 公司尚未在中国内地注册为法人银行 展业受到一定限制[1] - 历史合作方包括上海银行(601229)和北京银行(601169)等城商行[1] 本地化发展战略 - 深圳分行将延续本地化策略 利用母行全球网络优势服务境内企业出海需求[1] - 计划与某头部城商行深圳分行建立合作 被视为关键战略环节[1] - 合作双方经营区域高度重叠 但业务侧重不同形成天然互补优势[1]
中证上海国企指数上涨0.07%,前十大权重包含浦发银行等
搜狐财经· 2025-07-14 14:15
指数表现 - 中证上海国企指数7月14日收盘上涨0.07%报1398.01点 成交额247.42亿元[1] - 近一个月指数上涨3.22% 近三个月上涨8.05% 年初至今下跌1.62%[1] - 指数基日为2012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1] 指数编制方法 - 选取上海市国资控股及重要参股的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1] - 结合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股东回报水平等指标进行选样[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权重股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1.27% 中国太保以8.41%居首[1] - 金融股权重突出 包含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东方证券等金融机构[1] - 工业股代表为上海电气3.85% 可选消费股代表为上汽集团3.28%和华域汽车3.02%[1] 行业分布 - 金融业占比最高达29.11% 工业占比23.07%位列第二[2] - 可选消费占比11.80% 房地产占比10.14% 信息技术占比7.28%[2] - 医药卫生占6.87% 通信服务占5.61% 公用事业占2.98%[2] 市场分布与跟踪产品 - 全部成分股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1] - 跟踪指数公募基金包括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ETF及其联接A/C类份额[2]
上证上海改革发展主题指数上涨0.51%,前十大权重包含上海电气等
金融界· 2025-07-14 14:11
指数表现 - 上证上海改革发展主题指数收盘上涨0 51% 报2523 18点 成交额290 16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3 32% 近三个月上涨8 67% 年至今下跌0 07% [1] 指数构成 - 选样范围聚焦上海本地证券 涵盖一带一路 四个中心 自贸区建设等战略主题 [1] - 样本选取标准结合国企改革 产业升级 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 - 基日为2011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 24% 上汽集团(8 68%) 上港集团(7 73%) 浦发银行(7 62%)位列前三 [1] - 行业分布以工业(29 98%) 金融(22 30%) 可选消费(18 22%)为主 [2] - 市场板块全部集中于上海证券交易所(100 00%) [2] 样本调整机制 - 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3/6/9/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单次调整样本比例不超过20%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退市样本立即剔除 [2]
上银养老|艺术课堂来到银龄“家门口” 上海银行网点变身“沪剧乐园”
华夏时报· 2025-07-14 09:12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奉贤支行通过举办沪剧研修班 成功将银行网点转型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强化银龄客户黏性并拓展养老金融服务场景 [1][4][8] 社区需求洞察与响应 - 基于反诈课程活动中观察到的老年群体文化需求 发现千余名65岁以上学员存在沪剧学习痛点 包括路途远和师资短缺等问题 [4] - 通过联动奉城成人学校与奉贤区文联 促成非遗传承人进驻银行网点 将艺术课堂移至老年人"家门口" [4] 文化服务实施细节 - 研修班历时八周 于网点多功能厅开展每周一次的沪剧课程 由区级非遗传承人系统教授唱腔技巧与身段表演 [1][5] - 班级规模从原计划20人扩容至30余人 学员出勤率100%且次次提前到场 形成高参与度的文化课堂 [7] 金融业务协同效应 - 学员在参与文化活动同时 主动浏览金融消保知识并办理养老金开户 支取及理财咨询等业务 [8] - 银行通过文化服务将金融服务融入日常生活 强化客户关系并提升网点非金融功能价值 [8] 战略扩展计划 - 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筹建两家新教学点(闸北支行与市南分行) 计划于9月1日正式开课 [8] - 持续加大适老化服务供给 致力于构建"终身学习"平台以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8]
A股上市银行密集分红,银行ETF指数(512730)涨势不断,周线斩获十连阳
新浪财经· 2025-07-14 02:34
指数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46% 成分股民生银行上涨2.25% 贵阳银行上涨2.19% 青农商行上涨1.59% 邮储银行上涨1.41% 浙商银行上涨1.36% [1] - 银行ETF指数上涨0.33% 报1.83元 二季度累计上涨12.20% [1] 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度分红 涵盖5家国有大行 7家股份制银行及23家城商行和农商行 [1] 政策预期 - 稳地产 促消费 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 顺周期个股或有超额收益 [1] - 经济修复需时间 降息仍有空间 红利策略或持续有效 [1] 指数构成 -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 采用中证行业四级分类体系编制 [2] - 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64% 包括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工商银行等头部银行 [2]
本周聚焦:上半年有多少ETF资金流入银行板块?
国盛证券· 2025-07-13 14: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关税政策或冲击出口,但中长期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持续;顺周期策略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聚焦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ETF资金净流入情况 - 选取主要宽基指数ETF(规模1.58万亿元)、银行ETF(174亿元)、红利ETF(936亿元)为样本,上半年宽基指数ETF资金净流入304亿元,较上年同期3803亿元明显放缓,主要因中证A500ETF净流出561亿元,4月为资金净流入高峰期,沪深300ETF当月净流入1273亿元;银行ETF、红利ETF分别净流入35亿元、52亿元,同比多流入62亿元、少流入107亿元,银行ETF仅6月单月净流入50亿元,红利ETF净流入集中于去年12月及今年1月 [1] - 上半年ETF流入银行板块资金合计122亿元,主要源于沪深300ETF(89亿元)、红利ETF(32亿元)、银行ETF(32亿元);个股方面,国有大行、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因在沪深300及红利指数中权重较高而受益,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净流入金额均在5亿以上(含5亿) [2] 板块观点 关税政策或短期冲击出口,中长期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持续;顺周期策略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3] 重点数据跟踪 - 权益市场跟踪: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4962.78亿元,环比上周增加547.41亿元;两融余额1.87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78%;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48.19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94.91亿元,7月以来共计发行265.68亿元,同比减少269.15亿元,其中股票型44.06亿元,同比减少7.66亿元,混合型4.05亿元,同比减少27.23亿元 [4][7] - 利率市场跟踪: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4264.3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834.6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21.17万亿元,相比6月末增加484.50亿元,发行利率1.61%,环比上周减少1bp,7月发行利率1.61%,较6月减少5bps;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91%,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0.94%,环比6月下降12bps,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1.07%,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1.10%,环比6月下降12bps;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1.65%,环比上周增加1bp;本周新发行专项债639.85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31.53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2275.22亿元;本周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286.32亿元,平均利率2.04%,全年累计发行18185.70亿元 [8] 相关图表 - 展示主要宽基指数净流入规模、样本ETF对银行资金净流入情况、银行在各类宽基指数的权重等图表 [11] 主要新闻 - 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3.32万亿美元,前值3.29万亿美元,黄金储备7390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连续8个月增持 [17] -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称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 [17]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提高相关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最高提至不超过90%,大型企业最高提至不超过50%,困难企业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17] - 2025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降转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18] - 财政部发布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考核方式,“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均采用“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19] 主要公告 - 中国银行2025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规模500亿元,期限4年,票面利率1.75% [20] - 渝农商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获核准 [20] - 浙商银行核准陈海强行长任职资格,陆建强辞去董事长等职务,由陈海强代为履行董事长等职责 [20] - 招商银行于2025年7月9日行使赎回权,全额赎回2020年公司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规模500亿元 [20] - 长沙银行核准白晓副行长、彭敬恩首席风险官任职资格 [20] - 苏州银行表示拓宽中收来源,深耕财富管理业务,在新批业务发力 [20] - 苏农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推进区域发展策略,关注股东利益 [21] - 厦门银行汤琼兰因到龄退休辞去董事等职务 [21] - 齐鲁银行核准吴睿智董事任职资格,2025年7月4日触发转债赎回条款 [21] - 浦发银行2025年第二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规模20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1.96%;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1元,合计派发124.10亿元;浦发转债7月9日至15日停止转股,调整后转股价12.51元/股;董事会同意提名林华喆出任公司董事 [21][22] - 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合计派发439.23亿元(A股现金红利400.65亿元) [22] - 宁波银行披露将发行不超过450亿元资本类债券;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合计派发59.43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完毕,规模30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1.71%;密切关注资本计量高级法监管动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 [22][23] - 兰州银行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规模5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2.49% [23] - 江阴银行董事会同意聘任郁晓芸为副行长,王凯因工作调动辞去副行长职务 [23] - 江苏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等增持A股股份计划实施完毕,累计增持216.48万股,金额0.24亿元 [23] - 华夏银行部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受因素影响暂未实施,后续择机完成 [23] - 沪农商行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规模分别为30亿元、40亿元,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分别为1.70%、1.67% [24]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赎回数量591.2万元,赎回兑付总金额594.12万元 [24] - 贵阳银行梁诚辞去拟任董事等职务,董事会同意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金融债券 [25] - 光大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章程修订议案,发行普通股由524.89亿股调整为590.86亿股,优先股由3亿股调整为6.5亿股 [25] - 工商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16元,合计派发586.64亿元(A股现金股息443.78亿元) [25] - 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相关企业拟增持股份,因股价超上限尚未实施,后续视情况择机增持 [26] - 北京银行董事会通过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捐赠议案 [26] 附:周度数据跟踪 - 展示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本周金融板块表现、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等图表 [28][29][30]